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幸毋相忘——那些尘封的信物,那些久远的缘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6:14:03
1:估倧少女伦几卑
  
  杜昌丁,清代松江府青浦县人,乾隆朝永春知州,为官廉静、有政声。年轻还未中贡生前,在云贵总督蒋陈锡府中做幕宾,二人也是交谊笃厚的知己。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660年),蒋陈锡因贻误饷运,奉清廷诏命进藏效力赎罪。蒋陈锡平日的随从闻听藏程险阻、生死难卜,纷纷畏途散去。杜昌丁不忍相负,“独以倚间之望,不能久稽,请以一载为期,送公出塞”。当年十二月,杜昌丁护送蒋陈锡从昆明出发,取道滇西沿马帮商道入藏,次年七月送蒋到达雪岭后按来路东归。
  
  杜昌丁返乡后第二年著的《藏行纪程》,写下了一路的艰辛磨难,绝域风光与民族风情,是为记录清初滇藏地理的珍贵文献:
   “巉岩怪石,嶙嶒崒屴,无一步可以循阶历级者,用爬山虎攀藤附葛而上,马四蹄不能并立,毙者不计其数,臭气触鼻,不可向迩,无草无人烟,水声彻夜如雷,树木参天者,告太古物也。”
  “路只尺许,连折式二层而上,两骑相遇,则于山腰脊先避,俟过方行,高插天,俯视山,深沟万丈,绝险为生平未历”
  “雪山通亘二百里,不甚高,有树木,不生草,亦无人烟。水不可饮,饮则喘急,甚至伤生。有白蟒能兴云雾,降雨雪,触之即病。过者皆衔枚疾走,人少则晴朗如常,若一喧染,必遭其害”
  
  在经阿墩子雪道过澜沧江索桥的记述中,九死一生的惊险也可见一斑,“六月二十三日……桥阔六尺余,长五十余丈, 以牛皮缝馄饨数十只,竹索数十条,贯之浮水面,施板于上,行则水势荡激,掀播不宁。盖江在大雪山之阴.雨则水涨,晴则雪消,故江流奔注无息时。舟筏不能存,桥成即断。土人系竹索于两岸,以木为溜,穿皮条缚腰际,一溜而过,所谓悬渡也,俗名溜筒江。时畏竹索之险,故俟桥成,是日巳刻,水高桥二尺余,波浪冲击,蒋公几至倾覆,赖刘牧扶掖得免。余虽不致倾跌。而水已过膝,过片刻桥即冲断,堕水三人,一以足指挂索得生,余则无从捞救矣。”
  
  路远路难,多少磨折了书生义气,杜昌丁此时所做的诗中已满是乡愁:蹇驴背上添离恨,芦管声中忆故乡。自关何缘往绝域,此行兼为谒空之。过澜沧江百里后,他们经过一个叫估倧的寨子,在一户人家投宿歇脚,很快又离开这里继续前行,七月十一日到达目的地洛隆宗后,杜昌丁告别蒋陈锡,沿原路返回,途经估倧寨,杜昌丁投宿在上次住过的人家。这家有个女儿名叫伦几卑,聪慧美丽,会说汉语。伦几卑称杜昌丁为“木瓜呀布”。“木瓜”是尊称;“呀布”是“好”的意思。伦几卑问他一路上的风光与见闻,她知道杜昌丁喝不惯牛奶,就按汉地的习俗为他泡茶,闲时教杜昌丁写她们民族的文字。她试探着问杜昌丁愿不愿意在估倧寨留下来,杜昌丁心中戚戚,但知不可留,亦无可奈何。在杜昌丁离开的时候,伦几卑哭着摘下自己所戴的玛瑙项串送给他,杜昌丁把项串揣入怀中,与伦几卑挥泪而别。
  
  十月,杜昌丁回到昆明述职,腊月返回家乡,往返途程,将近一年。他曾经与朋友们谈起过估倧少女伦几卑,大家都为他们感到遗憾。沈起元为此作诗云:
  
  估倧小女年十六,生长胡乡服胡服。红罽窄衫小垂手,白毹贴地双趺足。
  汉家天子抚穷边,门前节使纷蝉联。慧性早能通汉语,含情何处结微缘。
  杜郎七尺青云士,仗剑辞家报知己。匹马翩翩去复回,暂借估倧息行李。
  解鞍入户诧嫣然,万里归心一笑宽。笑迎板屋藏春暖,絮问游踪念夏寒。
  自言去日曾相见,君自无心妾自怜。妾心如月常临汉,君意如云欲返山。
  私语闲将番字教,烹茶知厌酪浆羶。两意绸缪俄十日,谁言十日是千年。
  留君不住归东土,恨无双翼随君举。聊解胸前玛瑙珠,将泪和珠亲赠与。
  一珠一念是妾心,百回不断珠中缕。尘起如烟马如电,珠在君怀君不见。
  黄河东流黑水西,脉脉空悬情一线 。
  
   诗人落笔情深,两次相见,十天时间,一声珍重后相见无期,固然令人嗟叹,只是未必成为杜昌丁心中的“千年”。她的项串会温暖他寂寞的旅途,待旅人成为归人,待日月沧桑更迭,她的样子会渐渐变淡。所谓缘起,是因为未了,而不能回头,是因为缘浅。
  1:估倧少女伦几卑
  
  杜昌丁,清代松江府青浦县人,乾隆朝永春知州,为官廉静、有政声。年轻还未中贡生前,在云贵总督蒋陈锡府中做幕宾,二人也是交谊笃厚的知己。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660年),蒋陈锡因贻误饷运,奉清廷诏命进藏效力赎罪。蒋陈锡平日的随从闻听藏程险阻、生死难卜,纷纷畏途散去。杜昌丁不忍相负,“独以倚间之望,不能久稽,请以一载为期,送公出塞”。当年十二月,杜昌丁护送蒋陈锡从昆明出发,取道滇西沿马帮商道入藏,次年七月送蒋到达雪岭后按来路东归。
  
  杜昌丁返乡后第二年著的《藏行纪程》,写下了一路的艰辛磨难,绝域风光与民族风情,是为记录清初滇藏地理的珍贵文献:
   “巉岩怪石,嶙嶒崒屴,无一步可以循阶历级者,用爬山虎攀藤附葛而上,马四蹄不能并立,毙者不计其数,臭气触鼻,不可向迩,无草无人烟,水声彻夜如雷,树木参天者,告太古物也。”
  “路只尺许,连折式二层而上,两骑相遇,则于山腰脊先避,俟过方行,高插天,俯视山,深沟万丈,绝险为生平未历”
  “雪山通亘二百里,不甚高,有树木,不生草,亦无人烟。水不可饮,饮则喘急,甚至伤生。有白蟒能兴云雾,降雨雪,触之即病。过者皆衔枚疾走,人少则晴朗如常,若一喧染,必遭其害”
  
  在经阿墩子雪道过澜沧江索桥的记述中,九死一生的惊险也可见一斑,“六月二十三日……桥阔六尺余,长五十余丈, 以牛皮缝馄饨数十只,竹索数十条,贯之浮水面,施板于上,行则水势荡激,掀播不宁。盖江在大雪山之阴.雨则水涨,晴则雪消,故江流奔注无息时。舟筏不能存,桥成即断。土人系竹索于两岸,以木为溜,穿皮条缚腰际,一溜而过,所谓悬渡也,俗名溜筒江。时畏竹索之险,故俟桥成,是日巳刻,水高桥二尺余,波浪冲击,蒋公几至倾覆,赖刘牧扶掖得免。余虽不致倾跌。而水已过膝,过片刻桥即冲断,堕水三人,一以足指挂索得生,余则无从捞救矣。”
  
  路远路难,多少磨折了书生义气,杜昌丁此时所做的诗中已满是乡愁:蹇驴背上添离恨,芦管声中忆故乡。自关何缘往绝域,此行兼为谒空之。过澜沧江百里后,他们经过一个叫估倧的寨子,在一户人家投宿歇脚,很快又离开这里继续前行,七月十一日到达目的地洛隆宗后,杜昌丁告别蒋陈锡,沿原路返回,途经估倧寨,杜昌丁投宿在上次住过的人家。这家有个女儿名叫伦几卑,聪慧美丽,会说汉语。伦几卑称杜昌丁为“木瓜呀布”。“木瓜”是尊称;“呀布”是“好”的意思。伦几卑问他一路上的风光与见闻,她知道杜昌丁喝不惯牛奶,就按汉地的习俗为他泡茶,闲时教杜昌丁写她们民族的文字。她试探着问杜昌丁愿不愿意在估倧寨留下来,杜昌丁心中戚戚,但知不可留,亦无可奈何。在杜昌丁离开的时候,伦几卑哭着摘下自己所戴的玛瑙项串送给他,杜昌丁把项串揣入怀中,与伦几卑挥泪而别。
  
