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弱者和强者的较量--漫谈游击战与反游击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07:58
弱者和强者的较量
--漫谈游击战与反游击战

注:超大网友梦醒蝴蝶兄参与了本文编辑,在此表示感谢。。。

编者按:很多人都认为,游击战已经过时了。其实,在当今世界,弱者对抗强者、颠覆秩序惟一可行的办法,也许就是游击战。讨论游击战与反游击战,有强烈的显示意义。作者以较为清晰的逻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游击战胜利的标准
什么是游击战胜利的标准?之所以要进行游击战,就是因为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所以要通过分散兵力渗透至敌人后方,展开小规模袭扰与恐怖主义活动,避敌主力,与敌周旋。游击战的首要目标应该是保存自己,生存比与敌人作战更加重要。老人家说:“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确实是非常英明的论断。
纵观历史,单纯地依靠游击战争,想把敌人赶出国境,大规模消灭敌军团,获得正规作战那样的胜利是不现实的。敌后抵抗力量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在敌占区生存下来,争取发展壮大,不断打击敌人,唤醒民众的意识。等形势发生变化,就可能转化为正规武装力量,甚至直接接管政权。我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就转化成为一支强大正规武装,并最终打倒了国民党军队,夺取了政权。游击战的胜利标准与正规战的胜利标准不同,不是歼灭、重创多少敌军团,占领了某某要地,而是生存下来,保持斗争,等待形势变化,并最终转化为正规武装力量、接管政权。对于游击战来说,坚持就是胜利。
敌后游击战的作战目的应是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为正面战场的友军提供情报,配合正面战场进行作战行动,破坏敌人后勤补给线和通讯线路,暗杀高级将领,对兵站、通讯枢纽、指挥部等进行袭扰等。当正面战场的友军没有行动时,游击队应偃旗息鼓,除了提供情报等辅助性工作,应尽量减少引起敌人注意的军事行动,保存实力。
游击战是如何运作的
人们往往关注于游击战中的军事行动,但是,军事斗争并不是游击战争的全部内容。建立一整套游击战争体系是相当复杂的,几乎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的斗争。军事行动虽然最引人注目,但不过是游击战中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已。所以,无论是实施游击战或者反游击,仅重视军事行动是远远不够的。
游击战恐怕是所有军事行动中涉及领域最为广泛的作战行动。实施游击作战,需要游击队控制群众,传播信仰,获取广泛的群众支持,必要时还要辅以经济政治改革,这样才可从群众中获取物资、资金、人员等持续作战所必需的资源。游击组织需要建立获取资金、物资的渠道,对军事组织进行补充,支持作战行动,甚至需要生产武器装备,并建立谍报组织和情报系统,以获取情报支持。游击组织需要接触各个阶层,团结尽可能多的抵抗力量,这需要游击组织有成熟的政治智慧和练达的外交手法。游击战涉及的领域几乎是一个组织健全的以军事抵抗为主要目的小社会。实施游击战争的根源在于最底层的民众,仅仅使用军事手段妄图摧毁游击战争的浪潮,就好像用烈火烧掉地表的杂草,短期有效,但难以去根,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经过长期斗争而坚持下来的组织往往十分坚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涉及领域广泛,长期的游击斗争为组织储备了大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才,这些人才往往具有坚定的意志,在各专业领域经验丰富,而且了解当地社会状况。这为游击队建立正规军队,接管当地政权作好了人才储备。这也是为什么当形势变化,占领军撤退之后,游击队往往能够迅速蜕变成正规军,顺利地接管政权,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局势的原因。抗日游击战争,越南游击战争,阿富汗游击战争的结局如此相似,都是因为此种原因。任何一场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没有深刻的历史社会背景是不可能的。
实施游击战的必要因素
具有坚定信仰的骨干力量
具有坚定信仰的骨干力量是游击战组织中最活跃、最坚定的、最具有战斗力的核心力量。这种力量有坚定的信念支撑,这个信念在当地民众中有坚定的支持者,民众可为此信念而奋斗。这样的力量往往是由外来者或者当地群众中少数佼佼者组成。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核心力量,是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万里长征锤炼出来的精英红军。阿富汗战争的核心抵抗力量也是某些超级大国支持的国外伊斯兰武装和当地佼佼者组成。车臣抵抗力量也少不了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外国雇佣军。这样的骨干力量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还要拥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人士。诸如:
    政工人员:为游击战组织提供坚定的信念支持,掌握信先进的理论,能够广泛传播信仰,发展更多的人加入游击队组织,为游击组织建立谍报系统,在控制区内建立基层政权。
    狙击手、爆破手、特种战士等专业士兵:这些人是游击队的骨干力量,除了在作战行动中发挥核心作用外,还要训练从当地群众中招募的新战士。这些新战士将是游击组织与当地群众保持联系的桥梁,能够使游击组织彻底融入到当地群众中去。
