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欲以伊尔-96客机与中国合作研制大飞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25:50
中国正式宣布自行研制大飞机已经好几天了,全球媒体关注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各种评论如潮水般涌来,从不同角度诠释着中国这一不平凡的决定,其中既有惊叹和肯定,也不乏质疑和猜测。但不管怎样,世界舆论超乎寻常的关注本身就说明,没有人能够忽视一个曾经不止一次创造经济和科技奇迹的国家的潜力。《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国航空业界人士对这项计划的难度有充分的估计,但对中国能够造出自己的大飞机毫不怀疑。专家们说,让大飞机上天飞行比发射火箭要更复杂,更困难,它代表了民用工业的制高点,是中国对核心工业技术的一次全面攻关,而它所带动的产业链效益是空前的,发展大飞机必将在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上留下浓重而精彩的一笔。

  俄媒体传出合作消息

  这两天有关俄罗斯想参与中国大飞机计划的消息引起了各方关注。据俄罗斯《导报》3月20日报道,自中国有意自行研制大飞机以来,俄罗斯航空业领导人表示希望参与中国的项目,并且已经在同中国人谈判。具体计划是以伊尔-96客机为基础,研制容纳270-350名乘客的新型飞机。其实俄新社早在2005年9月就报道过俄罗斯伊柳申航空联合公司建议与中国合作研发MC21客机的消息,当时俄方还建议飞机在中国生产,计划到2012年取代俄现有的图-154客机。

  是否与俄罗斯或其他国家合作制造大飞机,目前中国政府尚未对外宣布。不过,航空业内人士王钟强认为,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了。他说,俄罗斯民用航空如今辉煌不再,一方面因为世界燃油价格居高不下,俄旧式大飞机已无法与现代化、省油的大飞机竞争,另一方面俄罗斯现在售后服务不到位,需要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做到盈亏平衡,而目前中国潜在的市场容量相当大,如跟中国合作,提高售后服务就有了相应基础。因为引进外国飞机对俄民族航空业打击巨大,俄又缺少自行研发的资金与技术。

  另据《环球时报》记者在俄罗斯的观察,俄近年来民用航空事故不断,国内早有呼声要苏联时期的飞机退出市场。22日俄《共青团真理报》就推出《俄罗斯航空业等待末日》的重头文章,报道指出,今年以来在俄已经发生10起空难,俄制飞机的未来非常悲观,而要摆脱困境,与外国合作必不可少。这其中,中国就是一个选择。

  其他国家关注度也很高

  与俄罗斯不同,其他国家对中国大飞机的关注则多了旁观和评价的成分。查看这几天的世界新闻会发现,外国媒体和专家对中国大飞机的追踪热情丝毫不亚于中国媒体,而它们对中国造大飞机的预测尺度往往比国内媒体大胆。比如关于大客机的规模、投资日程、地点等具体内容中国方面并未公开,但美国和日本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大型飞机国产化的计划是“在2015年完成可运输100吨货物的运输机,在2020年开发完成实用性150座以上的干线用客机”,以及“在成都、西安和上海皆有建立大客机生产基地的可能性”,等等。

  关于中国建造大飞机的前景,很多媒体都予以肯定。法国《世界报》文章引用波音公司老板的预言“我们的下一个竞争对手来自中国”,并称“相信永远只有波音与空客那是错误的”。印度科技部一名官员则表示,中国生产大飞机,是亚洲首次,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这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亚洲的骄傲,更是发展中国家的骄傲。美国《洛杉矶时报》20日报道说,虽然中国以前有几次发展自制飞机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次的努力有可能会成功,因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力量之一,而且在航天工业方面有“专长”。该报引用美国业内人士的话说,中国给波音和空客加工飞机部件已有一段时间了,造出自己的飞机对中国人来说“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并举证说,在半导体和汽车工业方面,中国“就是采取这样的渐进策略获得成功的”。日本《朝日新闻》、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还认为,中国此举有利于打破波音、空客对市场的垄断,有利于世界飞机制造业的整体提升。共同社称,中国开发大飞机,使改变民航客机对欧美厂商依存状况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印度教徒报》称,今后人们在购买大型飞机的时候,无疑又多了一个选择,多了一个“讨价还价的机会”。

