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一篇超级有才的文章:藏文化的历史命运和前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1:17:41
作者是西西河的尼伯龙根·蜗藤,名字是我加的。

浣熊是食肉目浣熊科的一种,和我国的小熊猫是近亲。浣熊原产美洲,在整个美洲都有分布,我们一般说的浣熊就是在北美见到的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只有5到10公斤重,长着一双“熊猫眼”,一条长长的带着环纹的尾巴,样子十分精灵可爱。

浣熊早在两千三百万年前的中新世就出现了,两千万年来一直是一种与世无争的小动物。它们占据着一个独特的生态位,传统栖息地在池塘、小湖和小河等湿地的水边,在北美大陆,并没有其他竞争者。每天夜里,它们都会沿着岸边觅食,以水中的小鱼和小龙虾等小无脊椎动物为食。抓到小动物之后,它们会用灵活的前爪在水里把食物翻来覆去地“洗”一遍,然后再把它们吃掉,这也是它们名字的来由。浣熊的英文名raccoon,它来自印第安人Algonquian的语言,翻译过来大约就是“摩擦手的动物”的意思,十分形象。浣熊的中文名的浣也是洗的意思。科学界对浣熊为什么有这种习性探讨了很久,后来科学家发现原来浣熊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会同样把食物翻来倒去一番,可见浣熊“洗”食物不是出于对卫生的重视,而是另有理由。

对此,科学家给出了多种解释,而我最喜欢的一种解释是:浣熊喜欢在水边觅食,它们需要用自己的爪子伸到浅水中寻觅食物,这时候,它们发现食物的主要方式不是用眼睛,因为隔着并不十分清澈的水,眼睛并不能看得很清楚;它们也不是靠嗅觉,因为隔着水,嗅觉也不起什么作用。它们最依赖的就是手上的触觉,所以手上的触觉越灵敏,它们找到食物的机会就越大。为了让手上的触觉灵敏,它们喜欢在进食之前把食物翻腾一下,以锻炼自己手部的灵活性和触觉。科学家的研究指出,浣熊手部的神经是脚部神经的4倍左右,这个比例几乎和人的手脚神经比相等了,难怪浣熊能用手做这么多东西。

除了吃鱼和无脊椎动物外,浣熊还会吃蜥蜴、小鸟、鸟蛋以及小啮齿动物等等。但是浣熊并不是一个肉食主义者,它们也喜欢吃各种植物,比如各种水果和干果等等。事实上,浣熊属于世界上最杂食的动物之一。北美大陆资源丰富,浣熊的食物来源又多样,它们根本不用担心食物来源问题。浣熊是运动好手,既能爬树也能游泳。在人类出现之前,浣熊也基本没有任何天敌。那时的浣熊世界绝对可以算得上安宁。如果它们有精神生活的话,用“平和”两字形容大概是当之无愧。

但是浣熊的平静生活随着人类的来临而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自从人类进入了北美大陆之后,浣熊就碰到有生以来第一个天敌。尽管浣熊的肉不好吃(据说如此,我当然没有机会尝过),但是印第安人还是经常把浣熊当成盘中餐。当欧洲人来到美洲,他们又找到另外一个浣熊的用途,这就是皮毛。在17-19世纪,浣熊的皮毛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皮毛交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做成帽子。当然更加重要的因素是人类不断的经济建设严重破坏了浣熊的传统栖息地,导致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逐步缩小。在人类活动的多重打击之下,浣熊的数量越来越少,“种族灭绝”的危机正一步步地降临到浣熊身上。1930年左右,浣熊的数目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事实上,自从脊椎动物的历史进入了人的时代之后,世界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人是过于强势的一种动物,以致其他脊椎动物几乎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有脊椎动物面对历史巨变几乎都逃离不了这样几个下场:或者被收买,被当作人的宠物,受人劳役,甚至被当作有魔法的桌布;或者在人的进逼和屠杀之下,一步一步逃入越来越小的保留地,最终走向灭亡。

浣熊面对的危机和其他大部分脊椎动物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它们毅然走上了另外的一条道路——选择改变自己,逆流而上,最后成功地在陌生的环境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事实上,浣熊近几十年来在行为习性上的急速进化堪称脊椎动物中的奇迹。

浣熊的第一个转变就是向玉米地进军。二十世纪的农业发展是浣熊的一个机遇,美国中部大规模玉米地成为了浣熊新的栖息地。浣熊的杂食性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玉米地能够提供浣熊充足的食物源:玉米变成了浣熊的主要食物;玉米地里还有各种昆虫和啮齿类动物,这些都成为了浣熊的副食。栖息地的转变不仅带来浣熊一个生活方式的转变,还帮助浣熊大规模地扩充和“殖民”。在玉米地扩充的庇护下,浣熊大规模地从美洲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甚至北上到达加拿大。

