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早朝时,臣子向皇帝汇报是怎么说话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50:28
]]
没人说说吗?
  我觉得这个话题有意思。
  我依稀记得舰船有一个贴《皇帝上朝讲什么?》,跟贴内容非常丰富。
  
  皇帝群臣早朝讲什么?
  
  皇帝早朝,按照祖宗制度,那是黎明则起,万机待理。勤快的皇帝,要天不亮就起床,梳洗,穿制服,打扮整齐去上班。皇后、贵妃之类的,那是用来配种下崽的。理论上不许贪恋女色爱好性生活。唐明皇年纪有点大,又贪色,自然“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那为人臣子的,需要更早,摸黑打灯笼赶路上班去。来早了,就在朝房等待,要是夏天还好,冬天就遭殃了。居住地远的可受罪了。那就买房子吧。距离上班地点近的房子很贵,不受贿还真的是甭想了。
  天蒙蒙亮,就上班了,一个一个强打精神进入主殿。要是昨晚上熬夜写材料的,巡视军营的,都累得不行了。
"这事我说了算,有意见就不给你饭吃"这是董卓
"这事就得这么办,皇上,臣是为了你好啊"这是曹操
"皇上!!你要改啊!!"这是诸葛亮
关长同志,参加关区全员大会人员集合完毕,应到118人,实到118人,请指示。办公室主任 梁景昕。”(√)
委员
古时候没有电灯,一般睡觉比较早.天黑后,再一两个小时差不多就睡了.天不亮起床很正常
songgong:
  
  古代天黑以后,掌灯时间短,睡觉早,睡眠时间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我查找到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资料:
  月日 日出 日没
  1.1  7:37 17:00
  4.1  6:00 18:39
  7.1  4:49 19:47
  10.1 6:10 17:58
  夏至附近的7月1日,黑夜时间9小时02分,最短;
  冬至附近的1月1日,黑夜时间13时23分,最长。
  日落以后两个小时休息,日出之前一个小时多起床,一般说来休息时间还是够的。古代人休息早,早起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要参加夜宴,夜夜笙歌燕舞,或者上夜班赶材料。那上早班就辛苦了。根据二月河小说《雍正皇朝》的描述,雍正每天晚上加班批阅奏折,每天早上早起上班,最后活活累死了。其几个臣子也非常辛苦。
  清朝皇帝都勤奋,不赖床。
  
  我还有疑问:皇帝一天上几次班?有午朝晚朝么?
新侨联委员:

偶的记忆是,皇帝按照制度是五日一朝或者十日一朝,当然不排除勤奋的天天加班,懒惰的数十年不进行朝会。
上朝真是辛苦的事,说错了话掉脑袋也很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左将军, 宜城亭侯,领豫州牧刘备,成惶成恐,万死万死。。。。。然后才开始说正事。
我只去过北京故宫,不论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大殿的进深都实在太浅了,根本站不下多少人,一直不明白皇帝大朝时多高品级的官员必须上朝,感觉就算是只有一二品大员参加也肯定站不下.
不但故宫,前段时间去保定直隶总督府衙门也是如此,感觉古时的宫殿衙门进深都实在太小了.
朝会的时候是有许多官员只能站在殿门外么?有明白人指教下
明朝是日日早朝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6-9-21 21:09 发表
明朝是日日早朝

万历是20多年没朝
原帖由 云烟过水 于 2006-9-21 21:00 发表
我只去过北京故宫,不论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大殿的进深都实在太浅了,根本站不下多少人,一直不明白皇帝大朝时多高品级的官员必须上朝,感觉就算是只有一二品大员参加也肯定站不下.
不但故宫,前段时间去保定直隶总 ...