  十月,杜昌丁回到昆明述职,腊月返回家乡,往返途程,将近一年。他曾经与朋友们谈起过估倧少女伦几卑,大家都为他们感到遗憾。沈起元为此作诗云:
  
  估倧小女年十六,生长胡乡服胡服。红罽窄衫小垂手,白毹贴地双趺足。
  汉家天子抚穷边,门前节使纷蝉联。慧性早能通汉语,含情何处结微缘。
  杜郎七尺青云士,仗剑辞家报知己。匹马翩翩去复回,暂借估倧息行李。
  解鞍入户诧嫣然,万里归心一笑宽。笑迎板屋藏春暖,絮问游踪念夏寒。
  自言去日曾相见,君自无心妾自怜。妾心如月常临汉,君意如云欲返山。
  私语闲将番字教,烹茶知厌酪浆羶。两意绸缪俄十日,谁言十日是千年。
  留君不住归东土,恨无双翼随君举。聊解胸前玛瑙珠,将泪和珠亲赠与。
  一珠一念是妾心,百回不断珠中缕。尘起如烟马如电,珠在君怀君不见。
  黄河东流黑水西,脉脉空悬情一线 。
  
   诗人落笔情深,两次相见,十天时间,一声珍重后相见无期,固然令人嗟叹,只是未必成为杜昌丁心中的“千年”。她的项串会温暖他寂寞的旅途,待旅人成为归人,待日月沧桑更迭,她的样子会渐渐变淡。所谓缘起,是因为未了,而不能回头,是因为缘浅。
 2:百年太子
  
  北齐皇帝高演临终前下昭书,让弟弟长广王高湛继承大统,书末有特地给高湛的嘱语:“宜将吾妻子置一好处,勿学前人。”人之将死,其言戚戚,高演悔恨篡夺侄子高殷皇位后又将其杀害,怕做的孽会报应到自己妻儿身上,又对死后可能发生的状况无可奈何,惟有直接把帝位传给高湛,冀望以此换来弟弟那不可靠的良心。
  
  高湛一登基就迫不及待地将高演年号皇建二年(公元561年)修改为太宁元年,太子百年降封为乐陵王。一个月后,百年的生母,元皇后扶高演灵柩赴邺都文静陵下葬。高湛闻听元后有奇药,派人追索,元后未应,高湛就下令太监登上她的车子唾面辱骂。元后是北魏皇族后裔,知书答礼,以皇后之尊被太监叱辱,何况丈夫尸骨未寒,灵柩在侧,心中的委屈可想而知。待到高演下葬,元后在陵前恸哭良久,才回宫中。高湛余恨未消,令她降居顺成宫,孤身独处,不得与亲人见面。关于元后是否真有奇药,史书中并无确切记载,如果有,面对气焰嚣张的使者,元后也不敢不给,高湛无非用此举表明他根本未把先帝遗昭放在眼里。高演用帝位换取妻儿安宁的愿望一开始就注定要落空。
  
  河清三年五月,邺都出现“白虹贯日”与“赤星”,在古代星相学说中这是兵戈之象。高湛为之忧疑,他亲自用盆水照入星影用盖覆住,第二天盆无故自破,高湛决定用前太子百年作为“厌胜”之物来破解。不知是巧合还是在高湛计划安排中的,百年的老师贾德胄在此时呈入密奏,是百年手书的几个“敕”字。敕是帝王才能用的字眼,高湛大怒,立刻召百年进宫。
  
  几年来一直在忐忑度日的高百年预感这一去凶多吉少,临行割下所佩玉玦,送给妻子斛律氏。古人佩玦,通常是一种美好的祈愿,喻意佩者智慧而果断,《礼记》“儒者缓佩玦者,事至而断。”《白虎通》“君子能决断则佩玦。”玦的形状为带有一个缺口的圆环,读音又同“决”,古人又用它来喻意诀别。《左传.闵公二年》记载晋国太子申生为父王晋献公所厌弃,命之讨伐东山皋落氏,临行前令申生佩带金玦,表示父子决绝。《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皆所见意也。反绝,谓反(返)其将绝者。”生者之间赠玦,是很凉薄的意味。如用玦为逝者陪葬,则是生者寄托哀思的深意,《孔丛子.杂训》:“子产死,丈夫舍玦佩,妇女舍珠瑱,巷哭三月,竽瑟不作。”
  
  百年送斛律氏玉玦,是“将死者”对生者表示诀别,此一去将决绝不环(还)。十四岁的少年也许自父亲去世那一天起,就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了。
  
  百年在玄都苑凉风堂拜见高湛,高湛令百年书写“敕”字,笔迹与贾德胄密奏相似,高湛暴怒,喝令堂上左右侍卫拥上槌打,百年登时仆地,高湛又令侍卫拽百年绕堂拖行,且拽且槌,所到之处血流遍地,濒死之际,百年呜咽着向高湛乞命:“愿与阿叔为奴。”高湛此时只恨眼前这个侄子不速死,哪里听得进去。百年被扔进水池,血液流尽,染红了池水。高湛还怕他没死,下令拖出埋尸后院,自己在一旁亲自观看。
  
  消息传到邺都,斛律氏手持玉玦痛苦哀号,绝食月余而死,死时手中还紧紧的攥着那枚玉玦,手掌拳握太久、指节僵硬不可分,斛律氏的父亲--名将斛律光亲往抚视,用手解擘,这才慢慢的舒拳释玦。斛律光把女儿葬在邺都之西,当地的百姓无不为她伤心。
  
  八年后,高湛的儿子,昏聩的齐后主高纬自毁长城,诛灭了斛律光全族,那个来自西北敕勒民族,世代淳厚恭谨、将星辈出,从北魏到北齐都创下赫赫战功的斛律家族从此不复存在。
  百多年前,河北磁州的北朝墓群出土了乐陵王百年与乐陵王妃斛律氏的墓志铭,百年墓志:“…王之育德,隔世玄同,爰自弱年,含章挺映。止水俦其风鉴,莹玉譬其容表。登山学海,虚往实归,帝典王坟,功倍师逸。故已价倾朱邸,声洽紫宫。始以常山王世子起家散骑常侍。文剑横要,清蝉曜首,赤墀俟而增映,翠帐伫以生光。”寥寥数语刻画出一个俊逸的少年,接下来的行文是勒志者或者说是斛律光不得以的苦衷。“及肃宗大渐,导扬未命,移宝图于元子,奉神器于唐侯。皇上义重天伦,慈深引进,备物典册,有隆焉尔。大宁初,封乐陵郡王,食邑二万户。”杀人者被称为“义重天伦,慈深引进”,死得冤屈悲惨的少年被称病死于家中“穹旻寡惠,雾露成痾,小年不永,善言遽毕。齐以恨动衣簪,悼结旒冕。以河清三年中薨以邸第。”王妃斛律氏墓志中写道“若夫玉产荆岑,价倾秦国,殊育汉水,光满魏车。薀曜含华,在物称丽,令仪淑德,璧人擅美。灵贶攸缠,皎然独立,夙禀绝群之操,弱有异人之姿。非览黄裳之易,坤德自远;未窥彤笔之史,嫔风已洽。属帝子重光,中闱伫训,眷言嘉偶,实在贤明。亦既来仪,腾晖云路,画堂流彩,香殿凝华。风出雨入,若湘妃之降止;容静体闲,似洛灵之微步。贞顺之美,声偃雅俗,交泰之盛,豫动人神。”关于她不幸夭亡的原因也是含混带过“早深埋玉之叹;芳菲始茂,奄同销桂之悲。呜呼,福善祸淫,有言而已。河清二年八月十九日薨于邺县永康里第,春秋十有五。岁次甲申三月己未朔二日庚申祔葬于武城西北三里。”
  “祔葬”的意思是指与百年太子合葬,似乎那一对在恐惶中相互扶持着过日的少年夫妻在死后终得团聚,但据《北齐书》记载:后主高纬时,扩建宫殿,改九院为二十七院,工程中,地下挖出一具少年的尸体,着绯袍金带,可知身份不凡,梳双髻,一个完整一个零散,只穿了一只靴子,可知生前曾被凌虐。宫廷内人悄悄议论,这就是当年惨死的百年太子。
  
