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百年(转贴整理+来自生活的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48:53
这是一个有野心加入精华的帖子,这个帖子,试图简要地回顾中国话剧百年里走过的路程

这个帖子的主要内容前半部分都来源于网络,后半部分则是对本人在校园里的“辉煌”的一个纪录

发这个贴的原因,有很多,既是科普是回顾,也是对某种责任的回应,同时也是自己兴趣的所在


好,闲话不多说,诸位请看贴,一点一点慢慢来……这是一个有野心加入精华的帖子,这个帖子,试图简要地回顾中国话剧百年里走过的路程

这个帖子的主要内容前半部分都来源于网络,后半部分则是对本人在校园里的“辉煌”的一个纪录

发这个贴的原因,有很多,既是科普是回顾,也是对某种责任的回应,同时也是自己兴趣的所在


好,闲话不多说,诸位请看贴,一点一点慢慢来……
100年前的昨天和今天,“春柳社演艺大会”在日本东京上演,这在当时是极为轰动的一件大事。
春柳社由中国留日学生组成,他们6月1日、2日两天连续演出的《黑奴吁天录》令东京演剧界惊讶万分。当时日本著名的戏剧家曾这样评价:“中国青年的这种演剧,象征着中华民族未来的无限前途。”
而在当时,也许没有人会想到,1907年的那一系列演剧活动会成为中国话剧标志性的起源。100年后的今天,那一代文艺青年的文化选择,也理所应当地成为纪念与回味中国话剧发展的标准契机。
100年如此漫长,中国话剧从无到有,经历了萌芽、发展、日益成熟的过程,其间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和悲喜,那一瞬间的点点滴滴也成为亲历者心中难忘的记忆。本特刊力图撷取百年中那些精彩瞬间,通过被采访者们的个体回忆,感受中国话剧走过的漫漫旅程。
“百世即须臾只是一场春梦,万端观结局不外千古人情。”放眼历史,百年也只是不经意的一瞬间。然而不管永远有多远,那瞬间却永远无法磨灭,无法消亡……


《黑奴恨》(《黑奴吁天录》)
自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于东京演出《茶花女》(第三幕)和《黑奴吁天录》至今,中国话剧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20世纪初,当西方列强以武力轰开大清国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之时,作为一种西方戏剧的艺术形式,话剧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引进中国。话剧,在艺术形式上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主要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幻觉。在1907至2007年的一百年间,一代又一代中国话剧工作者筚路蓝缕、前仆后继,使话剧这一“舶来品”经由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吸纳和改造,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并以其大量关注、反映现实人生的优秀剧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国话剧导演制度的创立者洪深


一九二四年五月,《少奶奶的扇子》公演,该剧是洪深根据王尔德的四幕剧《温德米特夫人的扇子》改编导演

  以1920年上海新舞台上演肖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记,话剧正式走上了中国舞台。20年代初期北京、上海学生“爱美戏剧”(非职业戏剧)和中期北京“国剧运动”的兴起,即是为了对抗商业演剧而体现真正的戏剧艺术精神。一些赴欧美和日本的留学生回国,开始在中国推行真正的欧美戏剧样式和演出方法。田汉、洪深、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张彭春等人都为中国早期话剧舞台艺术的奠定作出了贡献。1924年洪深为上海戏剧协社执导《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成功,标志着中国话剧舞台艺术走向成熟,也由此确立了话剧的专职导演和正规排演制度。

  1918年《新青年》杂志4卷6期推出了“易卜生专号”,新文化派的旗手胡适专门在上面撰文《易卜生主义》,鼓吹和推崇易卜生的精神,在文学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1922年洪深留美回国,在轮船上有人问他:你是要做一个红戏子呢,还是要做莎士比亚?他回答说:我要做易卜生。无独有偶,同年田汉留日回国时,也说了类似的话,他说:我要做中国未来的易卜生。由此可见,易卜生式写实戏剧对于中国话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话剧原本是西方舶来品,英语名为Drama,最初中文译名曾用过新剧、文明戏、爱美剧等名称。1928年洪深提议将其定名为话剧,以与西方歌剧(Opera)、舞剧(DanceTheater)相区别,得到公认,从此沿用下来。

