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制空空导弹性能到底咋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23:59
主要指R73和R77这两种.以前它们被吹的很神,什么"性能超过AIM9X","对AIM120占绝对优势",NB的不得了.但最近好象被贬得很厉害,说R73的导引头很烂,一干扰就乱跑;还有学霸说R77只有AIM120C一半水平.不知哪位学霸能客观分析一下这两种导弹的水平.主要指R73和R77这两种.以前它们被吹的很神,什么"性能超过AIM9X","对AIM120占绝对优势",NB的不得了.但最近好象被贬得很厉害,说R73的导引头很烂,一干扰就乱跑;还有学霸说R77只有AIM120C一半水平.不知哪位学霸能客观分析一下这两种导弹的水平.
性能还不错
首先,没有人说过R73能超过AIM9X,即使最新的R73也不行.其次,R77比AIM120强,得看比AIM120的什么型号,AIM120A比AIM120D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还有,得看比什么性能
楼主列的那两句话我一句都没见过……
首先,没有人说过R73能超过AIM9X,即使最新的R73也不行.其次,R77比AIM120强,得看比AIM120的什么型号,AIM120A比AIM120D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还有,得看比什么性能
---------------------------------------------------------------------------------
很久以前的兵工科技(那时还叫科技与国力)上说的.原话记不得了,大意是R73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格斗弹,连在研的AIM9X对它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PS,那时候科技与国力的YY水平不比许多FQ逊色)

AIM120的C5型号,比综合性能.
好像美国人评价R27的时候说:除了成熟一无是处。不知道r77咋样。
]]
r77是
俄罗斯
第一种
采用缝隙 平板 天线的导弹,技术上对于俄罗斯是 巨大的进步
分析导弹 命中精度,请参靠战斗部情况
R73是第三代红外格斗导弹中比较先进的,不过AIM9X已经是第四代格斗导弹了

R77的评价并不好.甚至低于国产型号.而AIM120特别是最新的型号的性能远远领先于其他同类武器.
战绩不好,所以不好说
73应该还不错!
俄罗斯空对空导弹在纸面上是超一流的;在实战中是三流的
这东西那个英国留学生有发言权,英国有马可尼
好像很少听说在半导体材料或者射频信号处理上苏俄有什么贡献
俄罗斯空对空导弹在纸面上是超一流的;在实战中是九流的

就没见过有什么成绩,当然了你们觉得打747那算成绩的话当我什么也没说
应该不是很差的!
73还可以了~
R-73的差距主要在红外导引头水平上.这方面俄罗斯的水平的确不算强,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是受制于之前的冷战环境,缺乏必要的学术和生产工艺交流造成的,在国际技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获得大踏步的发展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最近几年暴发性地推出了十多款红外成像探测也可以侧面反映其研制进度并不算掉队太远.
   

     目前常用来与AIM-9X比较的"最新型"R-73M2出现时间其实是在91年前后.算一算,15年都还多了.同时期美军最先进的导弹不过是"海湾型AIM-9M"这种导弹的综合技术水平显然比不上R-73M2,9X在00年以前也没有太多的信息透露出来.我们所知道的只有休斯公司所说的"改变最小".显然也就可能让人以为9X比起9M并没有特别大的性能提升.兵工科技的说法在那个年代并不算错
那种下三流的民族能做出来什么好东西
  国内现阶段得到的R-77都是02年前后随MKK一起引进的初期出口型.这批导弹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停留在90年前后.即采用9B-1348导引头,数模混合控制电路.最关键的规迹运算计算机是还是模拟式的,显然在运算速度和抗干扰性上就已落后了.而且不能进行软件升级.
  从已有的学术资料可以发现.以欧洲流星导弹为代表的新一代主动导引弹,在导引控制上已普遍运用了有限的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技术.这是针对导引--命中体制中的"非线型大滞后"特性做出的碰撞点预测.导弹在攻击过程中的运动轨由神经网络模型即时演算生成,而不是早期的固定路线.这样就能节约不少的过载和燃料.大幅提高导弹的命中率
R73一干扰就乱跑是扯淡的,国内试射证明R73对普通的红外干扰弹有良好的对抗能力,其4元头在三代格斗弹中算中上水平,出口型的R73E导引头可能比9L的好一些,比魔术2和蛇3的差一点。R77和AIM120对比国内有研究,射程基本相当,导引头的部分优势和重量轻、阻力小的弹体使120A反而拥有比R77还略好的有效射程。R77最大可用过载是大于AIM120A的,但很难说其能对付的目标过载比120A大,因为两者导引头是不同的,导引规律可能是同一类型,但120A的导引头技术如果比较先进的话就可以减小末段对导弹过载的要求,换言之对导弹的末段速度要求也小一些。
比较新的R77系列用了一些西方的电子元件,比如MOTO的处理器,这个对于提高原本较差的导引头数据处理能力有帮助,故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可靠性的关键水平可以提高,估计和AIM120C的导引头接近。
原帖由 anti_usa 于 2007-2-18 17:53 发表
那种下三流的民族能做出来什么好东西