    军械员、武器专家:游击队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武器装备,所以必须从多种渠道获取武器,拥有较强的武器维护能力,甚至拥有一定的武器生产能力也是必需的。
民众的支持
民众的支持是游击队存在的前提。游击组织能够在敌我实力对比悬殊的的情况下自由活动,关键在于游击队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脱离了群众的游击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游击组织可从群众中获取物资、资金、兵员等补充,这些都是游击组织保持长期作战所必需的。群众还可为游击队提供掩护、情报,为游击队安置伤员,甚至参加一些辅助性的军事行动,比如运输弹药。
游击组织的骨干力量往往不是由当地自发产生的,如何与群众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游击组织首要的问题。招收当地兵员进入游击组织,建立基层政权组织,宣传信念信仰,坚决打击与敌人合作的敌对分子,通过这些手段,来增强游击队骨干力量与群众的联系。信仰、宗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阿富汗战争和目前的伊拉克局势,不能说没有伊斯兰教的影响。
凡是比较成功的游击战争,总有一个能够团结最具战斗力的一部分人的信仰存在。共产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都20 世纪游击战争中支持其持续战斗的信仰。缺乏信仰的游击组织并不可怕,这样的组织最终只能发展成为流寇或者犯罪集团。信仰必须有实际行动来支撑,在宣传理念信仰的同时,还应该通过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来部分地实现信念信仰,并培养一批既得利益者,这些既得利益者将成为游击组织最坚定的支持者。实行社会改革,是对信仰的践行。
进行社会改革,必然会破坏当前的社会现状,损害某些人的利益,从而使其站在对立面。游击组织必须团结尽可能多的阶级和力量,至少也应使其保持中立。一个社会中最具有战斗力和革命性的,往往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群众,谁掌握了这个阶层,就将具有颠覆整个社会的能力。这个阶层处在社会最底层,生活困苦,最具有变革的愿望,而长期困苦的生活,使他们吃苦耐劳、意志坚定,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战斗,不怕牺牲。社会底层群众是游击队必须掌握的力量。但是与其他阶层相比,这个阶层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却是隐藏着的,因为她没有军队、警察、法院等国家机器来维持自己的利益,这个阶层需要动员、组织和武装,才可发挥其力量。
敌人统治力量的薄弱
占领军统治力量薄弱的区域,游击组织生存相对容易。统治力量的强弱是相对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形、经济状况等。统治力量的强弱不仅仅表现在兵力的多寡上,也表现在诸如政治、经济与群众的态度中。群众基础的好坏决定了游击队的生存条件。抗日战争中,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牵制等诸多原因,日本军在沦陷区内兵力有限,难以做到完全控制,仅仅能对某些城市、县城、交通要道做到绝对控制,各个控制点之间往往留有空隙,使得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可在各个空隙之中活动自如。当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正面战场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政府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从速战速决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重点清剿沦陷区的各种抵抗力量。国民党的政策也发生转变,由抗日转向既抗日又反共,日军得以抽调兵力进行清剿。从1937年9月平型关初战胜利,至1940年百团大战,八路军由几万人发展到40万,解放人口近4千万,新四军由1.2万人发展至10万,解放人口1300万。而在1940年秋至1942年,解放区人口缩小至5千万以下,八路军减员至30万。
除了占领军以外,与占领军合作的阶层、建立的伪政权同样属于敌人统治力量的一部分。对于游击组织来说,伪政权的威胁甚至比占领军的威胁更大。游击队与敌人周旋的关键在于民心。如果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稳定繁荣,民心思安,那么游击组织和抵抗力量也就无戏可唱了。建国以后,各地土匪和国民党支持的各种反动势力迅速被平定,就是因为此。清军入关以后,由于执行了较为正确的政策,所以天地会、洪门等抵抗组织,很难掀起风浪。所以说,游击组织要想在某一地区站稳脚跟,与占领军、伪政权争夺民心是重中之重。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对游击作战的影响极为巨大。占领军往往更加重视人口聚集的城镇和战略要地,在这些地方,统治力量更为强大。游击队往往被挤到地形复杂、人烟稀少、发展水平有限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对占领军发挥战斗力极为不利。而游击队却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食物、水源甚至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可以在少量的补给下在野外生活达几个月,在这种地形中行动自如。环境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占领军的敌人。
