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铸与反瞒产运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03:32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10ptblue" height="30"><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width="55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width="320"><div align="center"><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fontlishublack">陶铸与反瞒产运动</span></div></div></td><td class="font9ptblue" align="right" width="130"><!--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a href="http://www.rwabc.com/diqurenwu/art_book.asp?id=11960&amp;p_name=陶铸&amp;people_id=75&amp;category_name=官员abc&amp;a_title=陶铸与反瞒产运动&amp;p_addr=湖南省" target="_blank"></a>&nbsp;</td></tr></tbody></table></td></tr><tr><td class="font10ptblue"><div align="center"></div></td></tr><tr><td height="10"><div align="center"></div></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2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style="WIDTH: 520px;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p align="left"></p><p>  “大跃进”以后,农业战线上“创高产,放卫星”,沸沸扬扬,甚为热闹。“放卫星”广东落后了,但在秋冬“报高产”上,广东“赶”了上来。稻谷产量,一天比一天“高”,“高”到稻谷没处放。于是,省委下命令:“一日三餐干饭,敞开肚皮吃饱。”可是,没几天,就这儿告急,那儿告急。个别地方的公共食堂揭不开锅,还有的地方水肿病开始蔓延。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广东省表扬先进的“群英大会”开幕了。</p><p>  会议再次要求各县报产量,并且规定,凡是达到“千斤县”的县,都奖给拖拉机、载重汽车,还有奖状、锦旗。来开会的各县代表,由县长带队。在报产量时,新会县长拿不定主意,不敢自作主张,于是,打电话给县委书记。他把报了千斤县就能奖拖拉机、载重汽车的事叙述了一遍,问要不要载重汽车、拖拉机。县委书记告诉他,咱们县没有达到亩产超千斤的水平,不要那些东西。东莞县长也打电话,也问县委书记,要不要报千斤县。县委书记告诉他:“先把拖拉机、载重汽车拿回来再说。”锦旗、奖状拿到手后,县长不敢明目张胆地拿回东莞,而是塞到挎包里,静悄悄地送到县委书记的办公室里。</p><p>  东莞拿回了奖品,就意味着承认自己是“千斤县”。陶铸反瞒产,当然要找个真正的高产县嘛!</p><p>  陶铸一行到达东莞城的那天晚上,县委召开了反瞒产大会。一个又一个公社书记站起来,说东莞确实丰收了,所谓没粮食是假象。有个公社书记,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他在某村反瞒产,队干部说没粮食,他不信,就去晒谷场。他在晒谷场,只见稻草不见谷。可是,他把稻草堆轻轻一拨拉,哗,大堆大堆的谷,金黄金黄,可喜人呐。另一位公社书记说,他去过好多农民家,农民屋里、仓里是谷,箩筐里是谷,床底下有谷……上百人的干部大会上,只一位老人出来唱反调——她是广东省省长陈郁同志的夫人袁溥之,省里派来反瞒产的工作组成员。她心平气和地说:“陶铸同志呀!我也到了农村,看过许许多多农民的家,粮食是有的,但没有那么多。反瞒产是反不出粮食来的。”</p><p>  陶铸同志当场批评了她,说她是不是右了一点。奇怪的是,县委书记在总结发言时,谈了抓春耕,抓育秧,却一字不提反瞒产。</p><p>  1959年2-3月之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了藏富于民不见得是坏事之类的话。意思显然是说,粮食是有,只是被农民藏了起来。会议以后,省委派出大批人马反瞒产。不过,省委对于能否反出粮食来,已经产生了怀疑。