  百年与斛律终未合葬。
 3:公孙九娘
  
  “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开篇,笔底微澜,实潜汹涌。于七并非小说虚构的人物,他是蒲松龄的同乡,明末武举人,清定鼎天下后,于七在家乡聚众起义。明史学家司徒琳说:“根据史实,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可以说没有一处能逃过兵祸的侵袭。”明末国势危殆之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朝廷大员身上最先成了一句空话,自乱溃败,望风披靡,“闯至则降闯,献至则降献,一降不止则再”。倒是全国各地民间自发的抵抗斗争一直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但揭竿斩木对抗铁甲兵骑无异于以卵击石,于七的起义最终被镇压,接踵而来的连坐诛杀让胶东大地哀鸿遍野,人烟杳迹。尽管清政府大兴残酷的文字狱,迫使史家和文人噤若寒蝉,但骇人的历史,至今仍透过零星的文字滴血,如袁枚《子不语•人面豆》记述:“山东于七之乱,人死者多。平定后,田中黄豆生形如人面,老少男妇,而耳目口鼻俱全,自颈以下皆有血影,土人呼为人面豆。”《聊斋志异》另有《鬼隶》篇,言“北兵大至,屠济南,扛尸百万”。
  
  国殇背后是万千黎民的家难,蒲公在《公孙九娘》中继续写道“上官慈悲,捐给棺木,济城工肆,材木一空。” 比起在扬州、江阴屠城后满城白骨露于野的惨况果然‘慈悲’。故事的开篇如此沉痛,继续铺陈的却是一段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
  
    十年后,一个莱阳书生来到济南祭奠在于七案里死难的亲友,借住在寺庙里。晚上,一位少年来拜访,竟是当年也枉死在于七案的同乡朱生,莱阳生惊怖不已,朱生说自己虽然已经是鬼魂,但怀旧事、念故人,让莱阳生安心,这次来是想托他主媒,把同样是鬼的莱阳生的外甥女嫁给自己,并邀请莱阳生来到自己所在的村庄。
  
    这个庞大的村庄实际上是埋葬于七案死难者的乱坟岗,死者的鬼魂如同生者一样生活,莱阳生在这里见到自己的外甥女,她自幼丧母,由莱阳生夫妇抚养长大,十五岁才回到自己家,于七案中和她父亲一起被押解到济南,父亲被处死后,她惊吓而死。如今骨肉至亲得以相见,却阴阳两界,莱阳生与甥女不由相对啜泣。甥女问亲人可都安好,莱阳生说都好,只是自己的发妻已经故去了,甥女感怀养育之恩身世飘零,不免又是一番呜咽。莱阳生对她说了朱生求婚的事,甥女有默许之意,正说着话,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走进屋里,忽见生人,忙转身回避,甥女拽住她,说是自己的舅舅,不需相避,甥女介绍姑娘名叫公孙九娘,栖霞人,是自己的好友,还是位善诗词的女学士。言谈间,莱阳生见九娘“笑弯秋月,羞晕朝霞”的娟娟静美,不觉心动。
  
    待九娘走后,甥女觉察出莱阳生的心意,主动提出要为二人牵红线,莱阳生高兴之余又担心人鬼有别,甥女说他与九娘本有宿契,不用多虑,并约好五天后再见。五天后,莱阳生随朱生重回鬼村,见到甥女盛装打扮的迎接他,知道她已经和朱生完婚,甥女告诉莱阳生已经把他求婚之意向九娘的母亲说了,老夫人非常高兴,但说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舍不得远嫁,希望莱阳生能入赘。
  
    这天晚上,莱阳生与九娘举行了婚礼,洞房花烛下,公孙九娘向丈夫讲述了自己如何在于七之乱中冤死:她和母亲一同被押解京城,走到济南,母亲被折磨而死,她绝望自杀。枕上追述往事,九娘哽咽不能成眠,口占两首绝句:
  
    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
    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
  
    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
    忽启缕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
  
    弱质无依的女子,生命如浮花浪蕊消逝,遗恨人间的九娘知道眼前的幸福并不能长久,一天,她凄然地对莱阳生说“千里柔魂,蓬游无底,母子零孤,言之怆恻。幸念一夕恩义,收儿骨归葬墓侧,使百年得所依栖,死且不朽。” 夫妇合葬是我国古俗,如《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白居易《赠内》“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公孙九娘期望莱阳生能把她的骸骨带回家乡,待莱阳生百年后合葬在一起,让她的亡魂终有所“归”。这是情深义重的重托,莱阳生承诺一定做到,九娘说“人鬼路殊,君不宜久滞。”她落着泪拿出一双罗袜给莱阳生以示长决,催促他尽快离开。莱阳生凄然走出来,久久徘徊着不忍离去。
    
    经过朱生家,他失魂落魄地叩响了大门,朱生和甥女出来迎接他,惊问他为什么这个样子,莱阳生惆怅多时,把九娘的话告诉了二人,甥女说即便九娘不说这番话,自己也会说的,这里不是人间,不可以久居,说完泪下不止,莱阳生唯有含泪与夫妇二人作别。回到寓所,莱阳生辗转反侧,彻夜无眠。天亮后想去找九娘的墓,才发现忘记询问墓地的标志。夜里他再次回到鬼村,却不见往常的村落,月光下唯有千坟累累,他怅然展开手中的罗袜,一阵幽风吹过,罗袜化缕成烟。
  
    回到家乡半年,莱阳生仍不能释怀,他重返济南故地,期望能有所遇,走到南郊,天色已晚,只见坟兆万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鸣,骇人心目。忽遥见坟岗之间隐约站着一个女子,模样很象九娘,莱阳生忙骑马赶过去,果然是,他下马招呼,九娘却转身就走,就象从不认识他一样,莱阳生试着再走近些,九娘脸色突然震怒,她抬起衣袖遮住了自己的脸,莱阳生连连呼唤:“九娘,九娘!”却始终听不到九娘回答,她的身影早已如轻烟般散去……
    
    无从知道九娘的衣袖遮住的是否也是一双泪眼,蒲公的行文到此为止,下笔温厚如他却这样苦心写出了聊斋故事中最残忍的结局,叹许多许多的话没有说完,叹人间本无忘川。灾难深重的年代,通往鬼蜮的路上无从折返,万千无辜的死者没有人做传。会心者,噎咽长叹,掩卷无言。
 4:愿早如此环,遂得相见
  
  
  宋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金军攻陷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宋钦宗赵桓派弟弟康王赵构前往金营议和。赵构行至磁州(今河北磁州),被宗泽将军劝止:“肃王一去不返,如今金虏以诡辞致大王,虏兵已迫近京城,大王再去又有何益!臣愿大王勿行。”果然,就在赵构北使的同时,金军已经继续进军。十一月,金军轻而一举攻占了东京汴良,宋钦宗亲赴金军大营跪献降表,汴良城内皇家珍藏、公私储蓄被金军掳掠一空。转年三月金军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官员、教坊、工匠等一万四千多人分批押往金国都城会宁。押解路上,金军对他们肆意凌辱,一半的人被折磨致死或者自杀,尸体枕籍于途。
  
  渡过黄河后,宋徽宗遣武义大夫曹勋寻机南归,与侥幸避开了这场劫难的赵构联络,徽宗交付曹勋一件背心,里面密写:“可便即真,来救父母。”他哭着嘱托曹勋转告赵构:“无忘吾北行之苦。”并把擦泪的白纱手帕交给曹勋:“见上,深致我思念泪下之痛,父子未期相见。惟早清中原,速救父母。此外吾不多致语言,气已哽吾颈矣。俟到燕山,尔乃去。”
  
  赵构的发妻邢秉懿摘下一只素日戴的金耳环托付曹勋:“到时传语大王,愿早如此环,遂得相见,并见吾父幸道无恙。”周围人听后都忍不住掉泪。
  
  中国历次战乱都会带来无数人间悲剧,关于皇族北上后的遭遇,《靖康稗史》中有令人心惊的记述,“富戚子弟降为奴隶,执炊牧马,皆非所长,无日不撄鞭挞。不及五年,十不存一。”女性除了家国沦亡的痛苦,还要承受比男性更为深重的屈辱和灾难。“妇女分入大家,不顾名节,犹有生理,分给谋克以下,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邻居铁工以八金买倡妇,实为亲王女孙、相国侄妇、进士夫人。甫出乐户、即登鬼录,余都相若。”邢秉懿在北行时已有身孕,被逼迫“以堕马损胎”,押解到汤阴县时,因万夫长完颜宗贤逼辱调戏,邢秉懿几欲自尽。颠沛转徙的艰难,生死之间的挣扎,千言万语都难诉尽的苦楚都被她省却了,只是转告丈夫希望“早还”,转告父亲自己“无恙”。 邢秉懿流于史书的话仅此一句,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由此可以看出她是温厚重情的女子。
  
