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失落:老Y-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1:30:10
  《舰载武器》彩色增刊版第一篇文章:"伴我雄心--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中的一段文字:"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航空界就已经造出了Y-9运输机,这是一种与伊尔-76相似的大型运输机(译者(牛志)注:原文如此,疑为早已下马的Y-10)."
  写的人把纸上的东西当成现实不对,但译者也张冠李戴,把Y-9误为Y-10也不对.
  曾经的Y-9是什么样子的呢?


              运9
  一.概况
  由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和603研究所联合研制生产的大型远程军用多用途运输机,当时又称为10号任务。1969年8月初,根据林彪的指示,空军科研部提出报告,8月底经空军party委和有关负责人审阅后,9月4日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批准研制大型运输机,并给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运载两个加强连(按350人计,每人平均120公斤,总计42吨);航程8000公里,航速800公里/小时。
  1970年6月10日,六院正式下达院科字253号通知,开始方案论证,提出三个方案,1971年停止研制。
  运—9型飞机主要是突出机降为主,并具有良好的快装、快卸货物的设备。航程远同时具有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的能力。要求有较好的起飞着陆性能和地面的机动性和适应性,不但能在正常情况下适应不同跑道的要求,同时具有在土跑道、草地、野战机场起飞降落的能力。

  二.总体布局
  采用悬臂式梯形后掠上单翼,翼型为ty124型,有4°安装角和2°下反角,机翼由中央翼、左右中外翼和左右外翼组成,中央翼内装有6个软油箱,左右中外翼翼箱内全部装置软箱,左右外翼采用了整体油箱。双开缝后退式襟翼,差动式副翼。翼下吊装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悬臂式梯形平尾加单垂尾。
  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身,三段气密舱,后货舱门装有航空相机。可收放式前三点式双轮起落架,主起落架为四支柱四轮小车式。

  三.动力
  装4台涡扇—6甲(910甲)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11000千克。

  四.机舱
  五人制驾驶舱,气密结构。驾驶舱后是气密式押运舱,可乘坐14人,机尾设有23—2型双联23mm尾炮系统和尾炮射击员。
  机身中段的货舱为气密舱,总容积400米3,机身圆窗口左右共44个,应急舱门11个,客舱门3个,侧大货舱门1个。前客舱有座椅17个,床铺2张,工作台3个等。运送人员时,最多可设200—344个座椅;运送伞兵时可载员250人;运载装备时,可同时运载3辆伞兵战斗车;运送伤员时座舱内部改装100副支撑担架后可改为救护机型,可运送100名重伤员、50名轻伤员、10名随机医护人员。最大运载重量50—52吨。

  五.机载设备
   1部型陀螺磁罗盘
   1套型航向姿态系统
   1部型转弯仪
   1部型大气参数导航仪
   1部型自动领航仪
   1部磁罗盘
   1部型地平仪
   1部型无线电罗盘
   1部型信标接受机
   1部型无线电高度表
   1部型精密高度表
   1部型航行雷达
   1部型多普勒导航雷达
   1套型自动驾驶仪
   1部航管应答机
   2套型短波电台
   1部型短波单边带电台
   1部型超短波电台
   1套型机内通话器
   1部型敌我识别器
   电子对抗设备
   1部型护尾器
   1部型轰炸(空投)瞄准具

  六.其它系统
  1.空调系统
   气密舱内有自动空调系统。
  2.液压系统
   2套独立液压系统
   1套应急液压系统
   1套手动液压系统
  3.操纵系统
   主系统为硬式和混合式操纵,并有电动、液压操纵。
  4.供电系统
  5.氧气系统
  6.燃油系统
   机上机翼设个软油箱,2个整体油箱。
   机身设个软油箱。
   油箱总容积升,并配有压力加油系统。
  7.中性气体系统
   装用co2气体。
  8.灭火系统
   固定式灭火瓶用氟里昂或1211灭火剂;
   手提灭火瓶用co2作灭火剂。
  9.刹车系统
   盘式刹车系统
  10.防冰系统
   由热空气防冰系统和电加温防冰系统组成
  11.空运空投空降系统
   空运时,装有2台电动绞车,单台拉力1.5吨,货舱上部装1台小型电动起重机,地板设有系留装置。
   空投时,装有滚棒装置,可空投1\\4\\6米规格的空投平台,空投单件最大重量吨,6秒内可空投吨货物。
   空降时,设有250套跳伞钢索等设备。

  七.改进改型
  (1)