在完成了对玉米地的征服之后,浣熊迈向了新生活的第二步——向城市生活方式进发。人类工业化之后,产品极大丰富,随之废弃的物品也众多,这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源。但是这些食物并不是所有动物都能享用的。在城市里生活,需要勇气和头脑。浣熊的条件真是得天独厚:它们足够小,很容易找到各种栖息地盘;它们又足够大,可以在城市动物中称老大,可以和人类的“走狗”猫和狗争一高下而不落下风;它们的杂食性令它们能够以几乎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为食(一个著名的例外是西红柿);它们的夜生活习性令它们能够在人类不注意的深夜巡行于大街黑暗的角落之中;它们立体感极强的视觉令它们可以完成很多复杂的动作;而它们两千万年进化而来的灵活的双手更是它们城市化生活的最好武器。浣熊的手能够帮助浣熊打开易拉罐的拉环、打开垃圾箱的门、把食物从层层的废物中翻出来,把鸡笼里的鸡扯出来,还能够捕捉老鼠、乌鸦和各种其它生活在城市的小动物。

和野外的浣熊相比,城市化的浣熊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野外的浣熊住在树洞之中;但是城市的浣熊学会在各种人类的生存缝隙中建造自己的巢穴,比如在烟囱中、在小院或者房子的木板基座之下、在废弃的屋子和汽车中等等。野外的浣熊则是孤僻的,习惯于象隐士一般地独个儿生活,只在交配的季节出来社交一下;但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浣熊学会了互相协作:它们会3到4只结伴而行,一起觅食,一起对抗猫狗。在频密的互相接触中,它们还互相学习各种对于动物来说很难的技能,比如如何打开门上的插销、如何拿掉酒瓶上的塞子、如何拉开罐头等等。这些技能都不储存于它们的基因之中,而是在相互学习和专研中一一学到的。在频繁的交流之下,浣熊的技能一代比一代有明显的进步。

浣熊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目前美国浣熊的数目达到了30年代的15到20倍,而这个数字还被认为是大大地低估了的。浣熊的这种繁荣并不是人类刻意保护的结果,事实上在美国很多地方,浣熊都被当作一种有害的动物(pest)进行防治。即便如此,浣熊的数目还一直维持在一个繁荣的水平。在美洲其他地方,浣熊也有着类似的进程。而浣熊在最近数十年间,也开始在欧洲亚洲进行“殖民”,相信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对于浣熊的成功转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浣熊从一种悠然自得的精神生活变到一种喧嚣的世俗生活中,完完全全是一种堕落和倒退,是一种自我文化种族灭绝的行为。我的意见完全相反,城市化中的浣熊虽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它们最重要的族群特征并没有改变,在城市中它们虽然不可能经常找到水去“洗”食物,但是进食前它们还是经常会翻弄食物,以锻炼双手的灵活性和敏感程度。它们身上还是深深地嵌刻着浣熊的印记——双手还是象它们野外的兄弟一样灵活,甚至比它们胜任更加复杂的工作。

历史上有很多动物在人类的威胁之下,生命之路越走越窄。只有极少数的动物能象浣熊一般做出极富突破性的调整和改变,几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挽救了种族的命运。浣熊现在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族群,不必象自己的亲戚大熊猫一样靠着国家每年几百万的拨款在圈养中苟延自己的血脉;不象它们威武的兄长华南虎一样只能在年画和莫须有的照片中找到踪迹;不需要跳出来咬人来获得世界的关注;更不需要依靠动物保护协会帮助抢火炬而向世人展示它们的存在。浣熊的成就也不同于猫狗之流,完全不是依靠向主子谄媚得来。它们的公关工作也做得很好,至少不象他们的邻居老鼠一样人人喊打。在西方社会的通俗文化中,浣熊基本保持一个相当正面的形象。它们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己,扩大了自己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和能力,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在人类统治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带着“尊严”生存繁荣的位置,是极少数真正能和人类和谐平等相处的动物之一,实在令人钦佩!