因此,在布置反瞒产的同时,再三交代下乡人员,要先作调查研究,甚至避开县社干部,直接到农民群众当中,摸摸真实情况。派到四会县的同志汇报说,他们到了农村,看了农民的米缸,米缸是空的,没有米。老农诉苦说,米都集中到公共食堂去了,连给婴儿煮糊糊的米都没有。他们查看农民的谷仓,谷仓里确实有谷。但是,谷子是代集体保管的种子粮,没有队长命令,谁都不准动用。有个工作人员,在一户农家看见热气蒸腾的锅,便急忙跑上前去,想看看锅里煮的是什么,女主人看见来人,抢先一步,挡住了炉灶,又粗声粗气地嚷道:“看什么?锅里煮的是野菜。”女主人转念一想,忽地转过身去,顺手掀开锅盖:“要看,给你看个够。”反瞒产工作队员看了锅里煮的,确实是野菜。</p><p>  另一个事实是:公购粮,该征的征不上来,该购的购不到手。为什么?</p><p>  这年3-4月间,省委召开了专门会议。根据各地汇报和掌握的材料,终于得出结论:1958年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原来报告的那样多。省委分析说,一是头脑发热,报产报高了。根据报产而制订的征购粮食的计划不符合实际。因此,购了过头粮。其次,农民集中到食堂吃饭,浪费了不少口粮。第三,提倡一日三餐干饭,敞开肚皮吃饱,造成了大量浪费。省委给中央写了报告,提出向农民让步,停止反瞒产,减免不切实际的高征购。报告还说,不切实际地反瞒产,使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关系相当紧张,再反下去,会使矛盾更加尖锐,后果不堪设想。</p><p>  党中央非常重视广东省委的报告,肯定了报告的精神,批准了报告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并转发各省,号召全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p><p>  毛泽东欣赏广东省委的勇气,承认了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就在1959年4月27日,写了“假话一定不可讲”的党内通信。这封信,印发到省、地、县、社的同时,还破例发给最基层的生产队小队长。他在信中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他要生产队的小队长,“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要管这些,只管现实的可能性。”</p><p>  从此,反瞒产停止了。</p><p>  陶铸在1959年5月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上,以《总路线与工作方法》为题,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教训,向到会同志作了自我批评。会后,他到潮安,在一次群众大会上,张嘴就说:“我来潮安是向全县人民做检讨的。我头脑发热,使群众饿了肚子,干部受了委屈。我们要共同吸取教训。今后,不要再搞浮夸,要靠实事求是吃饭。”在省委召开的另一次会议上,陶铸同志特地走到袁溥之同志面前,诚恳地道歉:“袁大姐,在东莞反瞒产,我没有听取你的意见,还说你是不是右了一点。我错了,请你原谅。我向你赔礼、道歉!”陶铸还一次又一次向中央作检讨,在政治局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陶铸要求发言。毛泽东立刻制止说,陶铸呀!你是不是又要作检讨,你检讨的已经够多了呀!不要再检讨了。</p></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10ptblue" height="30"><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width="55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width="320"><div align="center"><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fontlishublack">陶铸与反瞒产运动</span></div></div></td><td class="font9ptblue" align="right" width="130"><!