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韩信不敌萧何!——浅论彭德怀-林彪-粟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24:45
作者:虹桥飞渡

林彪粟裕彭德怀如果归类应该都是比较专业的军事指挥员。
  
  林彪,粟裕是非常类似的谋略型统帅,而彭德怀尽管有统帅才能,但是他身上蛮勇有余,深谋少逊,其果敢粗暴不仅对敌人,甚至经常伤害自己的同志战友,少从战略全局考虑问题是他的重要缺点。
  
  
  林彪,粟裕,彭德怀严格说都是专业的军事将领,最后只有粟裕荣显善终,为什么,恐怕是林彪,彭德怀踏入了他们最不应该涉足的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政治雷区,而他们恰恰又没有军人政治家叶剑英,萧何般的韬晦谋略。
  
  在建国后的军队反教条运动中粟裕是最早受到冲击的,而这批判的发起人就是后来以耿直著称的彭德怀。说老实话,连彭德怀的亲密战友黄克诚都承认,彭的为人粗暴专横伤害了许多自己的同志上级和部下。而彭在59年庐山政治最敏感时刻,以军人的身份介入政治结果必然是悲剧的。不仅没有纠偏,彭的刺激反而使左的错误愈演愈烈。
   
  别人提意见或许没有这么大的反响,但是彭德怀不同,作为有巨大威信和军权的国防部长对现行政治经济路线的批评,毛泽东主席不可能没有忌讳,遵义会议不就是打着清算三人团的军事错误的旗号,实际最终达成了毛泽东上台为标志的领导大换班吗?不久前东欧和苏联的政治动乱也无不有军人的身影,这怎么能不使主席警觉哪?在中国政治上说事情等于说人,当权者联想的丰富敏感,使任何有点心计的人物在品评之前都得沉吟再三。这就是专制政治传统的副作用,而毛泽东主席又恰是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
  
  还因为彭德怀不仅是功高招忌的问题,在历史上与主席的关系始终不够融洽,这之间的是非今天看已经不重要了,但是误会却是很难消除的,实际客观上主席早期还是做了努力,请看他的赞颂彭总的诗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而我们不识趣的彭总却给改成为唯我英勇红军了,此举固然可以说反映了彭总的品格高尚,但是从人际关系说,有不识抬举之嫌。朝鲜战争,毛泽东把爱子相托,俗话托妻寄子,对老彭期望不为不重,结果却是保护在司令部的爱子牺牲了。时过境迁,加上解放以后,此诗的历史背景被错附会在红军打腊子口, 1957年2月6日《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寄来读者抄录的说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为庆贺彭德怀率兵攻取腊子口写的一份电报:“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弛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304页,刊有一篇毛主席回复给《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的信,全文如下:
    编辑部同志们:
     记不起了,似乎不像,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东海》收到,甚谢!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
  
  这恐怕已经是耐人寻味的信号了。
  接下来是彭德怀58 年与黄克诚总长发起的反对军内教条主义运动,刘伯承,萧克,粟裕等元勋被错误粗暴的批判,直到10年后同样被政治风暴摧残的彭德怀终于表示了对当年整人的忏悔。在当时,运动得到了还对彭德怀倚重方殷的毛泽东主席的支持, 但是,毛不可能不对彭以威势打压军队内部立威的作风有疑虑,所以主席才和彭德怀开;我死了以后不要造反,好不好,这样可怕的政治玩笑,彭德怀的作为已经为庐山的悲剧种下了祸根。
  
  客观说,今天把彭总说成为纯洁的天使是不能够让人信服的,同样我个人也反对视毛泽东主席为暴君,首先结束战乱统一国家有功劳。毛泽东的建国后缺乏容忍气量,固然有自身的性格原因与错误,但是背景却和当时中国整个精英阶层,不仅是全党全军甚至包括所谓的旧民主人士由驯服于毛的军政才能魅力,产生的阿谀纵容领袖的不正常的政治生活气氛有重要关系。正是因为由新旧文化,体制过渡时期对领袖几乎毫无权力制约机制,中国才在57年到76 年发生了这么多的悲剧。
  翻开中国49年后的历史,人权状况比较好的恰恰是50年代与苏联东欧的“小开放”时期,再就是80年代以来的全面改革开发时期,而公民基本言论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六,七十年代正是因为种种原因的闭关锁国期。中国,的确是只有开放才有光明的未来。
  
  林彪作为中国20世纪伟大的军事家,20几岁就担任军团长,其军事指挥天才是毋庸置疑的,其主要历史功绩,一是抗战中,指挥八路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尤其是平型关之战的全胜,一扫抗战初期失败的阴霾,鼓舞了中华民族的士气,功在民族国家。
  二是解放战争,林彪从白山黑水到江南大地,以其出神入化的高超指挥艺术辅助毛泽东主席打败了几百万国民党,基本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我国自清末以来的长期战乱,使中国终于有了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百姓得免战乱涂炭之苦,林彪在众将军中功劳最著,厥功至伟。利在民族国家。
  也正因为林彪在军内的威望,当毛泽东与彭德怀59年在庐山僵持的时候,只能把林彪这个救星请到庐山为主席灭火。毛泽东在历史上最欣赏的将领其实也是林彪,主席对人才有种发自内心的偏爱,同样,邓公的能够复出,大概与主席的爱护不无关系。
  
  
  林彪看似比粗暴的彭德怀细致深沉,工于心计,能够揣度主席的心思,但是林彪又何尝是清心寡欲之辈?权力的诱惑,加上林彪早年得志,在仕途几乎一帆风顺,少受挫折,实际仍然不脱军人的思维范畴,事功太急,犯了主席的忌讳,事后又一抗到底,酿成自身悲剧,他那够政治家的水平,简直是韩信转世的现代版!尤其是悲惨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如果说他真有什么罪恶,满门暴死,埋骨荒漠,这天罚是不是已经够沉重?
  林彪并不是一贯整人的,如果不是阻碍他政治地位前进的对手,他并不主动出击。 林彪所谓的罪恶只是因为他是权力斗争的失败者。平心而论,他干过什么卖国求荣,贪污腐化,祸国殃民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情吗?
  
