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为啥这么穷:最大一次出兵不过13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27:38
明朝末年为啥这么穷:最大一次出兵不过13万
2007年02月08日 10:05经济观察报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在这个背景下,明太祖实行海禁就一点也不奇怪。

明朝实行的海禁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是密切相关的。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明朝每户人家都要承担实物税和徭役,这徭役很可能就是从千里之外押运征收的几百块城砖或几千张纸送往南京,轮到这一任务的家庭,结局往往是破产。军队也如此,实行卫所制,官兵在驻地自耕自食,亦农亦兵。明太祖很得意,说他是养百万兵而不用花国家一分钱,但结果只是养活了百万名集体农庄的农民而已。明朝中后期,卫所军队与普通农民无异,毫无战斗力。更可笑的是,建造世界上最雄伟、最长的南京城墙时,每一块城砖竟然是从全国各地烧造好后运来的。明太祖也许没有想到,在南京建一个烧制城砖的工厂会是更高效、更经济的手段。

这就是明太祖的思路和治国理念。在这个背景下,明太祖实行海禁就一点也不奇怪,连国内贸易都想要禁止,更何况是对外贸易?防御倭寇不过是实行海禁的一个很好的借口。

明朝皇帝曾有一次公然违背了明太祖海禁的命令,那就是郑和下西洋。下西洋的动机来自于篡夺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一是怀疑建文帝隐藏在西洋,进行搜寻追捕;二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进行的政治游行。郑和七下西洋一不殖民,二不贸易,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因此遭到臣下的普遍反对是必然的。明成祖好大喜功,执政时间一长,必然结果就是国家财政的破产。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任何实际的经济价值,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这一华而不实的举动很符合好大喜功如明成祖的胃口,但却是国力所不允许的。大臣们慑于明成祖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只好借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刚刚落成即被雷电击中烧光的机会发难,逼得他罢下西洋。其实不要说七下西洋,就是七十次下西洋,按照这种动机和做法,对中国只是有害无利的,徒费国力的政治游行而已。

明朝一直陷于财政困难的窘境,因此国家动员能力极差。虽然到了明朝末年,人口已经差不多两亿,但最大一次动员的兵力不过就是松山会战时的13万军队,这已经是穷尽国力。军队的动员能力不仅仅单纯是军事上的动员,军队远征的数量和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能动员多少人参军,而是后勤能否保障,这纯粹就是国家的全面动员能力了,尤其要有财政能力作为支撑。

明末为何军队最大的动员数量不超过13万?这是因为明朝的财政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支撑更多的军队出征锦州。即使如此,松山大战的明军最终违背了统帅洪承畴步步为营的战略初衷,匆忙迫近锦州,结果被清军包围并切断了后勤补给线,全军崩溃覆灭,其原因也是由于后勤无法支撑,明思宗朱由检只好严令速战速决。历史浪漫主义者在评价军事史时看到的仅是长坂坡上的赵子龙,而现实主义者看到的往往是后勤。

如果比较一下明朝和宋朝的政府财政收入更能揭示明朝的财政困境。明朝在国力强盛的嘉靖年间,每年的中央财政收入仅两百万两白银;到了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后,增加到了四百万余两;万历末年,因为辽东满洲兴起,骤加“辽饷”应付军事需要,达到了五百二十万两,并成了固定的数额;明末崇祯年间,既有辽东战事越发激烈,只好采取竭泽而渔的政策加派“辽饷”、“练饷”、“剿饷”号称“三饷”,逼得全国农民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计,纷纷造反,但即使如此,年收入也不过两千余万两白银。北宋中后期,每年的中央财政收入达六千万贯,而南宋时期则常年超过了一亿贯,甚至一亿二千万贯。

