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58: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03a1a0102v9ol.html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2015-01-15 11:43:03)转载▼

标签: 情感        分类: 同行专家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范晓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范晓兰,女,中科院心理所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治疗专业在职研究生;联系电话:13264225041;

E-mail: fan_xiaolan@163.com

摘要:从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个体的饮食习惯、饮食行为等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情绪状态以及早期被教养的方式尤其是与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互动的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用心理动力学的视角对厌食症、暴食症等饮食障碍的体征现象和行为表现方式进行尝试性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些特征现象进行心理动力性的解读。

关键词:精神动力学;饮食习惯;饮食障碍;饮食文化;人格



1 引言

  精神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主要用以解释人类各种精神功能和精神活动之间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我、自我及超我之问冲突的产生,本能欲望的增强或减弱、滞留或释放,冲突及应对冲突而形成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等,因而精神动力学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而且它认为越是在个体生命早期发展中突出的主题,围绕其形成的心理需求特征和精神地貌形态对个体的影响越是深远,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决定论使其具有某种达尔文主义的色彩。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婴儿吸吮妈妈的乳房,是他与世界之间产生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一个联系,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不仅得到了食物的满足,而且获得了一种口腔快感。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重大的联系,与人类一些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功能密切相关,如安全感、控制感、依恋关系及自尊感等。因此食物不仅是能量的来源,也是快乐的来源。同时饮食还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和功能,如提供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等。本文拟从精神动力学的视角来谈谈饮食习惯、饮食行为、饮食文化等与个体的心理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2 饮食、情绪和性格

  在精神动力学的视野和框架下,摄食行为不简单是一个物质能量流动的过程,它还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涵义。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中,有许多与“象征性摄食”相关的主题如:攫取、占有、控制、吞并、吸纳、依赖等等。那么是否可以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的特征来预测一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及特征呢?

2.1 饮食口味

  从一个人饮食的口味偏好,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情绪特征。如饮食偏重口味的人相较于偏清淡口味的人,情绪活跃程度较高,情感体验更强烈,情绪的平衡性更弱。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时,他的口味会不自觉地加重,会更倾向于选择麻辣辛等重口味的饮食。对甜食的渴求在很多情况下,似乎是对性需求的一种象征性满足。有研究表明,食用甜品所引发的神经生化反应与女性性高潮时的神经反应具有很大的类似,这是否可以解释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甜品来缓解焦虑和体验愉悦感?体形较胖的女性比纤瘦的女性也更倾向于喜食甜食,这也许和她们现实生活中更缺乏性需求的满足有关。另外,我们从一些具有地缘性饮食的口味特征,也可以看出饮食与个体情绪和性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端倪。如在我国的川、湘、渝、赣等地区,人们喜好辛辣口味的食物,故多盛产“辣妹子”“川妹子”等“辣不怕”性格特征的人群。虽然个体的饮食习惯和性格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机制尚未得到科学的实证,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是不言而喻的。

2.2 偏食行为

  饮食习惯中的偏食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个体某种人格特质的倾向性。对某种或某类食物坚决地、不合常理地拒绝,往往提示个体人格中的强迫影像:行为方式的刻板、内心世界的僵化缺乏弹性、某些仪式性的观念和行为、对秩序偏执的追求及相对应的对失序的过分恐惧、严厉的“超我”下对人对己的苛刻等。当然对某一个特别事物的癖好或拒绝,也可能意味着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与偏食对象或者其象征物相关的特殊心理事件。因为食物的多重象征性,对食物的选择风格可以被高度看做是个体建立关系的模型。与偏食相反,有一类所谓“吃百家饭”“吃香喝辣”的人,这种人对食物的开放性态度往往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得豪爽、开放和适应,在行为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敢于突破自己,突破常规思维,生活态度也较积极。

