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须新增5亿千瓦发电装机才能够满足需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3:01:33
<p>来源:华夏时报</p><p>  新增5亿千瓦才能满足需求&nbsp;&nbsp;相当于新建20多个三峡<br/><br/>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野平昨天在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开幕式上表示:虽然目前我国发电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列世界第二位,但电力仍存在供不应求局面,未来10年,中国必须新增5亿千瓦以上的发电装机容量才能够基本满足需求。当前我国电力工业面临四大突出矛盾急需解决。<br/><br/>  据了解,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才1800万千瓦,新增5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相当于要新建20多个三峡工程。<br/><br/>  王野平说,这四大矛盾之首是电源结构不尽合理。截至2005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为50841万千瓦,其中火电为38413万千瓦,水电11652万千瓦,核电685万千瓦,分别占75.6%,22.9%,1.35%,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所占比重较少。这样的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br/><br/>  二是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电力发展一直延续“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状态,输配电建设严重滞后于电源建设。虽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后,电力企业、电网企业和电源企业分开,电网建设速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速,但是要彻底解决有电输不出、卡脖子等现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br/><br/>  三是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问题较为突出。2003年每千瓦时平均用煤比发达国家高50克标煤。火电厂耗水率每千瓦时比国际先进水平也高出40%多,主要电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1/3。在中国,不仅煤炭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电能的使用效率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单位发电量所支持的GDP,美、法是我们的3倍,意、英、德是4倍以上,日本则是5倍以上。<br/><br/>  四是电力体制和发展机制没有完全理顺。电力规划和产业政策执行乏力,电力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市场配置电力资源的机制尚未建立,电力监管还较为薄弱,电力工业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长远发展机制尚未形成。</p><p>来源:华夏时报</p><p>  新增5亿千瓦才能满足需求&nbsp;&nbsp;相当于新建20多个三峡<br/><br/>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野平昨天在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开幕式上表示:虽然目前我国发电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列世界第二位,但电力仍存在供不应求局面,未来10年,中国必须新增5亿千瓦以上的发电装机容量才能够基本满足需求。当前我国电力工业面临四大突出矛盾急需解决。<br/><br/>  据了解,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才1800万千瓦,新增5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相当于要新建20多个三峡工程。<br/><br/>  王野平说,这四大矛盾之首是电源结构不尽合理。截至2005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为50841万千瓦,其中火电为38413万千瓦,水电11652万千瓦,核电685万千瓦,分别占75.6%,22.9%,1.35%,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所占比重较少。这样的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br/><br/>  二是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电力发展一直延续“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状态,输配电建设严重滞后于电源建设。虽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后,电力企业、电网企业和电源企业分开,电网建设速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速,但是要彻底解决有电输不出、卡脖子等现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br/><br/>  三是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问题较为突出。2003年每千瓦时平均用煤比发达国家高50克标煤。火电厂耗水率每千瓦时比国际先进水平也高出40%多,主要电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1/3。在中国,不仅煤炭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电能的使用效率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单位发电量所支持的GDP,美、法是我们的3倍,意、英、德是4倍以上,日本则是5倍以上。<br/><br/>  四是电力体制和发展机制没有完全理顺。电力规划和产业政策执行乏力,电力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市场配置电力资源的机制尚未建立,电力监管还较为薄弱,电力工业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长远发展机制尚未形成。</p>
大耗费能源了,技术自己搞,能源可以买别人的,例如俄罗斯的电能就过剩。
核聚变电站什么时候才能投入使用啊?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unlj</i>在2006-5-28 13:37:00的发言:</b><br/>核聚变电站什么时候才能投入使用啊?</div><p>按照比较乐观的估计,投入商业使用在2050年以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