由于宋明两朝相差至少近百年,不能直接用各自的货币进行比较,尤其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美洲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白银的购买力自明中叶以后急剧下降,因此必须用购买力平价比较宋明两代的政府财政收入,而最基本的必需品——米,是衡量这两个朝代货币购买力的最好的标准。宋代的一石米价格在400钱至1贯(1000钱)之间,取较高的米价一石一贯计,明代中后期的米价以较低的一石一两白银计,明石是宋石的1.5倍,也就是明代的财政年收入最大值两千万两白银折合约三千万宋石米,而南宋的常年中央财政收入是一亿宋石米,是明代的3.3倍;如果用明代中央财政收入较高的万历年间常额的五百二十万两计,那宋代则是明代的10倍以上。为何这两个相距并不遥远的朝代中央财政收入会相差如此之大?

明代的耕地面积大于宋代,粮食的单位产量也高于宋代,但即便如此,明末的“三饷”加派已经突破了农民的承受极限,农业完全破产,但即使这样竭泽而渔式的横征暴敛也只不过搜刮了区区二千万余两白银。因此,单纯依靠农业是不可能达到像宋代那样高的财政收入,显然宋代的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据统计,宋熙宁十年(1077年),在中央财政收入中,70%以上来自于工商业,而南宋时,政府从进出口贸易中抽取的关税最高已经占到了中央财政收入的15%.非农产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内、国际贸易才是宋代中央财政的主要来源。宋明两朝财政收入如此悬殊的根本原因在于明代实行海禁,以及在其背后的经济政策和建国思想,相比较宋代而言,明代在经济体制上是一个大倒退。(作者来自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明朝末年为啥这么穷:最大一次出兵不过13万
2007年02月08日 10:05经济观察报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在这个背景下,明太祖实行海禁就一点也不奇怪。

明朝实行的海禁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是密切相关的。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明朝每户人家都要承担实物税和徭役,这徭役很可能就是从千里之外押运征收的几百块城砖或几千张纸送往南京,轮到这一任务的家庭,结局往往是破产。军队也如此,实行卫所制,官兵在驻地自耕自食,亦农亦兵。明太祖很得意,说他是养百万兵而不用花国家一分钱,但结果只是养活了百万名集体农庄的农民而已。明朝中后期,卫所军队与普通农民无异,毫无战斗力。更可笑的是,建造世界上最雄伟、最长的南京城墙时,每一块城砖竟然是从全国各地烧造好后运来的。明太祖也许没有想到,在南京建一个烧制城砖的工厂会是更高效、更经济的手段。

这就是明太祖的思路和治国理念。在这个背景下,明太祖实行海禁就一点也不奇怪,连国内贸易都想要禁止,更何况是对外贸易?防御倭寇不过是实行海禁的一个很好的借口。

明朝皇帝曾有一次公然违背了明太祖海禁的命令,那就是郑和下西洋。下西洋的动机来自于篡夺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一是怀疑建文帝隐藏在西洋,进行搜寻追捕;二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进行的政治游行。郑和七下西洋一不殖民,二不贸易,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因此遭到臣下的普遍反对是必然的。明成祖好大喜功,执政时间一长,必然结果就是国家财政的破产。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任何实际的经济价值,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这一华而不实的举动很符合好大喜功如明成祖的胃口,但却是国力所不允许的。大臣们慑于明成祖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只好借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刚刚落成即被雷电击中烧光的机会发难,逼得他罢下西洋。其实不要说七下西洋,就是七十次下西洋,按照这种动机和做法,对中国只是有害无利的,徒费国力的政治游行而已。

明朝一直陷于财政困难的窘境,因此国家动员能力极差。虽然到了明朝末年,人口已经差不多两亿,但最大一次动员的兵力不过就是松山会战时的13万军队,这已经是穷尽国力。军队的动员能力不仅仅单纯是军事上的动员,军队远征的数量和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能动员多少人参军,而是后勤能否保障,这纯粹就是国家的全面动员能力了,尤其要有财政能力作为支撑。