明清的宫殿在中国古代并不算大。比如太和殿只有2400平方米,而唐朝大明宫麟德殿达到12000平方米,恐怖。
明清的宫殿在中国古代并不算大。比如太和殿只有2400平方米,而唐朝大明宫麟德殿达到12000平方米,恐怖。
----------------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谬误。首先说一点,麟德殿在唐朝是赐宴之所,不是大朝会之所,大朝会之所唐朝太极宫(隋朝称大兴宫)在承天门(隋朝称广阳门),大明宫在含元殿,这两座建筑才是应该和太和殿或者午门比较的。含元殿经对遗址的考古实测,面阔11进深4间(太和殿为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不到,比太和殿少了5分之一。还有,麟德殿不是一座而是一组宫殿,由前后殿和两旁的楼阁组成,还有障日殿,在中间形成一个阳光射不进的空间,作为夏季纳凉之用,由这么多建筑组合而成,面积比作为单体建筑的太和殿当然要大。
其次,所谓中国古建筑唐朝以后越来越小是完全错误的,应该说是建筑构件(特别是斗拱)的用材越来越小,但是建筑本身的体量却不断增大,这本身就说明了建筑技术日臻完善精妙。斗拱的逐渐萎缩的原因是因为其悬挑和联系功能渐渐由别的构件取代了。悬挑方面是因为唐宋时期的厅堂构架逐步取代了殿堂构架,内柱的高度升高,超过了外柱,所以梁栿后端可以插入内柱柱身,使得梁栿自身就成为强有力的杠件,可以承担悬挑出檐的任务,无须再借助斗拱,而斗拱的沟通联系柱网的功能,明清建筑则使用随梁枋来完成,更加简洁有效。
建筑体量方面,用数字说话:现存唐宋遗构面阔最大不过6点33米(福州华林寺大殿),等级最高的含元殿当心间面阔据考古实测也不过6米多,而明朝建筑开间面阔可达10米,清朝高等级建筑面阔一般均可以达到8米以上,建于清朝的北京小西天观音殿两根金柱之间梁栿的净跨达到17点8米,远远超过唐宋建筑。
原帖由 云烟过水 于 2006-9-21 21:00 发表
我只去过北京故宫,不论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大殿的进深都实在太浅了,根本站不下多少人,一直不明白皇帝大朝时多高品级的官员必须上朝,感觉就算是只有一二品大员参加也肯定站不下.
不但故宫,前段时间去保定直隶总 ...


-------------------------------------------------------------------------
我也有同样的疑问,都什么级别或什么职务的官员需要早朝?
原帖由 天堂风暴 于 2006-9-22 09:45 发表
明清的宫殿在中国古代并不算大。比如太和殿只有2400平方米,而唐朝大明宫麟德殿达到12000平方米,恐怖。
----------------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谬误。首先说一点,麟德殿在唐朝是赐宴之所,不是大朝会之所,大朝 ...


实在专业呀。不过看过含元殿的复原图,感觉那殿基极为高大,整个宫殿都建筑在很高的高台之上,显得气魄之恢宏远超明清故宫,不知实际上是不是这么回事?清高手指教。
原帖由 su-27smk 于 2006-9-21 21:39 发表

万历是20多年没朝


制度就是被人用来违反的
原帖由 万家灯火 于 2006-9-20 00:52 发表
关长同志,参加关区全员大会人员集合完毕,应到118人,实到118人,请指示。办公室主任 梁景昕。”(√)


haha!准军事化建设忙呀!
实在专业呀。不过看过含元殿的复原图,感觉那殿基极为高大,整个宫殿都建筑在很高的高台之上,显得气魄之恢宏远超明清故宫,不知实际上是不是这么回事?清高手指教。
===========
唐朝大明宫最初是因为唐初皇帝嫌太极宫地势低下潮湿,住的不舒服,所以把大明宫址修在了龙首岗上,是天然山岗,不是人造的高台。唐朝的三大殿和宋朝以后的三大殿概念布局都不同。唐朝的三大殿以最外面的宫殿为“外朝”,也称“大朝”,但是这个建筑(太极宫的承天门,大明宫的含元殿)位置实际上相当于故宫的午门,汴京宫殿的宣德门,含元殿的位置本来也应该是建一座城门楼作为外朝的,但是因为这个地方本身就已经有了天然的山岗,所以就不再需要人工建筑城墙了,当然,在天然的山岗上也无法开城门了,所以含元殿称殿而不称门,两侧的翔鸾栖凤也称阁而不称阙。唐朝的承天门和含元殿除了举行各种仪式(例如献俘)以外,还作为大朝的场所,但是汴京的宣德门和故宫的午门就没有后一个功能,只是作为献俘等仪式的举行地点,大朝则放在大庆殿与太和殿。从含元殿(承天门)往里面走,第二座大殿(大明宫的宣政殿,太极宫的太极殿)的位置上是和汴京的大庆殿,故宫的太和殿一样的,是皇帝朔望朝会的地点,唐朝人称之为“正衙”(衙在唐朝是对天子所居的称呼,中晚唐五代军阀割据,各地的山大王也都管自己办公地点叫衙,以过把皇帝瘾。因袭成俗,到了宋朝,“衙门”就成了对于地方政府办公地点的通称),说明他的地位和承天门,含元殿至少是相等的,但是和汴京的大庆殿,故宫的太和殿比起来,因为大朝会放在了承天门和含元殿举行,太极和宣政殿的功用与地位都弱化了很多。最后一座大殿(太极宫的两仪殿,大明宫的紫宸殿)才是皇帝每天上朝用的宫殿,应该是和汴京的垂拱殿,故宫的中和殿一个等级的。

