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中的伪科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7:50:56
作者:郑军     


  伪科学与科幻纠缠不清

  中文“伪科学”对应的英文是“pseudoscience”,本身有中性色彩,指“一些貌似科学或者模拟科学建造的‘理论’体系”(田松《唯科学•反科学•伪科学》)。在中文里,“伪”含有故意欺骗的意思,属贬意。然而,现实中有些人宣传某种伪科学理论并非有意欺骗谁,他们既真诚又饱含热情,只是本身缺乏科学素质,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视为科学。所以,大陆有的学者建议将“pseudoscience”一词译为“拟科学”、“类科学”。不过,“伪科学”一词的用法在我国已经约定俗成,所以本文也延用之。

  伪科学是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丹尼肯的古宇航员理论等”(刘华杰《什么是伪科学》)。伪科学的历史并不长,是与科学伴生的社会现象。比如占星术,在前科学时代里它可以理直气壮地自称为占星术,并不需要伪装成科学。只有科学在社会上积累了巨大的影响以后,占星术才将自己包上科学的外衣,变成伪科学。所以,过去的二百年既是科学大行其道的二百年,也是伪科学逐渐从传统巫术中脱胎换骨,花样渐多的二百年。

  与此同时,过去的二百年,也正是科幻文艺从诞生到成为一门成熟艺术的二百年。作为一门谈论科学的艺术,从它的童年期开始,就免不了与伪科学沾亲带故。1870年问世的《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潜艇在大西洋底下发现了亚特兰蒂斯遗址。这是笔者在科幻作品中找到的伪科学题材的最早例子。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伪科学题材在科幻中已经成为一道洪流。变化多端,五花八门。可以说,几乎每一种新的伪科学理论流行后,总能在科幻中找到它激起的涟漪。

  X档案

  长期以来,伪科学与科幻纠缠不清。这是因为科幻界之外曾经有人以“伪科学”为名义棒打过科幻,使科幻文学在中国一蹶不振多年。即使在今天,仍然有人撰文或直接将科幻称为伪科学。比如,哈伯德创立的邪教组织“科学教派”就曾经被戏称为“科幻教派”;丹尼肯的《众神之车》被戏称为“准科幻读物”;某篇文章指责某出版社出版了邪教读物,文中的“邪教读物”指的是哈伯德的科幻小说《地球杀场》;前几年,在南方的某科普刊物上看到过一篇职业科学家写的文章,把“外星人、特异功能、科幻凶杀”并列为必须重点剔除的三种“伪科普”作品。

  对科幻的误读和误解影响了科幻的形象,但是,科幻界决不能因此而对这个问题采取故意无视的态度。这既不是科学的态度,也不会有良好的结果。问题并不因为我们不去研究就不存在。到目前为止,虽然有上述不少的文章抨击科幻是伪科学,但都属一时感慨,没有系统的研究作基础,缺乏说服力。如果科幻作家自己不敢触及这些问题,让不认同科幻的人先做出系统的归纳,影响岂不更坏?况且,科幻与伪科学长期纠缠不清,本来就是影响科幻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下面,笔者介绍一下各类伪科学题材在科幻中的源流。

  伪科学科幻的种类

  一、特异功能

  在伪科学中,特异功能,以及与其类似的“伪气功”、“通灵术”等等,堪称影响力最大的类别。而特异功能题材也是科幻中的一大传统,经久不衰,花样百出。象思维传感,意念致动等特异功能,由于戏剧效果非常直接,早早就为科幻小说家所钟爱。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伴随现实中特异功能的浪潮,科幻界也掀起了一个特异功能题材高潮。