  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称帝后,遥尊母亲韦氏为宣和皇后,遥册妻子邢秉懿为皇后。但这样的“殊荣”对后来在金国“浣衣院”实为军妓营里遭受折磨的生母和发妻来说实在是天大的讽刺。
  
  曹勋逃归后,在南京把信令交给赵构,赵构哭着把徽宗的密书传给众臣看,古代中国长期形成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和“ 家天下”的观念,做为唯一没被金军掳走的皇子,挽国家之将倾的大任必然落在赵构肩上。可惜,赵构缺乏这一肩入世的担当,他一路南逃,逃到杭州方敢停下,宣称只是临时安顿。对着父兄留下的遍地烽火,内外夹攻的破烂江山,赵构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他着力于稳定局面,整顿内治,畅通政令,恢复民生。“临安”十年后,这半壁河山奇迹般繁荣起来。而金国由于连年用兵,内讧不断,政局动荡,已无力大规模南侵。在这种局面下,赵构却开始阻止主战派聚兵北伐的建议,也许是当初被完颜宗弼一路追杀、到处流亡的惨况还记忆犹新?也许是担心钦宗还朝,自己又将置于何地?也许只是一份想保全生母的私心?赵构的心结让时人怨怼、后人难猜,如果说南宋初年光复故土尚属“无力”,此时就是“无心”了。他宣布正式建都杭州,开始不断派遣使者与金国议和。赵构低声下气地敬献誓表:“臣构言:…既蒙恩造,许备籓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臣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蚤降誓诏,庶使敝邑永有凭焉。”
  
  绍兴十一年(1141年)年底,宋金终于鉴定了和约。和约规定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东到淮水,西到大散关为国界,十多年来韩世忠、岳飞、吴玠等主战派将领浴血收复的的失地都割让金朝。割地称臣换来金熙宗“开恩”在次年放还赵构的生母韦太后,以及宋徽宗、郑皇后、邢秉懿的灵柩归宋。
  
  邢秉懿当了十二年的“皇后”,没有过一天皇后的日子,于绍兴九年死于五国城,时年三十四岁。在邢秉懿的灵柩前,赵构长恸不已,自在南京遥册她为皇后,他就没有再立皇后,终于等到她回来,却已是一具枯骨,他追谥邢秉懿为懿节皇后,并隆重安葬。死者无觉,哀荣不过是风吹即散的灰烬。自收到她的那只耳环,十五年过去了,他让她藏着另一只耳环,怀着“早还”的空梦,血泪空流,望断了归路。或许悲歌可以当泣,或许远望可以当归…
  
  很长时间里,赵构心情抑郁,甚至不能上朝,吴贵妃为了宽慰他,特意为自己两个才华横溢的侄儿吴珣、吴琚娶了邢秉懿娘家的两位姑娘,让赵构深为感动。绍兴十三年,赵构感念吴贵妃多年来与他同甘共苦、生死相随,立她为后,至此,十六年来中宫虚设的南宋宫廷有了第一位皇后。
  
  时人张扩《挽懿节皇后词》云“内治推炎宋,名参列后贤。若为忧国步,遽报损天年。未畅关雎化,空腾炜管传。六宫遵旧训,女则有遗篇。”仿佛邢秉懿是在宫廷里安稳过日的贤后。遭受家国巨变,随中原衣冠南渡的张扩应该了解邢秉懿的遭遇,也许正是因为感同身受才不忍写出。后世人回望痛史,对辜负邢秉懿的赵构已经没有宽容,明人陈鉴写道:
  
  日短中原雁影分,空将环子寄曹勋。
  黄龙塞上悲笳月,只隔国安一片云。
  
5.齿冢二则(李可从 俞樾)
  
  ①李可从
  
  崇祯在位晚期已经是明帝国的末世,朝政纷乱,狼烟数路,张献忠和李自成的队伍都迅速发展,明军累战失利,北方重镇纷纷陷落。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朝廷命身在陕西的汪乔年督师赴河南讨伐李自成。当时关中的明军精锐部队已经全部殆尽,临危授命的汪乔年重整残军,调动边卒,勉强凑得三万兵马开赴河南。
  
  汪乔年手下一名叫李可从的武官也随军前往。李可从与妻子彭氏感情深厚,独子李颙只有十四岁,李可从心中十分不舍,因为知道此番前行意味着赴死,队伍开拔前,李可从拔下一枚牙齿送给妻子彭氏,他对妻子说:“战危事。不捷,吾当委骨沙场,子其善教儿矣。” 彭氏忍泪应承。行军途中,李可从寻空寄来家书三封,信中道不尽对妻儿的殷殷思念。崇祯十五年二月,汪乔年率部苦守襄城(今河南襄阳),兵疲饷乏、后援不继,半个月后襄城被李自成部攻破,汪乔年与数千关中子弟死于随后的巷战,李可从也在其中。
  
  消息传回家乡,彭氏悲恸不已,欲寻短见,李颙哭着劝母亲:“母殉父固宜,然儿亦必殉母;如是,则父且绝矣。”彭氏终于止泪,她把李可从留下的牙齿埋在李家坟茔,称为“齿冢”,并在一旁留出自己的空穴。她想着丈夫临去的嘱咐,要把儿子抚养成人。李可从世代布衣、家境贫寒,没有给妻儿留下家产,有族人建议彭氏让李颙去做佣人,或者是到县衙做杂佚以维持母子的生计,都被彭氏婉拒,她期望儿子能继续上学。因为交不起学费,老师不肯收下李颙,彭氏悲愤之余唯有让李颙自学,她鼓励儿子说“经书固在,亦何必师”,家里买不起书,她就让李颙去附近乡儒家去借阅,母子茕茕相依,安守清贫饥寒,以为人纺织抄写为生。
  
  李颙深知寡母的不易,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弱冠时已经博阅群书,经史子集、百家释道,无不谙熟于心,县令樊侯辛对李颙的学识十分惊叹,自题 “大志希贤”的匾送到李颙家。而立之年写出《观感录》、《帝学宏纲》、《时务急策》等书,成为关中一带有名的学者。
  
  少年失怙对李颙来说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他屡次打算去襄城寻找父亲的骨殖还乡,都因为放心不下老母未能成行。后来彭氏生病,他千方百计寻找良医诊治,亲侍汤药数月之久。母亲病逝后,他把母亲安葬在父亲的齿冢旁,并为母守孝三年。康熙九年(1670年),李颙从家乡盩厔(今陕西周至)出发,徒步两千里赴襄城,但三十年过去,何处找寻父亲的下落?走遍襄城,也没找到一丝线索。他作了祭文,身穿丧服在地神庙祷告,昼夜痛哭,泪尽继以血。襄城县令久闻李颙之名,更为李颙这番孝行感动,他下令在故战场为关中烈士修群墓、建祭祠。江苏常州知府骆钟麟听说李颙在襄城,就派人迎接李颙去常州讲学。江南一带无锡、江阴、靖江、宜兴等地,也都在当地的孔庙设立讲席,争迎李颙。“所至听讲者云集,执贽门下其众”。李颙一直记挂着襄阳的烈祠,回绝了当地学者留他继续讲学的邀请,重返襄阳时,烈祠已经建成,襄城县令设祭,李颙伏地大哭,“盖尝祝于父,愿以五千国殇魂同返关中故也” 。他从群墓上捧起一抔土带回家乡, 附在父亲的齿冢里,以告慰母亲的亡灵。
  
