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日报》:《叫父亲太沉重》系伪书! 杨炳章: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24:23
在新华社1994年8月9日发表一篇三千八百多字的报道,标题为《揭开艾蓓身世的真相》后,台湾研究历史的学者也在台湾《中央日报》上发表文章说:经过考证,《叫父亲太沉重》系伪书  

附:香港文汇报社论《叫父亲太沉重》作者艾蓓是改写自己历史的能手  

母亲是叫“安然”的“志愿军宣传人员”,她自己“在上海念小学”,“而且后台硬,什么学校也可以随便挑选”。现在经过查核,艾蓓出生于在安徽省五河县的农民家庭。她没有“上海大资本家”的背景,也没有一个叫做“安然”的妈妈,也没有在上海读过书。她的生母叫黄菊兰,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一生没有离开过安徽省。艾蓓是改写自己历史的能手,一九八四年五月调到北京工作时,把自己的姓名由张爱培改为张艾蓓,把上小学地点改为“上海、蚌埠”,到一九八八年申请去美国会夫时,又把籍贯和出生地由安徽改为北京,进一步说自己在“上海小学毕业”。她为了说谎,不顾人伦观念,不顾生母的声誉,居然说自己是私生女,即是说,生母搞了婚外情,怀了私生女。然而,她写成了《叫父亲太沉重》一书之后,她仍然同安徽家人保持联系。九二年她回过安徽农村探母,寄过钱,写过信,通过电话,还说接生母赴美。如果“安然”就是生母,艾蓓怎么仍把黄菊兰当成生母,仍同安徽的兄弟姊妹保持联系?如果确有“安然”其人,“安然”又在何方?  

最荒唐的是,艾蓓说八岁生日时,“总理”和“大姐”专程到上海为她祝贺生日,但历史资料证明,周总理这一天在北京参加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当天晚上,周恩来又在毛泽东主席处吃饭,祝毛主席生日。如此说来,书中那个“总理”完全是艾蓓编造的。

谎言是必然破产的。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杰出-家,为了中国人民翻身解放,为了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为了中国国力提高和人民生活改善,他赴汤蹈火,废寝忘餐,竭能殚智,毫无私心,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爱戴。造谣丑化周总理的人,无损周总理光辉形象一丝一毫,但是,他们的卑污手段和丑陋灵魂,却公开暴露在世人面前,受到中国人民的严正谴责。





杨炳章:我所知道的海外中国写手们

(选自杨炳章著《不平则鸣:我在哈佛15年》,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原题为《同志,不能这样干!》

在美国出版的以中国事务为题材的新闻性著作中,郑念女士的英文版《上海生死劫》可以说是赚了大钱的,其他书都谈不上。据我个人所知,郑女士这本书连续几个月保持《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地位,先后发行几百万册,估计作者稿酬不下几百万美元。

郑念女士30年代在英国伦敦留学,40年代同夫婿一起回中国上海,其丈夫担任“亚细亚”石油公司驻沪办事处总经理。50年代任职“外资企业”的中国人为数极少,郑家即为其一。一家3口人住洋楼、领洋薪,女佣男仆、舞会宴厅,自然是一番独特的美好回亿。

以后丈夫在“大跃进”中病死,独生女儿在“文革”中自杀。本人也平白无辜被抓进班房几年。一个女人,一生经受了这么大周折痛苦,晚年离开中国定居国外,有些牢骚,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中英文几乎同时发行,也算是赚了一笔钱。其英文合作者安娜瑟断特,本来是费正清中心副主任麦道克斯先生的太太,后来离婚了。据她说共得稿酬二三十万美元,分摊之后,扣税之余,李志绥也许能得十几万元。李志绥曾是毛泽东的医生,到美国去投亲定居,出自生计写书,有些夸张虚构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60年代初期中南海定期召开周末舞会,由部队文工团女演员陪同中央领导跳舞,这应该是事实。又说舞厅里专设有毛泽东睡房,随时可以拉上舞伴去伺寝之类,这就未免过于离谱出奇,过于耸人听闻。

郑念也罢,李志绥也罢,好歹算是确有其人,即便不是确有其事。我本人还知道其他几个作者的几本书,则只能说是“人事皆非”了。

1984年,某月某日,共事于费正清中心的TR君打电话约见。见面后说一家美国出版商正在翻译出版一本揭露林彪事件内幕的书,要求此君写一篇序言,他想就此征求一下我个人的意见。

英文稿件已在TR君手中,这是求人作序的通例。我一边翻阅,TR君一边解说。我记得稿件的题目是《一位中共高级官员的札记》。大致意思是中共中央林彪问题专案小组负责人,出于历史良心、政治责任的缘故,留下一份私人笔记。札记作者已经去世,原件已被中央档案馆秘存,此份副件流传到国外。所揭开的内幕是人所未闻的,不过也是简单的,即林彪并非驾机外逃摔死在外蒙,而是在北京被毛泽东设计暗杀的。

我将英文译稿索回,集中读完之后给TR君回话。我认为稿件内容上疑点甚多甚大,劝他向出版商索取中文原稿审查。即使稿件持有人保密,稿件本身总不至于保密吧!

