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02:32
先上结论,印度GDP和PPP超过中国世界第一,最早2030年,最晚2050年一定实现!
这是一个看似很大胆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东西的结论。但确实要耗费一些功夫来对其加以说明。我们的故事,要从四小龙说起。70年代起,有这么四个“大胆”地融入世界市场的经济体: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四个经济体原来都是落后地区,50年代人均PPP大致相当于中国大陆的1.5倍到2倍不等,而今,四家里面人均GDP最差的台湾,GDP三倍于大陆;人均PPP最低的韩国,PPP也是3倍于大陆。大家对这一现象百思不得其解,纷纷认为台湾起家完全是因为从大陆运过去的黄金,而韩国大致是用韩国姑娘在美国大兵营房里的屈辱换取了美国卖肾援韩,然后喊上几句“金钱诚可贵,自由价更高”,看着自己银行卡上那点可怜的积蓄,陶醉在幻想之中。
现实点吧,资本的原始积累,除了西方式的掠夺和苏联式的剪刀差,还有一种比上述两种效率高得多的方式——承接产业转移!上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了信息产业,原来大家都不会造电脑,现在大家会了,造电脑肯定比造袜子要赚钱,于是造袜子的人就回去造电脑,那么问题来了,袜子大家总不能因为有了电脑就不穿了吧?袜子总要有人造,本国的人不爱干,那怎么办?交给外国人呗!于是我们可以看到,60年代低端劳动力从西方转到日本,又在70年代转到四小龙(毕竟七十年代日本也会造电器了),八十年代正好中国也在搞改革开放,就转给了中国。
这里面很重要的是三个问题:
1、当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为什么资本选择了中国?
比如我是开服装厂的一家外商,我们知道,不可避免的,在一群人中间一定有人相对比较擅长做服装,另外有一些人不擅长做服装。一般来讲,对于这些第三世界国家,“擅长做服装的人”占据人口的比例,不会有明显差距。那么问题来了,我把厂子开到中国,本质上我是从13亿人里面选取“擅长做服装的人”,哪怕我的厂子建在广东,凭借发达的咨询,我也可以招到东北的人。但是,如果我把厂子开到越南,我的选材范围只有六千多万人——我把厂子开在越南能吸引泰国的人吗?不可能的事!等泰国的人办完过境手续我这都开工一个月了!一句话(单个国家内)人口就是纵深,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人口有优势就是压倒一切!
2、四小龙是怎么后发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
四小龙国家的企业,起步的时候必然要做代工起家,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在于虽然我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低,但是我可以做大!比如做电器的企业需要全球分工,把组装的部分给到四小龙。但四小龙的一家组装企业可以借几十家西方企业的组装,最终导致虽然利润率低,但因为营业额大,总的利润居然能与西方相当甚至超过之。然后企业自然就可以把这些利润投入研发,由于研发的人力成本还低,最后就是企业依靠规模效应,虽然处在产业链低端,却仍然积累了很多研发资金,最终把规模优势转化成技术优势!
3、四小龙为什么比中国强?
不废话吗?四小龙起家的时候中国在干嘛?砸烂党委闹革命?祖国河山一片红?等到中国终于明白过来了,四小龙相对中国已经有代差优势了,换句话说四小龙相对中国就是当年西方相对四小龙,这肯定就不好超越了嘛!