曹禺创作的《日出》


田汉创作的《名优之死》

  话剧正式形成后,立即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的话剧名作涌现出来,田汉的《获虎之夜》、《名优之死》,洪深的《赵阎王》、《五奎桥》,郭沫若的《王昭君》、《卓文君》、《聂嫈》,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压迫》,曹禺的《雷雨》、《日出》等,成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之作。诸多著名的话剧社团,例如有欧阳予倩、汪优游、徐半梅参加的上海戏剧协社,田汉领导的南国社,由进步学生组成的南开新剧团,夏衍等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等,和全国各地的众多话剧社团一道,坚持长年的广泛的舞台演出。经过前驱们的一致努力,话剧很快在中国成为相当普及的艺术,成为与传统戏曲共生共存的舞台艺术种类,拥有了它的相对观众群,培养了一代创作者、从业者和爱好者。

  在整个大革命时期,一方面,新文化人创作的话剧引起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把话剧艺术的生长推进到一个根深叶茂的阶段。另一方面,话剧演出逐步由大都市舞台深入到民间、农村,加入到大革命和抗战的舆论洪流中去,发挥了战斗号角的作用。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建立的革命根据地里,红色戏剧开展得如火如荼,八一剧团、工农剧社、战士剧社、战地服务团、火线剧社、战斗剧社、抗敌剧社、先锋剧团、东江剧团、铁流剧团以及数千个村办剧团,活跃于部队与民众之中。一批投身于革命熔炉的知识分子如沙可夫、李伯钊等,配合革命形势,不断组织创作出鼓舞斗志的话剧作品。相当多的政治军事领袖人物,如何长工、彭湃、方志敏、瞿秋白、邓发、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邓小平、伍修权、黄火青、刘伯坚、黄镇、肖华、梁必业等,都从事过话剧编创与演出,推动了革命队伍中话剧的发展。

史学家、诗人、剧作家郭沫若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话剧史上的一朵奇葩。他既是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也是充满激情的浪漫诗人和剧作家。他的经历和特点使其剧作个性鲜明,大多是诗剧和历史剧,充满了喷发式的浪漫激情。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节律性和时段性,有三个互不连贯的喷发期。第一期是俄国十月革命到中国五四运动时期,那时的郭沫若充满了创作的青春激情,在《凤凰涅槃》等一批著名新诗之后,他又快速创作了十余部诗剧,以“三个叛逆的女性”为代表(即《卓文君》、《王昭君》、《聂嫈》三剧),表达了他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和爱情、关注妇女解放的精神倾向。这批剧作以其豪迈、热情和理想主义气质,鼓舞了追求新生活的五四青年投身于社会变革。之后几乎20年未写剧本,到抗日战争中期的1942年前后,郭沫若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连写了6部剧作,成为其创作生涯的第二期,标志性作品为《屈原》,热情讴歌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光明磊落、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崇高品质,尤其屈原在暴风雨中悲愤呼喊的长篇台词“雷电颂”,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在大后方重庆的观众中形成强烈共鸣,产生了鼓舞抗战的巨大影响,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郭沫若剧作的顶峰。第三期为新中国建立后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时已六七十岁的郭沫若又提笔写下了《蔡文姬》和《武则天》两剧,仍然像以往那样以历史女性人物为对象,而更多地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印证了他“失事求似”的史剧观。

  郭沫若的史剧创作体现了他诗人、史学家和政治家三位一体的风格。他浪漫主义地处理人物形象和构设矛盾冲突,强调古为今用,主题明确,倾向鲜明,这些使他成为自成一家的历史剧作家。


郭沫若以史鉴今的《屈原》。金山饰屈原、张瑞芳饰婵娟。
 


曹禺是中国第一个成熟的话剧作家,他的处女作《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经典作品,他的一系列杰出剧作:《日出》、《原野》、《北京人》等,都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中国第一个成熟话剧作家曹禺