稿件持有人是无法联络的,据说是一位中国大陆人,通过一位会英文的中国人,再通过一位会中文的美国人,最后联系到美国出版商,每个层次都是严格保密,以防出破绽,造成大陆亲朋的安全问题。

那时正是《希特勒日记》伪造案发生之际伪,曾使欧洲几位知名的“纳粹通”陷进去,开始说是真货,后来成了伪品,最后是丢钱丢人。以TR国际知名的“中国通”身份,不想为一本基本内容上值得怀疑的书写序。

中文原稿前二章来了,由我取回。我本人并不是什么职业鉴定家,但总可以看出来,双面折叠、繁体字印刷的稿纸并不是大陆的生产品,行文用句也有许多漏洞马脚,显然是在国外炮制而成,完全不是什么国内机密文件。

TR君拒绝写序,据说也提出理由。不过,他又说他写不写无关,书很快会出的,英文以及几个欧洲文种的出版合同全定了。书真的很快出了,英文本是Conspiracy and Death of LinBiao,中文翻译本《林彪之死》,作者署名姚乐礼。对于未曾看过《林彪之死》的读者,我不妨引用一段该书的最精彩描绘。其背景介绍是,1971年9月12日晚上8:10分,根据事后林彪问题专案小组副组长赵研极的札记,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密谋,邀请林彪夫妇去北京郊区玉泉山赴宴,同时已安排好暗杀部队。周恩来称这顿饭是“最后的晚餐”。于是乎,一场鸿门宴的戏剧开场了:

毛泽东打开一瓶明朝王室的陈酒,足有482年的历史。随后,毛把香炉点燃,为之温酒。晚餐精致可口,都是无价的山珍海味,一对熊掌是当天在东北抓到、用专机送来的。毛泽东亲自为林彪夹菜,晚宴的气氛极其亲密而热烈。

10时54分客人告辞,林彪的座车开到宴会厅门口,汪东兴和毛泽东一起目送林彪、叶群上车。

l1时正,毛的别墅内外都听得见巨大爆炸声。毛听到后,对周和汪只说了一句话:“此事究竟是谁的错,别人怎么说都没关系,我实在不在乎。”

周恩来出去证实林、叶确实已死后,返回毛的别墅,对毛说,“此事如何对外解释?”毛回答,“我相信你能办好的。”

对于中共政治一知半解者,看罢这一番言词描述也许会兴致勃勃,而对于中共政治确有了解者,则只会哑然失笑。这里哪像中共高干的语言?毛泽东真要杀林彪,还一定要享之480年的皇室藏酒,一定要为之亲自点燃香炉不可?

中国人办事情是草率的,好在对投稿者和授稿者都是如此,对一般读者也是如此叫, 不至于出现《希特勒日记》那样的丑闻官司。再说《希特勒日记》涉及的出售价和赔偿价都是几百万美金,中国人野心也不那么大,只想编造一个《林彪之死》小故事,得上一点小钱,也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说有些外国人是“为五斗米折腰”的话,那么我们有些中国人简直可以说是“为一颗米下跪”!1989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新闻报道满天飞,一会儿谎言变成了消息,一会儿消息变成了谎言。处身于国外,不能不依靠国外的报道,国内的真情一时看不清、说不准。就在这种混沌迷茫的气氛中,出现了江之枫写的《王牌出尽的中南海桥局》。这本书先在台湾《中央日报》上连载,随后又出版单行本。本来还计划出英文译本,最后出没出我不知道。

作者江之枫,据《中央日报》记者开始介绍是一位中共中央“通天人物”,后来又说是中共中央机要秘书,天安门事件期间一直在中南海值勤,最近辗转周折,刚才来到美国。再加上该书是以日记形式,充斥着作者本人在“天安门事件”前后利用中共中央机关专用“红机子”同所谓邓办、杨办、赵办、李办,以及中共高层要人联络的生动描写,更给一般读者造成神秘兮兮,煞有其人的印象。这位江之枫先生倒也知趣,不敢说他同邓、赵、杨、李相识,而同他一起吃饭谈话的人物也只是什么某市副市长、某军副军长、某上校团长、某华侨富商之富类,如此恰到好处,再高了就露馅了,再低了就没口味了。这里显然有一个不可解脱的两难困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者特意附加上一段邓小平有关进攻台湾的计划,因为此书要在台湾发表,而且以台湾为市场,加上一点威吓气味从各方面说有利无害。江氏5月28日有如下记載:

1969年珍宝岛枪声一响,全国紧急动员,进入战备状态,抛掉一切成见,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破坏战争者为反革命,杀不赦。全国形势改观,得以控制。

目前形势有如文化革命,失去控制,毛泽东之策。不失为良策。打谁?越南和台湾。

越南是苏联范围,与戈尔巴乔夫和好,打越南不宜。只有打台湾,怎么打?有几种方式:打局部战争,解放全岛和封岛。

邓小平沉思良久,说:“从战略上看,有两个不利条件。第一,打台湾,我们以大打小,形不成打苏联那种危机感。第二,如出师不利,不但不能救火,反而火上浇油。”

又说:“不管如何,制定几种方案还是必要的。”

于是上将衔命而去。

这位中南海“机要秘书”听的事儿、看的事儿、管的事儿未免也太多一些了,日记写的未免也太勤快一些了吧?这种“通天人物”怎么能放他出国了呢?而台湾人也爱吃这一套,不妨吓唬吓唬他们,对书的销路反而有好处。

