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主席看《泰坦尼克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24:11
<p class="pp" align="center">⊙江主席拟请政治局同志看《泰坦尼克号》⊙</p><p class="pp">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3月9日上午参加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讨论时说:“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最近要上演一部叫《泰坦尼克号》的电影,过去叫《冰海沉船》,花了二亿五拍的这部电影,现在收入已经十亿,这也是风险投资啊。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在上海看了不少好莱坞的片子,好的片子有《乱世佳人》、《一曲难忘》、《魂断兰桥》。这次我请政治局的同志也去看一看,不是说宣传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是说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切不可以以为只有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齐鲁晚报》1998.3.13 杨程) </p><p class="pp" align="center">⊙「奥斯卡」给中国电影的启示⊙ </p><p class="pp">全球注目的美国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结果将于3月23日揭晓。“奥斯卡”作为一项电影评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电影业的发展,并产生全球性的广泛影响,也给正艰难地寻求自身发展出路的中国电影良多启示。由国内电影界专家评定的金鸡奖,与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会员们投票选出的奥斯卡金像奖有相似之处,然而,金像奖历经70年“宝刀未老”,可金鸡奖却在走下坡路。 </p><p class="pp">“奥斯卡”为何越办越红火? </p><p class="pp">一、因为奥斯卡奖科学、公正的评选标准和富有远见的评选结果。这种评选逐渐在观众中产生的毋庸置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会直接对提名未提名、获奖未获奖的影片票房产生巨大影响。任何影片和影人,只要和“奥斯卡大叔”沾上边,票房和身价便会大幅度看涨,每部获提名影片可多盈利2000万美元左右,就不用说获得大奖的影片了。 </p><p class="pp">二、据中国影协党组副书记高鸿 介绍,由于国产电影在生产后难以及时发行放映,致使“双奖”的评选显得滞后。同样是对年度的大评选,奥斯卡金像奖一般在第二年3月即可见分晓,而“双奖”则往往要第二年年底,参评的影片早过了放映档期,观众们也对它们失去了新鲜感,得奖不得奖,不过是“盖棺定论”罢了。 </p><p class="pp">三、奥斯卡颁奖活动成功的商业操作,就更令其他电影节、电影评奖活动的主办者只有羡慕的份儿了。据介绍,转播电视直播权一直是奥斯卡颁奖活动收入的重要来源。1994年第66届金像奖颁奖时,美国广播公司(ABC)为了购得颁奖典礼实况转播权,掏出了650万美元。当年转播时的广告费高达每秒15万美元。而去年的第六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影协想尽办法才筹集了400万元,甚至还不及前几届资金的半数。囊中羞涩使电影节的很多活动不得不压缩、削减。奥斯卡奖成功的商业操作似乎能给中国电影很多启示。 </p><p class="pp">中国电影评论协会章柏青副会长说:“要让商家看好“金鸡百花”,使电影节走向市场,首先还得提高国产片的质量。否则,就凭现在老百姓对“金鸡百花”的关注度,哪个商家愿意多出钱呢? </p><p class="pp">看来,要让中国电影真正走出国门,需要做的、学的还很多。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重庆晚报》1998.3.13 田梅 戴军农) </p><p class="pp" align="center">⊙1997:外籍导演水漫好莱坞⊙ </p><p class="pp">1997年外籍导演轮番轰炸好莱坞的情景,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德国的沃尔夫冈.彼德森(《空军一号》)、荷兰的保罗.范赫文(《星际舰队》)、中国台湾的李安(《冰雪暴》)、中国香港的吴宇森(变脸》)等人,在好莱坞拍摄的影片均是叫好又叫座,令美国本土的导演汗颜不已。 </p><p class="pp">欧洲导演大展身手。 </p><p class="pp">来好莱坞打江山的外籍导演均非平庸之辈,导演风格、手法迥异于美国同行。以难缠著称的好莱坞大牌影星对才华横溢的外籍导演也心存敬畏、十分合作。其中有沃尔夫冈.彼德森的《空军一号》、荷兰的保罗.范赫文的《星际舰队》、简.德邦的《海上惊情.续集》、法国的让.彼德森.热内的《异形复活.4》、爱尔兰的尼尔.乔丹的《屠夫男孩》、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造雨者》(又译《超级说客》)。 </p><p class="pp">中国导演占尽春光。 </p><p class="pp">今年在好莱坞占尽春光的外来户非中国港台导演莫属。吴宇森、王颖、李安、王晶、徐克、林岭东、唐季礼、黄志强、于仁泰、陈可辛等纷纷前往好莱坞“安营扎寨”,刮起了令美国本土导演望而生畏的“中国风”。其中有李安的《冰雪暴》、徐克的《双重火力》和《迎头痛击》、唐季礼的《美少女战士》、林岭东的《硬闯100%危险》、陈可辛的《苏茜与大力士》、吴宇森的《变脸》等。 </p><p class="pp">在国际交往日趋密切、全球一村的时代背景下,尽管好莱坞电影依旧一统天下、席卷各国影坛,但由于各民族优秀导演的积极参与,好莱坞影片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外籍导演因此得以在银色之都争奇斗艳,形成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上海译报》1998.3.12 红尘) </p><hr/><p class="pp"><b>※观察家※</b> </p><p class="pp" align="center">☆中国名导评说《泰坦尼克号》☆ </p><p class="pp">对《泰坦尼克号》,中国的电影行家有何评价呢? </p><p class="pp">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认为:《泰坦尼克号》可能会赢得全世界观众的欢迎,但就“电影”而言,该片不过是玩了一次抛撒金钱的游戏而已。 </p><p class="pp">导演冯小宁说:“我认为《泰坦尼克号》与我们目前拍摄的中国电影相比,是非常荒唐的一件事。中国大片的概念是思想和主题,投资其次;而好莱坞玩的是金钱,把我们拍摄的一些战争片子拿出来看一看,我们不差;把我们的一些演员拉出来看一看,我们也不差。我们缺的是资金。如果将《泰坦尼克号》的投资放在《红河谷》上,或者是放在中国导演的其他作品上,那么无论是奥斯卡,还是其他什么国际奖,都将因中国电影而改写许多颁奖规则。我不认为《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好作品,我承认它是一部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 </p><p class="pp">张艺谋说“我个人并不感到惊奇,作为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的大奖,奥斯卡有它的神圣性和权威性。但它也喜欢凑热闹,因此《泰坦尼克号》也就有了这份幸运。我个人认为,影片的实际效果和它的受宠程度不成正比,有点名不符实。” </p><p class="pp">女导演史蜀芹认为:“《泰坦尼克号》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但男女主角演技平庸。