  如果没有后来李颙的终成大器,不会有这个“齿冢”的故事传世,不会再有人知道世上有李可从为人夫、为人父的恋恋不舍,和彭氏接过丈夫牙齿后的心碎欲绝。说到“信物”,总会让人感觉只是关乎恋人间的故事,夫妻之间情深义重的故事往往被忽略,东汉蔡邕《琴操》中记述战国时聂政为报父仇躲入深山苦练,为了不被人认出,漆身易容,吞炭变声。七年后下山。在路上遇到了自己正在卖梳子的妻子,聂政不由地对她笑了一下,妻子看着他掉下泪来,聂政问她:“夫人何故泣?”妻子说:“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聂政安慰她说:“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然后重回山里,用石头敲掉了所有的牙齿。七年未见,仍朝思暮想,犹能凭牙齿相认,这便是夫妻了。山西永济县有一个古俗,夫妇成婚后,妻子要亲手绣一对儿荷包,送丈夫一只,自己留一只,但这荷包要很多年以后才会派上用场,因为它们是装牙齿的牙袋,人老后脱落的每一颗牙齿都要装到这牙袋里,最后一颗不少的随二人安葬,谁愿意辜负这白头偕老的见证?可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兵荒马乱,饔飧不继的岁月一千年又一千年,容不下多少平凡的夫妻旦夕相守、安稳老去,暮年时牙齿一颗颗自己掉完,白骨相牵。
 6:领巾题字二则(明节皇后 谢希孟)
  
  (1)明节皇后
  
  宋徽宗的安妃出生在贫家,偶然的机会进入后宫,安妃天资聪慧,善解人意,而且心灵手巧,擅长化妆与女红,每做一件新衣服,立刻被人仿制。她的聪颖美貌深得宋徽宗宠爱,“朝夕得侍上, 擅爱颛席,嫔御为之稀进。”短短几年里,生了四个孩子:建安郡王赵楧、嘉国公赵椅、英国公赵橞、和福帝姬金珠。政和四年,被封为贵妃,原本是酒保的父亲也被封为节度使。宋徽宗笃信道教,当时宠信一个自称有奇术的道士林灵素,林灵素投其所好,称徽宗是上帝之长子,天上神霄玉清王,号长生大帝君,特下降人世治理黎民,安妃则是九华玉真安妃。于是徽宗对安妃越加宠爱无及,“一时遭遇,宠倾六宫”。
  
  福祸相随,大约是承受不起那么大的恩宠,才三十四岁的安妃忽然一病不起,弥留之季,她对左右说:“我有遣祝在领巾上,候我气绝,奏官家亲自来解。”说完就去世了,徽宗赶来,忍恸解下她的领巾,原来是安妃用娟秀小字写下的遗言:“妾出身微贱,而无寸长,一旦遭遇圣恩,得与嫔御之列。命分寒薄,至此夭折,虽埋骨于九原,魂魄不离左右,切望陛下以宗庙社稷之重,天下生灵之众。大王帝姬之多,不可以贱妾一人,过有思念,深动圣怀。况后宫千计,胜如妾者不少,妾深欲忍死,面与君父廖别,谪限已尽,不得少留,冤痛之情,言不能尽。”徽宗看完愈增心痛,抱着安妃的遗体悲不能胜,他不顾礼法和朝臣的反对,将她追谥为明节皇后。
  
  葬礼上,后宫妃嫔们前去吊唁,徽宗和她们相对啜泣。因为去吊唁的崔妃面无哀容,徽宗甚至怀疑安妃是被她整蛊害死,盛怒之下把崔妃废为庶人。崔妃也曾得到徽宗的宠爱,给他生过五个孩子,对她而言,安妃不过是夺去了她昔日光华的情敌而已,面无哀容是从心而发,倘若也陪着掉泪,才是违心的做作。如果知道帝王翻脸比翻书还快,想必会“哭”的比徽宗都伤心。帝王的爱往往只是一时的,如深怀故剑之思的汉宣帝与毕生衷情发妻的明孝宗那样的帝王屈指可数,享尽荣华的杨玉环都曾被屡次逐出宫去。随时都有不虞之灾的后宫,惟有智者可以保全自己,正如冯梦龙《情史》中的评论:“李夫人病笃,不肯见帝,虑减其爱也。成帝欲持昭仪足,昭仪转侧不就,虑尽其爱也。人主渔色,何所不至。而能使三千宠爱在一身,岂惟色哉!其智亦有过人者矣。”也许正是因为安妃知道后宫斗争的残酷,知道其他后妃对她的怨恨,才写下一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遗言。自己去世后,四个幼小的孩子将失去母亲的庇佑,绝不能再失去父亲的关注。
  
  果然很久过去徽宗依然难以忘怀,左右为了宽慰他,常常提到安妃的领巾, 徽宗听后就越发伤感起来。第二年赏灯时节,他回想和安妃一起出行的情景,不禁悲从中来,写下《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
  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偶尔的心痛,不妨碍风雅自赏的徽宗继续荒废朝政,终日沉醉于艺术与声色,几年后,葬送了北宋百年家国、万里山河。安妃放心不下的孩子们全都随皇族北上,他们的眼泪,没能再洒到母亲的坟土,一年年过去,终于被北地的朔风刮干。
 (2)谢希孟
  
  “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男子,而钟于妇人”,这是南宋文人谢希孟在他的《鸳鸯楼记》里的一段名言。谢希孟是思想家陆九渊的学生,个性俊逸豪放,潇洒不羁。据《西湖游览志余》记载,他与一个姓陆的歌妓相爱,以至于难舍难分,陆九渊多次责备他,希孟只是敬谢而已,照旧我行我素。后来,他又要为陆氏建造鸳鸯楼,陆九渊觉得未免太不成体统,于是格外严厉地批评了他,他还是不听,并说,我不但要造楼,还要为所造的这楼作记。陆九渊很赏识他的文章,不觉问道,这楼记你打算怎样写呢?希孟当即说了上面这句开头:自从江左名流陆逊、陆抗、陆机、陆云死后,天地英灵之气,不钟情于男子而钟情于女人。陆九渊听了这话,知道他在讥讽自己,也只有默然不语。
  
  一天,谢希孟又赴陆氏处约会,正两情缱绻间,却恍然有悟,忽起归意,没有告辞就离开了妓馆,陆氏一路追到江边,又悲伤又留恋,禁不住掉下泪来。希孟取领巾写词一首付与陆氏,毅然登舟离去。词云: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无关始乱终弃,谢希孟也没有说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许“悟” 了导师陆象山先生教导的“如镜中观花”,达到“无物”的境地,自然也就无了陆姑娘,无了那段缠绵的感情羁绊。或许是想与其一开始欢乐好合、终至分离,不如各留不尽之情,长相思。只是苦了江边的女子,如何拿着这一方尺素,在岸上追着船前行,脚步踉跄、长涕不止,而谢希孟终于没有回头。元末杨维桢 的《长洲曲》,可说是陆氏彼时心情的写照:
  
  长洲水引东江潮,潮生暮暮还朝朝。
  只见潮头起郎舵,不见潮尾回郎桡。
  昨夜西溪买双鲤,恐有郎缄寄连理。
  金刀剖腹不忍食,尺素无凭脍还委。
  西溪之水到长洲,明日啼红临上头。
7:印章二则(问郎 长毋相忘)
  
  (1)问郎
  
  崇祯八年(1635年),十八岁的杨影怜与陈子龙黯然分手,也许是想将痛苦淡忘,她返回盛泽镇居住,并为自己改名为柳隐,字蘼芜,后见佛语“如是我闻”之句又改名为如是。自此浪迹吴越之间,与张浦、程嘉燧、李待问、汪汝谦等江南才子有过或长或短的情缘。
  
  李待问,字存我,松江府华亭县(上海)人。文章卓然出众,笔力遒劲、飘逸俊秀的书法更是为时人称颂,对比李待问与柳如是二人的传世作品,不难看出相似的气息,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中说:“河东君所与往来之名士中,李存我尤以工书著称,河东君之书法当受存我之影响无疑。…河东君及其同时名姝多善吟咏,工书画,与吴越党社胜流交游,以男女之情兼师友之谊,记载流传,今古乐道。推原其故,虽由于诸人天资明慧、虚心向学所使然,但亦因其非闺房之闭处与礼法之拘牵,遂得从容与一时名士往来,受其影响,有以致之也。”
  
  柳如是与李待问有过交往,但未到心心相印、共约白头的深意。之前宋征舆与陈子龙的踟躇多少让她心寒,身陷欢场,再刚烈决绝的女子也会生出许多的顾盼。分手之际,李待问送给柳如是一枚玉石印章示别,印文是亲手所篆“问郎”二字,自己的名字嵌含其中,虽说不上是曷以为怀,一往情深,也可见一份彼此珍惜的温厚的情义。
  
  崇祯十三年冬天,柳如是身着男装放舟常熟虞山拜访钱谦益, 钱谦益此时刚从同乡诬告中解脱出来,忽听到有人来访,欣然相迎,柳如是清谈如流泉,雄辩似利剑,使钱谦益大为叹服。次年夏天,他以嫡聘之礼迎娶柳如是,让漂泊多年的柳如是终有归宿。
  
