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日军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1:48:16
诺门坎初战失利后,面对苏军的强大火力,关东军总部狠了狠心拿出了看家宝贝----坦克,决定一次出动第一坦克师团[这也是全日军当时唯一的一个坦克师]的两个主力联队迎战,其中八九式中型坦克52辆,九五式轻型坦克35辆,九四式轻型装甲车37辆。还特别加强了独立野战炮兵第一联队,工兵第24联队,高射炮第12联队,汽车兵第3联队,还有关东军主力第7师团的一个重装步兵混协大队。安岗正臣中将亲自率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即七三一部队也将刚刚研制成功的新式武器---火焰喷射器紧急装备了一个小队配属给安岗。1939年七月四日中午,安岗坦克部队与苏军第11坦克旅和第7装甲汽车旅在巴彦淖尔高地遭遇,苏军的80辆T—28轻型坦克和12辆T—130喷火坦克在第5边防机步旅三百余辆装甲车配合下,迅猛冲向日军,在7公里的战场上,近600辆各式战车混战在一起,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        <p></p></P>
<p> </p></P>
<p> </p></P>
<p> </p></P>
规模坦克决战。明天接着说吧</P>诺门坎初战失利后,面对苏军的强大火力,关东军总部狠了狠心拿出了看家宝贝----坦克,决定一次出动第一坦克师团[这也是全日军当时唯一的一个坦克师]的两个主力联队迎战,其中八九式中型坦克52辆,九五式轻型坦克35辆,九四式轻型装甲车37辆。还特别加强了独立野战炮兵第一联队,工兵第24联队,高射炮第12联队,汽车兵第3联队,还有关东军主力第7师团的一个重装步兵混协大队。安岗正臣中将亲自率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即七三一部队也将刚刚研制成功的新式武器---火焰喷射器紧急装备了一个小队配属给安岗。1939年七月四日中午,安岗坦克部队与苏军第11坦克旅和第7装甲汽车旅在巴彦淖尔高地遭遇,苏军的80辆T—28轻型坦克和12辆T—130喷火坦克在第5边防机步旅三百余辆装甲车配合下,迅猛冲向日军,在7公里的战场上,近600辆各式战车混战在一起,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        <p></p></P>
<p> </p></P>
<p> </p></P>
<p> </p></P>
规模坦克决战。明天接着说吧</P>
重装步兵?
即第七师团第28联队尾川大队,这是一个兵员和火器都大大加强了的独立作战单位,拥 有以下装备:          重机枪  30挺           轻机枪    32挺             掷弹筒      32个         速射炮         8门          迫击炮         4门          九二步兵炮          8门         四一式山炮                  四门          火焰喷射器                12具           步兵1800人             这那儿是一个营的火力和兵员,快赶上一个团了.
遥控坦克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陆军的假想敌一直是苏联。在苏满边境,苏军建筑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碉堡。为了能够突破,陆军研发了系列遥控小坦克,也称之为“装甲作业机”。
其中最有名的是1937年完成的乙型遥控战车。这种无人驾驶坦克长1.9米,以4马力的马达驱动,在后方的操纵者通过导线发出“右转”、“前进”、“停止”等指令。它可以将炸药放置在敌方碉堡上再平安返回。
尽管这种小坦克生产了300辆,可是在战争中几乎没有使用过。因为开战初期在南方作战势如破竹,无须攻坚;而到了战争末期,日军则是处在了防守的位置上,也用不上</P>
“哼哼”雷达
常有人说日本是因为没有雷达,所以才打败了。实际上这是个错觉。早在太平洋战争前,日本陆军已经装备了称之为“电波警戒机甲型”的对空观测雷达。不过这种机器的原理和发射脉冲电磁波的普通雷达不同,它是利用物理学上多普勒效应,设置发射台将电波发射到接收台,当敌机穿越其间时,接收机就会发出“哼哼”的声音。
这种被戏称为“哼哼”雷达实际和民间拉上挂有铃铛的细绳来防盗的原理一样,应用两点之间反射波的干涉,使用波长较长的电波。当时在上海到台湾400公里的距离上设置了电波警戒机甲型,预警中国对日本的空袭。但是这种机器无法发现从其他方向飞来的敌机,又需要大型的设备,不久就被普通的雷达(称之为电波警戒机乙型)代替。<p></p></P>
“肩射高炮”
第一线步兵遭到敌人战斗机扫射时,只有躲避一个办法。而日军的高射机枪既没有自行能力,而且装备量也少得可怜。为此日军设计了一种步兵便携式射高武器,称之为“70毫米阻塞弹发射器”。
日本陆军的主力高射炮“八八式野战高射炮”是75毫米口径的,所以这种武器就沿用这一规格。炮身长1.2米,和步枪长度相当。这种特别武器的原理就和烟火一样,炮弹靠喷射上升的,到达一定高度后就爆开,放射出7个挂在纸做的降落伞下的小炸弹,分布在敌机前,阻挡其飞行路线。当敌机的机翼触及到降落伞的细胜,就会引爆。
没了???
<B>以下是引用<I>图书馆1966</I>在2004-8-27 15:19:00的发言:</B>
诺门坎初战失利后,面对苏军的强大火力,关东军总部狠了狠心拿出了看家宝贝----坦克,决定一次出动第一坦克师团[这也是全日军当时唯一的一个坦克师]的两个主力联队迎战,其中八九式中型坦克52辆,九五式轻型坦克35辆,九四式轻型装甲车37辆。还特别加强了独立野战炮兵第一联队,工兵第24联队,高射炮第12联队,汽车兵第3联队,还有关东军主力第7师团的一个重装步兵混协大队。安岗正臣中将亲自率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即七三一部队也将刚刚研制成功的新式武器---火焰喷射器紧急装备了一个小队配属给安岗。1939年七月四日中午,安岗坦克部队与苏军第11坦克旅和第7装甲汽车旅在巴彦淖尔高地遭遇,苏军的80辆T—28轻型坦克和12辆T—130喷火坦克在第5边防机步旅三百余辆装甲车配合下,迅猛冲向日军,在7公里的战场上,近600辆各式战车混战在一起,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        


