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鹅敢死队》------缺乏战术素养的“笨鹅雇佣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39:22
刚刚看完了当年曾引起国人巨大凡响的著名影片《野鹅敢死队》,上世纪70年代能拍出那么有水准的战争影片确实难得,多位国际级大明星的参演亦为此片增色不少。在欣赏之余,发表发表个人的见解。
  
  本片贯穿着营救----受骗上当----逃亡的主线一步步地展开,在福克纳上校的指挥下,野鹅敢死队营救非洲著名主张民族解放林班尼总统的行动相当成功,影片仅用了很小的章节就结束了描写。看电影之初,心里会认为营救行动才是本片最大的卖点,这一点大大却出呼了我们的意料。当敢死队在成功营救之后,发现他们受骗上当了,被主人爱德华·马瑟森爵士所抛弃,本片的高潮“逃亡”行动终于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野鹅敢死队是由四个军官和一个军士长带领的五十个人组成的队伍,队中大多数人都曾经参加过战斗的退伍老兵,因福克纳上校出众的个人魅力和手头缺钱一些主要原因加入了这支雇佣兵队伍。本来就有过当兵经验,再加上军士长各种作战项目的紧张训练后,使他们的战斗能力又进一步加强。但就是这样一支作战勇敢,颇有经验的敢死队却在逃亡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战术素养上的缺陷,致使最后伤亡惨重地结束了任务。
  
  
  老到的军事家都知道,现代战争最重要的作战环节是后勤与支援,世界大战是各兵种各部队的综合大作战。每个独立单位的有效运转和减少伤亡都必须依靠兄弟部队的积极支援和后勤保障。美英等军事强国早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就认真总结了此方面问题,在军队建设上也更加注重相关的培养与建设。我军也在经历了朝鲜战斗后意识到了后勤支援的重要性,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相当宝贵的经验。
  
  
  这帮70年代的野鹅敢死队队员们却相当缺乏现代战争中对于突然袭击的基本应对,以及每个队员在互补支援上缺少基本手段。当50个人坐车撤离林班尼关押地时,在桥上遇到了敌人的战斗机,而此时一辆卡车又突然抛锚。关键时刻最需要随机应变,先找安身之处来保全性命再找机会合力打掉飞机是最稳妥的办法。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坐在卡车里的队员几乎没有一个人从卡车上下来去寻找掩护,就坐在车上妄图用手中的冲锋枪打掉飞机。70年代的战斗机可不是一战时那种防护极差的老爷飞机,即便是超低空飞行,也不易被冲锋枪打下来,特制的钢板和火力十足的大口径机枪让每个自不量力的士兵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斗机对于攻击抛锚在桥上的卡车那么大的目标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打不掉比打掉还难的差事。那么这些敢死队们以卵击石的做法无疑是自取灭亡。仅仅这一轮战斗,敢死队员就损失惨重。
  
  停在桥上的几辆卡车全部被战斗机报销了,卡车上的队员被打死的打死,烧死的烧死。处在车队最后头的福克纳上校和几名队员只能下车换条小路步行前进。正在过河时,军医发现了树丛中的非洲士兵,一场恶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但令人继续遗憾的是,福克纳上校和身边的队员急着救走林班尼,竟然没有一个人去支援孤身一人单挑数十敌人的医生,医生大概是专攻医术过了头,身上带满了药品,没有多带一个弹夹,枪里的子弹打光后,连个替换的都没有。哎,看着敌人手起刀落,可怜的医生被报销了。
  