  崇祯十七年初,钱谦益在南京宴客,与柳如是多年未见的李待问也被邀请,柳如是听说李待问在座,遣侍女代她向李待问致意,同时奉还了那枚珍藏了许久的“问郎”印,了却这一段情缘。诗人王沄感于此事作诗云:
  
   尚书曳履上容台,燕喜南都绮席开。
  闪烁珠帘光不定,双鬟捧出问郞来。
  
  惘然相忆,对年轻时的经历未必不珍惜。只是彼此都明白,情随境迁,当年那一段浅情早已如逝水不复,念念在齿的还是身边甘苦与共的人。
  
  就在这次宴会不久,明帝国在内忧外患中土崩瓦解。顺治二年(1945年)五月清军南下攻陷南京,柳如是劝钱谦益蹈水自尽保全名节,被钱谦益拒绝,并与赵之龙率先跪倒洪武门,行四拜礼迎降清军入城。八月,清军开始围攻松江府城,作为守城义军将领的李待问坚守到城破后悬梁自缢,气息未绝之际被赶到的清兵杀害。
  
  清初松江人吴履震撰写的《五茸志逸》记载,自松江城破后,僧人慧解“终日行吟泽畔,有一室扃户甚固,戊子冬圆寂。众视其室废碎瓷器盈石,盖平日从街衢泥沙中有明朝年号者,不惜拾取如珍藏。夫老衲方外之人也,犹然寄忠荩于瓦砾,彼须髯如戟,素称名士。乃甘献年号以求荣利者,亦独何心?”直指当时屈节的所谓名士。名士之一的钱谦益余生都是在忍辱含垢的煎熬中度过的,柳如是从前的恋人李待问、陈子龙先后慷慨赴死对他来说是另一种折磨。唯有在柳如是的扶助下为复明暗暗奔走、倾尽财力来偿还心债,世人对他的唾弃也因此渐次低落。
  
  相传大书画家董其昌在寺庙看到李待问的书法,赞赏后却说:“字间有杀气,其人恐不得善终。”何谓善终?值太平世,生湖山郡,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厅前花开花落么?李待问没有选择善终,只留浩气在江南青山绿水间。
(2) 长毋相忘
  
  清代乾嘉年间广东顺德画家黎简诗、书、画、印俱佳,是独步岭南画坛的一代宗师。黎简青年时代因为清高孤傲、洒脱不羁,被乡邻称为狂人,他毫不介怀,还刻下“得闲多事处,知足少年狂”、“小子狂简”、“ 其狂不可及”等闲章自娱自嘲,同邑名士梁若谷很欣赏他“狂”后面的才华与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在黎简二十岁的时候,把的长女梁雪嫁给了他。
  
  黎简家境贫寒,一直随父亲在两广奔波做些小生意,家里全靠梁雪辛苦操持。常年在外的黎简偶尔回到家中,也是看书作画到很晚才睡,梁雪就一直陪着他,黎简催她去睡,梁雪珍惜夫妻间的短聚,总想和他多呆一会儿,就说自己不敢独睡。梁雪身体虚弱,常年患病,生下女儿黎琼后再无所出,夫妇俩对唯一的孩子视若掌珠。为了多和妻女团聚,黎简在中了秀才后,淡于仕途,带妻女在广州居住,以开私塾授课为生。
  
  当时黎简的书画已经为时人所重,但黎简爱惜自己的作品,自认不佳的决不出手,以至于有人伪造他的书画在市上出售,黎简想到对方也是为了养家谋生,从不去为难,“安得以我手,遍赠穷独士。尽令彼因我,而使其似尔。我则自卧病,亦所大欢喜”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广东发生粮荒,广州城人心慌慌、米价飞涨,黎简怕梁雪为无米下锅发愁,悄悄当了自己的大衣换钱买米,并写诗自嘲:“二樵先生贫澈骨,犹欲讳贫如讳疾。典衣一事非一时,其始尚畏妇子知。”但换来的几个钱只能抵挡一时,到最后还是和梁雪说了实话,梁雪立刻卖掉了心爱的首饰,度过了困境。
  
  黎简喜欢游历、交友广泛,即便生活安定下来,还是常抛妻别子,置身旅途,往来于南宁、顺德、佛山、广州府城之间寻友叙旧、切磋诗书画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黎简在外访友回到家中,发现本来就体弱的梁雪竟卧病不起了,不由大惊,梁雪说是因为前几天大降暴雨,担心黎简在路上被雨淋到,日夜揪心,一下病倒了。黎简自责不已,忙寻医抓药,可梁雪已经汤药难进,弥留之际,她紧握着黎简的手嘱咐在她死后,不要把她埋得太远,因为她体弱不能走那么远的路回来。最好是埋在高处,中间隔水,坟周围种上竹子来挡风,那样她就可以时时刻刻看着自家门口,看到黎简和孩子,说完含泪而逝。
  
  又不是新婚、垂老、无家,如何利重离轻,万古苍茫为此别?黎简伤心到不知身在何处,他冶铜模铸下一枚瓦当形朱文“长勿相忘”印,系在梁雪臂上随她安葬。从前不论走得多远,都在家里默默守望的那个人再也不在了,“相怜逢同病,同病更相怜;枕共花檐雨,房分药鼎烟;苦心长短夜,瘦影十余年”。家中处处都是回忆,都是满眼的伤痛,曾经最温暖的地方只因夫妻中路分离,陡然变做万古伤心地,黎简再也承受不住,不久就带着全家搬到佛山。
  
  两年后,他重回南宁,夜宿邕江船上,模糊中听说有朋友返乡,他忙托朋友带信给梁雪,一时百感交集不知如何落笔,刚刚写下“家贫出门,使卿独居”八字,忽然江上风浪大作,黎简触舟而醒,醒后见暗夜茫茫,江水无边,才知道刚刚是在做梦。此时距梁雪去世已有两年,自己在梦中还像从前那样给她写信。纵有千言万语,又寄往何处?“呜呼!梦而不得见,不如其勿梦也,况予多病少眠,梦亦不易得!”回想梦境,泪湿衣衫,他写下《二月十三夜梦于邕江上》以纪念:
  
  一度花时两梦之,一回无语一相思。
  相思坟上种红豆,豆熟打坟知不知?
  
  一片哀怀,布满纸面,黎简曾说写诗是要发于内心,“为歌为哭准于情,多读多吟贯以诚。”夫妻离丧,当歌当哭又能如何?黎简的画风在梁雪去世后变得苍润而淡远,尺副千里,但见画者的大悲与孤独。随梁雪下葬的印文来自汉代镜铭,是古人对天下有情人的祈祝:“与天无极,与地相长,欢乐未央,长毋相忘” 古人又说爱过弥深,天会妒。
 8:红叶题诗
  
  唐僖宗年间的一个傍晚,年轻的学士于祐在皇城宫墙外漫步。当时万物飘零,秋风萧索,残阳西坠,不由得让于祐生出无限乡愁。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看见御沟不断有红叶漂出。片片浮泛,情意幽远。忽然他发现其中一片较大的红叶上似有墨印,就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使他感到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祐把诗叶带回家,藏在书箱内。那首幽怨伤感的小诗始终让他难以释怀,他猜想这是宫中才女所作,对宫中那位落寞的写诗女子顿生爱慕之情,尽管她的身影是虚幻飘渺的。几天后,他也找来一片红叶,题了两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于御沟上游的流水中,又怅然地在下游流水边徘徊良久方离去。于祐将此事讲给几个朋友听,有人笑他痴愚,也有人为他这片心意感动。
  
  人世艰难,命途多舛,于祐后来屡次应试落第,旅情客思、倦于游历,只好安下心来在河中贵人韩泳家教书,“红叶题诗”似乎也成了记忆深处的一场幻梦。一天韩泳告诉他说:“帝禁宫人三十余得罪,使各适人,有韩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宫,今出禁庭来居吾舍。子今未娶,年又逾壮,困苦一身,无所成就,孤生独处,吾甚怜汝。今韩夫人箧中不下千缗,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丽,吾言之使聘子,何如?” 于祐唯有感激下拜。很快,于祐就在韩泳的帮助下与韩氏共结连理。结婚那天,于祐惊见韩夫人美若天人,恍若误入仙境。
  