好了说了这么多和印度也没关系啊——别急:
印度为什么现在看来老不太行?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七十年代末,印度的改革开放可在90年代初!等到印度开放了,中国早已成为资本的热土了。可即使如此,印度的发展速度也一直不比中国慢太多,只不过是因为印度一贯压低汇率谋求出口(八十年代的中国也这么干)。如果看购买力平价,印度PPP从本世纪初开始一直都是中国的五分之二多一点。鉴于目前中国已经停滞(一季度本币名义GDP增速中国大陆两岸四地倒数第一)今后想要超过,其实不难。
印度靠什么超过中国?人口!有人会扁扁嘴说什么印度不都是文盲吗?11年,印度识字率73%,中国识字率95%,然而印度0-14岁人口1.5倍于中国!什么概念?虽然印度年轻人的识字率比中国低,但是识字人数是要高于中国的!同样的现象还会发生在2020年左右印度高等教育规模超过中国的一刻。黑人和穆斯林生育率也高,但是非洲和阿拉伯是统一的一个国家吗?就算你出生率高,具体到每一个非洲或阿拉伯国家,出生的人口还不到印度的一个零头。记得我之前那个造服装的例子吗?中国“不会造服装”的人也要大大多于其他国家,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开服装工厂,管那些不会造服装的人干嘛?印度一定会成为下一个投资热土,有投资就有产业,有产业就有税收,有税收还愁修厕所?对了顺便说一嘴,2014年透明国际的清廉度排名,印度压了中国10个名次哦~
然而中国之于印度为什么不可能成为四小龙之于中国呢?机会原是有的,但已经永远错过了。原因有很多,比如计划生育使得中国90后人口相对70后断崖式暴跌三分之一,将来光是养老就足够拖垮国家财政;比如大跃进文革使得我们的发展晚起步了十年。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印度这个人口规模在经济问题上不尊重市场是自废武功的行为(注意这并不见得适用于人口比我们少一位数的俄国和日本)!从外部来看,体量大到中印这个规模的国家,在世界市场的生产和销售体系来讲都是too big to fall,西方敢把我们干掉,它自己的生产也要停滞,最起码其成本也会高的不可承受。从内部来看,我们知道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需要谋求转型,假设有一千万分之一的人能想到怎么转型,对于一个小国家,很可能都摊不上这样的人。但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十几亿人口也找不出这样的人来?概率太低了吧?而只要一个企业成功转型,它所在行业里的其他企业乃至其他行业也必须跟着转型,否则就会赢者通吃。由于中国每个行业规模都足够大,就会导致每个行业都很可能有人相处怎么转型。所以转型指着企业自发行为就好,政府要做的仅仅是避免没转型的企业破坏规则坑害新兴势力,而不是自己自作聪明的制定什么规划方案——你看10年的战略新兴产业,风电也好光伏也好电动车也好,不都打了水漂了?而这也是印度相对我们最大的优势,印度政府也许不如我们那样“擅长”做点什么,但是人家至少远比我们清楚自己不应该做什么!

总而言之,全球化的环境,庞大的人口,合理的人口结构,有所不为的政府,这一切的一切注定了21世纪必然属于印度!先上结论,印度GDP和PPP超过中国世界第一,最早2030年,最晚2050年一定实现!
这是一个看似很大胆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东西的结论。但确实要耗费一些功夫来对其加以说明。我们的故事,要从四小龙说起。70年代起,有这么四个“大胆”地融入世界市场的经济体: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四个经济体原来都是落后地区,50年代人均PPP大致相当于中国大陆的1.5倍到2倍不等,而今,四家里面人均GDP最差的台湾,GDP三倍于大陆;人均PPP最低的韩国,PPP也是3倍于大陆。大家对这一现象百思不得其解,纷纷认为台湾起家完全是因为从大陆运过去的黄金,而韩国大致是用韩国姑娘在美国大兵营房里的屈辱换取了美国卖肾援韩,然后喊上几句“金钱诚可贵,自由价更高”,看着自己银行卡上那点可怜的积蓄,陶醉在幻想之中。
现实点吧,资本的原始积累,除了西方式的掠夺和苏联式的剪刀差,还有一种比上述两种效率高得多的方式——承接产业转移!上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了信息产业,原来大家都不会造电脑,现在大家会了,造电脑肯定比造袜子要赚钱,于是造袜子的人就回去造电脑,那么问题来了,袜子大家总不能因为有了电脑就不穿了吧?袜子总要有人造,本国的人不爱干,那怎么办?交给外国人呗!于是我们可以看到,60年代低端劳动力从西方转到日本,又在70年代转到四小龙(毕竟七十年代日本也会造电器了),八十年代正好中国也在搞改革开放,就转给了中国。
这里面很重要的是三个问题:
1、当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为什么资本选择了中国?
比如我是开服装厂的一家外商,我们知道,不可避免的,在一群人中间一定有人相对比较擅长做服装,另外有一些人不擅长做服装。一般来讲,对于这些第三世界国家,“擅长做服装的人”占据人口的比例,不会有明显差距。那么问题来了,我把厂子开到中国,本质上我是从13亿人里面选取“擅长做服装的人”,哪怕我的厂子建在广东,凭借发达的咨询,我也可以招到东北的人。但是,如果我把厂子开到越南,我的选材范围只有六千多万人——我把厂子开在越南能吸引泰国的人吗?不可能的事!等泰国的人办完过境手续我这都开工一个月了!一句话(单个国家内)人口就是纵深,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人口有优势就是压倒一切!
2、四小龙是怎么后发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
四小龙国家的企业,起步的时候必然要做代工起家,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在于虽然我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低,但是我可以做大!比如做电器的企业需要全球分工,把组装的部分给到四小龙。但四小龙的一家组装企业可以借几十家西方企业的组装,最终导致虽然利润率低,但因为营业额大,总的利润居然能与西方相当甚至超过之。然后企业自然就可以把这些利润投入研发,由于研发的人力成本还低,最后就是企业依靠规模效应,虽然处在产业链低端,却仍然积累了很多研发资金,最终把规模优势转化成技术优势!
3、四小龙为什么比中国强?
不废话吗?四小龙起家的时候中国在干嘛?砸烂党委闹革命?祖国河山一片红?等到中国终于明白过来了,四小龙相对中国已经有代差优势了,换句话说四小龙相对中国就是当年西方相对四小龙,这肯定就不好超越了嘛!

