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努尔哈赤进京朝贡时,明朝发生的大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42:50
努尔哈赤从大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起,多次率众进北京朝贡,万历二十年(1592年)、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万历三十六年(1598年)、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共8次到北京朝贡。据史学家谈迁记载,即使到了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即努尔哈赤上尊号的前一年三月丁未朔,努尔哈赤还曾到北京"入贡""。收获极大,礼品带得足,让朝中得到实惠的大臣们极为高兴,异口同声地褒扬努尔哈赤,就连万历皇上都赐予了诸多钱物。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发生了梃击东宫太子朱常洛事件,这就是“梃击案”。这一年太子朱常洛33岁。
  
    明万历三十六年,明朝宁波地方闹饥荒,米价变得十分昂贵,穷人根本无钱购买,当时饿死的人很多.

    万历三十六年(1608),饱受战乱党争之苦的宣祖大王去世于皇华坊离宫庆云宫(今汉城德寿宫)。在位四十一年,终年五十七岁。明朝赐谥昭敬 (谥法不传)。定世室。葬杨州穆陵.

    万历二十九年(1601),苏州暴动
  
   万历朝鲜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万历朝鲜之役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作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整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努尔哈赤从大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起,多次率众进北京朝贡,万历二十年(1592年)、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万历三十六年(1598年)、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共8次到北京朝贡。据史学家谈迁记载,即使到了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即努尔哈赤上尊号的前一年三月丁未朔,努尔哈赤还曾到北京"入贡""。收获极大,礼品带得足,让朝中得到实惠的大臣们极为高兴,异口同声地褒扬努尔哈赤,就连万历皇上都赐予了诸多钱物。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发生了梃击东宫太子朱常洛事件,这就是“梃击案”。这一年太子朱常洛33岁。
  
    明万历三十六年,明朝宁波地方闹饥荒,米价变得十分昂贵,穷人根本无钱购买,当时饿死的人很多.

    万历三十六年(1608),饱受战乱党争之苦的宣祖大王去世于皇华坊离宫庆云宫(今汉城德寿宫)。在位四十一年,终年五十七岁。明朝赐谥昭敬 (谥法不传)。定世室。葬杨州穆陵.

    万历二十九年(1601),苏州暴动
  
   万历朝鲜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万历朝鲜之役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作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整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
真的??假的??:o :o :o
只能说明明朝发生的“大事”实在太多,努尔哈赤很难躲得过:L
苏州也会发生暴动,很奇怪
苏州暴动是民间自发的反对朝廷税监的横征暴敛。

大明朝到了万历年间,的确是事情太多了。这也算不得什么巧合。且努尔哈赤进京,一方面是为了笼络朝中大臣,获得赏赐;同时也是为了刺探朝廷虚实。
我很奇怪,现在网络上的所谓自称江南人的,一般都对明朝万历时期对江南的迫害只字不提:L
努尔哈赤同志乃当时的"祥瑞亲王",一来朝贡,大明就被"祥瑞"了.:D :D :D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11-28 13:04 发表
我很奇怪,现在网络上的所谓自称江南人的,一般都对明朝万历时期对江南的迫害只字不提:L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同嘛
原帖由 张载 于 2007-11-28 13:29 发表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同嘛

;P 是啊,要以民族矛盾为纲嘛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11-28 13:04 发表
我很奇怪,现在网络上的所谓自称江南人的,一般都对明朝万历时期对江南的迫害只字不提:L
;P ;P ;P ;P ;P
原帖由 梦幻蓝薄荷 于 2007-11-28 14:11 发表
;P ;P ;P ;P ;P

不过不奇怪,汉网都是不懂历史的人;P
苏州人民对张士诚的拥戴远胜明朝,战后遭遇如何可以想象。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11-28 13:04 发表
我很奇怪,现在网络上的所谓自称江南人的,一般都对明朝万历时期对江南的迫害只字不提:L


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与残害已经深入人心得成常识了吧!就如不用时不时说天安门在北京或是地球是圆的~~~
像暴动和饥荒这种事,估计明朝后期少不了吧?这么大个国家,那年不闹点旱灾水灾的,这样联系有点牵强附会了。
  抄一段书:  
  《清前纪》:   
    
