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日本海上自卫队反舰与反潜作战力详解(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28:17
<p></p><p>日本海上自卫队亲潮级常规潜艇紧急上浮 <br/><br/><br/><br/>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日本成为军事大国的野心不断膨胀。2005年11月22日,在日本自民党建党50周年纪念大会上,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正式公布了《宪法修改草案》,企图大幅修改和平宪法,将日本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并允许自卫军行使“集体自卫权”以及在海外使用武力。其实,从军事战略、武器装备及作战能力等方面看,日本自卫队已经有了“自卫军化”的实质,缺的只是法律条文。 <br/><br/>  海上自卫队是日本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力在亚洲居首位。近年来加速现代化进程屡有大动作,新发展的舰艇等装备不断超越“自卫”范围,明显呈现出远洋化、进攻化的趋势。为让读者了解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本文将从反舰作战、反潜作战、防空作战、电子战、反水雷战五方面详细剖析。 <br/><br/>  日本海上自卫队反舰作战能力 <br/><br/>  反舰作战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重要的作战样式之一。与反潜和防空作战中全部采用美制导弹不同,日本新近服役的舰艇(包括“村雨”和“高波”级驱逐舰、研制中的改进型“金刚”级驱逐舰、“隼”级和“1号”级导弹艇等)全部采用日本国产的SSM一1导弹。 <br/><br/>  反舰作战特点 <br/><br/>  海上自卫队对海作战构想,一是与航空自卫队协同作战,先实施空中打击再出动舰艇攻击(在兵力占优时,可以不等待空中支援便直接攻击敌舰);二是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主导思想是“分散使用兵力等于无谓的消耗,应尽量避免”。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能用于反舰作战的兵力,主要包括44艘驱逐舰、9艘护卫舰、18艘潜艇、9艘导弹艇和80架P一3C岸基反潜巡逻机等。 <br/><br/>  用反舰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 <br/><br/>  海上自卫队对舰攻击的作战构想,主要是以“鱼叉”、SSM-1等反舰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分为两个作战阶段,一是获取情报、决策指挥,包括对舰警戒,获得敌方情报并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对海搜索方案,使用被动传感器并实施电子管制;二是接近敌舰、实施攻击,包括舰艇编队行动,利用地形、岛礁隐蔽,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或发动突然袭击。 <br/><br/>  8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以在研的SSM一1岸舰导弹为基础发展舰对舰导弹,以替换水面舰艇上装备的美制AGM一84“鱼叉”反舰导弹。舰载SSM-1B反舰导弹于1990年12月定型,它可以接收来自SH-60J直升机、E-2C和E一767预警机、EP一3电子战飞机等平台的目标指示信息,能够超视距打击1 50千米远的各种水面目标。日本自1994年又开始研制SSM-2岸舰导弹,海上自卫队准备将其改进成垂直发射的舰舰导弹。 <br/><br/>  潜艇对舰攻击以潜射导弹为主 <br/><br/>  日本潜艇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对日本周边海域进行警戒和防御,战时辅助“八·八舰队”和航空自卫队封锁宗谷、对马和津轻等海峡。为此,长期以来在这3个海峡各配备2艘潜艇执行战备巡逻任务,主要泊地是濑户内海的吴港和东海岸的横须贺。潜对舰攻击的主要手段是潜射导弹和鱼雷。但由于海上自卫队的潜艇都是常规动力潜艇,不能长时间潜航接近敌方军舰,所以日本潜艇对舰攻击一般是以潜舰导弹而不是短射程的鱼雷为主。在作战使用时,先从己方部队获得目标情报,同时用本艇的被动声呐确定敌舰位置,然后发射“鱼叉”潜舰导弹实施对舰攻击。 <br/><br/>  海上自卫队没有战斗航空兵 <br/><br/>  与美、俄、英等国家以及二战中的日军不同,日本海上自卫队没有装备战斗机和攻击机,只拥有战斗支援和后勤支援飞机。可能的原因,一是日本四面环海、国土狭小,航空自卫队的防御和进攻任务包括了海上,海上自卫队没有必要再重复建设战斗航空兵部队;二是日本自卫队把战争定位在了美日联合作战,日方主要负责岸基反潜、近岸扫雷、侦察、巡逻等战斗支援任务,海上作战主要交给美国海军航空兵和驻日美军岸基航空兵完成。 <br/><br/>  海上自卫队舰艇编队已经形成空中、水面、水下三维立体,远、中、近程相结合的反舰作战体系。在空中,P一3C岸基反潜巡逻机承担编队的远程反舰作战任务;在水面,驱逐舰和护卫舰联合实施编队的中、近程反舰作战;在水下,潜艇为编队提供中程反舰打击能力 </p><p><br/>&nbsp;</p><p></p><p>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群接受检阅 <br/><br/><br/><br/>  在海上自卫队拥有的飞机中,具备反舰作战能力的主要是80架P一3C岸基反潜/舰巡逻机。该型飞机性能可靠、续航力17个小时、航程达7410千米,通过APS一115搜索雷达等手段搜索水面目标,最大武器装载量为8.74吨,翼下一次可挂载8枚导弹,利用“鱼叉”和ASM-1等反舰导弹攻击目标,作战半径距岸约2000千米。 <br/><br/>  日本从美国引进的“鱼叉”空舰导弹最大射程约130千米,飞行速度0.9马赫,采用惯性及主动雷达制导,可对付万吨级大型舰艇,如对付俄罗斯一般巡洋舰需要3枚、对付航母需要4枚、对付驱护舰仅需2枚导弹。 <br/><br/>  ASM-1空舰导弹是日本以“鱼叉”为蓝本,自行研制的第一种空舰导弹。这种亚音速导弹采用末端主动雷达制导,半穿甲,爆破战斗部重200千克,发射高度760~3048米,巡航高度15米,最大射程50千米,速度0.9马赫,据称命中率可达90%。该导弹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日本的F-1、F-4J、FS—X战斗机和P一3C反潜巡逻机等现役飞机都能挂载。改进型ASM一1C从1992年开始服役,最大射程增至65千米,编号为91式空射反舰导弹。 <br/><br/>  由于ASM-1射程较近,1988年提出了研制后续型号ASM-2的要求,主要是将制导方式改为惯性制导+末端红外制导,动力改为涡轮喷气发动机。1 995年,ASM·2空舰导弹正式装备航空和海上自卫队,两队计划联合采购1000枚,军用编号为93式空射反舰导弹。ASM一2与ASM一1外形基本相同,但采用了先进吸波材料,隐身性能更好;抗干扰能力更强,突防能力与命中精度得到提高;射程可达150千米。ASM-2导弹的使用将增加敌方舰艇的防御难度。 <br/><br/>  水面反舰作战能力 <br/><br/>  海上自卫队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都装备了日本80年代生产的G波段OPS-28型系列雷达。它主要用于探测和识别掠海高速飞行的导弹,扫描速率很高,能捕获超视距目标,有优良的探测性能和精确的分辨率。 <br/><br/>  海上自卫队除2艘“白根”级、2艘“榛名”级和1艘“山云”级驱逐舰外,其他39艘驱逐舰和9艘护卫舰都装备有2座四联装“鱼叉”或SSM一1 B反舰导弹发射装置。4个“八-八舰队”一次可携带反舰导弹21 6(56+56+56+48)枚。