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抛弃大陆筹码结果被人狠宰:新南向变成新难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59:45
      中评社台北7月15日电/新政府风风火火推新南向政策时,天外飞来一件台塑越南钢铁厂事件,接着又出现中钢投资印度钢铁厂再出问题,而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仲裁案更如雪上加霜。显示新南向政策可能比新政府的想像与预期更难、风险更高,新政府如果无能强化与新南向政策相关各国政府的关系,建立对口单位、协商出解决问题的机制,签署需要的各项协定,新南向政策终将成为镜花水月。

  中国时报今天社论说,台塑越南钢铁厂经过近10年的规画、兴建,总投资金额高达台币3400亿,终于要点火生产营运,但点火前夕,台塑越钢上个月先被越南政府查税,要求退还7000万美元;接着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越南海域污染导致鱼群大量死亡、引发民众愤怒一事,越南政府归因台塑越钢排放废水不当,为此被罚款高达5亿美元。

  更离谱的是台塑不得不“吞下”苦果,原因是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副总裁王瑞华前往越南处理相关事项,结果人被扣住,如不赔出5亿美元则恐怕无法离境、高炉点火亦遥遥无期,台塑不得不在点火前就赔出5亿美元。

  中钢到印度设厂同样严重受挫,印度政府推翻设厂前的协议,将原本承诺中钢要进口的热轧原料关税从5%骤升至10%,但相较之下,日本、韩国等竞争国只要1%。根据中钢的说法,印度厂恐怕难以为继,“已经有最坏打算”。

  新政府高举新南向大旗,要增加与东南亚共同体、印度等南亚大陆国家的经贸往来,把台湾的对外投资从高度集中于大陆导向其他地区,主要目的一个是“去中国化”,一个是减少过分集中化。

  对“去中”的目的,学界与业界已多所批评,认为“不切实际,难以达成”,因为大陆是规模10兆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每年进口数量有2兆美元,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相较之下,东南亚共同体经济规模2.6兆美元,加上印度的2.2兆美元,还不到大陆的一半。加上台湾与大陆文化、语言相同的优势,及过去数十年的经营,新政府要以新南向取代大陆,坦白说,客观数据与现实情况都可看出:不可能做到。
  但对分散市场、避免集中化的目的,确有其必要。即使是一家企业,也必须避免订单过分集中特定大客户的风险,国家亦复如此。不过,开展其他市场商机的同时,也必须保护、维持与原有市场的关系。新政府政策让两岸关系陷入“冷对抗”,意图以冷却两岸经贸关系成就新南向,在方法上明显是错误,风险亦高。

  如果新政府真心要落实新南向,让企业愿意前往投资、增加与强化双方经贸关系,必须加强且做到者,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能与各国政府加强关系,短期而言是帮企业争取到更佳条件,而且一旦厂商出事,政府可代厂商出面与对方政府对口,协助厂商排除问题。

  中长期而言,则是必须与各国或东南亚共同体签署各项协议,从投资协定到租税协定、争取优惠关税与投资保障等。企业在有政府为倚靠、投资有法律保障下,才可能增加追随新南向政策的意愿。否则,新南向终究只是政府自拉自唱的政策。

  许多主张新南向者一直以来的说法是,大陆投资因为法律不落实、人治为主,投资风险很高;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新南向政策中,甚至更为严重。新南向对象国中,大概只有新加坡是政府清廉、法律明确、法治落实的国家,其他国家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政治不清明、官员贪腐、法治不落实等问题,这从台塑越钢案与中钢印度投资案已经非常明确地显现。

  甚至我们可以说,即使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但企业在大陆投资出问题时,过去两岸都有对口单位、解决管道;近几年更已签署多项协定,对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与人身安全都有一定的保障与解决机制。甚至大陆官方过去基于“友台”的政治考量,对台商各项问题都有更高的重视。新南向政策中的国家,台湾显然尚未建立类似管道与机制,这从政府对台塑越钢、中钢印度投资案等问题,毫无反应、不发一语的“装死”态度即可看出。