这样一段日记显然是故意做作、耸人听闻的。5月28日北京学生运动热火朝天的时候,谁人竟然会异想天开,打越南打苏联打台湾,亏江之枫还想得出来!什么邓小平沉思良久,什么上将衔命而去,无非是一派胡言乱语罢。

出书之后不久便搞清楚了,作者本人、也在纽约出现了。这位“江之枫”出国前曾是北京西北郊高级党校里一名普通教员,压根儿也没有在北京城里中南海呆过。既然如此,还有什么话好说的?看来书中那些神乎其神的东西,不可能是在中南海值班室里记录的,倒很可能是在纽约哈莱姆区地下室里编造的。

1992年更好了,冒出一个女作家叫做艾蓓,发表《叫父亲太沉重》,一本三四十万字的洋洋大作,竟然冒充起周恩来的私生女来了!书里面东拼西凑找来一些新闻材料,赚了多少美金不知道,已经闹到这个份上,中国人的国际玩笑真是越开越大啦!

作者当然自命出身非凡,外祖母是北洋军阀时代出生的名门贵媛,同袁大皇帝的公子、徐大总统的千金一起上幼稚园,上小学,上中学,云云。外祖父则是留学东京帝国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出于爱国情怀,国外高薪不就,毅然回到北平,一心报效国家,云云。

生长在这种金童玉女之家,作者母亲不消说是在“阿妈”怀抱中捧大,“莫扎特”弹得很好。解放前从燕京大学英文系毕业,解放后成力一名色美才高的文化部干部,50年代初自愿去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于是得以同周恩来总理相识相好。而作者本人便是这一段爱情的蓓蕾,故名“艾蓓”者也。书到紧要处,说有一次周恩来去找她妈,两位警卫员在房外等候。突然国务院秘书长赶来,汇报一件重大国务事件,上甘岭战役打起来啦,要求周恩来赶紧回去处理。周恩来探出头来,听罢满脸不高兴,临行恋恋不舍:“我宁愿在这屋里多留五5分钟,也不愿意当一辈子国家总理!”这个女孩子,也就是作者本人、出生后不便留在北京,于是被秘密送到外地农村托人带养。三年自然灾害时节,农村食品供应不足,周恩来总理不好出面,委托宋庆龄委员长从上海送来饼干、奶粉、砂糖一一反正一切能设想到的大人物都围绕者这个小宝贝团团转了。

以前斯大林女儿写过一本书,轰动了全世界,现在周恩来女儿也写了一本书,也要轰动全世界。《叫父亲太沉重》出版后在香港举行公开发行会,作者、编者、书商忙得不亦乐乎,拉上几位海外知名作家出来捧场,竟然还有人说,“长得真像周恩来呀!”现在当然水落石出了。原来这位“艾蓓”是安徽农村出身,家里父母双亲都还健在。那时候还没有“计划生育”,她在家里排行“老七”,上面还有几个哥哥姐姐。一个哥哥曾是公社干部,走后门好歹把小妹妹送进“蚌埠师范学院”中文系工农兵学员班,学会了作文。这么一大家子的穷苦乡下人,就算周恩来总理找人代养孩子,也找不到她家门槛上呀!那么,这位艾蓓女士到底是不是一名养女呢?

“不是!”本村接生婆王大娘说,“俺亲眼看娃子出生的。头呀,手呀,出来的还利落。”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爹种大米娘喂猪,也确实让这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艾蓓”女士叫父亲有点太沉重了!还是编造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哪怕扮演成一个官宦人物的私生女,也许可以找一点精神安慰,又可以得一点物质收获,自然就会感到轻松一些啦!

哥伦比亚大学的杜念中同学,是从台湾大学来的,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担任《时代周刊》总编辑,没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受杜先生的邀请,我在《时代周刊》上发表过一篇很长的书评,题为“同志,不能这样干”,基本思想同这里说的差不多,内容上更细致一些。

如果江之枫的《中南海桥局》的牌没有玩好、英译本没有成功,我想也许是我那篇文字扫了人家的兴,拆了人家的台。

不少人愿意到美国去,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到了国外,尤其是学文史的人,一方面语言不通,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没有什么精神准备,出去以后干什么呢?往往不得不动笔写作,而中文写作的圈子又很窄,这里就出困难了。于是便标新立异,胡乱杜撰,无非是想赚钱维生罢了。

我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或政党,要搞政治宣传就大大方方搞政治宣传,不需要小手小啣、偷偷摸摸搞这一套,也不需要支持纵容这一套。而作为一个个人,则更是不可任意造次。在国外没钱过不下去要么就干脆回国,要么就打工去,犯不着玩这种鬼把戏,搞得一辈子丢人现眼,见人抬不起头来一一再说也赚不着几个钱呀!