  所以林彪的人望并不坏,批林运动始终无法掀起高潮,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人为他鸣不平,公道自在人心!
  难怪。陈士榘将军评论:“林彪是个聪明人,但他也不想想,他在毛主席面前还要耍聪明,他怎么比得过毛主席呢﹖简直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跟随林彪的温玉成将军 等一大批军人,在文革旋涡中犯错误落马,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战争年代优秀的军人,无法适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起伏跌宕的政治环境。与林彪在历史上形成的渊源,更无法置身党内残酷派系斗争之外,直线条的 军人性格不善于左右逢源,不广结善缘,导致政治上孤立无援。当他们政治上的靠山林彪,轰然倒塌后,则打击抛弃是必然的。
  有人说军人不宜参与政治,可是中国军人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什么时候能够脱离现实政治?!
  他们的失败往往不是品质的问题,而是处世方法的失败。
  在和平环境政治斗争中,功勋卓著比不过见风使舵,合稀泥。这一点,貌似粗憨的许世友将军,在建国后却有着过人的精明。与各方面良好的关系,使得许世友将军在风浪中波澜不惊。生前身后俱享荣显。
  反观邓叶二公在文革的政治旋涡中虽历经艰险,但终能脱颖而出,掌握政权。主要是与党内传统势力关系紧密。有坚实的人事基础,人际关系是中国古往今来一切事业成功的关键!
  
  自己亲自树立的副统帅接班人居然背叛了,不能不使主席反思,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他甚至对文革的“成果”发生了怀疑,为巩固人心,重新树立威望,在清洗了林彪的军队内外势力后,发现文革中坐直升飞机上来的革命新人大多能力低下,只能起用传统的老干部群体来维持国家机器运转,出席陈毅的追悼会是一个信号,可以看做是对文革以来受打击的开国元勋和老干部群体忠诚的认可与道歉安慰。
  
  实际20世纪很长时期,中国不是以法治国,甚至也很难认为是以党治国,而是以领袖意志和革命元老群体治国的人治型社会。明显特征就是随领导人的更替,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转换快,缺乏连贯,这其实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
  
  粟裕的战功卓著,是真正从士兵到将军的军事天才成长典范,淮海战役如果没有粟裕的运筹帷幄,仅靠人民的小车要推出胜利恐怕是大有难度的,平淡谦冲的性格,在战场外,几乎与世无争,尽力回避党内派系斗争。在55年授衔中是公认的大将中的帅才。
  粟裕经历了55年的授衔和58年彭德怀反教条的修理,更加成熟了,淡泊明哲,紧跟毛泽东和周恩来,有东汉大将冯异的雅量风骨。遂一路顺风。
  
  
  在和平年代,比较纯粹的军事将领与政治家的争斗,几乎无不以悲惨的下场告终,说到底,一个知足长乐的农夫耕田吃饭不可悲也不丢人,而一个英雄做了自不量力,无法收场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悲剧。
  
  将军决战只在战场,自古韩信难敌萧何!
  
  同样台湾的蒋介石先生在言论自由心胸气度这一点,也是相去不远,柏杨先生不是因为大力水手父子选总统影射蒋家而啷铛入狱吗?抗战英雄孙立人将军不是也污以谋反而终身监禁吗?好在蒋家还有个开明民主的蒋经国先生,能够认清时代潮流,弥补父过,拨乱反正,对受难的柏杨孙立人将军道歉平反。应该说中国近代有雅量的人物首推胡适先生,可惜,20世纪的中国不是胡适先生的时代,中国还是处于痛苦的历史转型时期,饱受欺凌的民族,需要的是能够让国家面貌立竿见影焕然一新的领导。急躁的民族心态需要的是速效猛药。鼓吹民主人权的胡适先生曲高和寡,得不到民众和全体知识分子群体的普遍认可,注定只能是闪光的边缘人物。
  
  今天的中国走过了近百年的曲折之路,希望21世纪的祖国起码不会继续上演昨天的悲剧。
  作者:虹桥飞渡

林彪粟裕彭德怀如果归类应该都是比较专业的军事指挥员。
  
  林彪,粟裕是非常类似的谋略型统帅,而彭德怀尽管有统帅才能,但是他身上蛮勇有余,深谋少逊,其果敢粗暴不仅对敌人,甚至经常伤害自己的同志战友,少从战略全局考虑问题是他的重要缺点。
  
  
  林彪,粟裕,彭德怀严格说都是专业的军事将领,最后只有粟裕荣显善终,为什么,恐怕是林彪,彭德怀踏入了他们最不应该涉足的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政治雷区,而他们恰恰又没有军人政治家叶剑英,萧何般的韬晦谋略。
  
  在建国后的军队反教条运动中粟裕是最早受到冲击的,而这批判的发起人就是后来以耿直著称的彭德怀。说老实话,连彭德怀的亲密战友黄克诚都承认,彭的为人粗暴专横伤害了许多自己的同志上级和部下。而彭在59年庐山政治最敏感时刻,以军人的身份介入政治结果必然是悲剧的。不仅没有纠偏,彭的刺激反而使左的错误愈演愈烈。
   
  别人提意见或许没有这么大的反响,但是彭德怀不同,作为有巨大威信和军权的国防部长对现行政治经济路线的批评,毛泽东主席不可能没有忌讳,遵义会议不就是打着清算三人团的军事错误的旗号,实际最终达成了毛泽东上台为标志的领导大换班吗?不久前东欧和苏联的政治动乱也无不有军人的身影,这怎么能不使主席警觉哪?在中国政治上说事情等于说人,当权者联想的丰富敏感,使任何有点心计的人物在品评之前都得沉吟再三。这就是专制政治传统的副作用,而毛泽东主席又恰是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
  
  还因为彭德怀不仅是功高招忌的问题,在历史上与主席的关系始终不够融洽,这之间的是非今天看已经不重要了,但是误会却是很难消除的,实际客观上主席早期还是做了努力,请看他的赞颂彭总的诗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而我们不识趣的彭总却给改成为唯我英勇红军了,此举固然可以说反映了彭总的品格高尚,但是从人际关系说,有不识抬举之嫌。朝鲜战争,毛泽东把爱子相托,俗话托妻寄子,对老彭期望不为不重,结果却是保护在司令部的爱子牺牲了。时过境迁,加上解放以后,此诗的历史背景被错附会在红军打腊子口, 1957年2月6日《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寄来读者抄录的说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为庆贺彭德怀率兵攻取腊子口写的一份电报:“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弛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304页,刊有一篇毛主席回复给《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的信,全文如下:
    编辑部同志们:
     记不起了,似乎不像,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东海》收到,甚谢!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
  