此外,还有9艘导弹艇装备了36座反舰导弹发射装置。驱逐舰大多装备“鱼叉”反舰导弹。该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由舰载直升机进行超视距目标指示,最大射程约为1 30千米,单发命中概率为95%。从演习情况看,“鱼叉”导弹齐射数量根据“鱼叉”导弹装载量、敌舰抗干扰能力以及对敌舰毁伤程度的要求而定。例如在打击抗干扰能力较强的俄罗斯6000~8000吨级大型舰艇时,最少需要齐射6枚、命中3枚,最多需要齐射16枚、命中8枚。“村雨”和“高波”级驱逐舰装备了2座四联装SSM-1B反舰导弹。该导弹同时也是日本两型导弹艇的主力装备。它由日本于90年代研制,长5.1米、直径0.35米、重660千克,采用涡轮喷气推进,制导方式为惯性+雷达高度表修正中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最大射程达150千米。 <br/><br/>  各舰配备的大、中口径舰炮可与反舰导弹配合,用来攻击近距离的海上目标。127毫米Mk42自动炮的射速为20~40发/分,对海射程24千米;奥托76毫米炮的射速为85发,分,对海射程16千米。日本最新建造的“高波”级驱逐舰,采用奥托·布莱达54倍口径127毫米舰炮,射速比美国Mk45型127毫米炮快1倍、达到45发/分,使用非增程炮弹的最大射程达23千米,可以发射北约国家该口径的所有弹种,用激光制导炮弹或GPS制导炮弹时可有效对付点目标,几乎不需要动用“鱼叉”反舰导弹或机载导弹;何况制导炮弹的成本远低于导弹,多舰齐射时的射速也不是远程导弹攻击所能比拟的。根据二战以来的海战统计,3~4发127毫米炮弹,就能够有效毁伤1000吨级的舰艇。 <br/><br/>  水下反舰作战能力 <br/><br/>  海上自卫队的所有18艘潜艇都装备有6具533毫米反潜鱼雷发射管,主要发射“鱼叉”潜舰导弹和89型线导鱼雷,承担舰艇编队的中程反舰作战任务。“鱼叉”反舰导弹是日本潜艇的主力反舰作战武器。18艘潜艇共计拥有10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每艘潜艇备有鱼雷和反舰导弹20枚,8艘艇共计备有360枚反舰导弹和鱼雷。 <br/><br/>  据报道,“亲潮”级不同于“春潮”级,加装了日本自行研制的智能水雷。这种水雷由潜艇水下布放,可在水中航行至指定海域潜伏。水雷上安装具有敌我识别能力的自导装置,在敌舰艇通过日寸能自动发起攻击,大大增强了“亲潮”级潜艇的反舰攻击力。 <br/><br/>  日本现役潜艇均装备ZQR-1拖曳线列阵声呐</p><p><br/>&nbsp;</p><p></p><p>日本自行研制的两联装88式(SSM-1B)反舰导弹 <br/><br/><br/>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作战能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舰艇编队已形成较强的空中、水面、水下三维立体,远、中、近程相结合的反潜作战体系。空中,由P一3C岸基反潜巡逻机承担远程反潜作战任务,舰载直升机在编队中遂行机动反潜作战;水面,驱逐舰和护卫舰联合实施近程反潜作战;水下,潜艇为编队提供中程反潜打击能力。 <br/><br/>  “八·八舰队”在执行机动反潜任务时的基本队形是:1艘“金刚”级驱逐舰在前,1艘直升机驱逐舰(旗舰)居中,5艘通用型驱逐舰呈半环形配置在直升机驱逐舰的侧前方,1艘防空型驱逐舰殿后。舰与舰之间的距离多为20链(约3700米),以保证舰载声呐能可靠地发现敌潜艇。每个舰队携带的8架舰载直升机,主要执行紧急反潜任务或水面舰艇反潜警戒范围外的反潜任务。 <br/><br/>  当发现有潜艇威胁后,“八-八舰队”通常采取舰机联合搜潜方式。首先,分批派出直升机(每批2~3架)到舰队前方搜索。直升机一般3机一组呈倒三角队形,在编队前方约3~10海里的区域、有敌情威胁的翼侧进行反潜搜索。进行声呐吊放作业时,反潜直升机悬停高度约13米,正常情况下悬停搜索两三分钟后即飞向下一个悬停点。如果情报准确,一般四五个回合即可测出目标位置。每组滞空搜索约2小时,1架直升机的有效搜索宽度为9千米,整个舰队在1小时内就能有效控制800~1000千米。