(选自杨炳章著《不平则鸣:我在哈佛15年》,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原题为《同志,不能这样干!》, 中国文革研究网录入。杨炳章,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男,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哲学所硕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专业,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1997年回国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出版过《从北大到哈佛--献给中国知识分子》、《不平则鸣--我在哈佛15年》等一系列中文和英文著作。)在新华社1994年8月9日发表一篇三千八百多字的报道,标题为《揭开艾蓓身世的真相》后,台湾研究历史的学者也在台湾《中央日报》上发表文章说:经过考证,《叫父亲太沉重》系伪书  

附:香港文汇报社论《叫父亲太沉重》作者艾蓓是改写自己历史的能手  

母亲是叫“安然”的“志愿军宣传人员”,她自己“在上海念小学”,“而且后台硬,什么学校也可以随便挑选”。现在经过查核,艾蓓出生于在安徽省五河县的农民家庭。她没有“上海大资本家”的背景,也没有一个叫做“安然”的妈妈,也没有在上海读过书。她的生母叫黄菊兰,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一生没有离开过安徽省。艾蓓是改写自己历史的能手,一九八四年五月调到北京工作时,把自己的姓名由张爱培改为张艾蓓,把上小学地点改为“上海、蚌埠”,到一九八八年申请去美国会夫时,又把籍贯和出生地由安徽改为北京,进一步说自己在“上海小学毕业”。她为了说谎,不顾人伦观念,不顾生母的声誉,居然说自己是私生女,即是说,生母搞了婚外情,怀了私生女。然而,她写成了《叫父亲太沉重》一书之后,她仍然同安徽家人保持联系。九二年她回过安徽农村探母,寄过钱,写过信,通过电话,还说接生母赴美。如果“安然”就是生母,艾蓓怎么仍把黄菊兰当成生母,仍同安徽的兄弟姊妹保持联系?如果确有“安然”其人,“安然”又在何方?  

最荒唐的是,艾蓓说八岁生日时,“总理”和“大姐”专程到上海为她祝贺生日,但历史资料证明,周总理这一天在北京参加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当天晚上,周恩来又在毛泽东主席处吃饭,祝毛主席生日。如此说来,书中那个“总理”完全是艾蓓编造的。

谎言是必然破产的。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杰出-家,为了中国人民翻身解放,为了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为了中国国力提高和人民生活改善,他赴汤蹈火,废寝忘餐,竭能殚智,毫无私心,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爱戴。造谣丑化周总理的人,无损周总理光辉形象一丝一毫,但是,他们的卑污手段和丑陋灵魂,却公开暴露在世人面前,受到中国人民的严正谴责。





杨炳章:我所知道的海外中国写手们

(选自杨炳章著《不平则鸣:我在哈佛15年》,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原题为《同志,不能这样干!》

在美国出版的以中国事务为题材的新闻性著作中,郑念女士的英文版《上海生死劫》可以说是赚了大钱的,其他书都谈不上。据我个人所知,郑女士这本书连续几个月保持《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地位,先后发行几百万册,估计作者稿酬不下几百万美元。

郑念女士30年代在英国伦敦留学,40年代同夫婿一起回中国上海,其丈夫担任“亚细亚”石油公司驻沪办事处总经理。50年代任职“外资企业”的中国人为数极少,郑家即为其一。一家3口人住洋楼、领洋薪,女佣男仆、舞会宴厅,自然是一番独特的美好回亿。

以后丈夫在“大跃进”中病死,独生女儿在“文革”中自杀。本人也平白无辜被抓进班房几年。一个女人,一生经受了这么大周折痛苦,晚年离开中国定居国外,有些牢骚,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中英文几乎同时发行,也算是赚了一笔钱。其英文合作者安娜瑟断特,本来是费正清中心副主任麦道克斯先生的太太,后来离婚了。据她说共得稿酬二三十万美元,分摊之后,扣税之余,李志绥也许能得十几万元。李志绥曾是毛泽东的医生,到美国去投亲定居,出自生计写书,有些夸张虚构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60年代初期中南海定期召开周末舞会,由部队文工团女演员陪同中央领导跳舞,这应该是事实。又说舞厅里专设有毛泽东睡房,随时可以拉上舞伴去伺寝之类,这就未免过于离谱出奇,过于耸人听闻。

郑念也罢,李志绥也罢,好歹算是确有其人,即便不是确有其事。我本人还知道其他几个作者的几本书,则只能说是“人事皆非”了。

1984年,某月某日,共事于费正清中心的TR君打电话约见。见面后说一家美国出版商正在翻译出版一本揭露林彪事件内幕的书,要求此君写一篇序言,他想就此征求一下我个人的意见。

英文稿件已在TR君手中,这是求人作序的通例。我一边翻阅,TR君一边解说。我记得稿件的题目是《一位中共高级官员的札记》。大致意思是中共中央林彪问题专案小组负责人,出于历史良心、政治责任的缘故,留下一份私人笔记。札记作者已经去世,原件已被中央档案馆秘存,此份副件流传到国外。所揭开的内幕是人所未闻的,不过也是简单的,即林彪并非驾机外逃摔死在外蒙,而是在北京被毛泽东设计暗杀的。

我将英文译稿索回,集中读完之后给TR君回话。我认为稿件内容上疑点甚多甚大,劝他向出版商索取中文原稿审查。即使稿件持有人保密,稿件本身总不至于保密吧!