  在别利亚耶夫的《大独裁者》中,就使用了特异功能中的控心术,并直接引用当时轰动一时的卡钦斯基案例。这是早期特异功能题材的代表作。

  预言能力是典型的特异功能。斯蒂芬?金的《死亡区域》讲的就是一个预言家的悲剧故事。主人公约翰尼是个普通的青年教师。一次车祸触动了大脑中一个叫“死亡区域”的部位,唤醒了他潜在的超级能力。从此,约翰尼只要触摸一个人,甚至只要触摸他的物品,便能感知这个人过去或未来的一些事情。科幻片《第三类奇迹》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主人公乔治在三十七岁生日那天,自感被一道白光击中,从此具有多种特异功能。可知过去未来,能够象电脑那样飞速阅读。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脑瘤压迫脑神经的结果。白光是病发时的幻觉。他在获得这些特异功能的同时,也迅速地迈向死亡。

  倪匡的《丛林之神》也以预言能力为题材。主人公有预言能力,而又不能控制这种能力,生活其实非常苦闷,因为他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前几年,一向以儿童风格为特点的大腕斯皮尔伯格,拍摄了成人风格的科幻片《少数派报告》,那也是一个特异功能题材的名片。

  日本作家简井康隆创作的《邪恶的视线》,将各种特异功能集中在了一起:风尘女子七濑可以“思维透视”,直接读取他人的思想。色情狂西尾则能够进行“视觉透视”,一双眼睛能够透过障碍物看清目标。当西尾试图强暴七濑时,黑人酒保亨利出现了,他能够“意念制动”。最后,亨利用意念控制着西尾的手,拨枪杀死了西尾自己。这篇情节不算复杂的科幻小说,七十年代末曾经在中国大陆许多报刊上转载,很有影响。很多三四十岁的“老科幻迷”还都记得它。

  这种把许多特异功能汇集到一起,进行“菜单式”表现的方法,在科幻电影《X—MAN系列》得到最集中的体现。在这部改编自卡通连环画的电影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特异功能人:能穿墙的、会喷火的、可以感知他人思维的,可以变形的、能冻结空气的、会隔空取物的、身体可以自动修复创伤的……在影片中那所秘密的特异功能学校,“变种人”们争相献技,令观众眼花缭乱,和《哈里波特》中的魔法师学校都有一拼。全片堪称特异功能题材的大全。

  在某些作品里,特异功能不仅先天拥有,也可以凭后天训练培养出来。《巴恩豪斯效应》(小库尔特?冯尼格特著)里的那位主人公就是典型。二战时期的列兵巴恩豪斯凭借自我训练,逐渐提高“意念制动”能力,最终竟然一次击落五十架无电线遥控的飞机、十颗V2火箭,并且让军舰的炮管掉头冲下。香港作家黄易在《凌渡宇系列》中,塑造了英雄好汉凌渡宇的形象。他经过严格训练,可以凭直觉感受周围的危险,可以控制脉搏到假死状态。有着通灵术等神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星驰主演过的一部电影,名叫《赌神2》。《赌神1》是一部现实题材冒险片。在这部续集里,一群“特异功能人”集体发功,将人送入三十年代上海滩进行冒险。从剧情来说,这只是一部科幻加惊险的混合类型片。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大陆特异功能研究高潮时的怪相:那些特异功能人完全被官方机构组织起来进行秘密研究和培训。当时,不少港片都反映了这段历史,或者把特异功能当真,或者把它当成魔术。可谓盛况一时。《赌神2》可能是其中唯一的一部科幻色彩的电影。

  二、 怪物

  “自从本世纪初发现了霍加披之后(产于非洲中部的一种类似长颈鹿的动物),科学家再也没有发现过任何其它大型和怪状的陆生动物。在超过四分之三世纪的时间中,人们对世界上的陆地和海洋的探索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彻底,但从来也没有找到传说中的任何一种怪物。”所谓“怪物”,即指经常报道有人目击,但从未被真正证明存在过的大型动物,包括“野人”、“雪人”、“海怪”、“尼斯湖怪”等典型。“怪物”是伪科学中的一大“显学”。

