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归谁?我机械化师在长白山军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12:19
]]
女运动员所举的字:“白头山是我们的领土”(白头山是韩方叫法,我国叫长白山)

郁闷中……:Q
我不合时宜的说一声

列兵凶猛
不错,可以看出国家早就重视棒子了,大家不用担心

觉得老百姓要做的事就是抵制韩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楼主寒假作业做完了没?
原帖由 重庆雄起 于 2007-2-13 12:06 发表
楼主寒假作业做完了没?

哈哈
什么叫主权?军队能站的住的地方就有主权
这点上韩国最大的悲哀是,中间还隔个国家:D
长白山最近似乎成为热点,网络上有说法:

朝鲜对毛说“长白山乃我国金太阳出生之地,有特殊感情,能否将之作为贺寿礼品送给金大太阳?”,毛说,“That's good,No problem”,于是将四分之三(也有说一半的)的长白山送予朝鲜。

不辩真伪,请高人说一说。



这个我估计不太可能!
让韩国闹吧,随便闹。谁还真把它当回事?
]]
鸭绿江中间确实有几个江心岛属于朝鲜 我们七十年代也没怎么说
不到一平方公里 认真划界也是两边都有
现在有朝鲜农民划船上去种地 (岛上土壤极差 基本是沙砾和碎石 可以说近乎什么不长)
]]
]]
一个韩国同学跟我说,金太阳用长白山为交换从中国换大米!!
真的如此!!:o
非关主题,不要提。扯来扯去,很容易就转化为人身、人格攻击。

我不知道天池归哪边所有。或许真是一边一半。

下图为参考



来源:
http://map.gogocn.com/map_460.htm
毛送的领土听说不止长白山,还有缅甸方面,印度方面,唉,比晚清还要厉害哦,
转贴:


                                           中朝边界问题探秘

       前不久,韩国女子短道速滑代表团在中国长春亚冬会颁奖台上举行的“白头山庆祝仪式”风波使中朝边界问题特别是长白山天池问题却逐渐浮出水面。早在1984 年9月16日,韩国金永光等54名国会议员就曾联名向韩国国会提出《关于确认白头山所有权之议案》。该议案之主要内容为:“我国领土北起以白头山为中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南至汉拿山及马罗岛。白头山是产生过擅君神话的韩民族的发祥地,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所有爱国思想的歌曲中,都毫不例外地称白头山为民族的象征。因此,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白头山一直被看作是我国的领土。而在我国的宪法第三条中,也明确地写着:大韩民国的领土,包括韩半岛及其附属岛屿。但是,六十年代北韩与中共之间划定国境线之后,在背着我们的情况下,将白头山天池水面按南北方向一分为二。这种侵略体现在地图上……在这里,我们以南北韩六千万人民的名义,明确宣布大韩民国对天池的所有权”。金水光还就此议案在韩国国会作了说明。他说公元1712年清朝政府竖立在长白山的定界碑,是 “单方面强加于人的”。 1909年中国和日朝签订的《间岛协约》是一项不平等条约。并称长白山“天池的一半划让给中国”,是中国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出兵参加朝鲜战争的代价。金永光等54名国会议员的联名提案,经过韩国国会外务委员会讨论后,鉴于当时朝鲜南北会谈和韩国尚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考虑而搁置起来,但这绝不意味着否决这一议案。

     1992年8月27日,即中国与韩国正式建交的第三天,韩国的《东亚日报》就发表李基洪的文章《应清算斑驳的过去》。文章说:“为了韩中间真正的友好睦邻关系,必须对两国近现代史上形成的曲折的过去进行清算,两国间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数不少。如中国人民志愿军六·二五出兵问题、被歪曲的中国教科书的纠正问题,进而还有间岛的归属权问题等”。该文在谈及间岛归属时说:“另一方面,以韩中建交为契机,两国任何时侯必然遇到的问题就是间岛(中国延边地区)的归属权问题。韩国跟中国陆地显然并不接壤,跟沉默的朝鲜相比,这些高丽人叫嚷得再凶也起不了多在作用,为了便于网友朋友了解事实真相,笔者现将包括长白山在内的中朝两国间存在的边界问题作一回顾。