人类的出现和对动物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即便其它动物多么不情愿,也不能阻止它的出现。聪明如浣熊就能够适时顺势地找到应变的方法,令自己的族群不仅能够绝处逢生,还能提高继续生存繁衍的能力。同样道理,强势文化的出现和扩张也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处于弱势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前者的影响和冲击。后者与其顽固地不肯作出改变和让步,不如顺应时势,将强势文化融入自己文化当中。固步自封或卑躬屈膝最多只能换来一时的苟延残喘;与时俱进、求同存异才是一个文化体系得以源远流长的应变和壮大之道。作者是西西河的尼伯龙根·蜗藤,名字是我加的。

浣熊是食肉目浣熊科的一种,和我国的小熊猫是近亲。浣熊原产美洲,在整个美洲都有分布,我们一般说的浣熊就是在北美见到的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只有5到10公斤重,长着一双“熊猫眼”,一条长长的带着环纹的尾巴,样子十分精灵可爱。

浣熊早在两千三百万年前的中新世就出现了,两千万年来一直是一种与世无争的小动物。它们占据着一个独特的生态位,传统栖息地在池塘、小湖和小河等湿地的水边,在北美大陆,并没有其他竞争者。每天夜里,它们都会沿着岸边觅食,以水中的小鱼和小龙虾等小无脊椎动物为食。抓到小动物之后,它们会用灵活的前爪在水里把食物翻来覆去地“洗”一遍,然后再把它们吃掉,这也是它们名字的来由。浣熊的英文名raccoon,它来自印第安人Algonquian的语言,翻译过来大约就是“摩擦手的动物”的意思,十分形象。浣熊的中文名的浣也是洗的意思。科学界对浣熊为什么有这种习性探讨了很久,后来科学家发现原来浣熊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会同样把食物翻来倒去一番,可见浣熊“洗”食物不是出于对卫生的重视,而是另有理由。

对此,科学家给出了多种解释,而我最喜欢的一种解释是:浣熊喜欢在水边觅食,它们需要用自己的爪子伸到浅水中寻觅食物,这时候,它们发现食物的主要方式不是用眼睛,因为隔着并不十分清澈的水,眼睛并不能看得很清楚;它们也不是靠嗅觉,因为隔着水,嗅觉也不起什么作用。它们最依赖的就是手上的触觉,所以手上的触觉越灵敏,它们找到食物的机会就越大。为了让手上的触觉灵敏,它们喜欢在进食之前把食物翻腾一下,以锻炼自己手部的灵活性和触觉。科学家的研究指出,浣熊手部的神经是脚部神经的4倍左右,这个比例几乎和人的手脚神经比相等了,难怪浣熊能用手做这么多东西。

除了吃鱼和无脊椎动物外,浣熊还会吃蜥蜴、小鸟、鸟蛋以及小啮齿动物等等。但是浣熊并不是一个肉食主义者,它们也喜欢吃各种植物,比如各种水果和干果等等。事实上,浣熊属于世界上最杂食的动物之一。北美大陆资源丰富,浣熊的食物来源又多样,它们根本不用担心食物来源问题。浣熊是运动好手,既能爬树也能游泳。在人类出现之前,浣熊也基本没有任何天敌。那时的浣熊世界绝对可以算得上安宁。如果它们有精神生活的话,用“平和”两字形容大概是当之无愧。

但是浣熊的平静生活随着人类的来临而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自从人类进入了北美大陆之后,浣熊就碰到有生以来第一个天敌。尽管浣熊的肉不好吃(据说如此,我当然没有机会尝过),但是印第安人还是经常把浣熊当成盘中餐。当欧洲人来到美洲,他们又找到另外一个浣熊的用途,这就是皮毛。在17-19世纪,浣熊的皮毛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皮毛交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做成帽子。当然更加重要的因素是人类不断的经济建设严重破坏了浣熊的传统栖息地,导致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逐步缩小。在人类活动的多重打击之下,浣熊的数量越来越少,“种族灭绝”的危机正一步步地降临到浣熊身上。1930年左右,浣熊的数目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事实上,自从脊椎动物的历史进入了人的时代之后,世界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人是过于强势的一种动物,以致其他脊椎动物几乎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有脊椎动物面对历史巨变几乎都逃离不了这样几个下场:或者被收买,被当作人的宠物,受人劳役,甚至被当作有魔法的桌布;或者在人的进逼和屠杀之下,一步一步逃入越来越小的保留地,最终走向灭亡。

浣熊面对的危机和其他大部分脊椎动物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它们毅然走上了另外的一条道路——选择改变自己,逆流而上,最后成功地在陌生的环境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事实上,浣熊近几十年来在行为习性上的急速进化堪称脊椎动物中的奇迹。

浣熊的第一个转变就是向玉米地进军。二十世纪的农业发展是浣熊的一个机遇,美国中部大规模玉米地成为了浣熊新的栖息地。浣熊的杂食性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玉米地能够提供浣熊充足的食物源:玉米变成了浣熊的主要食物;玉米地里还有各种昆虫和啮齿类动物,这些都成为了浣熊的副食。栖息地的转变不仅带来浣熊一个生活方式的转变,还帮助浣熊大规模地扩充和“殖民”。在玉米地扩充的庇护下,浣熊大规模地从美洲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甚至北上到达加拿大。