尤其是女主角表演做作,既没有体现本世纪初的人物风貌,也不能甩开历史隔膜用现代意识去表演。男主角对角色的塑造也较为肤浅。”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金陵晚报》1998.3.26 成扈) </p><p class="pp" align="center">☆优秀电影剧本为何难出炉☆ </p><p class="pp">电影剧本告急,是当前各电影制片厂普遍的状况。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众多的专业剧作家交不出象样的剧本呢? </p><p class="pp">首先是机制上的问题。 </p><p class="pp">目前我国电影制片厂和拍摄单位之多恐怕已达最高纪录,数量虽多,却再没有了像五、六十年代厂家自己的创作群体和挂钩剧作家。现在各单位都不再化力气抓剧本的创作,更谈不上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剧作家队伍了。现在各制片单位对剧本基本上都采取“拿来主义”办法,即找现成的剧本。但现成的好剧本不会从天而降,与制片厂和拍摄单位基本处于“断线”状态的作者怎么可能不断地写出好的剧本呢? </p><p class="pp">其次是剧作家的地位不高。 </p><p class="pp">北京电影学院近几届文学专业毕业生几乎无一从事专业电影剧本创作。编剧在摄制组的地位很低,剧本往往被改得面目全非。有的编剧把辛苦几年写的剧本送呈导演,导演取其思路或素材另起炉灶,实际上是剽窃原作,最后化几百元“退稿费”就把原编剧打发了。 </p><p class="pp">再有就是稿酬问题。 </p><p class="pp">按有关标准,一部电影剧本的稿酬仅数千元,从体验生活到修改完毕至少得化一、二年的时间。而一部电视剧每集稿酬8000元,写三、五天就是一集,一部20集的电视剧就是十六万元,是写电影剧本的50倍。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金陵晚报》1998.3.20 周言) </p><p class="pp" align="center">☆'97好莱坞影片回顾☆ </p><p class="pp">纵观去年好莱坞的卖座影片,无论在片种、摄影技巧及戏剧元素方面和96年相比极其相像,真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万变不离其宗。 </p><p class="pp">改编改编再改编。 </p><p class="pp">文学名著、漫画及经典电视剧依然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创作来源。只要会电影嘘头,即便没有多少内涵也能招来不少观众。 </p><p class="pp">程式化的大制作。 </p><p class="pp">好莱坞的大制作发展下来似乎已程式化,江郎才尽到了自己炒自己的地步。《惊天动地》炒自《石破天惊》、《生死时速续集》与上集无甚区别、《空军一号》炒自《最高危机》。 </p><p class="pp">刺激观众的心理。 </p><p class="pp">惊粟电影似乎是好莱坞的一大法宝,普通人对外星来的“异物”有说不出的恐惧。前年有《天煞》,去年有《外星人玩转地球》和《黑超特警组》,可对观众来说对外星人的恐惧已经是一蟹不如一蟹,今年不知又要搞出个什么来刺激一下观众麻木的神经。 </p><p class="pp">灾难片特技成灾。 </p><p class="pp">龙卷风、火灾等,不过都是电脑特技而已,观众已提不起多少兴趣。《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再次证明:故事与表演才是电影的灵魂,特技只是绿叶而已。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文化导报》1998.3.6 越洋) </p><p class="pp" align="center">☆中国电视四大病☆ </p><p class="pp">一、克隆。 </p><p class="pp">各地通过有线电视都能看到二十几个电视频道,尽管各台报道内容有所不同,但拍摄手法、节目样式、编排程序以及播音员、主持人的架势几乎一致—一水儿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翻版。 </p><p class="pp">二、罐头。 </p><p class="pp">中国的“现场直播”字样很少出现在屏幕上,尤其是新闻节目—最需要发挥电视现场同步记录功能的原生态的新闻传播,成了“罐头”—总是滞后播出。 </p><p class="pp">三、贵族。 </p><p class="pp">谁在看电视?谁是中国电视观众的主体?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原因,只有城市兰领才有大量时间看电视节目。这一基本事实,不仅被中国电视界所忽略,而且,电视人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所处的文化环境,使他们往往把自己生活小圈子里的人当成了电视观众的主体,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电视节目反而是办给白领看的这个事实。 </p><p class="pp">四、迷糊。 </p><p class="pp">一般认为,新闻是电视台的第一语言,很多电视台也把办好新闻节目作为头等大事。这实在是人云亦云,是中国电视的最大误区。其实很多人知道,老百姓看电视主要是看剧情片和娱乐节目。报纸本质上是属于新闻的,而电视不是,电视一出生就是为娱乐的。这一点认识不清,带来的后果就是中央台《东方时空》的改版—从本来欲给人轻松的早晨而变为现在一大清早就让人听教诲,看沉重。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齐鲁晚报》1998.3.20 张莹) </p><hr/><p class="pp"><b>※聚焦点※ </b></p><p class="pp" align="center">●一些历史学家尝试写小说● </p><p class="pp">影视圈和文学界眼下正看好历史题材,但对于创作中大量不尊重历史事实,谬误百出的“戏说”,历史学家深感遗憾。一些历史学家本着澄清重大谬误传说,传播历史研究成果的初衷,纷纷尝试创作历史小说。 </p><p class="pp">明史专家王春瑜教授指出:“历史学家创作历史小说是文学和历史的联手。历来文史不分家,史学家写历史小说,这可说是史学家的回归,是可喜的文化现象。”清史专家周远廉教授指出:“文艺界作家写历史小说须有相当历史修养,了解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其构思情节才不至于出圈、闹笑话。而历史学家写小说,一方面发挥史实确凿的优势,另一方面不要“步步为营”,应在文字想象方面下功夫。”宋史家王曾瑜教授坦言:“历史小说的创作比历史研究还不易,这是史学工作跨专业的尝试。历史小说不是天马行空,其创作要符合那个时代的语言环境,不能让宋人说今人的话。” </p><p class="pp">学者们普遍认为,历史小说若只注重可读性,不顾历史事实一味地戏说,不仅误导了大众的文化口味,还糟蹋了历史。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齐鲁晚报》1998.3.18 明子) </p><p class="pp" align="center">●北京电影市场趋于成熟● </p><p class="pp">自1993年电影体制改革以来,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电影市场率先较好地完成了体制转轨,从而逐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显示出活力。在全国电影市场普遍滑坡的状况下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全国电影行业的主力市场。1997年票房总收入达到1.17亿元,上升幅度居全国之冠。 </p><p class="pp">最可喜的是,去年票房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引进大片不及国产影片。经过几年的摸索,北京电影市场基本趋于成熟。全新的运作方式,科学合理的策划宣传,循序渐进地开发出市场的潜力。