一、中朝第一次勘界

  早在明朝和李朝建立之初,中朝两国边界即明确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河。清代,中朝两国疆界依然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两国从无异议。朝界河鸭绿江、图们江皆发源于长白山(朝鲜称白头山),长白山天池为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三江源头。鸭绿江、图们江中游以下河宽水深,两国边界分明,但两江,尤其是图们江上游至江源地带,河多水浅,边界不明,源头不清,因此,屡有边民非法越境,造成边界纠纷。

   公元1712年,清康熙帝派乌喇总管穆克登赴长白山查看中朝边界界河鸭绿江、图们江江源地段,同时知会朝鲜政府。朝鲜政府遂派汉城府尹朴权、咸镜道观察使李善溥为接伴使,并派若干军官、译官随穆克登上长白山。5月15日,穆克登在长白山顶分水领鸭绿江、图们江两江源头立审视碑(朝鲜称定界碑)。碑文中有 “奉旨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图们,故于分水领上勘石为记”。穆克登同时发现图们江江源地段,从江源往下.流至数十里不见水痕,两岸草稀土平,不易辨认边界。因此就商于朝鲜接伴使朴权,建议在图们江江源地带数十里不见水痕地带,设棚立标。朝鲜朴权同意,并建议由朝方承担。两国边界设棚立标本为大事,理应双方共同参与,但穆克登竟将此事完全委于朝鲜,而后回国,盖因时朝鲜为清藩属,而朝鲜在该地实际上有替清廷看家护院的职责,尤其在后来的封禁时期。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清朝对东北实施封禁政策。鸭绿江、图们江中朝边境地带尤为封禁重点。两国之民私自越江处以死刑。封禁政策使东北尤其是中朝边境地区土地长期荒芜,未能及时开垦,未能大量驻兵和广设行政机构。 1871年(清同治十年),清朝始废止东北的封禁政策,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但在中朝边境地带仍严禁朝鲜边民越境。但朝鲜北境在公元1860年一1870年间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朝鲜民众尤其是鸭绿江、图们江沿岸的平安道、黄海道的民众,为了谋生,冒禁非法渡鸭绿江、图们江越境,到对岸中国奉天、吉林省垦荒居住,人数越来越众,开垦土地越来越多。

   1882年(清光绪八年)2月,朝廷决定对非法越江来中国恳种的朝鲜流民。准其领照纳租,加入中国国籍。同年 8月,朝鲜国王写信给清廷,请求允其“刷还” 本国非法在中国境内垦居的民众。清廷允准宽限于一年之内刷还。但1883年7月,朝鲜政府不但不刷还在中国境内非法越境的朝鲜边民,反而提出土门、豆满为两江的主张。朝鲜认为中国延边地区的海兰江为土门江。主张“土们江”(实为中国海兰江)以南皆为朝鲜领土,即图们江北、“土门江”(实为中国海兰江)南的中国延边地区为朝鲜领土。这一主张,不仅使原来非法在这地区且居的朝鲜流民不被驱逐,更促使无数朝鲜民众非法来这一地区垦居。

  1885 年(清光绪十一年)6月,朝鲜国王移咨清政府,亦主张土门、豆满两江说。将中国海兰江指为“土门江”,认为豆满江(即图们江) 北、土门江(实为中国海兰江)南本来是中国的延边地区为朝鲜领土,并要求双方勘界。同年9月30日至11月29日,中朝两国派使共同勘界。双方意见严重分歧。主要有二:其一、关于江名,中方认为土门、豆满、图们为一江;朝方主张土门、豆满(图们)为两江。其二、关于正源,中方主张红丹水为图们江正源,以此水划界;朝方主张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以此水划界。中朝第一次勘界未取得任何结果。