  一日,韩氏无意间在于祐的竹书篮里看到他珍藏多年的那片红叶,不由大惊,问:“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于祐便如实相告。韩氏说:“吾于水中亦得红叶,不知何人作也?”于是开箱取出红叶,墨迹犹存,正是于祐当年所写。俩人相对惊叹,感泣良久,同声说道:“事岂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韩氏说当日得到于祐题诗的那片叶子后,又回了首诗,现在还藏在箱子里。于祐读道:
  
  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
  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
  
  这件事传开后,时人莫不惊叹,因为自红叶题诗到他们结为夫妇,中间已隔着十年的光阴。后来有一天,韩泳宴请于祐夫妻吃饭,席上开玩笑说:“子二人今日可谢媒人也!”韩氏笑着说:“吾为祐之合乃天也,非媒氏之力也。” 韩泳颇诧异,说何以见得,韩氏于是取笔写下一首七绝:“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于祐夫妻后来的生活也很美满,受过苦的人格外惜福,何况这是一段红叶为媒,流水为证的因缘呢?后人为这段人间佳话作诗纪念:
  
  长安百万户,御水日东流。水上有红叶,于独得佳句。
  子复题脱叶,流入宫中去。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
  出宫三十人,韩氏籍中数。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
  寓居贵人家,方与子相遇。通媒六礼俱,百岁为夫妇。
  儿女满跟前,青紫盈门户。此事自古无,可以传千古。
  
  这段故事来自北宋刘斧《青琐高议》中收录的同时代文人张实的作品《流红记》,后来被元人白朴、李文蔚分别改编成杂剧《韩翠苹御水流红叶》和《金水题红怨》。“红叶题诗”传奇的几个版本中,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的可能是最早一个,故事说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赴京应举,偶过御沟边,拾得红叶一片,上题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来宣宗裁减宫女,下诏将宫女许配给百官司吏,但不包括未及第的举人,故卢渥没有机会得配。直到卢渥任范阳令时才得配一位姓韩的宫女。一日,韩氏在卢渥书箱里发现了那一片题诗的红叶,嗟叹良久,说,当时我只是偶然题诗放在水中,没曾想到却在郎君的箱子中收藏着。卢渥对照韩氏书迹,果然分毫不差。
  
  另据《太平广记》中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顾况在洛阳时闲暇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一位宫女在一片梧桐叶上写了一首诗,随御沟流出,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个性洒脱的顾况得到诗后,在那片叶子上写下:“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把叶片放入上游流水里,让它飘进宫中。十多天后,有人在东苑游春时,又在御沟流出的梧桐叶上见诗一首,便送与顾况,诗云:“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遗憾的是这一段缘分到此为止,终究没能成为一段早于卢渥夫妇的佳话。
  
  在宋初孙光宪记述晚唐五代遗事的笔记《北梦琐言.云芳子魂事李茵》里,“红叶题诗”更成了进士李茵与宫中女侍书云芳子人鬼相恋的悲剧故事。宋人王铚《补侍儿小名录》引《通幽记》中记载的则是很理想化的结局:贞元年间进士贾全虚临御沟而坐,忽见一花连数叶流出,叶上有诗一首,笔迹纤丽,言词幽怨“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全虚不由的悲想其人,涕泗交坠,不能离沟上。结果事情辗转被德宗所知,派人查询,发现诗是翠筠宫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所写,她自陈:“初从母学文选,初学记及慕陈后主孔贵嫔为诗。几日前,临水折花,偶为宫思。今败露死无所逃。”德宗大为感动,把凤儿许给了全虚。
  
  《全唐诗》中收录的一首《书桐叶》写作背景应该属实,与通常“红叶题诗”的故事不同,主人公是普通青年男女,据五代时金利用《玉溪编事》记载,前蜀尚书侯继图,出身于书香世家,年轻时代终日手不离卷,口不停咏。在一个秋风四起的日子,他在成都大慈寺的楼上倚栏观景,忽然有一片梧桐叶飘落而下,上面题诗一首:
  
  拭翠敛蛾眉,郁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书成相思字。
  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在桐叶上,愿逐秋风起。
  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
  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
  
  侯继图大为惊奇,他很喜欢这首诗,就把这片树叶保存在衣箱里。五六年以后,他和一位任姓小姐结婚。一天,侯继图吟咏此诗,夫人听到诗的前句后,不由急切的询问,这是当初我在绵州作的书叶诗,你怎么会知道的?侯继图也一样激动,就让妻子当场默写全诗,结果竟和他保存的树叶上的诗句完全一样。这个故事之不可思议在于,秋风居然能把树叶吹到四百里外?
  
  张实在《流红记》中评论:“流水,无情也;红叶,无情也。以无情寓无情,而求有情,终为有情者得之,复与有情者合,信前世所未闻也。” 原本“落叶无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但千百年来,这一段段“红叶题诗”却让人们从此对落叶流水寄予了无限情感:南宋末年王沂孙《绮罗香•红叶》借红叶寄托一番末世情怀:“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流醉舞。”清代李渔设计制作了一种秋叶状的匾,称 “秋叶匾”,并在《闲情偶寄》里解释说:“御沟题红,千古佳事。取以制匾,亦觉有情。”民国初诗僧苏曼殊《本事诗十首之六》:“乌舍零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是纪念自己坎坷人生里一场错爱的凋零。
  
  佛家说:因缘会则万物生,因缘离则万物灭。人世间的一切无非都是因缘而聚,缘尽则散。惟有那样悲风飒飒的秋天、那样颓阳西倾的傍晚、幽囚深宫的才情女子、他乡飘零的没落书生,才会有了那样一场不知对方是何人、何样就开始了的相思,有了那样一段十年之久的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
  9:金锁
  
  袁枚《随圆诗话》里说自己的几个妹妹都文采出众,却不幸都“多坎坷、少福泽”,其中三妹袁机的婚姻却不是这六字就能简单概括的。袁机是自幼定下的娃娃亲,定亲的经过原本是一段佳话:袁机4岁时,父亲正在给衡阳县令高某做幕宾,高某死在任上,被查出有亏空,妻儿下狱,此时已离开衡阳的袁父赶去救出了高某的妻儿。高某的弟弟感激袁父的侠义,说自己的妻子现有身孕,若生男儿,愿与其三女儿结为娃娃亲,袁父答应了。后来高家果然生了个男孩,就依照约定,送来一枚金锁片,袁家给女儿袁机挂在项圈上,正事地定下了这门亲事。袁机的少女时代是幸福的,父亲多年来辗转在各地为地方官做幕僚,不能常回家和妻儿团聚,但在母亲章夫人的辛苦操持下,一家人过的其乐融融。尽管家贫,章夫人还是为儿子袁枚请了家庭教师,几个女儿也常常在帮母亲操持家务、针黹女红之余去听课。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袁机长成了才貌双全、知书答礼的大姑娘,渐渐到了出嫁的年龄。
  
  成亲的日子快到了,高家却来袁家退亲,说自己的儿子高绎祖得了治不好的恶疾,怕耽误了袁机,袁家父母心疼女儿,想应允下来,而袁机认为女子既然已经定婚,就只能从一而终,她决然发誓:夫婿有“疾,我字之;死,我守之”。同时终日拿着金锁啼哭,寝食俱废,父母没有办法劝解,只好回绝了高家退亲的请求。高家第二次来人说明了实情,退亲并不是因为高绎祖有病,而是因为其人忤逆、残暴、嗜赌,高家父母不想对不起恩人,希望袁机能另寻个好人家,不要往苦海里跳。但袁机听不尽任何人的劝告,坚持不退亲,到25岁时,终于依自己所愿嫁到了远在如皋的高家。
  
  袁机知道等待她的是苦海,但还是义无返顾的跳了下去,她觉得自己的努力会改变一切,她孝顺公婆,婆婆因此疼爱她如己出,对丈夫高绎祖更是委曲求。高绎祖无理由的打骂她忍声相承,他自己不事生产,却不愿意让袁机做针线,她就停止女红;高绎祖不学无术更看不得她写诗词,并把她的作品毁掉,她就当真不再写诗;后来袁机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阿印,孩子虽不幸是个哑巴,但也给了袁机很大安慰。做了父亲的高绎祖丝毫没有长进,他偷了袁机的陪嫁做赌本,输光了还欠下债,回来反而拿袁机撒气,往死里毒打她,用棍子打,拿火灼,婆母出来阻止,他丧心病狂把母亲的牙齿打断。袁机逆来顺受,幻想她的隐忍善良总会有一天能唤醒高绎祖的良知。最后他居然想把袁机卖了还欠下的赌债,被逼无奈下,袁机逃到尼姑庵栖身躲避,又请人给娘家报信求援。父亲从老家赶来,看到爱女的惨况,悲愤之下报到官府,官府判决离异后,父亲把袁机带回杭州。怀抱着不会说话的孩子,沿着四年前出嫁的路回家,袁机一路泣下不止。
  