所以说仅就含元殿与太和殿相比而言,前者确实较有气势,因为本质上是城楼,而没有开城门,在殿前修了长长的台阶(龙尾道)通下来。但是这种比较不合适,应该和含元殿相比的实际上是北京的午门,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午门下面不开城门,而是修建一条长长的台阶,那么同样会很有气势。

另外,唐朝的大明宫是建在皇帝的御苑之内的,位于长安城的东北郊,只是离宫,不能算正宫。长安城内的太极宫才是正宫,这个可以从《开元礼》中所记载的各种宫廷礼仪都要在太极宫举行看出来。换句话说,大明宫应该是和圆明园差不多,之所以前者比后者地位高得多主要是因为大明宫和长安城的距离远比圆明园和北京的距离近,所以皇帝可以住在大明宫内而照常举行朝会。而圆明园离北京太远了,大臣不可能每天从北京城里走到圆明园去上朝(现在开车都需要一个小时),所以唐朝皇帝可以常驻大明宫,而清朝皇帝在圆明园的居住只能是度假性质的。

最后说一下建筑构件尺度的变化。斗拱方面,其高峰应该是在五代,然后逐渐缩小。中晚唐建筑斗拱高度通常占柱高的一半,建于五代北汉的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斗拱高度超过了柱高的3分之2,然后斗拱就开始逐渐缩小,迨及北宋灭亡前夜所建的少林寺初祖庵,其斗拱高度已降至柱高的七分之二,明朝建筑斗拱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一般都小于20%,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重修的太和殿,其斗拱高度已经下降到柱高的12分之一。
柱楹方面,唐朝的较为粗壮,径高比一般是一比六至一比八,宋元遗构柱子径高比大部分在一比七至一比十之间,有少数特例达到一比十一的,到了清朝,按照《工程作法则例》的规定,有斗拱建筑的柱子径高比为一比十,无斗拱建筑的柱子径高比为一比十一点四。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柱子越来越纤细,能够消耗较少的木料建起同样高大,稳定的建筑,说明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当然,也有人从审美的观点认为这种变化是一种退步,认为柱子渐趋纤细使得中国建筑失去了唐朝的那种雄风,对此我想了很久的结果是,有些人之所以把柱子的径高比(以及其他建筑构件用材的断面大小)和“雄风”联系起来,大概是男性生殖崇拜的缘故。但实际上,能够用较为细小的材料建造起体量更大并且同样稳定的建筑,说明了建筑技术的进步,也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我国古代建筑主要构件均用木材制作,木材要靠天然生长而得,大材难求,通常都要从深山里采集,砍伐及运输费极其昂贵。能够用较细小的材料建造,不仅降低造价,而且对于我国那些缺乏森林资源的地区意义重大)。
天堂风暴:
  可是原创?好啊,找到一个喜欢建筑的人,我喜欢红木家具。
  明朝家具喜欢纤细的理由,一是木材困难,黄花梨无大材;二是因为明朝家具标榜节俭、清廉的士大夫风气。当然,其实明朝很腐败。
天堂风暴:
  可是原创?好啊,找到一个喜欢建筑的人,我喜欢红木家具。
  明朝家具喜欢纤细的理由,一是木材困难,黄花梨无大材;二是因为明朝家具标榜节俭、清廉的士大夫风气。当然,其实明朝很腐败。
------------------
确实原创,当然这些知识都是从专业的建筑书籍上看的,我只不过用自己的话语复述了一遍。
对古建确实很喜欢,对古代家具粗通一点。不过明朝红木好像还是不缺的,郑和下西洋带回了一大批作压舱物,长陵祾恩殿的木架构就是全红木的,也正是靠了红木优良的抗弯矩剪力的能力,明朝建筑的开间面阔才能做的那么大,完全是吃材料的强度,不像清朝建筑,没有红木,发展出了拼合梁技术 ,能把大梁的净跨做到17,8米。
  风暴兄台好!
  