的海域。在获取敌潜艇信息后,编队采取“范围搜索攻击”或“圆圈搜索攻击”的方式包围敌潜艇。当敌潜艇可能散布面积较大时,采取“范围搜索攻击”法,各舰负责45。扇面,不断缩小搜索范围;当敌潜艇可能散布面积较小时,则采取“圆圈搜索攻击”法,围绕包围圈机动,不断缩小包围圈,直至发现目标。此时,舰队的机载或舰载反潜武器数枚齐射,可一举将敌潜艇摧毁。 <br/><br/>  空中反潜作战能力 <br/><br/>  据2005~2006年(简氏舰船年鉴)统计,日本拥有80架P-3C岸基反潜巡逻机和91架SH-60J反潜直升机,携带鱼雷、深水炸弹等武器,承担远程和编队机动反潜作战任务。此外,为配合新型直升机驱逐舰的建造,日本开始在SH-60J的基础上发展SH-60K反潜直升机,并决定在2001~2005年和2005~2009年分别采购36架和23架。 <br/><br/>  空中搜潜能力 <br/><br/>  P-3C岸基反潜巡逻机最大飞行速度761千米,时,最大航程7410千米,实用升限8625米,续航时间17小时。该机可综合使用多种手段搜索探测潜艇,如机上装备的AN/APS-115频率捷变雷达能360。搜索,在3级海况下对潜艇潜望镜和通气管的探测距离分别为15海里和36海里。该机一次可携带87个声呐浮标,浮标采用全向主动探测或定向被动搜索等方式,工作时间1~8小时、作用距离1~10海里,可对高速、深潜、安静型潜艇进行探测、识别、跟踪、定位。 <br/><br/>  SH-60J“海鹰”直升机是日本在90年代引进美国技术改装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反潜直升机,已全部取代了日本以前使用的HSS-2B直升机。该机最大飞行速度250千米,时,升限3810米,航程1110千米,续航时间4.2小时;机上装备有APS-124搜索雷达、AQS-18吊放声呐以及声呐浮标等反潜探测设备。APS.124搜索雷达由美国在90年代专为“海鹰”系列直升机研制,具有发射功率大、对水面小目标搜索能力强、抗噪性能好等特点;在海况复杂时仍能对海平面进行360。远程搜索,有远程、中程和快速三种搜索模式,搜索距离最远可达296千米。AQS一18吊放声呐采用主动探测、被动监听和水下通信等工作方式,发射功率10千瓦,最大工作深度305米,作用距离达10海里。 <br/><br/>  对付装备消声瓦的新型潜艇,国外多采用探测信号不易衰减的低频声呐。据报道,日本将在SH-60K直升机上加装日本自行研制的先进低频主动声呐,其性能超过美国海军MH-60R直升机使用的AQS-22低频声呐。该机还将配备逆合成孔径雷达,这种雷达通过解析目标反射的雷达波多普勒偏移,可以识别目标的形状,并可得到类似照片质量的分辨率,对水面舰艇目标的搜索距离超过250千米。可见,SH-60K入役后,将显著提高海上自卫队空中对潜探测搜索能力。 <br/><br/>  空中攻潜能力 <br/><br/>  P3C飞机一次可携带8枚324毫米Mk46鱼雷或8枚Mk54深水炸弹等武器;SH-60J直升机也可挂载Mk46型鱼雷(2枚)和Mk54深水炸弹等反潜武器。Mk46鱼雷系美国80年代研制,是世界上首型采用热动力的自导鱼雷,采取主,被动声自导方式,引信为触发和电磁非触发两种类型,战斗部重44千克,最大射程达11千米/40节。在良好水文条件下,单雷命中目标概率为0.5,双雷命中概率可达O_75左右。该型鱼雷攻击目标深度6~61 0米。Mk46-5A型鱼雷还带有最大作用距离为1500米的主,被动声自导装置。 <br/><br/>  Mk54深水炸弹由于定深仅为7.6~38米,所以只能攻击通气管状态或下潜不深的潜艇。其命中概率与载机定位精度、进入投弹方向及连续投弹的数量有关。而P-3C具有多种先进搜索设备,对目标跟踪、定位准确度较高,加之携带深水炸弹数量较多(6~14枚),故单机一次击毁潜艇的概率大于0.4;对水面状态或潜望状态的潜艇,单机一次投弹(8~14枚)攻击便可毁伤目标。 <br/><br/>  SH-60K直升机携带的反潜武器包括MK46-5型和日产97式等鱼雷。97型鱼雷采用双航速(搜索阶段为低航速、攻击时为高航速),可攻击高速、深潜目标。该型鱼雷增强了在浅水区对付潜艇的能力,而且其声制导系统可根据声呐探测到的声音信号确定目标,有效地对付装有消声瓦的现代安静型潜艇。 <br/><br/><br/></p><p></p><p>日本海上自卫队亲潮级常规潜艇紧急上浮 <br/><br/><br/><br/>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日本成为军事大国的野心不断膨胀。2005年11月22日,在日本自民党建党50周年纪念大会上,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正式公布了《宪法修改草案》,企图大幅修改和平宪法,将日本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并允许自卫军行使“集体自卫权”以及在海外使用武力。其实,从军事战略、武器装备及作战能力等方面看,日本自卫队已经有了“自卫军化”的实质,缺的只是法律条文。 <br/><br/>  海上自卫队是日本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力在亚洲居首位。近年来加速现代化进程屡有大动作,新发展的舰艇等装备不断超越“自卫”范围,明显呈现出远洋化、进攻化的趋势。为让读者了解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本文将从反舰作战、反潜作战、防空作战、电子战、反水雷战五方面详细剖析。 <br/><br/>  日本海上自卫队反舰作战能力 <br/><br/>  反舰作战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重要的作战样式之一。与反潜和防空作战中全部采用美制导弹不同,日本新近服役的舰艇(包括“村雨”和“高波”级驱逐舰、研制中的改进型“金刚”级驱逐舰、“隼”级和“1号”级导弹艇等)全部采用日本国产的SSM一1导弹。 <br/><br/>  反舰作战特点 <br/><br/>  海上自卫队对海作战构想,一是与航空自卫队协同作战,先实施空中打击再出动舰艇攻击(在兵力占优时,可以不等待空中支援便直接攻击敌舰);二是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主导思想是“分散使用兵力等于无谓的消耗,应尽量避免”。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能用于反舰作战的兵力,主要包括44艘驱逐舰、9艘护卫舰、18艘潜艇、9艘导弹艇和80架P一3C岸基反潜巡逻机等。 <br/><br/>  用反舰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 <br/><br/>  海上自卫队对舰攻击的作战构想,主要是以“鱼叉”、SSM-1等反舰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分为两个作战阶段,一是获取情报、决策指挥,包括对舰警戒,获得敌方情报并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对海搜索方案,使用被动传感器并实施电子管制;二是接近敌舰、实施攻击,包括舰艇编队行动,利用地形、岛礁隐蔽,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或发动突然袭击。 <br/><br/>  8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以在研的SSM一1岸舰导弹为基础发展舰对舰导弹,以替换水面舰艇上装备的美制AGM一84“鱼叉”反舰导弹。舰载SSM-1B反舰导弹于1990年12月定型,它可以接收来自SH-60J直升机、E-2C和E一767预警机、EP一3电子战飞机等平台的目标指示信息,能够超视距打击1 50千米远的各种水面目标。日本自1994年又开始研制SSM-2岸舰导弹,海上自卫队准备将其改进成垂直发射的舰舰导弹。 <br/><br/>  潜艇对舰攻击以潜射导弹为主 <br/><br/>  日本潜艇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对日本周边海域进行警戒和防御,战时辅助“八·八舰队”和航空自卫队封锁宗谷、对马和津轻等海峡。