  这恐怕已经是耐人寻味的信号了。
  接下来是彭德怀58 年与黄克诚总长发起的反对军内教条主义运动,刘伯承,萧克,粟裕等元勋被错误粗暴的批判,直到10年后同样被政治风暴摧残的彭德怀终于表示了对当年整人的忏悔。在当时,运动得到了还对彭德怀倚重方殷的毛泽东主席的支持, 但是,毛不可能不对彭以威势打压军队内部立威的作风有疑虑,所以主席才和彭德怀开;我死了以后不要造反,好不好,这样可怕的政治玩笑,彭德怀的作为已经为庐山的悲剧种下了祸根。
  
  客观说,今天把彭总说成为纯洁的天使是不能够让人信服的,同样我个人也反对视毛泽东主席为暴君,首先结束战乱统一国家有功劳。毛泽东的建国后缺乏容忍气量,固然有自身的性格原因与错误,但是背景却和当时中国整个精英阶层,不仅是全党全军甚至包括所谓的旧民主人士由驯服于毛的军政才能魅力,产生的阿谀纵容领袖的不正常的政治生活气氛有重要关系。正是因为由新旧文化,体制过渡时期对领袖几乎毫无权力制约机制,中国才在57年到76 年发生了这么多的悲剧。
  翻开中国49年后的历史,人权状况比较好的恰恰是50年代与苏联东欧的“小开放”时期,再就是80年代以来的全面改革开发时期,而公民基本言论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六,七十年代正是因为种种原因的闭关锁国期。中国,的确是只有开放才有光明的未来。
  
  林彪作为中国20世纪伟大的军事家,20几岁就担任军团长,其军事指挥天才是毋庸置疑的,其主要历史功绩,一是抗战中,指挥八路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尤其是平型关之战的全胜,一扫抗战初期失败的阴霾,鼓舞了中华民族的士气,功在民族国家。
  二是解放战争,林彪从白山黑水到江南大地,以其出神入化的高超指挥艺术辅助毛泽东主席打败了几百万国民党,基本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我国自清末以来的长期战乱,使中国终于有了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百姓得免战乱涂炭之苦,林彪在众将军中功劳最著,厥功至伟。利在民族国家。
  也正因为林彪在军内的威望,当毛泽东与彭德怀59年在庐山僵持的时候,只能把林彪这个救星请到庐山为主席灭火。毛泽东在历史上最欣赏的将领其实也是林彪,主席对人才有种发自内心的偏爱,同样,邓公的能够复出,大概与主席的爱护不无关系。
  
  
  林彪看似比粗暴的彭德怀细致深沉,工于心计,能够揣度主席的心思,但是林彪又何尝是清心寡欲之辈?权力的诱惑,加上林彪早年得志,在仕途几乎一帆风顺,少受挫折,实际仍然不脱军人的思维范畴,事功太急,犯了主席的忌讳,事后又一抗到底,酿成自身悲剧,他那够政治家的水平,简直是韩信转世的现代版!尤其是悲惨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如果说他真有什么罪恶,满门暴死,埋骨荒漠,这天罚是不是已经够沉重?
  林彪并不是一贯整人的,如果不是阻碍他政治地位前进的对手,他并不主动出击。 林彪所谓的罪恶只是因为他是权力斗争的失败者。平心而论,他干过什么卖国求荣,贪污腐化,祸国殃民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情吗?
  
  所以林彪的人望并不坏,批林运动始终无法掀起高潮,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人为他鸣不平,公道自在人心!
  难怪。陈士榘将军评论:“林彪是个聪明人,但他也不想想,他在毛主席面前还要耍聪明,他怎么比得过毛主席呢﹖简直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跟随林彪的温玉成将军 等一大批军人,在文革旋涡中犯错误落马,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战争年代优秀的军人,无法适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起伏跌宕的政治环境。与林彪在历史上形成的渊源,更无法置身党内残酷派系斗争之外,直线条的 军人性格不善于左右逢源,不广结善缘,导致政治上孤立无援。当他们政治上的靠山林彪,轰然倒塌后,则打击抛弃是必然的。
  有人说军人不宜参与政治,可是中国军人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什么时候能够脱离现实政治?!
  他们的失败往往不是品质的问题,而是处世方法的失败。
  在和平环境政治斗争中,功勋卓著比不过见风使舵,合稀泥。这一点,貌似粗憨的许世友将军,在建国后却有着过人的精明。与各方面良好的关系,使得许世友将军在风浪中波澜不惊。生前身后俱享荣显。
  反观邓叶二公在文革的政治旋涡中虽历经艰险,但终能脱颖而出,掌握政权。主要是与党内传统势力关系紧密。有坚实的人事基础,人际关系是中国古往今来一切事业成功的关键!
  
  自己亲自树立的副统帅接班人居然背叛了,不能不使主席反思,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他甚至对文革的“成果”发生了怀疑,为巩固人心,重新树立威望,在清洗了林彪的军队内外势力后,发现文革中坐直升飞机上来的革命新人大多能力低下,只能起用传统的老干部群体来维持国家机器运转,出席陈毅的追悼会是一个信号,可以看做是对文革以来受打击的开国元勋和老干部群体忠诚的认可与道歉安慰。
  
  实际20世纪很长时期,中国不是以法治国,甚至也很难认为是以党治国,而是以领袖意志和革命元老群体治国的人治型社会。明显特征就是随领导人的更替,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转换快,缺乏连贯,这其实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
  
  粟裕的战功卓著,是真正从士兵到将军的军事天才成长典范,淮海战役如果没有粟裕的运筹帷幄,仅靠人民的小车要推出胜利恐怕是大有难度的,平淡谦冲的性格,在战场外,几乎与世无争,尽力回避党内派系斗争。在55年授衔中是公认的大将中的帅才。
  粟裕经历了55年的授衔和58年彭德怀反教条的修理,更加成熟了,淡泊明哲,紧跟毛泽东和周恩来,有东汉大将冯异的雅量风骨。遂一路顺风。
  
  
  在和平年代,比较纯粹的军事将领与政治家的争斗,几乎无不以悲惨的下场告终,说到底,一个知足长乐的农夫耕田吃饭不可悲也不丢人,而一个英雄做了自不量力,无法收场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悲剧。
  
  将军决战只在战场,自古韩信难敌萧何!
  
