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东线的军友门可以来侃侃)转贴东线51941-1942年苏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05:26
       《东线5:斯大林格勒》1941-1942年苏德战争经济(朱世巍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
        以斯大林格勒恶战为主要内容的1942年夏秋两季过去了,整个苏德战争也进行了一半。在此期间,战争的巨大泥沼已经吞没了无数生命和财富。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军团,往往一次战役下来就会山穷水尽。因此,为了维系前线的战斗力,就必须不断地补充人员和武器,而这取决于后方的巨大努力。其艰难程度,堪称是另一场战争。
        由于扩充军队,德国的后方劳动力人口从1941年的3310万减少到1942年的3130万。德国劳动力中的女性比率略有增加,从1410万增加到1440万,占总数的46%,其中从事农业重体力劳动的比率更低。希特勒个人反对将妇女投入工业生产,甚至迟迟不允许把德国贵妇人的仆人征入军队或者工业部门。以至于在1942年,德国的帮佣人数还有141万。
        但德国在从占领区掠夺人力方面则毫不留情,为了在苏联征收更多劳动力,东方占领地区事务所甚至在1942年9月21日下达命令,要烧毁逃避为德国工作的苏联人的产业,并将其家属送进强迫劳动营。同时,抓捕劳动力也成为德军反游击战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还要大量使用死刑作为威胁手段。不过这种滥捕滥抓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德国东方占领地区事务部的一个高级官员在其1942年10月25日的笔记中就抱怨,由于抓得太狠,竟捕来了十来万根本不能劳动的苏联重病病人。
        到1942年底,德国人已经从苏联强征了130万人,而其后方拥有的外国劳动力总数达到420万,比1941年增加120万。其中不包括前线的辅助人员和苦力,也不包括德占领国的劳动力。
        1942年的德国劳动力分布情况如下:
        农业:德国人925万,外国人接近200万
        工业,手工业,电力,运输:德国人1339万,外国人188万
        其中工业:德国人837万人,外国人14万。
        苏联人的劳动力要比德国人的紧张得多,这首先是因为大片国土沦丧。德国占领地区的战前人口,占苏联总人口的45%(总数8560万),其中2/3是农业人口,还有327万4千工业职工。虽然其中一些人口得以撤离,但在1942年,苏联控制地区的人口还是只剩下1亿3千万人。而苏联的工业职工只剩下720万人,仅相当于1940年的66%,在数量上要大大少于德国的977万人(其中德国人为837万人)
        苏联劳动力不仅数量减少,其人员质量也大大下降。由于军队的大规模扩充,战争第一年,苏联大后方强壮男子减少了300万(不包括陷在德占领区的人口);1942年又减少了230万。为了弥补人数的不足,苏联大大增加了劳动力中妇女的比重。在1942年,苏联国民经济部门职工只剩下1840万人(1940年为3400万人),其中妇女占53%(战前为37%)。一些地区的农业劳动力中,妇女甚至占到了70%。而在苏联劳动力总数中的妇女比重,估计接近60%,要远远高于德国的46%。此外,苏联的劳动力中还包括了大量的老人,少年和伤残军人。在1942年,还从社会上搜刮了近74万人投入工厂。于是在1942年,苏联和德国的后方战争,就将在720万充斥着大量妇女,少年,残废人的苏联工人,和977万强壮的,包括大量欧洲最优秀熟练技工的德国工人之间展开。

   资源:
        对于进行后方战争的苏联和德国工人来说,“武器”不是飞机坦克和火炮,而是各种国家资源和工业设备。简单的说,在这场战争的“火力配系”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用来发动工业和战争机器的能源:煤炭和石油,以及由此产生的电力:他们是战争的血液。
        然后是制造机器和武器所必需的材料。其中最重要,需求量最大的是钢铁;其次是生产特种材料所必需的各种有色金属:铜,锰,镍等,还有轻金属铝。不过有色金属的需求量不是特别大,而且可以用其他金属或材料加以替代,因此其重要性要远远底于钢铁。形象地说,这些金属是战争的“肉体”。
        另外战争机器所需要的重要物资还包括制造轮胎所必须的橡胶,制造火药所必须的各种化学制品等等。
        再发动战争所必须的能源方面,由于丢失了大量资源,苏联在1942年的煤产量下降为7550万吨,仅相当于苏联1940年产量的46%。因为缺煤,导致了大量高炉停工。
        而1942年德国却生产了4亿2千1百万吨煤,相当于苏联的5-6倍。其中德国本土产煤2亿5千8百万吨,从被吞并地区另外获得7780万吨,从被占领国家获得8500万吨。
        再另一项重要能源石油方面,德国的常量则较低。连同人造石油在内,德国本土产量只有560万吨。为了弥补石油的不足,德国通过各种渠道进口,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罗马尼亚。这个国家的石油出口量约为400万吨,而在苏德战争前向德国的年供给量为100万吨。从苏德战争爆发到1942年初,罗马尼亚的对德石油出口则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波折。但罗马尼亚独裁者安东内斯库随后向希特勒表示,愿意将罗马尼亚80%的石油提供给轴心国,其1943年的对德石油出口将近300万吨。连同这部分进口在内,德国1942年-1943年每年能够获得约900万吨液体燃料。
         和德国相比,苏联的石油产量处于绝对优势。虽然高加索油田日益枯竭,其全国产量从1941年的3300万吨下降为1942年的2200万吨,却依然是德国的两倍多。不过苏军在战时每年的油料用量只有400-500万吨,最高年份也不过560万吨。苏联的期于石油则主要用于弥补工业部门煤炭的不足。。从苏联的油料用量看,德国的900万吨液体燃料也已经足以供应军队,而德国在煤炭上相当于苏联的6倍的绝对优势,也不是不到2000万吨苏联工业用油所能抵消的。在1942年,充足的煤炭和其他能源一共为德国提供了465亿千瓦小时的电力,而苏联只有291亿千瓦小时。也就是说,德国的‘工业血液“提供了比苏联几乎多一倍的能量。
         在工业最重要的钢铁方面,苏联的产量在1942年下降了一倍多,只生产了810万吨。德国1942年则生产了3210万吨钢,是苏联的将近4倍。由于钢材不足,苏联不得不从西方进口部分钢,但年均只有60多万吨,仅占苏联战时钢产量的,完全不足以弥补与德国之间的巨大差距。窘迫之语,苏联在19425年不得不动员全国共青团员,在全年搜罗了160万吨废钢铁。