为此,长期以来在这3个海峡各配备2艘潜艇执行战备巡逻任务,主要泊地是濑户内海的吴港和东海岸的横须贺。潜对舰攻击的主要手段是潜射导弹和鱼雷。但由于海上自卫队的潜艇都是常规动力潜艇,不能长时间潜航接近敌方军舰,所以日本潜艇对舰攻击一般是以潜舰导弹而不是短射程的鱼雷为主。在作战使用时,先从己方部队获得目标情报,同时用本艇的被动声呐确定敌舰位置,然后发射“鱼叉”潜舰导弹实施对舰攻击。 <br/><br/>  海上自卫队没有战斗航空兵 <br/><br/>  与美、俄、英等国家以及二战中的日军不同,日本海上自卫队没有装备战斗机和攻击机,只拥有战斗支援和后勤支援飞机。可能的原因,一是日本四面环海、国土狭小,航空自卫队的防御和进攻任务包括了海上,海上自卫队没有必要再重复建设战斗航空兵部队;二是日本自卫队把战争定位在了美日联合作战,日方主要负责岸基反潜、近岸扫雷、侦察、巡逻等战斗支援任务,海上作战主要交给美国海军航空兵和驻日美军岸基航空兵完成。 <br/><br/>  海上自卫队舰艇编队已经形成空中、水面、水下三维立体,远、中、近程相结合的反舰作战体系。在空中,P一3C岸基反潜巡逻机承担编队的远程反舰作战任务;在水面,驱逐舰和护卫舰联合实施编队的中、近程反舰作战;在水下,潜艇为编队提供中程反舰打击能力 </p><p><br/>&nbsp;</p><p></p><p>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群接受检阅 <br/><br/><br/><br/>  在海上自卫队拥有的飞机中,具备反舰作战能力的主要是80架P一3C岸基反潜/舰巡逻机。该型飞机性能可靠、续航力17个小时、航程达7410千米,通过APS一115搜索雷达等手段搜索水面目标,最大武器装载量为8.74吨,翼下一次可挂载8枚导弹,利用“鱼叉”和ASM-1等反舰导弹攻击目标,作战半径距岸约2000千米。 <br/><br/>  日本从美国引进的“鱼叉”空舰导弹最大射程约130千米,飞行速度0.9马赫,采用惯性及主动雷达制导,可对付万吨级大型舰艇,如对付俄罗斯一般巡洋舰需要3枚、对付航母需要4枚、对付驱护舰仅需2枚导弹。 <br/><br/>  ASM-1空舰导弹是日本以“鱼叉”为蓝本,自行研制的第一种空舰导弹。这种亚音速导弹采用末端主动雷达制导,半穿甲,爆破战斗部重200千克,发射高度760~3048米,巡航高度15米,最大射程50千米,速度0.9马赫,据称命中率可达90%。该导弹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日本的F-1、F-4J、FS—X战斗机和P一3C反潜巡逻机等现役飞机都能挂载。改进型ASM一1C从1992年开始服役,最大射程增至65千米,编号为91式空射反舰导弹。 <br/><br/>  由于ASM-1射程较近,1988年提出了研制后续型号ASM-2的要求,主要是将制导方式改为惯性制导+末端红外制导,动力改为涡轮喷气发动机。1 995年,ASM·2空舰导弹正式装备航空和海上自卫队,两队计划联合采购1000枚,军用编号为93式空射反舰导弹。ASM一2与ASM一1外形基本相同,但采用了先进吸波材料,隐身性能更好;抗干扰能力更强,突防能力与命中精度得到提高;射程可达150千米。ASM-2导弹的使用将增加敌方舰艇的防御难度。 <br/><br/>  水面反舰作战能力 <br/><br/>  海上自卫队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都装备了日本80年代生产的G波段OPS-28型系列雷达。它主要用于探测和识别掠海高速飞行的导弹,扫描速率很高,能捕获超视距目标,有优良的探测性能和精确的分辨率。 <br/><br/>  海上自卫队除2艘“白根”级、2艘“榛名”级和1艘“山云”级驱逐舰外,其他39艘驱逐舰和9艘护卫舰都装备有2座四联装“鱼叉”或SSM一1 B反舰导弹发射装置。4个“八-八舰队”一次可携带反舰导弹21 6(56+56+56+48)枚。此外,还有9艘导弹艇装备了36座反舰导弹发射装置。驱逐舰大多装备“鱼叉”反舰导弹。该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由舰载直升机进行超视距目标指示,最大射程约为1 30千米,单发命中概率为95%。