  明朝十三陵裬恩殿,经过数次战火之后,也只剩长陵的一座孤影自怜了。这座建成于宣德二年的辉煌建筑,历经五百余年沧桑而无恙。裬恩殿以六十根金丝楠木大柱形成构架,其中,中间四根高为14.3米,直径1.17米。这样高大的楠木柱,是我国古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即使故宫的大和殿也不能与之匹敌。裬恩殿无论是形体结构、建筑风格,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它的出现同样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富庶与强盛。
  
  楠木,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木材,不属于红木。它冬天不冷,尤其适合做床和棺材。祾恩殿的楠木,据说是金丝楠木,剖开时候迎光看有金丝。
  清朝木建筑结构的细化,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明朝把好木材砍光了。
  
  金丝楠木,主要产地在湖广、云贵和四川诸省。此木料虽然轻,却比较稳定,耐腐蚀且有香味,是明代皇家建造宫殿的主要用料。皇宫大殿的主要木料,大多来自这里。楠木的贵重除这些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它的稀少和成长的缓慢。在朝廷大量采伐之初,这种树木零星地散见于原始森林,随着采伐量的逐渐增加,能够利用的楠木大都只剩在“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了。明朝定陵所用木料大都在此种地段开采。这些地方不仅难于攀登,而且有毒蛇猛兽、瘴气蚊虫,砍伐极为困难。
  万历年间的工科给事中王德完和御史况上进,就曾对四川人民的采木之苦,有过这样一段详细的陈奏:
  “采运之夫,历险而渡泸(水),触瘴死者积尸遍野。”“木夫就道,子妇啼哭,畏死贪生如赴汤火。”“风岚烟瘴地区,木夫一触,辄僵沟壑,尸流水塞,积骨成山。其偷生而回者,又皆黄胆臃肿之夫。”“一县计木夫之死,约近千人,合省不下十万。”
  陵园所需用的楠材大木,共计万余根,最粗的直径可达1.4米以上。要采伐一根大木,所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当木夫将楠木砍倒之后,便沿着行进路线先行修路,然后由人工将巨木拖到江河之滨,待水涨季节,将木掀于江河,让其漂流而下。在这漩涡急流、惊涛骇浪之中,又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丧生。明嘉靖二十年(1546年)五月,当时的礼部尚书严嵩,就曾对大木的运输情况作过如此陈奏:
  “今独材木为难。盖巨木产自湖广、四川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斧斤伐之,凡几转历,而后可达水次,又溯江万里而后达京师。水陆运转岁月难计。”
  从严嵩的陈奏中,足见采伐之难,运输之险,民夫之不易。正如当时民谣谓:伐木者“入山一千,出山五百。”
  
  我在整理红木资料时候发现,明朝的正宗黄花梨是海南黄花梨,已经在明朝砍伐灭绝。在清朝,要依靠明朝旧料翻新做黄花梨家具。
  我想,在明朝疯狂对木材的喜爱中,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木材都遭到了灭绝行的破坏。
  
  明朝人喜欢的红木,第一是黄花梨,海南的黄花梨才是正品。明朝崇尚土德,喜欢黄色。其次是紫檀。紫檀是郑和从西洋带来的舶来物。由于都是生料,要等干燥以后才能够使用。所以明朝紫檀家具不多。库存紫檀,多让清朝获得。
  红木适合做家具,不适合盖楼。原因很简单:红木大料极其罕见。要拿红木当柱子,极其困难。
谢谢委员兄的资料。
明朝初年森林生态就很糟糕了,木材很窘迫,当时明朝工部下发的公文里,明确要求工匠要尽可能多地利用角料,余料。从现存的遗购分析,元朝斗拱的用材比宋金已经有所下降,但大体上还是处于同一数量级上,到了明处,出现了一次剧降。
另外红木方面还请委员多多科普,我以前一直以为红木东南亚才有呢。
唐宋以前,中国建筑材料似乎以柏为贵,如汉武帝的柏梁殿,南北朝时的柏斋,据说是因为柏木有香气,不指真假?此外文杏也是较为高贵的材料。
  汉墓王陵开始时都是木头(黄肠题辏)……一座墓就会用掉上万根成材的柏木。但后来用不起了,找不到那么多柏木了,于是形制发生变化,开始挖山洞等。(两由之提供资料)
  何谓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由柏木按一个方向排列的王墓特有木圈摆放方式”。
  黄肠:柏木原木剥去外心后的黄心部分。
  题的本义是额头(页即首,从页的汉字皆与头有关,如颅、颈、项等),泛指头;凑就是凑集,题凑就是木头与木头凑集在一起。题凑又作题辏,凑和辏是同源词,像车轮辐条一样“凑合”在一起。这一点对理解黄肠题凑是什么样子非常重要。(唐八骏提供资料)
  