稿件持有人是无法联络的,据说是一位中国大陆人,通过一位会英文的中国人,再通过一位会中文的美国人,最后联系到美国出版商,每个层次都是严格保密,以防出破绽,造成大陆亲朋的安全问题。

那时正是《希特勒日记》伪造案发生之际伪,曾使欧洲几位知名的“纳粹通”陷进去,开始说是真货,后来成了伪品,最后是丢钱丢人。以TR国际知名的“中国通”身份,不想为一本基本内容上值得怀疑的书写序。

中文原稿前二章来了,由我取回。我本人并不是什么职业鉴定家,但总可以看出来,双面折叠、繁体字印刷的稿纸并不是大陆的生产品,行文用句也有许多漏洞马脚,显然是在国外炮制而成,完全不是什么国内机密文件。

TR君拒绝写序,据说也提出理由。不过,他又说他写不写无关,书很快会出的,英文以及几个欧洲文种的出版合同全定了。书真的很快出了,英文本是Conspiracy and Death of LinBiao,中文翻译本《林彪之死》,作者署名姚乐礼。对于未曾看过《林彪之死》的读者,我不妨引用一段该书的最精彩描绘。其背景介绍是,1971年9月12日晚上8:10分,根据事后林彪问题专案小组副组长赵研极的札记,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密谋,邀请林彪夫妇去北京郊区玉泉山赴宴,同时已安排好暗杀部队。周恩来称这顿饭是“最后的晚餐”。于是乎,一场鸿门宴的戏剧开场了:

毛泽东打开一瓶明朝王室的陈酒,足有482年的历史。随后,毛把香炉点燃,为之温酒。晚餐精致可口,都是无价的山珍海味,一对熊掌是当天在东北抓到、用专机送来的。毛泽东亲自为林彪夹菜,晚宴的气氛极其亲密而热烈。

10时54分客人告辞,林彪的座车开到宴会厅门口,汪东兴和毛泽东一起目送林彪、叶群上车。

l1时正,毛的别墅内外都听得见巨大爆炸声。毛听到后,对周和汪只说了一句话:“此事究竟是谁的错,别人怎么说都没关系,我实在不在乎。”

周恩来出去证实林、叶确实已死后,返回毛的别墅,对毛说,“此事如何对外解释?”毛回答,“我相信你能办好的。”

对于中共政治一知半解者,看罢这一番言词描述也许会兴致勃勃,而对于中共政治确有了解者,则只会哑然失笑。这里哪像中共高干的语言?毛泽东真要杀林彪,还一定要享之480年的皇室藏酒,一定要为之亲自点燃香炉不可?

中国人办事情是草率的,好在对投稿者和授稿者都是如此,对一般读者也是如此叫, 不至于出现《希特勒日记》那样的丑闻官司。再说《希特勒日记》涉及的出售价和赔偿价都是几百万美金,中国人野心也不那么大,只想编造一个《林彪之死》小故事,得上一点小钱,也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说有些外国人是“为五斗米折腰”的话,那么我们有些中国人简直可以说是“为一颗米下跪”!1989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新闻报道满天飞,一会儿谎言变成了消息,一会儿消息变成了谎言。处身于国外,不能不依靠国外的报道,国内的真情一时看不清、说不准。就在这种混沌迷茫的气氛中,出现了江之枫写的《王牌出尽的中南海桥局》。这本书先在台湾《中央日报》上连载,随后又出版单行本。本来还计划出英文译本,最后出没出我不知道。

作者江之枫,据《中央日报》记者开始介绍是一位中共中央“通天人物”,后来又说是中共中央机要秘书,天安门事件期间一直在中南海值勤,最近辗转周折,刚才来到美国。再加上该书是以日记形式,充斥着作者本人在“天安门事件”前后利用中共中央机关专用“红机子”同所谓邓办、杨办、赵办、李办,以及中共高层要人联络的生动描写,更给一般读者造成神秘兮兮,煞有其人的印象。这位江之枫先生倒也知趣,不敢说他同邓、赵、杨、李相识,而同他一起吃饭谈话的人物也只是什么某市副市长、某军副军长、某上校团长、某华侨富商之富类,如此恰到好处,再高了就露馅了,再低了就没口味了。这里显然有一个不可解脱的两难困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者特意附加上一段邓小平有关进攻台湾的计划,因为此书要在台湾发表,而且以台湾为市场,加上一点威吓气味从各方面说有利无害。江氏5月28日有如下记載:

1969年珍宝岛枪声一响,全国紧急动员,进入战备状态,抛掉一切成见,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破坏战争者为反革命,杀不赦。全国形势改观,得以控制。

目前形势有如文化革命,失去控制,毛泽东之策。不失为良策。打谁?越南和台湾。

越南是苏联范围,与戈尔巴乔夫和好,打越南不宜。只有打台湾,怎么打?有几种方式:打局部战争,解放全岛和封岛。

邓小平沉思良久,说:“从战略上看,有两个不利条件。第一,打台湾,我们以大打小,形不成打苏联那种危机感。第二,如出师不利,不但不能救火,反而火上浇油。”

又说:“不管如何,制定几种方案还是必要的。”

于是上将衔命而去。

这位中南海“机要秘书”听的事儿、看的事儿、管的事儿未免也太多一些了,日记写的未免也太勤快一些了吧?这种“通天人物”怎么能放他出国了呢?而台湾人也爱吃这一套,不妨吓唬吓唬他们,对书的销路反而有好处。

这样一段日记显然是故意做作、耸人听闻的。5月28日北京学生运动热火朝天的时候,谁人竟然会异想天开,打越南打苏联打台湾,亏江之枫还想得出来!什么邓小平沉思良久,什么上将衔命而去,无非是一派胡言乱语罢。