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江南晚报》1998.3.12 黑父) </p><hr/><p class="pp"><b>※资料库※</b> </p><p class="pp" align="center">★各国争拍《泰坦尼克号》★ </p><p class="pp">连同今年詹姆斯拍的《泰坦尼克号》,共有六部剧情片三部纪录片以这一海难惨剧为题材。 </p><p class="pp">《TITANIC》(《泰坦尼克号》)德国 1943年拍摄。<br/>第一部泰坦尼克电影。被用着反英宣传片。主角是德国籍大副,因英国资本家的无能,令他无法挽救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命运。 </p><p class="pp">《TITANIC》(《泰坦尼克号》)美国 1953年拍摄。<br/>影片的前半部用了大量的对白交待人物。影片后半段紧张刺激的场面接踵而来,面对生离死别,亦不乏感人的场面。 </p><p class="pp">《A NIGHT TO REMEMB ER》(《冰海沉船记》)英国 1958年拍摄。<br/>以群戏方式描写邮船遇险过程的影片,没有人是主角。影片在开始后半小时就到了沉船的戏,花80分钟描写乘客仓皇逃命的过程。救生船上惊惶脸孔场面是全片的精华。本片被誉为有关泰坦尼克号的最佳影片。 </p><p class="pp">《S.O.S. TITANIC》(《泰坦尼克号邮船遇险记》)美国 1979年拍摄。<br/>本片是电视制片长片,以纪录戏剧形式拍摄。集中在人物性格的刻划上,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沉船灾难场面,但导演细腻的手法却值得观赏。 </p><p class="pp">《RAISE THE TITANIC》(《泰坦尼克邮船重见天日》)美国 1980年拍摄。<br/>本片有一个不错的构想:在泰坦尼克邮船遇险后70年,终于将它捞出水面,从船上的蛛丝马迹,重组失事过程。 </p><p class="pp">《TITANIC:A QUESTION OF MURDER》(《泰坦尼克号:一个谋杀?》美国 1983年拍摄。<br/>纪录片。 </p><p class="pp">《TITANIC:THE NIGHT AND THE DREAM》(《泰坦尼克号:夜与梦》)美国 1986年拍摄。<br/>纪录片。 </p><p class="pp">《TITANIC》(《泰坦尼克号》)美国 1995年拍摄。<br/>纪录片。 </p><p class="pp">《TITANIC》(《泰坦尼克号》)美国 1997年拍摄。<br/>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公司投入电影史上创纪录的二亿五千万美元制作费。该片以灾难事件为背景其真正主题是一段虚构的爱情悲剧故事。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文化导报》1998.3.6 霜影 尔冈) </p><p class="pp" align="center">★第三届“巴黎之光奖”获奖名单★ </p><p class="pp">&nbsp; <table height="383" width="94%" align="center" border="1"><tbody><tr><td colspan="2"><div align="center">奖项</div></td><td width="29%"><div align="center">获奖者</div></td><td width="38%"><div align="center">获奖影片</div></td></tr><tr><td colspan="2">最佳影片</td><td width="29%">&nbsp;</td><td width="38%">《马瑞斯与珍娜特》<br/>导演:罗伯特.盖帝吉安</td></tr><tr><td colspan="2">最佳导演</td><td width="29%">卢贝松</td><td width="38%">《第五元素》 </td></tr><tr><td colspan="2">最佳女主角</td><td width="29%">咪呜—咪呜<br/>(MIOU—MIOU)</td><td width="38%">《乾洗》(NETTOYAGE A SEC)<br/>导演:安娜.冯丹尔</td></tr><tr><td colspan="2">最佳男主角</td><td width="29%">米榭尔.希候<br/>(MICHEL SERRAULT)</td><td width="38%">《起手无回》(RIEN NE VA PLUS )<br/>导演:克劳德.夏布洛</td></tr><tr><td colspan="2">最佳剧本</td><td width="29%">曼纽.波瑞尔<br/>(MANUEL POIRIER)<br/>尚.法朗索斯.夸耶 <br/>(JEAN FRANSOI SGOYET)</td><td width="38%">《日落前决定爱不爱你》</td></tr><tr><td colspan="2">最佳外语片</td><td width="29%">&nbsp;</td><td width="38%">《BRASSED OFF》<br/>导演:马克.艾尔曼/英国 </td></tr><tr><td width="14%" rowspan="2">巴黎首轮电视台观众及《巴黎市民报》读者共同票选的</td><td width="19%">最佳新进女演员</td><td width="29%">艾玛.德.卡娜<br/>(EMMA DE CAUNES)</td><td width="38%">《一位兄长》</td></tr><tr><td width="19%" height="74">最佳新进男演员<br/></td><td width="29%" height="74">文森.艾尔巴兹<br/>(VINCENTELBAZ) </td><td width="38%" height="74">《登山队》<br/>(LES RANDONNEURS)<br/>《实情即使我撒谎》<br/>(LAVERITE SI JE MANS ) </td></tr></tbody></table></p><p class="pp" align="right">(摘自《世界电影》1998.3 梁志远) </p><hr/><p class="pp"><b>※银海星空※</b> </p><p class="pp" align="center">○两度获奥斯卡奖的中国人○ </p><p class="pp">中国血统的美国电影摄影艺术家黄宗沾1898年生于广东台山。1904年随父迁居美国华盛顿州帕斯科镇。17岁时赴洛杉矶,在一家照相馆里工作。后又在电影制片公司摄影棚当清洁工,周薪10美元。 </p><p class="pp">此间,他有空就去熟悉手摇摄影机、摄影棚灯光设备和影片洗印过程。不久便当上了第二助理摄影师。1922年,他给大明星明特小姐拍照,把她的浅兰色眼睛拍的乌黑有神,而当时因胶卷原因一般摄影师都无法做到。不久,他便在明特主演的《命运之歌》中当了第一摄影师。该片拍的很成功,从此建立起声望,所有的兰眼睛明星都要找他拍片。 </p><p class="pp">自1917起的59年间,他共为好莱坞拍摄了118部黑白和彩色故事片,其中有16部列入奥斯卡“最佳电影摄影”名单,并于1955年、1966年分别以《玫瑰纹身》、《赫特》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摄影金像奖”。 </p><p class="pp">1976年7月12日,黄宗沾在美国逝世。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重庆晚报》1998.3.13 田梅 戴军农) </p><hr/><p class="pp"><b>※影视短笺※ </b></p><p class="pp" align="center">◇《荆轲刺秦王》目标锁定奥斯卡◇ </p><p class="pp">好称“历史大片”的《荆轲刺秦王》耗资6000万美元,拍了38万尺胶片,定于今年10月前往欧洲、美国和日本上映,并将目标瞄准奥斯卡八大奖项。 </p><p class="pp">此片是第一次启用电脑剪片,片长两个半小时,将出国际版和东南亚版,两版的主要差别是东南亚版有巩俐唱的主题歌,而国际版则没有。 </p><p class="pp">根据欧、美片商的建议,该片不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而是参与角逐奥斯卡八大奖项。