<p>
<p>
<p>
<p>
<p>
<p>
<p>
规模坦克决战。明天接着说吧
<p>

<P>
<P>楼主的帖让我长了见识,想不到日本也有遥控战车,但楼主也犯了一个错误,诺门坎那场战,不是日军投如坦克最多的一场战,我记的在太平洋战场的菲律宾战役中,第二坦克师团投如200辆97式坦克,但这是不是日军投如坦克最多的战役我就不清楚了</P>
好帖顶一下
to龙式坦克:菲律宾一役还有缅甸密支那战役中,日军都出动了大量坦克,你说的太对了,日军有97中型,95轻型,还有"小豆"式超轻型坦克[其实跟装甲车差不多].但当时对手[美菲联军,英印联军和我赴缅远征军]却几乎没有坦克部队,我认为这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战.你看呢?
<B>诺门坎事件来龙去脉日方资料简单介绍</B>
本文基本上完全翻译日方文献,缺乏苏方资料为最大遗憾.欢迎大家补充. cchere 电子赵括

诺门坎事件的起点为1939年5月11日诺门坎(海拉尔南部60公里)西南15公里附近外蒙军70-80名超越了海拉尔河.日苏双方对此处国境线划分一直有争议,日方认为蒙(苏)军越境,伪满军警与之发生冲突.5月13日,当驻防海拉尔的第23师团报告到达关东军司令部时,司令部人员没有一个人知道诺门坎是个什么地方,此次事件是单纯的小规模冲突还是苏军大举进攻的侦察活动,日方无法立刻判断.日后成为诺门坎大战战场的地方为大草原,距离日苏双方最近的火车站都超过了300公里,大军补给困难.日满和苏蒙在边境划定上有相当的分歧.在处理这些边境分歧上,东京和关东军的意见严重相左.关东军对边境纷争的态度最为强硬,认为只有对苏蒙军的"侵略"采取"断固彻底"(日文原文)的态度,才能防止事态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13日夜,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中将在得到关东军司令部的许可后,向诺门坎派出了一个骑兵团(团长为东八百藏)左右的援军,并迫使外蒙军撤退.但当东八百藏派出一个支队(1000人左右)继续追击时,这个支队却因为孤军深入被苏蒙军几乎全歼,残兵逃了出来而已.这一战虽然号称"一胜一败",实际上以日方一个支队被歼灭告终.这就是第一次诺门坎冲突. cchere 电子赵括

尽管第23师团长小松原中将咽不下这口气,关东军并没有立刻为那个支队报仇的计划.东京大本营也认为应当采取不扩大方针,以两年前的张鼓峰为先例,尽量由关东军自行解决.知道6月19日,关东军司令官再次收到了23师团方面的报告,称当面苏军增兵并轰炸了日方的战略目标.为此关东军司令部采取了一贯的强硬方针,向23师团增派了安岗支队增援,基干为两个坦克联队,机动炮兵一个联队,第七师团一个步兵联队.同时关东军集中了第二飞行集团主力,步兵13个大队,反坦克火器130门,坦克70辆,各种车辆400辆,飞机180架的强大兵力为后盾,力图"杀鸡用牛刀".这个计划通报到东京陆军省时遭到了反对,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已经使得军费开支不堪重负,如今动用如此强大的战略性力量进行国境纷争,没有意义.最终虽然关东军的意见占了上风,但关东军和大本营的关系却蒙上了阴影. cchere 电子赵括