  《雷雨》勾画出一个资产阶级家庭里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暴露出其内在的阴暗与丑恶,用始终郁积的一场雷雨来象征这一切行将崩溃。《雷雨》体现出古希腊命运悲剧和易卜生的深刻影响。它严格遵守“三一律”,它像易卜生戏剧一样带有客厅佳构剧的痕迹,戏剧结构以及各种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甚至细节都组织得完美无缺,但过于精致也给人带来脱离生活原态的雕琢感。

  《日出》描写大都会资产阶级腐朽的阴暗生活:堕落的交际花陈白露依赖银行家的钱袋,终日在纸醉金迷中打发时光,认为她从前男友方达生希望拯救她的想法既可笑又不现实。但是,她出于尚未泯灭的怜悯心想从黑社会手里搭救少女小东西,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力量。黑社会头子金八通过操纵股票市场,套垮了她依靠的银行家,逼得她最终服安眠药自杀。在这部作品里,曹禺用“片段的方法”来截取社会生活横断面,用堆沙成山的方法来表现生活细节与整体的关系,用他的话说,就是用“色点点成光彩明亮的后期印象派图画”。《日出》的戏剧进程自然、真切、生活化,具有纪实性特点,显现出成熟、从容、平实的风格,但其中又不乏象征意义。

  曹禺也受到当时西方盛行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戏剧的影响,并从中寻找自己创作的突破口。他于1937年发表的《原野》一剧,就是这样一部风格独特的实验作品。《原野》通过对原始蒙昧的血亲复仇观念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底层农民对于黑暗压迫的反抗。1941年,曹禺又完成了另外一部更加自然化的杰作《北京人》,采取了更为接近契诃夫的手法,不露痕迹的结构、生活化的语言、活生生的人物、随处充溢的哀伤意绪、平淡隽永的风格,使得此剧染有浓郁的哲理性情怀,寓意深刻,成为一首旧生活的哀歌。

  曹禺的创作把中国话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整体推动了舞台导演、表演和舞美设计综合水平的提高。曹禺使中国话剧从创始和实验阶段走了出来,真正成为一门成熟的舞台艺术样式。


曹禺二十三岁即写成处女作《雷雨》。图为北京人艺一九五四年版,苏民饰周萍,狄辛饰繁漪。

 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田汉

  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救亡斗争中,成熟起来的话剧利用其短平快的艺术特点,在动员民众、鼓动抗战、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斗争武器。抗战前期救亡戏剧在全国普遍兴起,各种形式灵活的独幕剧、活报剧、快板剧、街头剧都被用来表现现实的抗战内容。一部最具鼓动力的独幕剧是《放下你的鞭子》:父女二人从日寇占领的东北沦陷区逃亡到关内,流落街头卖唱。女儿不愿唱,父亲举鞭欲打,观众中一位青年高喊“放下你的鞭子!”父女二人转而向观众泣诉亡国奴的悲惨命运。这类剧目的演出总能取得荡人血气、激励群情的效果。

