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0万美元!花旗“贱买”中国364亿元不良资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38:58
据国外财经媒体11月28日报道,全球最大的金融公司花旗集团表示,该集团旗下一家公司已经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同意收购中国364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资产。此次收购规模创下外资收购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之最。

  据悉,参与此项收购的是花旗集团在中国香港的合资公司―――银建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正式签订收购协议后,随即以3370万美元把其中50%的不良资产出售给花旗集团金融产品公司。这次收购是该公司在中国银行业坏账处理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也是外资在收购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花旗集团在与银建国际于11月25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银建国际将为这笔不良资产的收购支付5.466亿元(6740万美元),收购价格仅为这些资产面值的1.5%。银建国际实业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是其控股公司,持有该公司30.8%的股份,而花旗集团持有银建国际17.8%的股份。

  据悉,这笔不良资产的范围跨越中国27个省份。受银建国际委托,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将继续管理这笔资产。作为回报,银建国际将支付相当于交易总金额10%的管理费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香港南华研究中心的一位分析师指出:“为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中国必须处理掉国有商业银行负担的巨额不良资产,以便尽快完成股改后上市。同时,中国经济的不断走好,将可能会为这些不良资产的处置创造出很多非常好的市场机会,而对于一些外国投资者来说,中国的巨额不良资产是一块极其诱人的蛋糕。”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体系内目前约有5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障碍,同时也成为国际金融投资者们的目标,他们都希望通过收购这笔巨额不良资产来迅速扩大在中国的资本。

  为了给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减负”,中国于1999年成立了四家直属于国务院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据悉,当时划拨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总额约1.4万亿元。(崔笑愚)

  相关链接

  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不包括债转股,中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了6750.6亿元不良资产,总共回收现金1370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0.29%。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其中外资投行共购买了价值60.16亿美元的不良资产,约占总量的1/10。

  业内人士表示,境外投资者向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购买的不良贷款价格最低一般只有账面价值的5%,而最高也很少超过30%。据国外财经媒体11月28日报道,全球最大的金融公司花旗集团表示,该集团旗下一家公司已经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同意收购中国364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资产。此次收购规模创下外资收购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之最。

  据悉,参与此项收购的是花旗集团在中国香港的合资公司―――银建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正式签订收购协议后,随即以3370万美元把其中50%的不良资产出售给花旗集团金融产品公司。这次收购是该公司在中国银行业坏账处理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也是外资在收购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花旗集团在与银建国际于11月25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银建国际将为这笔不良资产的收购支付5.466亿元(6740万美元),收购价格仅为这些资产面值的1.5%。银建国际实业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是其控股公司,持有该公司30.8%的股份,而花旗集团持有银建国际17.8%的股份。

  据悉,这笔不良资产的范围跨越中国27个省份。受银建国际委托,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将继续管理这笔资产。作为回报,银建国际将支付相当于交易总金额10%的管理费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香港南华研究中心的一位分析师指出:“为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中国必须处理掉国有商业银行负担的巨额不良资产,以便尽快完成股改后上市。同时,中国经济的不断走好,将可能会为这些不良资产的处置创造出很多非常好的市场机会,而对于一些外国投资者来说,中国的巨额不良资产是一块极其诱人的蛋糕。”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体系内目前约有5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障碍,同时也成为国际金融投资者们的目标,他们都希望通过收购这笔巨额不良资产来迅速扩大在中国的资本。

  为了给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减负”,中国于1999年成立了四家直属于国务院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据悉,当时划拨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总额约1.4万亿元。(崔笑愚)

  相关链接

  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不包括债转股,中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了6750.6亿元不良资产,总共回收现金1370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0.29%。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其中外资投行共购买了价值60.16亿美元的不良资产,约占总量的1/10。