与此同时,关东军预想到了自己的计划可能遭到反对,故意隐瞒了出动空军.当关东军参谋长寺田打电话到东京,声称空军取得了击落敌机99架,在机场击毁25架的"重大战果"时,电话另一头的稻田参谋科长(二人为陆军学校同年级学生)气急败坏,冲着电话大怒:"混蛋,什么战果!",立刻通过其他途径将这种"胡作非为"上报,甚至上奏了天皇.另一方面,寺田挨骂大大刺激了关东军,使得原本就主张采取强硬路线的他们更加坚定了打下去的决心,打算以"胜利"给东京的参谋本部一点颜色看看!关东军和大本营矛盾激化. cchere 电子赵括

7月1日,第23师团的地面攻势开始.战斗前期,日方在战场附近握有制空权,加上自认为地面部队的优势,日方认为这将是一场杀鸡用牛刀的战斗.为此,日方一开始的作战计划十分大胆,打算在哈尔哈河架桥突入敌人后方,给苏军一个措手不及.然而7月2日,沿河畔运动的日军却遭遇了拥有数百辆坦克的强大苏军袭击.日军仅有的36门反坦克速射炮虽然击毁击伤了其中100辆左右,3日中午以后战斗主动权转入苏军手中.河畔仅仅架设的一座桥梁也无法承担大军的补给任务.3日夜,日军被迫撤退到了哈尔哈河东岸.同时,攻击哈尔哈河和霍尔斯滕河交汇处苏蒙军队的安岗支队,也在被击毁40辆坦克后被迫撤退.7月5日,安岗支队汇合第23师团主力再次发动攻击,但无力前进,11日双方打成对峙. cchere 电子赵括

关东军认为战斗目的不能达成的原因为忽视了苏蒙军实力,实际遭遇到的部队为预想的1.5-2倍,以及缺乏重炮.为此关东军投入了新的重炮,7月23日开始再次进攻.7月23,24两日,关东军集中了86门重炮发射炮弹15,000发试图全面压制苏军火力,但得到的是猛烈的还击.东京大本营方面认识到苏军的战斗力远远强于预想,倾向于以一定的让步结束纠纷,关东军强烈反对,自己的损失虽然巨大但以苏军损失也很大为由认为到此为止为"打平",而力主继续打下去.战斗期间7月16日,苏军曾经空袭过嫩江铁桥,虽然未能造成实际伤害但被关东军认为是"奇耻大辱",立刻(未经东京许可)下达了全体动员令,并申请大本营的许可轰炸外蒙境内的目标.大本营对此不但反对,而且要关东军忍耐,认为战斗初期日军也空袭了苏蒙目标,这是当然的报复.为此,关东军和大本营关系彻底降到了冰点.1939年对日本为多事之秋,中国的不屈抗战,三国同盟的缔结,日英关系日美关系的恶化等问题困扰着东京.7月20日在东京,大本营向关东军代表下达了事实上的最后通谍,要他们自己善后.同时,东京下定决心撤换关东军首脑.

在这样的背景下,8月,苏军开始反攻.

7月中下旬,一系列的情报都表明苏军正向远东增兵,可能于8月中旬开始反攻.然而,日军再次犯下了本次战斗中反复犯下的错误,低估了苏军可能的进攻规模.为了统一指挥,8月10日关东军成立了第6军司令部,但并没有向前线增派部队.轻敌成了断送第23师团最大的原因.同时由于天气恶劣,关东军的空中侦察一直未能获得准确的情报.7月24日,已经战斗损伤严重的第23师团会同第7师团的森田旅团再度发动反击,随即被优势的苏蒙军队分割包围,遭受毁灭性打击.7月27日,关东军终于确认正面苏军为第一线3个步兵师和5个装甲旅,第二线2个步兵师,为预想的两倍以上,为"送死"的23师团和森田旅团4-5倍.同时,苏军投入了新型坦克和战斗机,夺取了战场制空权.追击作战中,苏军停留在了自己主张的国境线上构筑工事,才使得第6军没有陷入"不可收拾"的局面.

失去冷静的关东军司令部孤注一掷,决定投入第二,第四,第八和第七师团以及全满的所有重炮和速射炮,与苏军决战."集中四个师团拼死一战,冬季严加防守,明年春对苏决战."由于和大本营关系冷淡,这一消息由寺田参谋长以私人信件的方式传到了稻田作战科长(就是前面电话里吵架的两人)那里.对此忍无可忍的东京决定动手.

8月30日,东京方面的中岛参谋次长来沈阳,向关东军方面传达了"诺门坎方面,作战不应扩大,立刻设法终结"和"关东军兵力不足,应该立足于长期坚守"的命令.虽然实际上是要关东军认输放手,措辞相当委婉.然而关东军极力游说,认为应当"以四个师团全力攻击,然后再转入冬季防御."反过来,中岛和随行人员居然被说服.8月30日晚宴上,关东军司令部充满了和大本营和解的欢喜.

