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政治上联俄,主打经济牌,中国吹响进军中亚号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8 02:37:17
如同中国的海上生存空间出路在南边一样,中国陆上生存空间的突破口在西边。西出阳关向西,穿越新疆向西,再向西,那里是欧亚两大洲的结合部——中亚。按照通常的说法,中亚由五国组成: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由北向南与中国接壤,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则在更西面,其中四国与俄罗斯、中国一道,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土库曼斯坦由于是永久中立国,未予参加。正是这一块孤独、荒凉而贫瘠的地球突出部,为中国在陆地上留下了几乎是唯一的发展方向,更何况,一无所有的地面之下,还有中国乃至全球都趋之若骛的能源。

   其一,中亚对中国的重要性,如同中东对欧美一样

   首先是周边环境。确实,没有哪个大国面临着像中国这样险恶的周边环境:北极熊、东洋倭猪、太极虎,鸠占雀巢的美洲鹰,这是北边和东边;印度神牛虽瘦骨嶙峋却气势逼人,东南诸小如同一堆苍蝇,嗡嗡烦人,这是南边。唯一没有大国强势影响的,只有西边了。虽然那里曾是前苏联的国土,俄罗斯继承了这份遗产,但一来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是先欧后亚,欧洲部分是传统的重点关注方向;二来车臣问题严重牵制了俄罗斯对中亚的注意力,对中亚,俄罗斯的策略是求稳定,而不是求发展。美国虽然通过阿富汗战争在中亚打进了一个楔子,但要想在天敌伊斯兰地区占稳脚跟,没个十几、二十年经营是不可能的,像它在中东,援引一句广告词叫“我们一直在努力”。况且,美国在中亚的一举一动,还要时刻提防中俄之异动。所以,中亚,是中国突出重围的客观必然。

   其次是战略意义。中亚本身丰富的能源储藏,就是一种战略意义。在中俄输油管道前景尚不明朗的前提下,中亚乃至里海地区的石油、天然气,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意向已在实施中,比如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石油输送工程。从中亚进口能源,有安全保障,有需求保证。另外必须看到的是,一旦中国控制中亚,向南可经过巴基斯坦或伊朗,直抵阿拉伯海甚至更大范围的印度洋,虎视印度和各国于印度洋之海上生命线;向西可直达里海,震慑土耳其,切断“东突独”重要的外援联系,并直接与北约桥头堡对峙。美苏争霸期间,土耳其地区一直被称为“欧洲柔软的腹部”,中国若通过中亚对这一腹部形成影响力,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所以,中亚,是中国突出重围的主观需要。

   其二,政治上联手俄罗斯,是顺应中亚目前的形势

   虽然俄罗斯在中亚的策略是稳定而不是发展,但俄罗斯对中亚五国的影响力是决不容忽视的。对于前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在独联体框架内同哈、吉、塔三国签署了集体安全条约;塔吉克斯坦有俄军两万多人,边境主要靠俄军来防卫;其他中亚国家的武器装备也主要由俄罗斯供应;中亚各国无论在政治体制还是经济机制上,都与俄罗斯有着共同性。所以俄罗斯其实仍在扮演中亚各国“宗主国”的角色。只是俄罗斯现在是无暇顾及中亚的其它方面,只求先行绝对控制住各国军事力量,扶植亲俄的政治力量。所以中国要进军中亚,必须在政治上与俄罗斯达成妥协,并利用俄罗斯的影响力,与中亚各国建立紧密的政治军事同盟。应该看到,没有强劲经济贸易关系的支撑,俄罗斯的那种单纯强调政治军事层面的影响力是不稳固,也是不长久的。这也正是俄罗斯的劣势,中国的优势所在。所以俄罗斯从自身在中亚的利益要求出发,也必须在政治上联手中国,借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维持自己在中亚的长远而稳固的利益。政治上联手,正是郎有情,妾有意。

   其三,重点转向经济控制,是利用自身优势求长远

   中国于2003年9月23日与俄罗斯和其他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签署了一份协议,给上海合作组织注入了经济活力。同时温总还提出了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并得到了其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哈萨克斯坦总理艾哈迈托夫透露,上海合作组织将“循序渐进地走向资本、商品、劳务和技术的自由往来”。可以说,给上海合作组织注入经济因素,不单只是为了保持和发扬该组织的作用和活力,更是加强了中国在该组织乃至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中亚各国经济欠发达,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急需能源和其他资源供应市场,双方有着强烈的经济互补性。俄罗斯自己尚且需要大量外来投资,对中亚是不可能有太多经济支持。世界其他经济强国暂时还没有关注到中亚这个贫穷地区。中国有了从经济上打入中亚地区的国际有利形势,而且必将在未来的中亚自由贸易区中占主导控制地位。而且,如果中国从一开始就参与中亚各国的发展进程,那么这些国家的经济最终腾飞之时,作为供应商和投资者,中国肯定将从中获利。看看美国在一战、特别是二战后的对外政策,都将提供经济援助和扩大资本输出作为控制别国的重要手段,中国自然是有样学样了。