         除了钢之外,苏联和德国还需要一定数量的有色金属。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数据,由于从占地区和仆从国获得的大量进口,1942年德国工业除了镁和铝外,铅,铜,锌,锡,镍等稀有金属不仅可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甚至还可以出口。
         和德国相比,苏联的众多有色金属自然也不会太缺乏,但在铝,铜方面却处于劣势。这主要由于苏联在1942年丢失了60%的铝产地,而且据说只剩下乌拉尔一个铝制品厂。因此在1942年,苏联铝生产量只有5万多吨。而德国由于从法国和地中海地区进口了大量铝土矿,1942年的初炼铝产量达到了26万4千吨,再炼铝达到9万多吨。
         为了弥补不足,苏联向西方进口了一定数量的铜和铝,但却完全无法改变对德国的劣势。战争爆发截止到1942年6月,西方只提供了25000吨铜,5000吨铝。而苏联同期的铜产量为153100吨,铝产量为52700吨,西方物资仅占铜总量的14%和铝的9%。由于缺乏铝,苏联人只能广泛使用各种代用品来制造飞机。        
         附录:德国占领国的战略物资获取分布:
               占领国
                 法国:铁矿,煤,铝土矿
                 斯洛伐克:锰矿,黄铁矿,木材,皮革
                 波兰:木材,煤,铅,铜,皮革,亚麻
                 挪威:木材
                 南斯拉夫:铝土矿,大麻,铜,钼,铬,锑,铅,锌
                 比利时:铜
                 希腊:镍,铬
               仆从国
                 匈牙利:铝土矿,黄铁矿,木材
                 罗马尼亚:石油,锰矿
                 意大利:汞,黄铁矿砂,铝土矿,铅,锌,大麻
                 芬兰:镍,木材
               中立国
                 瑞典:铁矿砂,铜
                 西班牙:铁,黄铁矿砂 ,铅,锌,汞,钨,转卖橡胶,汽油
         (资料依据:《第二次欧洲大战与德国经济》,《军事经济》,《第三帝国兴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3,5,8卷,《芬兰史》)
        最后,在工业设备方面,1942年德国的金属切割机床产量为7倍。其拥有将近200万台,而苏联仅为60万台。
        综上所述,在1942年,无论是能源,材料,还是生产设备,德国都对苏联占有绝对优势。
   
   农业:
        除了能源,材料和工业设备外,无论是前线的军队,还是后方的工人和众多普通人民,还需要庞大的事物供应。
        众所周知,拥有广袤土地的俄罗斯和苏联是农业大国,但从自然条件而言,却并非一个农业强国。其农业光能资源总体不足,只有乌克兰南部,高加索地区,哈萨克以及中亚地区情况比较好。在苏联主要农业地区,日温度在0度以上的日子只有4-6个月,因此大部分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无霜期也很短。同时,苏联境内大气降水量较少,全国4/5的地区底于年降水量500毫米标准。按20世纪70年代的材料,苏联全部农用土地面积上生物气候潜力的平均指数为149,比美国低57%,比法国低53%,比西德和英国分别低38%和32%。
        不过凭借广袤肥沃的黑土,苏联的粮食总产量却非常庞大。在1913年,帝俄粮食产量达3603万吨,肉类500万吨,牛奶2943万吨(原文此处本无“万”,但根据后文,可能是打字时出了错)。平均每个居民有粮食540公斤,肉31公斤,牛奶185公斤,而且通过“解放农奴运动”,帝俄还建立了一个富农阶层。但随后爆发的战争,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业化运动,给俄国农业以致命打击。而斯大林则将农业当成工业积累资本的下蛋母鸡,通过集体农庄尽最大可能予以压榨。但是到了1940年,苏联农业产量还是回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2.5公斤,肉24.2公斤,奶173.1公斤。虽然还低于历史最高年份的1913年,但对此前饱受饥饿的俄国人民来说,却已经是非常丰富了。
        (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农业收入分配:
              在斯大林时代,为了尽可能将粮食集中到国家手中,以支持庞大的工业建设,对集体农庄采取了最大限度而且几乎无偿的压榨。集体农庄的粮食,不仅需要根据固定义务交售制度上缴国家,还必须以实物报酬支付机器拖拉机站。这种拖拉机站几乎是集体农庄的太上皇,不仅负责农庄的技术支持,也对集体农庄的整个经济进行组织,当然也是国家取得粮食的一个重要渠道。
              而在交纳了国家和机器站的粮食,建立种子和后备基金后,集体农庄还必须拿出一部分粮食送到自由市场,由国家收购。在这层层盘剥之后,集体农庄庄员所能支配的粮食也就所剩不多了。在1937-1939年苏联集体农庄上缴国家的粮食为28-38%,而分配给庄员的只有23%-36%。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农庄庄员几乎处于一种“国家农奴”的地位。但从他们身上剥削下来的血汗,并没有收入个别地主的粮仓,而是化作了庞大工业帝国的基石。斯大林革命和苏联的实质与伟大,正在于此)
         (1940年苏联农业产量:
          肉类屠宰重量:470万吨
          捕鱼量:140万吨
          牛奶总量:3340万吨
          奶制品:130万吨
          谷物产量:9560万吨(国家收购3640万吨,商品粮3830万吨,集体农庄获得了220万吨)
          土豆:7610万吨
          糖用甜菜:1800万吨)
        但苏联人的这点幸福很快就被希特勒的战争所毁灭。随着红军的崩溃,截至1941年11月,苏联38%的粮食产地,84%的食糖产地,38%的大牲畜,60%的猪都落入德国人之手。到了1942年,全苏47%的耕地已经丧失。与此同时,苏联还把他们在1940年所拥有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丢失了40.5%和32.86%。剩下的拖拉机和汽车又有80%以上被征用。同时被送上前线的还有大量的青壮劳动力。用以填补他们空缺的,则是大量的妇女,苏联官方还做出了动员14岁以上少年参加粮食生产的决定。而由于战时农用机械供应停止,众多妇女老弱必须用身体来拉犁。