然而在中岛回东京的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欧洲战火爆发.为了预防世界局势的波动,大本营的态度再度变为谨慎.中岛再次来到关东军时,已经完全反对原有的攻击计划.关东军司令植田中将几乎是哀求要东京准许至少发动一次"收容死难将士尸体"的进攻,否则就将我解职.作为对他请求的回答,关东军主要首脑被解职.9月7日,东京方面任命了梅津美治郎中将为关东军新任司令,饭村中将为新任参谋长.9月15日,在莫斯科莫洛托夫外长和日本驻苏大使东乡达成了停火协议,历时四个月的诺门坎之战结束.日方自己统计,前后投入总兵力为5万6千,战死8440人,受伤8766人,伤亡占总兵力的32%,首当其冲的第23师团死伤超过1万1千,占总兵力的73%.苏蒙军伤亡估计为9千多.

硝烟散尽,并不意味着事件的结束.诺门坎的起因为边境冲突,此后日苏双方围绕这个问题重开谈判.1940年7月18日,除了个别地段日本几乎是完全接受了苏联方面的国境划定,签订了"忍无可忍也不得不忍"的边境协定,诺门坎事件最终落幕.


附 1939年4月底关东军序列
关东军司令部
第三军,下辖第二,八,十二师团,及第一,二国境守备队,国境守备队为旅团编制
第五军,下辖第十一师团,第三骑兵旅团,第三,四国境守备队
第四军,下辖第一师团,第五,六,七国境守备队
第四师团,驻佳木斯
第七师团,驻佳木斯
第二十三师团,驻海拉尔,另辖有第八国境守备队
第一,二,三,四,五独立守备队
第一战车(坦克)团
第二飞行集团
关东军炮兵司令部<p></p></P>
<B>以下是引用<I>图书馆1966</I>在2004-8-30 11:29:00的发言:</B>
to龙式坦克:菲律宾一役还有缅甸密支那战役中,日军都出动了大量坦克,你说的太对了,日军有97中型,95轻型,还有"小豆"式超轻型坦克[其实跟装甲车差不多].但当时对手[美菲联军,英印联军和我赴缅远征军]却几乎没有坦克部队,我认为这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战.你看呢?

<P>菲律宾一役中的美军的M4大败97式应该是吧,200辆97式,剩下20辆啊,但美军不知有多少坦克
<P>你说小豆"式超轻型坦克是不是94式啊,的确跟装甲车差不多,好像只有机枪</P>
<B>以下是引用<I>图书馆1966</I>在2004-8-30 12:50:00的发言:</B>
<B>诺门坎事件来龙去脉日方资料简单介绍</B>
本文基本上完全翻译日方文献,缺乏苏方资料为最大遗憾.欢迎大家补充. cchere 电子赵括

诺门坎事件的起点为1939年5月11日诺门坎(海拉尔南部60公里)西南15公里附近外蒙军70-80名超越了海拉尔河.日苏双方对此处国境线划分一直有争议,日方认为蒙(苏)军越境,伪满军警与之发生冲突.5月13日,当驻防海拉尔的第23师团报告到达关东军司令部时,司令部人员没有一个人知道诺门坎是个什么地方,此次事件是单纯的小规模冲突还是苏军大举进攻的侦察活动,日方无法立刻判断.日后成为诺门坎大战战场的地方为大草原,距离日苏双方最近的火车站都超过了300公里,大军补给困难.日满和苏蒙在边境划定上有相当的分歧.在处理这些边境分歧上,东京和关东军的意见严重相左.关东军对边境纷争的态度最为强硬,认为只有对苏蒙军的"侵略"采取"断固彻底"(日文原文)的态度,才能防止事态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13日夜,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中将在得到关东军司令部的许可后,向诺门坎派出了一个骑兵团(团长为东八百藏)左右的援军,并迫使外蒙军撤退.但当东八百藏派出一个支队(1000人左右)继续追击时,这个支队却因为孤军深入被苏蒙军几乎全歼,残兵逃了出来而已.这一战虽然号称"一胜一败",实际上以日方一个支队被歼灭告终.这就是第一次诺门坎冲突. cchere 电子赵括

尽管第23师团长小松原中将咽不下这口气,关东军并没有立刻为那个支队报仇的计划.东京大本营也认为应当采取不扩大方针,以两年前的张鼓峰为先例,尽量由关东军自行解决.知道6月19日,关东军司令官再次收到了23师团方面的报告,称当面苏军增兵并轰炸了日方的战略目标.为此关东军司令部采取了一贯的强硬方针,向23师团增派了安岗支队增援,基干为两个坦克联队,机动炮兵一个联队,第七师团一个步兵联队.同时关东军集中了第二飞行集团主力,步兵13个大队,反坦克火器130门,坦克70辆,各种车辆400辆,飞机180架的强大兵力为后盾,力图"杀鸡用牛刀".这个计划通报到东京陆军省时遭到了反对,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已经使得军费开支不堪重负,如今动用如此强大的战略性力量进行国境纷争,没有意义.最终虽然关东军的意见占了上风,但关东军和大本营的关系却蒙上了阴影. cchere 电子赵括

