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实验室的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获得阿联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3:31:16


原帖在航天港,我在这里再发一次
这个方案不同于土鸡发的那个,总体上非常详尽,而且获得了一些相关国际大奖的认可
近日,钱学森实验室提交的“multi-rotary joints sps”(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设计项目在2015年太阳能卫星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设计竞赛第一名。在答辩环节,参赛团队在组办方的帮助下,以实时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现场报告和答辩,最终设计方案的创新设计思想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荣登榜首。

   参赛团队提交的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设计方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采用多个相互独立的太阳电池子阵代替了传统的整体式太阳电池阵,以多个中等功率的导电旋转关节替代传统的极高功率的旋转关节的设计思路,解决了传统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中的极大功率导电旋转关节技术难题,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还便于系统的组装和构建,备受评委认可。

   国际太阳能卫星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sunsat design competition)是由美国ohio大学和美国国家空间学会(nss)发起的面向空间太阳能电站的设计竞赛,旨在激励创新设计,推动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竞赛主办方代表、美国国家空间学会主席mark hopkins先生一行还利用来中国参会的机会为该参赛团队现场颁奖,并深入探讨推动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际合作。


以下是正文
IAC2015上钱学森实验室的关于太空电站的论文集中提到了一个初步的太阳能电站方案

阵列面积为1000米*3000米*2,轻型桁架结构支持、在轨组装。

发射上采用重型可复用运载火箭将太阳能电池板送入LEO轨道,再由电推上面级送入GEO轨道,然后由机械臂和自由飞机器人完成组装
  
电推上面级携带有施工平台,干重10吨、1兆瓦功率、推力3牛,采用4000秒比冲的离子电推
  
其他硬件还包括自由飞机器人,以及机械臂
  
电推上面级将太阳能电池板运输到GEO轨道后,由自由飞机器人或者与另一个施工平台配合完成展开(这段有误,根据后续的相关资料,每个电池模块为100m*100m,由周边桁架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可在轨自主展开,自由飞机器人只负责完成组装)

模拟结果显示,使用电推维持姿态和轨道,施工期间每小时要消耗4.14千瓦电力和76克电推工质
  




桁架、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天线施工顺序与模拟
  
整个工期共需要1460个模块、1153小时、消耗18467千瓦电力
  
最后的总结就是有些技术难度,但是可以盈利;工期1153小时消耗18467千瓦电力;技术挑战在于轻量化高可靠性的对接系统,技术路线规划、多目标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看来他们基于电子技术的进步,对石墨烯太阳能电池以及电推上面级担心并不大(这也是一体两面的,解决电源问题,电推上面级就随之解决了),对可复用重型运载火箭似乎也颇有信心(这点不可理解,但是他们在会前论文中提到了初期可由重猎鹰发射,似乎是先开工再考虑发射工具问题?)


---------------------------------------------------------------------------------------------------------------------------------------------------------------------
IAC2015的论文太多我又没分类,很遗憾找不到原文了
不过有个简洁些的论文,还是汉语的
Concept Design on MultiRotary Joints SPS.rar(1.33 MB, 下载次数: 49)

六月30日补充
http://si.cast.cn/Item/Show.asp?d=4658&m=1
阿联酋迪拜世博组委会代表团来访我院
时间:2016年06月30日 信息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点击:42次 字体:大 中 小
6月17日,阿联酋迪拜世博组委会代表团来访我院,就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技术进行了交流,李明副院长主持会见。
迪拜世博组委会负责筹备2020年迪拜世博会,将SSPS技术视为战略研究方向,希望在世博期间进行技术演示,展示迪拜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科技水平,计划长期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并提供资金支持。
会谈中,我院就外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解答,针对钱室团队提出的多旋转关节式SSPS构型布局等技术细节及指标进行了深入讨论,介绍了等离子体通道和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ITU进行频率轨位申报方面存在的问题、风险和建议。阿方对会谈结果表示满意,坚定了后续投资SSPS项目的信心,认为我院在该领域拥有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团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与我院开展务实合作。

原帖在航天港,我在这里再发一次
这个方案不同于土鸡发的那个,总体上非常详尽,而且获得了一些相关国际大奖的认可
近日,钱学森实验室提交的“multi-rotary joints sps”(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设计项目在2015年太阳能卫星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设计竞赛第一名。在答辩环节,参赛团队在组办方的帮助下,以实时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现场报告和答辩,最终设计方案的创新设计思想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荣登榜首。