  一系列战斗后,剩下的二三十名队员在村中神父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架老掉牙的飞机,但这也足够让他们活着离开这该死的地方了。可这时,一二百人的敌人部队也开到了村口,更大更惨烈的战斗是不可避免了,如何在最小伤亡的情况下顺利上飞机逃走成了最为重要的话题。敢死队员的战术素养和临阵水平将是最大的考验。看过同题材影片《太阳之泪》的朋友都知道,以少打多,快速撤退的关键就在于相互支援,有层次的逐层撤退。如果一窝蜂的狂跑,没有队友的火力支援和交叉火力网配合,那么天大的本事也插翅难飞。但令人超级超级遗憾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分成几波的敢死队员没命地往飞机处跑,甚至许多人连枪都扔了,却只有一挺重机枪掩护。试问,一挺重机枪能够抵挡的住几百敌人的攻击吗?许多为了1万英镑来此的敢死队员就这样牺牲了,很多人都死在了飞机跑道上,那位出谋划策的主角就死在了飞机舱口。我就郁闷了,福克纳上校即使再笨,也应该让飞机舱口的队员开枪掩护啊,至少能保住几位战友的生命。但没有一个人这样做,眼睁睁地看着兄弟们的尸体永远留在了这该死的地方。
  
  去了50个兄弟,活着回来了11个。什么都不说了,他们真应该多看几部战争影片,多看几本战争著作, 即使敢死队也不能拿生命开玩笑。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欢迎兄弟们多多赐教。刚刚看完了当年曾引起国人巨大凡响的著名影片《野鹅敢死队》,上世纪70年代能拍出那么有水准的战争影片确实难得,多位国际级大明星的参演亦为此片增色不少。在欣赏之余,发表发表个人的见解。
  
  本片贯穿着营救----受骗上当----逃亡的主线一步步地展开,在福克纳上校的指挥下,野鹅敢死队营救非洲著名主张民族解放林班尼总统的行动相当成功,影片仅用了很小的章节就结束了描写。看电影之初,心里会认为营救行动才是本片最大的卖点,这一点大大却出呼了我们的意料。当敢死队在成功营救之后,发现他们受骗上当了,被主人爱德华·马瑟森爵士所抛弃,本片的高潮“逃亡”行动终于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野鹅敢死队是由四个军官和一个军士长带领的五十个人组成的队伍,队中大多数人都曾经参加过战斗的退伍老兵,因福克纳上校出众的个人魅力和手头缺钱一些主要原因加入了这支雇佣兵队伍。本来就有过当兵经验,再加上军士长各种作战项目的紧张训练后,使他们的战斗能力又进一步加强。但就是这样一支作战勇敢,颇有经验的敢死队却在逃亡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战术素养上的缺陷,致使最后伤亡惨重地结束了任务。
  
  
  老到的军事家都知道,现代战争最重要的作战环节是后勤与支援,世界大战是各兵种各部队的综合大作战。每个独立单位的有效运转和减少伤亡都必须依靠兄弟部队的积极支援和后勤保障。美英等军事强国早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就认真总结了此方面问题,在军队建设上也更加注重相关的培养与建设。我军也在经历了朝鲜战斗后意识到了后勤支援的重要性,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相当宝贵的经验。
  
  
  这帮70年代的野鹅敢死队队员们却相当缺乏现代战争中对于突然袭击的基本应对,以及每个队员在互补支援上缺少基本手段。当50个人坐车撤离林班尼关押地时,在桥上遇到了敌人的战斗机,而此时一辆卡车又突然抛锚。关键时刻最需要随机应变,先找安身之处来保全性命再找机会合力打掉飞机是最稳妥的办法。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坐在卡车里的队员几乎没有一个人从卡车上下来去寻找掩护,就坐在车上妄图用手中的冲锋枪打掉飞机。70年代的战斗机可不是一战时那种防护极差的老爷飞机,即便是超低空飞行,也不易被冲锋枪打下来,特制的钢板和火力十足的大口径机枪让每个自不量力的士兵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斗机对于攻击抛锚在桥上的卡车那么大的目标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打不掉比打掉还难的差事。那么这些敢死队们以卵击石的做法无疑是自取灭亡。仅仅这一轮战斗,敢死队员就损失惨重。
  
