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的铁证!大家敬个礼再走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11:11
图片: <br/><img src="http://bbs.ourtw.com/attachment/68_13551_80833cda0694db6.jpg" border="0" alt=""/>
        <br/><span class="tpc_content">这是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在我军阵地上发现的木桩。上面一共有35处弹片(白色圆圈处),这证明了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所以大家敬个礼再走吧,不敬礼的也要顶一下啊!!!</span>图片: <br/><img src="http://bbs.ourtw.com/attachment/68_13551_80833cda0694db6.jpg" border="0" alt=""/>
        <br/><span class="tpc_content">这是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在我军阵地上发现的木桩。上面一共有35处弹片(白色圆圈处),这证明了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所以大家敬个礼再走吧,不敬礼的也要顶一下啊!!!</span>
<p>这木桩也是幸存者吧,当年恐怕它的同类都炸成碎末了…</p><p>哎,自古兵者乃凶器,可是即使圣人也会"不得已而用之"…</p><p>敬礼吧</p>
这个是前些年北朝鲜送的
木桩都这样,人是怎么生存的呢
真正的枪林弹雨啊
<p>地表工事基本没人</p>
是阵地战的经典战例------------------------
<p>15军一战打成“九千岁”,不过是自己封的</p>
开始我还没看明白 还以为是什么新的考古发现呢
<p>敬礼!</p><p>缅怀先烈!</p>
<p>敬个礼</p><p>以后若发生战争,有15军来空降打头阵,人民放心!</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风卷云</i>在2006-6-2 12:50:00的发言:</b><br/>木桩都这样,人是怎么生存的呢</div><p></p>晕……人在坑道啊,你没有看过〈上甘岭〉?
向烈士致敬!
敬个礼再走
霉菌BT!
美国人现在还在西点军校把这个作毕业论文题目!!!!!!!!!!!!!
<p>敬礼! </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eelek</i>在2006-6-2 19:49:00的发言:</b><br/><p>15军一战打成“九千岁”,不过是自己封的</p></div><p></p>后期都是12军在打,要不是12军顶上15军就顶不住了。
顶!!!!!!!!!!
<p>美军的子弹和炮弹咋就这么多呢?</p><p>志愿军的子弹和炮弹在哪疙瘩呢!?……</p>
顶一下啦
敬礼!!!
<p>敬礼!</p>
<p>敬礼!</p><p>缅怀先烈!致敬!</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王紫</i>在2006-6-13 15:22:00的发言:</b><br/><p>美军的子弹和炮弹咋就这么多呢?</p><p>志愿军的子弹和炮弹在哪疙瘩呢!?……</p></div><p>人家是150万发,我们是90万发!虽说少点,不过考虑到老美一贯有“极度浪费弹药”的习惯······我们在上甘岭——五圣山也算是下了血本的!</p><p></p>
不顶不行啊!
<p>恩</p><p>敬礼再走</p>
是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在世界上扬眉吐气的战役!敬礼!
敬礼!!项。
<p>顶。</p><p>战争哪,绞肉机~~~</p><p>转身,飘走~~~</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iujiu</i>在2006-6-23 17:29:00的发言:</b><br/><p>顶。</p><p>战争哪,绞肉机~~~</p><p>转身,飘走~~~</p></div><p>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上甘岭只是决定数万人的生死扛杆的支点,拼死抵抗只是动物本能,没觉得多伟大,反正前是敌,退是处决队,还是觉得电影《兵临城下》的苏军真实,他们的英雄也是求生的本能成就了一世的英名。</p>
顺便讲一个本地真实的英雄传奇。当年,本地的土匪们投降之后,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砍头,二是抗美援朝,可能占大多数,都选了第二条路,原因在于不会背匪的罪名被杀而且不连累家人,如果抗美成了烈士还能光大门楣,于是杨英雄就这样横空出世了。后来不知他参加的具体哪个战斗,由于拉肚子,就请了假去出恭,没想来等他一到山背后前面就枪声齐鸣,炮弹横飞,他不想死,就当场忍着肚子趴下。不知是南韩人还是美国人,在看到高地全是死人后,兴高采烈地插上旗子大吼了半天,就只留了几个人在上面,其余的全下了高地去庆祝了。杨英雄想呀,我要站起来前进投降就和当匪的结局一样,后退呢,自已人全死了一人独活,想来也说不清,只有一条路,趁人不备,来个突袭。也不知他是怎样打的,用机枪还是用手雷,他没有说,只了解到最后他是一人杀掉了几人,还再一次把军旗插上了阵地。后方的自已人在望远镜里看到红旗不倒,就上去接应,阵地也没丢,而杨就成了本地300万人口的最大英雄!后来上方表杨他:懂战术,识战机,只身保阵地!现在还一个月领几百的钱。
想起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向烈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