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K的电影,大家是怎么看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1:07:53
]]
老兄还看香港电影呀,我好多年前就不看了。;P
现在连盗版都不看了。。
我早就不看了,“以前”是指。。。。。。
。。。香港电影啊,已经死亡了
基本上不看
也不能完全抹杀,好的差的混杂也是正常的
貌似前两天还有人讨论《中南海保镖》来着~~;P ;P
LZ知道银都是干啥的不?知道它有啥背景吗?
HK电影现在确实没落了,内外因都有,不过却不是因为什么优越感,相反,为了内地市场,那帮子香港电影人可没少给TG脸上贴金~~:D :D
以前拍的好是由于黑社会愿意投资,缺少其他娱乐项目竞争。
我什么时候说没落是因为优越感?
恩,上次和许多HK年轻人聊了聊,一说到黑道,那些年轻人都说非常恐怖,多看几眼就可能被打,报警就砸手机,抓了又马上放。哈哈哈哈
HK电影我还在看:L :L :L 007我当喜剧片看!
国产007~~~经典啊~~~这个动起看上去是一个XXX,其实它是一个XXX,我们寝室的口头禅啊
很陈。很冠希
看我的头像

:L
《国产007》真的只是对大陆的鄙夷和抹黑吗?
那最近CCTV怎样在介绍"星爷;P "的节目中时多次提及到《国产007》呢???;P 不解!不解啊:D
香港黑社会最怕大陆公安了.这是我小时候看港片的感觉.
原帖由 chinac803 于 2008-4-1 19:27 发表
香港黑社会最怕大陆公安了.这是我小时候看港片的感觉.

哈哈,想起某电影里面的一句话——“喺中国同G C D斗,冇乜好下场嘅”。

另,不觉得《国产007》有什么问题啊…………虽然有点丑化大陆这边的某些事情,不过其实某些事情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夸张化而已
原帖由 chinac803 于 2008-4-1 19:27 发表
香港黑社会最怕大陆公安了.这是我小时候看港片的感觉.

黑社会:你信不信我一句话就喊几十个人过来?

解放军:你信不信我一句话就喊几十辆坦克过来?
没落了,无可奈何
香港电影中的内地(大陆)


最近连续看了《安娜与安娜》和《长江七号》两部港片,却发现这两部港片所描述的全都是发生在内地的事,几乎和香港沾不到边。其实随着香港回归以及CEPA的实施,香港电影人和内地电影人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而为了成功打入内地市场,不引发内地观众的反感,香港电影中的内地形象也越来越光鲜,而且经常把上海这个繁华程度不亚于香港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拍摄地,从而凸现出内地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但是在回归前的香港电影中,内地却经常被贬低甚至丑化,从《省港旗兵》系列到《表姐,你好嘢》系列再到《国产凌凌漆》,香港电影中的内地几乎就是大圈仔,大陆妹(主要是北姑),土和穷,红与专的代名词,下面便依照顺序将其一一道来!


一、大圈仔:

“大圈仔”这一概念最初是指广州偷渡到香港的青年,据说是因为地图上代表广州的是很大的圆圈,因此广州人也被称为“大圈仔”:还有一种说法是偷渡来港的多用大轮胎作救生圈,故而形象地称之为“大圈仔”,后来这一称呼在很多场合下被泛化,用以泛指大陆的偷渡客。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面对从内地流窜来港的“大圈仔”屡屡抢劫杀人的社会现实,香港市民无不人心惶惶。于是,香港影坛便开始拍摄以“大圈仔”犯罪为主题的电影,麦当雄于1984年推出的《省港旗兵》便是典型。除了林威之外,影片中其他几名“旗兵”均是非职业演员,而且是从300多个内地身份的人中挑选出来的,更加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感。而麦当雄刻意营造的纪实性风格,扣人心弦的剧情编排,以及极富视觉冲击的枪战场面,共同成就了这样一部堪称经典的作品,也让麦当雄荣获第21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导演称号!