  当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韩国《朝鲜日报》说:目前连一个叫得响的汽车品牌都没有的中国有可能生产大型客机吗?被媒体广泛引用的另一种说法是:中国也许花10年时间能够制造出类似波音737或空客A320型的客机,但现在波音787和空客A350XWB型已经比前两款飞机先进很多了。持这种观点的人称,当中国再花20年造出这两种飞机时,“也许会发现自己仍然比西方落后20年”。

  有一些西方人士甚至说,他们“毫不怀疑中国造出商用飞机”,但问题是,“中国的飞机能卖出去吗”。法国一位学者的话很能反映这一偏见,他说:买飞机买的是“质量”,不是“便宜”。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称,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积累了不少西方航空技术,但大飞机“可是要以高价卖给眼光挑剔的国际航空公司的”。《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在进入“它所不熟悉的客机市场时很难赢得市场的信任”。日本清谷防卫经济研究所所长清谷信一则预言,中国可能将第三世界作为自己大飞机的主要市场,但这样做“会和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了服务网络的俄罗斯和乌克兰航空企业产生竞争,并因此得不偿失”。

  中国能集中精力办大事

  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些中国专家。没想到,他们一听我们的问题就笑了。一位业内人士说:“他们质疑中国的能力?我们的飞机还没造出来,他怎么知道我们卖不掉?”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王柏学研究员说,我们肯定不能用现有能力来衡量中国,而需要用发展的眼光。中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造大飞机的能力,十年八年以后,我们的能力肯定不会停留在现有水平。专家说,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无可置疑的。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两弹一星”到新世纪之初的“神六”载人航天飞行,从世界最大的三峡大坝开工到世界最高的青藏铁路的通车,这一个个被攻克的技术难关背后和大型工程背后,都是中国的国家意志在坚定地发挥作用。的确,造大飞机的技术难度远远大于普通产品,比如研制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市场风险高等,但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和政府的可靠支持将是攻克这一切的有力保证。

  至于市场问题,王柏学说,中国会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建造飞机,而不是造了飞机再去找市场。波音和空客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就会找出新的市场空间。此外,不要忘了中国自己就有着广阔的市场。但中国的雄心肯定不会仅满足于自产自销。正如“海尔”的家用电器已经打入世界各个角落,奇瑞汽车和中华汽车在中东和欧洲一些国家热销,中国商业卫星发射纪录在世界享有盛誉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贴着“中国制造”标志的飞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就会飞行在全球各国的天空。

  专家指出,制造大飞机的意义将远不止于航空这一块,因为大飞机产业是一次冲锋的号角,代表了民用工业的制高点,其超长的产业链将有力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带动其他项目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此前表示,仅发动机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他说,根据日本的统计,以单位重量的价值来计算,如果造船是1的话,那么小汽车为6,电视机为8,而发动机则高达1400。此外,研究表明,向航空工业每投入1万美元,10年后就可以产生50万-80万美元的收益。而一旦中国大飞机取得技术突破,必然会带动一批新产业的发展。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航天科学家斯瓦迪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生产大飞机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任何一个有需要同时自己又有能力的国家,都会很自然地去做这件事。中国计划研制本土大型飞机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生产大飞机不是出于商业冲动,而是一个大国发展的战略决策使然,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实力。他说:“当印度条件成熟时,也会有这样的计划。”(本报驻日本、俄罗斯特约记者 萨苏 孙锋●本报驻印度、比利时特派记者 任彦 李永群 ●本报记者 石华 段聪聪)中国正式宣布自行研制大飞机已经好几天了,全球媒体关注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各种评论如潮水般涌来,从不同角度诠释着中国这一不平凡的决定,其中既有惊叹和肯定,也不乏质疑和猜测。但不管怎样,世界舆论超乎寻常的关注本身就说明,没有人能够忽视一个曾经不止一次创造经济和科技奇迹的国家的潜力。《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国航空业界人士对这项计划的难度有充分的估计,但对中国能够造出自己的大飞机毫不怀疑。专家们说,让大飞机上天飞行比发射火箭要更复杂,更困难,它代表了民用工业的制高点,是中国对核心工业技术的一次全面攻关,而它所带动的产业链效益是空前的,发展大飞机必将在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上留下浓重而精彩的一笔。