        战争的灾难导致了苏联农业产量的急速下滑。1941年,苏联谷物产量从前一年的9560万吨猛跌到5590万吨,到1942年又狂跌到2970万吨,当年的土豆产量也只有2380万吨,肉类屠宰重量约180万吨,糖用甜菜更是跌落到210万吨,仅相当于战前水平的12%。而雪上加霜的是,战前苏联储备的600多万吨粮食大部分不是落入快速推进的德军手中,就是被苏联人自己烧毁。
        在农业产值仅相当于1940年38%的1942年,苏联后方需要养活的人口却有1亿3千万人。其中商品粮人口6170万人(4090万城市人口,2080万农业人口),而重点供应的军队以及国民经济部门职工,约为2500-2600万人,饥饿死神的阴影笼罩在全体苏联人头顶。                     
       [1942年苏联主要农产品产量:
         谷物:2970万吨
         土豆:2380万吨
         肉类屠宰重量:180万吨
         糖用甜菜:210万吨
         牛奶:1500万吨左右(笔者根据1943年数字估计)]
        为了集中供应军队和军工工人,苏联不仅在1941年11月10日开始在各个城市实行粮食配给,并对农产品进行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将1942年全部2970万吨谷物中的1251万6千吨,180万吨肉中的120万吨,约100万吨甜菜,200多万吨牛奶收集到国家手中。这些粮食又被用来重点供应红军。在战时,军队每年可以获得1000万吨粮食和饲料。从1942年开始,这支军队的总额(包括训练兵员)一直维持在970万到1000万人(或)以上,并拥有大量的牲口。除了国家配给粮食外,城市居民还可以在自由市场上买到大量的肉,奶,土豆,蔬菜。矿工企业和工人被允许耕种土地,而且规定5到7年内可以不收回,但如果工人擅自离开工厂,就无权耕种这块土地。在1942年,苏联共有500万块这样的土地。
        而在集中供应军队和工人的同时,数千万集体农庄庄员却被要求勒紧裤腰带,在1942年仅分配到200万吨谷物在田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也只能在劳动日得到粮食800克,土豆200-400克但得到重点确保的红军情况其实也未必有多好,在1942年,很多士兵每天只有1公斤“掺杂使假”的黑面包。
        为了弥补粮食缺口,苏联向西方提出了援助要求。这些粮食援助在战后被西方历史学界大肆宣扬,甚至由此产生了一种说法:如果没有西方的粮食,苏联在战争第一年就会由于饥饿而崩溃。
        不过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夸张。整个战争期间,西方向苏联提供的所有类型固体和液体食物共有448万吨,其中包括:
                  小麦, 面粉和种子:115万4180吨
                  糖:67万2千多吨
                  肉类罐头:78万2973吨
                  香肠,油脂,黄油和猪油:73万900吨
                  植物油:51万7522吨
                  奶粉,蛋粉,奶酪和其他脱水食品:36万2421吨
                  其他食品:6万1843吨
                  以及碱(?)9000吨
       根据西方的估计,上述食品一共可以折合成350万吨压缩食品。而按照苏联农业部门的估计,其中除肉类,牛奶外的主要几种食品,大致可折算成200万吨面粉。而肉类,估计约为120万吨(屠宰重量)。
       比较而言,在战时,苏联国家一共收购了近7000万吨谷物,至少500万吨肉类和1000万吨牛奶(根据农业生产最紧张的1942-1943年收购量折算),另外还有数量极大的土豆。收购粮食中的约4000万吨以及几乎全部的肉类,牛奶,都被供应给了军队。
       而苏联战时谷物总产量约1亿6千410万吨,肉类700-800万吨,牛奶和奶制品至少7000万吨,另至少还有1亿5千万吨土豆。
       从上述数据估测,西方提供的主要几种食品,相当于苏联战时谷物收购量的2.9%(折算值),肉类的24%,牛奶和奶制品不到3.6%。而按照苏联粮食总产量折算,所占比率还要低得多,其中谷物只占1.2%,肉类和油脂占15%,奶制品不到0.5%。上述折算中,还没有把苏联的1亿5千多万吨土豆,上千万吨甜菜,以及大量的蔬菜,蛋类,鱼类考虑在内。
       综上所述,西方提供的食品总量,最多占苏联战时农业收购量的5%,而在苏联农产品总量中的比重大约为2%。而在本卷所述及的1942年,西方提供的农产品还要大大低于这个比率,其价值为1.8480亿美圆,到1943年才上升为5.92亿美圆。
       从上述事实看,所谓苏联依靠西方粮食养活自己的说法无疑是可笑的。事实上,西方粮食起到的作用,只是在很低程度上弥补了部分苏联粮食缺口。而苏联军队,以及后方工人在战时能够保障足够的食物,与其说是因为西方的粮食,倒不如说是因为斯大林毫不留情地把农民的口粮掠夺一空。即使是西方的少量粮食,也是拿去加强军队,而不会提供给在饥饿中挣扎的农庄庄员和他们的家属。
       正因为如此 ,战时的苏联农村普遍处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被饿极了的小孩甚至用舌头去舔放过面包的架子,而到底有多少人死于可怕的营养不良,从来就没有过准确的统计。
       和饥寒交迫的苏联相比,战时的德国粮食供应相当充足。就德国本土而说,其农业条件要比苏联优越,而且以大量施用化肥而闻名。但德国本土有限,因此粮食不能完全自给,而且在战时产量有所下降,当然其降幅远远没有达到苏联的那种灾难性程度。在1939年,德国粮食产量为2446万吨,养活着战前疆域的约8000万人口,到1943年则跌落到2133万吨;肉类产量也从1938-1939年的340万吨下降为180万吨。而有些西方农业学家认为,由于存在严重的统计缺失,德国的实际粮食产量要比官方数字所显示的要高,直到战争最后两年,德国粮食产量才比战前下降了10-15%。
       不过战时德国充足的食品供应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掠夺。按照一些西方历史学家估计,德国一共从被占领地区弄走了2500万吨粮食(折合成面粉)。这是个东西方公认的保守数字,从一些“局部数字”来看,这个估计离实际数字还差得很远。仅法国每年就大约提供75万吨小麦,向德国提供的总量为900万吨谷物,此外还有大量的燕麦,肉类,黄油,奶酪,土豆,蔬菜,牛奶,葡萄酒,香槟酒等等。而在1943年一年,德国就从苏联运走了900万吨谷物,200万吨饲料,300万吨土豆,66万2千吨肉类。德国的“盟友”也被要求尽其所能地为第三帝国供粮。另外,上千万德国军队和殖民官员,警察等等,也基本上是在被占领地区“就地取食”。比较而言,德国从本土外获得的粮食,是苏联进口西方粮食的6倍以上。