  业内人士表示,境外投资者向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购买的不良贷款价格最低一般只有账面价值的5%,而最高也很少超过30%。
宁可贱卖国外主子, 也绝对不会高价卖给国内的贱民
<P>就那样放着不去处理随他去也比这样卖了好啊</P>
<P>你放在那儿还有解决的可能,卖了后连解决挽救的机会都没有了。</P>
<P>不知道那些人是干什么的,不良资产说到底是老百姓的存款,就这样被卖掉了。谁给他们这样的权力这样处理人民的资产。</P>
<P>  干脆不要卖了,让它烂掉吧……</P>
<P>  首先这个标题就很有问题:《6740万美元!花旗“贱买”中国364亿元不良资产》,明明是不良资产,却一定要用6740万美元!=中国364亿元来刻意误导读者。</P>
<P>  委员原来在银行做过贷款会计,催讨过逾期贷款,我就知道有些银行不良资产一分钱都不值。具体银行不良资产价值如何,也只有经办的、审计的人员知道了。外界如果要妄加猜测,实在很没有道理。</P>
<P>  拜托某些同学看帖的时候仔细一点。首先,银建的控股方是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信达与出售方华融都是中央直属的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花旗只能算第二大股东。和“愤青”们的外国主子论还扯不上关系。现在状况下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在处置不良资产中主要的任务是先把不良资产接收下来(时间不等人,中央是有时限的)。在处置资产的过程中自然会将部分不良资产打包(打包的意义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不良资产中有价值的部分,不能一次把精华都卖了)出售给其金融投资机构,这是正常的经济行为也是符合盘活不良资产的目的的。而且,打包出售不良资产是公开招标的,那家符合资质的机构想买都可以参加。谈不上只卖外国公司的说法。而且,不良资产的处置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多方也包括多层次参与的过程。不是一家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的。</P>
<P>  当然,外国投资机构出于各种考虑对我国的不良资产非常有兴趣。买得多了,自然就会显眼。这背后也反映了在金融领域我国企业与世界顶级企业的巨大差距——中国金融机构现在处理同类不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可能只有花旗、德意志银行等金融老手们的一半都不到。这也是很多中国金融投资机构对购买不良资产兴趣不大或者保守谨慎的原因之一。</P>
<P>  至于说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首先,他们不是政府机构,要趁机骂政府的先洗洗睡吧。其次,就它们的职能而言,主要的任务是接收、管理不良资产、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完成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剥离。所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员并不多,信达上海分公司只有三十多人,却要掌管所属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还有宝钢等大型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办公室里经常是没人的(都忙着出去收账了),有人的时候多数也是在清查相关帐目,单笔接收的不良资产材料就能装几车。在此情况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理清相关帐目都是不小的工作量了。全部甚至大部分自己处理都是超出其能力的。为什么不能卖?</P>
<P> 当然,国有资产处理中也暴露出我们的金融机构的实力差距,我们有大量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和卖国扯不上边,不可能等到都该好了再处理不良资产,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就能提高经营能力。所以,各位“愤青”们“愤”之前还是多了解些相关知识的好。[em27]</P>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11-29 12:46:00的发言:[/B][BR]<P>  干脆不要卖了,让它烂掉吧……</P><P>  首先这个标题就很有问题:《6740万美元!花旗“贱买”中国364亿元不良资产》,明明是不良资产,却一定要用6740万美元!=中国364亿元来刻意误导读者。</P><P>  委员原来在银行做过贷款会计,催讨过逾期贷款,我就知道有些银行不良资产一分钱都不值。具体银行不良资产价值如何,也只有经办的、审计的人员知道了。外界如果要妄加猜测,实在很没有道理。</P>

