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事专家分析:中国真迫切需要航母吗[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8:43:04
<p><img alt="" src="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62186/node62667/node62669/node118660/images/00579313.jpg" border="0"/> </p><p>&nbsp;</p><p>&nbsp;</p><p><font size="2">停靠在中国大连的瓦良格航母</font></p><p><font size="2"></font>&nbsp;</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4"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td></tr><tr><td class="12pixblack" align="right"><font color="#ff0000">来源:</font>《舰载武器》杂志 </td></tr></tbody></table></p><p><strong> 中国迫切需要航母吗</strong> </p><p>  日本《海上力量》杂志文章:仅供关心中国海军建设的读者参考,不代表本刊赞同此观点或证实文中数据的真实性。 </p><p>  作者:河内山中俊 流星编译 </p><p>  毫无疑问,很多中国人都对航空母舰非常痴迷,而中国军方也有很多人希望拥有航空母舰。这种痴迷体现在一些中国民间团体采购俄罗斯退役的“明斯克”号、“基辅”号直升机航空母舰,以及尚未建造完毕的“瓦良格”号舰队航空母舰活动上。中国一家民间公司2000年在深圳开办了“明斯克”航空母舰主体公园,虽然这些仅仅是商业活动,但似乎都有政府支持的背景。尤其是舰队航空母舰“瓦良格”号拖带回国过程中,因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问题而与土耳其政府的交涉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发挥了作用。“瓦良格”号拖带回大连后,并没有按照早先公布的那样改装成水上公园,而是一直闲置在大连一个偏僻的码头,据传有中国研究部门和海军人士上舰考察。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军方在酝酿与航空母舰相关的规划,这也是引起亚太周边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要原因。 </p><p>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构成的岛链将中国大陆近海封闭在以黄海、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组成的狭长海区内。中国海军舰艇要进入西太平洋、日本海、印度洋等,都必须经过岛链之间的海峡通道。70年代以来,中国潜艇一直是潜航经过这些水道进出西太平洋,最近中国海军潜艇以上浮状态通过日本种子岛附近一事被披露后,中国潜艇活动被日本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p><p></p><p> 冷战时期,为监视在日本列岛附近以及通过岛链活动的潜艇,日本防卫厅曾经加强了主要水道及周边海区的勘查和水下监视系统的建设,并在80年代完成了这些系统。很多国家都试图了解日本周围海底反潜系统的情况,派出潜艇进行过水下侦察。80年代,日本海上自卫队通过水声系统发现了数百次的目标活动,这其中不能排除有中国海军的潜艇。尤其在发生于北黄海的水声接触纪录中,大型水下目标所占比例很多,而只有中国海军具有大型潜艇的频繁出动能力。中国海军倚重潜艇作为西太平洋海区主要进攻手段就是由于岛链造成的地缘态势。在90年代前,中国海军缺乏有效的空中支援,只有潜艇才能无需航空兵支援而隐蔽通过各个海峡水道进入西太平洋。即便在今天,中国海军在台湾附近及以北海区依旧难以获得空中支援,但是中国航空兵却能够完全控制台湾以南和菲律宾群岛附近进入西太平洋和南海的通道。 </p><p>  封闭海区的不利地缘给中国海军带来的问题是双向的。无论是潜艇还是水面舰艇,战时中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都需要空中支援掩护,返航的舰艇也必须再次依靠岸基空中支援才能穿过这些岛链。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证明,这种态势将造成舰艇大量损失。在水面舰艇或潜艇通过被敌方重兵封锁的海峡水道时,航空兵需要依靠通信保持协同联络。水面舰艇的通信联络不成问题,但是潜艇通信则容易暴露位置。尤其是从作战海区返航的舰艇很可能有战损战伤,弹药等较为匮乏,人员都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这些舰艇可以说都是非常脆弱的。二战中,德军潜艇在返航中穿越北海或英吉利海峡时就有不少被击沉。对于一支海军舰队来说,无论是作战还是返航中受损,都将严重削弱这支舰队的作战能力,直至最终战力衰竭而走向崩溃。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 </p><p>  中国大陆封闭海区的种种不利地缘并非依靠航空母舰就能解决。从中国大陆海岸线横穿黄海进入太平洋的最远距离大约为900千米,通道位置是日本九州与种子岛之间的海峡,而通过东海经吐葛喇列岛南部以及冲绳与宫古列岛之间的宽阔通道进入太平洋的距离更短。在这样的海区中,航空母舰作战群几乎没有回旋余地。对于中国来说,南海是一个特殊海区,中国与东盟诸国在西沙和南沙等群岛存在很多归属争端,部分岛屿处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控制下,中国只控制了少量岛屿。