明末为何军队最大的动员数量不超过13万?这是因为明朝的财政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支撑更多的军队出征锦州。即使如此,松山大战的明军最终违背了统帅洪承畴步步为营的战略初衷,匆忙迫近锦州,结果被清军包围并切断了后勤补给线,全军崩溃覆灭,其原因也是由于后勤无法支撑,明思宗朱由检只好严令速战速决。历史浪漫主义者在评价军事史时看到的仅是长坂坡上的赵子龙,而现实主义者看到的往往是后勤。

如果比较一下明朝和宋朝的政府财政收入更能揭示明朝的财政困境。明朝在国力强盛的嘉靖年间,每年的中央财政收入仅两百万两白银;到了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后,增加到了四百万余两;万历末年,因为辽东满洲兴起,骤加“辽饷”应付军事需要,达到了五百二十万两,并成了固定的数额;明末崇祯年间,既有辽东战事越发激烈,只好采取竭泽而渔的政策加派“辽饷”、“练饷”、“剿饷”号称“三饷”,逼得全国农民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计,纷纷造反,但即使如此,年收入也不过两千余万两白银。北宋中后期,每年的中央财政收入达六千万贯,而南宋时期则常年超过了一亿贯,甚至一亿二千万贯。

由于宋明两朝相差至少近百年,不能直接用各自的货币进行比较,尤其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美洲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白银的购买力自明中叶以后急剧下降,因此必须用购买力平价比较宋明两代的政府财政收入,而最基本的必需品——米,是衡量这两个朝代货币购买力的最好的标准。宋代的一石米价格在400钱至1贯(1000钱)之间,取较高的米价一石一贯计,明代中后期的米价以较低的一石一两白银计,明石是宋石的1.5倍,也就是明代的财政年收入最大值两千万两白银折合约三千万宋石米,而南宋的常年中央财政收入是一亿宋石米,是明代的3.3倍;如果用明代中央财政收入较高的万历年间常额的五百二十万两计,那宋代则是明代的10倍以上。为何这两个相距并不遥远的朝代中央财政收入会相差如此之大?

明代的耕地面积大于宋代,粮食的单位产量也高于宋代,但即便如此,明末的“三饷”加派已经突破了农民的承受极限,农业完全破产,但即使这样竭泽而渔式的横征暴敛也只不过搜刮了区区二千万余两白银。因此,单纯依靠农业是不可能达到像宋代那样高的财政收入,显然宋代的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据统计,宋熙宁十年(1077年),在中央财政收入中,70%以上来自于工商业,而南宋时,政府从进出口贸易中抽取的关税最高已经占到了中央财政收入的15%.非农产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内、国际贸易才是宋代中央财政的主要来源。宋明两朝财政收入如此悬殊的根本原因在于明代实行海禁,以及在其背后的经济政策和建国思想,相比较宋代而言,明代在经济体制上是一个大倒退。(作者来自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不读书就来胡说八道的越来越多了,就算没读过书,也总该听过隆庆开关吧。
--------由于宋明两朝相差至少近百年,不能直接用各自的货币进行比较,尤其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美洲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傻子,既然是闭关锁国,又怎么会白银不断流入中国呢?难道中国有聚宝盆?


明朝对外贸易非常发达才是事实.
闭关锁国也不是一艘外国船也不许进来,少量的外贸也足以带来这一切。
压制商业、手工业等,早期也就算了,后来到了疯狂追加三响的地步,居然也没有改变这些弊政,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少量的外贸就能带来滚滚白银导致中国通货膨胀?

不要想当然上那些宣传的当.

对明朝的贬低从满清就已经开始了.