委员说的有道理,我以前在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作过,深知不良资产处置很多时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有的不良资产,通俗的说只是帐面上面的钱了,要想收回基本无望(比如,借款人失踪或者借款企业破产倒闭、资不抵债的),即使收回投入的财力甚至可能超过收回的帐款。要是真的是值364亿(哪怕只值十分之一也就是36.4亿)那这块大肥肉也不会这么轻易送人的。那家公司不是有钱先自己赚啊。再反过来说,这些不良资产重要是能有那么多克收回的,银行也不会卖了。
[B]以下是引用[I]yh868[/I]在2005-11-29 12:30:00的发言:[/B][BR]<P>就那样放着不去处理随他去也比这样卖了好啊</P><P>你放在那儿还有解决的可能,卖了后连解决挽救的机会都没有了。</P><P>不知道那些人是干什么的,不良资产说到底是老百姓的存款,就这样被卖掉了。谁给他们这样的权力这样处理人民的资产。</P>

不处理,金融体系就要等死。那就连存钱的地方都没有了哦。日本还有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当年都是栽在坏账上。
而且,金融机构吸纳的存款和坏账扯不上大的关系,老百姓的存款连本带利还是能拿回去的,吸纳个人存款只是银行资金来源的一部分,银行也只是替我们管钱,我们只是客户、不是投资人,银行处置资产没有影响储户的存款利益,没必要争得储户的同意。反过来说,如果真的不处理不良资产,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坏掉,百姓的存款倒是可能保不住。
<P>  哈哈,说的好,两个铁算盘遇上了。握手先!</P>
<P>  俺还在银行的时候,就觉得银行风险高的不可思议……越是内部的人员越是有此看法。我一个表哥原来在信贷部门,辞职去香港;我一个朋友在信贷,也考公务员了……都觉得这信贷不是那么一回事情啊!</P>
<P>  俺也投奔革命队伍了。后来俺知道信用社倒闭,知道信托公司清算,都是发呆良久……那时候的感觉是非常复杂……</P>
<P>当初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划入的不良资产还属于比较好的,最烂的他们不接收。这些资产最少可以回收50%。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回收率是多少?比银行留下的更烂的不良资产回收率还低。回收回来的资产任意处理,他们的工资比在原银行高出一倍以上。现在又以如此骇人听闻的低价变卖资产!</P>
<P>zhu 的经济改革有那一项是成功的?银行改革更是失败。当初他呵斥别人不懂经济,是外行。对国民经济的破坏内行比外行更厉害。</P>
<P>到底是亏是赚</P>
<P>我们这些外行,还不是给舆论糊弄的份</P>
<P>卖就卖了啊</P>
<P>不知道能卖的都卖了,还要卖什么了啊?</P>
[B]以下是引用[I]极限大刘[/I]在2005-11-29 19:53:00的发言:[/B][BR]<P>卖就卖了啊</P><P>不知道能卖的都卖了,还要卖什么了啊?</P>


就是啊,连良心和身体都出卖了,还有什么不能卖的
<P>回<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中国一统天下</FONT></STRONG></P>

<P>(下辈子什么都能招惹....就是不能招惹女人.....)</P>
<P>呵呵,特赞成你这句话。</P>
[B]以下是引用[I]mcw[/I]在2005-11-29 18:44:00的发言:[/B][BR]<P>当初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划入的不良资产还属于比较好的,最烂的他们不接收。这些资产最少可以回收50%。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回收率是多少?比银行留下的更烂的不良资产回收率还低。回收回来的资产任意处理,他们的工资比在原银行高出一倍以上。现在又以如此骇人听闻的低价变卖资产!</P><P>zhu 的经济改革有那一项是成功的?银行改革更是失败。当初他呵斥别人不懂经济,是外行。对国民经济的破坏内行比外行更厉害。</P>