虽然这些岛屿距离中国大陆海岸很远,但却距其他国家很近。一旦南沙这样的海域发生海上冲突,航空母舰同样没有足够的海域避开周边国家航空兵的打击。日本多年的研究认为,中国这样的近海封闭海区会抑制其航空母舰的作用,以岸基航空兵为主的空中支援倒更为有效。 </p><p>  台湾问题毫无疑问是中国当前的首要问题,中国海军建设的主要指针和作战任务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就日本观点来看,中国海军无需为台湾问题而去建立庞大昂贵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台湾岛距离中国大陆平均距离约为130千米,完全处于从浙江、福建、广东前线机场起飞的战斗机作战半径以内。50-60年代海峡两岸的空战中,大陆部分歼-5、歼-6战斗机曾经对台湾本岛形成了威胁,只是当年中国大陆没有足够的能力突破台湾防线,因此往往只在海峡中线以西进行巡逻。这些老式战斗机作战半径达400千米,能在台湾上空进行10分钟留空作战。而今天,大陆的新型战斗机在台湾上空的留空时间可以达1小时以上,携带副油箱时留空时间则更长。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海军无需航空母舰来执行对台湾的作战。 </p><p>  中国国内曾有另一种观点是使用航空母舰在台湾东部建立封锁线,这个看法值得怀疑。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态度,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战事实际上与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分不开。海上封锁更可能引发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群的交战,除非中国建立像美国那样规模和水平的航空母舰群,并且保持穿越岛链的进出太平洋航线畅通无阻,否则很难在太平洋海域抗衡美国航母战斗群。 </p><p>&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0 9:06:10编辑过]
<p><img alt="" src="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62186/node62667/node62669/node118660/images/00579313.jpg" border="0"/> </p><p>&nbsp;</p><p>&nbsp;</p><p><font size="2">停靠在中国大连的瓦良格航母</font></p><p><font size="2"></font>&nbsp;</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4"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td></tr><tr><td class="12pixblack" align="right"><font color="#ff0000">来源:</font>《舰载武器》杂志 </td></tr></tbody></table></p><p><strong> 中国迫切需要航母吗</strong> </p><p>  日本《海上力量》杂志文章:仅供关心中国海军建设的读者参考,不代表本刊赞同此观点或证实文中数据的真实性。 </p><p>  作者:河内山中俊 流星编译 </p><p>  毫无疑问,很多中国人都对航空母舰非常痴迷,而中国军方也有很多人希望拥有航空母舰。这种痴迷体现在一些中国民间团体采购俄罗斯退役的“明斯克”号、“基辅”号直升机航空母舰,以及尚未建造完毕的“瓦良格”号舰队航空母舰活动上。中国一家民间公司2000年在深圳开办了“明斯克”航空母舰主体公园,虽然这些仅仅是商业活动,但似乎都有政府支持的背景。尤其是舰队航空母舰“瓦良格”号拖带回国过程中,因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问题而与土耳其政府的交涉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发挥了作用。“瓦良格”号拖带回大连后,并没有按照早先公布的那样改装成水上公园,而是一直闲置在大连一个偏僻的码头,据传有中国研究部门和海军人士上舰考察。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军方在酝酿与航空母舰相关的规划,这也是引起亚太周边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要原因。 </p><p>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构成的岛链将中国大陆近海封闭在以黄海、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组成的狭长海区内。中国海军舰艇要进入西太平洋、日本海、印度洋等,都必须经过岛链之间的海峡通道。70年代以来,中国潜艇一直是潜航经过这些水道进出西太平洋,最近中国海军潜艇以上浮状态通过日本种子岛附近一事被披露后,中国潜艇活动被日本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p><p></p><p> 冷战时期,为监视在日本列岛附近以及通过岛链活动的潜艇,日本防卫厅曾经加强了主要水道及周边海区的勘查和水下监视系统的建设,并在80年代完成了这些系统。很多国家都试图了解日本周围海底反潜系统的情况,派出潜艇进行过水下侦察。80年代,日本海上自卫队通过水声系统发现了数百次的目标活动,这其中不能排除有中国海军的潜艇。尤其在发生于北黄海的水声接触纪录中,大型水下目标所占比例很多,而只有中国海军具有大型潜艇的频繁出动能力。