查了一点东西:

明朝第十二个皇帝是明穆宗朱载垕,年号隆庆。明穆宗在位仅六年,时间很短,往往被史家所忽略。其实,明穆宗在位的六年,有两件事情值得大书特书:其一是调整对北方蒙古地区的政策,改变了明王朝与蒙古地区长期敌视的状况,出现了有名的“俺答封贡”,从此北方安定,边贸互市繁兴;其二是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仅就这两件事而言,明穆宗在明代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就应给予一定的地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通常认为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开始走上闭关锁国之路的说法并不确切,隆庆开关说明这种说法起码不符合明朝的历史事实。中国走向闭关锁国始于清朝的乾隆年间。

隆庆开关”之后,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根据我国学者王裕巽通过对国内外史料的分析,认为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从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具体数字为:从西班牙海外贸易大约得到8775万两,从日本贸易得到2亿两,从葡萄牙贸易得到4276万两。
大帆船贸易使得中国流入了大量的白银才最终确定了银本位制度 但要注意当时的海外贸易主导权是掌握在西方人手里 所以才有在印尼对当地中国人的大屠杀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2-19 11:07 发表
大帆船贸易使得中国流入了大量的白银才最终确定了银本位制度 但要注意当时的海外贸易主导权是掌握在西方人手里 所以才有在印尼对当地中国人的大屠杀

貌似明朝之前中国也是银本位的啊
一般都是把银子当成硬通货吧
请指教一下
]]
]]
还是宣宗厉害
钱都被贪拉
原帖由 湘儿 于 2007-2-19 15:29 发表
还是宣宗厉害

明宣宗本人可以说还是有很强的治国能力的 而且很提倡勤俭 但正因为如此 他下令停止郑和下西洋 不过这也牵扯到另一个问题 郑和下西洋根本没有带来任何贸易收入 同时也暴露了明朝根本不重视海外贸易的痼疾 不重视海外贸易的根本在于明朝当时完全是小农社会 封建自然经济 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低 消费不起手工产品 不过这并不是仅仅明朝一朝如此 中国一贯重农轻商的政策以及明朝时期业已形成的保守风气使中国近代化几乎不可能实现 欧洲在14-15世纪开始封建土地关系开始改变 16--18世纪则向资本主义过渡  中国在鸦片战争的失败 实际上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而我国八股取士之时就已经决定了的
同时要注意 这不是说什么中国必然落后 而是因为中国不重视商业 不重视海外贸易 闭关锁国 而政府无服务精神 如此种种原因积累 中国落后则显必然 所谓有因才有果 按照原因去推结果 当然是必然的了 但假设从结果去推原因 自然有无数可能
其实在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中国的落后已经成为必然
如果宋朝一直统治下去,情况可能好一点,但也只是部分的好
那现在的中国可能是土耳其那样的国家
明宣宗本人可以说还是有很强的治国能力的 而且很提倡勤俭 但正因为如此 他下令停止郑和下西洋 不过这也牵扯到另一个问题 郑和下西洋根本没有带来任何贸易收入 同时也暴露了明朝根本不重视海外贸易的痼疾 不重视海外贸易的根本在于明朝当时完全是小农社会 封建自然经济 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低 消费不起手工产品 不过这并不是仅仅明朝一朝如此 中国一贯重农轻商的政策以及明朝时期业已形成的保守风气使中国近代化几乎不可能实现 欧洲在14-15世纪开始封建土地关系开始改变 16--18世纪则向资本主义过渡  中国在鸦片战争的失败 实际上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而我国八股取士之时就已经决定了的
=====宣宗时期,甚至整个中早期,整个国家的收入勉强够用,这么做也还说得过去,毕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很难对他们有太高要求。可是到了后来,国家都贫到横征暴敛,税都收到几十年之后了,那些朝臣、皇帝也不想办法扩大财源,不放宽对经商的限制,就实在太说不过去了,光为了多收点税,也该这么做啊。
原帖由 山人0504 于 2007-2-20 13:27 发表
明宣宗本人可以说还是有很强的治国能力的 而且很提倡勤俭 但正因为如此 他下令停止郑和下西洋 不过这也牵扯到另一个问题 郑和下西洋根本没有带来任何贸易收入 同时也暴露了明朝根本不重视海外贸易的痼疾 不重视 ...