  停在桥上的几辆卡车全部被战斗机报销了,卡车上的队员被打死的打死,烧死的烧死。处在车队最后头的福克纳上校和几名队员只能下车换条小路步行前进。正在过河时,军医发现了树丛中的非洲士兵,一场恶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但令人继续遗憾的是,福克纳上校和身边的队员急着救走林班尼,竟然没有一个人去支援孤身一人单挑数十敌人的医生,医生大概是专攻医术过了头,身上带满了药品,没有多带一个弹夹,枪里的子弹打光后,连个替换的都没有。哎,看着敌人手起刀落,可怜的医生被报销了。
  
  一系列战斗后,剩下的二三十名队员在村中神父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架老掉牙的飞机,但这也足够让他们活着离开这该死的地方了。可这时,一二百人的敌人部队也开到了村口,更大更惨烈的战斗是不可避免了,如何在最小伤亡的情况下顺利上飞机逃走成了最为重要的话题。敢死队员的战术素养和临阵水平将是最大的考验。看过同题材影片《太阳之泪》的朋友都知道,以少打多,快速撤退的关键就在于相互支援,有层次的逐层撤退。如果一窝蜂的狂跑,没有队友的火力支援和交叉火力网配合,那么天大的本事也插翅难飞。但令人超级超级遗憾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分成几波的敢死队员没命地往飞机处跑,甚至许多人连枪都扔了,却只有一挺重机枪掩护。试问,一挺重机枪能够抵挡的住几百敌人的攻击吗?许多为了1万英镑来此的敢死队员就这样牺牲了,很多人都死在了飞机跑道上,那位出谋划策的主角就死在了飞机舱口。我就郁闷了,福克纳上校即使再笨,也应该让飞机舱口的队员开枪掩护啊,至少能保住几位战友的生命。但没有一个人这样做,眼睁睁地看着兄弟们的尸体永远留在了这该死的地方。
  
  去了50个兄弟,活着回来了11个。什么都不说了,他们真应该多看几部战争影片,多看几本战争著作, 即使敢死队也不能拿生命开玩笑。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欢迎兄弟们多多赐教。
]]
1,野鹅敢死队是英国/瑞士合拍,不是美国的
2,该片是反映雇佣兵的,没有多少英雄主义的成分,在金钱诱惑之余,兼顾所谓的道德正义而已。
3,这片子相当的老,当年那种环境下,居然学校组织去看,印象中还要求写观后感了。。。
最后那个机场逃跑的镜头,成龙的《火烧岛》还克隆了。
原帖由 fifa888 于 2007-6-19 20:22 发表
70年代美国需要"英雄",不问为什么,只管努力杀越南人的"英雄"
也是这种背影下拍的,看看影片开头,巴顿站在巨大国旗下的讲话.....

爱国,爱国,爱国, 如果你爱国,就不要问为什么而战! 如果你爱国,就应该参军去杀 ...


八十年代出生的朋友们对这部影片一定不陌生,他让中国人第一次从电影中知道了什么是雇佣兵,至少之前我还没见识过为钱而战的职业军人,由一群老兵 流氓 战争狂 同性恋组成。




雇佣兵们的作战方式完全颠覆了电影以往的正义之师形象,甚至可以说用极度残忍来形容,对200名睡梦中的士兵使用毒气,因为他们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活下去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影片中的影射了非洲国家的命运竟操纵在大国的银行家手中,一份交易一份合同就决定了一个国家元首总统的合法性,为了省掉一笔钱就把50个雇佣兵和黑人总统抛弃在了非洲。




五十多名雇佣兵,回家去的只有十多人。一个种族主义者最后为了黑人总统战死,死前一直往山下在冲锋,胸口全打烂了。同性恋后来被斩成肉酱。"我的老婆是个男的!"这句台词当年特爆笑,而且是第一次让我了解世界上有同性恋这回事情,上校为了免除自己老战友落在对手手中被折磨死只好含泪打死他。

  


  顺道说一句,本片英国味比较重.很多表演不是好莱坞风格---那个黑人总统刚脱险就伤重而死的设定也非常出人意料,让人不能释怀.