  同样台湾的蒋介石先生在言论自由心胸气度这一点,也是相去不远,柏杨先生不是因为大力水手父子选总统影射蒋家而啷铛入狱吗?抗战英雄孙立人将军不是也污以谋反而终身监禁吗?好在蒋家还有个开明民主的蒋经国先生,能够认清时代潮流,弥补父过,拨乱反正,对受难的柏杨孙立人将军道歉平反。应该说中国近代有雅量的人物首推胡适先生,可惜,20世纪的中国不是胡适先生的时代,中国还是处于痛苦的历史转型时期,饱受欺凌的民族,需要的是能够让国家面貌立竿见影焕然一新的领导。急躁的民族心态需要的是速效猛药。鼓吹民主人权的胡适先生曲高和寡,得不到民众和全体知识分子群体的普遍认可,注定只能是闪光的边缘人物。
  
  今天的中国走过了近百年的曲折之路,希望21世纪的祖国起码不会继续上演昨天的悲剧。
韩信没有雄才伟略:D  他要听了李左车、蒯通的话,天下就是他的了:D
不愿意给项王当执戟郎官,跑去邦邦呢当元帅。戟郎官和元帅都是条狗而已,一条小狗、一条大狗:D

不过俺很同情他
老大转贴转上瘾了?林彪作为中国20世纪伟大的军事家,20几岁就担任军团长,其军事指挥天才是毋庸置疑的,其主要历史功绩,一是抗战中,指挥八路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尤其是平型关之战的全胜,一扫抗战初期失败的阴霾,鼓舞了中华民族的士气,功在民族国家。
林彪能20几岁当上军团长并非说明他的指挥水平高,当时苏区有多少将领受过高等军事教育??林彪毕竟是黄埔四期。
平型关全胜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当然作为一个军人在抗战的确是功在民族。
韩信的对手并不是萧何

PS:崔可夫19岁就是团长,朱可夫26岁才当团长:D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9-28 13:41 发表
韩信的对手并不是萧何

PS:崔可夫19岁就是团长,朱可夫26岁才当团长:D

甘罗16岁就当丞相了,那就能说明他的治国能力高吗??
萧何般的韬晦谋略
——————要说韬晦,汉初三杰里当属 张子房:D
原帖由 新北洋水师 于 2007-9-28 13:38 发表
老大转贴转上瘾了?林彪作为中国20世纪伟大的军事家,20几岁就担任军团长,其军事指挥天才是毋庸置疑的,其主要历史功绩,一是抗战中,指挥八路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尤其是平型关之战的全胜,一扫抗战初期失 ...

拜托,我一直都是在历史区转贴好不好:b
原帖由 新北洋水师 于 2007-9-28 13:43 发表

甘罗16岁就当丞相了,那就能说明他的治国能力高吗??

你是不是理解错我的意思了:D
自由MM转贴不奇怪,如果她不转才奇怪:D ——不过自由MM转贴质量的确不错[:a15:]
呵呵,黄埔一共毕业了多少学生?有几个最后成帅成将?20几岁当上军团长指挥水平还不高?要是水平比他高的还不当上全球解放军的元帅?
原帖由 雨轩 于 2007-9-28 16:16 发表
呵呵,黄埔一共毕业了多少学生?有几个最后成帅成将?20几岁当上军团长指挥水平还不高?要是水平比他高的还不当上全球解放军的元帅?

黄埔前四期除了战死者有几个没封将的?20岁成为军团长就证明指挥水平高?那么甘罗16岁拜相是不是应该称为中国历史最优秀的丞相呢?
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吧!"
  粟裕的战功卓著,是真正从士兵到将军的军事天才成长典范,淮海战役如果没有粟裕的运筹帷幄,仅靠人民的小车要推出胜利恐怕是大有难度的,平淡谦冲的性格,在战场外,几乎与世无争,尽力回避党内派系斗争。在55年授衔中是公认的大将中的帅才。
  粟裕经历了55年的授衔和58年彭德怀反教条的修理,更加成熟了,淡泊明哲,紧跟毛泽东和周恩来,有东汉大将冯异的雅量风骨。遂一路顺风。
----------------------------------
这些话基本上不是真实的东东吧.

几个老帅对粟将的评价很差,老帅们都是血里火里过来的人,论人品还赶不上你一个粟裕???

说实话,粟将在政治上不过是见风使舵,投机取巧,踩着别人往上爬的人物,之所以没倒,还不是有心无胆的缘故.

就冲他八十年代写的那个要求"平反"的申诉中讲彭老总坏话的那些话,就谈不上什么"雅量风骨",老邓是看透了他的,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不是也没用他吗?他要求平反,陈云杨尚昆李先年张爱萍等八十年代掌权的人要嚒是不理,要么是应付.

至于说善终,他的家人可不这么看,认为是郁郁而终.

一句话,老帅的评价,这个人很阴.

顺便说一句,五八年粟的问题不是什么教条主义,而是个人主义,与刘伯承肖克他们不是一回事.
几个老帅对粟将的评价很差,老帅们都是血里火里过来的人,论人品还赶不上你一个粟裕???
-----------------------------
这什么不了什么问题.比如林彪解放后在职务上一直高于陈毅,元帅排名也在陈毅之前,可陈毅却经常在背后称人家"林排"什么的,什么意思嘛!不要因为老革命都是高风亮节的的,一部分人存在传统的论资排辈的思想也是有的.几个老帅也无非就彭聂陈他们几个.
就冲他八十年代写的那个要求"平反"的申诉中讲彭老总坏话的那些话,就谈不上什么"雅量风骨"------奇怪的是,从59年彭挨整一直到74年死去,粟都没有说彭什么坏话,有人建议他借彭被打倒要求为自己平反,粟也没有这样做.反倒是彭被平反后正是大红大紫的时候要求中央为自己平反的,与那几个林彪刚死就往人家身上泼脏水的老帅相比,"雅量风骨"用在粟的身上还是恰当的.
纠正一下,粟是八四死的.