在完成了对玉米地的征服之后,浣熊迈向了新生活的第二步——向城市生活方式进发。人类工业化之后,产品极大丰富,随之废弃的物品也众多,这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源。但是这些食物并不是所有动物都能享用的。在城市里生活,需要勇气和头脑。浣熊的条件真是得天独厚:它们足够小,很容易找到各种栖息地盘;它们又足够大,可以在城市动物中称老大,可以和人类的“走狗”猫和狗争一高下而不落下风;它们的杂食性令它们能够以几乎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为食(一个著名的例外是西红柿);它们的夜生活习性令它们能够在人类不注意的深夜巡行于大街黑暗的角落之中;它们立体感极强的视觉令它们可以完成很多复杂的动作;而它们两千万年进化而来的灵活的双手更是它们城市化生活的最好武器。浣熊的手能够帮助浣熊打开易拉罐的拉环、打开垃圾箱的门、把食物从层层的废物中翻出来,把鸡笼里的鸡扯出来,还能够捕捉老鼠、乌鸦和各种其它生活在城市的小动物。

和野外的浣熊相比,城市化的浣熊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野外的浣熊住在树洞之中;但是城市的浣熊学会在各种人类的生存缝隙中建造自己的巢穴,比如在烟囱中、在小院或者房子的木板基座之下、在废弃的屋子和汽车中等等。野外的浣熊则是孤僻的,习惯于象隐士一般地独个儿生活,只在交配的季节出来社交一下;但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浣熊学会了互相协作:它们会3到4只结伴而行,一起觅食,一起对抗猫狗。在频密的互相接触中,它们还互相学习各种对于动物来说很难的技能,比如如何打开门上的插销、如何拿掉酒瓶上的塞子、如何拉开罐头等等。这些技能都不储存于它们的基因之中,而是在相互学习和专研中一一学到的。在频繁的交流之下,浣熊的技能一代比一代有明显的进步。

浣熊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目前美国浣熊的数目达到了30年代的15到20倍,而这个数字还被认为是大大地低估了的。浣熊的这种繁荣并不是人类刻意保护的结果,事实上在美国很多地方,浣熊都被当作一种有害的动物(pest)进行防治。即便如此,浣熊的数目还一直维持在一个繁荣的水平。在美洲其他地方,浣熊也有着类似的进程。而浣熊在最近数十年间,也开始在欧洲亚洲进行“殖民”,相信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对于浣熊的成功转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浣熊从一种悠然自得的精神生活变到一种喧嚣的世俗生活中,完完全全是一种堕落和倒退,是一种自我文化种族灭绝的行为。我的意见完全相反,城市化中的浣熊虽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它们最重要的族群特征并没有改变,在城市中它们虽然不可能经常找到水去“洗”食物,但是进食前它们还是经常会翻弄食物,以锻炼双手的灵活性和敏感程度。它们身上还是深深地嵌刻着浣熊的印记——双手还是象它们野外的兄弟一样灵活,甚至比它们胜任更加复杂的工作。

历史上有很多动物在人类的威胁之下,生命之路越走越窄。只有极少数的动物能象浣熊一般做出极富突破性的调整和改变,几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挽救了种族的命运。浣熊现在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族群,不必象自己的亲戚大熊猫一样靠着国家每年几百万的拨款在圈养中苟延自己的血脉;不象它们威武的兄长华南虎一样只能在年画和莫须有的照片中找到踪迹;不需要跳出来咬人来获得世界的关注;更不需要依靠动物保护协会帮助抢火炬而向世人展示它们的存在。浣熊的成就也不同于猫狗之流,完全不是依靠向主子谄媚得来。它们的公关工作也做得很好,至少不象他们的邻居老鼠一样人人喊打。在西方社会的通俗文化中,浣熊基本保持一个相当正面的形象。它们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己,扩大了自己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和能力,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在人类统治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带着“尊严”生存繁荣的位置,是极少数真正能和人类和谐平等相处的动物之一,实在令人钦佩!

人类的出现和对动物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即便其它动物多么不情愿,也不能阻止它的出现。聪明如浣熊就能够适时顺势地找到应变的方法,令自己的族群不仅能够绝处逢生,还能提高继续生存繁衍的能力。同样道理,强势文化的出现和扩张也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处于弱势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前者的影响和冲击。后者与其顽固地不肯作出改变和让步,不如顺应时势,将强势文化融入自己文化当中。固步自封或卑躬屈膝最多只能换来一时的苟延残喘;与时俱进、求同存异才是一个文化体系得以源远流长的应变和壮大之道。
浣熊?

藏文化?
大秦猛士居然玩起标题党?
解读版《平城狸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