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齐鲁晚报》1998.3.12 鸣声) </p><p class="pp" align="center">◇获奖影片亏本照罚◇ </p><p class="pp">北京电影制片厂为提高影片质量,占领电影市场,对投拍影片的投入产出有了严格要求。摄制组实行制片人制度。制片人除全权负责影片的投资、艺术质量和技术质量外,更要对影片的投资回报负责。所有的责任都以数字形式体现,造成企业亏损的人将承担经济责任。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影片,厂里的补贴将以量化的形式补在明处,其亏损也必须在亏损的额度之内。获奖影片,每个奖也要额定其价值数目,予以货币化。如果获了奖仍不能达到投入产出的平衡,照罚不误。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齐鲁晚报》1998.3.27 家新) </p><p class="pp" align="center">◇《铁面人》战胜《泰坦尼克号》◇ </p><p class="pp">在美国上映已13周,蝉联美国票房冠军达12周之久的巨片《泰坦尼克号》本周终于从冠军宝座下来,同样由影星列昂纳多.狄卡皮奥主演的《铁面人》以3天1300万美元的周末票房,超越《泰坦尼克号》的110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成为本周最新票房冠军影片。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金陵晚报》1998.3.18 牧风) </p><p class="pp" align="center">◇《疯狂的兔子》较量外国卡通片◇ </p><p class="pp">《疯狂的兔子》是我国多年来唯一一部科幻片,也是中国儿童电影首次运用数字电影制作技术的大胆尝试。其中兔子的形象,被专家们认定为“中国第一数字化明星”。数字电影制作技术专家评审会的专家们看片后认为:全片中所有数字电影特技画面镜头与其它场景镜头,在影调统一衔接方面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别。 </p><p class="pp">由于资金与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国科幻影片的创作生产很长时间都是空白。中国的银幕上只剩下好莱坞版的恐龙、超人和外星人在呼风唤雨,上天入地。而中国儿影厂这样一家单片摄制成本只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半的小厂,却要挤出有限资金,投资180多万元尝试这种最化钱的的特技。著名电影导演郑洞天说:“这使人们不难从中感到一种向往,一股志气。我认为,这正是站在起跑线上的感觉。”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服务导报》1998.4.1 燕燕) </p><p class="pp" align="center">◇祖国大陆电视剧在台受欢迎◇ </p><p class="pp">刘晓庆因主演《火烧阿房宫》,日前应邀访问了台湾,把祖国大陆电视剧的播映热推向了巅峰;《水浒传》经由台湾TVBS播出后,同样缔造了不错的收视率。近期,祖国大陆电视剧在台湾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视高峰,连带地使得播放祖国大陆电视剧的有线电视频道的收视率也节节上升。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金陵晚报》1998.3.30 阿影)</p><p class="pp" align="center" algn="center">-本期完-<br/>谢谢,还请多提宝贵意见,请与我们联系</p><p class="pp" align="center">⊙江主席拟请政治局同志看《泰坦尼克号》⊙</p><p class="pp">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3月9日上午参加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讨论时说:“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最近要上演一部叫《泰坦尼克号》的电影,过去叫《冰海沉船》,花了二亿五拍的这部电影,现在收入已经十亿,这也是风险投资啊。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在上海看了不少好莱坞的片子,好的片子有《乱世佳人》、《一曲难忘》、《魂断兰桥》。这次我请政治局的同志也去看一看,不是说宣传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是说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切不可以以为只有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齐鲁晚报》1998.3.13 杨程) </p><p class="pp" align="center">⊙「奥斯卡」给中国电影的启示⊙ </p><p class="pp">全球注目的美国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结果将于3月23日揭晓。“奥斯卡”作为一项电影评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电影业的发展,并产生全球性的广泛影响,也给正艰难地寻求自身发展出路的中国电影良多启示。由国内电影界专家评定的金鸡奖,与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会员们投票选出的奥斯卡金像奖有相似之处,然而,金像奖历经70年“宝刀未老”,可金鸡奖却在走下坡路。 </p><p class="pp">“奥斯卡”为何越办越红火? </p><p class="pp">一、因为奥斯卡奖科学、公正的评选标准和富有远见的评选结果。这种评选逐渐在观众中产生的毋庸置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会直接对提名未提名、获奖未获奖的影片票房产生巨大影响。任何影片和影人,只要和“奥斯卡大叔”沾上边,票房和身价便会大幅度看涨,每部获提名影片可多盈利2000万美元左右,就不用说获得大奖的影片了。 </p><p class="pp">二、据中国影协党组副书记高鸿 介绍,由于国产电影在生产后难以及时发行放映,致使“双奖”的评选显得滞后。同样是对年度的大评选,奥斯卡金像奖一般在第二年3月即可见分晓,而“双奖”则往往要第二年年底,参评的影片早过了放映档期,观众们也对它们失去了新鲜感,得奖不得奖,不过是“盖棺定论”罢了。 </p><p class="pp">三、奥斯卡颁奖活动成功的商业操作,就更令其他电影节、电影评奖活动的主办者只有羡慕的份儿了。据介绍,转播电视直播权一直是奥斯卡颁奖活动收入的重要来源。1994年第66届金像奖颁奖时,美国广播公司(ABC)为了购得颁奖典礼实况转播权,掏出了650万美元。当年转播时的广告费高达每秒15万美元。而去年的第六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影协想尽办法才筹集了400万元,甚至还不及前几届资金的半数。囊中羞涩使电影节的很多活动不得不压缩、削减。奥斯卡奖成功的商业操作似乎能给中国电影很多启示。 </p><p class="pp">中国电影评论协会章柏青副会长说:“要让商家看好“金鸡百花”,使电影节走向市场,首先还得提高国产片的质量。否则,就凭现在老百姓对“金鸡百花”的关注度,哪个商家愿意多出钱呢? </p><p class="pp">看来,要让中国电影真正走出国门,需要做的、学的还很多。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重庆晚报》1998.3.13 田梅 戴军农) </p><p class="pp" align="center">⊙1997:外籍导演水漫好莱坞⊙ </p><p class="pp">1997年外籍导演轮番轰炸好莱坞的情景,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德国的沃尔夫冈.彼德森(《空军一号》)、荷兰的保罗.