  按照古人的观念,嫁出去的女儿便不再是娘家的人。袁机回到娘家尽管是和父母兄长生活在一起,这时她只能算是娘家的客了。她取号青琳居士,素服、茹素,表示在家修行。固有的亲情和她本人的温和博雅让一家老小对她尊敬有加。三年后,袁枚搬迁到南京,袁机也随着全家一同前往,定居随园。
  
  没有残暴的丈夫再毁坏她的诗稿了,她将在家人面前掩饰的寂寞,无法排遣的悲伤写在诗里:《闻雁》里写孤雁的哀号:“秋高霜气重,孤雁最先鸣。响遇碧云冷,灯含永夜清。自从怜只影,几度作离声。飞到湘帘下,寒夜尚未成。”除了侍奉双亲和帮袁枚料理家务,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在对哑女阿印的教育上,耐心地教她认字、画画,希望她以后能和人交流。寂寥之中,小女儿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偶作四绝句》之一:“归梦隔扬州,空庭雨不休。女娇频乞果,婢小懒梳头。”还在一直牵挂着疼爱她的婆母,托人给婆母带去食品衣物,写出《寄姑》表示感念和追忆的心情:“欲寄姑恩曲,盈盈一水长。江流到门口,中有泪双行。”对于丈夫,宽容多于恨意,如《感怀》中所说:“草色青青忽自怜,浮生如梦亦如烟。乌啼月落知多少,只记花开不记年。”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从如皋传来了高绎祖的死讯,往事纵然不堪回忆,总是夫妻一场,袁机《追悼》诗“旧事浑如昨,伤心总问天。”之句写出她不愿诉人的苦楚;“牉合三生幻,双飞一梦终。”是心头隐隐的哀伤。身心俱瘁的袁机在第二年冬天病故,死时才四十岁。
  
  袁机的死让家人痛彻心扉,袁枚《祭妹文》中哀叹妹妹正因为读了书,深陷于“节义”二字,才误了自己一生,“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堂弟袁树《哭素文三姊》也是以墨和泪地写到:“少守三从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
  
  袁机因为抱守金锁之约、绝不退婚,遭受了非人折磨也要恪守三从而被收录于《清史稿.列女传》。二十五史中留有姓名的女性只有八百多人,其中有很多如袁机一样是以血泪换来的节烈之名,每个烈妇后面都是一段段悲惨的故事。袁树“纵教青史留遗迹,已负从前金粟身。”可谓一语道破。当时合肥女子许燕珍读过袁机的遗稿后,大为感叹:“彩凤随鸦已自惭,终风且暴更何堪!不须更道参军好,得嫁王郎死亦甘”。袁机在能选择时候如果不执著于“三从”,不会是这么悲惨的一生,可古代社会给女性的空间如此逼仄,但见茫茫苦海,哪有退路。
 10: 破镜重圆
  
  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才华横溢却不善治国,通宵达旦地和妃嫔宠臣宴会笙歌、纵酒赋诗。军国政事,皆不管不问,甚至对家人也不甚尽心,外貌清丽,性情温婉,且文才过人的妹妹乐昌公主到了出嫁的年龄,这个做哥哥的竟让公主自己选驸马。在古代社会,这是不合礼法的,但对乐昌公主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她没有选那些出身豪门贵族的的公子哥,而是选择了太子舍人、诗文才识俱佳的徐德言。婚后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如同一对神仙美眷。然而,愈有以前的情缘,愈是以后让人叹谓的劫难。
  
  当时的隋文帝杨坚已经统一了北方,随时准备一统天下。开皇八年(588年)冬天,杨坚正式宣布南下伐陈,他命杨广、杨素、韩擒虎等人率兵五十万分道直取江南。陈叔宝依然不以为意,奏乐侑酒,赋诗不辍,边将告急的文书不曾拆开就丢到床下,甚至不充实边备,反而下令建耗资巨大的寺院,。
  
  徐德言目睹朝政纷乱、人心涣散,预料陈离覆亡不远了。他对乐昌公主说:“以君之才色,国亡,必入权贵之家,斯永绝矣。倘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信物。”乐昌公主听罢,含泪把自己平日梳妆用的铜镜递给丈夫,徐德言用力把铜镜摔为两半,一半自己留下,一半交给妻子,作为重见的凭证,约定将来万一两人失散,就用破镜来互相寻找,镜子重圆之时,也就是夫妻团圆之日。徐德言说:“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可以相访。”
  
  我国古代,铜镜除了是饰面照容的奁具,还是爱情的象征,成为恋人或夫妻表达朝思暮恋情感的信物,生前朝夕相伴,死后携之随葬,以示生死不渝。传世的汉代铜镜常见 “道路辽远,中有关梁。鉴不隐情,愿毋相忘。” “愁思悲,愿君忠君不说。相思愿毋绝。”等表达相思情语的的铭文。西汉东方朔《神异经》里有一个神话:一对恩爱夫妇迫不得已分别时,把两人定情的铜镜一分为二,各执一半。后来丈夫背信,妻子的那半面镜子竟然化为一只乌鹊,飞到丈夫面前,依依不忍离去。早期的铜镜多为圆形,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永恒与轮回的象征,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一件事物被赋予了永恒的期待,也就有了不灭的缘由。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将半面铜镜各自珍藏,期盼着能有夫妻劫后重逢、“破镜重圆”那一天。
  
  第二年正月,隋军几乎没有遭到抵抗,就攻占了陈国都城,俘虏了陈叔宝,按古时惯例,亡国之君及其亲族不准住在原籍,以防其纠集残部、东山再起。因此,陈后主及皇族被一同解往隋都大兴(今陕西西安),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就这样在离乱中被活活拆散。陈国皇族到达后,隋文帝杨坚把陈叔宝幽禁都城,其他男性皇族被分散安置到各个地区,女眷们被收入宫廷充当宫女或分配给南征有功的将士。自国家倾覆那刻起,也就没有了家,是历代皇族的悲剧。
  
  乐昌公主被赐给越国公杨素,才貌无双的她立刻被杨素宠爱无加,但乐昌公主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徐德言,千里关山,相聚无缘,她的相思只有寄托在那半面铜镜。她牢记着和丈夫的约定,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命老仆人拿着自己的半块铜镜沿街叫卖。很多年过去了,徐德言颠沛流离来到了京城,又逢一年正月十五,他来到集市上,看见有人正在高价叫卖半面铜镜,徐德言拿出自己珍藏的半面铜镜,两下拼合,果然破镜重圆。一问之下,才知道妻子已是权倾朝野的越国公的宠妾,徐德言悲伤之余在镜面上写下一首五言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老仆回府后把铜镜悄悄交给乐昌公主,她一见题诗便知是丈夫,情不自禁以泪洗面。杨素见状询问缘故,公主便将夫妻情事据实相告。杨素决定设宴招待徐德言。徐德言接到邀请心里忐忑不安,不知杨素意欲何为,但还是去了。在这次有诸多文人高士参加的宴会上,分隔了多年的徐德言和乐昌公主终于相见了,经过多年的坎坷漂泊,此时的徐德言已是鬓添白霜,憔悴落魄,而乐昌公主已为他人之妾,夫妻重逢,恰似两世人,恍如梦境。千言万语既是不知从何说起,也是不敢说。席间,杨素命乐昌公主做诗助兴,公主百感交集,即席赋曰: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
  
  短短四句诗道出了自己命如飘蓬、进退无措、不能自主的满腹心酸。在座的宾客无不嘘唏感叹。杨素也深感怆然,他本就妻妾成群,也知道乐昌公主对自己没有感情,索性做一个顺水人情,让他们夫妻团圆,也好为自己博得成人之美的名声。于是,第二天就派人把乐昌公主送回到徐德言身边,还赠送了一大笔钱财。乐昌公主和徐德言一起回到江南的故乡。他们曾是显赫的皇族,而今是平凡的夫妇,人世的盛衰荣枯,曾经的伤心离散,恍如一梦。唐太宗贞观十年,这对相濡以沫到白头的夫妻同时高寿仙逝,陪葬他们的就是那面历尽沧桑的重圆“破镜”。
  
  信物之所以成为信物,不是因为它本身的稀有和贵重,而是因为相爱的人赋予了它热情,是至死不渝的爱赋予了它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