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无人机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16:01
解放军无人机揭秘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责任编辑:卢建霞
2014-01-13









1月10日,沈阳军区某炮兵旅官兵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进行无人侦察机实际操作使用训练,采集严寒条件下装备实战数据。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杨再新 摄


http://www.81.cn/syjdt/2014-01/13/content_5731491.htm



解放军无人机揭秘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责任编辑:卢建霞
2014-01-13









1月10日,沈阳军区某炮兵旅官兵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进行无人侦察机实际操作使用训练,采集严寒条件下装备实战数据。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杨再新 摄


http://www.81.cn/syjdt/2014-01/13/content_5731491.htm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作者:张亦驰
对于“利剑”的出现,路透社称,无可置疑的是,中国成为了最新一个展示喷气动力、低雷达特征的攻击无人机原型机的重要航空航天强国。中国专家也认为,尽管“利剑”首飞的消息仍然有待于官方确认,但是最近透露的一系列信息表明,中国在无人机研制领域已经基本进入了世界第一梯队。
目前,中国在“察打一体型”无人机方面的型号众多,其代表机型为“翼龙”和“长虹”-4无人机,其基本性能大体在美国的“捕食者”和“死神”之间。上月初网络曝光的中国新型国产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一些技术上甚至超过了美国的“全球鹰”。由此来看,中国在无人机研制方面已经进入了由美国、英法和以色列组成的第一集团,在一些领域已经超过俄罗斯。
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无人机与顶级水平在技术上仍有不少的差距。首先,和中国的其他航空器一样,发动机仍然是制约无人机性能的一个大问题。“翼龙”、CH-4无人机目前使用的仍然是活塞式发动机,而美国、以色列同重量等级的无人机多采用涡桨发动机。在更大型无人机方面,美国则使用了大型涡扇发动机,中国仍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发动机方面的差距,会导致无人机的航速、航程、续航时间上的差距。
其次,有效载荷的差距也不可小视。当CH-4的光电吊舱还在以“四合一”为卖点时,西方的有效载荷则在向新的领域拓展。如美国开发的“戈耳戈凝视”传感器系统,它由MQ-9“死神”无人机上的多达12台摄像头组成,昼间和夜间的监视作战中分别使用在同一吊舱中的5个光电摄像头和4个红外摄像头提供图像,可同时跟踪10个地面目标。而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系统的报道。  

网传“利剑”国产无人攻击机首飞图。近日,中国互联网上刊登的一组照片显示,被外界称为“利剑”的国产无人攻击机成功完成首飞。飞翼型布局隐身无人机是当今无人机领域最尖端的无人机之一,飞翼布局也因为具有升阻比高、隐身特性好等优点,被视为无人机实现隐身和气动一体化设计的最佳选择。有专家称,尽管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但“利剑”以及其他众多无人机的出现表明,中国在无人机的研制领域一只脚已经步入世界“第一阵营”。当然,中国无人机在一些具体的技术上仍有弱项。
网传“利剑”隐身无人机首飞网络消息来源称,11月21日13时许,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中航工业洪都公司制造的国产“利剑”无人攻击机,在西南某试飞中心成功完成首飞,历时近20分钟。