2.3 进食速度

  一个人的进食速度可以预测其焦虑水平。进食快速的人往往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表现出一致的特征,如:走路快、说话的语速快、工作的进度快等,而且这类人往往对等待缺乏耐心,对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境不能容忍。他们往往容易对别人的“慢”表达不满和愤怒,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控制和支配的特征。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特征,倾向于追溯至个体早期阶段的喂养方式和母亲的神经特征来解释。往往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地予以回应、互相矛盾或没有预期的情感表达以及母亲自身的强势和神经质等,都会使得孩子无法在安全依恋的抱持背景下建立其自身的安全感、自恋、信任等健康心理的基石,从而对其在以后的分离└鎏寤讨胁幌盗械挠跋臁M恚桓龀苑故惫谀ゲ洹⑷亩獾娜耍不嵩谄渌矫姹硐殖稣庵滞享场⒕啦磺濉⒈欢奶卣鳎饪赡芎推湓缙诘奈寡讨斜缓鍪踊蛘咧匾а说娜毕泄亍S幸馑嫉氖牵蘼凼墙乘俣裙旎蚬娜耍车墓媛尚远急冉喜睿词故怯行┤艘蛭凸墼蛉绻ぷ饕蟮仁沟盟俏薹ò词惫媛傻亟停泳穹治龅慕嵌壤纯矗馐撬乔币馐吨卸浴拔拊て凇笔录那科刃灾馗矗蚴嵌浴捌穿分裂”的固着。

2.4 不良饮食嗜好

  特殊的饮食成瘾如吸烟和酗酒,可以预测个体的亲密关系质量。大量的研究表明,烟瘾和酒瘾等行为障碍和恶劣的家庭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据此可以推测吸烟和饮酒行为是个体对无法充分满足的情感需求和亲密需求的病理性补偿。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吸烟和饮酒过度依赖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口唇期固着和停滞的表现,固着和停滞就意味着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或由于母亲缺乏帮助孩子升华的能力,使孩子无法顺利完成其在每个发展阶段特定的发展任务。而口唇期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依恋关系。如果发展受阻,这个影响会迁延至后面的发展阶段,影响其后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如自我控制、自我认同、自尊感等。

3 进食障碍的精神动力学解释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和神经性贪食(BN)两大综合征,好发于14-20岁的年轻女性[1]。对于进食障碍的病因,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儿童早期未解决冲突的反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关于体形与外表的错误观念的产物,家庭系统理论认为负性的家庭环境同进食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已有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进食障碍的病因,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2]。那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进食障碍的病人试图解决的是什么冲突呢?进食障碍的病人在人格层面体现出哪些倾向性呢?这里分别从进食障碍病人的几个突出症状表现来谈谈。

3.1 体相障碍

  无论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贪食,都存在对自身体重和形体过分的病态的关注[3]。尤其是患有AN的病人,过分的节食行为已经使她们的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体重,但她们仍然认为自己胖。这种体相障碍预示着她们对保持瘦小体形的一种偏执性的追求,这传递了她们拒绝长大的潜意识信息。

3.2 闭经

  因为节食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会导致许多AN女性病人产生闭经的症状。月经作为女性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对女性的性身份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AN病人的闭经症状则象是在宣示:“我讨厌那件事,我拒绝被当成一个真正的女人”,这是女性缺乏对自己性别身份认同的象征性表达。

3.3 拒食

  AN病人对食物的敌视和拒绝,则更像是象征性地表达对家庭的忠诚和反叛。它能平稳家庭系统,它可能是向父母求助的一种方式,能够表达力量,能阻止自杀冲动,转化性压力,从关系中游离开来,延迟成长,减轻分离焦虑,能使人感到自己的独特性[4]。

3.4 暴食和呕吐

  与AN病人不同,患有BN的病人则多表现出对食物的一种非常矛盾的需求和态度。她们会采取暴食后又诱导呕吐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她们的情绪问题,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她们比AN病人更多地报告无助、绝望等情绪[5],进食障碍的病人伴随有情感障碍的比率较高,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进食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一种变式[6] 。这种对食物既需要又拒绝的矛盾态度,和鲍尔比的矛盾型依恋在其内部心理机制上有着一致的地方,而在其生物形态上更类似于一种饱和性抑制的反应过程。对食物的餍足行为下面压抑着强烈的愤怒和攻击,而暴摄和呕吐则更像是把病人内心深处这些无法处理的强烈情绪加以外化,以致于他们希望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自己的愤怒和缺陷。

3.5 攻击性

  有研究认为,进攻性特质是饮食障碍病人最重要的精神病理内核。进攻性特质大多来自于家庭关系和模式的扭曲和儿童时期的经历,表现为敌意、易激惹、易怒,不能自我保护,不能正常表达愤怒等等,这些都是AN和BN病人常见的精神症状。 BN病人的易怒特质表现为对遭遇挫折忍耐力低,不能控制冲动,将敌意投向他人,而AN病人则表现为自我保护不良,常将敌意投向自己[7]。