  八.主要性能数据:
      运—9型 运—10型 IL—76T型 C-141A型
机长             54     42.93     46.59      44.18
机高            16.7    13.42      14.76     11.96
翼展            58.5    42.24      50.5      48.74
翼面积 米2      456    244.5      300       300
机舱长         30.4      24.5      21.34
机舱宽         3.48 3.4 3.11
机舱高         2.2 3.46 3
使用空重 吨    58 70 68
最大起飞重量 吨 228      110       170      155.6
最大着陆重量 吨 83 155.6
最大商载 吨    42        15         40       40.4
最大载油量 吨 85.5 51 70
乘员 人        5 5 7
载员 人        300 150 150
最大平飞速度 千米/小时 900-950 974 850
巡航速度 千米/小时 743 917 750-800
最大爬升率 米/秒 20
实用升限 米 12500 12000 12000
最大商载航程 千米 6400 5000
最大油量航程 千米 7000-7500 8300 6700
千公里航段耗油 千克
最大航行时间 时:分
起飞滑跑距离 米 1390-1500 850
着陆滑跑距离 米 1270-1400 450《舰载武器》彩色增刊版第一篇文章:"伴我雄心--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中的一段文字:"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航空界就已经造出了Y-9运输机,这是一种与伊尔-76相似的大型运输机(译者(牛志)注:原文如此,疑为早已下马的Y-10)."
  写的人把纸上的东西当成现实不对,但译者也张冠李戴,把Y-9误为Y-10也不对.
  曾经的Y-9是什么样子的呢?


              运9
  一.概况
  由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和603研究所联合研制生产的大型远程军用多用途运输机,当时又称为10号任务。1969年8月初,根据林彪的指示,空军科研部提出报告,8月底经空军party委和有关负责人审阅后,9月4日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批准研制大型运输机,并给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运载两个加强连(按350人计,每人平均120公斤,总计42吨);航程8000公里,航速800公里/小时。
  1970年6月10日,六院正式下达院科字253号通知,开始方案论证,提出三个方案,1971年停止研制。
  运—9型飞机主要是突出机降为主,并具有良好的快装、快卸货物的设备。航程远同时具有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的能力。要求有较好的起飞着陆性能和地面的机动性和适应性,不但能在正常情况下适应不同跑道的要求,同时具有在土跑道、草地、野战机场起飞降落的能力。

  二.总体布局
  采用悬臂式梯形后掠上单翼,翼型为ty124型,有4°安装角和2°下反角,机翼由中央翼、左右中外翼和左右外翼组成,中央翼内装有6个软油箱,左右中外翼翼箱内全部装置软箱,左右外翼采用了整体油箱。双开缝后退式襟翼,差动式副翼。翼下吊装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悬臂式梯形平尾加单垂尾。
  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身,三段气密舱,后货舱门装有航空相机。可收放式前三点式双轮起落架,主起落架为四支柱四轮小车式。

  三.动力
  装4台涡扇—6甲(910甲)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11000千克。

  四.机舱
  五人制驾驶舱,气密结构。驾驶舱后是气密式押运舱,可乘坐14人,机尾设有23—2型双联23mm尾炮系统和尾炮射击员。
  机身中段的货舱为气密舱,总容积400米3,机身圆窗口左右共44个,应急舱门11个,客舱门3个,侧大货舱门1个。前客舱有座椅17个,床铺2张,工作台3个等。运送人员时,最多可设200—344个座椅;运送伞兵时可载员250人;运载装备时,可同时运载3辆伞兵战斗车;运送伤员时座舱内部改装100副支撑担架后可改为救护机型,可运送100名重伤员、50名轻伤员、10名随机医护人员。最大运载重量50—52吨。

  五.机载设备
   1部型陀螺磁罗盘
   1套型航向姿态系统
   1部型转弯仪
   1部型大气参数导航仪
   1部型自动领航仪
   1部磁罗盘
   1部型地平仪
   1部型无线电罗盘
   1部型信标接受机
   1部型无线电高度表
   1部型精密高度表
   1部型航行雷达
   1部型多普勒导航雷达
   1套型自动驾驶仪
   1部航管应答机
   2套型短波电台
   1部型短波单边带电台
   1部型超短波电台
   1套型机内通话器
   1部型敌我识别器
   电子对抗设备
   1部型护尾器
   1部型轰炸(空投)瞄准具