实际上,从今年5月开始,国内外媒体便陆续曝光“利剑”开始地面滑行测试的消息。路透社网站的报道称,被称为“利剑”的中国首架隐身无人机由洪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联合研制。该项目于2009年启动,首次地面测试在去年12月13日进行。
中国最高端隐身无人机与此前多次展出的“翼龙”和CH-4等采用螺旋桨动力的“察打一体型”无人机不同,“利剑”这种喷气动力的隐身无人机主要目标并非恐怖分子,而是重要的高价值目标。恐怖分子通常并无强大的防空系统,用诸如“捕食者”这类的螺旋桨无人机足以对付。而隐身飞机主要用于在战时对防空密集的重要目标实施侦察和打击,像美国的B-2轰炸机那样“千里走单骑”,突破敌方防空系统的防御。
有分析认为,不能排除“利剑”无人机成熟后,在其基础上发展舰载型的可能,上舰后的“利剑”无人机可与有人战斗机混编,提高舰载机联队的监视、侦察、情报收集和打击能力。但是,航母上降落是舰载无固定翼人机的最大技术难题,需要更加可靠、先进的精确着舰系统,其挑战不亚于“利剑”无人机研制本身。
该机采用单发动机和前三点式起落架,采用了和美国多种无人机以及B-2相似的飞翼布局。据外界推测,“利剑”的发动机可能使用了RD-93发动机。该发动机由俄罗斯研制,已经装备在中国的出口型战斗机FC-1上,其军用推力50千牛,加力推力81.3千牛。“利剑”最终使用的或许是没有加力燃烧室的型号,也不能排除最终使用国产发动机的可能。在珠海航展上,中国曾展出“岷山”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非常适合大型无人机使用。如果根据RD-93发动机的已知数据来计算“利剑”尺寸的话,该机长约9米,高约2.5米。
从发动机推力来推算,“利剑”要明显小于X-47B,后者使用了F-16使用的发动机,推力远远大于RD-93。由于采用了相同的发动机,“利剑”的最大起飞重量或与FC-1相似,但“利剑”还选择了更高升阻比的飞翼布局,且省去了座舱和支持飞行员的显示控制设备和生命支持系统,使其最大航程远超出FC-1的2000千米。

“利剑”无人机示意图。飞翼布局作用关键据专家介绍,要想实现该机隐身性能和较高的气动性能,飞翼布局是关键。无尾飞翼布局是无人机实现隐身和启动一体化设计的最佳选择。一般而言,飞翼布局符合全升力体飞行器的设计思想,在气动方面优势明显:飞翼无人机没有常规的机身和尾翼,大大减小了机身的摩擦阻力和尾翼带来的阻力,提高了升阻比,经济性较高;较大的机翼面积使得单位面积翼载荷大大降低,同时整个飞机的重量分配更加合理。另外,飞翼布局也非常有利于对雷达波隐身就拿“利剑”来说,由于没有垂尾,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该机的湿面积,飞机的摩擦阻力较小。由于采用了典型的翼身融合设计,减少了头部的迎风面积,也减少了机翼与机身的干扰,大幅度降低干扰阻力和诱导阻力;而飞翼的机身剖面也近似于翼型剖面,可以将整架飞机视为一个升力面,极大提高了升阻比,因此航程性能较好。
“利剑”所采用的飞翼布局也非常有利于隐身。通常而言,飞机最强烈的雷达反射源包括一些腔体反射(例如进气道、尾喷管、座舱、雷达罩)、二面角(例如机翼与机身、机翼与挂架,垂尾与水平尾翼等)以及机身、机翼前缘形成的曲面或镜面反射以及机翼、尾翼前后缘的边缘绕射。由于“利剑”采用了无尾飞翼布局,上下翼面与机身融合度高,再加上采用背负式进气道,外形光滑,无座舱,“利剑”几乎没有较大的雷达散射源。如果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和吸波涂层,背负进气道再配合S形处理和进气道格栅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飞机的隐身能力。也正是因为飞翼式布局和背负式进气道有这些突出优点,所以它才成为隐身轰炸机及无人攻击的一个“标准布局”。
研制难在飞行控制飞翼虽然有那么多优点,但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在B-2上得以实现,一个最大的难点在于不易控制。早期的飞翼都无一例外的受阻于飞机不稳定、控制困难的问题。尽管纳粹德国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波音公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都曾尝试过飞翼设计,但最后都无果而终。YB-49的试飞员就抱怨飞机很不稳定、难以控制,无法保持稳定的航线。