好了说了这么多和印度也没关系啊——别急:
印度为什么现在看来老不太行?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七十年代末,印度的改革开放可在90年代初!等到印度开放了,中国早已成为资本的热土了。可即使如此,印度的发展速度也一直不比中国慢太多,只不过是因为印度一贯压低汇率谋求出口(八十年代的中国也这么干)。如果看购买力平价,印度PPP从本世纪初开始一直都是中国的五分之二多一点。鉴于目前中国已经停滞(一季度本币名义GDP增速中国大陆两岸四地倒数第一)今后想要超过,其实不难。
印度靠什么超过中国?人口!有人会扁扁嘴说什么印度不都是文盲吗?11年,印度识字率73%,中国识字率95%,然而印度0-14岁人口1.5倍于中国!什么概念?虽然印度年轻人的识字率比中国低,但是识字人数是要高于中国的!同样的现象还会发生在2020年左右印度高等教育规模超过中国的一刻。黑人和穆斯林生育率也高,但是非洲和阿拉伯是统一的一个国家吗?就算你出生率高,具体到每一个非洲或阿拉伯国家,出生的人口还不到印度的一个零头。记得我之前那个造服装的例子吗?中国“不会造服装”的人也要大大多于其他国家,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开服装工厂,管那些不会造服装的人干嘛?印度一定会成为下一个投资热土,有投资就有产业,有产业就有税收,有税收还愁修厕所?对了顺便说一嘴,2014年透明国际的清廉度排名,印度压了中国10个名次哦~
然而中国之于印度为什么不可能成为四小龙之于中国呢?机会原是有的,但已经永远错过了。原因有很多,比如计划生育使得中国90后人口相对70后断崖式暴跌三分之一,将来光是养老就足够拖垮国家财政;比如大跃进文革使得我们的发展晚起步了十年。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印度这个人口规模在经济问题上不尊重市场是自废武功的行为(注意这并不见得适用于人口比我们少一位数的俄国和日本)!从外部来看,体量大到中印这个规模的国家,在世界市场的生产和销售体系来讲都是too big to fall,西方敢把我们干掉,它自己的生产也要停滞,最起码其成本也会高的不可承受。从内部来看,我们知道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需要谋求转型,假设有一千万分之一的人能想到怎么转型,对于一个小国家,很可能都摊不上这样的人。但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十几亿人口也找不出这样的人来?概率太低了吧?而只要一个企业成功转型,它所在行业里的其他企业乃至其他行业也必须跟着转型,否则就会赢者通吃。由于中国每个行业规模都足够大,就会导致每个行业都很可能有人相处怎么转型。所以转型指着企业自发行为就好,政府要做的仅仅是避免没转型的企业破坏规则坑害新兴势力,而不是自己自作聪明的制定什么规划方案——你看10年的战略新兴产业,风电也好光伏也好电动车也好,不都打了水漂了?而这也是印度相对我们最大的优势,印度政府也许不如我们那样“擅长”做点什么,但是人家至少远比我们清楚自己不应该做什么!