   所以,中国在加强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关系中,应特别注重参与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参与能源、公共设施、交通等方面建设,这些项目虽然投资大回报慢,但都是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头戏。而且能源和交通方面的项目,本身就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能源说得多了,看看交通,最好是形成与中国新疆连接,遍布中亚各国战略要地的公路或铁路网,最重点地区还要帮助修建机场。这对中国的战略物资和人员投送有决定性意义。同时要注重对当地日用和耐用消费品的倾销,这些是前苏联国家通常所缺乏的。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必须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紧密结合,使中国西部直至中亚的经济一起腾飞,成为中国真正可靠、纵深和储存了大量经济实力的后院。

   最后,利用好上海合作组织,这是中国进军中亚的起点和平台

   这个本来是该最先阐述的,但上海合作组织其实是串联上述方面的一根主线,所以在此做总结说明。这个已经成立了七年的地区性安全合作组织,是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加强联系的最好工具。而且现在这个组织正悄然转变着,正转变成为更全面的,包括安全合作、贸易往来和协调对外的区域性联盟,这种转变的推动者,主要是中国,这也就不难看出中国的意图了。在这个组织里,中国和俄罗斯是绝对的主导国,中国的回旋余地更胜于俄罗斯。一些外国评论家担心的,上海合作组织会变成另一个华约,那是绝对的目光短浅。中国应该将该组织变成类似于欧盟的组织,以经济联系为主,逐步协调政治联系,稳步加强安全和军事合作。

   总之,经济牌已成为中国新世纪大外交策略的支柱与亮点,中亚成为中国该策略的试验田之一。进军中亚绝对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却是必由之路。如同中国的海上生存空间出路在南边一样,中国陆上生存空间的突破口在西边。西出阳关向西,穿越新疆向西,再向西,那里是欧亚两大洲的结合部——中亚。按照通常的说法,中亚由五国组成: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由北向南与中国接壤,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则在更西面,其中四国与俄罗斯、中国一道,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土库曼斯坦由于是永久中立国,未予参加。正是这一块孤独、荒凉而贫瘠的地球突出部,为中国在陆地上留下了几乎是唯一的发展方向,更何况,一无所有的地面之下,还有中国乃至全球都趋之若骛的能源。

   其一,中亚对中国的重要性,如同中东对欧美一样

   首先是周边环境。确实,没有哪个大国面临着像中国这样险恶的周边环境:北极熊、东洋倭猪、太极虎,鸠占雀巢的美洲鹰,这是北边和东边;印度神牛虽瘦骨嶙峋却气势逼人,东南诸小如同一堆苍蝇,嗡嗡烦人,这是南边。唯一没有大国强势影响的,只有西边了。虽然那里曾是前苏联的国土,俄罗斯继承了这份遗产,但一来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是先欧后亚,欧洲部分是传统的重点关注方向;二来车臣问题严重牵制了俄罗斯对中亚的注意力,对中亚,俄罗斯的策略是求稳定,而不是求发展。美国虽然通过阿富汗战争在中亚打进了一个楔子,但要想在天敌伊斯兰地区占稳脚跟,没个十几、二十年经营是不可能的,像它在中东,援引一句广告词叫“我们一直在努力”。况且,美国在中亚的一举一动,还要时刻提防中俄之异动。所以,中亚,是中国突出重围的客观必然。

   其次是战略意义。中亚本身丰富的能源储藏,就是一种战略意义。在中俄输油管道前景尚不明朗的前提下,中亚乃至里海地区的石油、天然气,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意向已在实施中,比如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石油输送工程。从中亚进口能源,有安全保障,有需求保证。另外必须看到的是,一旦中国控制中亚,向南可经过巴基斯坦或伊朗,直抵阿拉伯海甚至更大范围的印度洋,虎视印度和各国于印度洋之海上生命线;向西可直达里海,震慑土耳其,切断“东突独”重要的外援联系,并直接与北约桥头堡对峙。美苏争霸期间,土耳其地区一直被称为“欧洲柔软的腹部”,中国若通过中亚对这一腹部形成影响力,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所以,中亚,是中国突出重围的主观需要。

