中国空军战史上的电子战轶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26:07
中国空军战史上的电子战轶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一、无线电佯动吓退敌机  

  1954年,围绕大陈岛海域的制空权争夺激烈进行。当时人民空军装备的是米格-15,相比国民党空军的P-51、P-47明显占优势,几番空战下来,击落国民党飞机10架。虽然我军装备占优势,但是飞行员的技术素质还有欠缺,复杂气象条件下起飞作战能力很弱,国民党空军就利用复杂气象搞小编队偷袭。  

  考虑我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国民党空军遭到打击的惊弓之鸟的心态,我军在复杂气象下无法起飞出动时,就以无线电佯动,指挥、引导空中根本不存在的我“编队”攻击窜犯的敌机。敌机截听到我无线电引导通话后,以为是我机马上就要占位攻击,纷纷落荒而逃。  

  此法次次奏效,加上气象条件好的情况给国民党空军造成的实际损失,大陈岛海区的制空权被我牢牢掌握。  

  二、剪裁雷达波束击落敌机  

  1956年开始,国民党空军开始采取暗夜、低空的方式以大型侦察机窜犯大陆,取得了效果。尤其是1957年11月20日,一架国民党B-17G进入大陆活动近十个小时,幷接近了北京,空军出动了19架次拦截均告失败,此事惊动的毛主席和周总理。  

  究起原因,是因为敌机低空活动(有时高度只有100米),大量的地面杂波干扰了我机载雷达对目标的截获。  

  找到原因后,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将机栽雷达的下波瓣裁剪了7度,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甚至不不受地面杂波的影响。1959年5月29日,蒋哲伦利用改装后的米格-17在低空暗夜的情况下一举击落了一架B-17G。  

  这种巧用雷达波束的做法被普遍采用,包括空军地面雷达站,在以后的反袭扰作战中,我地面雷达总能抓住低空活动的敌机,当时的雷达操作员都知道要“抬高5度”。  

  三、人机结合成就了“夜空猎手”  

  电子对抗实际就是人的对抗,“夜空猎手”王文礼击落P-2V的战斗就说明这一点。  

  P-2V也是在低空、暗夜活动,但新增加的地形跟踪雷达和干扰机,可以干扰我机的机载雷达。有了这两个改进,P-2V长期窜犯大陆未受到打击,幷且造成了我军多起战斗事故,损失惨重。  

  在截击P-2V时,当我机接近到截获距离时,P-2V能够侦测到我机的雷达信号,立刻释放干扰幷采取低空机动飞行,我机飞行员一面在接近失速的状态下紧咬敌机,又要在雷达的干扰杂波中仔细辨认目标,难度非常大。  

  1963年6月20日王文礼在截击敌机是也发生了这种情况。在第一轮攻击中,王也是死盯雷达屏幕,但是无法获得有利的攻击条件,开炮没有命中,但是在脱离是王看到了敌机尾喷管的火焰。王灵机一动,第二次进入后,在雷达遭到干扰的情况下,向大致的方位目视搜索,很快再次发现了敌机的尾喷管,迅速逼近后连敌机的轮廓也看到了,这样P-2V就难逃被击落的下场了。  

  四、“近快战法”和早期的数据链   在我地空导弹部队击落了第一架U-2后,美国立刻对该机进行了改进。其后我军多次设伏,U-2总是能够及时改变航向,擦着我地空导弹射界溜走。  

  我军分析是敌机加装了新设备,通过仔细研究,发现敌机总是在我雷达开始十几秒后开始规避,判断是敌机可以截获我地空导弹制导雷达信号,反应时间是十几秒左右。于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解决方面被提了出来,第一、把SAM-2发射准备时间从苏军条例中的8分钟缩短到20秒以内!第二、雷达接力搜索。  

  经过刻苦练习,我地空导弹部队创造了一个奇迹,把SAM-2的发射反应时间从8分钟缩短到8秒。同时,采用炮瞄雷达作为搜索、跟踪雷达,地空导弹根据炮瞄雷达提供的数据在最佳时刻开机。这样做,U-2在被炮瞄雷达跟踪扫描时,一定认为无关痛痒,而当其截获地空导弹制导雷达的信号时,又来不及在8秒内做出反应。  

  1963年11月1日“近快战法”显示了威力,击落了U-2一架。从该机残骸中找到敌干扰机,使我们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应对办法。  