出书之后不久便搞清楚了,作者本人、也在纽约出现了。这位“江之枫”出国前曾是北京西北郊高级党校里一名普通教员,压根儿也没有在北京城里中南海呆过。既然如此,还有什么话好说的?看来书中那些神乎其神的东西,不可能是在中南海值班室里记录的,倒很可能是在纽约哈莱姆区地下室里编造的。

1992年更好了,冒出一个女作家叫做艾蓓,发表《叫父亲太沉重》,一本三四十万字的洋洋大作,竟然冒充起周恩来的私生女来了!书里面东拼西凑找来一些新闻材料,赚了多少美金不知道,已经闹到这个份上,中国人的国际玩笑真是越开越大啦!

作者当然自命出身非凡,外祖母是北洋军阀时代出生的名门贵媛,同袁大皇帝的公子、徐大总统的千金一起上幼稚园,上小学,上中学,云云。外祖父则是留学东京帝国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出于爱国情怀,国外高薪不就,毅然回到北平,一心报效国家,云云。

生长在这种金童玉女之家,作者母亲不消说是在“阿妈”怀抱中捧大,“莫扎特”弹得很好。解放前从燕京大学英文系毕业,解放后成力一名色美才高的文化部干部,50年代初自愿去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于是得以同周恩来总理相识相好。而作者本人便是这一段爱情的蓓蕾,故名“艾蓓”者也。书到紧要处,说有一次周恩来去找她妈,两位警卫员在房外等候。突然国务院秘书长赶来,汇报一件重大国务事件,上甘岭战役打起来啦,要求周恩来赶紧回去处理。周恩来探出头来,听罢满脸不高兴,临行恋恋不舍:“我宁愿在这屋里多留五5分钟,也不愿意当一辈子国家总理!”这个女孩子,也就是作者本人、出生后不便留在北京,于是被秘密送到外地农村托人带养。三年自然灾害时节,农村食品供应不足,周恩来总理不好出面,委托宋庆龄委员长从上海送来饼干、奶粉、砂糖一一反正一切能设想到的大人物都围绕者这个小宝贝团团转了。

以前斯大林女儿写过一本书,轰动了全世界,现在周恩来女儿也写了一本书,也要轰动全世界。《叫父亲太沉重》出版后在香港举行公开发行会,作者、编者、书商忙得不亦乐乎,拉上几位海外知名作家出来捧场,竟然还有人说,“长得真像周恩来呀!”现在当然水落石出了。原来这位“艾蓓”是安徽农村出身,家里父母双亲都还健在。那时候还没有“计划生育”,她在家里排行“老七”,上面还有几个哥哥姐姐。一个哥哥曾是公社干部,走后门好歹把小妹妹送进“蚌埠师范学院”中文系工农兵学员班,学会了作文。这么一大家子的穷苦乡下人,就算周恩来总理找人代养孩子,也找不到她家门槛上呀!那么,这位艾蓓女士到底是不是一名养女呢?

“不是!”本村接生婆王大娘说,“俺亲眼看娃子出生的。头呀,手呀,出来的还利落。”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爹种大米娘喂猪,也确实让这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艾蓓”女士叫父亲有点太沉重了!还是编造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哪怕扮演成一个官宦人物的私生女,也许可以找一点精神安慰,又可以得一点物质收获,自然就会感到轻松一些啦!

哥伦比亚大学的杜念中同学,是从台湾大学来的,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担任《时代周刊》总编辑,没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受杜先生的邀请,我在《时代周刊》上发表过一篇很长的书评,题为“同志,不能这样干”,基本思想同这里说的差不多,内容上更细致一些。

如果江之枫的《中南海桥局》的牌没有玩好、英译本没有成功,我想也许是我那篇文字扫了人家的兴,拆了人家的台。

不少人愿意到美国去,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到了国外,尤其是学文史的人,一方面语言不通,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没有什么精神准备,出去以后干什么呢?往往不得不动笔写作,而中文写作的圈子又很窄,这里就出困难了。于是便标新立异,胡乱杜撰,无非是想赚钱维生罢了。

我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或政党,要搞政治宣传就大大方方搞政治宣传,不需要小手小啣、偷偷摸摸搞这一套,也不需要支持纵容这一套。而作为一个个人,则更是不可任意造次。在国外没钱过不下去要么就干脆回国,要么就打工去,犯不着玩这种鬼把戏,搞得一辈子丢人现眼,见人抬不起头来一一再说也赚不着几个钱呀!