  怪物题材在科幻历史上层出不穷。著名电影《金刚》里那只几层楼高的大猩猩就是其中典型。“巨猩类怪兽片”直到现在仍有代表,名叫《巨猩乔扬》。恐龙则是怪物题材中的另一大类。早在二十世纪初,柯南道尔在《失落的世界》里就描写了一个隐蔽在南美深处的恐龙世界,成为一系列恐龙题材科幻的先导。美国作家布莱德伯里在《浓雾号角》中,描写了生活在深海中的蛇颈龙。“尼斯湖怪兽”通常也被支持者认为是恐龙的后裔。以它为题材,出现了电影《尼斯湖怪兽》等科幻作品。七十年代末,中国也出现了描写活恐龙的科幻小说《震惊世界的喜马拉雅——横断龙》。

  “野人”是怪物题材的又一大类。描写美国大脚怪、喜马拉雅山雪人的科幻作品层出不穷。直到九十年代,还出现了长篇科幻《接近亚当》(美国,波佩斯库著),作者把野人出没的背景放到了九十年代的肯尼亚。中国也出现过《雪山魔笛》、《月光下的迷雾》等野人科幻。前者描写“雪人”,后者描写“神农架野人”都是典型的中国特色野人题材。

  “海怪”也是一大类怪兽题材。早在二十世纪初,威尔斯就在短篇《食人海怪》中描写海怪了。科幻电影《极度深寒》描写了一只巨型水母袭击一艘邮轮的恐怖故事。

  除了这些直接从“怪物伪科学”选材的作品外,科幻作品中还有巨虫、巨蟒等怪物,属于科幻作者自己的独创。由于可以突出视觉效果,怪物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比例远多于科幻小说,以至于“怪物片”成为好莱坞的一大片种。

  三、飞碟

  需要指出的是,在科幻中,“飞碟题材”不能与“外星人题材”相混淆。外星人题材早已有之。威尔斯《世界之战》就是外星人题材的早期代表作。而“飞碟题材”则是四十年代末“飞碟热”在美国媒体上出现,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后才产生的。如今已随着“飞碟热”的消退而消退。外星人题材通常直截了当描写外星人,背景通常选择太空、外星。而“飞碟题材”虽然也会把飞碟确定为外星人的飞船,但主要是描写所谓的“不明飞行物”现象,背景是地面和天空。人们在黑夜里追寻不明之光,人类被外星人虏走作为实验品,由于飞碟出现导致时空变异等等,成为这类题材的典型情节。这些也是现实中“飞碟热”的主要内容,可以把前者当成后者在艺术世界里的折射。

  最重要的区别是,科学界从未否认宇宙中可能存在着另外的生物,甚至文明生物。但从未承认找到过任何一个外星人来临的证据。在“飞碟热”的源头美国,空军、航空和宇宙航行学会等组织都进行过长达十几年的周密调查,均未能确定任何一例飞碟案例。所以说,“外星人”并不是伪科学,飞碟才是。

  飞碟案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就是许多人声称自己被外星人绑架,充当实验品。在科幻片《外星追辑令》中,外星人就潜入美国偏僻乡村,绑架了几个青年农民。《独立日烽火》中,那位后来驾机参战殉国的老农夫也曾被外星人绑架,甚至受过性虐待。而斯皮尔伯格的早期作品,曾经获得奥斯卡奖项,气势宏大的《第三类接触》是本类题材登峰造极之作。

  《X档案》可谓是一个集各种伪科学题材之大成的电视剧集。而在总共二百集中,有近五分之一讲述了所谓美国政府幕后人士的阴谋——他们与外星人暗通款曲,出卖人类利益。在这些故事里:夜空神秘光芒、外星人绑架之类细节层出不穷。每集开始时,那伴随着主题曲的飞碟记录片,还有主人公莫德办公室里钉满墙壁的飞碟照片,完全能提示观众这是一部什么题材的剧集。

  在前苏联,斯特鲁格斯特兄弟被视为科幻界代表作家。他们也以外星人绑架为题材,创作了《来自宇宙深处》。可见当时这类题材席卷了世界。飞碟题材于七十年代末出现在中国大陆科幻界。代表性的作品有《夜空奇遇》(谢础)等等。它随着那次大潮的消失而消失。原因无它,现实中的“飞碟热”早就烟消云散了。