当环境有利于占领军的时候,对于游击队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东北抗联就是在缺乏给养的冬季,被拥有充足后勤补给的敌人摧毁的。占领军的兵力的多少一般与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成正比。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侦查技术与机动能力的提高,现代军队控制复杂地形的能力大大增强了。美军在阿富汗就是以极少的兵力控制了广大的地域,完全压制了塔利班武装力量与恐怖分子。与上世纪30-40年代相比,地理环境的因素被技术的发展大大地削弱了。
外部力量的支持
虽然游击队可以从群众中获取物资、资金、人员等补充,但是外部势力的支持也是重要的,重要的军用物资、武器、医药、资金、粮食等,在战时会被被占领军严格控制。而处在社会底层的群众缺乏拥有足够作战经验的骨干力量,某些技术性的装备游击队也不能自给自足。所以,外部力量的支持显得十分重要。几乎每一场打得有声有色的游击战争,都有外部力量或明或暗的介入。越南战争中,通过胡志明小道不断派遣正规军进入南越的北越政府,得到了苏联的支持;阿富汗游击队则是受到伊斯兰世界的支持;即使是车臣反政府武装,也不能排除外部势力的介入。
外部势力可以牵制占领军,使其不能投入过多精力围剿游击队。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牵制,加上对苏联的忌惮,以及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打击,极大牵制了日本军队的力量,使得我党我军在游击战中能够发展壮大。而美国人在越南战场的失败,同样有类似的原因。弱者和强者的较量
--漫谈游击战与反游击战

注:超大网友梦醒蝴蝶兄参与了本文编辑,在此表示感谢。。。

编者按:很多人都认为,游击战已经过时了。其实,在当今世界,弱者对抗强者、颠覆秩序惟一可行的办法,也许就是游击战。讨论游击战与反游击战,有强烈的显示意义。作者以较为清晰的逻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游击战胜利的标准
什么是游击战胜利的标准?之所以要进行游击战,就是因为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所以要通过分散兵力渗透至敌人后方,展开小规模袭扰与恐怖主义活动,避敌主力,与敌周旋。游击战的首要目标应该是保存自己,生存比与敌人作战更加重要。老人家说:“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确实是非常英明的论断。
纵观历史,单纯地依靠游击战争,想把敌人赶出国境,大规模消灭敌军团,获得正规作战那样的胜利是不现实的。敌后抵抗力量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在敌占区生存下来,争取发展壮大,不断打击敌人,唤醒民众的意识。等形势发生变化,就可能转化为正规武装力量,甚至直接接管政权。我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就转化成为一支强大正规武装,并最终打倒了国民党军队,夺取了政权。游击战的胜利标准与正规战的胜利标准不同,不是歼灭、重创多少敌军团,占领了某某要地,而是生存下来,保持斗争,等待形势变化,并最终转化为正规武装力量、接管政权。对于游击战来说,坚持就是胜利。
敌后游击战的作战目的应是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为正面战场的友军提供情报,配合正面战场进行作战行动,破坏敌人后勤补给线和通讯线路,暗杀高级将领,对兵站、通讯枢纽、指挥部等进行袭扰等。当正面战场的友军没有行动时,游击队应偃旗息鼓,除了提供情报等辅助性工作,应尽量减少引起敌人注意的军事行动,保存实力。
游击战是如何运作的
人们往往关注于游击战中的军事行动,但是,军事斗争并不是游击战争的全部内容。建立一整套游击战争体系是相当复杂的,几乎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的斗争。军事行动虽然最引人注目,但不过是游击战中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已。所以,无论是实施游击战或者反游击,仅重视军事行动是远远不够的。
游击战恐怕是所有军事行动中涉及领域最为广泛的作战行动。实施游击作战,需要游击队控制群众,传播信仰,获取广泛的群众支持,必要时还要辅以经济政治改革,这样才可从群众中获取物资、资金、人员等持续作战所必需的资源。游击组织需要建立获取资金、物资的渠道,对军事组织进行补充,支持作战行动,甚至需要生产武器装备,并建立谍报组织和情报系统,以获取情报支持。游击组织需要接触各个阶层,团结尽可能多的抵抗力量,这需要游击组织有成熟的政治智慧和练达的外交手法。游击战涉及的领域几乎是一个组织健全的以军事抵抗为主要目的小社会。实施游击战争的根源在于最底层的民众,仅仅使用军事手段妄图摧毁游击战争的浪潮,就好像用烈火烧掉地表的杂草,短期有效,但难以去根,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经过长期斗争而坚持下来的组织往往十分坚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涉及领域广泛,长期的游击斗争为组织储备了大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才,这些人才往往具有坚定的意志,在各专业领域经验丰富,而且了解当地社会状况。这为游击队建立正规军队,接管当地政权作好了人才储备。这也是为什么当形势变化,占领军撤退之后,游击队往往能够迅速蜕变成正规军,顺利地接管政权,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局势的原因。抗日游击战争,越南游击战争,阿富汗游击战争的结局如此相似,都是因为此种原因。任何一场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没有深刻的历史社会背景是不可能的。
实施游击战的必要因素
具有坚定信仰的骨干力量