       这种掠夺造成的结果是饿殍遍地。在德国占领下的波兰,每个人在1941年9月只能获得600卡路里热量;在被占领的东南欧地区,居民的热量摄取普遍也都只能维持在600-800卡。但在1942年8月,德过驻波兰总督依然下令再增加50万吨粮食的掠夺任务,并要求:“这项工作必须是冷酷的,毫无同情心的完成。”同一年,希特勒也要求从乌克兰搜刮800万吨粮食。而戈林则在柏林告诉那些殖民长官:“为了不让自己挨饿,就让占领地的人去吃哥萨克的马鞍子好了。”
       在完成了这类“任务”后,德国平民在1942年获取的卡路里得以维持在2450-2700之间(东部占领区居民的3-4倍以上),军人在27580-3750之间。依靠掠夺来的大量粮食,除了战争结束前夕的很短一段时间外,德国人在战时一直过着丰衣足食的舒服日子。
   管理:
        尽管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设备和粮食,在1941-1942年,德国后方却并没有生产出数量上  超过苏联的武器。这首先在于德国后方的巨大惰性。甚至在1942年,德国90%的军事工厂还在懒洋洋的执行这一班制。和1941年相比,1942年德国的民用消费指数虽然从901下降为815,却依然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而在同一时期,苏联却已经开始广泛采用强制手段增加工时。早在1941年6月25日,也就是战争爆发的第四天,苏联就通过了《战时职工工作时间规定》。12月又规定了《追究军工企业职工旷工责任》。怠慢和迟到次数过多的人,将要被判刑。而刑罚,其实就是去从事强度更高,条件更为恶劣的工作。甚至超过苏联职工一半以上的妇女和少年也不能免于这种惩罚。
        在1942年,苏联继续强化其军工生产管理。工人工作时间被定为14个小时。此外,苏联还通过强制增加工时,加班,停止休假等手段,增加了150万个工时。众多缺乏营养的工人在车床旁没日没夜地工作着。
        德国军事生产滞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领导机构的无能。由于工业生产的一片混乱,甚至导致了德国军工领导层的动摇。首先负责空军生产的乌德特大将在1941年11月17日绝望自杀,然后是帝国军械部部长托特在1942年2月8日死于一场神秘的空难。同一天,希特勒任命一位据说是碰巧来到他身边的年轻建筑师斯佩尔取代了托特的职务。
        斯佩尔,1905年出生于曼海姆的一个富裕的建筑师家庭,是个受过良好教育,野心勃勃且厚颜无耻的典型年轻知识分子。由于希特勒年轻时代曾经梦想成为建筑师,使斯佩尔有了接近“元首”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取得特殊“恩宠”的机遇。在某些旁观者看来,两人的关系亲密到了一种“情人”般的地步(仅指态度而言)。尽管如此,希特勒任命斯佩尔这个军事门外汉担任帝国军械部部长,依然是令人惊奇的。更何况,这位新部长还获得了比他前任更大的权利。根据1942年5月7日希特勒发布的命令,军事经济将由斯佩尔统一领导,国防军统帅部武器和军事经济管理局的许多部门都归他直接管辖,占领区军械生产的所有组织也都交给军械部。
        不过斯佩尔的权利依然不足以在实质上全面领导军事工业。归他管辖的只有陆军军备部门,而海军军备生产组织权利直到1943年春才取得,空军的则要等到1944年8月。同时,皮革和纺织品之类基本物资依然掌握在经济部长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斯佩尔只能通过提高工业本身的效率来增加军火生产。其具体措施是通过建立一些只能专一的部门来取代全面管制。为此,建立了众多所谓主要委员会和工业瑞恩。主要委员会负责管理生产军火,飞机发动机,机动车等;工业瑞恩则负责原材料,半成品和附件,包括了电工生产,有色金属,工业玻璃,陶瓷制品等等。委员会和瑞恩分工相当细密,而且各管一摊,加上都是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因此对所负责部门都非常熟悉。尽管如此,德国军事工业的产量在1942年提高得依然非常有限。
        和德国人相比,苏联军事工业部门要负责的工作更为复杂而艰巨。他们不仅要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组织生产武器弹药,而且还要组织从即将沦陷地区运出工厂设备,将他们运到千里之遥的大后方,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这是一次具有史诗意义的战略大迁移,也是对设备损失严重的苏联铁路部门的一次严酷考验。苏联火车司机和调度人员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这次考验。和连前线物资补给任务都很难完成的德国铁路部门相比,苏联人却在保证军队巨大运输任务的同时,在1941年转运了150万车厢的设备物资,将1523个大型企业运到伏尔加河,乌拉尔,西伯利亚,哈撒克斯坦,中亚,并疏散了100多万人口。
        在众多的物资卸车后,苏联人立刻着手恢复生产。在短短3--4个月时间内,这些东迁工厂大都达到甚至超过战前的水平。在乌拉尔,在伏尔加河流域,在中亚,通过数千万人的超人般的努力,一个在严酷战时条件下以最短时间新建的苏联东部工业帝国,开始释放出无穷的威力。《东线5:斯大林格勒》1941-1942年苏德战争经济(朱世巍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
        以斯大林格勒恶战为主要内容的1942年夏秋两季过去了,整个苏德战争也进行了一半。在此期间,战争的巨大泥沼已经吞没了无数生命和财富。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军团,往往一次战役下来就会山穷水尽。因此,为了维系前线的战斗力,就必须不断地补充人员和武器,而这取决于后方的巨大努力。其艰难程度,堪称是另一场战争。
        由于扩充军队,德国的后方劳动力人口从1941年的3310万减少到1942年的3130万。德国劳动力中的女性比率略有增加,从1410万增加到1440万,占总数的46%,其中从事农业重体力劳动的比率更低。希特勒个人反对将妇女投入工业生产,甚至迟迟不允许把德国贵妇人的仆人征入军队或者工业部门。以至于在1942年,德国的帮佣人数还有141万。
        但德国在从占领区掠夺人力方面则毫不留情,为了在苏联征收更多劳动力,东方占领地区事务所甚至在1942年9月21日下达命令,要烧毁逃避为德国工作的苏联人的产业,并将其家属送进强迫劳动营。同时,抓捕劳动力也成为德军反游击战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还要大量使用死刑作为威胁手段。不过这种滥捕滥抓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德国东方占领地区事务部的一个高级官员在其1942年10月25日的笔记中就抱怨,由于抓得太狠,竟捕来了十来万根本不能劳动的苏联重病病人。