  四、魔鬼三角

  通常,魔鬼三角题材与飞碟题材混在一起使用。比如,电影《第三类接触》开始时出现的五架美国战机,就是一个典型的“魔鬼三角案例”。科幻小说集《魔鬼三角与UFO》曾经在大陆创造了几十万册的发行量。主打作品《魔鬼三角与UFO》(西班牙,柯蒂斯?加兰著)描写的就是“百慕大三角”中发生的外星人绑架案。

  由于百慕大三角远在大西洋,不象飞碟那样理论上可以出现在世界各地,中国作者很少写这个题材。倪匡曾经在《沉船》中描写过百慕大三角海底的中世纪沉船,有外星人潜伏其中。黄易在《幽灵船》中描写了魔鬼三角里的无人船只。这是中国作者不多的魔鬼三角科幻故事。

  五、超远古文明

  在四大文明古国之前,还存在着更久远,甚至更辉煌的文明。这是超远古文明论者的基本观点。大西洋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太平洋的“姆”文明是这类理论的代表作。

  前面介绍过,至少在凡尔纳笔下,“亚特兰蒂斯”就已经进入了科幻小说,只不过它不是小说《海底两万里》的主题。稍后,在柯南道尔所写的《马拉科特深渊》中,亚特兰蒂斯人已经“发明”了远超当今时代的科技。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别利亚耶夫创作了《最后一个亚特兰蒂斯人》,更是直接描写这个“超远古文明”。在台湾作家骆伯迪的《文明毁灭之谜》中,亚特兰蒂斯也是一个重要背景,位于四大文明古国之前。

  六、 植物灵觉

  1973年,一本题为《植物秘闻》的书出版了。它声称植物和动物一样有感觉,甚至有喜怒哀乐。它的主要依据“巴克斯特实验”,其结果已经被证明是伪造的。使用植物灵觉为题材的科幻作品不多。黄易的《上帝之谜》是其中的代表。在这部小说里,黄易通过主人公之口,直接介绍了几个经典的植物灵觉的实验,说明作者对这一题材有高度的自觉性。

  如何看待科幻中的伪科学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些现象最初不是伪科学,人们曾经认真地研究过。比如,亚特兰蒂斯、野人、特异功能等等。所以才吸引象凡尔纳、别利亚耶夫、童恩正这样很尊重科学的科幻作者。

  另有一些作者本身便专注于各种灵异现象,有反科学的倾向。如柯南道尔,曾经是著名伪科学组织“心灵学会”的骨干。黄易把“用玄学代替科学”视为自己的创作原则,甚至自创了“玄幻”一词来概括这一原则。(这个词后来在出版界拥有极大影响,但已经失去了黄易最初赋予的意义。)

  同时,科幻作为一门艺术,首先应该符合艺术的标准,而不是科学的标准。艺术作品中的真实只是“艺术真实”,作者无须为它负查证的责任。基于此,在科幻作品里描写伪科幻题材在艺术上并不犯规。就象罗琳夫人创作《哈里波特》,并不是要宣传巫术。金庸写武侠小说,并不是要宣传“九阴真经”一样。大部分作者选择伪科学题材,只是出于好玩。对科学无所谓尊重不尊重。笔者自己就曾经创作过以“美国人没有登月”和“超远古文明”为题材的小说。不过,当初笔者选择这些题材时,觉得文艺作品是虚构的,读者肯定心知肚明,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但后来发现,科幻读者大部分是青少年,年龄偏小,科学知识不足,分辨真科学、真科幻与伪科学的能力也相对薄弱。据1984年日本广播协会的调查,年轻人对灵魂和超能力的关心程度很高,而且显示出年龄越小,关心程度越大的趋势”(《当代新兴宗教》359页)。所以,科幻作者对此类题材应慎之又慎。作者:郑军     