   参赛团队提交的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设计方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采用多个相互独立的太阳电池子阵代替了传统的整体式太阳电池阵,以多个中等功率的导电旋转关节替代传统的极高功率的旋转关节的设计思路,解决了传统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中的极大功率导电旋转关节技术难题,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还便于系统的组装和构建,备受评委认可。

   国际太阳能卫星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sunsat design competition)是由美国ohio大学和美国国家空间学会(nss)发起的面向空间太阳能电站的设计竞赛,旨在激励创新设计,推动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竞赛主办方代表、美国国家空间学会主席mark hopkins先生一行还利用来中国参会的机会为该参赛团队现场颁奖,并深入探讨推动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际合作。


以下是正文
IAC2015上钱学森实验室的关于太空电站的论文集中提到了一个初步的太阳能电站方案

阵列面积为1000米*3000米*2,轻型桁架结构支持、在轨组装。

发射上采用重型可复用运载火箭将太阳能电池板送入LEO轨道,再由电推上面级送入GEO轨道,然后由机械臂和自由飞机器人完成组装
  
电推上面级携带有施工平台,干重10吨、1兆瓦功率、推力3牛,采用4000秒比冲的离子电推
  
其他硬件还包括自由飞机器人,以及机械臂
  
电推上面级将太阳能电池板运输到GEO轨道后,由自由飞机器人或者与另一个施工平台配合完成展开(这段有误,根据后续的相关资料,每个电池模块为100m*100m,由周边桁架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可在轨自主展开,自由飞机器人只负责完成组装)

模拟结果显示,使用电推维持姿态和轨道,施工期间每小时要消耗4.14千瓦电力和76克电推工质
  




桁架、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天线施工顺序与模拟
  
整个工期共需要1460个模块、1153小时、消耗18467千瓦电力
  
最后的总结就是有些技术难度,但是可以盈利;工期1153小时消耗18467千瓦电力;技术挑战在于轻量化高可靠性的对接系统,技术路线规划、多目标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看来他们基于电子技术的进步,对石墨烯太阳能电池以及电推上面级担心并不大(这也是一体两面的,解决电源问题,电推上面级就随之解决了),对可复用重型运载火箭似乎也颇有信心(这点不可理解,但是他们在会前论文中提到了初期可由重猎鹰发射,似乎是先开工再考虑发射工具问题?)


---------------------------------------------------------------------------------------------------------------------------------------------------------------------
IAC2015的论文太多我又没分类,很遗憾找不到原文了
不过有个简洁些的论文,还是汉语的
Concept Design on MultiRotary Joints SPS.rar(1.33 MB, 下载次数: 49)2016-5-31 12:41 上传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六月30日补充
http://si.cast.cn/Item/Show.asp?d=4658&m=1
阿联酋迪拜世博组委会代表团来访我院
时间:2016年06月30日 信息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点击:42次 字体:大 中 小
6月17日,阿联酋迪拜世博组委会代表团来访我院,就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技术进行了交流,李明副院长主持会见。
迪拜世博组委会负责筹备2020年迪拜世博会,将SSPS技术视为战略研究方向,希望在世博期间进行技术演示,展示迪拜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科技水平,计划长期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并提供资金支持。
会谈中,我院就外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解答,针对钱室团队提出的多旋转关节式SSPS构型布局等技术细节及指标进行了深入讨论,介绍了等离子体通道和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ITU进行频率轨位申报方面存在的问题、风险和建议。阿方对会谈结果表示满意,坚定了后续投资SSPS项目的信心,认为我院在该领域拥有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团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与我院开展务实合作。


这个方案的结构重量也在1600吨以上,但是借助电推拖船完成LEO到GEO的转移,发射量大幅度压缩
每个模块3吨,也可以使用长征7甚至长征5完成初期实验阶段的发射。
多旋转环节也降低了单个环节电力输送系统的压力,并且避免了单点失效问题。
太阳能电池阵列拥有独立的动量轮和1N级电推,姿态控制压力也比较小。
对比两个阶段的论文还可以发现这个方案依旧在不断的优化中,而太阳能电站作为钱学森实验室的重点项目未来也会不断跟进

