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机载武器[40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5:09:33
霹雳-1(PL-1)空空导弹

霹雳-1是仿制前苏联的K-5空对空导弹,该导弹采用雷达波束制导,可全天候使用,主要用于攻击中型轰炸机。1958年开始仿制,1964年4月定型投产。


霹雳-2(PL-2)空空导弹

1958年 9月,我国从浙江沿海地区获得外 国 空空导弹的残骸,并对其进行了 分析、测 试和研究性设计。与此同 时,原苏联先后 派出两批专家来华 索取了有关技术资料和 部分残骸实 物。不久,原苏联在此基础上 试制成 功了K—13型导弹,装于米格—21 上。
1962年,原苏联向我国有偿提 供米 格—21和K—13型导弹的技术 资料和样品。 我国开始仿制K—13 型导弹,并将其命名为“霹雷”2号。 1964年11月,导弹仿制工作 全面 展开。1967年3—7月,进行了定型 试验,共发射了19发导弹,试验取 得了成功。 1967年11月,“霹雷”2 号导弹定型,投入批量生产。
“霹雷”2号导弹由红外自动导 引头、舵机舱、触发引信与非触发引 信、战斗部、 火箭发动机及弹翼组 成;鸭式气动布局,弹头呈半球型钝 头,弹身为细长圆柱形,两 对三角形 舵面和两对梯形弹翼呈十字形配 置;飞行速度为2.2马赫,主要用于 攻击中 型轰炸机和歼击轰炸机。
“霹雳”2号导弹较之“霹雳”1 号导弹有明显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霹雳”2号导 弹采用红外被动寻的 制导,载机发射导弹后即可退出攻 击,不再跟踪目标。
性能近似于俄AA-2和美AIM-9B型,已停产。
长2.83m,直径127mm,翼展0.53m。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总重85kg,战斗部重9kg,速度2.5马赫,射程3km


霹雳-2乙(PL-2B)空空导弹

由于“霹雳”2号导弹在使用中存在抗干 扰能力差、光学引信早炸、作用距离 短 等问题。因此,我国于1978年3 月开始对“霹雳”2号导弹进行改进,主要改进是: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增大导引头的探测距离;加强对太阳和天空背景的抗干扰能力;减低引信早炸的可能性;提高导弹的平均速度;增大低空使用时的发射距离。改进后 的导弹命名为“霹雳”2号乙导弹。
1981年11月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霹雳”2号 乙导弹 有较好的继承性,约有60% 的零件、95%的原材料、元器件与 “霹雳”2号导弹通用。
最大射程:8-10公里
攻击角度:90
战斗部重:11.3千克


霹雳-3(PL-3)空空导弹

霹雳-3是在霹雳-2基础上发展的空对空导弹。也是我自行研制的第一种空空导弹。与“霹雳”2号导弹 相比,其特点是:它加大舵面,提高高空机动性能;增加新型浸没探测器,以提高截获目标距离,扩大攻击范围;增加引信延时自动可控系统,以改善引爆系统的协调性;设计新型战斗部,增强导弹的杀伤威力;改进陀螺舵结构形式,改善弹体横滚、俯仰、偏航三个通道的控制性能。霹雳-3的外型和气动布局与霹雳-2大体相同,只是几何尺寸和重量略有增加。该弹于1980年4月设计定型。


霹雳-5(PL-5)空空导弹

PL-5是大陆自行研制的第3种空对空导弹,在发展的初期就规划分为半主动雷达导引型的PL一5A以及被动红外线导引的PL-5B,主要的研发单位为“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612所)。
PL一5A在1966年4月问开始制作首批样弹,1971年7月开始首次载飞试验,1972年9月则进行模拟弹空射试验,1981年4月制作第二批样弹,同年8月开始空中靶试,1982年3月结束发射试验。但是,PL-5A在1983年停止研护工作,同时期终止发展的计划还有同样为612所研发的高机动型被动红外线型导弹PL-6,它是以PL— 5B为基础。PL-5B在1966年4月首先由605所试制首批样弹,196 7年开始地面和空中载飞试验,随後又经过多批的样弹试制,以及各种地面和空中的试验,但是最後受到文革的影响,关键的技术瓶颈无法获得突破。其後,转至6 12所发展其抗干扰措施和红外线积体电路引信,於1986年9月通过国家定型委员会审查,同年底投产,提供大陆海空军使用并对外出口。

PL-5B目前仍在改良生产中,是现役同类型武器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种。 PL-5B具有抗背景辐射的能力,弹头有杀伤破片型和连续杆型两种。前者配有红外线近发引信,後者则配备无线电近发引信,这2种弹头可与其它近发引信互换使用。弹头的有效杀伤半径10公尺,红外线近发引信的抗干扰能力不错, 定点爆破位置准确,单发猎杀率80%以上。
PL-5B具备不错的可靠性,维修方便,能在对太阳偏角不小於16度时进行攻击。为降低攻击的脱锁区,提高对新型干扰器材的抗干扰能力、全向攻击能力及猎杀率,在1990年代推出PL一5C,性能介於AlM- 9H与AlM一9L之间。 为了延长PL-5系列的寿命,1994年在PL- 5C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更大幅度的改良,於1997年推出最新的PL一5E。PL-5E具有真正的全向位攻击能力,导引的精确度、抗红外线和背景辐射干扰能力较佳,偏离轴线发射能力、红外线导引截获距离和角隅速度不但远超过同族系导弹,甚至优於AlM一9L/M。例如AIM-9L/M的最大G负荷分别是32 G和35G, PL-5B/C则是30G, PL-5E则提升至40G。有趣的是,PL一5E只改装成双三角翼舵面,并没有加装向量推力喷嘴,其最短射程也从PL一5B/C的1.3公里减少至500公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厂方所指该型导弹具备第3代红外线导弹特征的说法是有根据的。虽然中航技(AVl C)指出PL一5E是出口型导弹,不过从其性能和价格来看,大陆军方可能会加以改装或采购。
改进型:霹雳-5B(早期型)/霹雳-5C/霹雳-5E
弹长:2.892米
弹径:127毫米
弹重:84.5千克
战斗部重:11.8千克
射程:1.3-16公里
     0.5-14公里(霹雳-5E)
最大速度:2.5马赫
机动过载:21G
         40G(霹雳-5E)
导引头:氮致冷硫化铅
引信:无线电近炸或红外近炸