  1937年由阳翰笙、洪深、田汉等在武汉发起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号召全国戏剧人为抗战而奋斗。在沦陷了的上海,在重庆、桂林等抗战斗争的大后方,话剧演出蓬勃开展。著名的中华剧艺社、上海剧艺社、中国艺术剧社和众多的话剧社团,演出了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阳翰笙的《塞上风云》、《天国春秋》,郭沫若的《屈原》、《虎符》,于伶的《夜上海》、《七月流火》,宋之的的《雾重庆》,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陈白尘的《升官图》,阿英的《李闯王》,田汉的《丽人行》,曹禺的《北京人》等众多优秀作品,成为抗战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在这些剧作的舞台演出中,涌现了金山、赵丹、白杨、舒绣文、秦怡、张瑞芳、石挥、蓝马、刘露、孙浩然等众多知名表演艺术家。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到达延安,陕北抗日根据地从此成为红色戏剧的故乡。列宁剧社、工农剧社、抗大文工团等众多剧团,创作和上演了大量剧目,每次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演出,观众一定是人山人海。与此同时,晋察冀根据地拥有抗敌剧社、战斗剧社、冲锋剧社、七月剧社等20多个专业剧团,以后扩展为晋冀鲁豫根据地,部队和农村剧团有200多个。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面向大众,一场群众性戏剧运动从此展开。当时冀中冀西农村剧团已达3200多个,群众演剧活动如火如荼。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进步的话剧社团又奔赴各个战场,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图为崔嵬和张瑞芳表演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诞生,为戏剧艺术获得大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中国话剧艺术也来到了它的茁壮成长期。这其中有老剧作家的新作,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王昭君》,尤其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茶馆》、《龙须沟》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当时的剧目中有两类成绩十分突出,一是表现刚刚过去的那场艰苦卓绝革命战争的作品,如《战斗里成长》、《万水千山》、《红色风暴》、《八一风暴》、《红旗谱》等;二是表现新生活的作品,如《丰收之后》、《青松岭》、《枯木逢春》、《布谷鸟又叫了》、《年青的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以及各地众多的话剧院团在国家的扶持下建立起来,开始了战争年代没有条件实现的正规舞台艺术探索。它们各自在成长过程中培育了独特的演出风格与舞台品格,积累了自己的保留剧目,其中一些成为代表性的国家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成就引人注目,成熟导演焦菊隐与优秀演员于是之等人的最佳人才组合,以及与著名剧作家老舍、郭沫若、曹禺等人的合作,使得它在舞台上连创辉煌。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被大力引荐到中国,成为指导中国戏剧院校教学和戏剧院团演出的系统方法。由此,中国话剧人才受到了国际一流水准的训练,舞台实践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一批成功的导演和演员涌现出来。
]]
偷偷插一句,毕业前差点就有机会去演《陈毅市长》里那个数学家,可惜最后。。。)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注重于剧场性的同时,话剧舞台一边继续延伸探索的趋势,一边开始对写实手法的回归。这其中,现代舞台科技手段被日渐大胆而巧妙地运用,一些新颖的构思得到了现代观众的认可甚至欢呼,其结果是增强了话剧舞台的现代感,舞台形式也在经验积累中逐渐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部戏剧创作的成功只有在剧本和舞台形式两者完美结合的时候,才能带来真正的荣誉。引起注目的作品有《天边有一簇圣火》、《同船过渡》、《商鞅》、《地质师》、《虎踞钟山》、《沧海争流》、《烟壶》、《生死场》、《厄尔尼诺报告》、《我在天堂等你》、《爱尔纳·突击》、《兰州人家》、《父亲》、《立秋》等,它们对于人生的理解、人性的剖析、人情的状摹都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过士行的《鸟人》、《鱼人》、《棋人》三部曲和《坏话一条街》以其独特个性受到关注。人们在探索新的话剧方向,即使是北京人艺这样有着既定传统的剧院,也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谨慎地进行新的尝试。小剧场实验的规模和幅度虽然与发达国家尚有距离,但也日益蓬勃开展。独立制作人的活跃,在戏剧制作和运转体制方面正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性。

  话剧在中国舞台上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这一百年的步履虽时有蹒跚但充满坚定,留下了众多先驱和实践者的脚印。话剧在大革命中发挥了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与广大民众欣赏口味结合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受观众欢迎的独特民族艺术形式,在与传统戏曲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和彼此促发的过程中锻铸起自身的审美品格。话剧艺术常青。


轰动海峡两岸的《立秋》


辽宁人艺的《父亲》
]]
]]
]]
从1954年开始,郑榕就扮演周朴园,直到1984年退休。但直到1993年复排《雷雨》,郑榕说自己才读懂周朴园。

《雷雨》是演员的教科书。

曹禺是北京人艺的首任院长,北京人艺首版《雷雨》于1954年开始上演,当时的周朴园由郑榕扮演。直到1984年退休,人艺演出的《雷雨》中,周朴园都是郑榕扮演的。但直到1993年复排《雷雨》,郑榕说自己才读懂周朴园。40多年,他见证了一个角色,乃至一部经典名剧随时代变化的历史。