电传飞控系统为飞翼布局的横航向稳定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B-2隐身轰炸机在运用了大量先进飞控系统后才获得成功的。目前,即便是尝试了多种飞翼结构的美国,也只有RQ-170一种飞翼无人机投入服役。法国的“神经元”试飞小心翼翼,也是和这方面因素不无关系。中国能研制这种飞翼布局的飞机,恰恰说明研制方在控制理论、控制软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作者:徐珊珊   

跑道上,一架无人飞行器起飞了,它在空中迅速搜索地面上的移动目标,锁定后发射内舱挂载的导弹准确命中目标……这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新曝光的无人战机所展开的一番想象描述。随着最近互联网上出现多张绰号为“利剑”的新式无人攻击机照片,这架编号为001的无人机,被一些外媒赋予新的定义:集侦察打击于一体,表明大力推进军事现代化的中国进步神速。
然而,伴随着“利剑”的出鞘,别样的声音也陆续出现———鉴于“利剑”外形与美国和欧洲正在测试的机型相似,由此引发了不少“羡慕嫉妒恨”,一些外媒进而指责其为“抄袭”,想借此贬低中国军用航空工业的能力。
猜测版本层出不穷从多国媒体的反应来看,对“利剑”的关注可以用“密集”来形容。德国《明镜》周刊表示,中国门户网站5月初率先发布了隐身无人机停在跑道上的照片,紧接着陆续有更清晰的照片出现。英国“今日中国防务”和美国“军事图片”论坛很快确认,它应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利剑”无人攻击机,其造型与美国X-47B和欧洲“神经元”相似,而X-47B已在“布什”号上完成首次航母着舰复飞试验,“神经元”不久前也在法国伊斯特尔空军基地展开飞行测试。美国国际航空新闻网5月17日的文章称,中国代号为“利剑”的首款喷气动力隐身无人战机,近日被发现在某地机场进行地面滑行测试,这暗示其首飞迫在眉睫。
目前,外界并不了解“利剑”的研发进展、详细性能及何时服役,但该机露面的时间点几乎与美国国防部发布年度中国军力报告重叠,这引起西方媒体的广泛猜测。美国“战略之页”网站甚至推测中国可能以“软曝光”来“显示肌肉”,抵消美国报告对中国的无端猜忌与指责。
具体到“利剑”本身,海外几大军刊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早前就宣称,沈飞计划在未来10年打造一种大型长航程的隐身无人攻击机,目的是让其登上航母,成为名副其实的舰载无人攻击机,“它在外形和作战运用等方面借鉴了美国的设计理念,甚至可能参照美国海军的新一代X-47B无人战机”。
为了证明这一点,《简氏》还引用了一篇刊登在2011年版《中国海军航空航天研究年鉴》上的文章,名为“飞翼无人机的红外隐身特点分析”,里面出现了一张新型无人机的设计图。《简氏》强调,这款由沈飞负责设计研制的无人机翼展将达14米,机长达10米,与美国波音公司的“幻影射线”无人攻击机尺寸相当,并且喷有隐身涂层。报道分析称,这种设计旨在提高续航能力并增加有效滞空时间,预计到2020年,中国无人战机可能装配空对地、空对舰、空对空导弹等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并正式服役,执行对敌方地面、海上、空中目标的长时间远距离监视、侦察和火力打击任务。
俄“军工综合体”网站则认为,“利剑”模仿了该国米格公司正在发展的“鳐鱼”无人攻击机,而且怀疑两者存在某种技术共享的关系。该网站强调,“鳐鱼”的动力装置是俄罗斯克里莫夫公司研制的无加力型RD-33涡扇发动机,它的衍生版———RD-93是中国航空工业广为使用的动力源(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战斗机),沈飞去年首飞的歼-31隐身战斗机也是用其作为动力,因此,不排除“利剑”使用同样动力装置的可能性。
美国 《航空周刊》强调,“利剑”是中国志在证明自己“军事技术赶超西方”的象征之一。在无人机领域,21世纪初中国相关研发一度较为缓慢,直到2011年之后,这个新型产业才呈现出爆发性成长,“暗剑”“翼龙”“彩虹”等一系列技术成熟的军用无人机相继问世。
对正常发展感到担忧一些外媒指出,世界各国对于无人机的发展方向还处于探索之中,但中国已在迅速追赶这股新潮流。从近几年来中国展示的无人机模型和飞行视频可以看出,中国很可能像美国一样,拥有从袖珍手抛式低空无人机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内的完整体系。美国蒂尔战略预测公司分析师司登猜测称,中国参照了一些“成熟无人机的设计”,在无人机指挥控制和操作概念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但司登提醒,严格意义上的无人机除了飞机机体之外,还包括飞行控制、导航、数据链、发射回收、电源等多个系统。无人机要想真正发挥力量,背后的支持系统和飞行器同样重要。他认为,中国无人机在总体技术水平上与美欧还存在差距。
