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中国近代以来简要科技发展过程对比(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34:02
常常会看到有人扯什么“中国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精神(文化)/没有创新精神”之类的似是而非的言论。而且又喜欢拿日本来做例子。那么我们可以来看看日本的技术领先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



首先,日本的明治维新本身就比中国同时期的维新成功的多。在极小的政治动荡代价下完成了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这样占据了历史先机,而且可以靠掠夺外国来减轻国内的压力,大大加快自己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外国势力干涉国内的政局,维持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而明治维新时期到二战结束前,日本基本没有什么自主科技创新,也没有从西方文化中获得任何“科技加成”。它当时的工业基本是靠抄袭和盗取西方资料完成技术积累的。比如当时日本少数可以出口到欧美的工业产品之一:照相机,就是完全抄袭当时光学技术发达的德国产品。如佳能的前身----精机光研所仿制德国“徕卡”相机制出了“观音”牌35毫米相机(A型1934年6月、B型1934年7 月、C型1934年9月、D型稍后),汉斯佳能系列(1935年起)和标准型系列(1938年起),日德写真的美能达(1933年,6.5*9cm)、美能达I型(1934年)、美能达6(1935年)、II型(1937年)、Auto semi(1937年)等等一系列产品;奥林巴斯等公司的Swmi-olympus Model I(1936年,120型)、Olympus Standard(1937年、4*5cm,127型)、Semi-Olympus ModeII(1938年,120型)、Olympus6型(1939--1984年)等等。



而当时的日本照相机进入欧洲市场,靠的同样是数量和廉价占据中低端市场,并逼迫德国厂商走高端路线,然后到了一定程度再自主研发,就如同今天的中国产品。而实际上,技术引进(实际上就是抄袭和山寨)永远是工业后发国追上工业先发国的唯一途径。否则就凭你“有文化、有创新精神”就能凭空越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技术障碍?这是地瓜大法师么?



至于为什么日本转变成功而中国的维新会失败,我个人认为是满清的异族统治原罪(不仅是拒绝开放在技术上拖后腿,最重要的是逼迫中国必须在环境恶劣的20世纪通过暴力革命进入近代和现代社会。贫困、分裂、内战和政局动荡。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致命毒药)。当然,这些暂且不谈。某些人也别忙着扯上文化。




总而言之,在向近代国家转变的过程中,长期的贫穷,政治动荡和战争导致了20世纪中叶的时侯,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日本。这从工业的两个基本数据——钢产量和发电量对比就上可以看出来。同样经历战争之后,七倍人口于日本的中国,各项工业数值和教育水平都只有日本的零头。



1950年日本 人口8412万



发电量463亿度,钢产量484万吨,汽车产量3万辆。




城市人口比例38%,大学入学率10.3%(1955年),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80%以上。


  1950年中国大陆 人口55196万



发电量46亿度,钢产量61万吨,汽车产量0。


      城市人口比例7.3%,大学入学率约千分之一。文盲率80%以上。


而战后,日本的技术发展也要比中国顺利的多。由于经济的快速恢复,日本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1970年时日本的大学入学率即达到了30%,科研经费在1960年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在1970年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到了1980年时则是三分之一。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科研人员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



而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由于穷困和基础差,不仅大学入学率一直低下,而且科研经费也少的可怜。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到了80年代每年的研究经费才从几千元涨到几万元rmb。中国到了2005年才赶上日本1970年的大学入学率水平。



而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是美国的盟国。为了政治和经济目的,美国和其欧洲盟国低价乃至无偿转让给了日本大量的技术专利。从1950-1975年之间,日本共引进技术2.6万多项,生产设备的80%是用买来的技术自己制造的。这些技术原来的研制总费用高达2000亿美圆,而日本在引进这些技术时只花费了580亿美圆,付出的代价不到原来研制费用的三分之一;这些技术的研制曾花费了差不多20年时间,而日本掌握这些技术一般只用了2--3年,所费时间只相当于原来的15%左右,日本的技术引进政策使日本工业走了一条经济发展的终南捷径,也节省了用于基础研究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日本当时技术引进的支出占研究开发活动总经费的45%左右。例如,1955年,日本从奥地利引进了氧气顶吹炉炼钢技术,到1963年,日本的钢产量就居世界首位;1950年,日本先后从西德、丹麦和瑞士等国引进了船舶动力用柴油发动机、焊接技术及分段造船法,到1957年,日本的船舶下水量成为世界第一。这样的例子很多。尤其是制造计算机芯片和各种电子产品所必须的半导体设计,日本是直接从美国的国防合约商那里引进的核心技术。



而相比之下,中国和苏联决裂之后,基本是靠自己。中国想引进外来技术那是难上加难。即使不考虑花费,中国也不可能引进到核心技术和最新技术。而日本的引进渠道不仅廉价,而且几乎毫无障碍。日本通过引进技术直接就越过了中国需要自力更生两三代人才能完成的技术积累过程。



也就是说,和某些抒情学家所臆想的完全不同,日本的文化西化实际上只是引进技术和开放国门的副产品,而非他们所想象的灵丹妙药和根本,也没有起到他们所想象中的“巨大作用”。日本在两个发展初期(20世纪初和六七十年代)和中国一样,也是依靠山寨和抄袭获得工业基础的,后期则是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完成技术积累。整个过程中完全没有什么“文化对技术的神秘促进”的成分。




对于日本的科研完全抄袭欧美的问题,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就曾直接指出:“日本近代科学史有一个必须给予特别注意的重点,这就是日本科学技术的殖民地性。这种殖民地性对建立独立的科学技术体系是极大的障碍,给日本战后科技发展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难道这也是某人所说的“学文化”吗?