还没那么夸张,摩根斯坦利那样的公司也只平均收回30%左右。四大国资公司去年的平均我记得是18%左右。不良资产的处理不是那么简单的,银行和国资公司做买卖的时候也都留着个心眼,真正的肥肉也没那么容易吃到口的。不过工资公司的待遇确实不错。但要说他们无能或者渎职还不至于。至少我接触到的信达的人里面有好几个在自己领域很有水平也很敬业的人。这么说并没有维护它们的意思,国有金融机构在和外资的“坏账处置战”中还是处于下风的。希望能好起来吧。
<P>当初,划入资产管理公司的有许多拨改贷的项目。八九十年代,国家新建工厂,又不拿出资本金,却要银行给长期贷款。这些企业因此长期效益不好,其实,这些企业只要国家把该给的资本金补齐,效益立刻改观。这些企业的负责比例很高,一些人勾结政府腐败官员,在表面合法的假象掩盖下,大肆侵吞国家财产。</P>
<P>划入资产管理公司的有许多就是这样的其实是优质的资产。</P>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11-29 14:44:00的发言:[/B][BR]<P>  哈哈,说的好,两个铁算盘遇上了。握手先!</P><P>  俺还在银行的时候,就觉得银行风险高的不可思议……越是内部的人员越是有此看法。我一个表哥原来在信贷部门,辞职去香港;我一个朋友在信贷,也考公务员了……都觉得这信贷不是那么一回事情啊!</P><P>  俺也投奔革命队伍了。后来俺知道信用社倒闭,知道信托公司清算,都是发呆良久……那时候的感觉是非常复杂……</P>

原来委员也是个Bank-Surviver。不过,在下不敢称铁算盘的。我在银行是搞诉讼的。走人是因为发现自己还是不适合那里。虽然,也有可能的升迁机会,但是总觉得太多的时间是在行政手续中消磨掉了(我们找领导在起诉书上盖个章要等一个星期,还得跑上三回,偏偏所在的分行还有好几个不同的部门办公地,呵呵。。。)信贷部门的痛苦也有所耳闻,有个信贷部门的朋友,有个贷款他觉得不能批,领导递了条子,他还是不肯批,最后把他调到别的项目去了。现在想想,真要是出了事,说不定倒霉的还是他。做了一段时间很多人都会有辞职的冲动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9 22:59:15编辑过]
<P>还是15楼的说的对 反正怎么搞企业都不是人 最后大家都下岗 世界就清净了 </P>
365亿能收回五分一就算是很不错的业绩了.
<P>摩根斯坦利买下的是中国第一个不良资产包,具体和国内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合作,摩根斯坦利出钱出方案,华融的具体实施。</P>
<P>就我接触到的情况,目前国内的不良资产包都是优质的不良资产包,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外资进来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置,靠中国的金融体制和市场水平现在还不能短时间消化这么多的不良资产,因为wto,银行业马上要开放,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产负载率有明确规定,中国还没有任何一家银行能达标,另外要上市股改,银行负债太高也不行,所以把不良资产打包销售给国外投行,借助国外的资金和经验来盘活或者处置掉这些不良资产,而自己则可以尽快套现降低负债率,轻装上市、改制,迎接开放市场的挑战。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思路吧。</P>
<P>摩根斯坦利的第一包我知道就是非常优质的一个资产包,华融一些具体负责处置的资产管理员都是这么说的。但正是由于他们走的第一步,又是那么大一块蛋糕,恕我直言,其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和利益争夺导致的矛盾,包括中方和外方之间的矛盾。</P>
<P>就本贴而言,我是赞成处置的,不处置这些债务很难有出路,有的时候就是死马当活马医,其实处置起来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资产管理员的工作比较辛苦的,要跑到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去调查、跟踪,有的地方非常偏僻。。。一些房子地皮倒是非常受喜欢的资产,如果抵押物是旧机器或者一仓库毛巾,基本就很难处置掉了。处置也不光是卖,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投资,自己经营它,等升值后再卖都是可以的,比如一幢烂尾楼,如果地段很好,可以再投点钱让它修完经营酒店什么的,开始赚钱了,这样它可能不再是一个坏账的根源,反而是个创收的摇钱树,这就需要更好的眼光,这一点国外的投行是有经验的(因为国内银行不能混业经营,所以国内银行没法这样去做)。走这条路是不得以的,中国的不良资产触目惊心,很多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以前的批条子贷款,拍脑袋贷款的都是祸根,追究起来就多了,现在这么大的负担,银行可以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国家为什么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就是为这个,每家给100亿启动资金,就是要让他们在银行的体制外来各显神通把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尽快消化掉,也探寻一些新路来。其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一个国有资产流失,这当中是难免的,包括银行到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投行的第一级交易以及后者在后期的处置当中的操作,到底是贱了还是赚了,有时候很难说清楚。</P>
<P>这个问题其实是很考验水平的,银行坏账也是全球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只是在这个大的过程中而已,我们问题比较突出,属于纯粹的第三世界。</P>
[B]以下是引用[I]tulipe[/I]在2005-11-29 13:34: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h868[/I]在2005-11-29 12:30:00的发言:[/B][BR]<P>就那样放着不去处理随他去也比这样卖了好啊</P><P>你放在那儿还有解决的可能,卖了后连解决挽救的机会都没有了。</P><P>不知道那些人是干什么的,不良资产说到底是老百姓的存款,就这样被卖掉了。谁给他们这样的权力这样处理人民的资产。</P></div>
不处理,金融体系就要等死。那就连存钱的地方都没有了哦。日本还有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当年都是栽在坏账上。
而且,金融机构吸纳的存款和坏账扯不上大的关系,老百姓的存款连本带利还是能拿回去的,吸纳个人存款只是银行资金来源的一部分,银行也只是替我们管钱,我们只是客户、不是投资人,银行处置资产没有影响储户的存款利益,没必要争得储户的同意。反过来说,如果真的不处理不良资产,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坏掉,百姓的存款倒是可能保不住。