早期北京人艺上演的《雷雨》受当时思想所影响,反映着阶级决定论。周朴园被定为封建专制的象征,在戏里,郑榕对繁漪必须要凶。后来流行苏联体验派,演员们就在台上拼命表演复杂的心理活动。一次,曹禺实在受不了了,跑上舞台对郑榕说“快,快,快,实在受不了。”那时很多演员都没有领悟到《雷雨》的精髓,观众也是,有些观众看着看着雷雨》就睡着了。

“文革”后思想解放,一件往事让郑榕重新认识了《雷雨》。他读高一的时候,常去电影院看电影,他喜欢上一个穿绿衣服的女生,还给她写过信,后来就失去了联络。再后来,他回到天津文化宫演出就想法子打听到她,人家已经嫁给了一个贫寒的普通人家。他托人给她送了两张戏票。从侧幕条往下看,他看到坐在台下的她白发苍苍,几乎认不出来了。他突然领悟到多年后,周朴园面对侍萍复杂的心情——似是故人来。

1996年曹禺逝世,郑榕在人艺院刊上写了一篇题为“一份未能完成的答卷”的文章来忏悔自己多年来没有演好周朴园。次年,为纪念曹禺去世一周年,人艺决定复排《雷雨》,由顾威执导。郑榕认为修正过往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在家看过去的影像资料,不看周朴园,就看对手,练习怎么合理地从内到外地接对白。1998年三月人艺又演出了19场《雷雨》。郑榕发现自己此时才做到了转瞬就能投入戏中,这是对一个演员最大的挑战,打通了角色和演员之间的通道,也体会了演员对剧作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

和郑榕最早搭档、饰演繁漪的老演员是吕恩。直到今天,吕恩还非常喜欢繁漪,她说:“我越来越喜欢繁漪,即使不演了,我也常常会琢磨这个人。”早期有人说,《雷雨》是反封建的,“其实,即便城市中没有封建了,曹禺的戏还是有生命力的,它的寿命会很长很长。因为剧中的人物有无限的魅力,观众对剧中角色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吕恩说。

就像郑榕个人就认为龚丽君演繁漪演得最好,理由是其他女演员把繁漪演得郁悒忧伤,但龚丽君演出了暴风雨中挺拔着的繁漪,演出了繁漪晴朗积极去争取幸福的一面。

而文学评论家童道明又认为明星版《雷雨》里最出彩的是潘虹,表面上的“冷”将繁漪心里的热包得严严实实。

“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繁漪”。也许,对于演员来说,一部戏能成为心中一份永远琢磨不透,未能完成的答卷,是件幸福的事,因为它能启发演员更人性甚至更个人化的表演。《雷雨》就是这样一部戏。

执导新版《雷雨》之前,王延松找到了1936年曹禺为《雷雨》写的序,行文的方式先锋至极,发现字里行间没有主义,没有格律,没有经验,惟有人性。

《雷雨》是导演的必修课。作为一个中年导演,王延松认为《雷雨》吸引他的不是演出本身,而是它是一部可以深深研读的名著。巴金也说过,《雷雨》不仅能演,也能读。“在中国,《雷雨》对于导演是一门必修课,绕不过去。

尽管他有时被阶级论拉去作秀,有时又被社会问题剧拉去撑撑门面,三三两两地被时代利用并不能破坏《雷雨》自身的魅力。“王延松说。

20年前,《雷雨》让王延松着迷的除了人物关系还有对白,三两句话就把一个人物鲜活地立住,任何人执导《雷雨》的压力都不小。执导新版《雷雨》之前,王延松找到了1936年曹禺为《雷雨》写的序,长达六千多字,行文的方式先锋至极,他找出来反反复复地读,发现字里行间没有主义,没有格律,没有经验,惟有人性。