范赫文(《星际舰队》)、中国台湾的李安(《冰雪暴》)、中国香港的吴宇森(变脸》)等人,在好莱坞拍摄的影片均是叫好又叫座,令美国本土的导演汗颜不已。 </p><p class="pp">欧洲导演大展身手。 </p><p class="pp">来好莱坞打江山的外籍导演均非平庸之辈,导演风格、手法迥异于美国同行。以难缠著称的好莱坞大牌影星对才华横溢的外籍导演也心存敬畏、十分合作。其中有沃尔夫冈.彼德森的《空军一号》、荷兰的保罗.范赫文的《星际舰队》、简.德邦的《海上惊情.续集》、法国的让.彼德森.热内的《异形复活.4》、爱尔兰的尼尔.乔丹的《屠夫男孩》、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造雨者》(又译《超级说客》)。 </p><p class="pp">中国导演占尽春光。 </p><p class="pp">今年在好莱坞占尽春光的外来户非中国港台导演莫属。吴宇森、王颖、李安、王晶、徐克、林岭东、唐季礼、黄志强、于仁泰、陈可辛等纷纷前往好莱坞“安营扎寨”,刮起了令美国本土导演望而生畏的“中国风”。其中有李安的《冰雪暴》、徐克的《双重火力》和《迎头痛击》、唐季礼的《美少女战士》、林岭东的《硬闯100%危险》、陈可辛的《苏茜与大力士》、吴宇森的《变脸》等。 </p><p class="pp">在国际交往日趋密切、全球一村的时代背景下,尽管好莱坞电影依旧一统天下、席卷各国影坛,但由于各民族优秀导演的积极参与,好莱坞影片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外籍导演因此得以在银色之都争奇斗艳,形成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上海译报》1998.3.12 红尘) </p><hr/><p class="pp"><b>※观察家※</b> </p><p class="pp" align="center">☆中国名导评说《泰坦尼克号》☆ </p><p class="pp">对《泰坦尼克号》,中国的电影行家有何评价呢? </p><p class="pp">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认为:《泰坦尼克号》可能会赢得全世界观众的欢迎,但就“电影”而言,该片不过是玩了一次抛撒金钱的游戏而已。 </p><p class="pp">导演冯小宁说:“我认为《泰坦尼克号》与我们目前拍摄的中国电影相比,是非常荒唐的一件事。中国大片的概念是思想和主题,投资其次;而好莱坞玩的是金钱,把我们拍摄的一些战争片子拿出来看一看,我们不差;把我们的一些演员拉出来看一看,我们也不差。我们缺的是资金。如果将《泰坦尼克号》的投资放在《红河谷》上,或者是放在中国导演的其他作品上,那么无论是奥斯卡,还是其他什么国际奖,都将因中国电影而改写许多颁奖规则。我不认为《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好作品,我承认它是一部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 </p><p class="pp">张艺谋说“我个人并不感到惊奇,作为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的大奖,奥斯卡有它的神圣性和权威性。但它也喜欢凑热闹,因此《泰坦尼克号》也就有了这份幸运。我个人认为,影片的实际效果和它的受宠程度不成正比,有点名不符实。” </p><p class="pp">女导演史蜀芹认为:“《泰坦尼克号》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但男女主角演技平庸。尤其是女主角表演做作,既没有体现本世纪初的人物风貌,也不能甩开历史隔膜用现代意识去表演。男主角对角色的塑造也较为肤浅。”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金陵晚报》1998.3.26 成扈) </p><p class="pp" align="center">☆优秀电影剧本为何难出炉☆ </p><p class="pp">电影剧本告急,是当前各电影制片厂普遍的状况。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众多的专业剧作家交不出象样的剧本呢? </p><p class="pp">首先是机制上的问题。 </p><p class="pp">目前我国电影制片厂和拍摄单位之多恐怕已达最高纪录,数量虽多,却再没有了像五、六十年代厂家自己的创作群体和挂钩剧作家。现在各单位都不再化力气抓剧本的创作,更谈不上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剧作家队伍了。现在各制片单位对剧本基本上都采取“拿来主义”办法,即找现成的剧本。但现成的好剧本不会从天而降,与制片厂和拍摄单位基本处于“断线”状态的作者怎么可能不断地写出好的剧本呢? </p><p class="pp">其次是剧作家的地位不高。 </p><p class="pp">北京电影学院近几届文学专业毕业生几乎无一从事专业电影剧本创作。编剧在摄制组的地位很低,剧本往往被改得面目全非。有的编剧把辛苦几年写的剧本送呈导演,导演取其思路或素材另起炉灶,实际上是剽窃原作,最后化几百元“退稿费”就把原编剧打发了。 </p><p class="pp">再有就是稿酬问题。 </p><p class="pp">按有关标准,一部电影剧本的稿酬仅数千元,从体验生活到修改完毕至少得化一、二年的时间。而一部电视剧每集稿酬8000元,写三、五天就是一集,一部20集的电视剧就是十六万元,是写电影剧本的50倍。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金陵晚报》1998.3.20 周言) </p><p class="pp" align="center">☆'97好莱坞影片回顾☆ </p><p class="pp">纵观去年好莱坞的卖座影片,无论在片种、摄影技巧及戏剧元素方面和96年相比极其相像,真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万变不离其宗。 </p><p class="pp">改编改编再改编。 </p><p class="pp">文学名著、漫画及经典电视剧依然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创作来源。只要会电影嘘头,即便没有多少内涵也能招来不少观众。 </p><p class="pp">程式化的大制作。 </p><p class="pp">好莱坞的大制作发展下来似乎已程式化,江郎才尽到了自己炒自己的地步。《惊天动地》炒自《石破天惊》、《生死时速续集》与上集无甚区别、《空军一号》炒自《最高危机》。 </p><p class="pp">刺激观众的心理。 </p><p class="pp">惊粟电影似乎是好莱坞的一大法宝,普通人对外星来的“异物”有说不出的恐惧。前年有《天煞》,去年有《外星人玩转地球》和《黑超特警组》,可对观众来说对外星人的恐惧已经是一蟹不如一蟹,今年不知又要搞出个什么来刺激一下观众麻木的神经。 </p><p class="pp">灾难片特技成灾。 </p><p class="pp">龙卷风、火灾等,不过都是电脑特技而已,观众已提不起多少兴趣。《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再次证明:故事与表演才是电影的灵魂,特技只是绿叶而已。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文化导报》1998.3.6 越洋) </p><p class="pp" align="center">☆中国电视四大病☆ </p><p class="pp">一、克隆。 </p><p class="pp">各地通过有线电视都能看到二十几个电视频道,尽管各台报道内容有所不同,但拍摄手法、节目样式、编排程序以及播音员、主持人的架势几乎一致—一水儿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翻版。 </p><p class="pp">二、罐头。 </p><p class="pp">中国的“现场直播”字样很少出现在屏幕上,尤其是新闻节目—最需要发挥电视现场同步记录功能的原生态的新闻传播,成了“罐头”—总是滞后播出。 </p><p class="pp">三、贵族。 </p><p class="pp">谁在看电视?谁是中国电视观众的主体?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原因,只有城市兰领才有大量时间看电视节目。