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春节成为世界的春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50:43
&nbsp;<br/><br/>一个国家受到尊重,与它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有着双重的关系。中国2005年GDP增长率发布了,总量为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1月25日《新华网》)。<br/><br/>中国经济已经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了。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的成果,在这四分之一世纪里让国人欣喜地一次次咂摸着甜头。GDP当然不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惟一指标,我们还应看到思想文化、制度环境的软实力的重要性。中国赢得世界的尊重,不被轻视蔑视说三道四,软实力是否强大是关键的层面。<br/><br/>温暖的春节已经临近。古人把暖暖的春节搁在冷冷的冬天,是再好不过了。1月24日这一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报道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踏上其他国家的土地,春节也被带到世界各地;1851年2月21日,美国旧金山举行了首个正式的新春巡游,那是海外飘来的第一缕“年味”;如今,中国的春节正在成为世界的春节!<br/><br/>在海外,现在的春节不仅仅是华侨华人的节庆,它逐渐融入所在国的主流文化。日前,美国总统布什以书面形式发出贺信,向全球华人拜年;美国财政部印钞局特意发行了狗年“吉利钱”,一美元的“吉利钱”,每张的联号前四码都是“8888”;美国新年“庙会”在洛杉矶红火登场,各族裔民众欢聚一堂,不亦乐乎;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在参加当地华侨华人举办的“新春花市同乐日”活动中,用中文向华侨华人拜年;法国邮政总局专门发行了中国狗年生肖邮票,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水墨灵犬”由中国旅法艺术家李中耀设计……春节,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悄然走俏世界。<br/><br/>中国春节相传由虞舜兴起,4000多年的历史让世界知道“悠久”二字。当中国的春节变成了世界的春节、世界的节日,我们看到了这背后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历经千年沧桑之后的巍巍崛起。春节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今它能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的舞台,从宏大的时空层面看,一是开放的中国有了越来越强大的综合实力,以及对外开放本身带来的强大辐射力;二是春节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丰富内涵,它是人心、人性、人伦的节日,它洋溢着家园的大温暖,它凝聚着民族的向心力,它是文明的,它是亲切的,它是喜悦的,它是快乐的。它很民族,所以它应该很世界。<br/><br/>春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最佳积淀和最好再现,它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中国作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国度,在民俗节日中,春节是金字塔的塔尖,它把中华儿女的情与心都维系在一起。除非这个民族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消失,否则春节绝不会消亡。即使因为交通发达,上亿人次的春运不再像今日那样拥堵,“回家过年”的热度也不会降低。有拉丁谚语说,“习俗是法律之外的法律”,其实,习俗的无形力量往往比法律还强大。我向来认为“救救传统节日”是伪命题,“保护春节宣言”是伪呼声。去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有人就惊呼中国的端午节被人家“抢注”了,那是驴唇不对马嘴;至于有人认为国内的“春节年味”和“传统节日”,因为受到了“洋节”的冲击而变淡了甚至快要消失了,那更是“杞人忧节”的无稽之谈。没听说美国人惊呼“春节来了,圣诞节要完了”的,只有人家的总统发出贺信给你“拜年”。<br/><br/>开放的国度,对内和对外、经济和文化都要有开放的心态;经济的GDP增长率蹭蹭上升了,文化开放的“GDP指数”也应该蹭蹭蹭上升。看看人家是怎样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中国文化的吧:1月24日《参考消息》报道说,全球兴起中文热,欧美更是兴起“汉字文身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而美国是劲吹中国文化风,“中国文化”甚至成了美国的时尚名词。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原本是白人与黑人有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一如钢琴上的黑白两键交相辉映;而近几年来中国的崛起引发了越来越多美国人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从去年秋天在华盛顿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到如今庆贺新春的洛杉矶“洋庙会”,都让我们明白中国文化相比超市里“中国制造”的商品有更大的穿透性魅力;而正是他们那开放的心态,助力于中国、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春节走向世界。<br/><br/>当中国春节成为世界的春节,世界都要为之欢呼!<br/><br/>(稿源:红网)&nbsp;<br/><br/>一个国家受到尊重,与它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有着双重的关系。中国2005年GDP增长率发布了,总量为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1月25日《新华网》)。<br/><br/>中国经济已经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了。