  伪科学与科幻纠缠不清

  中文“伪科学”对应的英文是“pseudoscience”,本身有中性色彩,指“一些貌似科学或者模拟科学建造的‘理论’体系”(田松《唯科学•反科学•伪科学》)。在中文里,“伪”含有故意欺骗的意思,属贬意。然而,现实中有些人宣传某种伪科学理论并非有意欺骗谁,他们既真诚又饱含热情,只是本身缺乏科学素质,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视为科学。所以,大陆有的学者建议将“pseudoscience”一词译为“拟科学”、“类科学”。不过,“伪科学”一词的用法在我国已经约定俗成,所以本文也延用之。

  伪科学是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丹尼肯的古宇航员理论等”(刘华杰《什么是伪科学》)。伪科学的历史并不长,是与科学伴生的社会现象。比如占星术,在前科学时代里它可以理直气壮地自称为占星术,并不需要伪装成科学。只有科学在社会上积累了巨大的影响以后,占星术才将自己包上科学的外衣,变成伪科学。所以,过去的二百年既是科学大行其道的二百年,也是伪科学逐渐从传统巫术中脱胎换骨,花样渐多的二百年。

  与此同时,过去的二百年,也正是科幻文艺从诞生到成为一门成熟艺术的二百年。作为一门谈论科学的艺术,从它的童年期开始,就免不了与伪科学沾亲带故。1870年问世的《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潜艇在大西洋底下发现了亚特兰蒂斯遗址。这是笔者在科幻作品中找到的伪科学题材的最早例子。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伪科学题材在科幻中已经成为一道洪流。变化多端,五花八门。可以说,几乎每一种新的伪科学理论流行后,总能在科幻中找到它激起的涟漪。

  X档案

  长期以来,伪科学与科幻纠缠不清。这是因为科幻界之外曾经有人以“伪科学”为名义棒打过科幻,使科幻文学在中国一蹶不振多年。即使在今天,仍然有人撰文或直接将科幻称为伪科学。比如,哈伯德创立的邪教组织“科学教派”就曾经被戏称为“科幻教派”;丹尼肯的《众神之车》被戏称为“准科幻读物”;某篇文章指责某出版社出版了邪教读物,文中的“邪教读物”指的是哈伯德的科幻小说《地球杀场》;前几年,在南方的某科普刊物上看到过一篇职业科学家写的文章,把“外星人、特异功能、科幻凶杀”并列为必须重点剔除的三种“伪科普”作品。

  对科幻的误读和误解影响了科幻的形象,但是,科幻界决不能因此而对这个问题采取故意无视的态度。这既不是科学的态度,也不会有良好的结果。问题并不因为我们不去研究就不存在。到目前为止,虽然有上述不少的文章抨击科幻是伪科学,但都属一时感慨,没有系统的研究作基础,缺乏说服力。如果科幻作家自己不敢触及这些问题,让不认同科幻的人先做出系统的归纳,影响岂不更坏?况且,科幻与伪科学长期纠缠不清,本来就是影响科幻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下面,笔者介绍一下各类伪科学题材在科幻中的源流。

  伪科学科幻的种类

  一、特异功能

  在伪科学中,特异功能,以及与其类似的“伪气功”、“通灵术”等等,堪称影响力最大的类别。而特异功能题材也是科幻中的一大传统,经久不衰,花样百出。象思维传感,意念致动等特异功能,由于戏剧效果非常直接,早早就为科幻小说家所钟爱。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伴随现实中特异功能的浪潮,科幻界也掀起了一个特异功能题材高潮。