  对公元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登长白山立审视碑一事,韩国学者刘风荣认为朝鲜当时为清廷所迫:“穆碑之建立非依两国彼此合意,分明是清国一方的行为,且当时清国皇帝的命令绝对,任谁也无法拒绝,因此在朝鲜只能服从,留下了民族之恨。若今日中国否定穆碑为定界碑的话,则韩国也无穆碑之限制,如同回到白纸般,届时应当主张定法国人百考思所表示之中韩国的点线为界。白头山定界碑的竖立,韩国已遭重大损失,中国方面更进而欲划白头山全部为自己领土之事,至为不当”。

二、中朝第二次勘界
  1887年(光绪十三年)4月7日至5月19日中朝进行第二次勘界,取得重大成果:其一,关于江名,朝方正式承认以前所主张的土门、豆满两江说为错误,予以放弃。双方一致认为,土门、豆满、图们为一江之乡音,图们江为中朝界河。江北岸为中国,江南岸为朝鲜。其二,关于江流,双方认为图们江自茂山以东至人海口处,河宽水深,界限自明,不必履勘。其三,关于图们江上游。即茂山以西至石乙水、红土山水合处,双方共同“逐段考订,并无他疑”。

  唯一为双方代表争执未决者,是何水为图们江正源问题,即石乙水、红土山水合流处以上至穆克登审视碑过问的江源地段,定何水为图们江正源,并以何水划界。中方最初坚持红丹水为图们江正源,以此水划界,后退让,改主以石乙水为图们江正源并以此水划界:而朝方则力主以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记,以此水划界。

  同年8月,朝鲜国王移咨清廷,承认此次勘界取得重大进展,即“此次勘界,自茂山沿江至长白山中长山岭西红土山水、石乙水合流处,则逐段考订,并无他疑,悉经勘定其合流处”,“红土水、石乙水合流以下幸已勘定”但在定何水为图们江正源并以该水划界问题上,仍申明以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并以该水划界。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1月,清北洋大臣李鸿章移咨朝鲜国王,告知清帝准奏,以石乙水为图们江正源,以该水划界,并请朝方派员与中方共同划界、定界。同年4月,朝鲜国王再次移咨清廷,托词不肯派出代表,并表示反对清以石乙水为图们江正源和以此水划界之主张,再次申明以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和以此水划界之主张。由于朝鲜拒绝派出代表,清廷原拟中期划界、定界之建议未能实现,遂使1887年中朝第二次勘界末尔反尔,竞对1887年中期第二次勘界巳取得之上述三项重大成果即“勘界大局巳定”的结果表示不予承认,全部推翻,复向清廷建议,派员重新勘界,为此移咨清北洋大臣李鸿章。李鸿章本应将朝鲜政府日刚刚承认“勘界大局已定”又旋即推翻的重大倒退,立即秉奏清帝,以便采取相应对策,继续与朝鲜政府磋商,争取早日圆满结束中期勘界,最终解决中朝边界争议。但李却对此突变的重大外交事件推拖,并未禀报清帝,仅于同年4月末,电令清驻朝鲜通商委员袁世凯转知朝鲜政府:“白山勘界事,韩如别有意见,可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裁处”。


  朝鲜政府自知出尔反尔之理亏,无言以对,遂末再次要求更新勘界,但仍拒不派使会同中国勘界代表共同划界、定界。同样,清政府鉴于朝鲜政府顽拒态度,亦未再次催促朝鲜政府派员会同中国勘界代表共同划界、定界。并鉴于1887年中朝第二次勘界取得“勘界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双方代表对图们江茂山以西至石乙水、红土水合流处地段,均已勘明,并无疑议,遂于1888年在这一地段竖立 “华、夏、金、汤、固、河、山、带、砺、长”十字界碑。至此,长达数年的中朝勘界不了了之,从而为其后中朝界务关系埋下祸根.为沙俄尤其是日本利用中朝界务未了侵略中国提供前提。其后,“华、夏、金、汤、固、河、山、带、砺、长”十字界碑为朝鲜人所毁。
  