宏观上看,银行的支付能力仍然是以其资本额为基础的,大量产生的不良资产肯定会削弱其支付能力,提高用户兑现存款的风险。只是目前国内缺乏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储户替银行投资者分担的长期风险被掩盖了,无法定量分析储户利益的受损程度。
[B]以下是引用[I]bigcall[/I]在2005-12-1 1:12: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ulipe[/I]在2005-11-29 13:34: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h868[/I]在2005-11-29 12:30:00的发言:[/B][BR]<P>就那样放着不去处理随他去也比这样卖了好啊</P><P>你放在那儿还有解决的可能,卖了后连解决挽救的机会都没有了。</P><P>不知道那些人是干什么的,不良资产说到底是老百姓的存款,就这样被卖掉了。谁给他们这样的权力这样处理人民的资产。</P></div>
不处理,金融体系就要等死。那就连存钱的地方都没有了哦。日本还有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当年都是栽在坏账上。
而且,金融机构吸纳的存款和坏账扯不上大的关系,老百姓的存款连本带利还是能拿回去的,吸纳个人存款只是银行资金来源的一部分,银行也只是替我们管钱,我们只是客户、不是投资人,银行处置资产没有影响储户的存款利益,没必要争得储户的同意。反过来说,如果真的不处理不良资产,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坏掉,百姓的存款倒是可能保不住。</div>

宏观上看,银行的支付能力仍然是以其资本额为基础的,大量产生的不良资产肯定会削弱其支付能力,提高用户兑现存款的风险。只是目前国内缺乏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储户替银行投资者分担的长期风险被掩盖了,无法定量分析储户利益的受损程度。

有道理,不过不良资产剥离还是降低了银行风险的。也就降低了储户风险。而现在国内金融实践中实际是基本不考虑坏账对储户风险的影响的。可能是政府买单的思想还在作怪吧。至于说信用评级,不是没有搞,国外机构有对我国银行的评级的。而国内银行业也曾经搞过一个针锋相对的评级(四大行给自己都评了个AAA以上)估计他们自己都不信吧。
说起烂尾楼来,当年周正毅就是靠处置烂尾楼发了一大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处置不良资产确实可以很有赚头。但是,资产的优劣有时是相对的,没有钱、没有时间或者等着破产的企业就算有一栋陆家嘴的烂尾楼对它来说还是不良资产吧。盘活也就是要让那些资产到能让它们活起来的企业手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