这一基本事实,不仅被中国电视界所忽略,而且,电视人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所处的文化环境,使他们往往把自己生活小圈子里的人当成了电视观众的主体,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电视节目反而是办给白领看的这个事实。 </p><p class="pp">四、迷糊。 </p><p class="pp">一般认为,新闻是电视台的第一语言,很多电视台也把办好新闻节目作为头等大事。这实在是人云亦云,是中国电视的最大误区。其实很多人知道,老百姓看电视主要是看剧情片和娱乐节目。报纸本质上是属于新闻的,而电视不是,电视一出生就是为娱乐的。这一点认识不清,带来的后果就是中央台《东方时空》的改版—从本来欲给人轻松的早晨而变为现在一大清早就让人听教诲,看沉重。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齐鲁晚报》1998.3.20 张莹) </p><hr/><p class="pp"><b>※聚焦点※ </b></p><p class="pp" align="center">●一些历史学家尝试写小说● </p><p class="pp">影视圈和文学界眼下正看好历史题材,但对于创作中大量不尊重历史事实,谬误百出的“戏说”,历史学家深感遗憾。一些历史学家本着澄清重大谬误传说,传播历史研究成果的初衷,纷纷尝试创作历史小说。 </p><p class="pp">明史专家王春瑜教授指出:“历史学家创作历史小说是文学和历史的联手。历来文史不分家,史学家写历史小说,这可说是史学家的回归,是可喜的文化现象。”清史专家周远廉教授指出:“文艺界作家写历史小说须有相当历史修养,了解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其构思情节才不至于出圈、闹笑话。而历史学家写小说,一方面发挥史实确凿的优势,另一方面不要“步步为营”,应在文字想象方面下功夫。”宋史家王曾瑜教授坦言:“历史小说的创作比历史研究还不易,这是史学工作跨专业的尝试。历史小说不是天马行空,其创作要符合那个时代的语言环境,不能让宋人说今人的话。” </p><p class="pp">学者们普遍认为,历史小说若只注重可读性,不顾历史事实一味地戏说,不仅误导了大众的文化口味,还糟蹋了历史。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齐鲁晚报》1998.3.18 明子) </p><p class="pp" align="center">●北京电影市场趋于成熟● </p><p class="pp">自1993年电影体制改革以来,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电影市场率先较好地完成了体制转轨,从而逐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显示出活力。在全国电影市场普遍滑坡的状况下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全国电影行业的主力市场。1997年票房总收入达到1.17亿元,上升幅度居全国之冠。 </p><p class="pp">最可喜的是,去年票房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引进大片不及国产影片。经过几年的摸索,北京电影市场基本趋于成熟。全新的运作方式,科学合理的策划宣传,循序渐进地开发出市场的潜力。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江南晚报》1998.3.12 黑父) </p><hr/><p class="pp"><b>※资料库※</b> </p><p class="pp" align="center">★各国争拍《泰坦尼克号》★ </p><p class="pp">连同今年詹姆斯拍的《泰坦尼克号》,共有六部剧情片三部纪录片以这一海难惨剧为题材。 </p><p class="pp">《TITANIC》(《泰坦尼克号》)德国 1943年拍摄。<br/>第一部泰坦尼克电影。被用着反英宣传片。主角是德国籍大副,因英国资本家的无能,令他无法挽救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命运。 </p><p class="pp">《TITANIC》(《泰坦尼克号》)美国 1953年拍摄。<br/>影片的前半部用了大量的对白交待人物。影片后半段紧张刺激的场面接踵而来,面对生离死别,亦不乏感人的场面。 </p><p class="pp">《A NIGHT TO REMEMB ER》(《冰海沉船记》)英国 1958年拍摄。<br/>以群戏方式描写邮船遇险过程的影片,没有人是主角。影片在开始后半小时就到了沉船的戏,花80分钟描写乘客仓皇逃命的过程。救生船上惊惶脸孔场面是全片的精华。本片被誉为有关泰坦尼克号的最佳影片。 </p><p class="pp">《S.O.S. TITANIC》(《泰坦尼克号邮船遇险记》)美国 1979年拍摄。<br/>本片是电视制片长片,以纪录戏剧形式拍摄。集中在人物性格的刻划上,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沉船灾难场面,但导演细腻的手法却值得观赏。 </p><p class="pp">《RAISE THE TITANIC》(《泰坦尼克邮船重见天日》)美国 1980年拍摄。<br/>本片有一个不错的构想:在泰坦尼克邮船遇险后70年,终于将它捞出水面,从船上的蛛丝马迹,重组失事过程。 </p><p class="pp">《TITANIC:A QUESTION OF MURDER》(《泰坦尼克号:一个谋杀?》美国 1983年拍摄。<br/>纪录片。 </p><p class="pp">《TITANIC:THE NIGHT AND THE DREAM》(《泰坦尼克号:夜与梦》)美国 1986年拍摄。<br/>纪录片。 </p><p class="pp">《TITANIC》(《泰坦尼克号》)美国 1995年拍摄。<br/>纪录片。 </p><p class="pp">《TITANIC》(《泰坦尼克号》)美国 1997年拍摄。<br/>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公司投入电影史上创纪录的二亿五千万美元制作费。该片以灾难事件为背景其真正主题是一段虚构的爱情悲剧故事。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文化导报》1998.3.6 霜影 尔冈) </p><p class="pp" align="center">★第三届“巴黎之光奖”获奖名单★ </p><p class="pp">&nbsp; <table height="383" width="94%" align="center" border="1"><tbody><tr><td colspan="2"><div align="center">奖项</div></td><td width="29%"><div align="center">获奖者</div></td><td width="38%"><div align="center">获奖影片</div></td></tr><tr><td colspan="2">最佳影片</td><td width="29%">&nbsp;</td><td width="38%">《马瑞斯与珍娜特》<br/>导演:罗伯特.盖帝吉安</td></tr><tr><td colspan="2">最佳导演</td><td width="29%">卢贝松</td><td width="38%">《第五元素》 </td></tr><tr><td colspan="2">最佳女主角</td><td width="29%">咪呜—咪呜<br/>(MIOU—MIOU)</td><td width="38%">《乾洗》(NETTOYAGE A SEC)<br/>导演:安娜.冯丹尔</td></tr><tr><td colspan="2">最佳男主角</td><td width="29%">米榭尔.希候<br/>(MICHEL SERRAULT)</td><td width="38%">《起手无回》(RIEN NE VA PLUS )<br/>导演:克劳德.夏布洛</td></tr><tr><td colspan="2">最佳剧本</td><td width="29%">曼纽.波瑞尔<br/>(MANUEL POIRIER)<br/>尚.法朗索斯.