   其二,政治上联手俄罗斯,是顺应中亚目前的形势

   虽然俄罗斯在中亚的策略是稳定而不是发展,但俄罗斯对中亚五国的影响力是决不容忽视的。对于前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在独联体框架内同哈、吉、塔三国签署了集体安全条约;塔吉克斯坦有俄军两万多人,边境主要靠俄军来防卫;其他中亚国家的武器装备也主要由俄罗斯供应;中亚各国无论在政治体制还是经济机制上,都与俄罗斯有着共同性。所以俄罗斯其实仍在扮演中亚各国“宗主国”的角色。只是俄罗斯现在是无暇顾及中亚的其它方面,只求先行绝对控制住各国军事力量,扶植亲俄的政治力量。所以中国要进军中亚,必须在政治上与俄罗斯达成妥协,并利用俄罗斯的影响力,与中亚各国建立紧密的政治军事同盟。应该看到,没有强劲经济贸易关系的支撑,俄罗斯的那种单纯强调政治军事层面的影响力是不稳固,也是不长久的。这也正是俄罗斯的劣势,中国的优势所在。所以俄罗斯从自身在中亚的利益要求出发,也必须在政治上联手中国,借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维持自己在中亚的长远而稳固的利益。政治上联手,正是郎有情,妾有意。

   其三,重点转向经济控制,是利用自身优势求长远

   中国于2003年9月23日与俄罗斯和其他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签署了一份协议,给上海合作组织注入了经济活力。同时温总还提出了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并得到了其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哈萨克斯坦总理艾哈迈托夫透露,上海合作组织将“循序渐进地走向资本、商品、劳务和技术的自由往来”。可以说,给上海合作组织注入经济因素,不单只是为了保持和发扬该组织的作用和活力,更是加强了中国在该组织乃至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中亚各国经济欠发达,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急需能源和其他资源供应市场,双方有着强烈的经济互补性。俄罗斯自己尚且需要大量外来投资,对中亚是不可能有太多经济支持。世界其他经济强国暂时还没有关注到中亚这个贫穷地区。中国有了从经济上打入中亚地区的国际有利形势,而且必将在未来的中亚自由贸易区中占主导控制地位。而且,如果中国从一开始就参与中亚各国的发展进程,那么这些国家的经济最终腾飞之时,作为供应商和投资者,中国肯定将从中获利。看看美国在一战、特别是二战后的对外政策,都将提供经济援助和扩大资本输出作为控制别国的重要手段,中国自然是有样学样了。

   所以,中国在加强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关系中,应特别注重参与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参与能源、公共设施、交通等方面建设,这些项目虽然投资大回报慢,但都是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头戏。而且能源和交通方面的项目,本身就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能源说得多了,看看交通,最好是形成与中国新疆连接,遍布中亚各国战略要地的公路或铁路网,最重点地区还要帮助修建机场。这对中国的战略物资和人员投送有决定性意义。同时要注重对当地日用和耐用消费品的倾销,这些是前苏联国家通常所缺乏的。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必须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紧密结合,使中国西部直至中亚的经济一起腾飞,成为中国真正可靠、纵深和储存了大量经济实力的后院。

   最后,利用好上海合作组织,这是中国进军中亚的起点和平台

   这个本来是该最先阐述的,但上海合作组织其实是串联上述方面的一根主线,所以在此做总结说明。这个已经成立了七年的地区性安全合作组织,是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加强联系的最好工具。而且现在这个组织正悄然转变着,正转变成为更全面的,包括安全合作、贸易往来和协调对外的区域性联盟,这种转变的推动者,主要是中国,这也就不难看出中国的意图了。在这个组织里,中国和俄罗斯是绝对的主导国,中国的回旋余地更胜于俄罗斯。一些外国评论家担心的,上海合作组织会变成另一个华约,那是绝对的目光短浅。中国应该将该组织变成类似于欧盟的组织,以经济联系为主,逐步协调政治联系,稳步加强安全和军事合作。

   总之,经济牌已成为中国新世纪大外交策略的支柱与亮点,中亚成为中国该策略的试验田之一。进军中亚绝对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却是必由之路。
谢谢楼主!
说的不错怎么没人顶啊
我顶
经济问题是根本。
应密切注意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中,“经济牌”的分量越来越重了!
有一定道理!
和我的想法一样,不止对中亚,对巴基斯坦这个通往伊斯兰的桥梁,也应如此经营。
hao好文章
评价很客观!好文章!
其实一直以来经济牌都是重点,不过对台的经济牌没有打好,所以影响了该项国策的落实。个人觉得:对于中亚还有一点似乎大家都没有注意,军事上的联系和自身反分裂。
从这个角度看,与中亚的大融合是必然的趋势。针对美国的各种手段,我们应该注意到美国是个讲求民主的国家,那好我们就通过民主来对美国施家影响。在美国积极寻找我们的代言人,只有双管齐下,才有肯能把水搅浑,然后摸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