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请教,有谁知道96年长征火箭坠毁比较详细的情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1:07:50
在discover上看过一个片断,好惨啊,像原子弹爆炸后的情景。在搜索引擎上根本找不到那次事故的资料,有哪位高手给介绍一下??在discover上看过一个片断,好惨啊,像原子弹爆炸后的情景。在搜索引擎上根本找不到那次事故的资料,有哪位高手给介绍一下??
CCTV.com)
楼上这位讲的片子里都有,不过最后调查的失控原因十什么呢?
正是由于火箭上新更换的控制平台失效,使得保证箭体飞行平衡的信号出错,才出现了人们眼前的场景


陀螺仪 平台倒台。火箭失控。

lz还想要什么原因呢?
爆炸全过程图片
央视的探索发现系列的。
原帖由 qnxchina 于 2007-3-10 21:20 发表
在discover上看过一个片断,好惨啊,像原子弹爆炸后的情景。在搜索引擎上根本找不到那次事故的资料,有哪位高手给介绍一下??


discovery 上玩了你一把,后来的损失场景并不是当时火箭造成的.是剪辑的地震现场片段...
5楼的这组照片我在discovery中见到过,据说最近的村子距离发射场不到3公里,事故以后是否把村子搬迁了??
我个人的意见,10公里内最好不要有居民区!
]]
]]
那么要看命中哪里了。
落地点似乎是发射中心的招待所。撼天记中提到有2位火箭专家遇难。

楼上的又不知道当地居民密度,命中点情况。百人以上是半仙算出来的?
10楼说的燃料空气炸弹爆炸和这个还不大一样,如果燃料没有和氧化剂充分混合就着火的话,威力就小多了.按当时情况估计,燃料箱和氧化剂箱应该几乎同时破掉,而燃料几乎在溢出的同时就被点燃,根本没有充分混合的时间,所以爆炸威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发射前,周围村庄的人员是要进行疏散的。我记得撼天记还是什么节目说过,有几位航天工作者和几位在野外活动没被及时疏散的老乡遇难。
我怎么记的是砸在职工宿舍?伤亡60多.:o
砸到招待所的话
不可能只有专家遇难,招待所不可能没有服务员
不是直接命中招待所,遇难的专家好像也是由于被爆炸的气浪冲出窗户。
原帖由 云中雀 于 2007-3-12 14:26 发表
我怎么记的是砸在职工宿舍?伤亡60多.:o

我看的镜头也是楼房倒塌,如果是地震则墙上应该有裂缝,但是实际上没有(大多数是房顶没了,被剃了头),镜头是老外在车上撤离时拍的,可信度不至于很差
确实现场一片瓦砾,记得片子里解说是击中了附近的小镇.后来看撼天记才知道,炸毁的其实是航天中心的宿舍区.还有当时在现场的专家描述了火箭横着从头顶飞过的恐怖场面.
就是那位研制上面级低温发动机的老太太。。。
她直接趴在排水沟中了
原帖由 冼拿 于 2007-3-13 11:59 发表
砸到招待所的话
不可能只有专家遇难,招待所不可能没有服务员


发射的时候按照规定,招待所是要清空的.
成功多了,有些人也就在意安全规定了.
是百年一遇的意外,
陀螺倒了,火箭不横飞那才有问题.
原帖由 98cowboy 于 2007-3-12 13:19 发表
10楼说的燃料空气炸弹爆炸和这个还不大一样,如果燃料没有和氧化剂充分混合就着火的话,威力就小多了.按当时情况估计,燃料箱和氧化剂箱应该几乎同时破掉,而燃料几乎在溢出的同时就被点燃,根本没有充分混合的时间, ...

想想看,液化气气罐爆炸以后威力都可以达到液化气50倍重量的TNT爆炸威力(爆炸过程同时也是空气混合过程),那么80吨燃料爆炸威力至少不小于1000吨TNT吧
原帖由 songgong 于 2007-3-14 17:29 发表
是百年一遇的意外,
陀螺倒了,火箭不横飞那才有问题.