这个方案的结构重量也在1600吨以上,但是借助电推拖船完成LEO到GEO的转移,发射量大幅度压缩
每个模块3吨,也可以使用长征7甚至长征5完成初期实验阶段的发射。
多旋转环节也降低了单个环节电力输送系统的压力,并且避免了单点失效问题。
太阳能电池阵列拥有独立的动量轮和1N级电推,姿态控制压力也比较小。
对比两个阶段的论文还可以发现这个方案依旧在不断的优化中,而太阳能电站作为钱学森实验室的重点项目未来也会不断跟进
想着些,先把怎么把大电能传回地球在说啊,这技术没突破,其它的都是空想
想着些,先把怎么把大电能传回地球在说啊,这技术没突破,其它的都是空想
天宫空间站就有钱学森实验室的微波输能实验
微波输能主要由504在做。相关成果也出来了。可以查查。水平是国际先进水平
老王是好人 发表于 2016-5-31 13:58
微波输能主要由504在做。相关成果也出来了。可以查查。水平是国际先进水平
去年好像有篇八股,我去找找
感觉真的能实施的话,人类又离科幻近了一步
kancollebuster 发表于 2016-5-31 15:52
感觉真的能实施的话,人类又离科幻近了一步
人类在很多领域已经超越科幻了……
人类在很多领域已经超越科幻了……
离星际旅行差老鼻子远。
其实,个人想法,这些东西做不做出来都没关系,无所谓。只要国家支持在认真做这些计划。我就开心了。
老王是好人 发表于 2016-5-31 13:58
微波输能主要由504在做。相关成果也出来了。可以查查。水平是国际先进水平
试验跟投入运营是一回事啊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5-31 13:32
这个方案的结构重量也在1600吨以上,但是借助电推拖船完成LEO到GEO的转移,发射量大幅度压缩
每个模块10吨 ...


好资料谢了~看了一下,不懂他们为什么要用多旋转环节?考虑到需要相对旋转的只是光伏阵列和天线阵列,按照他们的布置只需要两个旋转环节就够了。要是再省一点一个关节也行~

如果说要降低单个环节电力输送系统的压力的话也说不通,因为他们的输电结构是串行的,内端的关节仍然要承受最大电流啊?

编辑:不好意思,又看了一下示意图才明白,是并行的~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5-31 13:32
这个方案的结构重量也在1600吨以上,但是借助电推拖船完成LEO到GEO的转移,发射量大幅度压缩
每个模块10吨 ...


好资料谢了~看了一下,不懂他们为什么要用多旋转环节?考虑到需要相对旋转的只是光伏阵列和天线阵列,按照他们的布置只需要两个旋转环节就够了。要是再省一点一个关节也行~

如果说要降低单个环节电力输送系统的压力的话也说不通,因为他们的输电结构是串行的,内端的关节仍然要承受最大电流啊?