具有坚定信仰的骨干力量是游击战组织中最活跃、最坚定的、最具有战斗力的核心力量。这种力量有坚定的信念支撑,这个信念在当地民众中有坚定的支持者,民众可为此信念而奋斗。这样的力量往往是由外来者或者当地群众中少数佼佼者组成。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核心力量,是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万里长征锤炼出来的精英红军。阿富汗战争的核心抵抗力量也是某些超级大国支持的国外伊斯兰武装和当地佼佼者组成。车臣抵抗力量也少不了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外国雇佣军。这样的骨干力量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还要拥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人士。诸如:
    政工人员:为游击战组织提供坚定的信念支持,掌握信先进的理论,能够广泛传播信仰,发展更多的人加入游击队组织,为游击组织建立谍报系统,在控制区内建立基层政权。
    狙击手、爆破手、特种战士等专业士兵:这些人是游击队的骨干力量,除了在作战行动中发挥核心作用外,还要训练从当地群众中招募的新战士。这些新战士将是游击组织与当地群众保持联系的桥梁,能够使游击组织彻底融入到当地群众中去。
    军械员、武器专家:游击队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武器装备,所以必须从多种渠道获取武器,拥有较强的武器维护能力,甚至拥有一定的武器生产能力也是必需的。
民众的支持
民众的支持是游击队存在的前提。游击组织能够在敌我实力对比悬殊的的情况下自由活动,关键在于游击队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脱离了群众的游击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游击组织可从群众中获取物资、资金、兵员等补充,这些都是游击组织保持长期作战所必需的。群众还可为游击队提供掩护、情报,为游击队安置伤员,甚至参加一些辅助性的军事行动,比如运输弹药。
游击组织的骨干力量往往不是由当地自发产生的,如何与群众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游击组织首要的问题。招收当地兵员进入游击组织,建立基层政权组织,宣传信念信仰,坚决打击与敌人合作的敌对分子,通过这些手段,来增强游击队骨干力量与群众的联系。信仰、宗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阿富汗战争和目前的伊拉克局势,不能说没有伊斯兰教的影响。
凡是比较成功的游击战争,总有一个能够团结最具战斗力的一部分人的信仰存在。共产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都20 世纪游击战争中支持其持续战斗的信仰。缺乏信仰的游击组织并不可怕,这样的组织最终只能发展成为流寇或者犯罪集团。信仰必须有实际行动来支撑,在宣传理念信仰的同时,还应该通过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来部分地实现信念信仰,并培养一批既得利益者,这些既得利益者将成为游击组织最坚定的支持者。实行社会改革,是对信仰的践行。
进行社会改革,必然会破坏当前的社会现状,损害某些人的利益,从而使其站在对立面。游击组织必须团结尽可能多的阶级和力量,至少也应使其保持中立。一个社会中最具有战斗力和革命性的,往往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群众,谁掌握了这个阶层,就将具有颠覆整个社会的能力。这个阶层处在社会最底层,生活困苦,最具有变革的愿望,而长期困苦的生活,使他们吃苦耐劳、意志坚定,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战斗,不怕牺牲。社会底层群众是游击队必须掌握的力量。但是与其他阶层相比,这个阶层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却是隐藏着的,因为她没有军队、警察、法院等国家机器来维持自己的利益,这个阶层需要动员、组织和武装,才可发挥其力量。
敌人统治力量的薄弱
占领军统治力量薄弱的区域,游击组织生存相对容易。统治力量的强弱是相对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形、经济状况等。统治力量的强弱不仅仅表现在兵力的多寡上,也表现在诸如政治、经济与群众的态度中。群众基础的好坏决定了游击队的生存条件。抗日战争中,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牵制等诸多原因,日本军在沦陷区内兵力有限,难以做到完全控制,仅仅能对某些城市、县城、交通要道做到绝对控制,各个控制点之间往往留有空隙,使得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可在各个空隙之中活动自如。当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正面战场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政府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从速战速决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重点清剿沦陷区的各种抵抗力量。国民党的政策也发生转变,由抗日转向既抗日又反共,日军得以抽调兵力进行清剿。从1937年9月平型关初战胜利,至1940年百团大战,八路军由几万人发展到40万,解放人口近4千万,新四军由1.2万人发展至10万,解放人口1300万。而在1940年秋至1942年,解放区人口缩小至5千万以下,八路军减员至30万。