        到1942年底,德国人已经从苏联强征了130万人,而其后方拥有的外国劳动力总数达到420万,比1941年增加120万。其中不包括前线的辅助人员和苦力,也不包括德占领国的劳动力。
        1942年的德国劳动力分布情况如下:
        农业:德国人925万,外国人接近200万
        工业,手工业,电力,运输:德国人1339万,外国人188万
        其中工业:德国人837万人,外国人14万。
        苏联人的劳动力要比德国人的紧张得多,这首先是因为大片国土沦丧。德国占领地区的战前人口,占苏联总人口的45%(总数8560万),其中2/3是农业人口,还有327万4千工业职工。虽然其中一些人口得以撤离,但在1942年,苏联控制地区的人口还是只剩下1亿3千万人。而苏联的工业职工只剩下720万人,仅相当于1940年的66%,在数量上要大大少于德国的977万人(其中德国人为837万人)
        苏联劳动力不仅数量减少,其人员质量也大大下降。由于军队的大规模扩充,战争第一年,苏联大后方强壮男子减少了300万(不包括陷在德占领区的人口);1942年又减少了230万。为了弥补人数的不足,苏联大大增加了劳动力中妇女的比重。在1942年,苏联国民经济部门职工只剩下1840万人(1940年为3400万人),其中妇女占53%(战前为37%)。一些地区的农业劳动力中,妇女甚至占到了70%。而在苏联劳动力总数中的妇女比重,估计接近60%,要远远高于德国的46%。此外,苏联的劳动力中还包括了大量的老人,少年和伤残军人。在1942年,还从社会上搜刮了近74万人投入工厂。于是在1942年,苏联和德国的后方战争,就将在720万充斥着大量妇女,少年,残废人的苏联工人,和977万强壮的,包括大量欧洲最优秀熟练技工的德国工人之间展开。

   资源:
        对于进行后方战争的苏联和德国工人来说,“武器”不是飞机坦克和火炮,而是各种国家资源和工业设备。简单的说,在这场战争的“火力配系”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用来发动工业和战争机器的能源:煤炭和石油,以及由此产生的电力:他们是战争的血液。
        然后是制造机器和武器所必需的材料。其中最重要,需求量最大的是钢铁;其次是生产特种材料所必需的各种有色金属:铜,锰,镍等,还有轻金属铝。不过有色金属的需求量不是特别大,而且可以用其他金属或材料加以替代,因此其重要性要远远底于钢铁。形象地说,这些金属是战争的“肉体”。
        另外战争机器所需要的重要物资还包括制造轮胎所必须的橡胶,制造火药所必须的各种化学制品等等。
        再发动战争所必须的能源方面,由于丢失了大量资源,苏联在1942年的煤产量下降为7550万吨,仅相当于苏联1940年产量的46%。因为缺煤,导致了大量高炉停工。
        而1942年德国却生产了4亿2千1百万吨煤,相当于苏联的5-6倍。其中德国本土产煤2亿5千8百万吨,从被吞并地区另外获得7780万吨,从被占领国家获得8500万吨。
        再另一项重要能源石油方面,德国的常量则较低。连同人造石油在内,德国本土产量只有560万吨。为了弥补石油的不足,德国通过各种渠道进口,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罗马尼亚。这个国家的石油出口量约为400万吨,而在苏德战争前向德国的年供给量为100万吨。从苏德战争爆发到1942年初,罗马尼亚的对德石油出口则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波折。但罗马尼亚独裁者安东内斯库随后向希特勒表示,愿意将罗马尼亚80%的石油提供给轴心国,其1943年的对德石油出口将近300万吨。连同这部分进口在内,德国1942年-1943年每年能够获得约900万吨液体燃料。
         和德国相比,苏联的石油产量处于绝对优势。虽然高加索油田日益枯竭,其全国产量从1941年的3300万吨下降为1942年的2200万吨,却依然是德国的两倍多。不过苏军在战时每年的油料用量只有400-500万吨,最高年份也不过560万吨。苏联的期于石油则主要用于弥补工业部门煤炭的不足。。从苏联的油料用量看,德国的900万吨液体燃料也已经足以供应军队,而德国在煤炭上相当于苏联的6倍的绝对优势,也不是不到2000万吨苏联工业用油所能抵消的。在1942年,充足的煤炭和其他能源一共为德国提供了465亿千瓦小时的电力,而苏联只有291亿千瓦小时。也就是说,德国的‘工业血液“提供了比苏联几乎多一倍的能量。
         在工业最重要的钢铁方面,苏联的产量在1942年下降了一倍多,只生产了810万吨。德国1942年则生产了3210万吨钢,是苏联的将近4倍。由于钢材不足,苏联不得不从西方进口部分钢,但年均只有60多万吨,仅占苏联战时钢产量的,完全不足以弥补与德国之间的巨大差距。窘迫之语,苏联在19425年不得不动员全国共青团员,在全年搜罗了160万吨废钢铁。
         除了钢之外,苏联和德国还需要一定数量的有色金属。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数据,由于从占地区和仆从国获得的大量进口,1942年德国工业除了镁和铝外,铅,铜,锌,锡,镍等稀有金属不仅可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甚至还可以出口。
         和德国相比,苏联的众多有色金属自然也不会太缺乏,但在铝,铜方面却处于劣势。这主要由于苏联在1942年丢失了60%的铝产地,而且据说只剩下乌拉尔一个铝制品厂。因此在1942年,苏联铝生产量只有5万多吨。而德国由于从法国和地中海地区进口了大量铝土矿,1942年的初炼铝产量达到了26万4千吨,再炼铝达到9万多吨。
         为了弥补不足,苏联向西方进口了一定数量的铜和铝,但却完全无法改变对德国的劣势。战争爆发截止到1942年6月,西方只提供了25000吨铜,5000吨铝。而苏联同期的铜产量为153100吨,铝产量为52700吨,西方物资仅占铜总量的14%和铝的9%。由于缺乏铝,苏联人只能广泛使用各种代用品来制造飞机。        
         附录:德国占领国的战略物资获取分布:
               占领国
                 法国:铁矿,煤,铝土矿
                 斯洛伐克:锰矿,黄铁矿,木材,皮革
                 波兰:木材,煤,铅,铜,皮革,亚麻
                 挪威:木材
                 南斯拉夫:铝土矿,大麻,铜,钼,铬,锑,铅,锌
                 比利时:铜