霹雳-7(PL-7)空空导弹

“霹雳”7型空空导弹于1982年3月开始研制,1987年通过技术鉴定并小批量生产。其特点:具有自动搜索,捕获和跟踪目标的能力,有较高的机动性和近距格斗能力,有类似于法“魔术”的大过载特性,改进型有与“魔术”2相当的迎头攻击能力,该型号除主要用于J-7外,据说象J-6这样的战机也能挂载。
该弹采用十字形双鸭式气动外形布局,鸭式舵面位于导弹重心之前,同装在尾部的大翼展、大面积弹翼相配合,可减少舵面偏转响应时间,提高导弹的机动性,并提供导弹最大平衡攻角,提高近距格斗时的安全性。此外,旋转式尾翼可提高舵面横滚控制效率;固定式前翼可增大舵面效应,减少偏航力矩。该弹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将导弹分为前、后2个舱段,以利于维护使用,而不是按导弹各部件分为多个舱段。该弹的性能特点,是具有自动搜索截获能力、大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高的毁伤目标能力。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4km
最小射程 5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1000m
最大过载 35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红外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2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90kg
弹  长 2.75m
弹  径 157mm
翼  展 660mm


霹雳-8(PL-8)空空导弹

霹雳-8是仿制以色列的“大蟒-3”型空对空导弹(以色列引进数量:3000枚)生产的一种红外寻的制导并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的导弹,是世界上出色的第三代红外格斗导弹。
PL-8外形最明显的特征是寻标器头罩用玻璃制作。该弹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5公里,最大使用高度20公里,最大速度2.5马赫,最大过载35g,导引头最大离轴发射角20度;引信采用发动雷达加触发式,作用距离7~10米;破片式弹头铸有2500颗钢珠,杀伤半径13米,重11公斤;全弹重120公斤,弹长3米,弹径157毫米,翼展0.86米,机动过载:30G 离轴发射角度:30 导引头:氮致冷锑化铟引信:主动微波近炸或红外近炸。

PL-8由西安东方机械厂大批生产,其生产线是全国工程化实力最强、质量最为可靠的(该生产线除了生产PL-8和PL-9空空导弹外,也承接其它军工产品)。PL-8/怪蛇III的知名度也许稍逊于同代的美国AIM-9L响尾蛇导弹,然而除个别零件外,其整体性能并不逊色于后者。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从友好国家弄到一批AIM-9L,由于其接口与PL-8相同,可不经改装直接试射,结果表明最重要性能之一的不可逃逸区小于PL-8。这一点美国人比中国人更明白,2001年王伟座机被美军撞毁后,美军播出之前的录像,特别强调PL-8“严重威胁美军飞行员安全”,可见,美军的格斗导弹从性能而言并无优势。被军方称为八号弹的PL-8,以操作简单、维护简易、性能优异、可靠实用而获得好评。


“霹雳”PL-8B(PL-8B)空空导弹

20世纪90年代初在消化PL-8技术的基础上,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推出了试验用的PL-8H护卫舰舰载型导弹,后来又研制出改良型导弹PL-8B。

PL-8B与PL-8外形最大不同是寻标器头罩玻璃以非透明材料制作。1993年PL-8B定型靶试成功,翌年开始服役,目前在役的大部分是这种国产型。由于服役后没出过一次质量问题,空军对其质量可靠性非常满意,因此亦获得技术兵器罕见的免检待遇。


霹雳-9(PL-9)空空导弹

作为国产第三代空空导弹的第一种产品,PL-9可视作PL-8的中国兄弟。PL-9是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已故大师董秉印任总设计师,1986年开始研制,1988年投产。
在设计过程中空导院逐步吸收以色列技术,例如其寻标器基本沿用后者的氟致冷锑化铟探测器,弹身、弹径、弹长、弹重也几乎相同,使用高度和过载亦一样,只是尾翼和前舵有别。外形较接近AIM-9L和PL-5C,但弹体前后舱段设计则与法国的魔术I/PL-7相似,不过自动搜索截获能力、机动性及离轴发射能力、毁伤概率高于PL-7,单发命中率80%,与AIM-9L/M相当。PL-9有定轴(寻标器)扫描跟踪、定轴瞄准、雷达随动瞄准及头盔瞄准具跟踪四种方式。PL-9于1995年开始改进设计,1997年开始靶试。与改进前比较最大区别是把模拟信号升级为数字信号,主要表现在软件编程,要改变参数只需通过接口更换软件即可,红外线导引头也由单元式改为四单元。这样一改就等于导弹内部换了一代,全弹性能提升半代。


“霹雳”PL-9C空空格斗导弹

作为国产第三代空空导弹的第一种产品,PL-9可视作PL-8的中国兄弟。PL-9是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已故大师董秉印任总设计师,1986年开始研制,1988年投产。