与此同时,关东军预想到了自己的计划可能遭到反对,故意隐瞒了出动空军.当关东军参谋长寺田打电话到东京,声称空军取得了击落敌机99架,在机场击毁25架的"重大战果"时,电话另一头的稻田参谋科长(二人为陆军学校同年级学生)气急败坏,冲着电话大怒:"混蛋,什么战果!",立刻通过其他途径将这种"胡作非为"上报,甚至上奏了天皇.另一方面,寺田挨骂大大刺激了关东军,使得原本就主张采取强硬路线的他们更加坚定了打下去的决心,打算以"胜利"给东京的参谋本部一点颜色看看!关东军和大本营矛盾激化. cchere 电子赵括

7月1日,第23师团的地面攻势开始.战斗前期,日方在战场附近握有制空权,加上自认为地面部队的优势,日方认为这将是一场杀鸡用牛刀的战斗.为此,日方一开始的作战计划十分大胆,打算在哈尔哈河架桥突入敌人后方,给苏军一个措手不及.然而7月2日,沿河畔运动的日军却遭遇了拥有数百辆坦克的强大苏军袭击.日军仅有的36门反坦克速射炮虽然击毁击伤了其中100辆左右,3日中午以后战斗主动权转入苏军手中.河畔仅仅架设的一座桥梁也无法承担大军的补给任务.3日夜,日军被迫撤退到了哈尔哈河东岸.同时,攻击哈尔哈河和霍尔斯滕河交汇处苏蒙军队的安岗支队,也在被击毁40辆坦克后被迫撤退.7月5日,安岗支队汇合第23师团主力再次发动攻击,但无力前进,11日双方打成对峙. cchere 电子赵括

关东军认为战斗目的不能达成的原因为忽视了苏蒙军实力,实际遭遇到的部队为预想的1.5-2倍,以及缺乏重炮.为此关东军投入了新的重炮,7月23日开始再次进攻.7月23,24两日,关东军集中了86门重炮发射炮弹15,000发试图全面压制苏军火力,但得到的是猛烈的还击.东京大本营方面认识到苏军的战斗力远远强于预想,倾向于以一定的让步结束纠纷,关东军强烈反对,自己的损失虽然巨大但以苏军损失也很大为由认为到此为止为"打平",而力主继续打下去.战斗期间7月16日,苏军曾经空袭过嫩江铁桥,虽然未能造成实际伤害但被关东军认为是"奇耻大辱",立刻(未经东京许可)下达了全体动员令,并申请大本营的许可轰炸外蒙境内的目标.大本营对此不但反对,而且要关东军忍耐,认为战斗初期日军也空袭了苏蒙目标,这是当然的报复.为此,关东军和大本营关系彻底降到了冰点.1939年对日本为多事之秋,中国的不屈抗战,三国同盟的缔结,日英关系日美关系的恶化等问题困扰着东京.7月20日在东京,大本营向关东军代表下达了事实上的最后通谍,要他们自己善后.同时,东京下定决心撤换关东军首脑.

在这样的背景下,8月,苏军开始反攻.

7月中下旬,一系列的情报都表明苏军正向远东增兵,可能于8月中旬开始反攻.然而,日军再次犯下了本次战斗中反复犯下的错误,低估了苏军可能的进攻规模.为了统一指挥,8月10日关东军成立了第6军司令部,但并没有向前线增派部队.轻敌成了断送第23师团最大的原因.同时由于天气恶劣,关东军的空中侦察一直未能获得准确的情报.7月24日,已经战斗损伤严重的第23师团会同第7师团的森田旅团再度发动反击,随即被优势的苏蒙军队分割包围,遭受毁灭性打击.7月27日,关东军终于确认正面苏军为第一线3个步兵师和5个装甲旅,第二线2个步兵师,为预想的两倍以上,为"送死"的23师团和森田旅团4-5倍.同时,苏军投入了新型坦克和战斗机,夺取了战场制空权.追击作战中,苏军停留在了自己主张的国境线上构筑工事,才使得第6军没有陷入"不可收拾"的局面.

失去冷静的关东军司令部孤注一掷,决定投入第二,第四,第八和第七师团以及全满的所有重炮和速射炮,与苏军决战."集中四个师团拼死一战,冬季严加防守,明年春对苏决战."由于和大本营关系冷淡,这一消息由寺田参谋长以私人信件的方式传到了稻田作战科长(就是前面电话里吵架的两人)那里.对此忍无可忍的东京决定动手.