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也曾发布报告称,中国在无人机方面的最新进展“令人担忧”,其在无人机系统上的投入如果超过美国,就可迅速弥补中美两国间存在的技术差距;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无人机系统领域的“可怕竞争者”,甚至在未来成长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无人机大国。
看好“跨越式进步”“美国之音”电台记者威廉·加洛渲染称,中国正凭借其迅速增长的国防预算在无人机技术上取得一系列卓著成绩,“可能挑战”美国在该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但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分析家、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比青格说:“我们当然有理由感到担忧并提高警惕,但毕竟美国的无人机多达数千架。”比青格强调,中国无人机的用途存在复合性,具有明显军事目的的无人机也能被赋予人道主义用途,比如减灾救灾,打击海盗或犯罪活动等,理论上容易创造更大的价值。
英国《简氏防务评论》空中系统主编罗伯特·赫维森则强调中国无人机产业的“不对称优势”,随着资金、人力以及高新技术的涌入,中国航空工业已成为能和西方同行分庭抗礼的“新兴一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也是其旗下的子公司)不仅在有人驾驶战斗机领域接近欧洲的水平,开始逼近美国的领导地位,而且在军用无人机方面表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他认为,自建国以来,中国军工发展一直依靠类似“举国体制”,即由国家集中一切资源统一研发,这虽然能最大程度避免浪费,“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却制约了军事科技进步所必需的想象力。过去20年间,服务于国家军事战略的中国军工企业把开发重心几乎都投放在传统陆海空装备领域,使得中国对无人机领域几乎无暇顾及。通过观察中国历次国庆大阅兵来看,这条“东方神龙”确实没有在无人机领域透露出任何大型科研项目,事实真是如此吗?
赫维森进一步猜测道,实际上,从零开始的中国无人机研发事业,正悄然实现着“跨越式发展”。21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量中国公民成为“地球村”的一员,其中不乏对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具有超前判断力以及对无人机技术狂热爱好的发烧友,许多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中小企业开始投入到无人机研发领域。特别是随着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围绕成都、西安、酒泉等传统航空工业城市周边的大量企业,开始自发涉足无人机领域,虽然主要以民用为主,却奠定了强大的技术普及基础。
总的来说,中国无人机技术具有明显的“无界限”性,或者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果将视野放得更“草根”一些,可以发现在一系列中国遥控飞机爱好者的聚会及比赛中,各种材料、各种样式的无人机几乎可以开一场“航空历史回顾展”,这里既有简易的铝制固定翼遥控飞机,也有具备太阳能机翼及自动导航装置甚至自主降落系统的高端产品;既有传统的甚至双层机翼的老式飞机样式,也有类似于UFO的飞碟造型。或许说来并不起眼,但这些自发产生的“点子”为国家航空行为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库”。
事实上,除了民间领域之外,中国军队的领导层也意识到无人机的重要价值。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无人机几乎出现在战场的各个角落。更重要的是,解放军高层通过对现代战争形势的深入研究,将目光由传统意义的大型战役转向日趋频繁的“非对称战斗”,后者大多突发性强,战场多集中在城市等复杂区域,这恰恰适合无人机发挥优势。