  六.其它系统
  1.空调系统
   气密舱内有自动空调系统。
  2.液压系统
   2套独立液压系统
   1套应急液压系统
   1套手动液压系统
  3.操纵系统
   主系统为硬式和混合式操纵,并有电动、液压操纵。
  4.供电系统
  5.氧气系统
  6.燃油系统
   机上机翼设个软油箱,2个整体油箱。
   机身设个软油箱。
   油箱总容积升,并配有压力加油系统。
  7.中性气体系统
   装用co2气体。
  8.灭火系统
   固定式灭火瓶用氟里昂或1211灭火剂;
   手提灭火瓶用co2作灭火剂。
  9.刹车系统
   盘式刹车系统
  10.防冰系统
   由热空气防冰系统和电加温防冰系统组成
  11.空运空投空降系统
   空运时,装有2台电动绞车,单台拉力1.5吨,货舱上部装1台小型电动起重机,地板设有系留装置。
   空投时,装有滚棒装置,可空投1\\4\\6米规格的空投平台,空投单件最大重量吨,6秒内可空投吨货物。
   空降时,设有250套跳伞钢索等设备。

  七.改进改型
  (1)

  八.主要性能数据:
      运—9型 运—10型 IL—76T型 C-141A型
机长             54     42.93     46.59      44.18
机高            16.7    13.42      14.76     11.96
翼展            58.5    42.24      50.5      48.74
翼面积 米2      456    244.5      300       300
机舱长         30.4      24.5      21.34
机舱宽         3.48 3.4 3.11
机舱高         2.2 3.46 3
使用空重 吨    58 70 68
最大起飞重量 吨 228      110       170      155.6
最大着陆重量 吨 83 155.6
最大商载 吨    42        15         40       40.4
最大载油量 吨 85.5 51 70
乘员 人        5 5 7
载员 人        300 150 150
最大平飞速度 千米/小时 900-950 974 850
巡航速度 千米/小时 743 917 750-800
最大爬升率 米/秒 20
实用升限 米 12500 12000 12000
最大商载航程 千米 6400 5000
最大油量航程 千米 7000-7500 8300 6700
千公里航段耗油 千克
最大航行时间 时:分
起飞滑跑距离 米 1390-1500 850
着陆滑跑距离 米 1270-1400 450
上图.
上图.
记得《航空史研究》里曾经有参观西北大学航空馆的文章中有这个Y-9的模型照片
文章中的评论大意是:要求航程大,运载量大,而且还要短距离起降,和MD搞的C-17类似
现在恐怕也没有综合性能超过C-17的运输机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Y-9证明了我军早就有远程投放的意图
]]
]]
由大型摇身一变成中型的了:L
老运九的衣钵现在由大运继承.

 采用常规布局,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角24°,无翼梢小翼。悬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与机身连接处向前伸有小背鳍,嵌入式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分为两段。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可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6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旋转90°向里收入机身两侧整流罩内。该机为大展弦比超临界翼型,采用包括前缘缝翼及外吹式襟翼系统等增升装置。

基本技术数据
翼展45米
机长47米
机高15米
前缘后掠角 24度
最大载重60吨
最大起飞重量220吨
巡航速度M0.75(高度8000米)
低空巡航速度630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3000米
航程4000千米
]]
起码载重应该达到70吨
也不知道以当时的水平,到哪里去找发动机???:L :L
;funk 当时的人真是敢于挑战极限啊。。。
真牛X啊,新的大运的载重到底多少?70TON?
原来的对我们来说有点超前?至少发动机跟不上!
实际上加长型号的AN-170就足以承载60吨了,如果大运真的只有60吨的载重,显然是偏保守。
老九再补两张图
又是一个未能出世的机机啊
没想到新大运会更多的以C17为参照,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是以AN70为基础呢
新大运的载重应该会超过60吧,70肯定到不了,不过够我们用了,我们用的IL76才50左右
现在关心的是新大运什么时候才能和我们见面,以及她的编号,运13?/14?
另外不知道陕飞那个传说中的Y8X还在搞没
如果按当时的水平,能不能搞出来还不一定呢
发现当时得人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落伍哦。还是当时得人胆子大阿。现在得人都太保守了。
因为无知所以无畏,因为不知道要实现目标的难度所以敢天马行空
TG现在基本上事事都是向MD看齐的,老毛子的已经看不上了。
新大运4000KM的航程是否偏短了?
可能数据保守了.如果TG真有全球投送的雄心大志.4KM是短了点....当然,如果是 70T满载4KM,我睡着了都要笑出来:$
应该是满载4000KM
先用者,慢慢提升到5000
老运-9.jpg

我也贴一张Old运9
原帖由 隼鹰 于 2007-6-9 22:38 发表
新大运4000KM的航程是否偏短了?

这个航程不短了,如果是最大载重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