  “王杲既肆掠于北,王兀堂、阿住古、准嗒等部,肆掠于东。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由十岔口侵入,陷洒马吉堡。四十五年二月,由十岔口进抢阳堡等。隆庆四年八月,由大柞口抢入沿江等地。此外如草河等堡,抢掠人民牲畜等事,尤难悉数。故与抚顺开市,长官先坐抚夷厅,酋长以次进至堂上,贡土产,长官乃验马。女真人之贡马多羸弱,恒给善价以示羁縻。杲尤傲慢,至抚夷厅,辄夺酒饮。饮醉箕踞诟詈,无敢呵者。有新长官抑彼等下阶,又验马之肥壮,杲鞅鞅引去,旋率众卤掠。朝廷为之罢免长官。杲益桀骜。”   
    
  王杲一伙不断跑来抢掠人民牲畜,明朝为了求安宁,在抚顺开市贸易。王杲供应的贡马多“羸弱”,明朝都给好价钱。到了明朝的“抚夷厅”,王杲还要闹事,动辄抢酒来喝,喝醉了发酒疯骂街,没人敢去说他。闹完了事还要率众卤掠,结果被罢免的倒是明朝的官员。原因是这个官员坚持原则,要检查一下王杲供应的马匹的质量,就得罪了这伙人,引起了他们闹事。这就是明朝的“民族压迫”了。一边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一边是息事宁人,尽力安抚。 这是为什么?因为明朝是文明国家,每打一次仗都要从财政里面贴钱,从骨子里根本就不愿意在边境上生什么事端。甚至宁愿自己在互市贸易里贴钱来供养王杲这些女真部落买个太平。明朝的朝贡互市就是这样了,“厚往薄来”,实际上就是经济援助。包括努尔哈赤本人,也是从这种朝贡互市里面捞够了好处。相反,这些人,吃着明朝的,喝着明朝的,还要动辄滋事,抢劫卤掠。 这是明朝与女真关系的典型写照。
    
  到了后来这些事都不是事了。有个叫裴承祖的明朝官员前往王杲的营寨索要王杲他们绑架掳掠的明人,即遭王杲剖腹惨杀,连同带去的从人数十人一并杀害。王杲的手下有人自己都受不了王杲的统治,逃入抚顺请降。王杲以此为由便打破抚顺大掠,后来又以明朝停止与他的朝贡互市为由,纠集土默特等部大举进  攻犯扰辽阳、沈阳。至此王杲一伙挑起的战争已经全面爆发,明将李成梁率部出击进剿,王杲战败逃亡,在明朝政府发布的通缉严令之下,女真部王台绑缚王杲献于朝廷,最后被送到北京磔杀。王杲死后,他的儿子阿台不服,打着复 仇的名义劫掠边地、袭击明军,又进攻王台部,再次遭到明军的进剿打击,这时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塔克世,或曰为明军向导,或曰欲劝阿台归顺,或曰挂念他们的女儿阿台之妻,总之是跑到阿台的地盘去呆着,在战争中被误杀身亡。  
    
  “清史专家”阎崇年等人成天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哭诉的努尔哈赤的“四重仇恨”、“民族冤仇”。大抵就是这样了。所谓的“四重仇恨”,努尔哈赤的外公王杲是发动战乱的罪魁祸首,罪有应得,死有余辜;他儿子阿台不思反躬自省,反而冥顽不化、自取灭亡,又有什么希奇?觉昌安、塔克世倒真是被无辜殃及的,明朝早就做出解释和道歉,并且给了努尔哈赤大量抚恤,还给努尔哈赤加冠进爵,以示安慰。  

    《东华录》:“明遣使谢曰:‘非有意也,误耳!’乃归二祖丧,与敕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   

    《清太祖实录》记载:“明因误害二祖,自此岁输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以通和好。”,因为他的祖、父被误杀了,除了一次性补偿之外,从此年年都给他财产。  