除了占领军以外,与占领军合作的阶层、建立的伪政权同样属于敌人统治力量的一部分。对于游击组织来说,伪政权的威胁甚至比占领军的威胁更大。游击队与敌人周旋的关键在于民心。如果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稳定繁荣,民心思安,那么游击组织和抵抗力量也就无戏可唱了。建国以后,各地土匪和国民党支持的各种反动势力迅速被平定,就是因为此。清军入关以后,由于执行了较为正确的政策,所以天地会、洪门等抵抗组织,很难掀起风浪。所以说,游击组织要想在某一地区站稳脚跟,与占领军、伪政权争夺民心是重中之重。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对游击作战的影响极为巨大。占领军往往更加重视人口聚集的城镇和战略要地,在这些地方,统治力量更为强大。游击队往往被挤到地形复杂、人烟稀少、发展水平有限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对占领军发挥战斗力极为不利。而游击队却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食物、水源甚至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可以在少量的补给下在野外生活达几个月,在这种地形中行动自如。环境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占领军的敌人。
当环境有利于占领军的时候,对于游击队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东北抗联就是在缺乏给养的冬季,被拥有充足后勤补给的敌人摧毁的。占领军的兵力的多少一般与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成正比。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侦查技术与机动能力的提高,现代军队控制复杂地形的能力大大增强了。美军在阿富汗就是以极少的兵力控制了广大的地域,完全压制了塔利班武装力量与恐怖分子。与上世纪30-40年代相比,地理环境的因素被技术的发展大大地削弱了。
外部力量的支持
虽然游击队可以从群众中获取物资、资金、人员等补充,但是外部势力的支持也是重要的,重要的军用物资、武器、医药、资金、粮食等,在战时会被被占领军严格控制。而处在社会底层的群众缺乏拥有足够作战经验的骨干力量,某些技术性的装备游击队也不能自给自足。所以,外部力量的支持显得十分重要。几乎每一场打得有声有色的游击战争,都有外部力量或明或暗的介入。越南战争中,通过胡志明小道不断派遣正规军进入南越的北越政府,得到了苏联的支持;阿富汗游击队则是受到伊斯兰世界的支持;即使是车臣反政府武装,也不能排除外部势力的介入。
外部势力可以牵制占领军,使其不能投入过多精力围剿游击队。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牵制,加上对苏联的忌惮,以及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打击,极大牵制了日本军队的力量,使得我党我军在游击战中能够发展壮大。而美国人在越南战场的失败,同样有类似的原因。
如何反游击
各国政府在反游击的战略指导上往往存在着根本性的失误,那就是政府或占领军总是企图凭借军事力量迅速解决问题,这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游击战的产生总是有其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政府军妄图通过军事行动消灭游击队,而对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管不问,就好比治病“治标不治本”。削平了露出水面的冰峰,冰山还是会露出头来。这就是美军在伊拉克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抵抗组织干掉了不少,可是总也剿不完,反而给人越剿越多之感。苏联企图凭藉占据绝对优势的军队来剿平阿富汗游击队,美国人不断增兵以对付南越的游击队莫不是如此,事实证明,单纯的军事手段效果有限。
对付游击组织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应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多管齐下,进行总体战。从各个领域压制游击队的生存空间才是最佳的办法。对付游击组织决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要加强与当地势力的结合,融入当地社会去。要与当地人搞好关系,不能触犯当地群众的禁忌。占领军还应该采取适当的经济、政治策略,照顾大部分人的利益,安抚中下层民众的情绪,避免产生游击队生存的土壤。
一个适当的政策,一个煽动人心的口号,也许比投入更多的兵力更有用。经济封锁是必需的,通过经济封锁,控制资金和物资流入游击区,可以极大地限制、削弱游击队的实力。如果当地人把占领军当成了自己人,那么游击队再强大也不是占领军的对手。占领军往往与当地人存在隔阂,应该利用当地人来完善自己的统治,通过代理人来作为与当地人联系的桥梁。建立一个周密的控制体系,将控制力度深入到基层。
当然军事手段还是最根本的,诀窍在于如何把游击队和其支持者分开。只要游击队脱离其支持者,没有给养、没有补充,损失了也不能补充,这样游击队很难长久的存在下去。而没有支持者提供的情报、掩护,游击队很容易暴露而被歼灭。日军在我国东北就是通过合村并屯,建立“人圈”,将民众强制集中起来,使其难以和抗日武装进行接触。美国人在南越建立大量的“战略村”都是这个目的。这些作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总而言之,反游击战无论采取何种战术,都需要拥有足够的兵力。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这些手段都不是孤立的,只有结合起来才可以达到完美的效果。