其实,曹禺非常看重《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希望用这两部分造成“欣赏的距离”,把故事推向“非常辽远的处所”。曹禺认为《雷雨》是现实主义戏剧,但不可把人物对号入座,也不应该让剧情跟社会上的某个阶级或思潮挂钩。曹禺希望能把这个故事推远一点,像看一个神话一样看这个故事。但是他也感到了《雷雨》的繁冗,删了首尾,还要演上4小时有余,曾经有意删改,却因毫无头绪而搁笔。

所以,王延松导演的版本并不算长,全剧两小时10分钟。戏剧一开始时,大段过场戏被删去,唱诗班以弥撒曲似的调子,吟唱曹禺少年时写的诗《不久长》的。对于《雷雨》的主线,王延松重新简化理解为“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情爱故事的循环再现”。用唱诗班引入巴赫音乐的“复调”结构,抛弃种种社会责任,阶级区分,一步一步引导观众进入到《雷雨》单纯的“循环再现”的情感故事。

王延松说:“上个世纪80年代中晚期,戏剧的探索演变成一场形式竞逐,但当我向前看找不到更好的突破时;我就向后看,从经典中表现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曹禺说过:“只要剧团没饭吃了,就演《雷雨》,这是看家戏”。

《雷雨》不仅曾经是中国现代戏剧走向成熟的标志,而且在中外舞台上创造了70多年经久不衰的演出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曹禺自己也说过“只要剧团没饭吃了,就演《雷雨》,这是看家戏”。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10年前,纪念中国话剧九十周年的研讨上,童道明的发言中曾提出“向曹禺前进”。俄罗斯戏剧20世纪下半叶的繁荣与契诃夫密切相关,剧作家无一例外继承了契诃夫。“不无遗憾,我们没有听到一个评论家在评论一个当代剧作家的时候,说某某是曹禺传统的继承者,只有当他的女儿万方在写了一个戏剧后,倒听说有乃父风格。”童道明说。在他的印象中,1993年王晓鹰执导的《雷雨》和今年王延松执导的《雷雨》体现了青年导演对经典之作的创造力。

王晓鹰执导的《雷雨》纠正了过去多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雷雨》,将展示剧中人物复杂的情感作为解读的新方向。

他做了一个大胆鲜明的动作,去掉了鲁大海这个角色,“让工人阶级退出了舞台”,这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他做了不少导演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另一派观点则截然相反,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王晓鹰回忆说:“之所以当初那么勇敢,是得到了曹禺的支持。”曹禺曾对他说“因为我对鲁大海这样的人并不真的了解,这是最弱的一个角色。删掉鲁大海是合理的。”时隔14年,王晓鹰回忆起这段往事都显得很激动,“一个后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删掉大师经典作品的一个角色,能得到他的理解与宽容,这件事让我终生受益。”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王晓鹰版《雷雨》结尾一段的舞台调度,周冲从舞台前区走过来,停住了脚步,跟处于舞台后区的周朴园处于同一个点上,两人无声地望着观众。那一刻,给观众的联想是周朴园也曾经和周冲一样是单纯的翩翩少年,周朴园的悲剧也可能是一个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悲剧。

童道明认为,在王晓鹰执导的这个版本之后,在众多版本中,王延松执导的《雷雨》让人耳目一新,下足了功夫,他将原剧本8万多字删改到演出本的3万多字,但却包含了很少与观众见面的“序幕”和“尾声”。独出心裁,以唱诗班吟唱曹禺年轻时的诗歌来增加视听效果,将《雷雨》的现代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年轻导演对经典的再创造。