    他努尔哈赤自己,一辈子到处烧杀抢掠,屠 戮汉人以及他自己的同胞女真人有多少?其中多少无辜死者?他努尔哈赤有没有向别人赔过一文钱?他的那个外公王杲打破抚顺、辽阳、沈阳,抢掠人民牲畜的事情数都数不清,同样地有没有曾经赔过一文钱?明明是这伙人烧杀掳掠,挑起战争,引起的一切死亡本来就应该由这伙人来负责。明朝为了保卫边境的安宁,边民的生存,其反击完全是正当的,在战争中杀错了人还要抚恤、赔偿。这就叫做明朝的“民族压迫”?刚好,完全可以看出在明朝和后金之间,文明和野蛮的区别是怎么样的。
努尔哈赤对于这些东西,当然是照单全收。除此之外,对于明朝廷通过朝贡互市提供的经济援助,也从不甘落后。万历十八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六年、三十九年,到北京入贡讨便宜,乐此不疲,这还不算他手下人代他去的。如此还嫌不够。《东夷考略》:“清太祖朝贡之时,混入南关敕书三百六十三道。明廷但谕无得兼并而已。”。所谓敕书,就是明朝颁发的朝贡互市的许可证。明朝给别的女真部落的经济照顾,努尔哈赤也要贪为己有。虽然明廷有命令各女真部族的敕书不得互相兼并,而努尔哈赤就是恃强抢夺了别人的敕书三百六十三道之多,用来混冒,向明廷朝贡讨便宜。可见到底是谁在欺压女真人。  

    努尔哈赤的祖先猛哥贴木尔的部众在朝鲜被人攻击无法立足逃入中国境内,明朝好心收留他们,把自己的土地让给他们住。又开办朝贡贸易,贴钱来供给他们。到了努尔哈赤这里,因为他的祖、父之死,无论是政治优待,还是经济优惠,都到了极致。他的祖、父枉死,本该补偿,明朝对于这两个臣僚,也做出了应有的体恤。可是在努尔哈赤看来,他的爷爷、爸爸之死,已经超出亲人之死的范畴了,早就成了一笔大卖的珍宝。孟森就评论过:“总之太祖乘其祖父之横死,以恣要索,观奏议文甚明。”,三十年间,利用明朝的同情和歉疚,捞够了好处。可是一方的诚挚付出换来的却是翻脸抹杀。三十年后,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宣布,“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把他的外公王杲烧杀掳掠,挑起战乱的事实一笔购销,再把明朝给他的东西全部抹杀,只字不提。由此起兵叛乱,制造出数不清的黎民黔首的丧亲之痛。  

    说这些多并不是要骂努尔哈赤,他早就死了。何况在有些人看来,无论如何两面三刀、不择手段,大概还是一种政治素质的表现。说这些就是为了看看有些“清史专家”咬牙切齿宣布的“女真与明朝,边民与明军,其怨其仇,其愤其恨,集中表现在其未来的首领努尔哈赤身上。”(阎崇年语),到底是不是如此。王杲、努尔哈赤之流到处烧杀,打破明朝的城市,杀害明朝的百姓,他们装聋做哑,一笔带过,明军为了保卫边境的安宁,边民的生存,出兵平叛,立刻就成了“民族压迫”。在今天那些真正的抵抗压迫欺凌的事迹都变成了忌讳的时候,一个无论给汉人还是其他女真人,都带来莫大灾难的野心叛乱分子,他的什么“民族冤仇”、“其愤其恨”,倒要劳驾“专家”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装模做样,到处招摇。其用心的下作,不问可知。
政治上本来就是翻云覆雨两面三刀的,被别人玩了,只能说明自己太蠢。何况明朝对于少数民族也是挑拨离间,最后自己的苦果自己咽下去,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11-28 13:04 发表
我很奇怪,现在网络上的所谓自称江南人的,一般都对明朝万历时期对江南的迫害只字不提:L

万历的迫害和清初比起来实在算不上什么。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11-29 17:40 发表
政治上本来就是翻云覆雨两面三刀的,被别人玩了,只能说明自己太蠢。何况明朝对于少数民族也是挑拨离间,最后自己的苦果自己咽下去,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
不是挑拨离间,是分而治之,是中原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清朝夺取全国政权后也是这样做的。印象中你我曾讨论过这个问题的,当时你对此政策并没有持否定态度。明朝末年的实力难以长期维持这种政策,并不是说明朝执行这种政策就是错误的。比如说如果明朝对哈吃进攻叶赫置之不理,那么明朝只能灭亡得更早。
原帖由 54060 于 2007-11-29 19:53 发表

万历的迫害和清初比起来实在算不上什么。

那可不见得.