在设计过程中空导院逐步吸收以色列技术,例如其寻标器基本沿用后者的氟致冷锑化铟探测器,弹身、弹径、弹长、弹重也几乎相同,使用高度和过载亦一样,只是尾翼和前舵有别。外形较接近AIM-9L和PL-5C,但弹体前后舱段设计则与法国的魔术I/PL-7相似,不过自动搜索截获能力、机动性及离轴发射能力、毁伤概率高于PL-7,单发命中率80%,与AIM-9L/M相当。PL-9有定轴(寻标器)扫描跟踪、定轴瞄准、雷达随动瞄准及头盔瞄准具跟踪四种方式。PL-9于1995年开始改进设计,1997年开始靶试。与改进前比较最大区别是把模拟信号升级为数字信号,主要表现在软件编程,要改变参数只需通过接口更换软件即可,红外线导引头也由单元式改为四单元。这样一改就等于导弹内部换了一代,全弹性能提升半代,新型号称为PL-9C。

PL-9C翼展0.81米,弹重123公斤,弹头重12公斤,导引头最大离轴发射角30度,采用激光近炸引信,最大速度2.5马赫,最大射程16公里,最大使用过载40g。


霹雳-10(PL-10)空空导弹

霹雳10型空空导弹是猎鹰60型地空导弹的改进型,它与意大利的蝮蛇(ASPIDE)颇为相似,性能比较先进,猎鹰60的舰空改进型为红旗-61(HQ61)舰空导弹(江卫级护卫舰)。

性能数据:  
长:3.69米       
体直径: 20.3厘米
翼展:约80厘米    
发射重量: 220千克.
弹头: 33千克高爆碎裂效果   
制导: 半主动雷达自引导   
推进: 单级固体发动机
最大射程: 60公里      
最大速度:4马赫


PL-12型空空导弹

歼-10战机加挂的PL-12型空空导弹,从该弹的洗练的外形可以看出,其性能将异常优良。


TY-90空空导弹(专为武直设计)

TY-90空空导弹主要配挂在武装直升机,也是世界上首种专门为武装直升机而开发的,用于夺取超低空制空权,完成空中格斗、编队护航和战场拦截等作战任务。
TY-90导弹采用多元红外导引头,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和全向攻击能力,进入角为0°-360°,迎头攻击无死角,具有自主发射能力,发射后不管。最大使用过载达20g,最大飞行速度大于2Ma,在低空、超低空具有优良的近距格斗能力。
TY-90采用激光近炸引信的连续杆战斗部,战斗部重量3kg,杀伤威力大,这种战斗部在攻击离地数米悬停的直升机时,可有效地切断悬翼叶片。其单发杀伤概率为80%。
TY-90为鸭式气动布局,前舵采用电动驱动,控制曲线更平稳,控制精度高,后弹翼可饶弹体旋转,以保持飞行中的横滚稳定。导弹具有较大的动力射程,攻击范围为500-6000m,作战高度为0-6000m。攻击范围大。TY-90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弹长为1900mm,弹径90mm,重量只有20kg,具有良好的挂机适应性,由于重量轻,载机可以挂更多的导弹。
TY-90可以有效对付以AH-64、Mi-28、Ka-50/52、虎、A129等为代表的当代武装直升机,还可以有效对付低空飞行的Su-25、A-10等攻击机。和以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而来的直升机用空空弹相比,TY-90具有更远的射程、更大的作战高度和威力更大的战斗部,作战效能更高。而以战斗机用的空空弹发展的直升机用空空弹,由于体积重量大,性能不适合直升机用而停止了发展,所以说TY-90将是现在威力最大的直升机用空空导弹。TY-90还能作为地空导弹使用,应用范围广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AA-10C/D空空导弹

乌克兰引进,由俄罗斯供货。


R-27R1型空空导弹

R-27是前苏联锦旗设计局70年代中期发展的中长程空对空导弹,它有雷达导引型和红外线导引型两大系统,我国于90年代随苏-27飞机一同引进,我国引进的是R-27R1型,采用半主动雷达导引。

R-27的外形极具特色,弹体中段的4片大型倒梯形弹翼构成主要的控制面,褡配寻标头段的4片梯形稳定翼和弹体未段的4片固定式双三角尾翼。
弹长:4米
弹径:230毫米
弹重:253千克
战斗部重:39千克
射程:50公里
导引头:9B-1101K型半主动雷达寻标头
引信:主动无线电近发引信


R-129(AA-12/R-77)空空导弹

SU-27SK和SU-27UBK装备。


AA-11/R-73空空导弹

AA-11/R-73空空导弹用于310架SU-27SK和SU-27UBK,此型空空导弹是随机一同引进的。


“飞腾”-1(FT-1)型500公斤精确制导炸弹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飞腾”-1(FT-1)型500公斤精确制导炸弹就位列其中。“飞腾”-1型精确制导炸弹命中精度能达30米。

外形酷似美军JDAM制导炸弹的国产新型航弹研制原理与JDAM如出一辙――从现役的500公斤普通航空炸弹上取下原有的尾翼装置,装上由惯导系统和GPS接收机、外部控制舵面组成的制导控制组件,即改装成为精确制导炸弹,适应于装备有机载主惯导的所有载机。“飞腾”精确制导炸弹既可以选者GPS接收机,也可以选者俄罗斯的GLNOSS接收机,还可以采用我国自己的“北斗”接收机,制导方式灵活多样,因此完全可以应对。”
资料显示,该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可全天候使用等特点。在距离目标点7~18公里处、5000~12000米,以Ma0.6~Ma0.9进行弹射投放时,实现命中精度30米。