  俄媒体传出合作消息

  这两天有关俄罗斯想参与中国大飞机计划的消息引起了各方关注。据俄罗斯《导报》3月20日报道,自中国有意自行研制大飞机以来,俄罗斯航空业领导人表示希望参与中国的项目,并且已经在同中国人谈判。具体计划是以伊尔-96客机为基础,研制容纳270-350名乘客的新型飞机。其实俄新社早在2005年9月就报道过俄罗斯伊柳申航空联合公司建议与中国合作研发MC21客机的消息,当时俄方还建议飞机在中国生产,计划到2012年取代俄现有的图-154客机。

  是否与俄罗斯或其他国家合作制造大飞机,目前中国政府尚未对外宣布。不过,航空业内人士王钟强认为,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了。他说,俄罗斯民用航空如今辉煌不再,一方面因为世界燃油价格居高不下,俄旧式大飞机已无法与现代化、省油的大飞机竞争,另一方面俄罗斯现在售后服务不到位,需要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做到盈亏平衡,而目前中国潜在的市场容量相当大,如跟中国合作,提高售后服务就有了相应基础。因为引进外国飞机对俄民族航空业打击巨大,俄又缺少自行研发的资金与技术。

  另据《环球时报》记者在俄罗斯的观察,俄近年来民用航空事故不断,国内早有呼声要苏联时期的飞机退出市场。22日俄《共青团真理报》就推出《俄罗斯航空业等待末日》的重头文章,报道指出,今年以来在俄已经发生10起空难,俄制飞机的未来非常悲观,而要摆脱困境,与外国合作必不可少。这其中,中国就是一个选择。

  其他国家关注度也很高

  与俄罗斯不同,其他国家对中国大飞机的关注则多了旁观和评价的成分。查看这几天的世界新闻会发现,外国媒体和专家对中国大飞机的追踪热情丝毫不亚于中国媒体,而它们对中国造大飞机的预测尺度往往比国内媒体大胆。比如关于大客机的规模、投资日程、地点等具体内容中国方面并未公开,但美国和日本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大型飞机国产化的计划是“在2015年完成可运输100吨货物的运输机,在2020年开发完成实用性150座以上的干线用客机”,以及“在成都、西安和上海皆有建立大客机生产基地的可能性”,等等。

  关于中国建造大飞机的前景,很多媒体都予以肯定。法国《世界报》文章引用波音公司老板的预言“我们的下一个竞争对手来自中国”,并称“相信永远只有波音与空客那是错误的”。印度科技部一名官员则表示,中国生产大飞机,是亚洲首次,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这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亚洲的骄傲,更是发展中国家的骄傲。美国《洛杉矶时报》20日报道说,虽然中国以前有几次发展自制飞机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次的努力有可能会成功,因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力量之一,而且在航天工业方面有“专长”。该报引用美国业内人士的话说,中国给波音和空客加工飞机部件已有一段时间了,造出自己的飞机对中国人来说“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并举证说,在半导体和汽车工业方面,中国“就是采取这样的渐进策略获得成功的”。日本《朝日新闻》、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还认为,中国此举有利于打破波音、空客对市场的垄断,有利于世界飞机制造业的整体提升。共同社称,中国开发大飞机,使改变民航客机对欧美厂商依存状况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印度教徒报》称,今后人们在购买大型飞机的时候,无疑又多了一个选择,多了一个“讨价还价的机会”。

  当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韩国《朝鲜日报》说:目前连一个叫得响的汽车品牌都没有的中国有可能生产大型客机吗?被媒体广泛引用的另一种说法是:中国也许花10年时间能够制造出类似波音737或空客A320型的客机,但现在波音787和空客A350XWB型已经比前两款飞机先进很多了。持这种观点的人称,当中国再花20年造出这两种飞机时,“也许会发现自己仍然比西方落后20年”。

  有一些西方人士甚至说,他们“毫不怀疑中国造出商用飞机”,但问题是,“中国的飞机能卖出去吗”。法国一位学者的话很能反映这一偏见,他说:买飞机买的是“质量”,不是“便宜”。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称,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积累了不少西方航空技术,但大飞机“可是要以高价卖给眼光挑剔的国际航空公司的”。《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在进入“它所不熟悉的客机市场时很难赢得市场的信任”。日本清谷防卫经济研究所所长清谷信一则预言,中国可能将第三世界作为自己大飞机的主要市场,但这样做“会和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了服务网络的俄罗斯和乌克兰航空企业产生竞争,并因此得不偿失”。