夸耶 <br/>(JEAN FRANSOI SGOYET)</td><td width="38%">《日落前决定爱不爱你》</td></tr><tr><td colspan="2">最佳外语片</td><td width="29%">&nbsp;</td><td width="38%">《BRASSED OFF》<br/>导演:马克.艾尔曼/英国 </td></tr><tr><td width="14%" rowspan="2">巴黎首轮电视台观众及《巴黎市民报》读者共同票选的</td><td width="19%">最佳新进女演员</td><td width="29%">艾玛.德.卡娜<br/>(EMMA DE CAUNES)</td><td width="38%">《一位兄长》</td></tr><tr><td width="19%" height="74">最佳新进男演员<br/></td><td width="29%" height="74">文森.艾尔巴兹<br/>(VINCENTELBAZ) </td><td width="38%" height="74">《登山队》<br/>(LES RANDONNEURS)<br/>《实情即使我撒谎》<br/>(LAVERITE SI JE MANS ) </td></tr></tbody></table></p><p class="pp" align="right">(摘自《世界电影》1998.3 梁志远) </p><hr/><p class="pp"><b>※银海星空※</b> </p><p class="pp" align="center">○两度获奥斯卡奖的中国人○ </p><p class="pp">中国血统的美国电影摄影艺术家黄宗沾1898年生于广东台山。1904年随父迁居美国华盛顿州帕斯科镇。17岁时赴洛杉矶,在一家照相馆里工作。后又在电影制片公司摄影棚当清洁工,周薪10美元。 </p><p class="pp">此间,他有空就去熟悉手摇摄影机、摄影棚灯光设备和影片洗印过程。不久便当上了第二助理摄影师。1922年,他给大明星明特小姐拍照,把她的浅兰色眼睛拍的乌黑有神,而当时因胶卷原因一般摄影师都无法做到。不久,他便在明特主演的《命运之歌》中当了第一摄影师。该片拍的很成功,从此建立起声望,所有的兰眼睛明星都要找他拍片。 </p><p class="pp">自1917起的59年间,他共为好莱坞拍摄了118部黑白和彩色故事片,其中有16部列入奥斯卡“最佳电影摄影”名单,并于1955年、1966年分别以《玫瑰纹身》、《赫特》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摄影金像奖”。 </p><p class="pp">1976年7月12日,黄宗沾在美国逝世。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重庆晚报》1998.3.13 田梅 戴军农) </p><hr/><p class="pp"><b>※影视短笺※ </b></p><p class="pp" align="center">◇《荆轲刺秦王》目标锁定奥斯卡◇ </p><p class="pp">好称“历史大片”的《荆轲刺秦王》耗资6000万美元,拍了38万尺胶片,定于今年10月前往欧洲、美国和日本上映,并将目标瞄准奥斯卡八大奖项。 </p><p class="pp">此片是第一次启用电脑剪片,片长两个半小时,将出国际版和东南亚版,两版的主要差别是东南亚版有巩俐唱的主题歌,而国际版则没有。 </p><p class="pp">根据欧、美片商的建议,该片不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而是参与角逐奥斯卡八大奖项。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齐鲁晚报》1998.3.12 鸣声) </p><p class="pp" align="center">◇获奖影片亏本照罚◇ </p><p class="pp">北京电影制片厂为提高影片质量,占领电影市场,对投拍影片的投入产出有了严格要求。摄制组实行制片人制度。制片人除全权负责影片的投资、艺术质量和技术质量外,更要对影片的投资回报负责。所有的责任都以数字形式体现,造成企业亏损的人将承担经济责任。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影片,厂里的补贴将以量化的形式补在明处,其亏损也必须在亏损的额度之内。获奖影片,每个奖也要额定其价值数目,予以货币化。如果获了奖仍不能达到投入产出的平衡,照罚不误。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齐鲁晚报》1998.3.27 家新) </p><p class="pp" align="center">◇《铁面人》战胜《泰坦尼克号》◇ </p><p class="pp">在美国上映已13周,蝉联美国票房冠军达12周之久的巨片《泰坦尼克号》本周终于从冠军宝座下来,同样由影星列昂纳多.狄卡皮奥主演的《铁面人》以3天1300万美元的周末票房,超越《泰坦尼克号》的110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成为本周最新票房冠军影片。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金陵晚报》1998.3.18 牧风) </p><p class="pp" align="center">◇《疯狂的兔子》较量外国卡通片◇ </p><p class="pp">《疯狂的兔子》是我国多年来唯一一部科幻片,也是中国儿童电影首次运用数字电影制作技术的大胆尝试。其中兔子的形象,被专家们认定为“中国第一数字化明星”。数字电影制作技术专家评审会的专家们看片后认为:全片中所有数字电影特技画面镜头与其它场景镜头,在影调统一衔接方面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别。 </p><p class="pp">由于资金与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国科幻影片的创作生产很长时间都是空白。中国的银幕上只剩下好莱坞版的恐龙、超人和外星人在呼风唤雨,上天入地。而中国儿影厂这样一家单片摄制成本只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半的小厂,却要挤出有限资金,投资180多万元尝试这种最化钱的的特技。著名电影导演郑洞天说:“这使人们不难从中感到一种向往,一股志气。我认为,这正是站在起跑线上的感觉。”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服务导报》1998.4.1 燕燕) </p><p class="pp" align="center">◇祖国大陆电视剧在台受欢迎◇ </p><p class="pp">刘晓庆因主演《火烧阿房宫》,日前应邀访问了台湾,把祖国大陆电视剧的播映热推向了巅峰;《水浒传》经由台湾TVBS播出后,同样缔造了不错的收视率。近期,祖国大陆电视剧在台湾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视高峰,连带地使得播放祖国大陆电视剧的有线电视频道的收视率也节节上升。 </p><p class="pp" align="right">(摘编自《金陵晚报》1998.3.30 阿影)</p><p class="pp" align="center" algn="center">-本期完-<br/>谢谢,还请多提宝贵意见,请与我们联系</p>
有那个部在,想拍这种片?做梦!
现在痛恨XX部的人越来越多了,好事情
泰坦简直就是资本主义的大毒草
<p>那片子我认为很垃圾!</p><p>我看了后哪个倒胃哟!《冰海沉船》那才叫经典!</p>
<p>米国做宣传工作确实天下NO1,不过这是建立在强大的国家,大多数比较富裕的国民,这样的基础全社会就能形成维护较一致的社会价值体系,这样看似没有宣传部,胜似宣传部,强健的社会价值体系就是中宣部了!</p><p></p>
<p>电影的投入全被几个大牌圈走了,电视剧的收入电视台占了大头。所以看似每年电影电视剧都有上百亿的投入上千亿的产出,实际对大多数影视剧工作者而言最要命的还是钱的问题。木有钱有好本子也拍不了。可可西里算是低成本了,可是去趟西蔵设备加人也是要不少钱的,大多数剧作人只能在无聊的情景喜剧中消耗创造力。</p>
<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张艺某有资格评判《泰》吗?</span>
甭管是啥,卖了十八亿美元全球票房,还有十多亿附加入.