“飞腾”-3(FT-3)型250公斤精确制导炸弹

精确制导炸弹。是基于常规航弹的改进,弹上制导系统通过一定的准确度引导炸弹按预定路线飞行,对目标有较高的命中概率。可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封锁、压制敌方空防、海上反舰战、两栖打击等,并能打击机动加固目标和软目标、固定加固目标和软目标、海上舰只等。该型炸弹使用的是惯性制导方式。


“雷霆LT-2”5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


“雷霆LT-2”5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这是它的首次公开展出。炸弹是在普通的传统航弹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在弹体前后各增加了4枚弹翼以控制炸弹飞行方向,并通过精确的激光引导头加以制导。与普通航弹相比,炸弹改装费用相对廉价,命中精度却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雷石”-6型500公斤滑翔式GPS制导炸弹

“雷石-6”制导滑翔炸弹。弹体上部安装了一对可向后折叠的弹翼,同时对航弹尾部也增加了X型的尾翼以方便对炸弹的飞行姿态加以调控。炸弹在被载机投掷后上方折叠的弹翼自动展开为“一”字形,使炸弹能够以滑翔的方式使其投掷距离得到大范围的扩展。LS-6采用了一种可自动弹开的弹翼套件,它通过弹背的金属装置和缠绕在弹体上的两条安全带来固定。炸弹尾部安装了用螺栓固定的尾翼,其中可能装有卫星导航接收器以及用来制导的飞行控制/驱动系统。

LS-6由500公斤级的航空炸弹改进而来,可能被用于打击重要的基础设施或其它很有价值的固定目标。该武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中国是否掌握了准确的卫星导航数据,以及运用这种数据的现代任务规划系统的水平。LS-6似乎并没有导引头(如激光或电光学装置),甚至不准备安装此类装置。相反,LS-6可能会使用标准的商业性GPS全球定位系统。中国也可能运用了俄罗斯较为有限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

LS-6可能井非完全由中国独立研发。俄罗斯巴扎尔特国家研究制造公司(Bazalt)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已开发出类似的扩大射程的装置MPK。
霹雳-1(PL-1)空空导弹

霹雳-1是仿制前苏联的K-5空对空导弹,该导弹采用雷达波束制导,可全天候使用,主要用于攻击中型轰炸机。1958年开始仿制,1964年4月定型投产。


霹雳-2(PL-2)空空导弹

1958年 9月,我国从浙江沿海地区获得外 国 空空导弹的残骸,并对其进行了 分析、测 试和研究性设计。与此同 时,原苏联先后 派出两批专家来华 索取了有关技术资料和 部分残骸实 物。不久,原苏联在此基础上 试制成 功了K—13型导弹,装于米格—21 上。
1962年,原苏联向我国有偿提 供米 格—21和K—13型导弹的技术 资料和样品。 我国开始仿制K—13 型导弹,并将其命名为“霹雷”2号。 1964年11月,导弹仿制工作 全面 展开。1967年3—7月,进行了定型 试验,共发射了19发导弹,试验取 得了成功。 1967年11月,“霹雷”2 号导弹定型,投入批量生产。
“霹雷”2号导弹由红外自动导 引头、舵机舱、触发引信与非触发引 信、战斗部、 火箭发动机及弹翼组 成;鸭式气动布局,弹头呈半球型钝 头,弹身为细长圆柱形,两 对三角形 舵面和两对梯形弹翼呈十字形配 置;飞行速度为2.2马赫,主要用于 攻击中 型轰炸机和歼击轰炸机。
“霹雳”2号导弹较之“霹雳”1 号导弹有明显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霹雳”2号导 弹采用红外被动寻的 制导,载机发射导弹后即可退出攻 击,不再跟踪目标。
性能近似于俄AA-2和美AIM-9B型,已停产。
长2.83m,直径127mm,翼展0.53m。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总重85kg,战斗部重9kg,速度2.5马赫,射程3km


霹雳-2乙(PL-2B)空空导弹

由于“霹雳”2号导弹在使用中存在抗干 扰能力差、光学引信早炸、作用距离 短 等问题。因此,我国于1978年3 月开始对“霹雳”2号导弹进行改进,主要改进是: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增大导引头的探测距离;加强对太阳和天空背景的抗干扰能力;减低引信早炸的可能性;提高导弹的平均速度;增大低空使用时的发射距离。改进后 的导弹命名为“霹雳”2号乙导弹。
1981年11月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霹雳”2号 乙导弹 有较好的继承性,约有60% 的零件、95%的原材料、元器件与 “霹雳”2号导弹通用。
最大射程:8-10公里
攻击角度:90
战斗部重:11.3千克


霹雳-3(PL-3)空空导弹

霹雳-3是在霹雳-2基础上发展的空对空导弹。也是我自行研制的第一种空空导弹。与“霹雳”2号导弹 相比,其特点是:它加大舵面,提高高空机动性能;增加新型浸没探测器,以提高截获目标距离,扩大攻击范围;增加引信延时自动可控系统,以改善引爆系统的协调性;设计新型战斗部,增强导弹的杀伤威力;改进陀螺舵结构形式,改善弹体横滚、俯仰、偏航三个通道的控制性能。霹雳-3的外型和气动布局与霹雳-2大体相同,只是几何尺寸和重量略有增加。该弹于1980年4月设计定型。


霹雳-5(PL-5)空空导弹

PL-5是大陆自行研制的第3种空对空导弹,在发展的初期就规划分为半主动雷达导引型的PL一5A以及被动红外线导引的PL-5B,主要的研发单位为“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612所)。
PL一5A在1966年4月问开始制作首批样弹,1971年7月开始首次载飞试验,1972年9月则进行模拟弹空射试验,1981年4月制作第二批样弹,同年8月开始空中靶试,1982年3月结束发射试验。但是,PL-5A在1983年停止研护工作,同时期终止发展的计划还有同样为612所研发的高机动型被动红外线型导弹PL-6,它是以PL— 5B为基础。PL-5B在1966年4月首先由605所试制首批样弹,196 7年开始地面和空中载飞试验,随後又经过多批的样弹试制,以及各种地面和空中的试验,但是最後受到文革的影响,关键的技术瓶颈无法获得突破。其後,转至6 12所发展其抗干扰措施和红外线积体电路引信,於1986年9月通过国家定型委员会审查,同年底投产,提供大陆海空军使用并对外出口。