  中国能集中精力办大事

  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些中国专家。没想到,他们一听我们的问题就笑了。一位业内人士说:“他们质疑中国的能力?我们的飞机还没造出来,他怎么知道我们卖不掉?”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王柏学研究员说,我们肯定不能用现有能力来衡量中国,而需要用发展的眼光。中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造大飞机的能力,十年八年以后,我们的能力肯定不会停留在现有水平。专家说,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无可置疑的。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两弹一星”到新世纪之初的“神六”载人航天飞行,从世界最大的三峡大坝开工到世界最高的青藏铁路的通车,这一个个被攻克的技术难关背后和大型工程背后,都是中国的国家意志在坚定地发挥作用。的确,造大飞机的技术难度远远大于普通产品,比如研制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市场风险高等,但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和政府的可靠支持将是攻克这一切的有力保证。

  至于市场问题,王柏学说,中国会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建造飞机,而不是造了飞机再去找市场。波音和空客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就会找出新的市场空间。此外,不要忘了中国自己就有着广阔的市场。但中国的雄心肯定不会仅满足于自产自销。正如“海尔”的家用电器已经打入世界各个角落,奇瑞汽车和中华汽车在中东和欧洲一些国家热销,中国商业卫星发射纪录在世界享有盛誉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贴着“中国制造”标志的飞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就会飞行在全球各国的天空。

  专家指出,制造大飞机的意义将远不止于航空这一块,因为大飞机产业是一次冲锋的号角,代表了民用工业的制高点,其超长的产业链将有力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带动其他项目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此前表示,仅发动机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他说,根据日本的统计,以单位重量的价值来计算,如果造船是1的话,那么小汽车为6,电视机为8,而发动机则高达1400。此外,研究表明,向航空工业每投入1万美元,10年后就可以产生50万-80万美元的收益。而一旦中国大飞机取得技术突破,必然会带动一批新产业的发展。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航天科学家斯瓦迪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生产大飞机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任何一个有需要同时自己又有能力的国家,都会很自然地去做这件事。中国计划研制本土大型飞机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生产大飞机不是出于商业冲动,而是一个大国发展的战略决策使然,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实力。他说:“当印度条件成熟时,也会有这样的计划。”(本报驻日本、俄罗斯特约记者 萨苏 孙锋●本报驻印度、比利时特派记者 任彦 李永群 ●本报记者 石华 段聪聪)
伊尔96这个东东那个兄弟可以介绍一下
伊尔-96是俄罗斯伊留申设计局研制的四发远程宽体客机。虽然是在伊尔-86基础上发展,外形与伊尔-86很相似,但实际上与其有很大区别。采用了先进的结构材料及现代水平的工艺技术,使其使用寿命延长。装4台索洛维耶夫PS-90A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提高了飞机性能,加大了航程。1988年9月28日进行首飞,由于资金等问题,目前交货缓慢,发展严重受阻。
IL96-300


主要型号:

伊尔96-300:最初基本生产型,原型机首飞于1988年9月。1992年获得型号合格证并首批交付使用。


伊尔-96M 四发宽体客机,是俄罗斯第一种装美国发动机和电子设备的先进运输机。原型机由一架伊尔96-300改装,1992年8月开始改装普拉特· 惠特尼公司PW2337涡扇发动机,1993年4月6日完成首飞,首架伊尔-96M系列生产型伊尔-96T货机于1997年4月出厂。

  


基本数据:

IL86的基本数据: IL96-300的基本数据:  
翼展:48.06米  
机长: 59.54米   
机高:15.81米   
全经济舱布局:350人
空机重量:120吨     
最大商载:42吨  
最大起飞总重: 208吨
最大载重航程: 3600公里
最大燃油航程:4600公里
动力装置:四台涡扇发动机
发动机型号:
库兹涅佐夫HK-86发动机 翼展:60.11米(含翼梢小翼)
机长: 55.35米   
机高:17.57米   
标准布局:300人
空机重量:117吨     
最大商载:40吨  
最大起飞总重: 216吨
最大载重航程: 7500公里
最大燃油航程:11000公里
动力装置:四台涡扇发动机
发动机型号:
索洛维耶夫PS-90A
IL-96;P
要真是IL-96这样4发的话中国大运就没有出头的日子了:L
想我们象阿三那样出钱而没有核心技术就象是做梦!还是忽悠阿三去吧!
要合作就真正的合作,这是欢迎的。就怕又来借合作之名义捣乱!
在客机领域和俄国合作不是好事