8月30日,东京方面的中岛参谋次长来沈阳,向关东军方面传达了"诺门坎方面,作战不应扩大,立刻设法终结"和"关东军兵力不足,应该立足于长期坚守"的命令.虽然实际上是要关东军认输放手,措辞相当委婉.然而关东军极力游说,认为应当"以四个师团全力攻击,然后再转入冬季防御."反过来,中岛和随行人员居然被说服.8月30日晚宴上,关东军司令部充满了和大本营和解的欢喜.

然而在中岛回东京的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欧洲战火爆发.为了预防世界局势的波动,大本营的态度再度变为谨慎.中岛再次来到关东军时,已经完全反对原有的攻击计划.关东军司令植田中将几乎是哀求要东京准许至少发动一次"收容死难将士尸体"的进攻,否则就将我解职.作为对他请求的回答,关东军主要首脑被解职.9月7日,东京方面任命了梅津美治郎中将为关东军新任司令,饭村中将为新任参谋长.9月15日,在莫斯科莫洛托夫外长和日本驻苏大使东乡达成了停火协议,历时四个月的诺门坎之战结束.日方自己统计,前后投入总兵力为5万6千,战死8440人,受伤8766人,伤亡占总兵力的32%,首当其冲的第23师团死伤超过1万1千,占总兵力的73%.苏蒙军伤亡估计为9千多.

硝烟散尽,并不意味着事件的结束.诺门坎的起因为边境冲突,此后日苏双方围绕这个问题重开谈判.1940年7月18日,除了个别地段日本几乎是完全接受了苏联方面的国境划定,签订了"忍无可忍也不得不忍"的边境协定,诺门坎事件最终落幕.


附 1939年4月底关东军序列
关东军司令部
第三军,下辖第二,八,十二师团,及第一,二国境守备队,国境守备队为旅团编制
第五军,下辖第十一师团,第三骑兵旅团,第三,四国境守备队
第四军,下辖第一师团,第五,六,七国境守备队
第四师团,驻佳木斯
第七师团,驻佳木斯
第二十三师团,驻海拉尔,另辖有第八国境守备队
第一,二,三,四,五独立守备队
第一战车(坦克)团
第二飞行集团
关东军炮兵司令部


<p>

<P>
<P>二战日本有空军吗?文中是讲陆军航空队吧,还有就是日本用36门反坦克取的重大战果是不是夸张了一点,记的军事天地杂志说在1945年时,日本一个师团只有18门反坦克炮,而且只能穿甲37MM,不过那时的日本师团不是诺门坎的甲级师团,不过还是谢谢楼主,楼主对二战日本了解的可以啊,还能翻译日文啊,交个朋友好吗</P>
<P>九四式超轻型坦克只有一挺7.7mm口径机枪,日本现在把这玩意列为“轻装甲车”(九四式軽装甲車)。日本陆军便是在1937年的反坦克火力也就是那么回事。一个四单位常设野炮挽马师团所拥有的反坦克火力便是每个联队有37mm九四式反坦克炮一个连,四门。另外,师团所属炮兵联队的三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野战炮也应该能提供一部分的反坦克火力。以后部分部队有可能换装为47mm反坦克炮,每个中队扩充为六门,这也就是所谓日军每个步兵师只有18门反坦克炮的出处。印象中这句话最早引自1980年前后英国一名陆军将领编纂的《苏联闪击战》一书中“满洲战役”部分。</P><P>另外,所谓日军的“甲等师团”标准的叫法应该是常设师团和特设师团,常设师团指的是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当时的十七个现役步兵师团,实际上还分为“野炮师团”和“山炮师团”,仔细区分的话还有“挽马师团”和“驮马师团”两类, 麻烦得很。特设师团是战争爆发后以预备役、后备役兵员为主新编成的部队,编制上与常设师团差不多,火力上则颇有不及。</P>
<B>以下是引用<I>LUDA</I>在2004-8-30 20:16:00的发言:</B>

<P>九四式超轻型坦克只有一挺7.7mm口径机枪,日本现在把这玩意列为“轻装甲车”(九四式軽装甲車)。日本陆军便是在1937年的反坦克火力也就是那么回事。一个四单位常设野炮挽马师团所拥有的反坦克火力便是每个联队有37mm九四式反坦克炮一个连,四门。另外,师团所属炮兵联队的三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野战炮也应该能提供一部分的反坦克火力。以后部分部队有可能换装为47mm反坦克炮,每个中队扩充为六门,这也就是所谓日军每个步兵师只有18门反坦克炮的出处。印象中这句话最早引自1980年前后英国一名陆军将领编纂的《苏联闪击战》一书中“满洲战役”部分。</P>
<P>另外,所谓日军的“甲等师团”标准的叫法应该是常设师团和特设师团,常设师团指的是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当时的十七个现役步兵师团,实际上还分为“野炮师团”和“山炮师团”,仔细区分的话还有“挽马师团”和“驮马师团”两类, 麻烦得很。特设师团是战争爆发后以预备役、后备役兵员为主新编成的部队,编制上与常设师团差不多,火力上则颇有不及。</P>