3.6 共病人格障碍

  有对饮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认为进食障碍的人格总体特征为依赖,缺乏自主和对自身和以上外在个体领域的混淆。Anderluh在回顾性的研究中发现,强迫人格特质是影响进食障碍易感性的一个遗传因素,对进食障碍今后的发展有较高的预测值,两者间呈很强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往的研究认为AN是强迫性的,而BN是冲动性的,并假设这两个症状是一个连续体的极,Anderluh 认为两者并没有在强迫特质上表现出体系上的不同。并且进食障碍恢复之后,强迫特质仍然存在[8] ,这主要体现在饮食障碍病人的完美主义倾向上。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障碍病人的人格一般是完整的,而且非常有韧性。对大多精神障碍来说,并发厌食症状是不多见的。

3.7 与饮食有关的躯体疾病

  有一些心理障碍躯体化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还有直接的躯体疾病如食道癌,胃癌等,都直接和饮食相关。这些症状和疾病似乎都是一种隐喻,好像是在表达:“我实在是吃不消了。”“我受够了”这样的信息。

  有一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将这类人群称之为“癌症型人格”,即所谓“C型人格”。C型人格的病人多性格内向、敏感、压抑自己的情绪流露和表达、避免任何可能的冲突,他们往往看似无比随和实际内心充满压抑的冲突和愤怒。病人最后多把这种强烈的愤怒指向自身,企图用对进食这种生存本能的拒绝来杀死自己。

4 饮食文化中的心理意义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身份认同的功能。同时文化也不断地塑造着个体和种族的未来面貌,饮食文化也是如此。

  就像中西方文明的显著差异一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和西方具有很大的不同。相较于后者而言,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复杂,不仅在烹饪方法上体现出繁复高超的技艺水平,在餐饮的器物制造和使用上也显示出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成熟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君子远庖厨”等有关饮食“兹事体大”的言论。同样的意味也体现在中国特色的招呼用语“你吃过饭了吗?”之中。这是饮食文化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效应,一个人在饮食方面的表现直接体现了他的生活水平、道德修养和社会身份地位。因此另一方面人们也会用一些与饮食相关的话诸如 “脑满肠肥”、“酒囊饭袋”、“大腹便便”等来对一个人实施道德上的批判。

  在一些宗教信仰比如佛教里,也通过对饮食的一些禁忌来革除和回避世俗欲望的诱惑,从而达到精神修行上的清明和升华。在佛教的某些教义中,有些食物如“五荤八素”被当做是人的欲望象征或是刺激人的欲望的“恶源”。这种欲望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性从最初的修行方式选择逐渐演变成僵硬刻板的戒规戒条,饮食在其中也被逐渐地异化和歧化。同样在基督教中,人类的“原罪”也始于对食物欲望的屈服而致。这些禁忌和“原罪”感是否起源于人类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匮乏之下,对食物和资源的分配实施的某种潜意识的制度设计?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这些禁忌也逐渐松动,如后来佛教传播到中国后逐步分化,其中一支与中国本土的道家结合而形成禅宗,他们的教徒公开宣扬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论点,至此欲望与精神的对立性才逐渐消弭。

  另外,饮食也是某些重要的社会礼仪的主题,如祭祀和约会。这两者在中西方文化之间似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古时在祭祀中讲究“钟鸣鼎食”,而中国的祭祀礼仪则直接源于中国的祖先崇拜文化,祭祀的心理学意义是通过食物的供奉表达身份的联结。而世俗生活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第一次约会也往往以吃饭作为表达好感、亲近之意及缔结亲密关系的愿望。可见食物是人们之间传递和共享亲密需要、进行身份认同的第一载体和媒介,这也很好地解释了饮食在人类情感和精神活动中的根基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大荣,沈渔村,进食障碍概念的演变及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7 (1) : 7–10.
[2] 陈健.个体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进食障碍.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7,28(6):703-704.
[3] 申远,李春波,吴文源.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48-50.
[4] David J. Goldstein MD. 神经性厌食症及肥胖的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
[5] 张卫华,张大荣,钱英.进食障碍患者的异常心理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20 (9) :596-599.
[6] 张大荣,沈渔村.进食障碍概念的演变及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7 (1) : 7-10.
[7] 申远,李春波,吴文源.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48-50.
[8] 魏小璐,汤永隆,陈永,等.进食障碍与人格研究现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4):77-79.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评论 ┊         收藏 ┊转载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我把老公叫“爸爸”
后一篇:精神分析的基本设置