  


  后来布鲁斯威利有部<太阳滴血>,情节与此基本相同,可惜表现差得太远.人物行事逻辑很模糊,个性全然象块橡胶,战斗的残酷性也看不出来,结尾是典型的美国拯救世界式的,很差。





再回味一下片中的经典台词吧




“去瑞士!”“去滑雪?”“就去那儿!”

  


“这玩意儿,苏联货,开关都装反了!”




"去哪儿都行,就是别去瑞士。那地方干净得让人连放屁都不敢!”







"我的老婆是个男的!"

 


"他妈的,象娘们小产".

 


“再不起来我他妈就把你那玩艺吊起来”




“也许,我们能帮助他们打赢……”




“起来,伙计,我来背你----,让我们一起走-----”

  


“艾伦,打死我,求求你打死我,照顾我儿子!!!”
原帖由 蚂蚁雄兵 于 2007-6-19 21:10 发表
1,野鹅敢死队是英国/瑞士合拍,不是美国的
2,该片是反映雇佣兵的,没有多少英雄主义的成分,在金钱诱惑之余,兼顾所谓的道德正义而已。
3,这片子相当的老,当年那种环境下,居然学校组织去看,印象中还要求 ...


我那时小始终无法明白那个军医说的那句"我老婆是个男的"是什么意思.
老片子这样很正常
这种70年代的电影根本不要谈什么战术素养.就是看一热闹而已.哪儿象现在二战电影都拍的那么专业.
上高中时看的,超级好看的电影,比现在的美国大片强多了。
这部片子中出现的武器相当繁杂!
印象最深的是片尾佣兵们居然抬出来一挺马克沁水冷重机,火力巨猛:D
还有斩杀政府军追击部队尖兵后,发现携带了一部类似“硅两瓦”的步话机。:D
当然还有金发美女+白粉[:a9:] [:a9:] [:a9:]
一.项目描述
项目名称:解救出“监禁”中的黑人领袖——林班尼
发包方: 银行界的巨头——爱德华&S226;马瑟森爵士
承包方: 福克纳埃伦上校
项目费用:100万元英镑(武器装备另列清单,甲供)
付款方式:首付1/3,完成任务后(即项目竣工)一次性付清余款;项目失败也得付一半酬金。
项目工期:10周(后来工期缩减3周)

二.项目团队
由福克纳埃伦上校和他的旧部组成的雇佣军——野鹅敢死队,具体结构以及酬金分配如下:
4名军官:
埃伦上校(酬金10万)——职业项目经理
瑞伍上尉(酬金5万)——技术负责人
肖恩中尉和彼得中尉(酬金各3万)——施工员
4名军士(酬金各2万)——施工班组长
1名军士长桑迪(酬金2万)——施工工长
1名卫生员(酬金1万)——就当是质检员吧
40名士兵(酬金各1万)——作业工人
组成一支50名的项目团队(计72万,其余就应该是伤亡抚恤金了),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

三.项目实施过程
项目的计划很周密,其可行性得到业主的军事顾问的认可。项目实施过程分战前训练和劫狱、抢占机场的战斗两部分。
1. 应业主要求,工期提前;
2. 任务完成的很顺利,劫狱、解救林班尼(项目标的)和抢占机场后(算是大功告成了),等待飞机接应(竣工验收)。这时,雇佣军被雇主抛弃(发包方违约);
3. 处理突发事件,以求自保,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4. 承包人向发包人索赔。
原帖由 飞行小蜜蜂 于 2007-6-19 23:55 发表
这部片子中出现的武器相当繁杂!
印象最深的是片尾佣兵们居然抬出来一挺马克沁水冷重机,火力巨猛:D
还有斩杀政府军追击部队尖兵后,发现携带了一部类似“硅两瓦”的步话机。:D
当然还有金发美女+白粉[:a9 ...