<P>特设师团比常设师团的规模要小,常设师团是28000多人,特设师团为24000多人,而且马匹比常设师团要少的较多。</P>
<P>那是因为特设师团装备的山炮以上武器比常设师团要少、要弱。例如1937年时常设野炮师团炮兵联队有91式105榴弹炮12门,38改野炮36门,特设野炮师团就只有38式野炮36门。不过随着战争的发展这种局面也肯定发生了不少变化,例如在太平洋战场上相当活跃的18D虽然是淞沪会战期间组建的特设师团,但是无法想象他们会拿着3年式重机枪横扫东南亚。</P><P>对于诺门坎战役,给你推荐一篇美国人写的军事论文,个人认为写得不错,缺点是翻译晦涩了点。http://www.sonicchat.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1&amp;Page=1&amp;TopicID=494939</P>
TO龙坦克及LUDA:     1937年日军开战前陆军编成<p></p></P>17个常设师团(近卫师团、第1、2、3、4、5、6、7、8、9、10、11、12、14、16、19、20师团)与5个独立旅团(台湾旅团,支那驻屯军旅团,关东军独立第1步兵旅团,关东军独立第11步兵旅团等),另有5个独立国境要塞守备队(关东军第1,第2,第3,第4,第5独立守备队)。 <p></p></P>日军常设师团有两种: <p></p></P>第1种——挽马制四单位步兵师团(适于平原作战) 25 000人, <p></p></P>辖4个步兵联队,4个特种兵联队. 2个步兵旅团(各2个步兵联队) <p></p></P>1个炮兵联队(1个榴炮大队,3个野炮大队,共4个炮兵大队:12门105榴炮,36门75野炮) <p></p></P>1个骑兵联队(4个骑兵中队,1个重机枪中队,共5个中队) <p></p></P>1个工兵联队 <p></p></P>1个辎重联队(五十辆卡车,九十辆双驾马车) <p></p></P>1个高炮大队(16门75高炮) <p></p></P>1个战车大队(12轻型辆坦克、12辆装甲汽车) <p></p></P>1个野战医院 <p></p></P>第2种——驮马制四单位步兵师团(适于山地作战) 28 500人, <p></p></P>辖4个步兵联队,4个特种兵联队. 2个步兵旅团(各2个步兵联队) <p></p></P>1个炮兵联队(1个野炮大队,3个山炮大队,共4个炮兵大队:12门75野炮,36门75山炮) <p></p></P>1个骑兵联队(4个骑兵中队,1个重机枪中队,共5个中队) <p></p></P>1个工兵联队 <p></p></P>1个辎重联队(驮马为主[约280匹],二十辆单驾马车) <p></p></P>1个高炮大队(16门20高炮) <p></p></P>1个野战医院 <p></p></P>
独立混成旅团是地方守备部队,4 - 5个独立步兵大队,1万人左右,只配山炮中队、骑兵中队等少数特种兵。 <p></p></P>
1938年以后,日军采用三单位制(三个步兵联队组成一个步兵师团为基干,师团长是少将,再加上若干特种兵部队),不断调整编制,陆续新编了许多1万余人规模的特设师团及甲、乙、丙种师团。如,1944年日本支那派遣军约75万人,22个步兵师团中,甲种师团3个,乙种师团6个,丙种师团13个。 <p></p></P>特设师团 <p></p></P>就是由原第1、2、3、4、5、6、7、8、9、10、11、12、14、16、19、20师团的退伍兵组建,番号加100,即101、102、103等以此类推。类似今天的预备役部队,装备只有直射武器和部分步兵炮. <p></p></P>甲种师团 <p></p></P>12个步兵大队14 072人,16 - 56门火炮(山炮16门、高炮16门、联队迫或速射炮24门)、18 - 36门步兵炮、360门掷弹筒、96挺重机枪、476挺轻机枪,2个师团属炮兵大队54-62门炮(野、榴、高炮各18门,有的还有18门重迫),1个战车大队16辆轻型坦克、装甲车。其中平原作战加派速射炮中队,山地作战加派重迫击炮中队。 <p></p></P>乙种师团 <p></p></P>无战车、高炮, <p></p></P>9个大队12 800人,16 - 32门火炮(山炮16门、重迫或速射炮24门)、18 - 36门步兵炮或中型迫击炮、270门掷弹筒、72挺重机枪、432挺轻机枪,2个师团属炮兵大队24-32门炮(野、榴炮各12门,有的还有18门重迫)。 <p></p></P>丙种师团 <p></p></P>无战车、高、野、榴炮, <p></p></P>9或8个大队11 627人,16 - 32门火炮(山炮16门、重迫或速射炮24门)、18 - 36门步兵炮或中型迫击炮、270-240门掷弹筒、72-64挺重机枪、432-384挺轻机枪。</P>    这是不完全资料,<p> 很高兴与大家交流. 诺门坎战争的有关轶事下面再贴.</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31 16:24:35编辑过]
<P>TO LUDA:</P><P>日军编制方面我是外行,只知些皮毛.有的肯定说得不对,请纠正.</P>
<B>以下是引用<I>LUDA</I>在2004-8-31 15:23:00的发言:</B>