总而言之,全球化的环境,庞大的人口,合理的人口结构,有所不为的政府,这一切的一切注定了21世纪必然属于印度!
何止21世纪,未来都是印度的,也是您的。
呵呵,你高兴就好
三哥粉很罕有
如果到时超大还没倒闭的话再来看看楼主神预言能不能成功。。。。。哈哈
楼主,你既然如果有慧眼,赶快移民啊!
因为2+1=3……
风电光伏电动车打水漂了?啥时候打的,你打的吗?
印度是下一个中国式的超级大市场,在中国大陆已经什么都过剩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企业,如果抓住了印度,就抓住了未来。
11年,印度识字率73%,中国识字率95%,然而印度0-14岁人口1.5倍于中国!什么概念?虽然印度年轻人的识字率比中国低,但是识字人数是要高于中国的!

中国总人口比印度多,识字率大大高于印度。然后你说印度的识字人数比中国高。
楼主,你学过算术吗?
印度是下一个中国式的超级大市场,在中国大陆已经什么都过剩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企业,如果抓住了印度,就抓 ...
日本当年就是抓住了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葬送了自己的未来
楼主先让印度各邦之间取消关税再来谈经济吧
楼主,你要是敢干了一碗恒河水我就信你。

大树叶 发表于 2016-5-19 18:10
日本当年就是抓住了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葬送了自己的未来


日本的未来哪里葬送了?

日本曾经的大坑,是疯炒房地产,无限度地吹大资产泡沫,某国现在正在走,日本曾经走过的路,房地产早已赶上了,债务率估计也赶上了,人口老龄化也在追赶中,只是,在高科技、高端领域,还差得远。。。

日本依靠高端产品的竞争力,还有传统制造业,比如汽车,仍然过得好好的。。。

PS,看某国新闻,经常报道日本家电企业亏损惨重,不得不卖掉家电?与某国不同,日本少有完全的家电企业,所谓家电,只是企业的一块业务而已,还有核电、高铁、医疗设备等等高利润业务。。。


大树叶 发表于 2016-5-19 18:10
日本当年就是抓住了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葬送了自己的未来


日本的未来哪里葬送了?

日本曾经的大坑,是疯炒房地产,无限度地吹大资产泡沫,某国现在正在走,日本曾经走过的路,房地产早已赶上了,债务率估计也赶上了,人口老龄化也在追赶中,只是,在高科技、高端领域,还差得远。。。

日本依靠高端产品的竞争力,还有传统制造业,比如汽车,仍然过得好好的。。。

PS,看某国新闻,经常报道日本家电企业亏损惨重,不得不卖掉家电?与某国不同,日本少有完全的家电企业,所谓家电,只是企业的一块业务而已,还有核电、高铁、医疗设备等等高利润业务。。。

自从喝了恒河水,腰不疼了,头不晕了,腿脚利索了,一口气上五楼,气不喘了。整个人也精神多了
四小龙对中国有代差?呵呵呵

造裤子的跟造飞机卫星的说代差
吹阿三的都是恒河水喝多了
印度是地理名词,过去是,将来也是,四分五裂是他的最终结局
楼主,干了这碗恒河水,来世再做民主人
不可能。你没去过印度,永远没有发言权。
印度拥有俯首即拾的香蕉,是可以当主食吃的香蕉
一个人即使再懒,再不劳作,也不会被饿死。
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根本不用拼命干活
资本的力量忽悠不了广大贱民。
三哥粉很罕有
其实是中国黑,只要能黑中国,粉菲律宾都行
日本的未来哪里葬送了?

日本曾经的大坑,是疯炒房地产,无限度地吹大资产泡沫,某国现在正在走,日 ...
安倍的政策已经失败,日本面临负增长,难道这些你都不知道
YY1 发表于 2016-5-19 19:20
安倍的政策已经失败,日本面临负增长,难道这些你都不知道
安倍在这20年的历任首相之中,已经是相当成功的了。。。
按照louzhu的逻辑,21世纪应该是非洲和穆斯林的世纪
楼主在隔壁版说本届奥运会中国拿不到20金,大家觉得如何?
印度那感人的人均寿命,人口结构不好才怪----不用等到老龄化老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ehnd20 发表于 2016-5-19 19:35
安倍在这20年的历任首相之中,已经是相当成功的了。。。

但还是然并卵
日本政府一半的收入都必须去还利息
而且还是在负利率通缩老龄化的环境下
很难想像当通胀飞升了2%达成的时候,其社会融资成本还能够被压在低位
那么利率翻一番是灰常轻松的事情,那么日本国债就变成事实的庞氏骗局
安倍的三支箭基本上也是射到自己屁股上了。
安倍在这20年的历任首相之中,已经是相当成功的了。。。
但还是掩盖不了政策失败,经济负增长