  五、大战“百舌鸟”反辐射导弹  

  1965年5月5日,我入越作战陆军高炮部队首次遭到了“百舌鸟”导弹的攻击,8月6日,空军入越作战高炮部队也遭到了攻击,我军立刻动员起来,研究出了对策。  

  首先是改进了装备,使得炮瞄雷达能够及时发现“百舌鸟”导弹。以前雷达操作手如果特别注意仔细观察,可以在雷达屏幕上看到“百舌鸟”快速飞行的回波,改装后,观察起来更加容易,为应对“百舌鸟”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二、改进雷达操作方法。主要的办法有压缩开机距离,近跟快捕;断续开机;摇摆天线;交替开机,等等,既保证了对空情报保障,又避免了损失。  

  第三、加强防护、注意观察。  

  采取这些措施取得了效果,美机共向我发射“百舌鸟”100多枚,命中率约3%。中国空军战史上的电子战轶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一、无线电佯动吓退敌机  

  1954年,围绕大陈岛海域的制空权争夺激烈进行。当时人民空军装备的是米格-15,相比国民党空军的P-51、P-47明显占优势,几番空战下来,击落国民党飞机10架。虽然我军装备占优势,但是飞行员的技术素质还有欠缺,复杂气象条件下起飞作战能力很弱,国民党空军就利用复杂气象搞小编队偷袭。  

  考虑我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国民党空军遭到打击的惊弓之鸟的心态,我军在复杂气象下无法起飞出动时,就以无线电佯动,指挥、引导空中根本不存在的我“编队”攻击窜犯的敌机。敌机截听到我无线电引导通话后,以为是我机马上就要占位攻击,纷纷落荒而逃。  

  此法次次奏效,加上气象条件好的情况给国民党空军造成的实际损失,大陈岛海区的制空权被我牢牢掌握。  

  二、剪裁雷达波束击落敌机  

  1956年开始,国民党空军开始采取暗夜、低空的方式以大型侦察机窜犯大陆,取得了效果。尤其是1957年11月20日,一架国民党B-17G进入大陆活动近十个小时,幷接近了北京,空军出动了19架次拦截均告失败,此事惊动的毛主席和周总理。  

  究起原因,是因为敌机低空活动(有时高度只有100米),大量的地面杂波干扰了我机载雷达对目标的截获。  

  找到原因后,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将机栽雷达的下波瓣裁剪了7度,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甚至不不受地面杂波的影响。1959年5月29日,蒋哲伦利用改装后的米格-17在低空暗夜的情况下一举击落了一架B-17G。  

  这种巧用雷达波束的做法被普遍采用,包括空军地面雷达站,在以后的反袭扰作战中,我地面雷达总能抓住低空活动的敌机,当时的雷达操作员都知道要“抬高5度”。  

  三、人机结合成就了“夜空猎手”  

  电子对抗实际就是人的对抗,“夜空猎手”王文礼击落P-2V的战斗就说明这一点。  

  P-2V也是在低空、暗夜活动,但新增加的地形跟踪雷达和干扰机,可以干扰我机的机载雷达。有了这两个改进,P-2V长期窜犯大陆未受到打击,幷且造成了我军多起战斗事故,损失惨重。  

  在截击P-2V时,当我机接近到截获距离时,P-2V能够侦测到我机的雷达信号,立刻释放干扰幷采取低空机动飞行,我机飞行员一面在接近失速的状态下紧咬敌机,又要在雷达的干扰杂波中仔细辨认目标,难度非常大。  

  1963年6月20日王文礼在截击敌机是也发生了这种情况。在第一轮攻击中,王也是死盯雷达屏幕,但是无法获得有利的攻击条件,开炮没有命中,但是在脱离是王看到了敌机尾喷管的火焰。王灵机一动,第二次进入后,在雷达遭到干扰的情况下,向大致的方位目视搜索,很快再次发现了敌机的尾喷管,迅速逼近后连敌机的轮廓也看到了,这样P-2V就难逃被击落的下场了。  

  四、“近快战法”和早期的数据链   在我地空导弹部队击落了第一架U-2后,美国立刻对该机进行了改进。其后我军多次设伏,U-2总是能够及时改变航向,擦着我地空导弹射界溜走。  