粟59年后被打倒,虽说文革时没受到什么冲击,但老毛也没让他再带兵.

粟那时说彭的坏话?为什么?

当年要搞粟的并不是彭而是毛,粟当然知道,那时讲彭,难道老毛不知你这是为什么吗?

粟当然不会那么傻的.

至于说"往人家身上泼脏水"的事,请问你知道有个叫"强国军事"的论坛吗?知道当年JC的白马博士吗?

在那个论坛有令人信服的讨论,你看完了再说吧.
网上的有些人就是利用人们善良的心理,利用党史军史上空白多多的特点,传播似是而非的小道消息,传的多了就不由不信了.
]]
陈为什么在林倒后揭林?-----既然他和他们那么了解林,为什么不能早点说呢?那样对国家肯定是有好处的.在这方面应该对比一下罗帅.
有兴趣的话去看看人家行家是怎么说的吧,我不过是个看客而已,有感而发,要过节了,不再多说.
和谐讨论.不要偏转话题.更不要转移视线到别的方面.X大快开了.大家都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愿意给项王当执戟郎官,跑去邦邦呢当元帅。戟郎官和元帅都是条狗而已,一条小狗、一条大狗
中国军人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什么时候能够脱离现实政治?!
原帖由 新北洋水师 于 2007-9-28 16:18 发表

黄埔前四期除了战死者有几个没封将的?20岁成为军团长就证明指挥水平高?那么甘罗16岁拜相是不是应该称为中国历史最优秀的丞相呢?

问题是一、前四期一共有多少人?死了多少?封将的有多少?二、甘罗16岁拜相历史上有几个甘罗?就一个,是不是最优秀的不知道,但优秀是肯定的!因为他不是世袭当上宰相的!20岁当上军团长指挥水平还不高,难道他也是世袭的?那是靠打出来的,你没水平谁服你?周、朱、陈、彭、刘就不说了,他那个军团有罗、聂,你不行谁跟你干?
黄埔一期
学生第一队 学生第二队 学生第三队
  唐嗣桐 陕西蒲城
杨其纲 直隶衡水
董铡陕 西长安
林芝云 湖南湘潭
王国相 山西右玉
谢维干 广东文昌
王治歧 甘肃天水
张镇国 广东新会
徐石麟 安徽望江
刘铸军 广东兴宁
谭辅烈 江苏高邮
李安定 广东兴宁
李伯颜 山西茶河
赵勃然 陕西华县
李绍白 陕西横山
刘仲言 陕西三原
韦祖兴 广西贵县
贺衷寒 湖南岳阳
魏炳文 陕西长安
胡信   江西兴国
傅维钰 安徽英山
王公亮 四川叙永
冯毅   湖南湘乡
胡仕勋 广东高要
周秉璀 广东惠阳
陈谦贞 湖南道县
邬与点 湖北阳新
梁汉明 广东信宜
李园   浙江富阳
陆汝畴 广西容县
陈选普 湖南临武
刘仇西 长沙靖港
游步瀛 湖南宝庆
刘慕德 陕西临潼
郝瑞征 陕西兴平
唐同德 安徽合肥.
徐会之 湖北黄冈
白龙亭 山西五台
容海襟 广东中山
王逸常 安徽六安
张坤生 陕西三原
徐象谦(向前)山西五台
蔡粤   湖南华容
甘达朝 广东信宜
蒋先云 湖南新田
项传远 山东广饶
李子玉 山东济南
陈文宝 广西贵县
穆鼎丞 陕西渭南
邓春华 广东琼州
伍翔   福建泉州
钟斌   广东兴宁
张其雄 湖北广济
林斧荆 福建闽侯
陈皓   湖南祁阳
龙慕韩 安徽怀宁
古谦   广东茂名
帅伦   江西铜鼓
伍文生 湖南耒阳
邓文仪 湖南醴陵
谭鹿鸣 湖南耒阳
刘长民 广西桂林
罗焕荣 广东博罗
睦宗熙 江苏丹阳
江霁   安徽霍邱
王尔琢 湖南石门
廖子明 广东连县
潘学吟 广东新丰
曾扩情 四川威远
廖伟   广东钦县
蔡敦仁 江苏铜陵
刘焦元 广东大埔
颜浚   四川宣汉
陈琪   浙江暨巅
唐星   浙江嘉兴
周惠元 四川双流
蒋森   湖南衡阳
罗群   江西万安
周振强 浙江诸暨
杨挺斌 广东梅县
赵荣忠 山西五台
杨步飞 浙江诸暨
陈公宪 广西苍梧
李绳武 广西桂林
刘钊   江苏奉贤
郭远勤 广东番禺
刘希程 河南广河
宋希濂 湖南湘乡
戴文   湖南宝庆
谢翰周 湖南宝庆
陈平裘 湖南道县
张君嵩 广东合浦
宋雄夫 湖南宁乡
郭冠英 江西泰和
余程万 广东台山
罗奇   广西容县
冯剑飞 贵州盘县
颜逍鹏 湖南茶陵
谭作校 广西桂林
丘宗武 广东澄迈
陆汝群 广西容县
吴兴泗 湖北京山
陈德法 浙江
郭剑鸣 江苏铜山
黄承谟 福建上杭
黄彰英 广东高州
印贞中 浙江浦江
林大埙 广西防城
王太吉 陕西临潼
周天健 浙江奉化
石祖德 浙江诸暨
范振亚 江西临川
何复初 江西清江
萧洪   湖南嘉禾
朱一鹏 湖南湘乡
郑汉生 广东中山
田毅安 陕西临潼
康季元 浙江奉化
尚士英 陕西洋县
周品三 浙江诸暨
李培发 陕西临潼
沈利廷 广东罗定
陈卓才 广西苍梧
毛焕斌 陕西三源
蒋孝先 宁波奉化
陈国治 广西岑溪
   