看怎么看了.
万历是个不循规蹈矩,有个性的皇帝[:a4:]

不当皇帝话,当个江湖侠士还是蛮不错的
原帖由 巡阅使 于 2007-11-29 20:05 发表

不是挑拨离间,是分而治之,是中原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清朝夺取全国政权后也是这样做的。印象中你我曾讨论过这个问题的,当时你对此政策并没有持否定态度。明朝末年的实力难以长期维持这种政策,并不是说明朝执行这种政策就是错误的。


我是对16楼说的那些话。16楼好像是说只许我打你的脸,不许你打我的脸……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11-30 08:20 发表


我是对16楼说的那些话。16楼好像是说只许我打你的脸,不许你打我的脸……

---------------------------
原来如此,误会了.
第一,     批判满清,是伸张正义、褒善贬恶的需要



满清的缔造者——匪首努尔哈赤组织的八旗军,是一个以未开化野蛮人为骨干、以抢劫杀掠为生的犯罪集团,是人类历史上罪行最恶劣、手段最残暴的犯罪集团之一,是社会的渣滓、人类的败类。



   明代,八旗犯罪集团就屡次侵犯中国(明朝)和朝鲜等周边比较文明开化的国家,抢劫财物,虏掠人口,破坏文明人的正常生活,与文明社会为敌。後来,中国内乱,八旗犯罪集团乘乱入侵中国,杀戮千万中国人,其种族灭绝的恶劣罪行,连二战中的倭寇和德国纳粹,也只能望其项背。八旗犯罪集团的入侵破坏了原本繁荣昌盛的华夏文明,其野蛮破坏,使原本在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都处於世界顶峰的中国,遭受了严重倒退。

   八旗犯罪集团建立的满清流氓政权执政期间,更是推行令人发指的种族压迫制度,为了消灭汉人的民族意识,不惜以大屠杀的方式强迫汉人放弃自己的民族服装和发型,杀戮亿万。满人处处优先於汉人,全体满人可以不劳动就领取由汉人辛勤劳动提供的俸禄。经过满清流氓政权二百多年倒行逆施的统治,汉人从往昔万邦景仰的“天朝上国”子民,变成了世界最贫穷、最落後的民族之一。



满清流氓政权,是人类历史上最丑恶、最卑鄙、最蒙昧的政权之一,是反人类、反文明的代表。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人均应对之深恶痛绝。批判满清,就是对邪恶的批判,就是让人们了解什麽是善、什麽是恶。



第二,     批判满清,是树立正确的忠奸观、是非观的需要



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便要赞美在民族危难之际拼死抗敌的英雄,贬斥出卖民族的汉奸。

   而明末之际,包括永厤皇帝、史阁部、历代延平郡王在内的誓死抵抗满清的广大汉人军民,正是我们在危难之际所需要的英雄。而包括吴三桂、尚可喜、施琅在内的投敌卖国的汉奸,正是应该被贬斥的。如果我们把永厤皇帝称为“伪皇帝”,把历代延平郡王称为台独分子,把汉奸称为“开国功臣”, 那麽就颠倒了忠奸观、是非观。

    因此,批判满清,就是维护中国的立国之本,维护忠於民族、忠於国家的信念。批判满清,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     批判满清与“民族团结”的关系



    有人担心批判满清会引起中国籍满族人的不满,从而影响民族团结。在这里,首先要指出的是,批判满清不是批判现今的中国籍满族人。中国籍满族人若有诚意致力於民族团结,则应与万恶的八旗犯罪集团、满清流氓政权划清界限,方可得到汉人的理解和友好。与万恶的八旗犯罪集团、满清流氓政权站在同一战线上,便是与汉人为敌,便是首先挑动民族矛盾,挑战汉族的民族感情。因此,真正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不是批判满清,而是赞美满清。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团结都要建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德国人承认自己在二战中的错误,诚恳道歉,与纳粹划清界限,因此得到了邻国的谅解和友好。日本人不愿意诚恳道歉,因此仍然受到邻国民众憎恶。都说明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