PL-5B目前仍在改良生产中,是现役同类型武器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种。 PL-5B具有抗背景辐射的能力,弹头有杀伤破片型和连续杆型两种。前者配有红外线近发引信,後者则配备无线电近发引信,这2种弹头可与其它近发引信互换使用。弹头的有效杀伤半径10公尺,红外线近发引信的抗干扰能力不错, 定点爆破位置准确,单发猎杀率80%以上。
PL-5B具备不错的可靠性,维修方便,能在对太阳偏角不小於16度时进行攻击。为降低攻击的脱锁区,提高对新型干扰器材的抗干扰能力、全向攻击能力及猎杀率,在1990年代推出PL一5C,性能介於AlM- 9H与AlM一9L之间。 为了延长PL-5系列的寿命,1994年在PL- 5C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更大幅度的改良,於1997年推出最新的PL一5E。PL-5E具有真正的全向位攻击能力,导引的精确度、抗红外线和背景辐射干扰能力较佳,偏离轴线发射能力、红外线导引截获距离和角隅速度不但远超过同族系导弹,甚至优於AlM一9L/M。例如AIM-9L/M的最大G负荷分别是32 G和35G, PL-5B/C则是30G, PL-5E则提升至40G。有趣的是,PL一5E只改装成双三角翼舵面,并没有加装向量推力喷嘴,其最短射程也从PL一5B/C的1.3公里减少至500公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厂方所指该型导弹具备第3代红外线导弹特征的说法是有根据的。虽然中航技(AVl C)指出PL一5E是出口型导弹,不过从其性能和价格来看,大陆军方可能会加以改装或采购。
改进型:霹雳-5B(早期型)/霹雳-5C/霹雳-5E
弹长:2.892米
弹径:127毫米
弹重:84.5千克
战斗部重:11.8千克
射程:1.3-16公里
     0.5-14公里(霹雳-5E)
最大速度:2.5马赫
机动过载:21G
         40G(霹雳-5E)
导引头:氮致冷硫化铅
引信:无线电近炸或红外近炸


霹雳-7(PL-7)空空导弹

“霹雳”7型空空导弹于1982年3月开始研制,1987年通过技术鉴定并小批量生产。其特点:具有自动搜索,捕获和跟踪目标的能力,有较高的机动性和近距格斗能力,有类似于法“魔术”的大过载特性,改进型有与“魔术”2相当的迎头攻击能力,该型号除主要用于J-7外,据说象J-6这样的战机也能挂载。
该弹采用十字形双鸭式气动外形布局,鸭式舵面位于导弹重心之前,同装在尾部的大翼展、大面积弹翼相配合,可减少舵面偏转响应时间,提高导弹的机动性,并提供导弹最大平衡攻角,提高近距格斗时的安全性。此外,旋转式尾翼可提高舵面横滚控制效率;固定式前翼可增大舵面效应,减少偏航力矩。该弹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将导弹分为前、后2个舱段,以利于维护使用,而不是按导弹各部件分为多个舱段。该弹的性能特点,是具有自动搜索截获能力、大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高的毁伤目标能力。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4km
最小射程 5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1000m
最大过载 35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红外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2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90kg
弹  长 2.75m
弹  径 157mm
翼  展 660mm


霹雳-8(PL-8)空空导弹

霹雳-8是仿制以色列的“大蟒-3”型空对空导弹(以色列引进数量:3000枚)生产的一种红外寻的制导并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的导弹,是世界上出色的第三代红外格斗导弹。
PL-8外形最明显的特征是寻标器头罩用玻璃制作。该弹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5公里,最大使用高度20公里,最大速度2.5马赫,最大过载35g,导引头最大离轴发射角20度;引信采用发动雷达加触发式,作用距离7~10米;破片式弹头铸有2500颗钢珠,杀伤半径13米,重11公斤;全弹重120公斤,弹长3米,弹径157毫米,翼展0.86米,机动过载:30G 离轴发射角度:30 导引头:氮致冷锑化铟引信:主动微波近炸或红外近炸。

PL-8由西安东方机械厂大批生产,其生产线是全国工程化实力最强、质量最为可靠的(该生产线除了生产PL-8和PL-9空空导弹外,也承接其它军工产品)。PL-8/怪蛇III的知名度也许稍逊于同代的美国AIM-9L响尾蛇导弹,然而除个别零件外,其整体性能并不逊色于后者。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从友好国家弄到一批AIM-9L,由于其接口与PL-8相同,可不经改装直接试射,结果表明最重要性能之一的不可逃逸区小于PL-8。这一点美国人比中国人更明白,2001年王伟座机被美军撞毁后,美军播出之前的录像,特别强调PL-8“严重威胁美军飞行员安全”,可见,美军的格斗导弹从性能而言并无优势。被军方称为八号弹的PL-8,以操作简单、维护简易、性能优异、可靠实用而获得好评。


“霹雳”PL-8B(PL-8B)空空导弹

20世纪90年代初在消化PL-8技术的基础上,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推出了试验用的PL-8H护卫舰舰载型导弹,后来又研制出改良型导弹PL-8B。