中国海军倚重潜艇作为西太平洋海区主要进攻手段就是由于岛链造成的地缘态势。在90年代前,中国海军缺乏有效的空中支援,只有潜艇才能无需航空兵支援而隐蔽通过各个海峡水道进入西太平洋。即便在今天,中国海军在台湾附近及以北海区依旧难以获得空中支援,但是中国航空兵却能够完全控制台湾以南和菲律宾群岛附近进入西太平洋和南海的通道。 </p><p>  封闭海区的不利地缘给中国海军带来的问题是双向的。无论是潜艇还是水面舰艇,战时中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都需要空中支援掩护,返航的舰艇也必须再次依靠岸基空中支援才能穿过这些岛链。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证明,这种态势将造成舰艇大量损失。在水面舰艇或潜艇通过被敌方重兵封锁的海峡水道时,航空兵需要依靠通信保持协同联络。水面舰艇的通信联络不成问题,但是潜艇通信则容易暴露位置。尤其是从作战海区返航的舰艇很可能有战损战伤,弹药等较为匮乏,人员都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这些舰艇可以说都是非常脆弱的。二战中,德军潜艇在返航中穿越北海或英吉利海峡时就有不少被击沉。对于一支海军舰队来说,无论是作战还是返航中受损,都将严重削弱这支舰队的作战能力,直至最终战力衰竭而走向崩溃。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 </p><p>  中国大陆封闭海区的种种不利地缘并非依靠航空母舰就能解决。从中国大陆海岸线横穿黄海进入太平洋的最远距离大约为900千米,通道位置是日本九州与种子岛之间的海峡,而通过东海经吐葛喇列岛南部以及冲绳与宫古列岛之间的宽阔通道进入太平洋的距离更短。在这样的海区中,航空母舰作战群几乎没有回旋余地。对于中国来说,南海是一个特殊海区,中国与东盟诸国在西沙和南沙等群岛存在很多归属争端,部分岛屿处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控制下,中国只控制了少量岛屿。虽然这些岛屿距离中国大陆海岸很远,但却距其他国家很近。一旦南沙这样的海域发生海上冲突,航空母舰同样没有足够的海域避开周边国家航空兵的打击。日本多年的研究认为,中国这样的近海封闭海区会抑制其航空母舰的作用,以岸基航空兵为主的空中支援倒更为有效。 </p><p>  台湾问题毫无疑问是中国当前的首要问题,中国海军建设的主要指针和作战任务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就日本观点来看,中国海军无需为台湾问题而去建立庞大昂贵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台湾岛距离中国大陆平均距离约为130千米,完全处于从浙江、福建、广东前线机场起飞的战斗机作战半径以内。50-60年代海峡两岸的空战中,大陆部分歼-5、歼-6战斗机曾经对台湾本岛形成了威胁,只是当年中国大陆没有足够的能力突破台湾防线,因此往往只在海峡中线以西进行巡逻。这些老式战斗机作战半径达400千米,能在台湾上空进行10分钟留空作战。而今天,大陆的新型战斗机在台湾上空的留空时间可以达1小时以上,携带副油箱时留空时间则更长。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海军无需航空母舰来执行对台湾的作战。 </p><p>  中国国内曾有另一种观点是使用航空母舰在台湾东部建立封锁线,这个看法值得怀疑。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态度,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战事实际上与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分不开。海上封锁更可能引发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群的交战,除非中国建立像美国那样规模和水平的航空母舰群,并且保持穿越岛链的进出太平洋航线畅通无阻,否则很难在太平洋海域抗衡美国航母战斗群。 </p><p>&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0 9:06:10编辑过]
<p></p><p><font size="2">中国航母想象图</font></p><p>  从中国几次大规模的东南沿海演习分析,大陆对台湾的军事行动更可能采取高强度的突袭,在很短时间内摧毁台湾武装力量,从而彻底解决台湾问题,而不是拖延时间的封锁和“太极拳”式的战争模式。因此台湾问题不应成为大陆建造航空母舰的原因。 </p><p>  维护国家利益与尊严是中国海军的战略任务之一。由于中国海外利益多数是以资本形式存在于美国股市和欧洲股市,很难形成特有的地域形态,因此更多地不是动用海军而是靠经济与外交才能解决争端。中国海外直接牵涉其海军力量的是中东地区石油供应线的稳定以及南太平洋岛屿上的利益。根据美国研究机构的资料,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将可能引发能源问题。国内油田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海外石油进口量将大大增长,如此以来,维护联系中东地区的航线安全将成为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之一。 </p><p>  中国较日本有地缘优势之处在于联系南海的航线较日本短,而且其漫长的海岸线是其石油航线的一部分。马六甲海峡以东纳吐纳群岛以北是曾母暗沙,已经进入中国领海以内,没有任何周边国家能够在这个海区内与中国海军抗衡。马六甲以西虽然是印度的势力范围,但中国海军近年来逐渐增加了印度洋的活动,并且与缅甸一直保持广泛的军事合作。中国对缅甸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印度洋发生危机,缅甸很可能为中国海军提供驻泊地,甚至提供航空兵前进基地。