《省港旗兵》的成功引发了“大圈仔电影”的一股热潮,《省港旗兵2》,《火爆大圈仔》等影片纷纷出炉,而其他犯罪电影中也经常出现来自湖南、四川、东北等地的抢劫分子。打劫金铺金柜珠宝行是这些“大圈仔”们最爱干的事情,连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中都出现了一场“大圈仔”(粤语版是湖南人,国语版是山东人)抢劫杀人的重头戏,当然这场戏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凸现凌凌漆飞刀的神奇!

与养尊处优的香港人不同,来自贫穷落后地区的“大圈仔”们为了谋求生存,必须更加心狠手辣,勇猛无惧,所以那些狡猾的香港黑帮老大经常会把危险的任务交给“大圈仔”们去做,因为他们不怕死,而且人穷命也贱。但千万别惹恼他们,否则会像《省港旗兵》中的阿泰那样死得很惨,也千万别小看他们的实力,《非常突然》中的一队警员正是全军覆没于那两个他们曾经嘲笑过的“东北猎户”的土枪下!


二、大陆妹:

所谓“北姑”,即是指南下到香港作妓女的北方女人或者是大陆女人。香港电影中的“北姑”几乎成了大陆妹的代名词,“大圈仔”们靠拳头来打天下,而“北姑”们则靠肉体来闯世界。和“大圈仔”一样,“北姑”是被香港人看不起的,在许多香港电影中,她们纯粹成了一种肉欲发泄的工具或者只是港人茶余饭后嘴里所念叨的卑贱符号!

其实在回归前,真正专门描写“北姑”生活的“北姑电影”实在是寥寥无几,就连“银河映像”出品的,以“北姑”为主角的《恐怖鸡》,“北姑”也不过是一个掩饰的身份而已,影片真正的重点则是暴力虐待。而回归后,余力为的《天上人间》,陈果的《榴莲飘飘》和《香港有个好莱坞》这三部写实题材的影片才真正触及到“北姑”的本身,这些影片并没有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导,而是大胆地表现“北姑”们的生活。其中《天上人间》和《榴莲飘飘》则为写实的影像赋予了深切的人文关怀,无论是阿英还是小燕,都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同情,而《香港有个好莱坞》中的红红则被妖魔化了,显然陈果想用她来影射某些地域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政治隐喻不言而喻!

《金鸡》这部“香港妓女发展史”中也提到了“北姑”,将她们描述成为一群外来的“洪水猛兽”,凭借她们那种博命的劳作精神,很快便抢走了香港本地性工作者们的饭碗。而《性工作者十日谈》中那个外表乐观开朗,实则辛酸苦涩的“小北姑”也许正是这个特殊群体的真实写照吧!


三、土和穷:

“大圈仔”和“北姑”的称谓体现了回归前香港人自身的优越感以及对回归的一种抵触情绪。在很多香港人的心目中,大陆就是土和穷的代名词,他们甚至认为武汉是乡下,连电视机都没有(我的一个去过香港的同事就是这样说的)。所以在香港电影中,才会有那么多的偷渡客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奔赴对岸那座“人间天堂”!

这帮偷渡客大多来自于四个时期,一个是公社化运动的1957年前后(大名鼎鼎跛豪便是这一批的到港者,因为那个时候的香港经济还不算发达,所以他们并不被看作是“大圈仔”),一个是三年自然灾害的1961年,一个是文革时期的1972年,最后一个时期便是伊丽莎白女王登基的1979年及其之后了。当然电影中最被瞧不起的还是那最后那一拨人,即使他们千辛万苦从水里游到香港,到了那里也是最没有地位的大陆仔,在香港人眼中就像是怪物一样!