PL-8B与PL-8外形最大不同是寻标器头罩玻璃以非透明材料制作。1993年PL-8B定型靶试成功,翌年开始服役,目前在役的大部分是这种国产型。由于服役后没出过一次质量问题,空军对其质量可靠性非常满意,因此亦获得技术兵器罕见的免检待遇。


霹雳-9(PL-9)空空导弹

作为国产第三代空空导弹的第一种产品,PL-9可视作PL-8的中国兄弟。PL-9是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已故大师董秉印任总设计师,1986年开始研制,1988年投产。
在设计过程中空导院逐步吸收以色列技术,例如其寻标器基本沿用后者的氟致冷锑化铟探测器,弹身、弹径、弹长、弹重也几乎相同,使用高度和过载亦一样,只是尾翼和前舵有别。外形较接近AIM-9L和PL-5C,但弹体前后舱段设计则与法国的魔术I/PL-7相似,不过自动搜索截获能力、机动性及离轴发射能力、毁伤概率高于PL-7,单发命中率80%,与AIM-9L/M相当。PL-9有定轴(寻标器)扫描跟踪、定轴瞄准、雷达随动瞄准及头盔瞄准具跟踪四种方式。PL-9于1995年开始改进设计,1997年开始靶试。与改进前比较最大区别是把模拟信号升级为数字信号,主要表现在软件编程,要改变参数只需通过接口更换软件即可,红外线导引头也由单元式改为四单元。这样一改就等于导弹内部换了一代,全弹性能提升半代。


“霹雳”PL-9C空空格斗导弹

作为国产第三代空空导弹的第一种产品,PL-9可视作PL-8的中国兄弟。PL-9是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已故大师董秉印任总设计师,1986年开始研制,1988年投产。

在设计过程中空导院逐步吸收以色列技术,例如其寻标器基本沿用后者的氟致冷锑化铟探测器,弹身、弹径、弹长、弹重也几乎相同,使用高度和过载亦一样,只是尾翼和前舵有别。外形较接近AIM-9L和PL-5C,但弹体前后舱段设计则与法国的魔术I/PL-7相似,不过自动搜索截获能力、机动性及离轴发射能力、毁伤概率高于PL-7,单发命中率80%,与AIM-9L/M相当。PL-9有定轴(寻标器)扫描跟踪、定轴瞄准、雷达随动瞄准及头盔瞄准具跟踪四种方式。PL-9于1995年开始改进设计,1997年开始靶试。与改进前比较最大区别是把模拟信号升级为数字信号,主要表现在软件编程,要改变参数只需通过接口更换软件即可,红外线导引头也由单元式改为四单元。这样一改就等于导弹内部换了一代,全弹性能提升半代,新型号称为PL-9C。

PL-9C翼展0.81米,弹重123公斤,弹头重12公斤,导引头最大离轴发射角30度,采用激光近炸引信,最大速度2.5马赫,最大射程16公里,最大使用过载40g。


霹雳-10(PL-10)空空导弹

霹雳10型空空导弹是猎鹰60型地空导弹的改进型,它与意大利的蝮蛇(ASPIDE)颇为相似,性能比较先进,猎鹰60的舰空改进型为红旗-61(HQ61)舰空导弹(江卫级护卫舰)。

性能数据:  
长:3.69米       
体直径: 20.3厘米
翼展:约80厘米    
发射重量: 220千克.
弹头: 33千克高爆碎裂效果   
制导: 半主动雷达自引导   
推进: 单级固体发动机
最大射程: 60公里      
最大速度:4马赫


PL-12型空空导弹

歼-10战机加挂的PL-12型空空导弹,从该弹的洗练的外形可以看出,其性能将异常优良。


TY-90空空导弹(专为武直设计)

TY-90空空导弹主要配挂在武装直升机,也是世界上首种专门为武装直升机而开发的,用于夺取超低空制空权,完成空中格斗、编队护航和战场拦截等作战任务。
TY-90导弹采用多元红外导引头,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和全向攻击能力,进入角为0°-360°,迎头攻击无死角,具有自主发射能力,发射后不管。最大使用过载达20g,最大飞行速度大于2Ma,在低空、超低空具有优良的近距格斗能力。
TY-90采用激光近炸引信的连续杆战斗部,战斗部重量3kg,杀伤威力大,这种战斗部在攻击离地数米悬停的直升机时,可有效地切断悬翼叶片。其单发杀伤概率为80%。
TY-90为鸭式气动布局,前舵采用电动驱动,控制曲线更平稳,控制精度高,后弹翼可饶弹体旋转,以保持飞行中的横滚稳定。导弹具有较大的动力射程,攻击范围为500-6000m,作战高度为0-6000m。攻击范围大。TY-90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弹长为1900mm,弹径90mm,重量只有20kg,具有良好的挂机适应性,由于重量轻,载机可以挂更多的导弹。
TY-90可以有效对付以AH-64、Mi-28、Ka-50/52、虎、A129等为代表的当代武装直升机,还可以有效对付低空飞行的Su-25、A-10等攻击机。和以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而来的直升机用空空弹相比,TY-90具有更远的射程、更大的作战高度和威力更大的战斗部,作战效能更高。而以战斗机用的空空弹发展的直升机用空空弹,由于体积重量大,性能不适合直升机用而停止了发展,所以说TY-90将是现在威力最大的直升机用空空导弹。TY-90还能作为地空导弹使用,应用范围广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AA-10C/D空空导弹

乌克兰引进,由俄罗斯供货。


R-27R1型空空导弹

R-27是前苏联锦旗设计局70年代中期发展的中长程空对空导弹,它有雷达导引型和红外线导引型两大系统,我国于90年代随苏-27飞机一同引进,我国引进的是R-27R1型,采用半主动雷达导引。