(选自杨炳章著《不平则鸣:我在哈佛15年》,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原题为《同志,不能这样干!》, 中国文革研究网录入。杨炳章,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男,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哲学所硕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专业,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1997年回国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出版过《从北大到哈佛--献给中国知识分子》、《不平则鸣--我在哈佛15年》等一系列中文和英文著作。)
1994年二月,港台一些报刊连续发表文章,报道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说什么已故周恩来总理有个“私生女儿”叫艾蓓,写了一本《叫父亲太沉重》的书,披露其身世。一贯以造谣为生的香港《争鸣》杂志今年三月号刊登孔捷生文章,详细介绍《叫》书内容梗概,指明道姓地恶毒诽谤、污辱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个多月后,台湾园神出版社出版了艾蓓的《叫》书,艾蓓去台北参加首发式。

由于《叫父亲太沉重》言之凿凿,西方各报纸、电台纷纷转载、转发,形成轰动性的国际效应。国内一些别有用心或者无知的人也大肆 宣扬, 于是,关于“艾蓓身世”众说纷纭,闹得沸沸扬扬。

这些传闻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周恩来总理的崇高道德和伟大品格在中国和世界上享有盛誉,是共产党人道德规范的楷模,非艾蓓的一本《叫》书和孔捷生之流的几篇文章所能诋毁。有关部门对艾蓓的身世进行了核查:

艾蓓原名是“张爱培”

根据艾蓓在书中描写的她生活经历的一些情况,核查人员找到了她一九七七年大学毕业时填写的《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鉴定表》、一九八二年填写的《安徽省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定职呈报表》、一九八四年调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政治部文工团时填写的《干部履历书》、一九八八年七月申请出国的《中国公民因私出境申请表》。这些表中有两张照片与《叫》书中的艾蓓照片完全相同。经她的亲人、老师、同学认证,她原名叫“张爱培”,在蚌埠医学院时,曾以“艾培”为笔名发表作品。调到武警政治部文工团时填表,把名字改为“张艾蓓”。

张爱培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安徽省五河县园集乡园集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原籍农村上小学、中学,后进入安徽蚌埠医学院读书。一九七七年在蚌埠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本校附属医院当医生。后调到北京,在武警政治部所属的一个文工团工作。一九八八年赴美探亲。张爱培去美后曾于一九九二年回安徽农村探望过其母。她给家人寄过钱,写过信,通过电话,在《叫》书出版后,还与家里保持联系。

张爱培生母是农村妇女黄菊兰

张爱培的父亲张兆方,解放前后做过小商贩,合作化后回原籍农业生产合作社任会计,一九六零年病逝。张爱培的母亲黄菊兰已年过八十,农村妇女,现仍健在,一生未出过安徽省,根本不是《叫》书中那个叫“安然”的“志愿军宣传人员”。张爱培的外婆家在园集乡郭庙村(又名黄庄),外祖父黄凡在解放前病故,外祖母一九六○年病故,他们都是农民,一生没有离开过本县,也不是《叫》书中所说的什么“上海大资本家”。

黄菊兰嫁给张兆方后,生育九个儿女,其中一个幼年夭折。张爱培是最小的女儿,排行“老八”。黄菊兰老人说:“爱培是我亲生的。”问她是否收养过别人的女儿,她说:“我生养这么多儿女,够苦够累的了,把老七都送了人(送给了本村无儿无女的李家),我还会收养别人的女儿吗?”

张爱培的哥哥、姐姐都证实:张爱培是妈妈黄菊兰亲生的。张爱培的四姐张凤培说:“我妈是四十二岁生爱培的,我比爱培大十一岁。她生下来后,父亲闹病,哥哥姐姐在外上学、做工,弟弟很小,我妈下地干活时,就由我背着爱培。”针对《叫》书中关于“小八子调包”的说法,核查人员问张凤培,可不可能有人用别的女孩调换她的小妹爱培?她笑道“绝对不可能!我自己背大的小妹,若有人来调包,我会分辨不出吗?”

张爱培在原籍农村上小学、中学

为查明张爱培是否象《叫》书描述的那样在上海念小学,核查人员分别走访了她的母亲、哥哥、姐姐、老师、同学和邻居,他们一致说:张爱培是一九六二年秋季在家乡农村上小学一年级的。核查人员找到了张爱培的七位同学,他们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毕业始终与张爱培同窗就读的。这七位同学中有的还与张爱培一同上安口子中学。他们都说,张爱培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毕业,都在本县,从未去过外地读书。

张爱培在国内屡次填写履历表,都以王道华老师作她小学、中学时期的证明人。核查人员拜访了王道华。他现年六十九岁,已退休,从一九四九年起就在五河县农村教书,一九六○年在本乡园集小学任教。他说:“张爱培一九六二年到园集小学上一年级,我教她们那个班的语文课,直到她们小学毕业。后来我到安口子中学任教,她也到安口子中学上学,我教她一直到中学(初中)毕业。小学、中学期间,张爱培从来没有去过外地读书。我这一辈子都在五河县当教师,从没到五河县以外任过教。”

张爱培上大学、调北京、去美国并无“特殊”

《叫》书中为了表明主人公的“特殊身分”,故弄玄虚地写道:“我的后台硬,各类学校随我选择,大哥偏偏选中了贝城医学院。”

究竟张爱培是怎样进入大学校门的,她大哥张育培(现年五十五岁)最清楚。张育培说:“爱培从中学毕业回家,不愿务农。一九七三年,我听说她要到南方去工作。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独自去南方,我这当大哥的怎能放心?当时我正在五河县城郊公社当党委副书记,就把爱培叫到城郊公社来,安排在永红大队劳动。几个月后,蚌埠医学院来五河县招生。她作为下乡知青,被推荐进了蚌埠医学院。”

一九七七年张爱培从蚌埠医学院毕业,留在本校附属医院当医生。她于一九八四年结婚,其夫在北京工作,为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她被调到北京武警政治部的一个文工团工作。