粗心大意害死人,但是没有多余度控制系统么,就像战斗机那样多做几个备份然后做仲裁?
原帖由 qnxchina 于 2007-3-14 21:08 发表

粗心大意害死人,但是没有多余度控制系统么,就像战斗机那样多做几个备份然后做仲裁?



多说两句::@ :@ :@
1,这次事故只是个技术问题,没人赶在这个问题上粗心大意,从工人,检验,一直的型号总师都是层层签字负责的,而且这个平台是当时各项测试指标最最好的,否则长3乙首发不会用它.新更换?那也是因为当时测试数据比原来的好!
2,你见过真正的平台吗?以当时的技术不可能多拿几个上去做备份,重量就不可接受!就是现在也难,激光陀螺重量是轻,但精度跟机械的仍然差的远!
3,人是死了,但据我所知只是个数,靶场有规定,发射时必须撤离,但有几个岁数大的,长时间工作比较劳累没走,结果.....
4,真正的原因说起来很简单,但当时的技术要求可能无法避免,不光要看到地对地,注意火箭是凤凰三点头,平台仍然间断的试图纠正火箭的姿态,跟普通的倒台并不一样!
5,失败并不可怕,你要认识到航天工程本来就是有风险的,我们的航天之路从来没有平坦过,就是因为这次失败,航天上下大力整改质量问题,提高技术标准和检验方法,结果就有了后面的成功和失败!
6,不知道你请教这个问题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但没有人因为了这次失败受到处罚.......
那次在直播过程中紧急熄火的发射才是因为粗心大意引起的。

楼上的能否详细说下倒台的原因?
以后在火箭上做个自毁系统吧,
(以后这种事故就别藏着了,免的被老外钻空子~到时候又污蔑我们什么)
在这次失败之前那次空爆就是自毁系统惹的祸
原帖由 我爱525 于 2007-3-15 00:56 发表
以后在火箭上做个自毁系统吧,
(以后这种事故就别藏着了,免的被老外钻空子~到时候又污蔑我们什么)



哥们,你说什么呢?火箭都有自毁系统,通常在安全范围出现不可补救的错误时(如姿态超标)利马就会自毁,而且是自动+手动的!但是火箭刚起飞的时候,发射塔可不是安全范围,除了火箭本身的问题在塔架上爆炸,都是能甩出去就甩出去再说,毕竟发射塔可不便宜啊!这次事故没什么藏着掖着的,具体事故原因和后面的技术分析报告已经仿真数据全部交给老外了,毕竟人家是上帝,有权利知道自己几个亿是怎么消失的,老外只是不相信原因是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他们想证明中国的火箭就是差、而为自己多捞点生意而已!

那次紧急停车也说不上是粗心大意,关键是当时原器件筛选标准制定不当的问题,造成多余物超标!后来筛选标准制订高,这个问题就减少多了,但也无法避免,毕竟不可能全部进行检查多余物的破坏性实验!而且能够紧急停车也是技术上的突破,虽然非常侥幸!

具体原因没什么好说的.................太郁闷了!个人认为,那就是命,哎!毕竟没有100%的,最多99.99%,可那0.01谁有说的清呢!
原帖由 qnxchina 于 2007-3-14 21:06 发表

想想看,液化气气罐爆炸以后威力都可以达到液化气50倍重量的TNT爆炸威力(爆炸过程同时也是空气混合过程),那么80吨燃料爆炸威力至少不小于1000吨TNT吧



有些问题最好描述清楚一点。爆炸过程同时混合?你说的是物理爆炸还是化学爆炸?若是化学爆炸就存在爆炸极限的问题,同时也消耗了燃料和他氧化剂,等你混合好也烧光了。若是物理爆炸根本没多大威力。
还有就是燃烧速度的问题,爆炸和燃烧的区别就在于此,边混合边燃烧能快到哪去?能形成爆轰?
一般液化气爆炸都是先泄漏,和空气混合后被点然的,威力当然大。你说液化气气罐爆炸威力能多大多大那是扯蛋,气罐爆炸开始只是物理过程,因为罐内不能有氧气的,所以顶多就是因为受热等原因使钢瓶胀破,液化气出来后立刻被外部火源点燃,根本没时间混合。
至于你说多少吨TNT,我不知道,因为爆炸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别。玩过硝化纤维不?有约束和无约束那是猛炸药和火药的区别啊。
原帖由 98cowboy 于 2007-3-15 19:58 发表



有些问题最好描述清楚一点。爆炸过程同时混合?你说的是物理爆炸还是化学爆炸?若是化学爆炸就存在爆炸极限的问题,同时也消耗了燃料和他氧化剂,等你混合好也烧光了。若是物理爆炸根本没多大威力。
还有 ...