评论 [发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03a1a0102v9ol.html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2015-01-15 11:43:03)转载▼

标签: 情感        分类: 同行专家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范晓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范晓兰,女,中科院心理所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治疗专业在职研究生;联系电话:13264225041;

E-mail: fan_xiaolan@163.com

摘要:从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个体的饮食习惯、饮食行为等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情绪状态以及早期被教养的方式尤其是与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互动的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用心理动力学的视角对厌食症、暴食症等饮食障碍的体征现象和行为表现方式进行尝试性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些特征现象进行心理动力性的解读。

关键词:精神动力学;饮食习惯;饮食障碍;饮食文化;人格



1 引言

  精神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主要用以解释人类各种精神功能和精神活动之间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我、自我及超我之问冲突的产生,本能欲望的增强或减弱、滞留或释放,冲突及应对冲突而形成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等,因而精神动力学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而且它认为越是在个体生命早期发展中突出的主题,围绕其形成的心理需求特征和精神地貌形态对个体的影响越是深远,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决定论使其具有某种达尔文主义的色彩。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婴儿吸吮妈妈的乳房,是他与世界之间产生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一个联系,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不仅得到了食物的满足,而且获得了一种口腔快感。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重大的联系,与人类一些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功能密切相关,如安全感、控制感、依恋关系及自尊感等。因此食物不仅是能量的来源,也是快乐的来源。同时饮食还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和功能,如提供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等。本文拟从精神动力学的视角来谈谈饮食习惯、饮食行为、饮食文化等与个体的心理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2 饮食、情绪和性格

  在精神动力学的视野和框架下,摄食行为不简单是一个物质能量流动的过程,它还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涵义。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中,有许多与“象征性摄食”相关的主题如:攫取、占有、控制、吞并、吸纳、依赖等等。那么是否可以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的特征来预测一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及特征呢?

2.1 饮食口味

  从一个人饮食的口味偏好,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情绪特征。如饮食偏重口味的人相较于偏清淡口味的人,情绪活跃程度较高,情感体验更强烈,情绪的平衡性更弱。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时,他的口味会不自觉地加重,会更倾向于选择麻辣辛等重口味的饮食。对甜食的渴求在很多情况下,似乎是对性需求的一种象征性满足。有研究表明,食用甜品所引发的神经生化反应与女性性高潮时的神经反应具有很大的类似,这是否可以解释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甜品来缓解焦虑和体验愉悦感?体形较胖的女性比纤瘦的女性也更倾向于喜食甜食,这也许和她们现实生活中更缺乏性需求的满足有关。另外,我们从一些具有地缘性饮食的口味特征,也可以看出饮食与个体情绪和性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端倪。如在我国的川、湘、渝、赣等地区,人们喜好辛辣口味的食物,故多盛产“辣妹子”“川妹子”等“辣不怕”性格特征的人群。虽然个体的饮食习惯和性格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机制尚未得到科学的实证,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是不言而喻的。

2.2 偏食行为

  饮食习惯中的偏食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个体某种人格特质的倾向性。对某种或某类食物坚决地、不合常理地拒绝,往往提示个体人格中的强迫影像:行为方式的刻板、内心世界的僵化缺乏弹性、某些仪式性的观念和行为、对秩序偏执的追求及相对应的对失序的过分恐惧、严厉的“超我”下对人对己的苛刻等。当然对某一个特别事物的癖好或拒绝,也可能意味着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与偏食对象或者其象征物相关的特殊心理事件。因为食物的多重象征性,对食物的选择风格可以被高度看做是个体建立关系的模型。与偏食相反,有一类所谓“吃百家饭”“吃香喝辣”的人,这种人对食物的开放性态度往往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得豪爽、开放和适应,在行为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敢于突破自己,突破常规思维,生活态度也较积极。