阁下以上的评论有点过分了.
俄罗斯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而且至今也是个数学强国,全民受教育程度和水平也很高.这些都为它未来重新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咱们都是成年人,说话不能太义气用事.你说呢?
原帖由 oldegg 于 2007-2-18 18:35 发表
  国内现阶段得到的R-77都是02年前后随MKK一起引进的初期出口型.这批导弹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停留在90年前后.即采用9B-1348导引头,数模混合控制电路.最关键的规迹运算计算机是还是模拟式的,显然在运算速度和抗 ...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在这种新的风潮前,初期型R-77不可必免地感觉到差距.它的运算速度满足不了任意一钟神经网络模型的需要,只能用在7条储存的固定路线中择优选择.控制软件不能升级使得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
  当然,俄国工程师还是在R-77的初期型上整合出了他们一贯的优点--针对性.众所周知,中距主动射击后的标准脱离路线是侧转,于是俄国工程师把R-77的射程尽量加大,以期做到提前射击并在敌人侧转过程中接敌.同时进一步提高导弹的测角精度,甚至在牺牲部分其它性能指标的情况下再所不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近似于迎头对射中与AIM-120B有不小精度差距的R-77E,在对大线速度侧转目标的攻击中情况可能还要好一些.但是对某些低速大角速度目标就可能有些凄惨.美国人似乎也知道这一点
楼上的说说AIM-120C吧,据说这东西TMD连引擎也换掉了。尤其想知道AIM120C7的性能。:D
原帖由 Hansen 于 2007-2-18 19:06 发表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O大佬偶XH就接触过,真正的牛人哦,CD要多多拉拢他:D
  在取得了外国订购人一定的预支科研经费和订购意向后,莫斯科开始了新的努力.AGAT的首先选择对向是他们在80年代初定型的9B-1103M导引头,当时由于一些半导体器件技术成熟度上的原因,没有大批量的生产.这次因为属涉外合作,在使用器件上并没有受国产限制条款的约束.导引头的DSP器件使用了德州TMS320CC44型芯片,其处理速度达到了每秒500万次浮点运算,使探测精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导航系统由Fzoptika公司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落后的机械陀镙/加速度仪全部得到了更换,新的激光环形陀镙和高精度加速度仪使得航行误差大幅缩小同时也省去了被空军广为詬的"预热危机"
请问C7是否已经应用了双脉冲火箭发动机?
好象以前有人说过,73就是一无控火箭!
原帖由 oldegg 于 2007-2-18 19:06 发表
  在这种新的风潮前,初期型R-77不可必免地感觉到差距.它的运算速度满足不了任意一钟神经网络模型的需要,只能用在7条储存的固定路线中择优选择.控制软件不能升级使得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
  当然 ...