正如在《雷雨·序》中,谈及恢复序言和尾声的问题时,曹禺说,“这个问题需要一位好的导演用番功夫来解决,也许有一天《雷雨》会有一个新面目。”所谓经典的意义在于它是开放性的,它能穿越时空,100年后人们都能从中读到新鲜。童道明认为,这可能缘自曹禺的大格局,有一个宽广的视野。“《雷雨》的经典之处或许正在于它的丰富性,你可以拿阶级斗争来解读它,也可以拿人性来解读它,但当中国向前走的时候,中国的艺术家有责任让《雷雨》跟着时代一起前进,因为它自身有这样的力量。”74年前,曹禺通过《雷雨》提出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我们为什么不能活得更好?”,“我们为什么无视他人的痛苦?”所有后来者都有权利填写这份答卷,向观众表达自己的答案。这也许就是《雷雨》多年变化多端,却长演不衰的奥秘所在。



]]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话剧开始了大普及、大发展、大繁荣阶段。1938年,八路军129师宣传队在山西演出《硬骨头》话剧。演员有李友兰、黄彦夫(右)、苗赫然(左)等人


在国民党统治区,文艺团体到农村演出抗战话剧《放下你的鞭子》。


1959年9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带枪的人》,是描写苏联十月革命的话剧。


1956年3月,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附属中国少年儿童剧团演出童话剧《马兰花》。《马兰花》根据中国古代的民间童话改编。它歌颂善良,反对贪婪和邪恶。 《马兰花》至今仍在上演。

196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田汉创作的话剧《关汉卿》。田冲饰关汉卿(中)、狄辛饰朱帘秀(右)。 田汉(1898-1968)早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回国后与郭沫若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后与欧阳予倩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电影剧社。田汉写有话剧、歌剧、戏曲、电影剧本100余部及大量诗歌和歌词。


这是老舍(右二)和北京人艺导演焦菊隐(右一)、夏淳(右三)及演员于是之(左二)等一起讨论《茶馆》剧情。话剧《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话剧,以一个茶馆的兴衰为依托,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生100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话剧《咸亨酒店》。这是编导梅阡(左四)和演员到鲁迅外婆家安桥头访问,了解民俗风情。


1985年9月2日至10月1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在日本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等地上演中国话剧《家》。话剧《家》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曹禺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这是话剧《家》第一场“闹房”。剧中主人公、大少爷觉新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贤慧温顺的瑞珏成婚。
:') 第二页上好多图都看不了。
喜欢话剧,帮楼主顶!

1991年12月9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历史剧《李白》。青年演员濮存昕(右二)扮演李白。这是剧中李白落难流放途中巧遇一农妇和孙女在路边祭祀自己而闹出一番笑话的情节。


1999年1月12日,由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推出的大型话剧《洗礼》在北京八一剧场上演。该剧讲述了一个三代军人家庭在1998年夏季抗洪抢险中的故事。


2005年10月27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茶馆》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首演获得成功。作为此次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的压轴戏,《茶馆》在有“美国最高艺术殿堂”之称的肯尼迪艺术中心连演三天。


2004年5月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了改编自雨果原著、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话剧《九三年》。导演汪遵熹,主要角色由任程伟、郭涛、何瑜、姬洁等扮演。
原帖由 tulipe 于 2007-6-4 12:57 发表
:') 第二页上好多图都看不了。
喜欢话剧,帮楼主顶!


啊?糟糕。。。还以为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也许是防盗链?!

再想办法。。。

多刷新几次应该可以的。

2005年7月8日,由国家话剧院重排史诗剧《切·格瓦拉》在北京北兵马司剧场上演。2000年,当史诗剧《切·格瓦拉》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首演时,给中国戏剧界带来了“轰动效应”,70场正式演出引发了知识界与舆论界的反响与争鸣。


2007年4月16日,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参加展演的剧目《马蹄声碎》在北京首演。


中国纪念话剧百年演出,来自重庆市话剧团的演出《桃花满天红》。


香港中学生以话剧形式演出蒲松龄名著《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与宁采神古今爱情故事》。


香港用话剧推广基本法,参赛选手在香港葵青剧场表演话剧。
中国话剧走过了百年,更多的中国人觉得话剧已经和自己没有太多的关系了。因为经常去剧场花钱买票看话剧,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情。