在宣宗之后不久 欧洲就进行了大航海 原始积累开始起步 中国本身就不注重商业 自然不需要大量的货币用于交换(明朝的货币政策也很失败) 当然对海外贸易也就不在意了 与外国的联系也是朝贡贸易 这种贸易属于政治范畴 它带不来利润(实际上明朝是吃亏的)
1,主帖里面连明朝岁入的起码常识都没搞明白,NB烘烘拿了个田租折银当作全部岁入,知道虾米叫本色,虾米叫折色么?知道田租折银是几折几么?

2,主帖里面对明代米价胡说八道,一两一石还能叫“较低”?除了天启和崇祯两朝,其他任何时候,一两一石都能算标准的投机倒把奸商价了

3,主帖里面对明代的商业政策更是曲解很严重,最简单一点,明太祖从来没有实行压制商业或者贱商的政策,这是包括黄冕堂、张显清、傅衣凌等在内的大部分当代明史学者的共识

4,sunyuan说明代因为铸币不足才推行纸币,这点肯定是错误的,明初以纸币为主铜币为辅的货币政策是承袭南宋到元这二百年间的先例的,不是因为什么断绝外贸

5,上面有不少朋友说明朝压制商业,事实是明朝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压制商业
纠正sunyuan一点,宣宗可是发动了最后一次下西洋宝船哦,仁宗才是停止下西洋的

至于下西洋的经济效益,当代明史界的共识是不菲,而不是毫无经济利润
]]
原帖由 windg 于 2007-2-20 23:31 发表
纠正sunyuan一点,宣宗可是发动了最后一次下西洋宝船哦,仁宗才是停止下西洋的

至于下西洋的经济效益,当代明史界的共识是不菲,而不是毫无经济利润


明朝下西洋根本没有经济利润可言 所谓的交易也大多是引进一些永乐喜欢的珍奇异宝  就商业价值而言  根本是没有利润的

而且 仁宗和宣宗哪个在前要搞清楚 宣宗是仁宗的儿子 宣德年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  怎么可能仁宗在停止最后一次下西洋呢? 再说仁宗在位时间又比较短
有明欲行钱法而不能行者:一曰惜铜爱工,钱既恶薄,私铸繁兴。二曰折二折三,当五当十,制度不常。三曰铜禁不严,分造器皿。四曰年号异文。此四害者,昔之所同。五曰行用金银,货不归一。六曰赏赉、赋税,上行于下,下不行于上。
-----------------

按钞起于唐之飞钱,犹今民间之会票也,至宋而始官制行之。然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而又佐之以盐酒等项。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欲得盐酒,则以钞入诸务。故钞之在手,与见钱无异。其必限之以界者,一则官之本钱,当使与所造之钞相准,非界则增造无艺;一则每界造钞若干,下界收钞若干,诈伪易辨,非界则收造无数。宋之称提钞法如此。即元之所以得行者,随路设立官库,贸易金银,平准钞法。
  有明宝钞库,不过倒收旧钞,凡称提之法俱置不讲,何怪乎其终不行也!毅宗言利之臣,不详其行坏之始末,徒见尺楮张纸居然可当金银,但讲造之之法,不讲行之之法。官无本钱,民何以信!故其时言可行者,犹见弹而求炙也。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剌、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伐、那孤儿,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明史 郑和传
1,宣宗发动了第七次下西洋,没来得及发动第八次就去世了,所以不能说宣宗“停止”了下西洋宝船

2,关于下西洋的经济利益,《中国经济通史 明代卷》专门有一章说这个,而明人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中也有“又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的文字(《殊域周咨录》“佛郎机”条目下)

3,我说你说明代货币政策错误,是说你把明代发行纸币归结到铸币少,实际上你把两者的先后顺序搞反了
原帖由 windg 于 2007-2-21 10:06 发表
1,宣宗发动了第七次下西洋,没来得及发动第八次就去世了,所以不能说宣宗“停止”了下西洋宝船

2,关于下西洋的经济利益,《中国经济通史 明代卷》专门有一章说这个,而明人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中也有“ ...