--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a href="http://www.rwabc.com/diqurenwu/art_book.asp?id=11960&amp;p_name=陶铸&amp;people_id=75&amp;category_name=官员abc&amp;a_title=陶铸与反瞒产运动&amp;p_addr=湖南省" target="_blank"></a>&nbsp;</td></tr></tbody></table></td></tr><tr><td class="font10ptblue"><div align="center"></div></td></tr><tr><td height="10"><div align="center"></div></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2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style="WIDTH: 520px;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p align="left"></p><p>  “大跃进”以后,农业战线上“创高产,放卫星”,沸沸扬扬,甚为热闹。“放卫星”广东落后了,但在秋冬“报高产”上,广东“赶”了上来。稻谷产量,一天比一天“高”,“高”到稻谷没处放。于是,省委下命令:“一日三餐干饭,敞开肚皮吃饱。”可是,没几天,就这儿告急,那儿告急。个别地方的公共食堂揭不开锅,还有的地方水肿病开始蔓延。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广东省表扬先进的“群英大会”开幕了。</p><p>  会议再次要求各县报产量,并且规定,凡是达到“千斤县”的县,都奖给拖拉机、载重汽车,还有奖状、锦旗。来开会的各县代表,由县长带队。在报产量时,新会县长拿不定主意,不敢自作主张,于是,打电话给县委书记。他把报了千斤县就能奖拖拉机、载重汽车的事叙述了一遍,问要不要载重汽车、拖拉机。县委书记告诉他,咱们县没有达到亩产超千斤的水平,不要那些东西。东莞县长也打电话,也问县委书记,要不要报千斤县。县委书记告诉他:“先把拖拉机、载重汽车拿回来再说。”锦旗、奖状拿到手后,县长不敢明目张胆地拿回东莞,而是塞到挎包里,静悄悄地送到县委书记的办公室里。</p><p>  东莞拿回了奖品,就意味着承认自己是“千斤县”。陶铸反瞒产,当然要找个真正的高产县嘛!</p><p>  陶铸一行到达东莞城的那天晚上,县委召开了反瞒产大会。一个又一个公社书记站起来,说东莞确实丰收了,所谓没粮食是假象。有个公社书记,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他在某村反瞒产,队干部说没粮食,他不信,就去晒谷场。他在晒谷场,只见稻草不见谷。可是,他把稻草堆轻轻一拨拉,哗,大堆大堆的谷,金黄金黄,可喜人呐。另一位公社书记说,他去过好多农民家,农民屋里、仓里是谷,箩筐里是谷,床底下有谷……上百人的干部大会上,只一位老人出来唱反调——她是广东省省长陈郁同志的夫人袁溥之,省里派来反瞒产的工作组成员。她心平气和地说:“陶铸同志呀!我也到了农村,看过许许多多农民的家,粮食是有的,但没有那么多。反瞒产是反不出粮食来的。”</p><p>  陶铸同志当场批评了她,说她是不是右了一点。奇怪的是,县委书记在总结发言时,谈了抓春耕,抓育秧,却一字不提反瞒产。</p><p>  1959年2-3月之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了藏富于民不见得是坏事之类的话。意思显然是说,粮食是有,只是被农民藏了起来。会议以后,省委派出大批人马反瞒产。不过,省委对于能否反出粮食来,已经产生了怀疑。因此,在布置反瞒产的同时,再三交代下乡人员,要先作调查研究,甚至避开县社干部,直接到农民群众当中,摸摸真实情况。派到四会县的同志汇报说,他们到了农村,看了农民的米缸,米缸是空的,没有米。老农诉苦说,米都集中到公共食堂去了,连给婴儿煮糊糊的米都没有。他们查看农民的谷仓,谷仓里确实有谷。但是,谷子是代集体保管的种子粮,没有队长命令,谁都不准动用。有个工作人员,在一户农家看见热气蒸腾的锅,便急忙跑上前去,想看看锅里煮的是什么,女主人看见来人,抢先一步,挡住了炉灶,又粗声粗气地嚷道:“看什么?锅里煮的是野菜。”女主人转念一想,忽地转过身去,顺手掀开锅盖:“要看,给你看个够。”反瞒产工作队员看了锅里煮的,确实是野菜。</p><p>  另一个事实是:公购粮,该征的征不上来,该购的购不到手。为什么?</p><p>  这年3-4月间,省委召开了专门会议。根据各地汇报和掌握的材料,终于得出结论:1958年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原来报告的那样多。省委分析说,一是头脑发热,报产报高了。根据报产而制订的征购粮食的计划不符合实际。因此,购了过头粮。其次,农民集中到食堂吃饭,浪费了不少口粮。第三,提倡一日三餐干饭,敞开肚皮吃饱,造成了大量浪费。省委给中央写了报告,提出向农民让步,停止反瞒产,减免不切实际的高征购。报告还说,不切实际地反瞒产,使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关系相当紧张,再反下去,会使矛盾更加尖锐,后果不堪设想。