  在别利亚耶夫的《大独裁者》中,就使用了特异功能中的控心术,并直接引用当时轰动一时的卡钦斯基案例。这是早期特异功能题材的代表作。

  预言能力是典型的特异功能。斯蒂芬?金的《死亡区域》讲的就是一个预言家的悲剧故事。主人公约翰尼是个普通的青年教师。一次车祸触动了大脑中一个叫“死亡区域”的部位,唤醒了他潜在的超级能力。从此,约翰尼只要触摸一个人,甚至只要触摸他的物品,便能感知这个人过去或未来的一些事情。科幻片《第三类奇迹》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主人公乔治在三十七岁生日那天,自感被一道白光击中,从此具有多种特异功能。可知过去未来,能够象电脑那样飞速阅读。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脑瘤压迫脑神经的结果。白光是病发时的幻觉。他在获得这些特异功能的同时,也迅速地迈向死亡。

  倪匡的《丛林之神》也以预言能力为题材。主人公有预言能力,而又不能控制这种能力,生活其实非常苦闷,因为他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前几年,一向以儿童风格为特点的大腕斯皮尔伯格,拍摄了成人风格的科幻片《少数派报告》,那也是一个特异功能题材的名片。

  日本作家简井康隆创作的《邪恶的视线》,将各种特异功能集中在了一起:风尘女子七濑可以“思维透视”,直接读取他人的思想。色情狂西尾则能够进行“视觉透视”,一双眼睛能够透过障碍物看清目标。当西尾试图强暴七濑时,黑人酒保亨利出现了,他能够“意念制动”。最后,亨利用意念控制着西尾的手,拨枪杀死了西尾自己。这篇情节不算复杂的科幻小说,七十年代末曾经在中国大陆许多报刊上转载,很有影响。很多三四十岁的“老科幻迷”还都记得它。

  这种把许多特异功能汇集到一起,进行“菜单式”表现的方法,在科幻电影《X—MAN系列》得到最集中的体现。在这部改编自卡通连环画的电影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特异功能人:能穿墙的、会喷火的、可以感知他人思维的,可以变形的、能冻结空气的、会隔空取物的、身体可以自动修复创伤的……在影片中那所秘密的特异功能学校,“变种人”们争相献技,令观众眼花缭乱,和《哈里波特》中的魔法师学校都有一拼。全片堪称特异功能题材的大全。

  在某些作品里,特异功能不仅先天拥有,也可以凭后天训练培养出来。《巴恩豪斯效应》(小库尔特?冯尼格特著)里的那位主人公就是典型。二战时期的列兵巴恩豪斯凭借自我训练,逐渐提高“意念制动”能力,最终竟然一次击落五十架无电线遥控的飞机、十颗V2火箭,并且让军舰的炮管掉头冲下。香港作家黄易在《凌渡宇系列》中,塑造了英雄好汉凌渡宇的形象。他经过严格训练,可以凭直觉感受周围的危险,可以控制脉搏到假死状态。有着通灵术等神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星驰主演过的一部电影,名叫《赌神2》。《赌神1》是一部现实题材冒险片。在这部续集里,一群“特异功能人”集体发功,将人送入三十年代上海滩进行冒险。从剧情来说,这只是一部科幻加惊险的混合类型片。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大陆特异功能研究高潮时的怪相:那些特异功能人完全被官方机构组织起来进行秘密研究和培训。当时,不少港片都反映了这段历史,或者把特异功能当真,或者把它当成魔术。可谓盛况一时。《赌神2》可能是其中唯一的一部科幻色彩的电影。

  二、 怪物

  “自从本世纪初发现了霍加披之后(产于非洲中部的一种类似长颈鹿的动物),科学家再也没有发现过任何其它大型和怪状的陆生动物。在超过四分之三世纪的时间中,人们对世界上的陆地和海洋的探索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彻底,但从来也没有找到传说中的任何一种怪物。”所谓“怪物”,即指经常报道有人目击,但从未被真正证明存在过的大型动物,包括“野人”、“雪人”、“海怪”、“尼斯湖怪”等典型。“怪物”是伪科学中的一大“显学”。