现代和未来游击战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军事理论理念的不断提高。游击战现在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往城市、战略要地、交通发达地区是占领军控制较强的地区,游击队只能避开这些人口稠密的城市,在农村、偏远山区等人口稀少地形复杂的地区活动,在这些地区建立政权,经营根据地。今天随着高科技武器的普遍应用,使得小型职业化军队控制对野外战场的控制能力极为强大,通过远程侦查、远程打击、远程投送兵力,可以控制一大片地域。预警机、无人机可以监视控制大范围的地域;远程导弹,战斗机可以迅速得进行远程打击;空降兵,直升机,装甲部队可迅速的投送大量的部队进行围剿。在不断的打击下,使得游击队难以控制人口,安全的建设根据地,一旦游击队军队、政权、经济的规模变大,就会形成明显的节点,会成为政府军的打击目标。政府军可以通过远程精确打击等优势,摧毁游击队根据地的电厂、工厂、房屋、水源,封锁根据地的物资流入,限制根据地经济发展。使得根据地居民生活质量下降,迫使居民逃离游击队的控制。这使得游击队在偏远山区、农村很难发展壮大,偏远农村、山区经济承载能力有限,难以支持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武装力量。有限的生产力不能为游击队提供足够质量与数量的武器装备。面对拥有大量高科技兵器的强大对手,躲在偏远的地区发展不见得是最正确的选择。
小型化职业化军队的逐渐流行,各大军事强国往往仅保持一只较小规模的专业军队。但是,这点兵力在城市里总是显得捉襟见肘,不敷使用。今天的城市里拥有大量的人口和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公共设施、水泥混凝土建筑物构成的城市森林不亚于荒郊野外的复杂地形。大量平民,复杂的城市建筑群大大限制了精确打击的威力。精确打击可以摧毁武器工厂、军工潜力、战术目标、军事基础设施等明显的特定目标,但精确打击无法占领、控制一座城市。城市作战中拥有大量的远程精确打击系统和重型武器占领军在城市中毫无用武之地。游击队在城市进行游击作战,足以抵消对手的技术与装备上的优势。职业化军队难以控制大中型城市,缺乏管理城市的经验。对于占领城市而重建的基层政权,也可能被游击队所渗透,成为双面政权。美军在伊拉克伤亡不断,大都属于这一类问题。
抵抗组织能够从支持者获得更为有价值的人力情报,这与卫星、雷达等仪器设备获得的情报不同,这种情报更为精确,更为有效。抵抗组织平时蛰伏不出,湮没在城市平民之中,能够自由的挑选作战目标,集中全力攻击,快打快撤,捞一把就走。尽可能的在人群密集处或者联合国观察哨等国际单位处发动袭击,使占领军反击投鼠忌器,稍有不慎,就可造成滥杀无辜的事件。如攻击了联合国单位或者造成重大平民伤亡,就可借助此种事件大加宣传,质疑占领军的合法性,宣传占领军残忍、滥杀、不人道。施加舆论、政治压力,引起占领军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最近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冲突中,联合国哨所遭袭,就是此类事件。在城市中,很难把抵抗组织从稠密人口中分离开来,在人群的掩护下,抵抗组织可以保持行动的自由。平时蛰伏起来,精心选择目标进行伏击,也可以使用诸如火箭炮、迫击炮等远程打击武器对占领军进行袭扰,打一炮马上撤离。也可布置遥控炸弹、地雷诡雷、路边炸弹等爆炸物对占领军进行杀伤。
抵抗组织在城市中可以获得许多高科技产品与武器弹药,可以借助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作战。分散在城市的游击队可以通过城市中的网络、无线电话保持联络通讯,举行会议。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信仰、信息发布、招兵买马、执照舆论。可以通过城市固有的隐蔽通道自由的隐藏、活动,比如地铁、下水道、电力管道、通风口等。在城市中可以顺利的弄到车辆、武器、爆炸物、药品、食物等作战资源。抵抗组织可以从城市中获得他想获得的一切东西。这是偏远山区、农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游击队城市化,不能像以往那样在偏远地区建立根据地,训练类似于正规军的军事组织,在今天,过于明显的目标很容易遭到远程精确打击。活动在城市中的抵抗组织在组织形态上,应该更加隐蔽,地下半地下的活动。类似于谍报组织或者黑社会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抵抗组织必须渗透到当地政权之中,以期获得情报与保护。抵抗组织还应考虑诸多的敛财手段。没有财政支持的抵抗组织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比如印制发行假钞,不但可以扰乱敌军金融市场,造成混乱,打击占领军的威信,同时游击队可通过印制假钞获得大量的资金。
对于这样的城市游击队,对城市不熟悉(这种不熟悉不等于不熟悉城市道路街道等地理状况,相反在卫星等高科技侦察设备的支持下,这已经不是什么问题。而是指城市诸如:阶级状况、社会关系、主要矛盾、人文情报、风俗习惯的不熟悉)的占领军来说,可以说毫无办法。异国的占领军很难将扔掉武器的城市游击队、抵抗组织从城市平民中甄别出来。也不敢进行无差别消灭,因为这样,会造成政治、舆论、外交的被动。所以,军事部队对于这种特殊的城市作战力不从心。解决城市游击战,单单依靠军事部队是难以奏效的,所以必须在战术级别建立联合事务接管委员会。
要想稳固的控制城市,武装力量、暴力机器是不可缺少的。传统的做法是将正规军派驻城市,不过这是愚蠢的做法。美国人在伊拉克城市作战中经常使用的战术,是“战争磁石”战术。这是美国人在越南丛林经常使用的战术,现在也运用到城市作战,来对付城市抵抗力量。这种战术就是在某些便于出击的安全地点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打击部队,比如装甲兵、直升机机降部队、空中巡弋的战斗机。将城市划分成许多特定巡逻区域,将各个的小分队按照特定区域巡逻,一旦遭遇敌军,处在各地的快速反应部队,打击部队不断的向这一区域集中,层层叠叠将起包围消灭。这种战术针对低强度战斗是可行的。但是处在各区域巡逻的小分队往往成为路边炸弹、抵抗力量伏击的好靶子。而处在各出击地域的部队也容易受到火箭弹、迫击炮的袭扰。不断的小伤亡是令人头疼的。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抵抗力量蛰伏不出,那么这种战术毫无效果。城市游击战与城市正规作战不同之处在于攻入城市比较容易,但是警惕性不高的部队非常容易遭到人体炸弹、汽车炸弹、路边炸弹、遥控炸弹、迫击炮、火箭炮等爆炸物的袭击,而分散的小分队,战斗力较弱的辎重部队很容易遭到伏击。这使得占领军在城市中不断的遭到袭扰,不得安宁,部队在城市中没有安全感,时刻处于警惕状态,士气下降很快,短时间内就可将一支部队的斗志消磨殆尽。