香港人对大陆人的排斥一方面是由于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但更主要还是他们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心态。在电影中,大陆人说着刺耳的乡村土话(《公子多情》中的周润发),根本不懂类似于大哥大的高科技产品(《省港旗兵3》中的刘德华),甚至还要被香港本地的妓女嘲笑(《省港旗兵》中的那位“旗兵”)。电影中香港人对大陆人的态度,仿佛现代文明对蛮荒文明的不屑一样,于是在政治上被接管之前,香港人很好地先意淫了一回!


四、红与专:

《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中万梓良被抓后,竟被张家辉奚落道:“你就等着去黑龙江挨枪子吧”。黑龙江这种高纬度的“苦寒之地”,似乎成了内地“高压政治”的一个集中体现。在香港人心目中,内地的政治氛围过于压抑,一切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统统都要斩立决,人性在极大程度上被压抑了,所以《公子多情》中的周润发才会说“在婚前发生性行为是要被枪毙的,他们只能偷偷摸摸地打野战”!

张坚庭的《表姐,你好嘢》系列正是借用了“十七年电影”时的那套镜语体系表达了对这种“红与专”的讽刺,郑欲玲饰演的表姐是一个戴着眼镜,穿着很土很守旧,却斗志昂扬,情绪高涨,处处以红色思想武装自己的老姑娘。她的身份是大陆公安,到香港去查案面对香港那浮华的生活感到极度不适应,将之斥为“资本主义的腐朽堕落”,然而却在不断地相处中被那种生活方式所同化,最终在系列电影的结尾成功变身为港人形象。影片中充斥着大量意识形态上的幽默,透露出两岸三地间的政治隔膜和民众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不同和冲突,更深的层面却是表达了香港民众在面对97回归时的恐惧和迷茫!

“表姐”系列对大陆的“红与专”仅仅是讽刺,而《赌神2》则有些丑化,“红”少了,而“专”却被放大扭曲了。《赌神2》中徐锦江饰演的公安队长,就是一个暴君式的蛮横人物,他代表了国家机器的暴力和残酷。那些公安抓人的时候,常用变形的仰镜头来拍摄,高速奔跑的人物和狼犬似乎朝银幕下的你袭来,自然给人一种很恐怖的感觉。而《国产凌凌漆》则更加荒诞不经,南北军区两个司令的明争暗斗,行刑队长在刑场上的公然受贿,以及影片结尾处猪肉刀上的“民族英雄,小平赠”,都让这种荒诞性达到了一种极致!


五、近年来:

回归后的香港电影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CEPA实施以来,香港电影竭力想讨好内地,肯定不会再像以往那样讽刺和丑化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众,而且往往一部电影既有香港版,又有内地版。于是在《枪林恋曲》(港名《爱.作战》)和《旺角黑夜》的内地版中,原本来自内地的犯罪分子居然全都变成了东南亚的公民!

于是“大圈仔”消失了,而“北姑”的称谓也只在《性工作者十日谈》这种B级片中才能听得到,电影中香港人和内地人的地位越来越平等,很多港片干脆就拍发生在内地的事情。而且像是要弥补以往的“过失”一样,摄制组尽量在外景上美化内地,像《大城小事》中的上海就很华美,《合约情人》中的广州花都故乡里文化古村更是美不胜收。“土和穷”,“红与专”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香港电影中的内地就是一个和谐而美好的大花园!
97之前的港片,没有那么多束缚,想说什么是什么,赌神2里面把大陆警察台湾警察都嘲了一遍,97之后束手束脚,当然不好看
原帖由 chinac803 于 2008-4-1 19:27 发表
香港黑社会最怕大陆公安了.这是我小时候看港片的感觉.