YY1 发表于 2016-5-19 20:21
但还是掩盖不了政策失败,经济负增长


经济负增长,不是安倍上台了才出现的,安倍上台之后,情况有所好转啊。。。

所以,安倍的支持率很高,相当高,在日本最近20年的首相之中,不是第1,也应该是前3吧。。。

PS,对了,日本、WW,都盯上印度了。。。
YY1 发表于 2016-5-19 20:21
但还是掩盖不了政策失败,经济负增长


经济负增长,不是安倍上台了才出现的,安倍上台之后,情况有所好转啊。。。

所以,安倍的支持率很高,相当高,在日本最近20年的首相之中,不是第1,也应该是前3吧。。。

PS,对了,日本、WW,都盯上印度了。。。
印度人均相当于中国2004年的水平,不过印度的持续发展能力很强。
经济负增长,不是安倍上台了才出现的,安倍上台之后,情况有所好转啊。。。

所以,安倍的支持率很高 ...
错了,安倍的政策失败后,情况更恶化了,加速了衰落,如果保持原来的政策,还不至于成现在的情况


且不说楼主怎么算出的印度识字率高于中国的,就是楼主说企业转型当局不应当介入引导和帮助,也是脱离实际的。
   楼主说,一个企业转型,会自然的带动整个产业链转型,所以转型有自发的利润动力。这是显然没有考虑企业顾虑于转型要面临的风险,风险成了企业自发转型的阻力。比方说,一个搞汽车的企业,想要从完全引进专利生产,转型为自主研发生产。就会有如下的转型风险:1研发投入消耗了企业大可观比例的流动资金,才可能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技术研发。企业流动资金大幅度减少,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想去面对的致命性风险;2研发即使成功了,还有生产投资,风险如上。3即使1和2点都坚持过去了,还要考虑产业链接续不上的风险,因为自主研发,必然涉及大量零部件的变更。原先引进专利,可以直接接入原设计者的产业链。现在自主研发了,国内若没有产业链接续起来,就会出现产品成功了却无法批量生产的风险。4从投放市场都逐步站稳脚跟这个打开销路时期的风险,这个时期,新产品需要时间,需要营销手段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还是要消耗流动资金。


这里四个风险都是企业非常害怕的。绝大部分企业家都会绕着这四个风险点走,第一个风险是企业很顾虑的,第三个风险是企业无力解决的。第二个和第四个风险的解决则要依赖于第一个和第三个风险的攻克程度。


所以,对于经济转型,楼主有点偏激了。不是说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但对于我国这种后进国家,如果政府不去为企业做好解决第一和第三个风险的引导和帮助,企业自身能解决么?如果第一和第三个风险点不能解决,那么第二和第四个风险点就无法靠金融的融资解决。

印度那样无为是不行的。纯粹的自由市场其实只会逐短期利益和长期低风险利益,根本不会有多少人放着快钱不赚,放着细水长流稳妥无风险的钱不赚,去冒着很大的破产风险去搞转型。所以,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承担其创新,转型所无力独自承担的风险,这样企业才敢去做转型。
   所以,如果印度秉持完全的无为,那最后在廉价劳动力潜力压榨干净之后,印度只会退化为农业国。当然,农业国印度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恒河平原水土一流。无为而治并不值得无条件的借鉴,完全自由的市场已多次表明其具有破坏性逐利的本质,是洪水,水很重要,不可少,但水要引导而不是放任

@ee777

且不说楼主怎么算出的印度识字率高于中国的,就是楼主说企业转型当局不应当介入引导和帮助,也是脱离实际的。
   楼主说,一个企业转型,会自然的带动整个产业链转型,所以转型有自发的利润动力。这是显然没有考虑企业顾虑于转型要面临的风险,风险成了企业自发转型的阻力。比方说,一个搞汽车的企业,想要从完全引进专利生产,转型为自主研发生产。就会有如下的转型风险:1研发投入消耗了企业大可观比例的流动资金,才可能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技术研发。企业流动资金大幅度减少,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想去面对的致命性风险;2研发即使成功了,还有生产投资,风险如上。3即使1和2点都坚持过去了,还要考虑产业链接续不上的风险,因为自主研发,必然涉及大量零部件的变更。原先引进专利,可以直接接入原设计者的产业链。现在自主研发了,国内若没有产业链接续起来,就会出现产品成功了却无法批量生产的风险。4从投放市场都逐步站稳脚跟这个打开销路时期的风险,这个时期,新产品需要时间,需要营销手段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还是要消耗流动资金。