</p><p>  党中央非常重视广东省委的报告,肯定了报告的精神,批准了报告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并转发各省,号召全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p><p>  毛泽东欣赏广东省委的勇气,承认了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就在1959年4月27日,写了“假话一定不可讲”的党内通信。这封信,印发到省、地、县、社的同时,还破例发给最基层的生产队小队长。他在信中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他要生产队的小队长,“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要管这些,只管现实的可能性。”</p><p>  从此,反瞒产停止了。</p><p>  陶铸在1959年5月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上,以《总路线与工作方法》为题,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教训,向到会同志作了自我批评。会后,他到潮安,在一次群众大会上,张嘴就说:“我来潮安是向全县人民做检讨的。我头脑发热,使群众饿了肚子,干部受了委屈。我们要共同吸取教训。今后,不要再搞浮夸,要靠实事求是吃饭。”在省委召开的另一次会议上,陶铸同志特地走到袁溥之同志面前,诚恳地道歉:“袁大姐,在东莞反瞒产,我没有听取你的意见,还说你是不是右了一点。我错了,请你原谅。我向你赔礼、道歉!”陶铸还一次又一次向中央作检讨,在政治局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陶铸要求发言。毛泽东立刻制止说,陶铸呀!你是不是又要作检讨,你检讨的已经够多了呀!不要再检讨了。</p></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p>其实说白了是一个管理学问题。</p><p></p><p>一个大领导交代一个事情,本身可能无可厚非,但是小领导为了贯彻落实指示,显示自己有能力,值得被提升,于是走极端,无所不用其极,然后就出毛病了。</p><p></p><p>前一阵子看管理学的书,有对类似问题的探讨,举的例子好象是现在的各地乱搞工业区的问题。</p>
比如瞒产,干部要多报,老百姓要瞒产,这是个矛盾。瞒产有好处,有些地方报多了,上面就调得多,留给它的就没有多少了,吃了亏。再有一种假,也是造得好的,是对付主观主义、强迫命令的。中南海有个下放干部写信回来说,他所在的那个公社规定要拔掉三百亩包谷,改种红薯,每亩红薯要种一百五十万株,而当时包谷已经长到人头那么高了,群众觉得可惜,只拔了三十亩,但上报说拔了三百亩。这种造假是好的。王任重[4]说,他的家乡河北某地,过春节时,要大家浇麦子,不让休息,老百姓有什么办法,只得作假。夜间在地里点上灯笼,人实际上在家里休息,干部看见遍地灯光,以为大家没有休息。湖北有一个县,要群众日夜苦战,夜间不睡觉。但群众要睡觉,就派小孩子放哨,看见干部来了,大家起来哄弄哄弄,干部走了又睡觉。这也是好的造假。总之,一要干部有清醒头脑,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不要受骗,不要强迫命令。不然,人家起来放哨怎么办?现在有种空气,只讲成绩,不讲缺点,有缺点就脸上无光,讲实话没有人听,造假,讲得多,有光彩。讲牛尾巴长在屁股后面,没有人听,讲长在头上,就是新闻了。要进行教育,讲清楚,要老老实实,几年之内能做到就好。我看经过若干年,上了轨道,就可以比较踏实。” <br/>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br/>
2.《记者头脑要冷静》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br/>  <br/>  “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 <br/>   矛盾有正面,有侧面。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群众运动有主流,有支流。到下面去看,对运动的成绩和缺点要有辩证的观点,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绝对化。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也不要只看到它的消极一面。比方瞒产,我对隐瞒产量是寄予同情的。当然,不说实话,是不好的。但是为什么瞒产?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多吃一点,值得同情。瞒产,除了不老实这一点以外,没有什么不好。隐瞒了产量,粮食依然还在。瞒产的思想要批判,但是对发展生产没有大不了的坏处。 <br/>   虚报不好,比瞒产有危险性。报多了,拿不出来。如果根据多报的数字作生产计划,有危险性,作供应计划,更危险。” <br/>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br/>