统治一座城市还需要利用当地人最为恰当,因为只有当地人更了解当地,更能融入当地人之中,更好的统治当地人。所以联合事务接管委员会,训练军队、宪兵、警察、法院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美国人也在伊拉克利用当地人进行统治,效果并不理想。这是由于,美国的政权接管工作与军事行动脱节,等到攻占了伊拉克,才考虑控制问题,这有许多时间给伊拉克抵抗组织进行整合,而由于建立当地政权、暴力机器的时间较晚,所以,很容易遭到伊拉克抵抗组织的渗透。在很多时候,美国人很难分清自己建立起来的地方政府、军队、警察机构的立场。这种状况从而加剧了双方不信任的程度,双方越走越远,伊拉克局势也越来越坏。
如果美军变换一下在伊拉克当前的做法,也许效果很更好,伤亡也会更小。那就是,异地统治。这种统治手法在许多成功的迅速扩张型国家中采用过。比如1000年前的蒙古,经常在先打败的国家地区征集、组织军队去进攻其他国家地区,甚至强迫当地战俘攻打当地人。在成吉思汗远征花次子模时,木华黎仅用偏师3000探马赤军就把金国的华北地区搅的乌烟瘴气。原因无他,利用当地人打当地人,蒙古军只要在适当的时机对合作者加以支持就可以了。而大英帝国也有在殖民地征召军队,去进攻、统治其他国家的习惯。美军也许缺乏相应的占领国,殖民地。但是,可鼓动其他附庸国家参加维和行动,比如日本韩国。也可利用伊拉克内部矛盾,比如扶植什叶派统治逊尼派聚居城市,利用逊尼派统治什叶派聚居城市。在幅员广阔的大国,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各个阶层,各个团体之间往往有深厚的矛盾,仔细的研究,分析,巧妙的利用这些矛盾。相信,占领军很容易在一个国家地区内找到自己的坚强合作者。把这些合作者建立的军队部署在一个相对陌生,且抱有敌意的城市之中,那么这些外来人自然会抱成一团,即使其中有抵抗组织成员安插在内部的间谍,也会由于分散在各个城市之中的抵抗组织缺乏默契,联合,而使得这些“钉子”失去效用。如果激化这些合作者军队与城市市民之间的矛盾,使这些合作者军队处境艰难,会使得而这些合作者军队更加依赖占领军,使得占领军能够更加有效的指挥这些部队。而如果造成一些过激事件,则可归咎于合作者军队,而占领军应该执行一些发放救援物资,建立难民营,孤儿院等慈善活动,则可大大改变占领军的口碑。而合作者军队的组织、建立、后勤给养等应该归联合事务接管委员会管理负责,而指挥权则应归占领军掌握。
部署在城市外围占领军驻地周围应该平坦开阔,便于警戒,严格禁止不明人员靠近,从而保证占领军的安全。避免驻扎在城市中不断遭受袭击。严格控制部队纪律,严禁部队自由外出,滋扰民众。避免落单的军人遭到暗杀袭击,也避免军人滋扰平民不良事件的发生。应以特种战对付游击战,对合作者军队加以远程火力的支援。在掌握充分情报的条件下,对游击队组织的要害目标展开特种袭击作战,要利用精锐兵力,周密策划,投入兵力快,作战时间短。摧毁游击队组织的要害环节,比如对游击队首脑人物进行斩首战。
以色列奈何不了黎巴嫩真主党武装
以色列与真主党游击队之间的战争终于告一段落。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从14日开始停火。许多人,包括许多军事专家对以色列以压倒优势的进攻,却与实力相差悬殊的真主党游击队打了个平分秋色大跌眼镜。这实际上并不奇怪,以色列是无法以单纯的军事手段支付真主党游击队的。
前面分析过,拥有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大量重型装备的小型职业化军队,对于明显的目标作战效率极高,但是对于采取分散指挥,缺乏明显节点的游击队来说,远程打击,纵深攻击往往找不到有价值的目标。我们可以发现,以色列在此次冲突中,对于发电厂、指挥所、真主党领导人所住的公寓等明显目标的作战效率很高,但是无法对付分散指挥的真主党游击队、流动作战的火箭发射车。而82年巴解的失败正是由于巴解发展的过于强大,甚至建立了一支坦克部队,从而,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目标。而巴解采取了错误的战术,妄图希望固守阵地,与实力强劲的以色列打一场正规战。这是巴解失败的军事原因。而真主党的游击作战,使得以色列的远程攻击找不到有价值的目标,只好进行近距离作战。而这种近距离作战拉近了双方的实力差距。近距离作战,拼的是部队素质和轻武器。而经过多年经营,在伊朗的帮助下,真主党武装拥有一只意志坚强,勇敢善战的部队。在多方的援助下,各种步兵用轻武器与以色列国防军相比,相差不大。而且还得到了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火箭发射车等先进武器。这是以色列强大的军事力量没有在实力薄弱的真主党面前占到便宜的原因。
而多年来中东地区穆斯林对以色列的仇恨,是真主党武装能够支持到现在的基础。甚至真主党可在黎巴嫩政府中牟取合法地位,可见真主党武装虽然是一个地方党派,确是得到国内民众的支持的。即使真主党武装遭受损失,也可在民众和国际支援下重振雄威。以色列除非无差别的消灭黎巴嫩南部军民,否则没办法摧毁真主党。但是显然这不符合现代的国际法则,这是不可能办到的。如果通过断绝水源、摧毁发电厂、摧毁居住房屋等手段,将黎巴嫩南部平民驱离其家园,但是,这会造成更多的仇恨与国际压力,而真主党武装一样可以随着平民的撤离而撤离,而且可以分散到叙利亚等地,而留在被摧毁的黎巴嫩南部的以色列军队反倒成了真主党最现成的人质,因为真主党武装不必天天发射火箭弹打击以色列纵深了,只要和留在黎巴嫩南部的以色列军队周旋,不断造成伤亡就足够了。所以,以色列运用军事手段很难摧毁黎巴嫩军事武装。
真主党游击队虽然仅有5000人的军事力量,但是却受到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支持。而其中最有力的支持和盟友却来自于三个方面:伊朗、叙利亚、与巴勒斯坦掌权的法赫德。真主党武装是得到伊朗帮助而建立起来。与伊朗渊源颇深。而又受到邻国叙利亚的大力支持。目前的以色列与真主党的武装冲突看起来很小,却牵扯多方面利益。伊朗由于核利用而与以美国的为首的西方世界国家交恶,如果谈判破裂,甚至可能会面临大规模空中打击和军事入侵。   