和巴西一起搞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巴西在ERJ上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信誉好
中巴双方也正在ERJ上进行着良好的合作
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大合作,双方共同研制干线客机,这样就可以利用巴西在ERJ上长期积累的客机制造经验和市场
AE100的教训在前。一定要自主知识产权加广泛国际合作,而不是去加工改进别人的飞机。
老毛子看中的是中国的市场,而不是其它的什么。它们不是白求恩。
:L :L 慎重和毛子合作制造客机:L :L ;funk
原帖由 flankerz 于 2007-3-25 14:15 发表
在客机领域和俄国合作不是好事

和巴西一起搞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巴西在ERJ上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信誉好
中巴双方也正在ERJ上进行着良好的合作
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大合作,双方共同研制干线客机,这样就可以 ...

巴西没有发动机研制经验,航电也是西方的。
在梦在梦里,I ask myself,问自己是否离得开你………………………………
和老毛子合作技术我看是大象进澡盆,洗不了澡还要踩坏盆,我看还是自己弄才是王道。
关键的关键还是发动机。空客之所以是空客还不是因为小英的发动机?不然空客拿WHAT和波音玩?问题的关键的关键的关键是发动机我们虽然有进步,但也不如何!突破了发动机,后头都好说。
巴西?? 巴西??:(
原帖由 xhj430501 于 2007-3-25 14:56 发表

巴西没有发动机研制经验,航电也是西方的。


发动机是个问题
航电你不用西方的拿得到适航证吗?
当然,国内用的可以用廉价仿制替代品
可是如果不和巴西绑在一起,都未必搞得来供你仿制的原型设备
原帖由 woshijddsy 于 2007-3-25 15:14 发表
关键的关键还是发动机。空客之所以是空客还不是因为小英的发动机?不然空客拿WHAT和波音玩?问题的关键的关键的关键是发动机我们虽然有进步,但也不如何!突破了发动机,后头都好说。

同意这观点~~~~~~~:handshake :handshake :victory:
发动机是个问题
和巴西合作也不赖,不过要能弄些俄罗斯的技术也行。看价码如何了。

另外,环球时报实在不是严谨的报纸,很是哗众取宠。可惜人民日报的名声了。
要命的发动机啊
跟加拿大合作又不太现实,毕竟美国攥着它的命根呢
和加拿大合作的政治风险很大
赞成frankerz。
还有,没有大飞机总体设计和开发计划,
谁有动力开发发动机?开发什么样的发动机?
没有中国的重卡事业,潍柴卖给谁去?出口嘛?卖给塔塔嘛?
飞机和发动机决不能割裂开来,作为大国和有政治麻烦的可能,不能光造飞机而不考虑发动机,
更不能不考虑飞机,光埋头搞发动机。出口发动机容易?
还是进口发动机装上整机出口容易?
原帖由 flankerz 于 2007-3-25 15:46 发表


发动机是个问题
航电你不用西方的拿得到适航证吗?
当然,国内用的可以用廉价仿制替代品
可是如果不和巴西绑在一起,都未必搞得来供你仿制的原型设备



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如果发展顺利的话,以20年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适航证根本不是问题~
“以伊尔-96客机与中国合作”
这应该和俄印布拉莫斯模式一样,毛子从你那里把发展经费和后续市场解决了,分你一点无关痛痒的工作,在核心技术特别是你没有的技术上使劲忽悠你,忽悠不了拿个落后的或不中用的东西搪塞你。明明你是给钱的老板最后落得个只能赚吆喝钱的小厮。这就是毛子啊,本来他们也想这么玩Super7的。:D
毛子、空客、波音没一个好东西,各怀鬼胎。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前提,国际合作为辅。
“当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韩国《朝鲜日报》说:目前连一个叫得响的汽车品牌都没有的中国有可能生产大型客机吗?”