   李树森 湖南湘阴
王家修 江苏沛县
林英   广东文昌
杜成志 广东南海
王雄   广东琼州
朱耀武 山西右玉
萧冀勉 广东兴宁
黄维   江西贵溪
冯圣法 浙江祝家鸠
郑述礼 广东琼州
洪显成 浙江浦江
罗毅一 贵州赤水
黎崇汉 广东文昌
刘先临 河南唐河
何昆雄 湖南资兴
王体明 广东东莞
董煜   广东化县
程式   四川江津
俞济时 浙江奉化
李模   湖南新化
郑子明 陕西高陵
伍文涛 贵州黎平
胡博   广东梅县
杜心树 湖南湘乡
李国干 广东梅县
贺声洋 湖南临澧
王步忠 江西吉安
孙常钧 湖南长沙
李延年 山东广饶
胡逐   四川云阳
龚少侠 广东乐会
董仲明 四川简阳
黄珍吾 广东琼州
李源基 广西容县
郭树械 山西崞阳
许永相 浙江诸暨
桂永清 江西贵溪
韩云超 广东文昌
钟洪   广东兴宁
张德容 陕西武功
郑洞国 湖南石门
陈文山 福建漳州
曹日晖 湖南永兴
朱炳熙 浙江青田
张际春 湖南醴陵
李蔚仁 广东兴宁
陈应龙 广东文昌
史仲鱼 陕西华县
李均炜 广东德庆
谢清灏 广东梅县
刘赤忧 湖北广济
吴重威 江西萍乡
林冠亚 广东文昌
陈文清 广西武宣
唐震   广东兴宁
洪剑雄 广东澄迈
余海滨 湖北光化
李良荣 福建同安
焦达梯 湖南浏阳
周士第 广东乐会
葛国梁 安徽舒城
侯又生 广东梅县
许继慎 安徽六安
酆悌   湖南湘阴
唐澍   直隶易县
蔡任民 河南新蔡
彭干臣 安徽英山
钟焕全 江西萍乡
陈铁   贵州遵义
张人玉 浙江金华
周风歧 陕西高陵
李玉堂 山东广饶
李及兰 广东阳山
吴斌   广东茂名
甘杜   广西苍梧
赵栅   湖南衡山
罗倬汉 广东兴宁
赵子俊 湖北武昌
马励武 陕西华县
汤家骥 陕西郦县
梁广烈 广东云浮
宋思一 贵州贵定
白海风 热河建平
顾希平 江苏淮阴
郭德昭 安徽英山
文志文 湖南益阳
张隐韬 直隶南皮
梁锡古 广东梅县
严武   安徽卢江
李之龙 湖北沔阳
黄鳌   湖南临澧
李奇忠 湖南资兴
李呜珂 四川
石真如 四川
王铴钧 湖南
严沛霖 陕西乾县
陈劫   湖南长沙
丁炳权 湖北云梦
万全策 广西苍梧
贾韫山 江苏
袁涤清 广东
申茂生 湖南衡阳
赵履强 浙江嵊县
丘飞龙 广东澄迈
吕昭仁 广西陆川
孙树成 江苏铜山
凌技雄 湖南长沙
张作献 福建永定
张本清 湖南晃县
陈子厚 湖南湘乡
郑炳庚 浙江青田
李荣   浙江缙云
陈拔诗 广西郁林
王克勤 陕西临潼
李青   湖南桂阳
蔡凤翁 广东万宁
陈坚   安徽宁国
陈志达 浙江奉化
陈沛   广东茂名
甘丽初 广西容县
澍瀛滨 广东从化
吕佐周 江西上饶   
   萧乾   福建汀濉
韩之万 江苏阜宁
黎曙东 陕西泾阳
郭安宇 河南许卅
陈以仁 江西石城
杜聿昌 陕西米脂
陈克广 东琼州
孙元良 四川华阻
王连庆 江苏涟水
杨溥泉 安徽六安
曹渊   安徽寿县
江世麟 浙江义鸟
李仙洲 山东长清
廖运泽 安徽风台
阎奎耀 陕西榆林
杨耀   陕西靖边
邢钧   广东文昌
官全斌 四川威远
张运荣 广东文昌
潘德立 湖南湘乡
成啸松 湖南湘乡
李强之 广西容县
杨启春 陕西横山
何基   江西贵溪
黄杰   湖南长沙
李梦笔 陕西武功
梁干乔 广东梅县
夏楚钟 湖南益阳
韩绍文 江西赣县
郑坡   浙江奉化
谢联   广西来宾
王之字 河南洛阳
播国驰 广西容县
杨晋先 四川巴县
容保辉 广东中山
樊嵩华 浙江缙云
赵清廉 陕西商县
马师恭 陕西绥德
王慧生 贵州贵定
邢国福 广东文昌
楼景越 浙江诸暨
薜文藻 广东遂溪
孙天放 安徽怀远
蔡光举 贵州遵义
刘汉珍 贵州普定
关麟征 陕西郡县
韩浚   湖北黄冈
张耀明 陕西临潼
砾泰运 贵州旧县
叶或龙 湖南醴陵
冯士英 四川渠县
朱祥云 陕西武功
李正华 湖南酃县
梁文琰 广东茂名
陈赓   湖南湘乡
张忠烦 四川荣县
黄奋锐 广东惠阳
罗照   广西容县
王定一 陕西临潼
刘保定 湖南新化
王认曲 湖南临澧
杨麟   四川成都
贾伯涛 湖北大冶
谭其镜 广东罗定
潘佑强 湖南湘乡
周士冕 江西永新
梁冠那 广东德庆
钟焕群 江西萍乡
梁廷骧 广东云浮
李捷发 山西霍县
袁守谦 湖南长沙
甘清池 广东信宜
邹范   湖南新宁
赵自选 湖南浏阳
何文鼎 陕西鳌尾
黎庶望 广东罗定
李就   广东连县
郭一予 湖南浏阳
胡魁梧 江西清江
蒋魁   广西桂林
张瑞勋 广东番禺
吴乃宪 广东琼山
罗宝钧 广东兴宁
霍揆彰 湖南酃县
谭宝灿 广东罗定
邱安民 湖北黄陂
李其实 广西桂林
李钧   广东万宁
孙以惊 安徽寿县
杜聿明 陕西榆林
郭礼伯 江西南康
胡栋臣 广西修仁
谭计全 广东台山
王副乾 广东东莞
谢永平 广东开平
杜从戎 湖南临武
钟伟   广东东莞
陈武   广东琼山
谭肇明 陕西临潼
徐敦荣 湖南宁湘
尹荣光 湖南茶陵
王彦佳 广东东莞
伍瑾璋 湖南长沙
郑燕飞 广东五华
鲍宗汉 安徽巢县
郑凯南 江苏江宁
支云龙 陕西蒲城
雷云孚 陕西横山
覃学德 广西贵县
韩忠   广西修仁
邓经儒 广东电白
叶干武 广东梅县
王汝任 陕西临潼
甘竞生 广西苍梧
林朱梁 广东合浦
张猕川 湖北黄陂
朱然   湖南汝城
王驭欧 湖南祁阳
蒋国涛 浙江奉化
侯镜如 河南永城
伍诚仁 福建蒲城
张纪云 浙江奉亿
陈述   浙江浦江
杜幸鑫 陕西米脂