通过观察美军无人机研发过程及战场应用,中国军队已初步掌握无人机的基本使用规律。有消息称,在解放军领导人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来自各方面有关无人机的资料。而仔细观察中国在历次航展上的表现就可以发现,中国无人机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在2011年北京航展上,中国披露了至少四种无人机作战系统,包括AVIC研发的“翼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WJ-600以及西安爱生公司研发的ASN-229A等。
如果再将目光往前移一点,早在2006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就曾拿出无人机的全仿真模型,当时“翔龙”无人机已具备高空飞行能力及超长的续航力。就在那一年,沈阳飞机制造公司也推出一款名为“暗剑”的军用无人机系统。该机可遂行超低空及超视距侦察任务,同时能搭载空对空武器,其模型目前被陈列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内———显示了该机或许对中国空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8年,“长鹰”(音)概念机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据悉,该机在性能上堪与美军“全球鹰”无人机相媲美。事实上,2008年应该是中国无人机研发史上别具意义的一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推出可携带AR-1激光制导导弹的“彩虹”-3无人机,标志着中国军用无人机开始具备对地攻击能力。
《简氏防务评论》特别关注了中国“翼龙”无人机,称其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最大起飞重量1.15吨,可在5000米高空遂行各种作战任务,并在2010年技术升级之后改名为“霸王龙”。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作者:徐珊珊   

跑道上,一架无人飞行器起飞了,它在空中迅速搜索地面上的移动目标,锁定后发射内舱挂载的导弹准确命中目标……这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新曝光的无人战机所展开的一番想象描述。随着最近互联网上出现多张绰号为“利剑”的新式无人攻击机照片,这架编号为001的无人机,被一些外媒赋予新的定义:集侦察打击于一体,表明大力推进军事现代化的中国进步神速。
然而,伴随着“利剑”的出鞘,别样的声音也陆续出现———鉴于“利剑”外形与美国和欧洲正在测试的机型相似,由此引发了不少“羡慕嫉妒恨”,一些外媒进而指责其为“抄袭”,想借此贬低中国军用航空工业的能力。
猜测版本层出不穷从多国媒体的反应来看,对“利剑”的关注可以用“密集”来形容。德国《明镜》周刊表示,中国门户网站5月初率先发布了隐身无人机停在跑道上的照片,紧接着陆续有更清晰的照片出现。英国“今日中国防务”和美国“军事图片”论坛很快确认,它应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利剑”无人攻击机,其造型与美国X-47B和欧洲“神经元”相似,而X-47B已在“布什”号上完成首次航母着舰复飞试验,“神经元”不久前也在法国伊斯特尔空军基地展开飞行测试。美国国际航空新闻网5月17日的文章称,中国代号为“利剑”的首款喷气动力隐身无人战机,近日被发现在某地机场进行地面滑行测试,这暗示其首飞迫在眉睫。
目前,外界并不了解“利剑”的研发进展、详细性能及何时服役,但该机露面的时间点几乎与美国国防部发布年度中国军力报告重叠,这引起西方媒体的广泛猜测。美国“战略之页”网站甚至推测中国可能以“软曝光”来“显示肌肉”,抵消美国报告对中国的无端猜忌与指责。
具体到“利剑”本身,海外几大军刊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早前就宣称,沈飞计划在未来10年打造一种大型长航程的隐身无人攻击机,目的是让其登上航母,成为名副其实的舰载无人攻击机,“它在外形和作战运用等方面借鉴了美国的设计理念,甚至可能参照美国海军的新一代X-47B无人战机”。