  怪物题材在科幻历史上层出不穷。著名电影《金刚》里那只几层楼高的大猩猩就是其中典型。“巨猩类怪兽片”直到现在仍有代表,名叫《巨猩乔扬》。恐龙则是怪物题材中的另一大类。早在二十世纪初,柯南道尔在《失落的世界》里就描写了一个隐蔽在南美深处的恐龙世界,成为一系列恐龙题材科幻的先导。美国作家布莱德伯里在《浓雾号角》中,描写了生活在深海中的蛇颈龙。“尼斯湖怪兽”通常也被支持者认为是恐龙的后裔。以它为题材,出现了电影《尼斯湖怪兽》等科幻作品。七十年代末,中国也出现了描写活恐龙的科幻小说《震惊世界的喜马拉雅——横断龙》。

  “野人”是怪物题材的又一大类。描写美国大脚怪、喜马拉雅山雪人的科幻作品层出不穷。直到九十年代,还出现了长篇科幻《接近亚当》(美国,波佩斯库著),作者把野人出没的背景放到了九十年代的肯尼亚。中国也出现过《雪山魔笛》、《月光下的迷雾》等野人科幻。前者描写“雪人”,后者描写“神农架野人”都是典型的中国特色野人题材。

  “海怪”也是一大类怪兽题材。早在二十世纪初,威尔斯就在短篇《食人海怪》中描写海怪了。科幻电影《极度深寒》描写了一只巨型水母袭击一艘邮轮的恐怖故事。

  除了这些直接从“怪物伪科学”选材的作品外,科幻作品中还有巨虫、巨蟒等怪物,属于科幻作者自己的独创。由于可以突出视觉效果,怪物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比例远多于科幻小说,以至于“怪物片”成为好莱坞的一大片种。

  三、飞碟

  需要指出的是,在科幻中,“飞碟题材”不能与“外星人题材”相混淆。外星人题材早已有之。威尔斯《世界之战》就是外星人题材的早期代表作。而“飞碟题材”则是四十年代末“飞碟热”在美国媒体上出现,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后才产生的。如今已随着“飞碟热”的消退而消退。外星人题材通常直截了当描写外星人,背景通常选择太空、外星。而“飞碟题材”虽然也会把飞碟确定为外星人的飞船,但主要是描写所谓的“不明飞行物”现象,背景是地面和天空。人们在黑夜里追寻不明之光,人类被外星人虏走作为实验品,由于飞碟出现导致时空变异等等,成为这类题材的典型情节。这些也是现实中“飞碟热”的主要内容,可以把前者当成后者在艺术世界里的折射。

  最重要的区别是,科学界从未否认宇宙中可能存在着另外的生物,甚至文明生物。但从未承认找到过任何一个外星人来临的证据。在“飞碟热”的源头美国,空军、航空和宇宙航行学会等组织都进行过长达十几年的周密调查,均未能确定任何一例飞碟案例。所以说,“外星人”并不是伪科学,飞碟才是。

  飞碟案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就是许多人声称自己被外星人绑架,充当实验品。在科幻片《外星追辑令》中,外星人就潜入美国偏僻乡村,绑架了几个青年农民。《独立日烽火》中,那位后来驾机参战殉国的老农夫也曾被外星人绑架,甚至受过性虐待。而斯皮尔伯格的早期作品,曾经获得奥斯卡奖项,气势宏大的《第三类接触》是本类题材登峰造极之作。

  《X档案》可谓是一个集各种伪科学题材之大成的电视剧集。而在总共二百集中,有近五分之一讲述了所谓美国政府幕后人士的阴谋——他们与外星人暗通款曲,出卖人类利益。在这些故事里:夜空神秘光芒、外星人绑架之类细节层出不穷。每集开始时,那伴随着主题曲的飞碟记录片,还有主人公莫德办公室里钉满墙壁的飞碟照片,完全能提示观众这是一部什么题材的剧集。

  在前苏联,斯特鲁格斯特兄弟被视为科幻界代表作家。他们也以外星人绑架为题材,创作了《来自宇宙深处》。可见当时这类题材席卷了世界。飞碟题材于七十年代末出现在中国大陆科幻界。代表性的作品有《夜空奇遇》(谢础)等等。它随着那次大潮的消失而消失。原因无它,现实中的“飞碟热”早就烟消云散了。