在印度洋东北部活动的中国海军舰艇能够得到其本土航空兵的支援,如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北部都处于昆明以南中国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内,如果在缅甸上空进行空中加油,中国岸基航空兵就能够将整个孟加拉湾和斯里兰卡纳入作战半径以内。而日本海军缺少这种优势和能力,很难在南海到印度洋沿线形成有威慑的态势。 </p><p>  印度一直致力于发展军备,以提高国家地位并将整个印度洋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是对于印度这样的贫穷国家是没有出路的。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的海军舰艇,都加强了在印度洋的活动,以此打破印度海军谋求地区优势的努力,而且美国的利益所在也使印度海军的这种图谋难以奏效。中国与印度有漫长的陆地边界,无论印度怎么掩饰,1962年边界战争中的惨败使其对这个庞大的邻国不敢小视。中国强大的武装力量完全可以通过陆路进入印度,这也是其无法与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抗衡的重要因素。印度的大量军备投资并没有为印度赢得多少明显的战略利益,但其依然乐此不彼地发展军备。在遏制印度谋求地区霸权的问题上,日本、中国、美国和欧洲都有共同的利益与合作基础,因此无论印度海军如何努力都将是徒劳的。 </p><p> 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军事合作最为紧密,是中国几十年来最可靠的战略伙伴。这种牢固的军事合作使中国能够在西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取得有利态势。中巴之间有共同防御协定,这些都有利于中国海军在西印度洋的行动。可见中国海军在整个印度洋地区能够间断地获得空中支援,而且其地面武装力量能够成为有效的威慑因素,在不建造航空母舰的情况下,中国的地缘优势也能使其海军具有维护石油航线的能力。 </p><p>  航空母舰要具有作战能力不仅仅是建造其本身,还包括航空兵、潜艇及水面舰艇等的建造。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至少需要6艘以上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舰艇和2艘潜艇以及供应舰组成,其舰载航空兵要具备对空对海作战能力,需要配备预警机和反潜飞机。中国海军的目标任务主要在近海,处于其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内,在现实条件下,航空母舰在这种海区的作用可以说是杀鸡牛刀,代价极其高昂。 </p><p>  中国海军目前大量老式的“旅大”级驱逐舰和“江湖”级护卫舰缺乏防空反潜能力。中国海军从80年代中期开始优先大量建造“江卫”级护卫舰,该级护卫舰造价低,能够迅速改变近海巡逻的综合作战能力,但是吨位太小,难以执行远洋任务。中国的驱逐舰建造非常谨慎,进展非常缓慢。90年代试验建造的“旅沪”级和“旅海”级,无论按照西方标准还是俄罗斯标准来衡量都是不成功的。日本海军评价“旅沪”级112和113舰的设计布局是不成熟的,在“旅海”级167舰上有所改观,而近年披露的中国新型驱逐舰才安装区域防空武器系统,布局和武器配置逐渐显现成熟。中国的造舰速度相对其规模依旧显得缓慢,日本研究估计这些舰艇主要用于替换大批老式驱逐舰。有限的经费却面临大量老式舰艇的更新,中国海军在近年建造航空母舰群谈何容易。 </p><p>  中国舰载航空兵还存在作战飞机的问题,迄今为止,其海军航空兵没有舰载固定翼作战飞机。曾经有非正规渠道透露,四川成都制造的歼-10战斗机有发展舰载型的规划,但是这种外貌类似“阵风”的飞机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大量进入中国空军服役,直接作为舰载型恐怕从经验上和技术上都不太可能。俄罗斯是中国的主要武器与军事技术合作伙伴,从俄罗斯获得固定翼舰载机毫无问题。但根据日本得到的消息,中俄之间并没有这些方面的意向。除战斗机外,中国也缺乏预警机。虽然中国空军一直为获得预警机而努力,但至今没有投入现役的预警机,海军的舰载预警机更遥遥无期。没有预警机的航空母舰群在现代作战中不足畏惧,这早在21年前的英阿马岛战争中就已得到充分证明。 </p><p>  中国具有卫星研制和发射能力,其自行研制的军事通信卫星以及利用国际通信卫星能够使中国海军舰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通信保障。中国海军潜艇也能够采用卫星通信保持与作战指挥中心的联系,其海军的全球卫星通信保障能力也许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远洋作战系统,这个方面中国较日本有更多的自主产业基础。 </p><p>  总体来看,中国海军建立一支航空母战斗群队还缺乏很多技术手段,某些方面甚至连技术储备也非常不足。航空母舰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手段。</p>
<p>中国技术不行 搞不起来&nbsp; 小鬼子的观点&nbsp; 哈哈 </p><p>当年某人对中国的原子弹能否搞成也是这样看的</p>
...留个名字~~有写中肯,但是却不是理由~
<p>不想我们造航母啊!</p>
个人感觉分析得很中肯,国内很缺少这样冷静的推理啊
对我们未必就没有参考价值,海纳百川嘛!呵呵~~
航母,可以有很多用处……偷笑……
主要观点恐怕都是基于我们两到三年前的技术水准,以近年的技术发展速度&对瓶颈的突破,应该很快就能拥有一定规模的HM编队。
我支持我们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