  我们还是要向新政府进一言,鸡蛋过分集中于一篮子并不好,但在分散前要先看顾好这一篮鸡蛋,否则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而要落实分散风险的新南向,政府就该先做到强化双边官方关系、建立解决问题机制、签署保障协定等,否则,新南向政策,难矣!      中评社台北7月15日电/新政府风风火火推新南向政策时,天外飞来一件台塑越南钢铁厂事件,接着又出现中钢投资印度钢铁厂再出问题,而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仲裁案更如雪上加霜。显示新南向政策可能比新政府的想像与预期更难、风险更高,新政府如果无能强化与新南向政策相关各国政府的关系,建立对口单位、协商出解决问题的机制,签署需要的各项协定,新南向政策终将成为镜花水月。

  中国时报今天社论说,台塑越南钢铁厂经过近10年的规画、兴建,总投资金额高达台币3400亿,终于要点火生产营运,但点火前夕,台塑越钢上个月先被越南政府查税,要求退还7000万美元;接着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越南海域污染导致鱼群大量死亡、引发民众愤怒一事,越南政府归因台塑越钢排放废水不当,为此被罚款高达5亿美元。

  更离谱的是台塑不得不“吞下”苦果,原因是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副总裁王瑞华前往越南处理相关事项,结果人被扣住,如不赔出5亿美元则恐怕无法离境、高炉点火亦遥遥无期,台塑不得不在点火前就赔出5亿美元。

  中钢到印度设厂同样严重受挫,印度政府推翻设厂前的协议,将原本承诺中钢要进口的热轧原料关税从5%骤升至10%,但相较之下,日本、韩国等竞争国只要1%。根据中钢的说法,印度厂恐怕难以为继,“已经有最坏打算”。

  新政府高举新南向大旗,要增加与东南亚共同体、印度等南亚大陆国家的经贸往来,把台湾的对外投资从高度集中于大陆导向其他地区,主要目的一个是“去中国化”,一个是减少过分集中化。

  对“去中”的目的,学界与业界已多所批评,认为“不切实际,难以达成”,因为大陆是规模10兆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每年进口数量有2兆美元,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相较之下,东南亚共同体经济规模2.6兆美元,加上印度的2.2兆美元,还不到大陆的一半。加上台湾与大陆文化、语言相同的优势,及过去数十年的经营,新政府要以新南向取代大陆,坦白说,客观数据与现实情况都可看出:不可能做到。
  但对分散市场、避免集中化的目的,确有其必要。即使是一家企业,也必须避免订单过分集中特定大客户的风险,国家亦复如此。不过,开展其他市场商机的同时,也必须保护、维持与原有市场的关系。新政府政策让两岸关系陷入“冷对抗”,意图以冷却两岸经贸关系成就新南向,在方法上明显是错误,风险亦高。

  如果新政府真心要落实新南向,让企业愿意前往投资、增加与强化双方经贸关系,必须加强且做到者,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能与各国政府加强关系,短期而言是帮企业争取到更佳条件,而且一旦厂商出事,政府可代厂商出面与对方政府对口,协助厂商排除问题。

  中长期而言,则是必须与各国或东南亚共同体签署各项协议,从投资协定到租税协定、争取优惠关税与投资保障等。企业在有政府为倚靠、投资有法律保障下,才可能增加追随新南向政策的意愿。否则,新南向终究只是政府自拉自唱的政策。

  许多主张新南向者一直以来的说法是,大陆投资因为法律不落实、人治为主,投资风险很高;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新南向政策中,甚至更为严重。新南向对象国中,大概只有新加坡是政府清廉、法律明确、法治落实的国家,其他国家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政治不清明、官员贪腐、法治不落实等问题,这从台塑越钢案与中钢印度投资案已经非常明确地显现。

  甚至我们可以说,即使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但企业在大陆投资出问题时,过去两岸都有对口单位、解决管道;近几年更已签署多项协定,对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与人身安全都有一定的保障与解决机制。甚至大陆官方过去基于“友台”的政治考量,对台商各项问题都有更高的重视。新南向政策中的国家,台湾显然尚未建立类似管道与机制,这从政府对台塑越钢、中钢印度投资案等问题,毫无反应、不发一语的“装死”态度即可看出。

  我们还是要向新政府进一言,鸡蛋过分集中于一篮子并不好,但在分散前要先看顾好这一篮鸡蛋,否则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而要落实分散风险的新南向,政府就该先做到强化双边官方关系、建立解决问题机制、签署保障协定等,否则,新南向政策,难矣!
吃个茶叶蛋庆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