                 希腊:镍,铬
               仆从国
                 匈牙利:铝土矿,黄铁矿,木材
                 罗马尼亚:石油,锰矿
                 意大利:汞,黄铁矿砂,铝土矿,铅,锌,大麻
                 芬兰:镍,木材
               中立国
                 瑞典:铁矿砂,铜
                 西班牙:铁,黄铁矿砂 ,铅,锌,汞,钨,转卖橡胶,汽油
         (资料依据:《第二次欧洲大战与德国经济》,《军事经济》,《第三帝国兴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3,5,8卷,《芬兰史》)
        最后,在工业设备方面,1942年德国的金属切割机床产量为7倍。其拥有将近200万台,而苏联仅为60万台。
        综上所述,在1942年,无论是能源,材料,还是生产设备,德国都对苏联占有绝对优势。
   
   农业:
        除了能源,材料和工业设备外,无论是前线的军队,还是后方的工人和众多普通人民,还需要庞大的事物供应。
        众所周知,拥有广袤土地的俄罗斯和苏联是农业大国,但从自然条件而言,却并非一个农业强国。其农业光能资源总体不足,只有乌克兰南部,高加索地区,哈萨克以及中亚地区情况比较好。在苏联主要农业地区,日温度在0度以上的日子只有4-6个月,因此大部分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无霜期也很短。同时,苏联境内大气降水量较少,全国4/5的地区底于年降水量500毫米标准。按20世纪70年代的材料,苏联全部农用土地面积上生物气候潜力的平均指数为149,比美国低57%,比法国低53%,比西德和英国分别低38%和32%。
        不过凭借广袤肥沃的黑土,苏联的粮食总产量却非常庞大。在1913年,帝俄粮食产量达3603万吨,肉类500万吨,牛奶2943万吨(原文此处本无“万”,但根据后文,可能是打字时出了错)。平均每个居民有粮食540公斤,肉31公斤,牛奶185公斤,而且通过“解放农奴运动”,帝俄还建立了一个富农阶层。但随后爆发的战争,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业化运动,给俄国农业以致命打击。而斯大林则将农业当成工业积累资本的下蛋母鸡,通过集体农庄尽最大可能予以压榨。但是到了1940年,苏联农业产量还是回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2.5公斤,肉24.2公斤,奶173.1公斤。虽然还低于历史最高年份的1913年,但对此前饱受饥饿的俄国人民来说,却已经是非常丰富了。
        (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农业收入分配:
              在斯大林时代,为了尽可能将粮食集中到国家手中,以支持庞大的工业建设,对集体农庄采取了最大限度而且几乎无偿的压榨。集体农庄的粮食,不仅需要根据固定义务交售制度上缴国家,还必须以实物报酬支付机器拖拉机站。这种拖拉机站几乎是集体农庄的太上皇,不仅负责农庄的技术支持,也对集体农庄的整个经济进行组织,当然也是国家取得粮食的一个重要渠道。
              而在交纳了国家和机器站的粮食,建立种子和后备基金后,集体农庄还必须拿出一部分粮食送到自由市场,由国家收购。在这层层盘剥之后,集体农庄庄员所能支配的粮食也就所剩不多了。在1937-1939年苏联集体农庄上缴国家的粮食为28-38%,而分配给庄员的只有23%-36%。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农庄庄员几乎处于一种“国家农奴”的地位。但从他们身上剥削下来的血汗,并没有收入个别地主的粮仓,而是化作了庞大工业帝国的基石。斯大林革命和苏联的实质与伟大,正在于此)
         (1940年苏联农业产量:
          肉类屠宰重量:470万吨
          捕鱼量:140万吨
          牛奶总量:3340万吨
          奶制品:130万吨
          谷物产量:9560万吨(国家收购3640万吨,商品粮3830万吨,集体农庄获得了220万吨)
          土豆:7610万吨
          糖用甜菜:1800万吨)
        但苏联人的这点幸福很快就被希特勒的战争所毁灭。随着红军的崩溃,截至1941年11月,苏联38%的粮食产地,84%的食糖产地,38%的大牲畜,60%的猪都落入德国人之手。到了1942年,全苏47%的耕地已经丧失。与此同时,苏联还把他们在1940年所拥有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丢失了40.5%和32.86%。剩下的拖拉机和汽车又有80%以上被征用。同时被送上前线的还有大量的青壮劳动力。用以填补他们空缺的,则是大量的妇女,苏联官方还做出了动员14岁以上少年参加粮食生产的决定。而由于战时农用机械供应停止,众多妇女老弱必须用身体来拉犁。
        战争的灾难导致了苏联农业产量的急速下滑。1941年,苏联谷物产量从前一年的9560万吨猛跌到5590万吨,到1942年又狂跌到2970万吨,当年的土豆产量也只有2380万吨,肉类屠宰重量约180万吨,糖用甜菜更是跌落到210万吨,仅相当于战前水平的12%。而雪上加霜的是,战前苏联储备的600多万吨粮食大部分不是落入快速推进的德军手中,就是被苏联人自己烧毁。
        在农业产值仅相当于1940年38%的1942年,苏联后方需要养活的人口却有1亿3千万人。其中商品粮人口6170万人(4090万城市人口,2080万农业人口),而重点供应的军队以及国民经济部门职工,约为2500-2600万人,饥饿死神的阴影笼罩在全体苏联人头顶。                     
       [1942年苏联主要农产品产量:
         谷物:2970万吨
         土豆:2380万吨
         肉类屠宰重量:180万吨
         糖用甜菜:210万吨
         牛奶:1500万吨左右(笔者根据1943年数字估计)]
        为了集中供应军队和军工工人,苏联不仅在1941年11月10日开始在各个城市实行粮食配给,并对农产品进行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将1942年全部2970万吨谷物中的1251万6千吨,180万吨肉中的120万吨,约100万吨甜菜,200多万吨牛奶收集到国家手中。这些粮食又被用来重点供应红军。在战时,军队每年可以获得1000万吨粮食和饲料。从1942年开始,这支军队的总额(包括训练兵员)一直维持在970万到1000万人(或)以上,并拥有大量的牲口。除了国家配给粮食外,城市居民还可以在自由市场上买到大量的肉,奶,土豆,蔬菜。矿工企业和工人被允许耕种土地,而且规定5到7年内可以不收回,但如果工人擅自离开工厂,就无权耕种这块土地。在1942年,苏联共有500万块这样的土地。