R-27的外形极具特色,弹体中段的4片大型倒梯形弹翼构成主要的控制面,褡配寻标头段的4片梯形稳定翼和弹体未段的4片固定式双三角尾翼。
弹长:4米
弹径:230毫米
弹重:253千克
战斗部重:39千克
射程:50公里
导引头:9B-1101K型半主动雷达寻标头
引信:主动无线电近发引信


R-129(AA-12/R-77)空空导弹

SU-27SK和SU-27UBK装备。


AA-11/R-73空空导弹

AA-11/R-73空空导弹用于310架SU-27SK和SU-27UBK,此型空空导弹是随机一同引进的。


“飞腾”-1(FT-1)型500公斤精确制导炸弹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飞腾”-1(FT-1)型500公斤精确制导炸弹就位列其中。“飞腾”-1型精确制导炸弹命中精度能达30米。

外形酷似美军JDAM制导炸弹的国产新型航弹研制原理与JDAM如出一辙――从现役的500公斤普通航空炸弹上取下原有的尾翼装置,装上由惯导系统和GPS接收机、外部控制舵面组成的制导控制组件,即改装成为精确制导炸弹,适应于装备有机载主惯导的所有载机。“飞腾”精确制导炸弹既可以选者GPS接收机,也可以选者俄罗斯的GLNOSS接收机,还可以采用我国自己的“北斗”接收机,制导方式灵活多样,因此完全可以应对。”
资料显示,该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可全天候使用等特点。在距离目标点7~18公里处、5000~12000米,以Ma0.6~Ma0.9进行弹射投放时,实现命中精度30米。


“飞腾”-3(FT-3)型250公斤精确制导炸弹

精确制导炸弹。是基于常规航弹的改进,弹上制导系统通过一定的准确度引导炸弹按预定路线飞行,对目标有较高的命中概率。可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封锁、压制敌方空防、海上反舰战、两栖打击等,并能打击机动加固目标和软目标、固定加固目标和软目标、海上舰只等。该型炸弹使用的是惯性制导方式。


“雷霆LT-2”5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


“雷霆LT-2”5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这是它的首次公开展出。炸弹是在普通的传统航弹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在弹体前后各增加了4枚弹翼以控制炸弹飞行方向,并通过精确的激光引导头加以制导。与普通航弹相比,炸弹改装费用相对廉价,命中精度却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雷石”-6型500公斤滑翔式GPS制导炸弹

“雷石-6”制导滑翔炸弹。弹体上部安装了一对可向后折叠的弹翼,同时对航弹尾部也增加了X型的尾翼以方便对炸弹的飞行姿态加以调控。炸弹在被载机投掷后上方折叠的弹翼自动展开为“一”字形,使炸弹能够以滑翔的方式使其投掷距离得到大范围的扩展。LS-6采用了一种可自动弹开的弹翼套件,它通过弹背的金属装置和缠绕在弹体上的两条安全带来固定。炸弹尾部安装了用螺栓固定的尾翼,其中可能装有卫星导航接收器以及用来制导的飞行控制/驱动系统。

LS-6由500公斤级的航空炸弹改进而来,可能被用于打击重要的基础设施或其它很有价值的固定目标。该武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中国是否掌握了准确的卫星导航数据,以及运用这种数据的现代任务规划系统的水平。LS-6似乎并没有导引头(如激光或电光学装置),甚至不准备安装此类装置。相反,LS-6可能会使用标准的商业性GPS全球定位系统。中国也可能运用了俄罗斯较为有限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

LS-6可能井非完全由中国独立研发。俄罗斯巴扎尔特国家研究制造公司(Bazalt)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已开发出类似的扩大射程的装置MPK。
500千克集束炸弹



500千克燃料空气炸弹(进口)

解放军首次接触燃料空气炸弹,是在1979年初的对越自卫战期间。解放军缴获了没有爆炸的美制ABU-55燃料空气炸弹样品。这为中国大陆以后研制燃料空气炸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参考。
解放军空军部署的燃料空气炸弹,目前有250公斤级3型、500公斤级3型和2型、1000公斤级的2型等4种。这4种炸弹均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后采用先进技术研制而成,具有爆炸和燃烧双重功能,前两者可由强5、歼7和歼8翟唤机挂载投掷,后两者由轰6型轰炸机挂载投掷。
这些燃料空气炸弹均采集束炸弹的构型设计,母弹内都装有3枚子炸弹,子炸弹内装有高度易挥发性液态碳氢燃料。在使用时,母弹存投掷后将子炸弹抛出,子炸弹随后以减速伞控制下降速率,在降到一定高度(通常为距地面2—3米)时,弹内的液体燃料被引爆抛散到牢中,与窄气中的氧气相结合形成云雾,然后经由二次点火引爆以发生爆炸。由于燃料空气炸弹的威力特别强,爆炸后可产生2500度的高温火球和超高压冲击波,威力比传统黄色炸药(TNT,Trinitrotoluene;三硝基甲苯)高出4-5倍。其中250公斤级燃料窄气炸弹有效杀伤半径超过30米,非常适合攻山大面积软目标及机场、港口、滩头阵地等硬式点目标。