2.3 进食速度

  一个人的进食速度可以预测其焦虑水平。进食快速的人往往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表现出一致的特征,如:走路快、说话的语速快、工作的进度快等,而且这类人往往对等待缺乏耐心,对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境不能容忍。他们往往容易对别人的“慢”表达不满和愤怒,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控制和支配的特征。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特征,倾向于追溯至个体早期阶段的喂养方式和母亲的神经特征来解释。往往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地予以回应、互相矛盾或没有预期的情感表达以及母亲自身的强势和神经质等,都会使得孩子无法在安全依恋的抱持背景下建立其自身的安全感、自恋、信任等健康心理的基石,从而对其在以后的分离└鎏寤讨胁幌盗械挠跋臁M恚桓龀苑故惫谀ゲ洹⑷亩獾娜耍不嵩谄渌矫姹硐殖稣庵滞享场⒕啦磺濉⒈欢奶卣鳎饪赡芎推湓缙诘奈寡讨斜缓鍪踊蛘咧匾а说娜毕泄亍S幸馑嫉氖牵蘼凼墙乘俣裙旎蚬娜耍车墓媛尚远急冉喜睿词故怯行┤艘蛭凸墼蛉绻ぷ饕蟮仁沟盟俏薹ò词惫媛傻亟停泳穹治龅慕嵌壤纯矗馐撬乔币馐吨卸浴拔拊て凇笔录那科刃灾馗矗蚴嵌浴捌穿分裂”的固着。

2.4 不良饮食嗜好

  特殊的饮食成瘾如吸烟和酗酒,可以预测个体的亲密关系质量。大量的研究表明,烟瘾和酒瘾等行为障碍和恶劣的家庭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据此可以推测吸烟和饮酒行为是个体对无法充分满足的情感需求和亲密需求的病理性补偿。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吸烟和饮酒过度依赖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口唇期固着和停滞的表现,固着和停滞就意味着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或由于母亲缺乏帮助孩子升华的能力,使孩子无法顺利完成其在每个发展阶段特定的发展任务。而口唇期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依恋关系。如果发展受阻,这个影响会迁延至后面的发展阶段,影响其后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如自我控制、自我认同、自尊感等。

3 进食障碍的精神动力学解释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和神经性贪食(BN)两大综合征,好发于14-20岁的年轻女性[1]。对于进食障碍的病因,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儿童早期未解决冲突的反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关于体形与外表的错误观念的产物,家庭系统理论认为负性的家庭环境同进食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已有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进食障碍的病因,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2]。那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进食障碍的病人试图解决的是什么冲突呢?进食障碍的病人在人格层面体现出哪些倾向性呢?这里分别从进食障碍病人的几个突出症状表现来谈谈。

3.1 体相障碍

  无论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贪食,都存在对自身体重和形体过分的病态的关注[3]。尤其是患有AN的病人,过分的节食行为已经使她们的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体重,但她们仍然认为自己胖。这种体相障碍预示着她们对保持瘦小体形的一种偏执性的追求,这传递了她们拒绝长大的潜意识信息。

3.2 闭经

  因为节食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会导致许多AN女性病人产生闭经的症状。月经作为女性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对女性的性身份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AN病人的闭经症状则象是在宣示:“我讨厌那件事,我拒绝被当成一个真正的女人”,这是女性缺乏对自己性别身份认同的象征性表达。

3.3 拒食

  AN病人对食物的敌视和拒绝,则更像是象征性地表达对家庭的忠诚和反叛。它能平稳家庭系统,它可能是向父母求助的一种方式,能够表达力量,能阻止自杀冲动,转化性压力,从关系中游离开来,延迟成长,减轻分离焦虑,能使人感到自己的独特性[4]。

3.4 暴食和呕吐

  与AN病人不同,患有BN的病人则多表现出对食物的一种非常矛盾的需求和态度。她们会采取暴食后又诱导呕吐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她们的情绪问题,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她们比AN病人更多地报告无助、绝望等情绪[5],进食障碍的病人伴随有情感障碍的比率较高,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进食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一种变式[6] 。这种对食物既需要又拒绝的矛盾态度,和鲍尔比的矛盾型依恋在其内部心理机制上有着一致的地方,而在其生物形态上更类似于一种饱和性抑制的反应过程。对食物的餍足行为下面压抑着强烈的愤怒和攻击,而暴摄和呕吐则更像是把病人内心深处这些无法处理的强烈情绪加以外化,以致于他们希望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自己的愤怒和缺陷。

3.5 攻击性

  有研究认为,进攻性特质是饮食障碍病人最重要的精神病理内核。进攻性特质大多来自于家庭关系和模式的扭曲和儿童时期的经历,表现为敌意、易激惹、易怒,不能自我保护,不能正常表达愤怒等等,这些都是AN和BN病人常见的精神症状。 BN病人的易怒特质表现为对遭遇挫折忍耐力低,不能控制冲动,将敌意投向他人,而AN病人则表现为自我保护不良,常将敌意投向自己[7]。