宣宗在位时候第七次下西洋本就是因宣总时期“外藩贡使多不至”  在明朝海禁与海外贸易一书中 就在112页说明了这一点 “这次下西洋的停止也标志者郑和航海事业的结束 ”

第2  你下次把这毛病给我改了 你要么就把资料拿出来 扯个书名装什么

不过既然你拿不出来 我给你拿  在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卷八里就记载 “刘大夏曰 三保下西洋 费钱粮数十万 军民死且万计 纵得奇宝 于国家何益 此特一弊政”  还有 很多? 要吗?  

第三 明朝正是因为铸币量不足 缺乏贵金属 才以使用钞币  铜钱作为辅币都数量稀少 何为因何为果大家自然明白

面子就那么重要?  明明错了 却不承认 你这有何必?
明朝的财政制度要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全体官僚包括皇帝都在破坏财政制度。奉行以理学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制度使得政府不能对既往的以先帝圣旨名义颁布的税收进行修改,修改了有限的几次也很困难,明初是低税政策,没有多少结余,每次用得着钱粮都要加新税新役,结果是税收极其复杂,极其细碎,各级官僚往上加折钱折粮、取整、火耗和常例就变成非常巨大的数。结果是农民仍然被收走了维持赤贫生活以外所有的剩余,这笔钱也没有用到对国家最要紧的国防,都在中间和谐掉了,要不然传说中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从哪来的。
说句让大汉们不爱听的话,如果没有清朝把明朝的积弊改了,等英国人来的时候,中国恐怕早就已经变成哥萨克的保护国了。
1,你说的是宣德“停止”了郑和下西洋,顾名思义自然是说宣德规定自此以后不能下西洋,现在又跟我扯宣德下西洋的目的干什么?你说的能证明宣德禁止下西洋了?在这个问题上要驳倒我很容易,你拿出宣德规定从此以后不准再下西洋的诏书原文和出处,那我就爽爽利利认错

2,铜币和纸币的关系,你在那边翻来覆去地说什么明朝因为铸币少所以发纸币,请问一句,宝钞跟铜钱谁先大规模发行的?到底谁是因谁是果?把这点东西说明了不就行了?

3,你拿刘大夏的话出来算什么意思,刘大夏本来就是反对下西洋的,你难道还指望他说下西洋的好话?老美的左派作家把老美说成人间地狱,你能用那些话来证明老美真就是人间地狱?所谓下西洋没有经济利益是你提出来的,没见你拿出多少资料来证明你的观点,现在倒反咬一口说我不拿资料出来了?

LZ这么篇错误百出的烂文不见人驳,就知道JJYY跟我钻文字上的牛角尖,诚可笑
说到明代铸币少所以发纸币,不知道SUNYUAN可知道明朝一度有个玩意叫“钱禁” :D  铸币少还搞钱禁,你当明朝君臣的脑袋瓜有问题么?明代中前期铸钱少从消极方面来看是政府不作为,从积极方面来看则是因为纸币发行过多所以减少民间用钱以帮衬纸币。所以说白了,明代发行纸币根本不是因为铸币太少的缘故
原帖由 Evanescence 于 2007-2-23 02:04 发表
说句让大汉们不爱听的话,如果没有清朝把明朝的积弊改了,等英国人来的时候,中国恐怕早就已经变成哥萨克的保护国了。