从演习情况看,“鱼叉”导弹齐射数量根据“鱼叉”导弹装载量、敌舰抗干扰能力以及对敌舰毁伤程度的要求而定。例如在打击抗干扰能力较强的俄罗斯6000~8000吨级大型舰艇时,最少需要齐射6枚、命中3枚,最多需要齐射16枚、命中8枚。“村雨”和“高波”级驱逐舰装备了2座四联装SSM-1B反舰导弹。该导弹同时也是日本两型导弹艇的主力装备。它由日本于90年代研制,长5.1米、直径0.35米、重660千克,采用涡轮喷气推进,制导方式为惯性+雷达高度表修正中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最大射程达150千米。 <br/><br/>  各舰配备的大、中口径舰炮可与反舰导弹配合,用来攻击近距离的海上目标。127毫米Mk42自动炮的射速为20~40发/分,对海射程24千米;奥托76毫米炮的射速为85发,分,对海射程16千米。日本最新建造的“高波”级驱逐舰,采用奥托·布莱达54倍口径127毫米舰炮,射速比美国Mk45型127毫米炮快1倍、达到45发/分,使用非增程炮弹的最大射程达23千米,可以发射北约国家该口径的所有弹种,用激光制导炮弹或GPS制导炮弹时可有效对付点目标,几乎不需要动用“鱼叉”反舰导弹或机载导弹;何况制导炮弹的成本远低于导弹,多舰齐射时的射速也不是远程导弹攻击所能比拟的。根据二战以来的海战统计,3~4发127毫米炮弹,就能够有效毁伤1000吨级的舰艇。 <br/><br/>  水下反舰作战能力 <br/><br/>  海上自卫队的所有18艘潜艇都装备有6具533毫米反潜鱼雷发射管,主要发射“鱼叉”潜舰导弹和89型线导鱼雷,承担舰艇编队的中程反舰作战任务。“鱼叉”反舰导弹是日本潜艇的主力反舰作战武器。18艘潜艇共计拥有10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每艘潜艇备有鱼雷和反舰导弹20枚,8艘艇共计备有360枚反舰导弹和鱼雷。 <br/><br/>  据报道,“亲潮”级不同于“春潮”级,加装了日本自行研制的智能水雷。这种水雷由潜艇水下布放,可在水中航行至指定海域潜伏。水雷上安装具有敌我识别能力的自导装置,在敌舰艇通过日寸能自动发起攻击,大大增强了“亲潮”级潜艇的反舰攻击力。 <br/><br/>  日本现役潜艇均装备ZQR-1拖曳线列阵声呐</p><p><br/>&nbsp;</p><p></p><p>日本自行研制的两联装88式(SSM-1B)反舰导弹 <br/><br/><br/>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作战能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舰艇编队已形成较强的空中、水面、水下三维立体,远、中、近程相结合的反潜作战体系。空中,由P一3C岸基反潜巡逻机承担远程反潜作战任务,舰载直升机在编队中遂行机动反潜作战;水面,驱逐舰和护卫舰联合实施近程反潜作战;水下,潜艇为编队提供中程反潜打击能力。 <br/><br/>  “八·八舰队”在执行机动反潜任务时的基本队形是:1艘“金刚”级驱逐舰在前,1艘直升机驱逐舰(旗舰)居中,5艘通用型驱逐舰呈半环形配置在直升机驱逐舰的侧前方,1艘防空型驱逐舰殿后。舰与舰之间的距离多为20链(约3700米),以保证舰载声呐能可靠地发现敌潜艇。每个舰队携带的8架舰载直升机,主要执行紧急反潜任务或水面舰艇反潜警戒范围外的反潜任务。 <br/><br/>  当发现有潜艇威胁后,“八-八舰队”通常采取舰机联合搜潜方式。首先,分批派出直升机(每批2~3架)到舰队前方搜索。直升机一般3机一组呈倒三角队形,在编队前方约3~10海里的区域、有敌情威胁的翼侧进行反潜搜索。进行声呐吊放作业时,反潜直升机悬停高度约13米,正常情况下悬停搜索两三分钟后即飞向下一个悬停点。如果情报准确,一般四五个回合即可测出目标位置。每组滞空搜索约2小时,1架直升机的有效搜索宽度为9千米,整个舰队在1小时内就能有效控制800~1000千米。的海域。在获取敌潜艇信息后,编队采取“范围搜索攻击”或“圆圈搜索攻击”的方式包围敌潜艇。当敌潜艇可能散布面积较大时,采取“范围搜索攻击”法,各舰负责45。