编辑:不好意思,又看了一下示意图才明白,是并行的~
不过他们对电池效率也太太乐观了,取了85%。。。。
其实,个人想法,这些东西做不做出来都没关系,无所谓。只要国家支持在认真做这些计划。我就开心了。
问个有点关系的问题,尼古拉.特斯拉在无线输电的领域有什么贡献?看了度娘的资料,感觉已经把这个人神化了,把特斯拉和通古斯大爆 炸都挂上钩了。能评价一下他吗?
问个有点关系的问题,尼古拉.特斯拉在无线输电的领域有什么贡献?看了度娘的资料,感觉已经把这个人神化 ...
这人在这上面走入歧途了, 一心想无线输电, 要是目标小一点, 发明无线电报的功劳肯定是他而非马可尼了。
好资料谢了~看了一下,不懂他们为什么要用多旋转环节?考虑到需要相对旋转的只是光伏阵列和天线阵列, ...
多旋转关节就可以允许每个阵列使用独立的动量轮和电推维持姿态
另外那篇论文里很明显是各阵列并联啊,各关节的电压和电流都是相同的
不过他们对电池效率也太太乐观了,取了85%。。。。
这还是妥协后的,在IAC2015里的方案是基于石墨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更夸张
钱学森实验室的太阳能电站明显不是以现在的技术水平为基础设计的,差距最小的估计也就是运载火箭了,100米×100米的周边桁架式展开系统现在挑战也不是一般的小……反而那个最最最最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自由飞机器人技术难度大些,但是这东西用途太广了,电子技术进步又特别快,拿投资很容易。
问个有点关系的问题,尼古拉.特斯拉在无线输电的领域有什么贡献?看了度娘的资料,感觉已经把这个人神化 ...
民科之神,伟大的工程师
然后……
没了
民科之神,伟大的工程师
然后……
没了
根据特斯拉的自述 和同事助手的观察  特斯拉更像是  冥想 突然就想到什么方案 就做  基本都成功  二特斯拉自己自称是 听到(高人)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
丰血 发表于 2016-6-1 13:14
根据特斯拉的自述 和同事助手的观察  特斯拉更像是  冥想 突然就想到什么方案 就做  基本都成功  二特斯 ...
听说爱因斯坦也是类似   、。、、、、、、
岛国也有类似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
enroger 发表于 2016-6-1 03:40
不过他们对电池效率也太太乐观了,取了85%。。。。
不是电池效率,是布片率,也就是太阳能电池的有效面积
丰血 发表于 2016-6-1 00:14
根据特斯拉的自述 和同事助手的观察  特斯拉更像是  冥想 突然就想到什么方案 就做  基本都成功  二特斯 ...
那是一个靠小聪明就能做科研的时代...
jszzCommunist 发表于 2016-6-1 20:55
岛国也有类似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
日本的那个是绳系纯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拥有自己独立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微波传输系统,每个模块就是一颗独立的卫星,那建设成本那可大了去了……
老王是好人 发表于 2016-5-31 13:58
微波输能主要由504在做。相关成果也出来了。可以查查。水平是国际先进水平
突然发现这个单模块质量竟然降低到了3吨
这也太夸张了,相比初始阶段的方案,现在这个方案甚至可以直接由长征2C发射……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1 22:36
不是电池效率,是布片率,也就是太阳能电池的有效面积
哦~是这个意思?我说呢~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1 22:38
日本的那个是绳系纯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拥有自己独立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微波传输系统,每个模块就是一颗独 ...
感觉微波发射系统还是集中好,孔径大发散小~
enroger 发表于 2016-6-2 02:02
感觉微波发射系统还是集中好,孔径大发散小~
而且日本那个绳系方案很逗比的是电池板和天线集成设计,导致每个模块对地和对日指向需求相互矛盾,每个模块在一天中的功率波浪形翻涌……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2 02:10
而且日本那个绳系方案很逗比的是电池板和天线集成设计,导致每个模块对地和对日指向需求相互矛盾,每个模 ...
哈哈!鬼子的思维理解不能~
哈哈!鬼子的思维理解不能~
论文里说的很清楚,集中式输电关节的电力传输压力太大(最大的技术难题),而且容易失效
后来日本给出的解决方法就是分布式输电,但是这样成本高昂,为了简化设计,将每个模块集成为三明治结构,然后使用了重力梯度稳定来解决姿控系统与成本的矛盾。代价就是效率低下,加上成本较高,还不如在地面敷设太阳能电池板……
后来美国提出了聚光式分布式输电,就是给日本的那种方案加一套反射镜片阵列,然后又带来包括姿控、位控和温控等等一大堆问题
钱学森实验室的方案能引起国际上的重视就是因为切切实实的解决了之前方案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哈哈!鬼子的思维理解不能~
这方案甚至没有一项技术是需要单独公关的,自由飞机器人有凤凰计划以及国内类似的项目,由于巨大的军事经济价值显然不需要钱学森实验室关心具体技术细节;大型的周边桁架式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展开技术实际上就是降级版的周边桁架式可展开天线技术;主桁架展开前就是3吨级的可自主对接的小卫星,这技术甚至已经成熟了;大功率太阳能电推进是进入深空的必要技术,而且与这个方案也相辅相成;关节输电压力小,甚至可借用空间站柔性太阳能电池相关的技术
整个方案最大的瓶颈就简化为了纯粹的微波输电技术能否突破,但是乱棍打死老师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力降十会,借助空间站平台在近地轨道的大规模实验也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条件
有没有发电量数字? 和地面发电比是什么个概念?
要是能赚钱的话什么都好办,几千亿投资根本不算什么。
有没有发电量数字? 和地面发电比是什么个概念?
要是能赚钱的话什么都好办,几千亿投资根本不算什么。
初期2.4GW,末期2.14GW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2 03:10
初期2.4GW,末期2.14GW


这发电量和核电站差不多,初期数字没什么竞争力啊
不过2.4GW估计用国内电费每年能赚17亿电费,30年寿命的话能赚回510亿,从航天项目的角度来说倒也不错。如果用国外一些国家电费算,全寿命能赚回1000多亿,当航天项目来看也非常好了
要是能有规模效应就更好了,如果研发费占主,扩建到10GW或更高不需同倍花费,那这发展空间就巨大了
如果能利用这技术推动太空工业,用大功率电推和太空电站驱动月球或小行星资源利用,那人类就真的成为太空文明了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2 03:10
初期2.4GW,末期2.14GW