这只是某些人的幻想罢了 ;P
那好阿,清军在雅克萨打老毛子凭的是火力和国力,清军是先,组建龙江将军府,调集军队建齐齐哈尔城,然后造大炮,然后从齐齐哈尔出兵,把外围的老毛子哄到雅克萨,最后围起来架大炮日以继夜轰城,老毛子投降的时候连个整人都没有。明军要打能怎么打,明军有财力先建立一个城市再开始作战吗。:L
打800毛子居然还打不下来要靠围城坐等.到了最后还割地成和.糠稀好体面啊!
看看大明延平郡王是怎么打荷兰人的.糠稀还有脸提?!
今天你发兵一万把八百人吓跑了,明天人家又回来了,你再发一万,所谓吴以三师扰楚可知道?
所谓十则围之,五则击之,倍则分之,这是哪国的经典兵书里说的。
明军有几次是步步为营的作战?明朝有多少财力巩固对东北的控制?
哈哈!被人家800扯着一万跑圈,真是狗熊啊!
原来广有财力的糠稀连住个1000兵在雅克萨的钱都没有啊!
哦!糠稀割地割得爽吧!
原帖由 windg 于 2007-2-23 11:39 发表
1,你说的是宣德“停止”了郑和下西洋,顾名思义自然是说宣德规定自此以后不能下西洋,现在又跟我扯宣德下西洋的目的干什么?你说的能证明宣德禁止下西洋了?在这个问题上要驳倒我很容易,你拿出宣德规定从此以 ...

这个逻辑还真是奇怪 宣德年第七次下西洋以后再也没用进行过下西洋的活动是事实 那么郑和下西洋在宣德时期停止难道不对吗? 停止不一定要明确下令禁止才可以 不要偷换概念 我说的是停止而非禁止 

还有 谈到郑和下西洋没有获得什么经济利益很多资料都能够证明 比如说明朝海禁与海外贸易一书 还有经济利益是要起码要得到的比失去的多才叫利益 你给别人一百 得了五十然后拿着五十说这是经济利益?
还有 明朝正是因为铸币严重减少使用钞币作为主要交易货币(但居然不设准备金 可见明朝货币政策的落后)

其实黄宗羲早就点明了道理" 今日之钱,不过资小小贸易,公私之利源皆无赖焉,是行钱与不行等也。诚废金银,使货物之衡尽归于钱。京省各设专官鼓铸,有铜之山,官为开采,民间之器皿,寺观之像设,悉行烧毁入局。千钱以重六斤四两为率,每钱重一钱,制作精工,样式画一,亦不必冠以年号。除田土赋栗帛外,凡盐酒征榷,一切以钱为税。如此而患不行,吾不信也"
原帖由 windg 于 2007-2-23 11:46 发表
说到明代铸币少所以发纸币,不知道SUNYUAN可知道明朝一度有个玩意叫“钱禁” :D  铸币少还搞钱禁,你当明朝君臣的脑袋瓜有问题么?明代中前期铸钱少从消极方面来看是政府不作为,从积极方面来看则是因为纸币发行 ...


你说的钱禁是以钞币来代替金银吧 但金垠交易并不会因此而禁绝  明朝禁止金垠交易的本质是要维护钞币政策 因为明朝的钞币政策没有准备金 如果使用金垠交易允许的话 那么谁会用废纸交易金垠?
明军嘛,有50万被两万灭了的先例,只好多派点了,少了怕打不过。
再者老毛子也不一定非要打,澳门怎么跑到葡萄牙人手里的
明朝的货币政策混乱不堪
原帖由 Evanescence 于 2007-2-23 18:33 发表
今天你发兵一万把八百人吓跑了,明天人家又回来了,你再发一万,所谓吴以三师扰楚可知道?
所谓十则围之,五则击之,倍则分之,这是哪国的经典兵书里说的。
明军有几次是步步为营的作战?明朝有多少财力巩固对 ...

我如果是楚军统帅~就率军只捣黄龙~
“凭尔几路来~吾只一路去~”滴说~
;P ;P :P
原帖由 windg 于 2007-2-23 18:00 发表
打800毛子居然还打不下来要靠围城坐等.到了最后还割地成和.糠稀好体面啊!
看看大明延平郡王是怎么打荷兰人的.糠稀还有脸提?!


第一,康熙两个字字库是有的,用这种改名字的办法意淫,是彻底的无能表现。

第二,郑成功打荷兰人……也用优势兵力围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