  四、魔鬼三角

  通常,魔鬼三角题材与飞碟题材混在一起使用。比如,电影《第三类接触》开始时出现的五架美国战机,就是一个典型的“魔鬼三角案例”。科幻小说集《魔鬼三角与UFO》曾经在大陆创造了几十万册的发行量。主打作品《魔鬼三角与UFO》(西班牙,柯蒂斯?加兰著)描写的就是“百慕大三角”中发生的外星人绑架案。

  由于百慕大三角远在大西洋,不象飞碟那样理论上可以出现在世界各地,中国作者很少写这个题材。倪匡曾经在《沉船》中描写过百慕大三角海底的中世纪沉船,有外星人潜伏其中。黄易在《幽灵船》中描写了魔鬼三角里的无人船只。这是中国作者不多的魔鬼三角科幻故事。

  五、超远古文明

  在四大文明古国之前,还存在着更久远,甚至更辉煌的文明。这是超远古文明论者的基本观点。大西洋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太平洋的“姆”文明是这类理论的代表作。

  前面介绍过,至少在凡尔纳笔下,“亚特兰蒂斯”就已经进入了科幻小说,只不过它不是小说《海底两万里》的主题。稍后,在柯南道尔所写的《马拉科特深渊》中,亚特兰蒂斯人已经“发明”了远超当今时代的科技。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别利亚耶夫创作了《最后一个亚特兰蒂斯人》,更是直接描写这个“超远古文明”。在台湾作家骆伯迪的《文明毁灭之谜》中,亚特兰蒂斯也是一个重要背景,位于四大文明古国之前。

  六、 植物灵觉

  1973年,一本题为《植物秘闻》的书出版了。它声称植物和动物一样有感觉,甚至有喜怒哀乐。它的主要依据“巴克斯特实验”,其结果已经被证明是伪造的。使用植物灵觉为题材的科幻作品不多。黄易的《上帝之谜》是其中的代表。在这部小说里,黄易通过主人公之口,直接介绍了几个经典的植物灵觉的实验,说明作者对这一题材有高度的自觉性。

  如何看待科幻中的伪科学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些现象最初不是伪科学,人们曾经认真地研究过。比如,亚特兰蒂斯、野人、特异功能等等。所以才吸引象凡尔纳、别利亚耶夫、童恩正这样很尊重科学的科幻作者。

  另有一些作者本身便专注于各种灵异现象,有反科学的倾向。如柯南道尔,曾经是著名伪科学组织“心灵学会”的骨干。黄易把“用玄学代替科学”视为自己的创作原则,甚至自创了“玄幻”一词来概括这一原则。(这个词后来在出版界拥有极大影响,但已经失去了黄易最初赋予的意义。)

  同时,科幻作为一门艺术,首先应该符合艺术的标准,而不是科学的标准。艺术作品中的真实只是“艺术真实”,作者无须为它负查证的责任。基于此,在科幻作品里描写伪科幻题材在艺术上并不犯规。就象罗琳夫人创作《哈里波特》,并不是要宣传巫术。金庸写武侠小说,并不是要宣传“九阴真经”一样。大部分作者选择伪科学题材,只是出于好玩。对科学无所谓尊重不尊重。笔者自己就曾经创作过以“美国人没有登月”和“超远古文明”为题材的小说。不过,当初笔者选择这些题材时,觉得文艺作品是虚构的,读者肯定心知肚明,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但后来发现,科幻读者大部分是青少年,年龄偏小,科学知识不足,分辨真科学、真科幻与伪科学的能力也相对薄弱。据1984年日本广播协会的调查,年轻人对灵魂和超能力的关心程度很高,而且显示出年龄越小,关心程度越大的趋势”(《当代新兴宗教》359页)。所以,科幻作者对此类题材应慎之又慎。
:handshake 好铁好铁

在我的地盘的话就高粱加分了
]]
: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