这发电量和核电站差不多,初期数字没什么竞争力啊
不过2.4GW估计用国内电费每年能赚17亿电费,30年寿命的话能赚回510亿,从航天项目的角度来说倒也不错。如果用国外一些国家电费算,全寿命能赚回1000多亿,当航天项目来看也非常好了
要是能有规模效应就更好了,如果研发费占主,扩建到10GW或更高不需同倍花费,那这发展空间就巨大了
如果能利用这技术推动太空工业,用大功率电推和太空电站驱动月球或小行星资源利用,那人类就真的成为太空文明了
iewgnem 发表于 2016-6-2 03:54
这发电量和核电站差不多,初期数字没什么竞争力啊
不过2.4GW估计用国内电费每年能赚17亿电费,30年寿 ...
这方案按钱学森实验室的理想规划正式建设都是20年后了。而且研发费用搞不好占比真不大,就像我前面说的,各项技术都在突破的前夜,并且没有什么独有的技术……
11年五院组织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技术全国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提出的我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路线图”
第一阶段:2011年-2020年

  充分分析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应用需求,开展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方案详细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进行关键技术验证。

  重点验证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高效大功率太阳能发电技术、大型结构的展开组装技术和高压供配电系统,主要有地面大功率无线能量传输试验、地面大型结构展开及装配技术试验、地面对平流层飞艇无线能量传输试验、依托空间站的大型结构展开及装配技术试验等。

  第二阶段:2021年-2025年

  利用我国的空间站平台,在航天员参与下,进行我国第一个低轨道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研制,在2025年开展系统验证。重点验证大型结构的空间展开及装配,大型空间聚光系统及其控制,大功率电源管理系统,大型结构的姿态控制技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激光、微波),空间太阳能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等。

  第三阶段:2026年-2040年

  在低轨关键技术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经济上和技术上更为可行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方案和关键技术,突破轨道间大功率电推进技术,研制地球同步轨道验证系统,大约在2030年左右发射,进行空间-地面、空间-空间无线能量传输,开展系统验证,为商业系统的研制提供重要的运行参数。系统运行寿命10年。初步考虑该系统在低轨进行自主空间组装,并利用空间站和航天员进行部分组装工作,并解决空间装配中出现的问题,组装测试完毕后,整体运送到地球同步轨道。

  第四阶段:2036年-2050年

  结合验证系统的运行状况,结合技术发展,研制我国第一个商业化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实现空间太阳能电站商业运行,运行寿命30年以上。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1 22:38
日本的那个是绳系纯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拥有自己独立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微波传输系统,每个模块就是一颗独 ...
鬼子那个好像的是整体 另外MD也有过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 但因为很难解决电力传输问题所以不怎么搞
鬼子那个好像的是整体 另外MD也有过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 但因为很难解决电力传输问题所以不怎么搞
本子那个是绳系分布式;美国那个是双旋转关节,不说电力传输,关节电流都能要命
投资太大,对地球的能源贡献不大,但是对外星球殖民地的作用很大

看来他们基于电子技术的进步,对石墨烯太阳能电池以及电推上面级担心并不大(这也是一体两面的,解决电源问题,电推上面级就随之解决了),对可复用重型运载火箭似乎也颇有信心(这点不可理解,但是他们在会前论文中提到了初期可由重猎鹰发射,似乎是先开工再考虑发射工具问题?)

说明 钱学森实验室的全国权威、高级专家 看好猎鹰重型的科学性、先进性、及时性、极低成本,对长九技术风险、先进性和高成本、未来不确定性缺乏信心。
http://si.cast.cn/Item/Show.asp?d=4658&m=1
阿联酋迪拜世博组委会代表团来访我院
时间:2016年06月30日 信息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点击:42次 字体:大 中 小
6月17日,阿联酋迪拜世博组委会代表团来访我院,就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技术进行了交流,李明副院长主持会见。
迪拜世博组委会负责筹备2020年迪拜世博会,将SSPS技术视为战略研究方向,希望在世博期间进行技术演示,展示迪拜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科技水平,计划长期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并提供资金支持。
会谈中,我院就外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解答,针对钱室团队提出的多旋转关节式SSPS构型布局等技术细节及指标进行了深入讨论,介绍了等离子体通道和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ITU进行频率轨位申报方面存在的问题、风险和建议。阿方对会谈结果表示满意,坚定了后续投资SSPS项目的信心,认为我院在该领域拥有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团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与我院开展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