为了证明这一点,《简氏》还引用了一篇刊登在2011年版《中国海军航空航天研究年鉴》上的文章,名为“飞翼无人机的红外隐身特点分析”,里面出现了一张新型无人机的设计图。《简氏》强调,这款由沈飞负责设计研制的无人机翼展将达14米,机长达10米,与美国波音公司的“幻影射线”无人攻击机尺寸相当,并且喷有隐身涂层。报道分析称,这种设计旨在提高续航能力并增加有效滞空时间,预计到2020年,中国无人战机可能装配空对地、空对舰、空对空导弹等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并正式服役,执行对敌方地面、海上、空中目标的长时间远距离监视、侦察和火力打击任务。
俄“军工综合体”网站则认为,“利剑”模仿了该国米格公司正在发展的“鳐鱼”无人攻击机,而且怀疑两者存在某种技术共享的关系。该网站强调,“鳐鱼”的动力装置是俄罗斯克里莫夫公司研制的无加力型RD-33涡扇发动机,它的衍生版———RD-93是中国航空工业广为使用的动力源(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战斗机),沈飞去年首飞的歼-31隐身战斗机也是用其作为动力,因此,不排除“利剑”使用同样动力装置的可能性。
美国 《航空周刊》强调,“利剑”是中国志在证明自己“军事技术赶超西方”的象征之一。在无人机领域,21世纪初中国相关研发一度较为缓慢,直到2011年之后,这个新型产业才呈现出爆发性成长,“暗剑”“翼龙”“彩虹”等一系列技术成熟的军用无人机相继问世。
对正常发展感到担忧一些外媒指出,世界各国对于无人机的发展方向还处于探索之中,但中国已在迅速追赶这股新潮流。从近几年来中国展示的无人机模型和飞行视频可以看出,中国很可能像美国一样,拥有从袖珍手抛式低空无人机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内的完整体系。美国蒂尔战略预测公司分析师司登猜测称,中国参照了一些“成熟无人机的设计”,在无人机指挥控制和操作概念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但司登提醒,严格意义上的无人机除了飞机机体之外,还包括飞行控制、导航、数据链、发射回收、电源等多个系统。无人机要想真正发挥力量,背后的支持系统和飞行器同样重要。他认为,中国无人机在总体技术水平上与美欧还存在差距。
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也曾发布报告称,中国在无人机方面的最新进展“令人担忧”,其在无人机系统上的投入如果超过美国,就可迅速弥补中美两国间存在的技术差距;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无人机系统领域的“可怕竞争者”,甚至在未来成长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无人机大国。
看好“跨越式进步”“美国之音”电台记者威廉·加洛渲染称,中国正凭借其迅速增长的国防预算在无人机技术上取得一系列卓著成绩,“可能挑战”美国在该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但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分析家、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比青格说:“我们当然有理由感到担忧并提高警惕,但毕竟美国的无人机多达数千架。”比青格强调,中国无人机的用途存在复合性,具有明显军事目的的无人机也能被赋予人道主义用途,比如减灾救灾,打击海盗或犯罪活动等,理论上容易创造更大的价值。
英国《简氏防务评论》空中系统主编罗伯特·赫维森则强调中国无人机产业的“不对称优势”,随着资金、人力以及高新技术的涌入,中国航空工业已成为能和西方同行分庭抗礼的“新兴一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也是其旗下的子公司)不仅在有人驾驶战斗机领域接近欧洲的水平,开始逼近美国的领导地位,而且在军用无人机方面表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他认为,自建国以来,中国军工发展一直依靠类似“举国体制”,即由国家集中一切资源统一研发,这虽然能最大程度避免浪费,“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却制约了军事科技进步所必需的想象力。过去20年间,服务于国家军事战略的中国军工企业把开发重心几乎都投放在传统陆海空装备领域,使得中国对无人机领域几乎无暇顾及。通过观察中国历次国庆大阅兵来看,这条“东方神龙”确实没有在无人机领域透露出任何大型科研项目,事实真是如此吗?