  我军分析是敌机加装了新设备,通过仔细研究,发现敌机总是在我雷达开始十几秒后开始规避,判断是敌机可以截获我地空导弹制导雷达信号,反应时间是十几秒左右。于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解决方面被提了出来,第一、把SAM-2发射准备时间从苏军条例中的8分钟缩短到20秒以内!第二、雷达接力搜索。  

  经过刻苦练习,我地空导弹部队创造了一个奇迹,把SAM-2的发射反应时间从8分钟缩短到8秒。同时,采用炮瞄雷达作为搜索、跟踪雷达,地空导弹根据炮瞄雷达提供的数据在最佳时刻开机。这样做,U-2在被炮瞄雷达跟踪扫描时,一定认为无关痛痒,而当其截获地空导弹制导雷达的信号时,又来不及在8秒内做出反应。  

  1963年11月1日“近快战法”显示了威力,击落了U-2一架。从该机残骸中找到敌干扰机,使我们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应对办法。  

  五、大战“百舌鸟”反辐射导弹  

  1965年5月5日,我入越作战陆军高炮部队首次遭到了“百舌鸟”导弹的攻击,8月6日,空军入越作战高炮部队也遭到了攻击,我军立刻动员起来,研究出了对策。  

  首先是改进了装备,使得炮瞄雷达能够及时发现“百舌鸟”导弹。以前雷达操作手如果特别注意仔细观察,可以在雷达屏幕上看到“百舌鸟”快速飞行的回波,改装后,观察起来更加容易,为应对“百舌鸟”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二、改进雷达操作方法。主要的办法有压缩开机距离,近跟快捕;断续开机;摇摆天线;交替开机,等等,既保证了对空情报保障,又避免了损失。  

  第三、加强防护、注意观察。  

  采取这些措施取得了效果,美机共向我发射“百舌鸟”100多枚,命中率约3%。
都是哪个年代的了......93,95年那两事怎么不说说?
楼主hkc,楼上bkc;P
希望能走在前面,不要被动的去追,否则损失就大了
陈年往事。。。。。
早期的电子战其实满有意思的,拼的更多的是智慧,现代电子战基本上就是看谁的技术和设备厉害了。。。
所谓剪裁雷达波束,就是在头锥里贴锡纸
这样做会不会造成后向功率偏大导致行波管寿命减低呢?
想想当年的近战快发,以及反干扰1号2号,现在呢?
原帖由 伟大的猪头大侠 于 2008-5-30 10:06 发表
这样做会不会造成后向功率偏大导致行波管寿命减低呢?


降低一点也是没办法的。当时没法抑制地杂波

现在看看原理图,好像弄几个小器件就能很有效的抑制地杂波。当时也是这样想的,结果就是做不到

最后为了夜战防空,只能贴锡纸,降低某些角度反射来的地杂波。
之前夜战防空就是地面打垂直的光柱,作为分划,然后简易瞄准,在上海大场蒙下一架。结果WW吓得屁滚尿流,以为兔共装备了苏联提供的最新锐夜航战斗机;P
小时候KC红得不得了,现在看得书多了慢慢就刷白了。。。。。。。。。。
月影也是帮凶之一啊:D
以为是现在的东西呢 ,原来是很老的事情了啊
原帖由 伟大的猪头大侠 于 2008-5-30 10:36 发表
小时候KC红得不得了,现在看得书多了慢慢就刷白了。。。。。。。。。。
月影也是帮凶之一啊:D


本官左红右白,连环刷
你想刷哪道;P
]]
心里想刷红,最怕是越刷越白。:D

当年在旧报摊淘到几本很旧的杂志,看起来是内部刊物,里面有歼7打歼击6、歼7打米格23等等一大堆战法,心里还是很自豪的。
结果后来就被那个XX司机刷得白白的。。。。。。。。
视频上看到战斗机转弯都是先横滚90度,再作一个“水平面”的“垂直爬升”使机头指向需要方向,然后再作一个负90度的横滚恢复水平,
而不是“理想”中的盘旋着转弯
这样做的原因一直搞不太清楚,分析似乎有几个原因1,减少转弯时间?2,可以少耗能量?3,G数较低,对飞行员和飞机结构要条较低?4,更易保持编队阵形?5,仅用平尾控制,操作方便?
还望大佬示下

另外,飞机座舱中哪个东西是用来控制上下左右转弯的????
说磊,发错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