        而在集中供应军队和工人的同时,数千万集体农庄庄员却被要求勒紧裤腰带,在1942年仅分配到200万吨谷物在田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也只能在劳动日得到粮食800克,土豆200-400克但得到重点确保的红军情况其实也未必有多好,在1942年,很多士兵每天只有1公斤“掺杂使假”的黑面包。
        为了弥补粮食缺口,苏联向西方提出了援助要求。这些粮食援助在战后被西方历史学界大肆宣扬,甚至由此产生了一种说法:如果没有西方的粮食,苏联在战争第一年就会由于饥饿而崩溃。
        不过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夸张。整个战争期间,西方向苏联提供的所有类型固体和液体食物共有448万吨,其中包括:
                  小麦, 面粉和种子:115万4180吨
                  糖:67万2千多吨
                  肉类罐头:78万2973吨
                  香肠,油脂,黄油和猪油:73万900吨
                  植物油:51万7522吨
                  奶粉,蛋粉,奶酪和其他脱水食品:36万2421吨
                  其他食品:6万1843吨
                  以及碱(?)9000吨
       根据西方的估计,上述食品一共可以折合成350万吨压缩食品。而按照苏联农业部门的估计,其中除肉类,牛奶外的主要几种食品,大致可折算成200万吨面粉。而肉类,估计约为120万吨(屠宰重量)。
       比较而言,在战时,苏联国家一共收购了近7000万吨谷物,至少500万吨肉类和1000万吨牛奶(根据农业生产最紧张的1942-1943年收购量折算),另外还有数量极大的土豆。收购粮食中的约4000万吨以及几乎全部的肉类,牛奶,都被供应给了军队。
       而苏联战时谷物总产量约1亿6千410万吨,肉类700-800万吨,牛奶和奶制品至少7000万吨,另至少还有1亿5千万吨土豆。
       从上述数据估测,西方提供的主要几种食品,相当于苏联战时谷物收购量的2.9%(折算值),肉类的24%,牛奶和奶制品不到3.6%。而按照苏联粮食总产量折算,所占比率还要低得多,其中谷物只占1.2%,肉类和油脂占15%,奶制品不到0.5%。上述折算中,还没有把苏联的1亿5千多万吨土豆,上千万吨甜菜,以及大量的蔬菜,蛋类,鱼类考虑在内。
       综上所述,西方提供的食品总量,最多占苏联战时农业收购量的5%,而在苏联农产品总量中的比重大约为2%。而在本卷所述及的1942年,西方提供的农产品还要大大低于这个比率,其价值为1.8480亿美圆,到1943年才上升为5.92亿美圆。
       从上述事实看,所谓苏联依靠西方粮食养活自己的说法无疑是可笑的。事实上,西方粮食起到的作用,只是在很低程度上弥补了部分苏联粮食缺口。而苏联军队,以及后方工人在战时能够保障足够的食物,与其说是因为西方的粮食,倒不如说是因为斯大林毫不留情地把农民的口粮掠夺一空。即使是西方的少量粮食,也是拿去加强军队,而不会提供给在饥饿中挣扎的农庄庄员和他们的家属。
       正因为如此 ,战时的苏联农村普遍处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被饿极了的小孩甚至用舌头去舔放过面包的架子,而到底有多少人死于可怕的营养不良,从来就没有过准确的统计。
       和饥寒交迫的苏联相比,战时的德国粮食供应相当充足。就德国本土而说,其农业条件要比苏联优越,而且以大量施用化肥而闻名。但德国本土有限,因此粮食不能完全自给,而且在战时产量有所下降,当然其降幅远远没有达到苏联的那种灾难性程度。在1939年,德国粮食产量为2446万吨,养活着战前疆域的约8000万人口,到1943年则跌落到2133万吨;肉类产量也从1938-1939年的340万吨下降为180万吨。而有些西方农业学家认为,由于存在严重的统计缺失,德国的实际粮食产量要比官方数字所显示的要高,直到战争最后两年,德国粮食产量才比战前下降了10-15%。
       不过战时德国充足的食品供应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掠夺。按照一些西方历史学家估计,德国一共从被占领地区弄走了2500万吨粮食(折合成面粉)。这是个东西方公认的保守数字,从一些“局部数字”来看,这个估计离实际数字还差得很远。仅法国每年就大约提供75万吨小麦,向德国提供的总量为900万吨谷物,此外还有大量的燕麦,肉类,黄油,奶酪,土豆,蔬菜,牛奶,葡萄酒,香槟酒等等。而在1943年一年,德国就从苏联运走了900万吨谷物,200万吨饲料,300万吨土豆,66万2千吨肉类。德国的“盟友”也被要求尽其所能地为第三帝国供粮。另外,上千万德国军队和殖民官员,警察等等,也基本上是在被占领地区“就地取食”。比较而言,德国从本土外获得的粮食,是苏联进口西方粮食的6倍以上。
       这种掠夺造成的结果是饿殍遍地。在德国占领下的波兰,每个人在1941年9月只能获得600卡路里热量;在被占领的东南欧地区,居民的热量摄取普遍也都只能维持在600-800卡。但在1942年8月,德过驻波兰总督依然下令再增加50万吨粮食的掠夺任务,并要求:“这项工作必须是冷酷的,毫无同情心的完成。”同一年,希特勒也要求从乌克兰搜刮800万吨粮食。而戈林则在柏林告诉那些殖民长官:“为了不让自己挨饿,就让占领地的人去吃哥萨克的马鞍子好了。”
       在完成了这类“任务”后,德国平民在1942年获取的卡路里得以维持在2450-2700之间(东部占领区居民的3-4倍以上),军人在27580-3750之间。依靠掠夺来的大量粮食,除了战争结束前夕的很短一段时间外,德国人在战时一直过着丰衣足食的舒服日子。
   管理:
        尽管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设备和粮食,在1941-1942年,德国后方却并没有生产出数量上  超过苏联的武器。这首先在于德国后方的巨大惰性。甚至在1942年,德国90%的军事工厂还在懒洋洋的执行这一班制。和1941年相比,1942年德国的民用消费指数虽然从901下降为815,却依然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而在同一时期,苏联却已经开始广泛采用强制手段增加工时。早在1941年6月25日,也就是战争爆发的第四天,苏联就通过了《战时职工工作时间规定》。12月又规定了《追究军工企业职工旷工责任》。怠慢和迟到次数过多的人,将要被判刑。而刑罚,其实就是去从事强度更高,条件更为恶劣的工作。甚至超过苏联职工一半以上的妇女和少年也不能免于这种惩罚。