赫维森进一步猜测道,实际上,从零开始的中国无人机研发事业,正悄然实现着“跨越式发展”。21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量中国公民成为“地球村”的一员,其中不乏对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具有超前判断力以及对无人机技术狂热爱好的发烧友,许多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中小企业开始投入到无人机研发领域。特别是随着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围绕成都、西安、酒泉等传统航空工业城市周边的大量企业,开始自发涉足无人机领域,虽然主要以民用为主,却奠定了强大的技术普及基础。
总的来说,中国无人机技术具有明显的“无界限”性,或者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果将视野放得更“草根”一些,可以发现在一系列中国遥控飞机爱好者的聚会及比赛中,各种材料、各种样式的无人机几乎可以开一场“航空历史回顾展”,这里既有简易的铝制固定翼遥控飞机,也有具备太阳能机翼及自动导航装置甚至自主降落系统的高端产品;既有传统的甚至双层机翼的老式飞机样式,也有类似于UFO的飞碟造型。或许说来并不起眼,但这些自发产生的“点子”为国家航空行为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库”。
事实上,除了民间领域之外,中国军队的领导层也意识到无人机的重要价值。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无人机几乎出现在战场的各个角落。更重要的是,解放军高层通过对现代战争形势的深入研究,将目光由传统意义的大型战役转向日趋频繁的“非对称战斗”,后者大多突发性强,战场多集中在城市等复杂区域,这恰恰适合无人机发挥优势。
通过观察美军无人机研发过程及战场应用,中国军队已初步掌握无人机的基本使用规律。有消息称,在解放军领导人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来自各方面有关无人机的资料。而仔细观察中国在历次航展上的表现就可以发现,中国无人机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在2011年北京航展上,中国披露了至少四种无人机作战系统,包括AVIC研发的“翼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WJ-600以及西安爱生公司研发的ASN-229A等。
如果再将目光往前移一点,早在2006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就曾拿出无人机的全仿真模型,当时“翔龙”无人机已具备高空飞行能力及超长的续航力。就在那一年,沈阳飞机制造公司也推出一款名为“暗剑”的军用无人机系统。该机可遂行超低空及超视距侦察任务,同时能搭载空对空武器,其模型目前被陈列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内———显示了该机或许对中国空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8年,“长鹰”(音)概念机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据悉,该机在性能上堪与美军“全球鹰”无人机相媲美。事实上,2008年应该是中国无人机研发史上别具意义的一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推出可携带AR-1激光制导导弹的“彩虹”-3无人机,标志着中国军用无人机开始具备对地攻击能力。
《简氏防务评论》特别关注了中国“翼龙”无人机,称其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最大起飞重量1.15吨,可在5000米高空遂行各种作战任务,并在2010年技术升级之后改名为“霸王龙”。

原来是隐形无人机
抬起返航的无人机,官兵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裴久旗 摄它体态轻盈,能在8级大风的天气下出色完成山区航拍任务;它测绘精确,能在特殊地域实时传回作战地理信息;它功能强大,能准确评估导弹毁伤效果。
4月初,在硝烟四起的演兵场,记者走进被称为“战场新宠”的南京军区某部无人机作战分队,从飞行保障到数据传输、影像处理的全过程中,近距离感受无人机在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精确打击行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新型信息化测绘装备百车千人,万里机动,利剑出鞘。一场一体化联合作战测绘综合演习拉开帷幕。这是一次以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测绘保障为背景,创新测绘保障模式的演习。南京军区战场测绘无人机将作为新型信息化测绘装备在演练中首次亮相。
“发射车准备完毕!”、“地面站准备完毕!”、“数据处理车准备完毕!”一阵响亮而自信的声音急速传递。“所有单位请注意,发射进入倒计时,10、9、8……3、2、1,发射!”随着指挥员一声清脆的口令,只听见“噗”的一声,一架银白色的无人机喷出耀眼的火舌,如雄鹰振翅般,腾空而起,冲向蓝天。
在地面接收车的操作台上,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娴熟地操作仪器、修正各类参数。成功链接某新型通信系统后,指挥所电子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实时捕获的清晰直观的战场立体态势图和空间电子信号图。经过快速处理无人机传回的侦察地域影像,各种远程作战平台立即锁定一片无名高地。“精确火力筹划,分发数据,发射!”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惊雷骤起,火光迅即覆盖了无名高地。