真主党武装与以色列发生冲突,虽然不清楚是否受是伊朗的幕后策划,但是伊朗确实是这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伊朗通过此次冲突,显示了自己的实力,那就是能够通过对国外反美以武装的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发动一场声势浩大游击战、恐怖袭击。伊朗支持的黎巴嫩可以与以色列打的平分秋色,那么一旦遭到美国人空中打击,那么通过输出伊斯兰革命,伊拉克、阿富汗、泛阿拉伯地区甚至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可能遭到游击战恐怖袭击的困扰。此次事件为伊朗在8月22日最后的摊牌中争取到了相当大的一枚筹码。伊朗对支持真主党武装,派遣伊朗战士进入黎巴嫩,为真主党武装提供武器等行为遮遮掩掩,似有似无,就是因为此。
此次事件的发生打破了美国的中东计划,此次事件有许多不可测的因素,以色列单单凭借军事手段,很难奈何真主党武装,为了控制武器与支援力量的流入,很有可能如果把战争扩大化,攻击叙利亚,那么整个阿拉伯世界很可能联合起来,向美国、以色列施压,甚至派遣军队参战,发动一场针对以色列的战争。这使得美国一旦在8月22日与伊朗的最后谈判破裂,对伊朗惩罚计划完全破产。        
而即使是以色列在美国的影响下保持克制,而此次事件的发生,会团结整个伊斯兰世界,掀起了一轮新的反美、反以高潮。各阿拉伯独立政府也会在舆论的影响下保持中立,禁止美国使用本国的空军机场、基地袭击伊朗,缺乏足够数量与质量的军事基地作为依托,美军很难调动足够的军事力量进攻伊朗,进攻伊朗的军事准备时间会更长,这会为伊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现在在舆论浪潮的冲击下,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有意或无意地与华盛顿保持距离了。比如,现在与美国人走的较近的埃及与约旦。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强调说,他正试图安排一项停火来保护所有黎巴嫩的宗派;而约旦国王候赛因则宣布,他的国家将派遣一个医疗小组“去帮助那些以色列侵略的受害者”。而美国在阿拉伯世界坚强的盟友沙特阿拉伯皇室已经签发一份更可怕的警告,强调2002年的一项和平计划,可能会因此而夭折。这项和平计划提议,所有阿拉伯国家全部承认以色列,以换取以色列撤回到1967年阿拉伯和以色列战争前的边界。
叙利亚与伊朗一样被美国称为流氓国家,也有与伊朗同样的问题。这是伊朗、叙利亚不卸余力的支持真主党武装的原因。而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社会对巴勒斯坦掌握政权的法赫德压制生存空间,断绝国际援助,使得靠着国际救援维持的巴勒斯坦政府摇摇欲坠。而此次事件的发生,法赫德武装与真主党武装结为盟友,或者遥相呼应,法赫德组织成员参战,为真主党武装提供情报。可增强法赫德在国际社会中说话的分量。而其行为则会得到国内人民的支持,从而稳固其政权。
以色列与美国一样很难承受一场长期的战争和巨大的人员伤亡。以色列国土面积小,一旦发生战争,没有回旋余地,城市居民躲进防空洞,这使得经济生产活动受到巨大的影响,而战争费用巨大,长此以往,以色列国家财政将破产。这也是为什么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往往先发制人,进行一场短期战争,然后接受联合国调解的原因(虽然以色列经常置联合国权威于不顾,可是以色列的生存到现在却得益于美国操纵的联合国)。以色列打不起长期战争,也经不起大量的人员伤亡,这是以色列的软肋。以色列没法和国土面积巨大、人口基数众多、军队数量庞大的的阿拉伯世界打持久战。这也是为什么以色列国防部长说联合国停火决议是对以色列最有利的,这是一句大实话。接受联合国停火协议,切断黎巴嫩的军火、物资流入,通过向黎巴嫩政府施加压力,限制真主党武装的发展也许是以色列目前最明智的选择。
结语
    曾几何时,游击战可以谱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如今,科技的发展,使得弱者和强者的实力对比万分悬殊,游击战失去了完善的组织和统筹,成为少数人或壮烈或卑微的抗争。恐怖袭击这种落后、原始的方式,变成了惟一可行的办法。而这种经常不分敌我、丧失人性的行为,也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被越来越多的“自己人”所唾弃。
    弱者的抗争微弱而无效,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成为强者!
分析的好.

    通过这次冲突,阿拉伯国家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已经有了能够实施围魏救赵,而不至于引火烧身的能力,  并且,这些阿拉伯国家也有了相互支援,以色列打东,西边扯以色列的后腿,这样的默契.

    这样继续下去,阿拉伯国家逐渐总结经验,就能让美国在中东的政策彻底破产,甚至,在伊拉克的美军撤走后,2-3届政府轮换后,在民族情绪和宗教作用下,伊拉克可能很快就和美国翻脸.
    弱者的抗争微弱而无效,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成为强者!

有道理。。。。。。
这是一篇内容很好的文章,谢谢作者
不过我认为应该提炼一下,毕竟要给许多人学习,能简单就简单些的好
陨落或更强,这就是最现实的选择
好东西没有人会看,十分可悲


不过那些个神棍又怎么可能看的懂呢?
写得不错,可以考虑去杂志上发表了;

内容很多,不过能不能排版时注意分段,太密密麻麻的,看起来很累......[em07] [em06]
原帖由 隐击 于 2006-9-19 01:32 发表
好东西没有人会看,十分可悲


不过那些个神棍又怎么可能看的懂呢?

某人说了,他的文章我们3年也看不懂
3楼MS张专家的马甲哦...[em10]
火花,问题是3
年后他是否存活,是否还记得他说的这些话
对于RPG神教及其衍生物
我向来是不屑的
原帖由 隐击 于 2006-9-19 23:58 发表
火花,问题是3
年后他是否存活,是否还记得他说的这些话

所以我对某个挖了某人祖坟得兄弟佩服得紧!那贴本来在74页!,绝对得高人啊!
楼主的知识很全面。

文章应该尽量精简一点,否则不适合BBS这种排版方式,看得比较累。

更适合于军事杂志类的书面刊物一些。
这文章以前好像看过。
不过这篇加了黎以的例子,不错,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