200—4型200公斤反跑道炸弹

这是种专门用以对付敌方机场、跑道、飞机库、隐蔽所及港口等硬目标的航空炸弹。目前,解放军空军战机配有1种200公斤级的4型反跑道炸弹。该型炸弹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研制,1996年设计定型并量产。这种4型航弹外形与法国生产的红柱石(Durandal)中/高空反跑道炸弹非常相似。而红柱石反跑道炸弹不仅深受本国军方喜爱,也获得美军青昧。在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中,美军战机就使用该型炸弹,于夜间低空轰炸伊拉克的军用机场,取得良好的战果。相比之下解放军空军配备的200—4型反跑道炸弹呈细长圆柱形,弹头较圆,全弹主要分为4部分:战斗部段内装高爆炸药100公斤;接着是炸弹的控制面段最后是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段,发动机尾段装置有2对固定的细小后掠稳定翼;弹尾段则是减速伞储存舱,储放辅助减速伞和主减速伞包。该型炸弹主要用于低空投放,可供强5和歼8战机挂载之用。

在使用时,飞行员接近目标时,计算提前量后投掷炸弹;炸弹在投掷后,弹尾舱辅助减速伞首先打开,接着主减速伞打开,使炸弹的降落速度大大降低,以便低空投弹的战机远离炸弹杀伤范围,同时使炸弹与地面成为理想的攻击角度;当炸弹在距地面60—70米时,主减速伞脱落,火箭发动机启动,将炸弹加速到300米/秒的速度;高度加速的炸弹着地后钻入地表,可贯穿40厘米厚的混凝土墙,之后以延时引信引爆弹头,弹头在地表下爆炸后可把钢筋混凝土跑道炸出直径3米以上的弹坑。整体来看,200—4反跑道炸弹威力大、效果好,炸出的弹坑很难快快速修复。不过这种炸弹引信的延时性能不够稳定,在演习中也发生钻地后不引爆的情况。


250-3型航空反坦克子母炸弹



国产250-3 高速燃烧弹(上图) 250-3 高速低空弹“(下图)

为对付大面积易燃性软目标,解放军空军配备有大量燃烧炸弹(Flammability Bomb)、杀伤燃烧炸弹和燃料空气炸弹。其中,燃烧炸弹和杀伤燃烧炸弹属普通的机载航弹,而燃料空气炸弹则属比较特殊的一种航空炸弹。目前配备的普通空用燃烧炸弹和杀伤燃烧炸弹,目前主要有以下数种:
250公斤级1型燃烧炸弹 由弹体、引信、燃烧剂、黄磷筒(Yellow Phosphorus Spout)和尾翼所组成,弹长1.5米,直径325毫米,尾翼翼展410毫米,弹重135公斤。当炸弹撞击目标后,在引信及炸药的作用下,黄磷与燃烧剂混合后产生高温火焰,将目标烧毁。
250公斤级2型燃烧炸弹 该弹以凝固汽油(Incinderjell)为燃烧剂,可以燃烧一般装备和土木工事。
250公斤级3型燃烧炸弹 该型弹采用高粘性钡铝混合燃烧剂,首尾均配有高灵敏度触发电子引信,并有侧向作用机构,可引燃油库、机库、仓库等目标,主要由攻击机和战斗机投掷。
250公斤级1型杀伤燃烧炸弹 该型弹具燃烧和杀伤双重作用,可用于对付易燃目标如油库、机库、仓库、输油管道等,甚至丛林中的车辆和人员。该弹长1.5米,弹径325毫米,弹重220公斤,弹内装有燃烧剂50公斤以及高爆炸药,主要由轰炸机在400米以上空中投掷。


国产250公斤杀伤航空炸弹

解放军现役的机载杀伤航弹(D a isyCuttter Bomb)是以前苏联的杀伤弹为基础改进研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主要有50公斤级的1型和2型、500公斤级的1型和2型、1500公斤级的2型、3000公斤级的2型等6种高阻力型航弹。以后,又独立研制出250公斤级的2型高阻力杀伤炸弹、3型系列低阻力杀伤炸弹和4型系列减速杀伤炸弹。
较常使用的杀伤弹主要有250、500、1000公斤级3种。这几种高阻力炸弹具有相同的内部结构和气动性能特点,只是外形尺寸、装药多少略有差异,适宜弹舱内挂及中、高空投掷,主要装备轰6型中型轰炸机。为扩大使用范围,这些高阻力型航弹也可加装减速装置及相对应的自由落体控制装置,用于高速低空或超低空水平轰炸。3种低阻力杀伤炸弹也具有完全相似的内部结构、气动外形设计和性能特点,适宜高速飞机挂载投掷,主要装备强5(A-5)、歼6(J-6)、歼7(J-7)、歼8(J-8)和歼轰7(JH-7)战机使用。250-4型、500-4型和1000-4型低空减速杀伤炸弹所改进和提高,除加装有减速伞之外,其他参数诸元则完全相同。


国产250-2低阻通用航空炸弹

低阻力杀伤炸弹适宜高速飞机挂载投掷,主要装备强5(A-5)、歼6(J-6)、歼7(J-7)、歼8(J-8)和歼轰7(JH-7)战机使用。250-4型、500-4型和1000-4型低空减速杀伤炸弹所改进和提高,除加装有减速伞之外,其他参数诸元则完全相同。
PL10不对吧。
红旗-61是自行研制的,它的弹翼是X +型.猎鹰60型地空导弹是仿制的.它的弹翼是X X型.它们是二种不同的导弹.:D :D
LY60的空射型是PL11
原帖由 aisn 于 2007-2-7 21:42 发表
500千克集束炸弹



500千克燃料空气炸弹(进口)
http://bbs.up.topzj.com/data/bbs/27/8/278/a/07/01/30/NTAwx6e ...

"整体来看,200—4反跑道炸弹威力大、效果好,炸出的弹坑很难快快速修复。不过这种炸弹引信的延时性能不够稳定,在演习中也发生钻地后不引爆的情况"
怀疑是故意设置的,目的在于阻碍修复跑道,间接增大攻击效果;P
图片都不显示了
ZT要给链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