<P>此说不是很准确,日本陆军原有的21个师团中1925年撤掉了第13、15、17、18四个,中日战争爆发初期的1937年9月,重建了13、18D,1938年4月重建了15、17D。上述四个师在编成是也属于特设师团。据说裁撤上述四个师团时大藏相、高桥是清起了相当的作用,所以二二六兵变时陆军对他就特别心狠手辣。从编成的地点上来看13D编成于宫城县仙台市、15D编成地是名古屋、17D编成地是姬路、18D的编成地是久留米,实际上也就是2、3、10、12四个师的特设师团,只不过是沿用了大正时期宇垣裁军时撤销的旧有番号。</P>

<P>常设师团的1-20中13,15,17,18除外,后来才编入</P>
<P>13D最早组建于1905年4月,组建后参加了日俄战争后库页岛的占领。1820年到1921年参加了对苏俄远东地区的军事行动。1925年5月因经济原因撤销。1937你那9月以2D为核心重建,时辖步兵第58(高田,于1942年12月调往第31师团)、第65(会津若松)、第104(仙台)和第116(新发田)四个联队。1945年才中国湖南长沙向中国军队放下武器。</P><P>15D同样是日俄战争末期组建的新部队,朴次茅斯和约签订后在中国东北和朝鲜执行过一段时期的警备任务。1925年5月1日撤销。1938年4月重建,当时即为新的三单位师团。1938年8月在上海登陆,曾与中国军队多次交战,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5月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在浙江兰溪被地雷炸死。1943年15D调往缅甸参加了著名的英帕尔战役。战役惨败后一路溃逃撤往泰国,在途中迎来的日本帝国的末日。</P>
<p> 看看日本是如何自我吹嘘的:</p></P> </P>日军战车部队在哈拉哈河的作战情况<p></p></P>日军出动的战车部队是关东军骑兵集团的集团战车队,战车队的名称是关东军第1战车群,辖战车第3联队,战车第4联队,关东军第1战车群连同满洲兴安军1个骑兵师组成了安岗支队,参加了7月扫荡后撤回,战斗中共损失了36辆坦克与装甲车,击毁了苏军BT3坦克90多辆,并俘获了毛子坦克与装甲车多辆,在7月1日的扫荡中关东军第1战车群只1个白天就推进了100多公里,并击毙了苏军装甲旅旅长1名</P>★戦車第三聯隊編成表<p></p></P>    聯隊本部  八九式中戦車 2両  軽装甲車 2両  <p></p></P>    第一中隊  八九式中戦車 10両 九七式中戦車 2両  軽装甲車 5両<p></p></P>    第二中隊  八九式中戦車 10両 九七式中戦車 2両  軽装甲車 5両<p></p></P>    聯隊弾列  予備車両として八九式中戦車 4両      軽装甲車 3両<p></p></P> <p></p></P>★戦車第四聯隊編成表<p></p></P>    聯隊本部   九五式軽戦車 3両<p></p></P>    第一中隊   九五式軽戦車 9両<p></p></P>    第二中隊   九五式軽戦車 9両<p></p></P>    第三中隊   九五式軽戦車 9両<p></p></P>    第四中隊   九五式軽戦車 9両<p></p></P>    第五中隊   八九式中戦車 8両  軽装甲車 2両<p></p></P>    聯隊弾列   予備車両として九五式軽戦車-5両<p></p></P> <p></p></P>★     ノモンハン事件7月2日~7月7日間の機甲車両損耗表: <p></p></P>八九中戦(甲)八九中戦車(乙) 九七中戦車 九五軽戦車 九七軽装甲車 九四軽装甲車   車両      8               26            4                      35                 4                 15 <p></p></P><p> </p></P>第三聯隊 ------           10          1                   ------               2                   4<p></p></P><p> </p></P>第四聯隊  7             ------          ------                 11             ------               1<p></p></P><p> </p></P>損害車両   7               10            1                    11               2                 5<p></p></P> <p></p></P>[em01][em01]
气死了,表格全乱套了!       日军避而不谈第7师团和第23师团及骑6师所属装甲车部队[有100余辆]几乎全被歼灭的窩囊事;也不说明苏蒙方被击毁的大部分是装甲汽车,且多是被日军步兵以巨大伤亡用37速射炮和75野炮甚至于用"人弹"击毁的.[em01][em01][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