未来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能否实时、准确地对战场实施监控,第一时间将战场信息反馈至作战指挥部以供决策部署,将成为能否把握先机,占据战场主动的关键。作为卫星测绘遥感系统和有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无人机测绘这个军事测绘领域的“后起之
秀”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人机站站长唐劲松介绍说,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它既具有侦察、干扰等能力,又具有攻击能力,且续航时间长、战场生存力强,无人员伤亡风险。
“作为第一代驾驭无人机的测绘兵,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唐劲松兴奋地告诉记者:自组建到现在,全站官兵不仅能够执行全天候、长航时的飞行任务,还建立起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训练保障机制,自主研发了“无人机训练管理系统”等一系列训练辅助软件,达到了对打击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快速获取目标立体影像数据,并完成战区数字地形图的快速生成和更新任务。
初春,某高炮射击场上铁甲驰骋,硝烟弥漫。随着一枚枚炮弹的发射,演习地域的战场影像和各种地理信息数据,通过网络系统传回导演部。但其中一组发射却“卡了壳”,这个新的发射阵地,在地形图还没来得及更新的情况下,不能判读正确的方位。有人提议用测绘无人机采集最新数据来更新地形图。从决策到飞行完毕,较短时间内,无人机就将最新的
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到,迅速更新了地形图,为炮兵部队完成发射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测绘保障。
打击效果“评估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技术逐步完善,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地研发各种新型无人机。据英国《国际飞行》杂志介绍,目前全世界无人机型号已超过100种,研发中的新无人机也有500多种。近年来,随着国防科技水平的大幅跃升,我国的无人机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无人机这一新型作战力量已成为我军重要的战力之一。
南京军区这支无人机分队成立之初,就把目光瞄准了未来信息化战场,不断拓展新的作战保障功能,成为战场目标打击效果的“评估师”,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崇山峻岭,层峦叠嶂。这是一次实弹全装千里拉动综合演练,某新型无人侦察机列装不久就光荣上岗,来到某发射场坪进行全员全装实地演习。刺骨的寒风吹过脸颊,湿润的空气带着些许的凝重,然而,发射场坪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官兵们忙碌的身影到处穿梭,浑然不觉外界的寒冷。他们凝神屏气、聚精会神,
把认真、严谨、沉稳贯穿于每一项操作中……
“启动舱门自动打开系统,准备进行数据存储。”“一切准备完毕!”在一阵紧凑的操作指令下,昼夜光电侦察设备开始工作,地面数据终端不间断地接收到来自飞机下行的视频信号,电视图像记录仪开始进行效果图存储。
“校验数据点,记录存储图像,送交指挥部。”半个小时后,无人机传来清晰的影像资料。“召开决心部署会,进行数据匹配和毁伤评估。”指挥员下达指令。
作战室内气氛凝重,人人屏气凝神,汇报员根据影像资料,迅速进行毁伤评估。“A点目标完全摧毁,无须进行第二波次打击。”“B点目标匹配完毕,该方位是敌重要军事目标,建议进行第二波次打击。”……半个小时过去,评估完毕,指挥组终于定下决心,对B点等三个重点军事目标进行第二波次打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无人机以其近距离捕捉实时图像为首长定下作战决心提供了真实可行的依据,弥补了导弹进行补充火力打击不了解敌情的弊端,使导弹在进行补充打击的时候更加具有指向性。
“猎人之眼”让未来战场更透明现代战争表明,通过空中侦察能发现70%~80%的战场目标,而无人机居高临下有“猎人之眼”的美称,具有远纵深、全天候、实时侦察定位等独特优势,可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战场环境和稍纵即逝的作战目标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因而使战场变得更加透明。
“我们的无人机,还可以挺进无人禁区进行侦察,实时传输相关的地理信息和影像资料,让战场环境变得更加透明。”无人机站工程师陈冬边说边摊开了一幅清晰的正射影像图,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次军事测绘保障。
2011年9月,陈冬奉命参加一场三军联合作战演练,指挥部急需某海岛礁的相关地理数据,这让陈冬这个野外作业专家伤透了脑筋。站在蔚蓝色的大海边,只见这个平时无人到达的海礁沿岸,不仅礁石古怪嶙峋,而且其风浪大,涨落潮变幻莫测,根本无法登陆,就连当地许多老渔民都“望而生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陈冬和大队的测绘专家协商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无人机挺入!经过精确计算和筹划后,无人机在飞行控制员的操控下,成功在该海岛上空盘旋数周,自动拍摄了高分辨率的海岛礁航空影像,并第一时间传输回指挥所,为“中军帐”的指挥决策提供了精确的地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