3.6 共病人格障碍

  有对饮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认为进食障碍的人格总体特征为依赖,缺乏自主和对自身和以上外在个体领域的混淆。Anderluh在回顾性的研究中发现,强迫人格特质是影响进食障碍易感性的一个遗传因素,对进食障碍今后的发展有较高的预测值,两者间呈很强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往的研究认为AN是强迫性的,而BN是冲动性的,并假设这两个症状是一个连续体的极,Anderluh 认为两者并没有在强迫特质上表现出体系上的不同。并且进食障碍恢复之后,强迫特质仍然存在[8] ,这主要体现在饮食障碍病人的完美主义倾向上。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障碍病人的人格一般是完整的,而且非常有韧性。对大多精神障碍来说,并发厌食症状是不多见的。

3.7 与饮食有关的躯体疾病

  有一些心理障碍躯体化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还有直接的躯体疾病如食道癌,胃癌等,都直接和饮食相关。这些症状和疾病似乎都是一种隐喻,好像是在表达:“我实在是吃不消了。”“我受够了”这样的信息。

  有一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将这类人群称之为“癌症型人格”,即所谓“C型人格”。C型人格的病人多性格内向、敏感、压抑自己的情绪流露和表达、避免任何可能的冲突,他们往往看似无比随和实际内心充满压抑的冲突和愤怒。病人最后多把这种强烈的愤怒指向自身,企图用对进食这种生存本能的拒绝来杀死自己。

4 饮食文化中的心理意义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身份认同的功能。同时文化也不断地塑造着个体和种族的未来面貌,饮食文化也是如此。

  就像中西方文明的显著差异一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和西方具有很大的不同。相较于后者而言,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复杂,不仅在烹饪方法上体现出繁复高超的技艺水平,在餐饮的器物制造和使用上也显示出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成熟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君子远庖厨”等有关饮食“兹事体大”的言论。同样的意味也体现在中国特色的招呼用语“你吃过饭了吗?”之中。这是饮食文化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效应,一个人在饮食方面的表现直接体现了他的生活水平、道德修养和社会身份地位。因此另一方面人们也会用一些与饮食相关的话诸如 “脑满肠肥”、“酒囊饭袋”、“大腹便便”等来对一个人实施道德上的批判。

  在一些宗教信仰比如佛教里,也通过对饮食的一些禁忌来革除和回避世俗欲望的诱惑,从而达到精神修行上的清明和升华。在佛教的某些教义中,有些食物如“五荤八素”被当做是人的欲望象征或是刺激人的欲望的“恶源”。这种欲望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性从最初的修行方式选择逐渐演变成僵硬刻板的戒规戒条,饮食在其中也被逐渐地异化和歧化。同样在基督教中,人类的“原罪”也始于对食物欲望的屈服而致。这些禁忌和“原罪”感是否起源于人类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匮乏之下,对食物和资源的分配实施的某种潜意识的制度设计?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这些禁忌也逐渐松动,如后来佛教传播到中国后逐步分化,其中一支与中国本土的道家结合而形成禅宗,他们的教徒公开宣扬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论点,至此欲望与精神的对立性才逐渐消弭。

  另外,饮食也是某些重要的社会礼仪的主题,如祭祀和约会。这两者在中西方文化之间似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古时在祭祀中讲究“钟鸣鼎食”,而中国的祭祀礼仪则直接源于中国的祖先崇拜文化,祭祀的心理学意义是通过食物的供奉表达身份的联结。而世俗生活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第一次约会也往往以吃饭作为表达好感、亲近之意及缔结亲密关系的愿望。可见食物是人们之间传递和共享亲密需要、进行身份认同的第一载体和媒介,这也很好地解释了饮食在人类情感和精神活动中的根基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大荣,沈渔村,进食障碍概念的演变及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7 (1) : 7–10.
[2] 陈健.个体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进食障碍.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7,28(6):703-704.
[3] 申远,李春波,吴文源.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48-50.
[4] David J. Goldstein MD. 神经性厌食症及肥胖的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
[5] 张卫华,张大荣,钱英.进食障碍患者的异常心理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20 (9) :596-599.
[6] 张大荣,沈渔村.进食障碍概念的演变及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7 (1) : 7-10.
[7] 申远,李春波,吴文源.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48-50.
[8] 魏小璐,汤永隆,陈永,等.进食障碍与人格研究现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4):77-79.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评论 ┊         收藏 ┊转载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我把老公叫“爸爸”
后一篇:精神分析的基本设置

评论 [发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