一大堆老爷货甚至还有一枝巴祖卡火箭筒,这银行家真够抠门的,80年代曾有54名雇佣兵想对一个非洲小国发动政变结果和该国军队发生正面交火不敌劫持一架印度客机逃往南非.
逃跑路线也没多准备几条,最重要的情报更是一塌糊涂,不过当时看的时候还素很激动滴
有一个穿帮情节:队伍过桥时被空袭切断,被迫分成两队分开走。其中那支 “断尾”,只有4、5个人,却还带着被救的总统。结果与遭遇战时死了皮特、医生。

可是看看桥下的干河床,不明白那几个人怎么就不能从桥下走过去。:D
原帖由 龙起东方 于 2007-6-20 08:44 发表
一.项目描述
项目名称:解救出“监禁”中的黑人领袖——林班尼
发包方: 银行界的巨头——爱德华&S226;马瑟森爵士
承包方: 福克纳埃伦上校
项目费用:100万元英镑(武器装备另列清单,甲供)
付款方式: ...

----------------------------------------------------------------------------------------------------------------------------------------------------------------------------------------------------------------------------------------------------------------------------------------------------------------------------------------------------------------------------------牛人 但是野鹅那帮人居然选择乌兹,点都不帅
]]
80年代的进口大片之一,对其中的各种轻武器眼红了好一阵:D
头一次见到军用弩,头一次见到乌兹冲锋枪……总之是非常兴奋:lol
那不是战斗机,最多是一架教练机加装对地攻击武器,简陋而无防护能力!
原帖由 革命无罪 于 2007-6-20 10:47 发表

------------------------------------------------------------------------------------------------------------------------------------------------------------------------------------------------- ...


当时就流行UZI,连德国佬都装备UZI,并被称为MP2
原帖由 Dick112 于 2007-6-20 11:32 发表
那不是战斗机,最多是一架教练机加装对地攻击武器,简陋而无防护能力!


教练机都是太抬举了,那压根就是一轻型商务机凑的
]]
原帖由 虎魄 于 2007-6-20 10:16 发表
有一个穿帮情节:队伍过桥时被空袭切断,被迫分成两队分开走。其中那支 “断尾”,只有4、5个人,却还带着被救的总统。结果与遭遇战时死了皮特、医生。

可是看看桥下的干河床,不明白那几个人怎么就不能从桥 ...

非洲的干河床并不是那么好过的。
噢。我写帖子的时候已经有人提到了飞机是民用的问题,谢谢了。
原帖由 虎魄 于 2007-6-20 10:16 发表
有一个穿帮情节:队伍过桥时被空袭切断,被迫分成两队分开走。其中那支 “断尾”,只有4、5个人,却还带着被救的总统。结果与遭遇战时死了皮特、医生。

可是看看桥下的干河床,不明白那几个人怎么就不能从桥 ...

当时我也在想,为什么不从干涸的河床走,非得绕个大圈?:D
原帖由 革命无罪 于 2007-6-20 10:47 发表

------------------------------------------------------------------------------------------------------------------------------------------------------------------------------------------------- ...


自动步枪 乌兹 布伦式机枪 马克芯简直是万国牌武器大拼盘。
原帖由 papop 于 2007-6-20 12:02 发表


教练机都是太抬举了,那压根就是一轻型商务机凑的


恩德法可该给这飞行员一笔奖金才对,是他阻止了雇佣兵的逃亡路线还给一次性就让对方减员近四分之一还顺利驾着这老爷商用飞机回来了,要说这帮雇佣兵居然没把飞的那么低的飞机打下来也真是失败。
原帖由 mikeowen 于 2007-6-20 12:05 发表
先介绍一下《野鹅敢死队》的背景,应该说这部影片是有现实基础的,是根据某著名雇佣兵(不记得是谁了,很早以前的某期《世界军事》上曾提到过)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此人后来死于另一次行动。影片质量是相当高 ...