   

学生第四队 学生第五队  
  邓瑞安 江西高安
丁琥   江苏东台
郑承德 陕西乾县
李靖难 云南大姚
范汉杰 广东大埔
宋文彬 直隶遵化
任文海 四川灌县
耿泽生 四川越嵩
陈金俊 江苏盐城
卢盛栋 江西南康
严崇师 陕西乾县
杨伯瑶 贵州大定
陆杰   江西赣县
雷德   江西修水
雷克明 陕西武功
于洛东 山东昌邑
曾昭镜 广东始兴
洪君器 安徽巢县
王世和 浙江奉化
蒋超雄 江苏武进
宣铁吾 浙江诸暨
周启邦 江苏吴县
李正韬 河南镇平
牟廷芳 贵州郎岱
冷相佑 山东郯城
朱鹏飞 甘肃兰州
容有略 广东中山
张耀枢 云南腾冲
张汝翰 陕西乾县
李殿春 山东广饶
王君培 吉林长春
张达   江西乐平
彭善   湖北黄陂
萧洒   河南许昌
段重智 安微英山
张慎阶 广东丰顺
蔡炳炎 安徽合肥
蔡昆明 广东琼山
袁嘉猷 云南顺宁
刘明夏 湖北京山
柏天民 云南窘峨
徐经济 陕西临潼
马维周 陕西武劣
黎青云 陕西临渔
刘鸿勋 陕西城固
黄梅兴 广东平远
冯洵   广东连县
刘云   湖南宜章
孔昭林 山西五台
万少鼎 湖南湘防
荣耀光 内蒙归北
王敬久 江苏丰县
周泽甫 广西苍梧
王文彦 贵州兴义
张开铨 湖北黄冈
濂图南 浙江奉化
孙怀远 安徽合肥
俞墉   浙江余饶
陈纲   福建建宁
王万龄 云南腾冲
冯春申 云南鹤庆
何绍周 贵州兴义
同仁   河南古谏
庄又新 浙江奉化
胡宗南 浙江孝丰
王文伟 广东虎门
薛蔚英 山西离石
冷欣   江苏兴化
余安全 云南镇南
马志超 甘肃平凉
张伟民 广东梅县
侯鼐钊 江苏无锡
张鼎铭 湖南芷江
董世观 浙江象山
赵定昌 云南迤西
王仲廉 江苏萧县
吴展   安徽舒城
张森五 广东梅县
张世希 江苏江宁
赵敬统 河南巩县
李铣   安徽
凌光亚 贵州
刘柏芳 湖北
韦日上 广西
刁步云 山东诸城
陈廷璧 云南
王彦佳 广东东莞
唐云山 广东肇庆
李文亚 广东鹤山
李岑   江苏
方英   广东中山
刘干   陕西绥德
任宏毅 山西
田育民 河南
周鸿恩 云南
周世霖 四川
李自迷 安徽
邱士发 广东阳山
李文渊 云南
贾春林 陕西绥德
杨显   陕西淳化
李秉聪 黑龙江
李荣昌 陕西城固
王风仪 浙江
王镳   山东渚城
卜世杰 陕西
石美麟 贵州
郑南生 四川
高致远 陕西
高起鹏 云南
曾繁通 广东蕉岭
许饧球 广东
顾济潮 江苏
谭煜麟 福建
李武军 广西
王惠民 陕西
刘国勋 云南
   
   谢远灏 江西兴国
欧阳瞳 湖南宜章
张伯黄 湖南湘阴
谢任难 湖南耒阳
李光韶 湖南醴陵
丁德隆 湖南攸县
黄振常 湖南醴陵
何章杰 湖南长沙
周建陶 湖南醴陵
捷克圣 江西新淦
刘嘉树 湖南益阳
胡焕文 湖南益阳
刘味书 湖南醴陵
左权   湖南醴陵
刘梓罄 湖南湘潭
刘子俊 湖南桃源
刘泳尧 湖南醴陵
刘镇国 湖南宝庆
袁朴   湖南新化
傅鲲翼 湖南醴陵
吴瑶   浙江遂昌
何祁   湖南永兴
傅正模 湖南醴陵
王振鞍 湖南攸县
朱孝义 湖南汝城
萧运新 湖南蓝山
陈明仁 湖南醴陵
李默庵 湖南长沙
刘岳耀 湖南醴陵
王梦   湖南长沙
卢志模 江西万载
王祯祥 湖南醴陵
曾国民 湖南新化
余剑光 广西融县
李禹祥 湖南蓝山
刘瑶   湖南益阳
史宏烈 江西南昌
蓝运东 湖南醴陵
苏文钦 湖南醴陵
刘基宋 湖南桂阳
郑振华 湖南新田
王劲修 湖南长沙
刘佳炎 湖南醴陵
吴高林 江西萍乡
徐克铭 湖南益阳
游逸鲲 湖南醴凌
熊建略 江西新建
易珍瑞 湖南醴陵
张颖   湖南益阳
杨良   湖南资庆
邓子超 江西石城
何光宇 湖南桃源
彭戢光 湖南湘乡
文辉鑫 湖南湘潭
袁策夷 湖南长沙
陈大庆 江西崇义
陈涤新 湖南益阳
刘楚杰 湖南长沙
黄再新 湖南醴陵
邓白珏 湖南永兴
粱恺   湖南耒阳
曾广武 湖南湘乡
陈牧农 湖南桑植
刘进   湖南攸县
艾启钟 江西贵溪
刘戡   湖南桃源
彭华兴 湖南芷江
贺光谦 湖南醴陵
马辉汉 湖南长沙
陈纯道 湖南湘阴
赵能定 江西南昌
叶谟   湖南醋陵
杨阔身 湖南醴陵
詹庚陶 湖南新宁
刘显簧 湖南来阳
彭继儒 湖南湘乡
张际鹏 湖南醴陵
杨光医 湖南醴陵
朱元竹 湖南醴陵
彭杰如 湖南益阳
萧赞育 湖南湘乡
蒋铁铸 湖南新田
黄雍   湖南平江
黄子琪 广西荔浦
李士奇 江西宜黄
谷乐军 湖南耒阳
张雁南 湖南醴陵
潘耀年 广东增城
李文   湖南新化
胡琪三 湖南益阳
刘云腾 湖南新田
彭宝经 湖南桂阳
蔡升熙 湖南醴陵
张迪峰 湖南醴陵
陈显尚 湖南醴陵
陈烈   广西柳城
刘立道 广西桂林
陈启科 湖南长沙
朱继松 湖南湘乡
李万坚 湖南醴陵
李隆光 湖南醴陵
李人干 湖南醴陵
李向荣 江西永丰
李强   江西遂川
张策   江西安义
张烈   湖南醴陵
刘国协 湖南醴陵
刘柏心 湖南宝庆
刘铭   湖南桃源
刘静山 湖南益阳
刘作庸 湖南宁乡
程邦昌 湖南醴陵
何清   湖南资兴
曾绍文 湖南资兴
罗镡   湖南宝庆
文起代 湖南益阳
高振鹏 湖南长沙
邱企藩 湖南江华
钟畦   湖南宝庆
钟烈谟 江西修水
黄锦辉 广西桂林