   对于前两次勘界成果,韩国学者刘风荣等认为朝鲜方面是在清廷压迫与恐吓下进行的,从而对1887年中朝第二次勘界所取得的成果予以否定:“1876 年虽与日本缔结江华条约中明载朝鲜为自主国,但却无法行使自主权,因仍称清廷为上国,且每年仍遣冬至使、谢恩使赴京,甚至在勘界会谈前,大清军队不仅进驻汉城,且亦干涉内政,故认为有关乙酉会谈,清、朝两国所持之地位并不平等,且朝鲜方面是在受恐吓、威胁下进行的”。

三、《中朝边界善后章程》与后来中日《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的签订

  1894年--1895年,清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在被迫与日签订的马关条约中确认朝鲜独立,并废除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朝鲜国王高宗,此时自认取得独立,且见中国又陷于诸多帝国主义侵赂危机之中,决计借助沙俄之庇护.重提中朝边界争议。于是,朝鲜于中日甲午战后,再次挑起中朝边界争议。这一时期朝鲜重新提出边界争议之论点,除坚持以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并以此水划界的主张外,更推翻1887年中朝第二次勘界取得疆界大局已定的成果,再次提出土门、豆满(图们)为两江之主张,且增添图们江北岸为朝鲜垦民拓垦必为朝鲜领土之主张。

   1900年.沙俄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侵入中国北京,同年10月侵占中国东北全境。沙俄此时正与日本争夺朝鲜,决计笼络朝鲜政府,排斥日本势力,进而控制朝鲜政府。沙俄深知朝鲜政府侵占中国延边地区心切,进与朝鲜达成朝、俄共同统治中国延边之协议,沙俄将中国延边地区的一半统治权让与朝鲜。朝鲜依恃俄势,自1900年起,在中朝边境多次制造事端。朝鲜政府将鸭绿江、图们江两江北岸中国边境地带视为朝鲜领土.非法使命管辖在中国这些地区的朝鲜垦民的官吏。这些官吏招算壮丁,组成军队,非法越境,对中国境内的朝鲜垦民征租收税,并对当地中国民众和朝鲜恳民肆意烧杀抢掠,袭击中国地方官衙和中国军队。1904年4月,被朝鲜政府任命为北边垦岛视察使的李范允串私炮队五六千人非法涉图们江越境,侵占中国和龙峪抚垦局辖属之上溪社等六社地区。清延吉厅同知陈作彦、吉清军统顿胡殿甲,急调军队和地方团练进行狙击,终将李等驱赶过江出境。7月13 日,中朝双方地方军政官员就上述事件,签订《中朝边界善后章程》。其中规定:“两国界址有白山碑记可证,仍候两国政府派员会勘。会勘以前循旧以间隔图们江一带水各守汛池,均不得纵兵持械潜越滋衅”。

  但是,利用日俄战争之机,进一步控制朝鲜政府的日本,惟恐中朝两国一旦勘界并最终圆满解决国界争议、签订界约将使届时日本失去利用中朝国界争议侵占中国东北之借口,遂阻挠中国与朝鲜第三次勘界。6月16日,日使照会清外务部,因日俄战争正酣,劝清不要督促朝鲜政府派员勘界。同月22日,未识其奸的清政府照会朝外务部,表示不复建议勘界,待日俄战后再议。

 日俄战争以沙俄战败告终。同年11月11日,日迫朝鲜签订《韩日协商条约》(即(乙巳保护条约)。该约规定:“朝鲜对外关系及事务悉由日本外务省监理指挥”。日本政府在朝鲜派驻统监,朝鲜成为日本保护国。日本在朝鲜设立朝鲜统监府,内政、外交悉由朝鲜统监掌管,首任统监就是伊藤博文。

 而日本对中国延边地区觊觎已久,1906年11月18日朝鲜参政大臣朴斋纯致函朝鲜统监伊藤博文,要求日本派员前往中国延边地区保护朝鲜垦民,此话正中日本政府下怀,但考虑到成立殖民统治机构与驻屯宪兵队易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欧美列强的关注,遂改为暂先在延边地区建立朝鲜统监府的暂驻机构。遂制造间岛(即中国延边地区)问题,声称中朝国界未清、间岛(中国延边地区)归属未定,又以保护朝鲜垦民为借口,非法入侵中国的延边。

