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Y-10生不逢时的雏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1:25:19
曾经的梦想,今天早已蒙上灰尘。第一次参照FAR-25国标建造;第一次在设计中大规模使用电子计算机;第一次自建飞机降落拉萨;第一次仿制大功率涡轮风扇;安全性、座公里油耗全面超越苏联标准;比AIR-BUS仅晚2两年立项,首飞相差不到4年;研制费用至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止仅为0.76亿美圆。这一切以不在重要,他下马了,没有任何坚强的理由支持他必须下马的命运,但他还是没有重回蓝天。原因可能只是以下所说,生不逢时…………

1.生世不清
   Y-10 1970年8月21日正式立项,由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小组、空军联合向上海市委下达研制任务,代号708工程交由5703厂牵头研制。但是此项任务书事由林立国参与签发的,研制期间其父亲要求当时的上海市长代理中央协调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262个单位,空军副司令曹里怀具体负责。当时可以说是高层级度重视,可是正是因为这个‘高层’的过于重视,为Y-10的下马埋下了最深的隐患。
2.技术限制
   A、JT-3D发动机随然仿制出来,单性能不能令人满意,CFM56的仿制因为叶面钢材质量进退维谷。
   B、高强度铝合金LC4韧性低,对缺口敏感。
   C、如何达到FAR-25/36适航要求,国内没有工作机构、没有权威认证。
3.意见分歧
   三机部、上海市、国防工办包括胡耀邦、薄一波、耿飚等领导,范绪其、吴仲华、王俊奎等专家几次提出追加拨款,提出‘国内航线应用国产飞机,这一条应该作为方针、国策定下来,这是支持战略产业,是花钱买不来技术的产业。’上海市甚至表示仅需国家在85前为Y-10投资1.7亿,后续流动资金1.6亿由市府自筹,如资金到位可在90年前交付16架Y-10。
   中央财经小组批示如下‘由于感到国内对这种飞机的需要不落实,对708工程是否要继续,产生了不同意见。’
   1982年12月18日,民航总局提出运10总结报告‘上海研制出100吨级飞机实属不易,但安全性、经济性有待考量,民航是否采用,需定型后方可表态。’
4.外来打压
  突如其来的中美蜜月期成了压断背脊的最后一根稻草,DC-9(MD-82)在上海组装,原来第三架样机用的价值2700万的材料只能练铆钉枪。1984年6月4日,5703厂219位同志联名上书,呼吁不要上须花大量外汇组装的DC-9,在Y-10基础上发展民机工业。由于外交需要,ZZY批示‘这是已经决定的问题,不要再拖,否则一议又是几年。’


   1985年麦克道各拉斯公司总结在上海做成的10亿美圆生意时说‘Y-10没有照搬707的技术,他是中共航空业的一次伟大尝试,掌握这种高度复杂技术的国家不在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我们通过艰难的努力才能与中共在上海展开合作,Y-10是我们进军中国市场的重大挑战,我们为最终战胜Y-10而骄傲。’曾经的梦想,今天早已蒙上灰尘。第一次参照FAR-25国标建造;第一次在设计中大规模使用电子计算机;第一次自建飞机降落拉萨;第一次仿制大功率涡轮风扇;安全性、座公里油耗全面超越苏联标准;比AIR-BUS仅晚2两年立项,首飞相差不到4年;研制费用至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止仅为0.76亿美圆。这一切以不在重要,他下马了,没有任何坚强的理由支持他必须下马的命运,但他还是没有重回蓝天。原因可能只是以下所说,生不逢时…………

1.生世不清
   Y-10 1970年8月21日正式立项,由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小组、空军联合向上海市委下达研制任务,代号708工程交由5703厂牵头研制。但是此项任务书事由林立国参与签发的,研制期间其父亲要求当时的上海市长代理中央协调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262个单位,空军副司令曹里怀具体负责。当时可以说是高层级度重视,可是正是因为这个‘高层’的过于重视,为Y-10的下马埋下了最深的隐患。
2.技术限制
   A、JT-3D发动机随然仿制出来,单性能不能令人满意,CFM56的仿制因为叶面钢材质量进退维谷。
   B、高强度铝合金LC4韧性低,对缺口敏感。
   C、如何达到FAR-25/36适航要求,国内没有工作机构、没有权威认证。
3.意见分歧
   三机部、上海市、国防工办包括胡耀邦、薄一波、耿飚等领导,范绪其、吴仲华、王俊奎等专家几次提出追加拨款,提出‘国内航线应用国产飞机,这一条应该作为方针、国策定下来,这是支持战略产业,是花钱买不来技术的产业。’上海市甚至表示仅需国家在85前为Y-10投资1.7亿,后续流动资金1.6亿由市府自筹,如资金到位可在90年前交付16架Y-10。
   中央财经小组批示如下‘由于感到国内对这种飞机的需要不落实,对708工程是否要继续,产生了不同意见。’
   1982年12月18日,民航总局提出运10总结报告‘上海研制出100吨级飞机实属不易,但安全性、经济性有待考量,民航是否采用,需定型后方可表态。’
4.外来打压
  突如其来的中美蜜月期成了压断背脊的最后一根稻草,DC-9(MD-82)在上海组装,原来第三架样机用的价值2700万的材料只能练铆钉枪。1984年6月4日,5703厂219位同志联名上书,呼吁不要上须花大量外汇组装的DC-9,在Y-10基础上发展民机工业。由于外交需要,ZZY批示‘这是已经决定的问题,不要再拖,否则一议又是几年。’


   1985年麦克道各拉斯公司总结在上海做成的10亿美圆生意时说‘Y-10没有照搬707的技术,他是中共航空业的一次伟大尝试,掌握这种高度复杂技术的国家不在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我们通过艰难的努力才能与中共在上海展开合作,Y-10是我们进军中国市场的重大挑战,我们为最终战胜Y-10而骄傲。’
多掌握些资料再发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