而所谓词汇的翻译问题则更是可笑。任何一本热力学教科书,都会详细的解释熵,焓等专业词汇的意义,各种公式也说明了它们的作用。实际上,这些专业词汇的含义本身就是由这些解释和用途所赋予的。至于它是叫熵还是叫尚叫伤,根本就无关紧要。比如,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而瓦特和特斯拉都只不过是人的名字而已,其本身除了代号作用外没有任何具体意义。是不是几百年来人们都没有懂得这些词的含义呢?






在我看来,科技的发展所依靠的基本因素是以下几点:



1 平和的发展环境 (政治和经济水平)

2 大量的科研人才 (教育水平)

3 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经济水平和国家政策)

4 如果有的话,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外交和国际形势)






中国的科技落后于日本的差距,就是这四个因素长期逊于日本,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积累出来的。整个过程中,我看不出文化起到了什么作用。日本在2001年提出的诺贝尔奖计划,要在50年内得到30个诺贝尔奖,提出的基本方针也无非是提高对高校和科研的经费投入和改善研究环境,而非什么学文化。



而获得高新技术的途径,也无非就是 1 政治稳定 2 经济繁荣 3 培养足够多的理科和工科人才 4 提供足够多的科研经费 5 二十到三十年的研究时间。




这些全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玩什么文化概念耍嘴巴皮子,是虚的,没用。日本每一步都比中国领先几十年,引进技术又比中国方便得多,如果这样还取得不了什么成就,他们还不如自沉太平洋来得爽快。而中国想要追上去,也只能从这几个方面上追赶。而不是靠写朦胧诗或者领悟哲学之类的东西。



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决定论,和星座算命没有什么区别,属于神秘主义的范畴,没有讨论的价值。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http://www.lkong.net/thread-479414-1-1.html常常会看到有人扯什么“中国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精神(文化)/没有创新精神”之类的似是而非的言论。而且又喜欢拿日本来做例子。那么我们可以来看看日本的技术领先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



首先,日本的明治维新本身就比中国同时期的维新成功的多。在极小的政治动荡代价下完成了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这样占据了历史先机,而且可以靠掠夺外国来减轻国内的压力,大大加快自己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外国势力干涉国内的政局,维持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而明治维新时期到二战结束前,日本基本没有什么自主科技创新,也没有从西方文化中获得任何“科技加成”。它当时的工业基本是靠抄袭和盗取西方资料完成技术积累的。比如当时日本少数可以出口到欧美的工业产品之一:照相机,就是完全抄袭当时光学技术发达的德国产品。如佳能的前身----精机光研所仿制德国“徕卡”相机制出了“观音”牌35毫米相机(A型1934年6月、B型1934年7 月、C型1934年9月、D型稍后),汉斯佳能系列(1935年起)和标准型系列(1938年起),日德写真的美能达(1933年,6.5*9cm)、美能达I型(1934年)、美能达6(1935年)、II型(1937年)、Auto semi(1937年)等等一系列产品;奥林巴斯等公司的Swmi-olympus Model I(1936年,120型)、Olympus Standard(1937年、4*5cm,127型)、Semi-Olympus ModeII(1938年,120型)、Olympus6型(1939--1984年)等等。



而当时的日本照相机进入欧洲市场,靠的同样是数量和廉价占据中低端市场,并逼迫德国厂商走高端路线,然后到了一定程度再自主研发,就如同今天的中国产品。而实际上,技术引进(实际上就是抄袭和山寨)永远是工业后发国追上工业先发国的唯一途径。否则就凭你“有文化、有创新精神”就能凭空越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技术障碍?这是地瓜大法师么?