这里四个风险都是企业非常害怕的。绝大部分企业家都会绕着这四个风险点走,第一个风险是企业很顾虑的,第三个风险是企业无力解决的。第二个和第四个风险的解决则要依赖于第一个和第三个风险的攻克程度。


所以,对于经济转型,楼主有点偏激了。不是说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但对于我国这种后进国家,如果政府不去为企业做好解决第一和第三个风险的引导和帮助,企业自身能解决么?如果第一和第三个风险点不能解决,那么第二和第四个风险点就无法靠金融的融资解决。

印度那样无为是不行的。纯粹的自由市场其实只会逐短期利益和长期低风险利益,根本不会有多少人放着快钱不赚,放着细水长流稳妥无风险的钱不赚,去冒着很大的破产风险去搞转型。所以,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承担其创新,转型所无力独自承担的风险,这样企业才敢去做转型。
   所以,如果印度秉持完全的无为,那最后在廉价劳动力潜力压榨干净之后,印度只会退化为农业国。当然,农业国印度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恒河平原水土一流。无为而治并不值得无条件的借鉴,完全自由的市场已多次表明其具有破坏性逐利的本质,是洪水,水很重要,不可少,但水要引导而不是放任

@ee777
猎杀m1a2 发表于 2016-5-19 20:52
且不说楼主怎么算出的印度识字率高于中国的,就是楼主说企业转型当局不应当介入引导和帮助,也是脱离实际的 ...
一句话终结掉你所有的讨论——不是所有产业都是汽车产业。
尤其到了现在,快销行业比汽车钢铁之类要广阔得多,赚钱的可能也大得多!
小小叹叹 发表于 2016-5-19 19:56
按照louzhu的逻辑,21世纪应该是非洲和穆斯林的世纪
如果出现了“非洲国”和“大穆斯林国”,就会这样
然而现实中非洲和穆斯林就是不可能统一的,这就无语问苍天了
大树叶 发表于 2016-5-19 18:09
11年,印度识字率73%,中国识字率95%,然而印度0-14岁人口1.5倍于中国!什么概念?虽然印度年轻人的识字率 ...
说的是印度年轻人的识字人数超过中国,有问题?
一句话终结掉你所有的讨论——不是所有产业都是汽车产业。
尤其到了现在,快销行业比汽车钢铁之类要广阔 ...
你只能看到短期赚快钱的利润还谈什么转型呢?
请问快销,销售的货物不需要制造么?买货物的消费者难道实质上不是用自己产出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买东西么?
一句话终结掉你所有的讨论——不是所有产业都是汽车产业。
尤其到了现在,快销行业比汽车钢铁之类要广阔 ...
快销销售的货物,服务难道不是生产制造出来的?如果生产制造和服务不能转型,那快销又不贡献产值,能提供经济流通必不可少的产品和服务?没有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又谈什么经济呢?连经济都破坏了,又谈什么自由经济呢?
一句话终结掉你所有的讨论——不是所有产业都是汽车产业。
尤其到了现在,快销行业比汽车钢铁之类要广阔 ...
所以说,你拿什么快销的赚钱快来否定转型需要国家调控和帮助,是不是太可笑了?
猎杀m1a2 发表于 2016-5-19 21:03
所以说,你拿什么快销的赚钱快来否定转型需要国家调控和帮助,是不是太可笑了?
资金流向!资金流向!!资金流向!!!重要的说三遍
本来,更有前途的是赚快钱,结果国家强制吸收存款,掐掉其他融资渠道,引导资金流向所谓的“百年大计”,这当然是极端错误的!
甚至稍微夸张点讲,如果养老金05年就可以投资,现在中国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养老问题!
ee777 发表于 2016-5-19 21:08
资金流向!资金流向!!资金流向!!!重要的说三遍
本来,更有前途的是赚快钱,结果国家强制吸收存款, ...
楼主之间说生殖万岁不就得了?
谁能生就是谁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