  汉朝的奢侈,用光了柏木。明朝也是奢侈,消耗了过多的木料,导致清朝一度木材困难。比如传说乾隆皇帝修圆明园时候偷十三陵旧料。
柏木谈不上用光吧?南北朝时尚有人建柏斋,唐朝时宗楚客的官邸还是全用文杏柏木。
另外问一下委员兄,现在市面上卖的红木家具做工和明清时候一样吗?还是使用了现代工具技术?
  柏木是否有香气,我不知道。
  但是黄肠题辏的没落,木材短缺应是主要原因。
  
  我们祖先发源地黄土高原,一万年到公元前几千年前是森林覆盖率极高的地方,不然俺们祖宗没有森林狩猎,没有木材生火,死绝了,就没有我们了。过渡的农耕、砍伐。加上气候变迁,森林高原变成黄土高原。
  
  此后,俺们华族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大户人家,穷奢极欲开荒,战乱,消耗过量的木材,可把中原这片土地剃了一个光头。唐、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高度发达的朝代,其中大明宫豪华奢侈,宋朝人口众多,都是消耗性的开发。
  古代开发森林可能不懂间伐,采用了剃光头法开发,开发过后就不容易有次生林了。再说大材也难得。形成大材首先需要生长时间,其次形成大材的树木肯定有良好的抗病基因,不然生长几十年上百年就生病蛀空、死了,都形不成大材。
  如果从保护角度出发,特大材不可砍伐,要留下做种,好让一代一代培养出来的木材更大。
  汉朝的木料如何丰富呢?我看过汉朝马王堆的棺椁,很惊讶于木料的巨大。中国人这么砍伐特大材,难怪,特大材越来越少了。
  所以明朝初年就面临木料窘迫局面,也是应该。
  
  明朝的黄花梨产于海南岛,紫檀产于印度南边的马达加斯加岛,都不出产于东南亚。
  风暴兄说的是。南北朝时尚有人建柏斋,唐朝时宗楚客的官邸还是全用文杏柏木。这说明还有柏木,而且是大料!
  
  市场上的所谓红木,绝大部分要是时光倒流拿回到明朝会被骂骗子,因为明朝崇尚的海南黄花梨和马达加斯加紫檀,如今前者基本灭绝,仅靠人工抢救繁殖,严重缺乏成品料;后者,尚有,也是十分罕见。
  国家标准的红木,已经放松很多了,把一些近亲树种也计算在内。
  加工工艺也提高很多。
  现代家具工厂的高精密度加工,可以让做出来的家具相当漂亮。红木抛光程序,古代有锉草,一种很硬很粗糙的草,来打磨。现代高级砂纸的研磨,可以非常光滑漂亮。
  古代木料要风干,明朝的紫檀很多等风干,等到了便宜了清朝。现代快速“窑干”,木料放入高温窑,烘干。如果诚心诚意不做手脚,那可以烘干到相当干。
  绝大部分木材厂都在烘干工艺上做手脚。为什么?因为全烘干,木材会缩短。
看了,涨知识。
问题一,楠木是否属于红木?

问题二,柏木的防腐能力是否很强,或者是有什么宗教观念上的特殊含义?好像汉代王陵的黄肠题凑都是柏木的。[em14]
  楠木不是红木,柏木是否有特殊意义,我不知道
哎...
<<张衡>>里不是那样说的,好象是"臣成惶成恐;死罪死罪."然后在说下去!!!
  刷了这么长时间的帖子,居然没有看到可以信服的答案……
]]
  这不,高手,来了!
velon:
  谢谢解惑!
  不枉我顶贴许久,可把高手们一个一个诱惑出来了。
  答案出来了,我来顶贴,让更多人看见
清代的不算,离我们的时间太近,而且清朝的诏对有不少是满族的习惯用语不能代表中国其他朝代!!!!!!!!!
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