至于为什么日本转变成功而中国的维新会失败,我个人认为是满清的异族统治原罪(不仅是拒绝开放在技术上拖后腿,最重要的是逼迫中国必须在环境恶劣的20世纪通过暴力革命进入近代和现代社会。贫困、分裂、内战和政局动荡。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致命毒药)。当然,这些暂且不谈。某些人也别忙着扯上文化。




总而言之,在向近代国家转变的过程中,长期的贫穷,政治动荡和战争导致了20世纪中叶的时侯,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日本。这从工业的两个基本数据——钢产量和发电量对比就上可以看出来。同样经历战争之后,七倍人口于日本的中国,各项工业数值和教育水平都只有日本的零头。



1950年日本 人口8412万



发电量463亿度,钢产量484万吨,汽车产量3万辆。




城市人口比例38%,大学入学率10.3%(1955年),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80%以上。


  1950年中国大陆 人口55196万



发电量46亿度,钢产量61万吨,汽车产量0。


      城市人口比例7.3%,大学入学率约千分之一。文盲率80%以上。


而战后,日本的技术发展也要比中国顺利的多。由于经济的快速恢复,日本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1970年时日本的大学入学率即达到了30%,科研经费在1960年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在1970年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到了1980年时则是三分之一。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科研人员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



而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由于穷困和基础差,不仅大学入学率一直低下,而且科研经费也少的可怜。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到了80年代每年的研究经费才从几千元涨到几万元rmb。中国到了2005年才赶上日本1970年的大学入学率水平。



而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是美国的盟国。为了政治和经济目的,美国和其欧洲盟国低价乃至无偿转让给了日本大量的技术专利。从1950-1975年之间,日本共引进技术2.6万多项,生产设备的80%是用买来的技术自己制造的。这些技术原来的研制总费用高达2000亿美圆,而日本在引进这些技术时只花费了580亿美圆,付出的代价不到原来研制费用的三分之一;这些技术的研制曾花费了差不多20年时间,而日本掌握这些技术一般只用了2--3年,所费时间只相当于原来的15%左右,日本的技术引进政策使日本工业走了一条经济发展的终南捷径,也节省了用于基础研究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日本当时技术引进的支出占研究开发活动总经费的45%左右。例如,1955年,日本从奥地利引进了氧气顶吹炉炼钢技术,到1963年,日本的钢产量就居世界首位;1950年,日本先后从西德、丹麦和瑞士等国引进了船舶动力用柴油发动机、焊接技术及分段造船法,到1957年,日本的船舶下水量成为世界第一。这样的例子很多。尤其是制造计算机芯片和各种电子产品所必须的半导体设计,日本是直接从美国的国防合约商那里引进的核心技术。



而相比之下,中国和苏联决裂之后,基本是靠自己。中国想引进外来技术那是难上加难。即使不考虑花费,中国也不可能引进到核心技术和最新技术。而日本的引进渠道不仅廉价,而且几乎毫无障碍。日本通过引进技术直接就越过了中国需要自力更生两三代人才能完成的技术积累过程。



也就是说,和某些抒情学家所臆想的完全不同,日本的文化西化实际上只是引进技术和开放国门的副产品,而非他们所想象的灵丹妙药和根本,也没有起到他们所想象中的“巨大作用”。日本在两个发展初期(20世纪初和六七十年代)和中国一样,也是依靠山寨和抄袭获得工业基础的,后期则是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完成技术积累。整个过程中完全没有什么“文化对技术的神秘促进”的成分。




对于日本的科研完全抄袭欧美的问题,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就曾直接指出:“日本近代科学史有一个必须给予特别注意的重点,这就是日本科学技术的殖民地性。这种殖民地性对建立独立的科学技术体系是极大的障碍,给日本战后科技发展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难道这也是某人所说的“学文化”吗?



而所谓词汇的翻译问题则更是可笑。任何一本热力学教科书,都会详细的解释熵,焓等专业词汇的意义,各种公式也说明了它们的作用。实际上,这些专业词汇的含义本身就是由这些解释和用途所赋予的。至于它是叫熵还是叫尚叫伤,根本就无关紧要。比如,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而瓦特和特斯拉都只不过是人的名字而已,其本身除了代号作用外没有任何具体意义。是不是几百年来人们都没有懂得这些词的含义呢?






在我看来,科技的发展所依靠的基本因素是以下几点:



1 平和的发展环境 (政治和经济水平)

2 大量的科研人才 (教育水平)

3 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经济水平和国家政策)

4 如果有的话,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外交和国际形势)






中国的科技落后于日本的差距,就是这四个因素长期逊于日本,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积累出来的。整个过程中,我看不出文化起到了什么作用。日本在2001年提出的诺贝尔奖计划,要在50年内得到30个诺贝尔奖,提出的基本方针也无非是提高对高校和科研的经费投入和改善研究环境,而非什么学文化。



而获得高新技术的途径,也无非就是 1 政治稳定 2 经济繁荣 3 培养足够多的理科和工科人才 4 提供足够多的科研经费 5 二十到三十年的研究时间。




这些全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玩什么文化概念耍嘴巴皮子,是虚的,没用。日本每一步都比中国领先几十年,引进技术又比中国方便得多,如果这样还取得不了什么成就,他们还不如自沉太平洋来得爽快。而中国想要追上去,也只能从这几个方面上追赶。而不是靠写朦胧诗或者领悟哲学之类的东西。



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决定论,和星座算命没有什么区别,属于神秘主义的范畴,没有讨论的价值。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http://www.lkong.net/thread-479414-1-1.html
http://www.lkong.net/thread-479414-1-1.html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教了,现在的大学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必须依靠科技,这是必由之路!
科研经费的投入增加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