;P ;P 大陆公安叔叔比较不按法理出手
很好很强大的逻辑
原帖由 tdyjd 于 2008-4-1 20:04 发表
97之前的港片,没有那么多束缚,想说什么是什么,赌神2里面把大陆警察台湾警察都嘲了一遍,97之后束手束脚,当然不好看

因为香港电影的商业化本质,市场需求和规矩要求他改变和适应,不然还怎么玩
上次看港片是什么时候?真的想不起来了......
香港电影没落也只是相对的,可能不如80,90年代,不过这几年和内地融合的越来越紧密,港片和内地片有时候已经界限模糊了,两边的电影人现在合作很多的,这种状况可以说是港片的没落,也可以说是港片的转型

看看棒子的电影,很多都是90年代港片的翻新而已,台风,野兽的港片风格非常强烈的,特别是野兽的最后收场
现在的香港片在香港放,和在内地放内容都有不同的,有两个版本的.
比如粤语版是说两个大陆仔打劫银行,而国语版就是东南亚匪徒..明白我的意思不?
你太看得起香港片了...
原帖由 枕戈待旦 于 2008-4-1 20:54 发表
现在的香港片在香港放,和在内地放内容都有不同的,有两个版本的.
比如粤语版是说两个大陆仔打劫银行,而国语版就是东南亚匪徒..明白我的意思不?

这个要归功于我们伟大的广电总局
按LS某人的逻辑,香港电影的没落是因为大陆管得太多了,或者说是禁忌太多了
什么都是广电的错,我明白了
只许他们抹黑,不许我们限制
我记得天涯上就有一个帖子被人批得要死,就是批中国大陆的电影XXXX,他原本以为会被人捧,结果被批死
原帖由 铁灰色 于 2008-4-1 20:46 发表
香港电影没落也只是相对的,可能不如80,90年代,不过这几年和内地融合的越来越紧密,港片和内地片有时候已经界限模糊了,两边的电影人现在合作很多的,这种状况可以说是港片的没落,也可以说是港片的转型

看看棒 ...

韩国片子翻新香港90年代的很多电影风格,我很认同,痕迹很明显,特别是黑社会类型的!
香港电影好多年不看了
原帖由 tdyjd 于 2008-4-1 20:56 发表

这个要归功于我们伟大的广电总局

搞笑 现在大陆是香港电影的大市场 你搞个大陆抢劫犯 大陆人能接受?
塵歸塵,土歸土,不要什么都上綱上線,香港的電影有好有壞,就跟香港人有好有壞是一個道理。香港的黑幫片其實是不錯的,無間道啊,黑社會啊,都很不錯的,要說主旋律片 看啊港正傳啊夠和諧吧。
我看过,不过那不是主流
你知道是谁演抢劫犯不?你知道抢劫犯是什么口音不?
《枪林恋曲》确实很扯,王志文一口京腔,居然是来自东南亚的“悍匪”!

大圈人士在香港电影里,不是讲四川话就是讲河南山东话
粤语是带着北京口音的大陆人打劫银行
国语是东南亚...
昨天看到一位香港网友说“在台湾和香港用286、386的时候,大陆可能还没有电脑”(见“电脑科技”──《女朋友玩电脑》),心中不禁感慨。

台湾和97前的香港媒体对大陆的丑化宣传,使香港和台湾的民众对大陆形成的这种无知,真是让人又气又好笑。

看过李连杰的《父子武状元》吗?虽说是李连杰是大陆仔,但是是香港人拍的。
背景是九十年代,李扮演的是北京警官。到了晚上,北京没电,李警官家点的是煤油灯。他儿子和同学们穿的是清一色的七十年代末常看到的质量低劣的、土得掉渣的运动绵毛衫(蓝色,手臂和裤腿上纵向镶两条白边的那种)。此时影片背景为灰色,看着使你产生一种“旧社会”的感觉。
外景移到香港,眼前顿时一亮,现代的城市景观、辉煌的香港夜景和灰蒙蒙的、没有电的北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足以震撼人心的反差......

这种电影还很多很多,以大陆演员为主角的电影尚且如此,其他的更不必说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大陆公安都穿着类式土布做的皱巴巴的警服,墙上贴着毛主席像,办公桌上放着摇把子电话)。

你想,在爱看电影的香港市民心目中,九十年代大陆连电都没有,那来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