现在的空气燃烧弹原来也是2次爆炸,第一次扩散,第2次引爆,现在都合成一次了
原帖由 qnxchina 于 2007-3-15 20:52 发表

现在的空气燃烧弹原来也是2次爆炸,第一次扩散,第2次引爆,现在都合成一次了



问题是你的气罐是那个蛋不?如果一开始就能一次搞定何必要两次?
最好说明一下液化气如何在瞬间和足够体积的空气混合并使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要求
从各种消息来看,那次死亡人数是几个,发现频道那个节目是瞎说。
那个录像据说是某个外国工程师撤出时拍的,不知是否属实。那次应该国外的人。爆炸造成的冲击波有可能有的破坏。但是里面没有人,都撤离了,所以不能这样去估算伤亡
原帖由 gym9714 于 2007-3-15 00:04 发表



多说两句::@ :@ :@
1,这次事故只是个技术问题,没人赶在这个问题上粗心大意,从工人,检验,一直的型号总师都是层层签字负责的,而且这个平台是当时各项测试指标最最好的,否则长3乙首发不会用它.新更换?那也 ...


请问一下,到底是惯性平台的什么故障?如果可以说的话。谢谢
看到过说是一个元件失灵,造成陀螺故障,不知是否属实?
是责任事故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原帖由 shh 于 2007-3-15 22:29 发表


请问一下,到底是惯性平台的什么故障?如果可以说的话。谢谢
看到过说是一个元件失灵,造成陀螺故障,不知是否属实?
是责任事故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呵呵,对于火箭这种风险极大的工程,从开始就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只要经过不断的检测和试验,才能用数据说明可靠性,理论上就应该说是没有责任人的!就象这次,工人按照图纸生产,检验按照标准检验,军代表确认出厂,到总装有经过更严格的各项检测,从数据上来说这是当时最优良的平台,所以才上长3乙的首发,而且平台设计师,火箭总设计师都是签字认可的,结果......!你说要打板子的话往谁那里打.最后解决方案就是提高技术规范,加强检验标准,才有了那44项256条改进措施。老美不是说当时写结论报告的几个美国专家泄密了,反而提高中国的火箭质量吗?其实跟他们有屁关系!呵呵,打那以后我也没听说平台再出现什么问题!

呵呵,你想经过严格检测,不断试验的产品能出什么问题. 内详........
非常感谢兄台的回复
非常妒忌楼上滴,不过不该知道就不知道了。;P ;P
]]
原帖由 hbao 于 2007-3-16 22:54 发表



"打成了不得,打不成不得了"
说这样话的人,的确没有被追究,但,他真的没有责任吗?:@ :(


个人认为,责任是生产体系、工艺标准和检测技术手段的问题!人都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不断提升自己水平的!如果每次失败都必须找个人才承担责任,我想就高风险的航天而言,是不可接受的!需要指出的是,在航天生产中不是没有责任事故,应该还不少,但多在生产、检验过程中就发现处理!如果在最后的测试中发现问题,是不会让带着问题任何产品上箭的,就象一句话说:如果它可能发生,那它就必然会发生!拒我所知,航天工程生产、检验是比较严谨的,但谁也不能说100%没问题,只是我的技术手段发现不出问题!制定完整有效的生产工艺和检验标准,都要靠前面不断失败来吸取经验的!试图、试制、试验、试射中不断吸取失败经验进行改进,而后定型。就是定型了也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失败是成功之母,用在航天上再正确不过了!
顶这句“如果它可能发生,那它就必然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