黄第洪 湖南平江
黄鹤   湖南湘阴
杨炳章 湖南未阳
冯得实 湖南道县
史书元 湖南醚陵
义明道 湖南永明
李振唐 湖南嘉禾
李铁军 广东梅县
温忠   湖南醴陵
唐金元 湖南醴陵
张镇   湖南常德
张良莘 江西吉安
谭孝哲 湖南安仁
王祈   湖南衡阳
张风威 江西南昌
李昭良 湖南醴陵
张本仁 湖南醴陵
杨光文 湖南醴陵
王钟毓 四川叙水
陈家炳 广东文昌
罗钦   湖南宝庆
袁荣   云南呈黄
胡屏曼 湖南嘉禾
彭兆麟 江西萍乡
王邦御 江西安福
]]
]]
东风君说的是事实,想对历史说三道四的,要根据历史事实讲话,弄点小道消息甚至是谣言来惑众,终究是漏洞百出.

什么粟照顾陈的夫人,这种谣言也亏编的出来.

有些人在JC上就是造谣搞高手了,有本事与真正的高手较量一下??

看了那么多地方,还没看见这些人说对过.:D :D :D
彭老总是在庐山出事以后遭打压才衰的
说别人造谣前先掂掂自己的斤两。
1972年陈毅去世后,粟裕主动参加追悼会。陈毅夫人张茜没工作,处境也不好,粟裕将她安排在军事科学院工作并时常照顾,一直到1975年去世。陈毅次子陈小鲁正关在监狱,罪名是“现行反革命”。粟裕设法将其领出,安排在军事科学院工作。张茜去世后,粟裕干脆将小鲁接到家里,包吃包住。以后还做主,将孤儿的他招为上门女婿。为此,小鲁与大哥昊苏关系很不好。这在圈内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类似以德报怨的还有抚养刘锡荣。刘锡荣父亲刘英,浙南游击战时期准备杀掉粟裕。两人互相防备,各带人马分开后,粟裕才知道身边一部下为刘英的暗探,奉命可随时干掉他。刘1942年牺牲后,此人成为粟裕手下将领,又成长为高级干部,但粟裕待之如初,从无穿小鞋之事。刘英之子刘锡荣被粟裕派人从要饭路上找回,收为养子,精心培养,成长为中纪委副书记。
说粟裕和元帅关系不好,我倒想请教下,除了那两个半元帅,粟裕还和哪个元帅关系不好?
黄埔的前4期里集中了大部分的精英了,后来的就实在没几个拿的出手的.
彭总晚景凄凉也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原因,说的最直白一点,他对自己的部下就过于苛刻,凉薄,有功难赏,有过却必定严责.自身性格也太暴躁冲动,以至于后来他的老部下里没有几个帮他说话,落井下石的到不少,这点差林彪太多.
原帖由 千里独行侠 于 2007-9-29 16:55 发表
LS真能整。:D
甘罗是十二当丞相吧?
几个老帅说粟裕不好?彭、聂、陈而已。而彭老总几乎和所有的元帅(包括朱老总)都处不好关系,他的人品是不是更差?罗瑞卿跳楼后叶帅还欣喜赋诗,罗瑞卿是不是真就该死? ...

对陈评价很在理。有同感!:handshake
]]
周自恒:

     刘帅怎么评价粟裕的?说实话要靠旁观者,陈对粟究竟有什么样的心态是很难捉摸的。
吵来争去有何意义?他们都是人,但都不是完人。做人难得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从这一点来看,粟裕绝对当得起淡泊明志四个字。
“几个老帅”?只有彭聂吧?彭是权力欲膨胀,聂是丢了总长。
原帖由 周自恒 于 2007-9-28 22:42 发表
有兴趣的话去看看人家行家是怎么说的吧,我不过是个看客而已,有感而发,要过节了,不再多说.

那就早点闭嘴好了,免得说多了被人拍
俗语与两个半老帅关系不好,其实也就与彭,聂,邓不好
陈胖子长期与粟共事,毛说过:军事方面多由粟下决心,直说就是军事由粟负责,陈有嫉妒之心可以理解
聂早在华北的时候就嫉妒素的战果了
邓政工出身,淮海的时候粟裕胆子大,要打他们看起来大不了的仗,嫉妒抱怨也是有的
彭德人缘极差,按照你的说法,人品也成问题,当然也确实是这样,有史为证——抗美援朝与王近山对骂,居然把刘帅都给骂了。批教条被毛用作打手而已,肖劲光一句话,粟裕就过关了,其余人的人品全部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