扇面,不断缩小搜索范围;当敌潜艇可能散布面积较小时,则采取“圆圈搜索攻击”法,围绕包围圈机动,不断缩小包围圈,直至发现目标。此时,舰队的机载或舰载反潜武器数枚齐射,可一举将敌潜艇摧毁。 <br/><br/>  空中反潜作战能力 <br/><br/>  据2005~2006年(简氏舰船年鉴)统计,日本拥有80架P-3C岸基反潜巡逻机和91架SH-60J反潜直升机,携带鱼雷、深水炸弹等武器,承担远程和编队机动反潜作战任务。此外,为配合新型直升机驱逐舰的建造,日本开始在SH-60J的基础上发展SH-60K反潜直升机,并决定在2001~2005年和2005~2009年分别采购36架和23架。 <br/><br/>  空中搜潜能力 <br/><br/>  P-3C岸基反潜巡逻机最大飞行速度761千米,时,最大航程7410千米,实用升限8625米,续航时间17小时。该机可综合使用多种手段搜索探测潜艇,如机上装备的AN/APS-115频率捷变雷达能360。搜索,在3级海况下对潜艇潜望镜和通气管的探测距离分别为15海里和36海里。该机一次可携带87个声呐浮标,浮标采用全向主动探测或定向被动搜索等方式,工作时间1~8小时、作用距离1~10海里,可对高速、深潜、安静型潜艇进行探测、识别、跟踪、定位。 <br/><br/>  SH-60J“海鹰”直升机是日本在90年代引进美国技术改装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反潜直升机,已全部取代了日本以前使用的HSS-2B直升机。该机最大飞行速度250千米,时,升限3810米,航程1110千米,续航时间4.2小时;机上装备有APS-124搜索雷达、AQS-18吊放声呐以及声呐浮标等反潜探测设备。APS.124搜索雷达由美国在90年代专为“海鹰”系列直升机研制,具有发射功率大、对水面小目标搜索能力强、抗噪性能好等特点;在海况复杂时仍能对海平面进行360。远程搜索,有远程、中程和快速三种搜索模式,搜索距离最远可达296千米。AQS一18吊放声呐采用主动探测、被动监听和水下通信等工作方式,发射功率10千瓦,最大工作深度305米,作用距离达10海里。 <br/><br/>  对付装备消声瓦的新型潜艇,国外多采用探测信号不易衰减的低频声呐。据报道,日本将在SH-60K直升机上加装日本自行研制的先进低频主动声呐,其性能超过美国海军MH-60R直升机使用的AQS-22低频声呐。该机还将配备逆合成孔径雷达,这种雷达通过解析目标反射的雷达波多普勒偏移,可以识别目标的形状,并可得到类似照片质量的分辨率,对水面舰艇目标的搜索距离超过250千米。可见,SH-60K入役后,将显著提高海上自卫队空中对潜探测搜索能力。 <br/><br/>  空中攻潜能力 <br/><br/>  P3C飞机一次可携带8枚324毫米Mk46鱼雷或8枚Mk54深水炸弹等武器;SH-60J直升机也可挂载Mk46型鱼雷(2枚)和Mk54深水炸弹等反潜武器。Mk46鱼雷系美国80年代研制,是世界上首型采用热动力的自导鱼雷,采取主,被动声自导方式,引信为触发和电磁非触发两种类型,战斗部重44千克,最大射程达11千米/40节。在良好水文条件下,单雷命中目标概率为0.5,双雷命中概率可达O_75左右。该型鱼雷攻击目标深度6~61 0米。Mk46-5A型鱼雷还带有最大作用距离为1500米的主,被动声自导装置。 <br/><br/>  Mk54深水炸弹由于定深仅为7.6~38米,所以只能攻击通气管状态或下潜不深的潜艇。其命中概率与载机定位精度、进入投弹方向及连续投弹的数量有关。而P-3C具有多种先进搜索设备,对目标跟踪、定位准确度较高,加之携带深水炸弹数量较多(6~14枚),故单机一次击毁潜艇的概率大于0.4;对水面状态或潜望状态的潜艇,单机一次投弹(8~14枚)攻击便可毁伤目标。 <br/><br/>  SH-60K直升机携带的反潜武器包括MK46-5型和日产97式等鱼雷。97型鱼雷采用双航速(搜索阶段为低航速、攻击时为高航速),可攻击高速、深潜目标。该型鱼雷增强了在浅水区对付潜艇的能力,而且其声制导系统可根据声呐探测到的声音信号确定目标,有效地对付装有消声瓦的现代安静型潜艇。 <br/><br/><br/></p>
鬼子的反潜能力还是不能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