一九八六年,张爱培的丈夫去美国学习。一九八八年七月,张爱培申请去美国探望丈夫,从此就留居美国。

张爱培曾几次编造自己的履历

张爱培一九七七年从蚌埠医学院毕业时填写的《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鉴定表》,基本符合实际。她填的是:籍贯安徽省五河县,出生于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七年在五河县元小(园集小学)读书,一九六七至七○年在五河县安口子中学毕业,证明人都是王道华,父亲张兆方已病故,母亲黄菊兰(病休)。

一九八四年五月,张爱培被调到北京工作。她在填写《干部履历书》时,把姓名改为“张艾蓓”,出生时间改为“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把上小学的地点改为“上海、蚌埠”,证明人仍是老师王道华,而王道华却从未到五河县以外任教过。

一九八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张爱培申请去美国探亲。她在填写《中国公民因私出境申请表》时,把籍贯改为“北京”,出生地也改为“北京”,“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八在上海小学毕业。”

《叫》书满纸谎言

记者走访了周恩来总理生前警卫成元功、张树迎和高振普。成元功从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六五年担任他的警卫秘书、卫士长。张树迎、高振普两位,一个从一九四九年起,一个从一九六一年起,直到周恩来总理去世,一直在他身旁。

他们说:我们同周总理朝夕相处数十年,可说是形影不离。我们最有发言权。《叫》书中关于周总理同所谓“安然”、“爱蕾”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虚构的,,满纸谎言。

他们说,这根本不值得一一对证,只举几个例子来说说:

书中编造了“总理”在深夜一个人看访“安然”的谎言。在我国,对国家主要领导人有严密的安全制度。周总理的活动必须有警卫人员跟随。我们在周总理身边时,历来严格执行这个规定,每天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从不离开他。周总理一向模范遵守纪律,无论到什么地方去,即使是临时决定的,他都先通知我们作准备。

书中写道: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爱蕾”八岁生日时,“总理”和“大姐”专程到上海为她庆祝生日。查一下历史[看图片]资料便可知道,周总理这一天正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那天,又刚好是毛泽东[看图片]主席七十一岁的生日。当晚,周总理在毛泽东主席处吃饭。饭后和刘少奇主席一起同参加全国人大的代表谈话,怎么能同一时间又在上海呢?

书中描写“总理”住院后,把“安然”找到医院里见了一面,并且在“生离死别”之前说了几段“至为重要的话”。周总理住院后,我们其中的两个人(张树迎、高振普)一直守护在他身旁,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从不离开。从未出现过“安然”这样的人。

《叫》书的出笼引人深思。

这本书正式出版前,第一个抛出这个谎言的是台湾女作家陈若曦。她在香港《星期天周刊》上以《周恩来的女儿--艾蓓》为题,刊出《叫》书的部分内容。这本书由台湾园神出版社出版,发行人是台湾女作家曹又方。曹又方除写文章介绍《叫》书外,还与艾蓓一起从旧金山去台湾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争鸣》连篇累牍地刊登孔捷生等人诬蔑周恩来总理的文章,大肆宣扬。有人说,他们就是要打_倒的老一代偶象,一语道破了《叫》书的政治目的。

艾蓓称《叫》书只是一本小说,其实她自己从来就没有把它作为小说写,不然为什么要收入周恩来总理的照片?台湾出版商也没有把《叫》书作为小说出版,不然为什么在书的腰封上印着周恩来、艾蓓的头像,并写上“本世纪最后的黑匣子/周恩来私生女身世解谜/一个亿万人崇拜的偶像/却是一个可怜的父亲”的醒目大字?!不少读者恐怕也没有把《叫》书当作小说去读,不然为什么一再追问艾蓓到底是不是私生女,有什么证据?!

此间评论家指出,机关算尽太聪明,但谎言毕竟是谎言,最终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编造弥天大谎的艾蓓,到为之摇唇鼓舌的孔捷生、陈若曦、曹又方,以及一贯造谣的《争鸣》杂志,必将被世人所唾弃。
多么荒唐的人,多么可耻啊!
有才阿!
下贱阿!
也许马上会有80后青年反华作家了。
我看好王**哦。;P
CIA偏偏我们还不是小菜一碟?王千元又是最新案例罢了。
原来,怪不得战沙动不动就是我听4野某老人,总参某老人的,原来是跟国外学的:D :L
我不是早说过了么,以前听台湾“中央广播电台”有一档节目就是模仿北京的将军院子里的谈话,这个东西只有脑残才会相信的!可惜很多人都能被骗到啊!;P
偶:L :L :L ;funk ;funk ;funk ,这本书我是见过的,还是TW原版的竖体繁体版,除了印刷的比较好(当年偶们穷,很少见印刷豪华书)外,内容莫名其妙,看了一点偶就想问候作者的全家!:@ :@ :@
当年翻一下就知道啦,错漏百出,伪书也得讲个专业不是?
这女人的老公是杜维明???哈佛的那个吗?学术名流啊。。。。。
原帖由 f22 于 2008-4-15 17:21 发表
当年翻一下就知道啦,错漏百出,伪书也得讲个专业不是?



忽然想问凉粉帮主,阁下和靓颖mm一夜几次?
看来任何到处都有浑水摸鱼的人啊。
  可耻可耻!打到作假作家!
此女的形象够衰的;f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