中国人喜欢用年代纪年表示某一个阶段的人群,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80后”几乎和话剧是完全隔离的——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大概除了极少数的在校大学生和戏剧爱好者,能够走进剧场的凤毛麟角。他们不是消费不起,是没有体验过话剧的魅力。

至于7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话剧曾经是他们娱乐生活的一个部分,甚者有相当一部分人曾经在学校和工作单位中的话剧团里出演过角色。而他们的父辈们——50年代及其以上出生中国人,则是被话剧完全滋养的一代——话剧和电影教会了他们如何认识是什么革命。

毫无疑问,在中国,话剧一度被赋予更多的政治意义,即使话剧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形态、是一种娱乐的方式。这里不需要刻意回避话剧的普世作用,无论是《屈原》、还是《雷雨》、《日出》,还是你熟悉的《茶馆》、《龙须沟》,以及你不熟悉的《绝对信号》、《狗儿爷涅槃》,延伸到90年代独领风骚的先锋话剧——“孟京辉系列”,一直顺延至今天,台湾话剧《暗恋桃花源》直接翻版到中国大陆,那些你听说过的或者没有听说过的更多的话剧剧目——就是这些话剧,让近代中国人的情感在演出话剧、观看话剧中得到了集体宣泄,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挂一漏万地掠过中国话剧百年,你会惊讶地发现,话剧剧场的观众越来越少,票价越来越贵了。

中国剧场的票价高涨也许不仅仅是体现在话剧上,很多剧场演出的艺术形式都遭遇了这样的尴尬。2006年风靡中国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艺术神经,人们在争相模仿这个电影中的台词时,却忽略了电影开篇讲的就是一个地方戏剧团为生计发愁的故事。

《疯狂的石头》印证了电影票房和成本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中国的话剧。中国话剧的式微和成本不无关系,现在中国话剧动辄大背景、大制作加之高薪聘请的大牌导演、大牌演员,演出时的高票价也就顺理成章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里的首都剧场是中国国内话剧市场最活跃的地方之一,现在,一场普通话剧的最低票价需要80元人民币。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人民币,平均月收入为980元左右,看一场话剧需要支付月收入的12.25%。

高票价沦为剧场经济学的惟一手段,同时,大众传媒多样性的选择也给了中国观众更多的理由离开剧场。希望观众回归剧场,不仅仅是中国话剧界,在中国艺术界曾经有人有过成功的尝试。在北京,一些相声表演者创办了“周末相声俱乐部”,20元人民币的票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了剧场,其中包括被称之为“农民工”的观众。

和相声艺术一样,话剧艺术也是需要进入剧场中欣赏才能体味到其艺术的独特魅力,这是其他艺术形式——像电影、电视作品无法替代的艺术享受、娱乐享受。中国话剧的衰败,表达的最为直接的就在票房上凄凉,这样的凄凉不应该、也没有理由把责任推给观众。美国百老汇以音乐剧而闻名于世,许多经典名剧,如《狮子王》、《阿依达》、《猫》都是长盛不衰的演出剧目,不仅能吸引美国的观众,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艺术和金钱都是百老汇同时所拥有的。中国话剧原本就是舶来品,在商业运作上却只是学得了形,没有学到神。

艺术需要有人欣赏才能有活力,剧场需要有观众才可能有灵魂。中国话剧太需要观众的滋润了,别用高票价拒绝观众,那样的话,也许某一天,保不齐话剧会成为中国的“非物质遗产”。
转贴部分,已基本完成
下面开始贴自己的东西
]]
请斑竹先允许我占楼

打铁挖坑```
挖坑打铁

不是恶意灌水。。。
等下回水区看看

是不是又人声鼎沸

卡死了。。。。
12345上山打老虎。。。
老虎打不到啊。。。。
只好先回家。。。
家里米有人。。。
继续挖。。。我向组织保证!我一定会把坑都填上的!
填不上就请组织把我直接扁为老百姓T出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