  于是,自1907年8月起,中日两国开始进行“间岛案”之交涉,终至1909年9月,长达两年之久。中日“间岛案”交涉一是在两国中央政府、使节之间进行;一是在清东北地方政府和日本在延边非法设置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之间进行。就交涉时间和内容分两大阶段,自 1907年8月至1908年上半年,两国围绕中朝国界即图们江是否中朝两国界河、图们江北岸是否中国领土进行交涉;1908年下半年至1909年9月,两国围绕中国境内朝鲜恳民“保护权”问题进行交涉。而就交涉案件来说,1907年8月至 1909年2月,“间岛案”单独交涉;1909年2月至9月,“间岛案”并入“东三省六案”一起交涉。在日中进行间岛案交涉期间,朝鲜政府助纣为虐,协助日本政府的侵略行动。

  历经两年的交涉,在清政府对东北六案作出重大让步从而丧失大量权益的条件下,1909年9月4日,中日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即(间岛条约)和 (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第一款为。中日两国政府彼此声明:“以图们江为中韩两国国界,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至石乙水为界”。

  日本通过《三省交涉五案条款》和《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由于图们江正源本为红丹水,1887年只是由于中国勘界代表向朝方妥协,改主以石乙水为图们江正源。因而即以图们江为中朝界河这一条款来说,规定石乙水为图们江上源,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即 1712年穆克登立之审视碑)至石乙水为界.从而又使中国失去了不少领土。

  然而对于《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韩国学者认为“1905年以前并非保护条约的乙巳掠夺条约剥夺韩国外交权并开始实施统监政治的日本帝国主义代替我国政府在间岛龙井设立统监府派出所,为在吞并韩国之后确保最大的国境线,事先采取了划定假定边界线等万全之策。在此过程中,韩、日之间间岛问题相修筑安奉线问题同时提出,而只能二选其一的日帝,由于绝对不能抛弃作为侵略大陆主要运输线的安奉线铁路,所以决定在间岛问题上向清国让步。于是,在1909年9月同清国签订《间岛协约》,决定将豆满江上流之石乙水定为国境线,从而将间岛让归清国所属。这样,就在完全无视韩国政府意见酌情况下,通过他国与他国之间的讨价还价,我国的宝贵国土 ——间岛,就被从国土中分割出去。”

四、  白头山天池问题

     在穆克登勘察之后,虽树立界碑,白头山天池地区但是由于人迹罕至,历经多年之后界碑坍塌,再加上古代绘制地图方法的缺陷,清朝和之后的民国一直认为该地区,包括整个天池,仍然属于中国。由于在穆克登之后,中国一直没有对这一地区做过勘察,所以只提出了大致的领土划分界限,即西头水和小红丹水之间,自朝鲜新德、青峰、大坪、内曲里至鸭绿江一线。但是此地区居民以朝鲜边民为主。中国未对该地区派出行政和军事统领官员。也就是说,未对该地区行使过有效主权。朝鲜则以咸镜道的惠山和茂山两府官员管辖此地区,征收赋税,勒管边民。在签定中朝边界条约的时候,朝鲜方面提出该地区划归朝鲜,不但有历史和现实上的优势,而且由于金正日是出生在“白头山密营”(其实是金日成只是抗联一个营长,顶头上司是周保中,55年中将。金正日出生在苏联。),出于某种考虑,坚持要把白头山(现在朝鲜将其改名叫将军峰)划入朝鲜。但显然毛泽东并没有答应,考虑到长白山确实是朝鲜民族寄托民族感情的圣地,也考虑到天池作为鸭绿江与图们江这两条界河的源头从法理上,朝方的确有理由要求分享,因为自明以来两国就约定以鸭绿江及图们江为界。如我国全占当然好,但分了也就分了吧,最终,中朝两国将天池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