        在1942年,苏联继续强化其军工生产管理。工人工作时间被定为14个小时。此外,苏联还通过强制增加工时,加班,停止休假等手段,增加了150万个工时。众多缺乏营养的工人在车床旁没日没夜地工作着。
        德国军事生产滞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领导机构的无能。由于工业生产的一片混乱,甚至导致了德国军工领导层的动摇。首先负责空军生产的乌德特大将在1941年11月17日绝望自杀,然后是帝国军械部部长托特在1942年2月8日死于一场神秘的空难。同一天,希特勒任命一位据说是碰巧来到他身边的年轻建筑师斯佩尔取代了托特的职务。
        斯佩尔,1905年出生于曼海姆的一个富裕的建筑师家庭,是个受过良好教育,野心勃勃且厚颜无耻的典型年轻知识分子。由于希特勒年轻时代曾经梦想成为建筑师,使斯佩尔有了接近“元首”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取得特殊“恩宠”的机遇。在某些旁观者看来,两人的关系亲密到了一种“情人”般的地步(仅指态度而言)。尽管如此,希特勒任命斯佩尔这个军事门外汉担任帝国军械部部长,依然是令人惊奇的。更何况,这位新部长还获得了比他前任更大的权利。根据1942年5月7日希特勒发布的命令,军事经济将由斯佩尔统一领导,国防军统帅部武器和军事经济管理局的许多部门都归他直接管辖,占领区军械生产的所有组织也都交给军械部。
        不过斯佩尔的权利依然不足以在实质上全面领导军事工业。归他管辖的只有陆军军备部门,而海军军备生产组织权利直到1943年春才取得,空军的则要等到1944年8月。同时,皮革和纺织品之类基本物资依然掌握在经济部长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斯佩尔只能通过提高工业本身的效率来增加军火生产。其具体措施是通过建立一些只能专一的部门来取代全面管制。为此,建立了众多所谓主要委员会和工业瑞恩。主要委员会负责管理生产军火,飞机发动机,机动车等;工业瑞恩则负责原材料,半成品和附件,包括了电工生产,有色金属,工业玻璃,陶瓷制品等等。委员会和瑞恩分工相当细密,而且各管一摊,加上都是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因此对所负责部门都非常熟悉。尽管如此,德国军事工业的产量在1942年提高得依然非常有限。
        和德国人相比,苏联军事工业部门要负责的工作更为复杂而艰巨。他们不仅要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组织生产武器弹药,而且还要组织从即将沦陷地区运出工厂设备,将他们运到千里之遥的大后方,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这是一次具有史诗意义的战略大迁移,也是对设备损失严重的苏联铁路部门的一次严酷考验。苏联火车司机和调度人员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这次考验。和连前线物资补给任务都很难完成的德国铁路部门相比,苏联人却在保证军队巨大运输任务的同时,在1941年转运了150万车厢的设备物资,将1523个大型企业运到伏尔加河,乌拉尔,西伯利亚,哈撒克斯坦,中亚,并疏散了100多万人口。
        在众多的物资卸车后,苏联人立刻着手恢复生产。在短短3--4个月时间内,这些东迁工厂大都达到甚至超过战前的水平。在乌拉尔,在伏尔加河流域,在中亚,通过数千万人的超人般的努力,一个在严酷战时条件下以最短时间新建的苏联东部工业帝国,开始释放出无穷的威力。
顶回去~~~
没有美国支持,垃圾苏联早完蛋了,还什么经济.:D
摆脱

拿点数据出来好不好
美国援助是相当重要的,但苏联人自己的艰苦奋斗仍然是决定性的因素
从来没人说不重要,问题在于有多重要而已,一般来说,这种话题会变成两面,一面是美援无用,一方面是苏联只靠美援吃饭
俄国人垃圾
看他现在表现------
原帖由 黄家驹 于 2007-2-14 11:28 发表
俄国人垃圾
看他现在表现------



硬要这么说的话,后期的德军也好不到哪去
东线这段写的不错
美国陆军不咋地,就是生产能力大而已.
在西线,如果没有空军美国未必干的过德军,而且德军大量精锐部队都已经被牵制在东线了.
德国正是被所谓的“战争经济学”搞垮的!
冒险机会主义惹的祸~~如果德国一开始就将国家经济纳入战时轨道,苏联说不定在1942年就会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再僵持几年,大概被灭的就会是苏联~~~当然,要那个时候没有人在德国背后捅刀子~~~
打下大部分苏联领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他呆不住的.苏联不象法国,法国投降了,城市全保留下来了,德军基本控制的住,而且法国工业对德国有很大帮助.
苏联那么大个地方,德军的兵力密度降低,游击队到处都是,苏联人搞坚壁清野,大城市都打烂了,决大多数物资在当地筹措不到,需要从后方运送.许多问题加在一起,导致德军虽然打下很大的地方但是不能完全有效控制,最后的下场也不会好.除非西方国家支持他援助他.
美国的援助和苏联的顽强是相辅相成的,缺了谁都不行.
霉国在一战和二战都是占了大便宜滴啊~
:L :L ;funk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人,为什么巴西,阿根廷之流还是今天的样子
德国的胃口太大了,如果循序渐进,继续利用西方和苏联之间的矛盾逐步发展,学俾斯麦的样子。
有那个耐心,总理就不是希特勒了~~~
本来德国人的战斗意志来源就是那一种 种族优越感 ~~~
原帖由 戍卫部队 于 2007-3-11 09:37 发表
有那个耐心,总理就不是希特勒了~~~
本来德国人的战斗意志来源就是那一种 种族优越感 ~~~

战略啊~
想当汉武的人总是比想当文、景的人要多啊~
;P ;P :P
原帖由 戍卫部队 于 2007-3-11 09:37 发表
有那个耐心,总理就不是希特勒了~~~
本来德国人的战斗意志来源就是那一种 种族优越感 ~~~

西特了满足了德国人的种族YY,让他们在高潮中走向地狱!
据说在东线兵员严重不足的时候
元首还不愿意把贵夫人们的侍从招入军队
而且德国似乎在43年以前都没有实行全国动员.
大失策
原帖由 阿鼎KGB 于 2007-3-11 23:54 发表

西特了满足了德国人的种族YY,让他们在高潮中走向地狱!

总比某些不知道高潮为何物的垃圾强
看看巴西这个大国吧
楼上,当时的德国太骄傲 太狂妄 太高调了!不懂韬光养晦啊!
俾斯麦只有一个!
看了某人的妄言,只有让此贴再次浮出水面了~~~~
]]
有约瑟夫大叔和山姆大叔在,希特勒同学再恨,迟早还是要被这两位大叔给干掉的
再次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