<p>这件事情到还是真的有</p><p></p>
中国什么时候能拍出乱世佳人这么经典的片子?&nbsp; 到现在 中国电影还没一部作品可以赶上这个影片呢&nbs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中国sunyan</i>在2006-2-11 9:08:00的发言:</b><br/>中国什么时候能拍出乱世佳人这么经典的片子?&nbsp; 到现在 中国电影还没一部作品可以赶上这个影片呢&nbsp; </div><p></p>会的,有一天会拍出来的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极限大刘</i>在2006-2-11 9:11: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中国sunyan</i>在2006-2-11 9:08:00的发言:</b><br/>中国什么时候能拍出乱世佳人这么经典的片子?&nbsp; 到现在 中国电影还没一部作品可以赶上这个影片呢&nbsp; </div><p></p>会的,有一天会拍出来的</div><p>撤了那个部后再等二十年就会有了,咱们不比人家差.</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2-11 9:25: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极限大刘</i>在2006-2-11 9:11: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中国sunyan</i>在2006-2-11 9:08:00的发言:</b><br/>中国什么时候能拍出乱世佳人这么经典的片子?&nbsp; 到现在 中国电影还没一部作品可以赶上这个影片呢&nbsp; </div><p></p>会的,有一天会拍出来的</div><p>撤了那个部后再等二十年就会有了,咱们不比人家差.</p></div><p></p><p>闭上你的臭嘴</p><p>你根本就不知道江主席为什么要干部看这部电影。</p>
为什么呢?三个代表是也,还有让大家看看好片BS一下某部.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2-11 9:39:00的发言:</b><br/>为什么呢?三个代表是也,还有让大家看看好片BS一下某部.</div><p></p><p>你个垃圾</p><p>关于党,关于政府,关于机关</p><p>关于国家领导</p><p>你还有什么没污蔑的?</p>
<p>怎么中国导演的话里都有股酸味~~~</p><p>不知同样的大投入同样的题材,分别由中国的名导拍和美国的名导拍那个获奖的可能更高。当然,我个人认为获奖是其次,重要的是收益,票房决定一切。</p>
<p>上地为我作证,上帝作证,我是不会屈服的,我要度过这难关。战争结束后,我再也不要挨饿了。不要,我的家人也不要。即使让我去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上帝作证 ,我也不要再挨饿了。</p><p>&nbsp;乱世佳人的经典台词 让我们看到斯佳丽从一个小姑娘彻底成为一个为家庭生存而战的女人 反观我们的电影呢? 这么多年 我就记住2句 第一句 为了革命胜利 同志们 冲啊 还有一句是 看在党国的份上 拉兄弟一把吧&nbsp; .......</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中国sunyan</i>在2006-2-11 10:29:00的发言:</b><br/><p>上地为我作证,上帝作证,我是不会屈服的,我要度过这难关。战争结束后,我再也不要挨饿了。不要,我的家人也不要。即使让我去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上帝作证 ,我也不要再挨饿了。</p><p>&nbsp;乱世佳人的经典台词 让我们看到斯佳丽从一个小姑娘彻底成为一个为家庭生存而战的女人 反观我们的电影呢? 这么多年 我就记住2句 第一句 为了革命胜利 同志们 冲啊 还有一句是 看在党国的份上 拉兄弟一把吧&nbsp; .......</p></div><p></p>呵呵呵呵呵
中国拖辫子的影片要占一半以上。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vesoul</i>在2006-2-11 10:32:00的发言:</b><br/>中国拖辫子的影片要占一半以上。</div><p>这个要看怎么看了 黄飞鸿算辫子戏不?&nbsp; 那看来中国早就有这个传统了&nbsp; 甲午战争 林则徐不都是辫子戏吗?&nbsp;&nbsp; 我看 清朝的戏如果大都是娱乐剧&nbsp; 不过是商业行为&nbsp; 选择清朝 不过是成本或者原剧本选择的年代而已&nbsp;&nbsp;&nbsp; </p><p>&nbsp; 不过目前电影很少有辫子戏了吧 霍元甲算辫子戏不? </p><p>&nbsp; </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极限大刘</i>在2006-2-11 9:42: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2-11 9:39:00的发言:</b><br/>为什么呢?三个代表是也,还有让大家看看好片BS一下某部.</div><p></p><p>你个垃圾</p><p>关于党,关于政府,关于机关</p><p>关于国家领导</p><p>你还有什么没污蔑的?</p></div><p>你不是称这个部为敌对势力嘛?因为他对90年后出版的那么多诬蔑义和团不爱国的书不做任何处理?这个事上我坚决站在该部一边! </p><p>你不是对党的统战政策不满吗? </p><p>你不是打算杀美国侨民吗? </p><p>天啊,你是什么人啊!</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2-11 10:40: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极限大刘</i>在2006-2-11 9:42: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2-11 9:39:00的发言:</b><br/>为什么呢?三个代表是也,还有让大家看看好片BS一下某部.</div><p></p><p>你个垃圾</p><p>关于党,关于政府,关于机关</p><p>关于国家领导</p><p>你还有什么没污蔑的?</p></div><p>你不是称这个部为敌对势力嘛?因为他对90年后出版的那么多诬蔑义和团不爱国的书不做任何处理?这个事上我坚决站在该部一边! </p><p>你不是对党的统战政策不满吗? </p><p>你不是打算杀美国侨民吗? </p><p>天啊,你是什么人啊!</p></div><p></p><p>放屁</p><p>已经提醒过你</p><p>不要断章取义,</p><p>同时,你也不配引用我的话。</p><p>好好的反省反省你自己在89年干过的事情吧。</p>
<p>89年:吃饭睡觉轧马路。</p><p>反思完了。</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2-11 11:27:00的发言:</b><br/><p>89年:吃饭睡觉轧马路。</p><p>反思完了。</p></div><p></p><p>哈哈哈哈哈哈哈哈</p><p>不要脸就是不要脸啊</p><p>怎么,你这个所谓的小头头</p><p>怎么什么都忘了</p>
<p>1900年的事都记着呢。</p><p>您说我忘了啥?</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2-11 12:04:00的发言:</b><br/><p>1900年的事都记着呢。</p><p>您说我忘了啥?</p></div><p></p><p>呵呵</p><p>就是忘了89年您老人家做过的事情啊</p><p>&nbsp;</p>
<p>89年好啊,我入了党,和MM爽了N回。</p><p>是不是您觉得我要反思入党着事呢?</p><p>那就是说入党是不对的。。。</p><p>天啊,不敢想了,党是不会骗俺的,入党肯定是对的,不能上大刘的当。。。</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2-11 12:57:00的发言:</b><br/><p>89年好啊,我入了党,和MM爽了N回。</p><p>是不是您觉得我要反思入党着事呢?</p><p>那就是说入党是不对的。。。</p><p>天啊,不敢想了,党是不会骗俺的,入党肯定是对的,不能上大刘的当。。。</p></div><p></p><p>你真的好不要脸啊。</p><p>哈哈哈哈哈哈</p><p>不理你也罢</p><p>这就是你们这些89败类的真正的嘴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