看把高丽棒子嫉妒的~~~~~~

“印度科技部一名官员则表示,中国生产大飞机,是亚洲首次,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这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亚洲的骄傲,更是发展中国家的骄傲。”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航天科学家斯瓦迪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生产大飞机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任何一个有需要同时自己又有能力的国家,都会很自然地去做这件事。中国计划研制本土大型飞机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生产大飞机不是出于商业冲动,而是一个大国发展的战略决策使然,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实力。他说:‘当印度条件成熟时,也会有这样的计划。’”

人家阿三多谦虚!!!
任何一个有需要同时自己又有能力的国家,都会很自然地去做这件事。:victory: :handshake
既然俄罗斯有意向,估计胡总在俄罗斯这几天,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会提出来的,看公开报道吧
要当心,西方都是想要扼杀中国的大运的
要当心,西方都是想要扼杀中国的大运的
中俄合作的好处是能以两国市场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上合组织的市场,先形成一个政治上有优势的市场源。不是没好处的。
但以伊尔96为原型是毛子下的套,不要听他扯淡。
还是要偶为主,先研制出自己的军运客运,那时候再跟毛子合作才行。
从长远来看,中俄、欧洲、美国三分客运天下可能性大些。但国内和周边泛中国势力圈的市场必须以偶为主。
坚决反对与俄罗斯在大飞机上搞所谓的合作!
印度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YY
能满足国内市场就行
原帖由 苏联兵 于 2007-3-25 20:00 发表
坚决反对与俄罗斯在大飞机上搞所谓的合作!

亏你的ID叫苏联兵,居然连老大哥的东西都不要 ~~~
原帖由 大猪 于 2007-3-25 19:55 发表
中俄合作的好处是能以两国市场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上合组织的市场,先形成一个政治上有优势的市场源。不是没好处的。
但以伊尔96为原型是毛子下的套,不要听他扯淡。
还是要偶为主,先研制出自己的军运客运,那时 ...


上合组织的市场太小,正式成员除了中俄没有谁对大型客机有迫切需求,一共那么几个国家,这些国家国土面积偏小,经济实力不佳,深受恐怖主义困扰。这些国家需要的是支线客机。一旦大型客机卖给他们了,因为经济原因造成的维护包养不善,安全漏洞造成的恐怖袭击,最终导致飞机失事,这笔账算在谁头上?本来俄国客机的口碑就不好,我们还卖不卖飞机了?
俄国客机的经济性差,这是尽人皆知的,就连AEROFLOT也只是象征性地采购一些本国飞机,俄国这方面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我们造客机需要掌握的是西方标准的现代化客机研制、生产、销售体系,俄国在这方面同样是零,我们同它合作能得到什么?依照原有生产方式给它打打下手?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造出飞机,卖给自己人再和俄国分钱?按俄国人的运作方式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能是一架又一架的“运-10”。
相对于俄国,巴西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我们需要的东西,巴西都有——丰富的客机制造经验和成熟的市场——而俄国全不具备,应该跟谁合作呢?
俄罗斯我感觉只能是和它做一些委托研究,外包一些项目给它干,但整机的制造,销售不能让它插手。
   至于巴西,它也未必会热衷跟我们合作,毕竟这会威胁到它的市场份额。
   或许相互参股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中国搞大飞机的需要还是在军方的运输能力 投送能力的提高吧  优先考虑军队才是王道
巴西目前没有200座以上的大型客机
相信他们也是想开发的
这不涉及威胁它原有机型市场份额的问题
在这方面共同研制符合双方的利益
什么委托研究,大飞机不能跟俄国扯上任何关系
原帖由 勇气 于 2007-3-25 20:45 发表
中国搞大飞机的需要还是在军方的运输能力 投送能力的提高吧  优先考虑军队才是王道


大型军用运输机就算现在开造也来不及应急了,暂时买IL-76是唯一选择。
所以在大型飞机项目上军用运输机没有必要抢先一步,先用大型客机项目引进国际技术,有了一定成果之后再转嫁到大型军用运输机项目。
原帖由 海红旗 于 2007-3-25 16:52 发表
“当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韩国《朝鲜日报》说:目前连一个叫得响的汽车品牌都没有的中国有可能生产大型客机吗?”

看把高丽棒子嫉妒的~~~~~~

“印度科技部一名官员则表示,中国生产大飞机,是亚 ...

难得阿三这么理性的表态:b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