做为敌方描写就未免单薄了一些,似乎这些非洲士兵唯一的特点就是宛若武士道般漠视死亡,被打死了一批又一批还拼命往前冲,也不知是出于对恩德法的忠诚还是狠透了这帮雇佣兵不把他们剁成肉泥绝不罢休,而且当时指挥他们合围的其实是古巴的军官,应该说他们的包饺子的战术还是相当成功的,差点就全歼了雇佣兵。非洲虽说实现了民族独立其命运其实仍旧操控在西方大国手中,无论是独裁者恩德法还是民选总统林班尼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前者若不向银行家妥协就有可能丢掉位子而后者不过是银行家向恩德法讨价还价的一张牌随时都能抛掉,恐怕林班尼当年被囚禁也不过银行家和恩德法的又一笔交易罢了。雇佣兵更不是美国大片中救死扶伤的民主大兵,为了求生他们不惜要引发这个国家的内战只是林班尼坚决反对加上看那些部族实在没什么本钱才放弃。
]]
]]
]]
]]
看看这河底,平坦不说,植物还长得老高,说明也不是干了一天两天,一溜小跑就过去了,怎么就非得分开走。要躲避空袭,离桥个几百米就可以了。

再有,一辆车熄火,居然整个车队,包括故障车前面的车,都停下来,就停在桥上!严重的体制问题啊。

飞机第一次飞掠目标上空就攻击,也没个盘旋确认什么的。但俯冲航线与纵队方向一致,这还是对的。但飞机的第二次攻击(就是投弹那次)的进入航线,与桥和车队正交,结果投下的燃烧弹从桥下滚过(好在即使这样导演也还是让桥上的车烧起来了)。
]]
问题倒也不是很大,可能拍摄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意思到了也就行了,虽然让人有点遗憾。

有一个问题再说一下,为什么全队留在桥上?5辆车中,前3辆完全应该是开过桥的,头车为什么会突然停下?这个情节在设计上有点突兀。
原帖由 虎魄 于 2007-6-20 16:05 发表
问题倒也不是很大,可能拍摄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意思到了也就行了,虽然让人有点遗憾。

有一个问题再说一下,为什么全队留在桥上?5辆车中,前3辆完全应该是开过桥的,头车为什么会突然停下?这个情节在设计 ...

前面的车已经过桥了,在树林的掩护下,不容易受到攻击,停下来是等待后车跟上,后来就是对飞机进行射击,毕竟肖恩是不会把福克纳扔下不管的,应该没有战术上特别的意思。
]]
原帖由 虎魄 于 2007-6-20 17:01 发表


不对。你没看到桥上被烧的车不只一辆么,哪有什么 “树林的掩护”?

事实上,紧跟在故障车后面的吉普反而是倒车出了桥,倒是前面的几辆车,没有前进障碍却停在桥上挨炸,有点莫名其妙。其实从前面的镜头 ...

呵呵,这个以前倒没有注意到,算是个漏洞。
不过电影里面打飞机的真是少而又少啊,哪儿能看到好的呢?
原帖由 mikeowen 于 2007-6-20 14:36 发表
福克纳的敢死队能够在陷入重围中逃脱出来和非洲兵的战术素养低是有很大关系的。
非洲兵非常勇猛,在军医没有子弹后,并不把他直接用枪打死,而是手拿大刀慢慢逼近,一直到把军医砍死都不罢手,一定要剁为肉酱才 ...


我看也可有是恩德法称林班尼勾结外国雇佣兵侵略国家,对于饱受殖民之苦的非洲人来说可能大受刺激也说不定,想想《黑鹰堕落》中艾迪德其实就是利用了索马里人对殖民时期对西方的憎恨而联合他们攻击美军,南非取消了种族隔离但社会矛盾还是一大堆,而且那些西方大国依旧暗中操纵着非洲国家的命运,真正想要独立自主还是要有本钱的,另外我还是觉得在桥上受飞机空袭那段雇佣兵们表现的实在是很拙劣。
原帖由 mikeowen 于 2007-6-20 15:36 发表
河床如此宽阔,下到河床,飞机再来扫射怎么办?况且林邦尼必须要人背,行动缓慢,更不能从河床过了。
下游树林茂密,飞机不易看到,随处可以过,难度小多了。


飞机不是已经飞走了吗?那种国家能指望有一支空军啊?那架飞机还是商用机改装的,花几分钟时间穿过河床很难吗?林班尼的身体也不见得就是被人背都受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