陶铸是个厚道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5 11:33:53编辑过]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爱我中华</i>在2006-5-24 11:10:00的发言:</b><br/><p></p>还好了,当然是听说.当时我认识的一人在华南局,不过对叶的某些做法就很反感.大部分军官对老彭也颇有微词的</div><p>老彭当时基本上和所有人都干过仗了,批判他也不怪没几个人给他说好话,,当时中央包括周恩来对他都不待见。</p>
<p>陶铸这人有几个好。</p><p>1,在反广东地方主义中,见好就收,缩小打击面,基本上是喊得凶下手松,当然,方方是冤了,但这已是中央的事了。</p><p>2,不抢部下的功,下属的好建议他不会居功,毛周面前他都会给部下评功摆好,老赵就是着样给他抬上去的。</p><p>3,针对广东的地方特点实事求是,在极左浪潮下还有一定生机。</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5 11:35:10编辑过]
老毛?对他的客观就是罄竹难书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爱我中华</i>在2006-5-25 11:25:00的发言:</b><br/><p></p>如果撇开对毛的不同看法,还真想和你聊聊.看你蛮理性的人,对老毛为什么不太客观<br/></div><p>对毛的意见集中在56年后,之前的他我说得少,但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大救星,功比日月,但之后做的又几乎葬送了这一切,思之者痛,极有反省警剔的必要.</p>
网上对毛的争论分歧所在,可能主要是一派像我,看重毛晚年的错误的现实意义,而对方因此认为老提这个等于无视他前期的功勋,如此而已,双方距离并不远.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5-27 9:04:00的发言:</b><br/><p>对毛的意见集中在56年后,之前的他我说得少,但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大救星,功比日月,但之后做的又几乎葬送了这一切,思之者痛,极有反省警剔的必要.</p></div><p></p>我觉得主要还是要以文革划线
你注意了嘛?我和大秦都是读经济学的,专长都是经济史,孙岩是金融,大概经济专业出来的人都对毛在经济工作上的表现深恶痛绝.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5-27 15:36:00的发言:</b><br/>你注意了嘛?我和大秦都是读经济学的,专长都是经济史,孙岩是金融,大概经济专业出来的人都对毛在经济工作上的表现深恶痛绝.</div><p></p>讲经济不能脱离客观环境.算经济账有时是不能只算当时的,这你应该比我懂
&nbsp;&nbsp; 现在学经济的,名声可是臭得很,就他们会吹,好象只有他们才懂得柴米油盐酱醋茶,害得其他行业的知识分子都受到连累.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萧婆</i>在2006-5-27 23:35:00的发言:</b><br/>&nbsp;&nbsp; 现在学经济的,名声可是臭得很,就他们会吹,好象只有他们才懂得柴米油盐酱醋茶,害得其他行业的知识分子都受到连累.</div><p>根据名声而不是事实和逻辑来判断问题,是思想幼稚者的典型表现。</p><p>一般这样的人都是把自己大脑当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爱我中华</i>在2006-5-27 16:35:00的发言:</b><br/><p></p>讲经济不能脱离客观环境.算经济账有时是不能只算当时的,这你应该比我懂</div><p>“脱离客观环境”?这种辩护简直在挖苦毛泽东么。</p><p>“算经济账有时是不能只算当时的”——大跃进的全名可就是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不算当时?也对,不能光算1958年……1964年才恢复过来。</p><p></p>
<p>&nbsp;&nbsp; 我知道现在才知道楼上的大脑不一般,一付老气横秋的样子啊。那么,你所说的“事实”指的什么?你所说的“逻辑”是何方神圣?别以为,会写几首歪诗,会拼凑几篇论文,就拥有了嘲笑别人的资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