一直不太明白R77为何选择很高的角跟踪精度,现在终于明白了。如此说来老R77对BVR中作近音速稳定盘旋的目标命中率有些把握,但对角点速度附近大G瞬盘的目标有些乏力。
  最后的搜索--导航系统集成是由Istok科研生产联合体进行的.必须引以注意的是该联合体通常的研究范围在机载多功能火控系统上.AGAT显然缺乏对于复杂的多信息通道系统的整合优化能力.Istok在成功完成整合后表示,新产品已实现全数字化,具有软件升级能力.系统整体数据处理速度达到了原产品的数百倍.也暗示他们在硬件上矣预留下双向数据传输的可能性,使得业界对于新一代出口型R-77的能力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
C7的问题请当头一砖老大来说说~:b
  根据最初达成的协议.该外国订购人取得了新一批次R-77出口型的购买权.同时也获得了其搜索--导引系统的全套技术文件.有资料表明最后该国仅订购了数枚新批次导弹.最终,该国R-77数量仅有100于枚.这与其对R-73高达近4000枚的订购量完全不成比例.有分析家指出该信息表示该订购国自我主导的主动弹发展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与此相对应的是,ISTOK的专家在02-05年之间曾数次抵达该国的科学院电子所和相应的技术研究机构进行长达一周的"生产性工艺和技术问题改进意见"指导.显然该国大批量生产主动导引型导弹的计划已处于实施中
导引率好理解,120c7改进中也着重说这部分,测角精度是否还有密集目标分辨率的考虑?
原帖由 anti_usa 于 2007-2-18 17:53 发表
那种下三流的民族能做出来什么好东西

阁下认为卡巴斯基如何?
R-73的击坠纪录的确比较少,一方面是购买国远少于购买AIM-9系列的国家,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中的大部分也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空战
       比较确认的R-73参战记录有3次:
    1  使用国:苏联MIG-29B             目标:阿富汗SU-22      具体情况:4架SU-22被击落
    2  使用国:埃塞俄比亚SU-27SK     目标 :厄立特里亚MIG-29B    具体情况:2架MIG-29被击落
    3  使用国:南联盟MIG-29B           目标:北约战斗机群     具体情况:未击落(或有可能一架F-15)
取得战绩大都处于红外干扰系统作用下.说明R-73/R-73E的MK-80具有一定的抗假目标能力.主要办法是多波段频谱分析,一般的红外干扰弹除非使导引头热接收机过载,否则作用不达
       M2上使用了红外/紫外双波段MK-80M导引头,抗干扰能力更强
       但这两款点源导引头在空间热背景区分度较小的情况下战斗效能要打折扣
原帖由 oldegg 于 2007-2-18 21:36 发表
取得战绩大都处于红外干扰系统作用下.说明R-73/R-73E的MK-80具有一定的抗假目标能力.主要办法是多波段频谱分析,一般的红外干扰弹除非使导引头热接收机过载,否则作用不达
       M2上使用了红外/紫外双波段MK-8 ...

据说国内的R73E对云层内的目标探测能力是有限的,抗云层能力不好。点源红外头抗干扰好象有好机种办法吧,90年代的BQZS上有报道过,记得有梅花状扫描、调制盘等数种方法。
原帖由 Hansen 于 2007-2-18 19:02 发表

阁下以上的评论有点过分了.
俄罗斯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而且至今也是个数学强国,全民受教育程度和水平也很高.这些都为它未来重新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咱们都是成年人,说话不能太义气用事.你说呢?

老感觉他们欠我们的比谁都多,欠我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欠我一个蒙古
就这两个就够人授的了
原帖由 anti_usa 于 2007-2-18 21:54 发表

老感觉他们欠我们的比谁都多,欠我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欠我一个蒙古
就这两个就够人授的了

    所以有人大骂某JIANG卖国啊```````这个问题,偶不好说,见仁见智,但就现阶段来说,边界确定还是利大于弊的,但如果考虑到石油问题,那````````亏大了:')
此帖甚至好!甚好!
技术帖,不要骂人,也不适合谈政治。大家理性讨论,静心学习,等一砖等大佬出现后会更精彩。
R-77的一些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