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的成果,在这四分之一世纪里让国人欣喜地一次次咂摸着甜头。GDP当然不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惟一指标,我们还应看到思想文化、制度环境的软实力的重要性。中国赢得世界的尊重,不被轻视蔑视说三道四,软实力是否强大是关键的层面。<br/><br/>温暖的春节已经临近。古人把暖暖的春节搁在冷冷的冬天,是再好不过了。1月24日这一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报道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踏上其他国家的土地,春节也被带到世界各地;1851年2月21日,美国旧金山举行了首个正式的新春巡游,那是海外飘来的第一缕“年味”;如今,中国的春节正在成为世界的春节!<br/><br/>在海外,现在的春节不仅仅是华侨华人的节庆,它逐渐融入所在国的主流文化。日前,美国总统布什以书面形式发出贺信,向全球华人拜年;美国财政部印钞局特意发行了狗年“吉利钱”,一美元的“吉利钱”,每张的联号前四码都是“8888”;美国新年“庙会”在洛杉矶红火登场,各族裔民众欢聚一堂,不亦乐乎;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在参加当地华侨华人举办的“新春花市同乐日”活动中,用中文向华侨华人拜年;法国邮政总局专门发行了中国狗年生肖邮票,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水墨灵犬”由中国旅法艺术家李中耀设计……春节,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悄然走俏世界。<br/><br/>中国春节相传由虞舜兴起,4000多年的历史让世界知道“悠久”二字。当中国的春节变成了世界的春节、世界的节日,我们看到了这背后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历经千年沧桑之后的巍巍崛起。春节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今它能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的舞台,从宏大的时空层面看,一是开放的中国有了越来越强大的综合实力,以及对外开放本身带来的强大辐射力;二是春节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丰富内涵,它是人心、人性、人伦的节日,它洋溢着家园的大温暖,它凝聚着民族的向心力,它是文明的,它是亲切的,它是喜悦的,它是快乐的。它很民族,所以它应该很世界。<br/><br/>春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最佳积淀和最好再现,它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中国作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国度,在民俗节日中,春节是金字塔的塔尖,它把中华儿女的情与心都维系在一起。除非这个民族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消失,否则春节绝不会消亡。即使因为交通发达,上亿人次的春运不再像今日那样拥堵,“回家过年”的热度也不会降低。有拉丁谚语说,“习俗是法律之外的法律”,其实,习俗的无形力量往往比法律还强大。我向来认为“救救传统节日”是伪命题,“保护春节宣言”是伪呼声。去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有人就惊呼中国的端午节被人家“抢注”了,那是驴唇不对马嘴;至于有人认为国内的“春节年味”和“传统节日”,因为受到了“洋节”的冲击而变淡了甚至快要消失了,那更是“杞人忧节”的无稽之谈。没听说美国人惊呼“春节来了,圣诞节要完了”的,只有人家的总统发出贺信给你“拜年”。<br/><br/>开放的国度,对内和对外、经济和文化都要有开放的心态;经济的GDP增长率蹭蹭上升了,文化开放的“GDP指数”也应该蹭蹭蹭上升。看看人家是怎样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中国文化的吧:1月24日《参考消息》报道说,全球兴起中文热,欧美更是兴起“汉字文身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而美国是劲吹中国文化风,“中国文化”甚至成了美国的时尚名词。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原本是白人与黑人有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一如钢琴上的黑白两键交相辉映;而近几年来中国的崛起引发了越来越多美国人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从去年秋天在华盛顿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到如今庆贺新春的洛杉矶“洋庙会”,都让我们明白中国文化相比超市里“中国制造”的商品有更大的穿透性魅力;而正是他们那开放的心态,助力于中国、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春节走向世界。<br/><br/>当中国春节成为世界的春节,世界都要为之欢呼!<br/><br/>(稿源:红网)
<strong>当中国春节成为世界的春节----那春节就给糟蹋了</strong>
<p>不是吧</p><p>变成世界的了</p><p>那春晚怎么玩呢?</p>
我最近才知道日本没有春节,怎么回事?
别吹了,只有华人才了解春节的含义,老外那是瞎起哄,跟我们过圣诞节一样,图个热闹
在日本春节叫做旧历新年,现在过得人少啊.现在日本法定的节日是圣诞和元旦.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berettam92fs</i>在2006-1-31 1:36:00的发言:</b><br/>我最近才知道日本没有春节,怎么回事?</div><p>日本明治维新后,立法全部由农历改为公历,春节是农历1月1日,并更为公历1月1日,端午,立秋等其他农历节日也全部改为公历,西化得很彻底,本来这些都是来自中国的节日,很多和节气有关,但是现代的日本你会看到颠倒季节的节日,都是因为改公历的关系。那一天我们废除农历,那春节也就是公历1月1日了。农历对于节气的预报比公历准确,对农业有利,但是现代社会农业的地位已经大大的下降了,所以农历也不流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