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旧贴: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在台海战争中的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8:03:25
  


  本篇如题,讨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未来中美战争中的运用。这是以假定未来发生中美战争为前提的。现在有些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存在很大的误解,以为就是“人民战争”这么简单。而“人民战争”这些人其实也是有误解的。

  所谓思想就是哲学,例如《论持久战》就是哲学著作,为什么抗日战争必然分为三个阶段?因为其中有其必然规律。哲学就是讲这个规律的,根据哲学就可以推断出来抗日战争必然分为三个阶段。反之,后来果然出现了三个阶段这种现象,从这些现象中也能抽象出来事物发展的规律。

  也就是说,毛泽东军事思想,根本上讲的是军事斗争的规律。只要出现军事斗争这种现象,这个规律必然发生作用,来决定军事斗争的发展进程。那么在中美战争中,这个规律一样要起作用。准确认识这个规律并熟练运用,根据这个规律来作出军事决策,这是保证我们取得最后胜利的最重要的前提。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完整的体系。其中包括战略战术原则,人民战争,军队建设等等。此贴单讨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在台海战争中的运用。

  

  分条说明:

  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在台海战争中,谁是“分散和孤立之敌”?谁是“集中和强大之敌”?错误的认识是美军强大,台军弱小。认真分析一下,其实恰恰相反。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屿,面积很大,即便台湾岛上没有一个军人,完全控制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岛屿也是较困难的事情。所以综合来看。台湾对大陆的牵制是最大、最有力的。而其他的敌人,比如美军航母集群,无论其有多么强大,这样的战术目标也无法与台湾岛相提并论,处理起来相对简单得多,打掉它就可以了。因此,在台海战争中,侵犯台海的外国军力是分散和孤立的,而台湾这个目标相对则是集中和强大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先打外国军力,后打台湾。

  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在台海战争中,台湾是“大城市”,延伸到台海的外国军力,例如美航母集群,则是“小城市”、“中等城市”,台湾周围则是“广大乡村”。那么我们的战略就应该是首先肃清台湾外围,然后才是攻取台湾。

  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从战略角度来看,台湾就是一个“城市和地方”。我们不能以台湾为主要目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敌人的有生力量,即对我们最有威胁的力量。所以解放军海空军在战争初期,应该把全部力量投入到对美作战,而不是对台作战。假如迫于形势不得不在战争爆发时打击台湾,这种打击也应该是一种假象,是一种诱惑美军行动并到达我预定战场的假象。

  最终,解放军攻克台湾,达到了“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的目的,这个胜利,也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需要反复多次”发动对美军的攻击,彻底打败或者打怕了美军,“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台湾。

  从战役角度看,例如我军以佯攻台湾引诱美海军进入我预定战场,随即突然扔掉台湾,对美军发起猛烈攻击。战役进行时,有其他敌人比如台军轰炸我沿海大城市及内陆。我主力空优战机等就应该“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一心一意打既定目标,沿海让它随便炸,决不分心。我主力的主要目的就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④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现在美国为什么害怕与中国打仗?不但因为中国有核武器,还因为中国拥有不容小觑的常规力量。虽然“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海空军的数量和质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中国现在已经可以“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给敌以歼灭性打击”。例如解放军一次集中200架以上的先进战机及20艘以上潜艇,配合庞大辅助机群和水面力量,及施放大量假目标等战术谋略,对敌1个航母集群发动攻击。在同时打击敌两个以上航母集群时,则“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每个战役都应该“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几个大的战役结束,并不断地如此持续作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台湾一旦宣布独立,我们如果立刻大力攻打台湾,这就是在打无把握之仗。这样打并没有把握收复台湾而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美军可能在我登陆期间袭击我海空军,或轰炸我后方集结部队及基地。这样的仗是不能打的。因为没有把握,所以谈不上准备,准备起来没有标准。如果这样打,就是违背了“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

  而我们如果决定台湾一旦独立,则以佯攻台湾为诱饵,引诱美军行动并歼灭之。确定了这样的战略方针,战备就有了标准。例如根据情报判断台湾宣布独立时,将有3个美航母集群可在1天之内到达战场。那么台海第一次实质性的大规模战役,就以歼灭美军3个航母集群的标准来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而以后的系列战役,也应该“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

  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谈的是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总之一句话,打仗就是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要在气势上先声夺人,首先在气势上全面压倒敌人。军队的精神状态要做到这一点,战略准备战役进攻等也要做到这一点。战略上应该高瞻远瞩,进攻就要气势磅礴杀气腾腾。我们是有条件做到这一点的,敌人却做不到。因为我们的战争目的明确合理,解放军的每个士兵都清楚地知道他为什么来打仗。而台军及美军的战争理由就是站不住脚的,战争目的莫名其妙,士兵们搞不清楚为什么打仗。

  “连续作战”中有战术思想。例如打击敌航母集群,要准备多个攻击梯队。保持进攻的连续性,不给敌以任何喘息逃窜的机会。在各个梯队的兵力配置上,也应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既不使打击力欠缺,也不无谓地浪费战力。

  第一攻击波的规模及打击力度应该远远超出敌人的想象。这样不但会产生辉煌的战果,还能有效摧毁敌人的作战意志。在攻击梯队数目上,也应该远远超出敌人的想象。

  ⑦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我主力攻击力量应该具有高度的机动性,例如在台海战争中,我主力分为9-12个作战集团,集团包括海空军及海军陆战队。每个集团都应具备大跨度快速运动能力,比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黄海运动到南海驰援作战。这就是运动战在台海战争中的表现。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就是说,在以运动战为主的同时,注重对敌舰队攻击战术,由水面水下及空中力量组成的我主力应该善于打阵地攻坚战,确保能够全歼敌作战集团,比如航母集群这样的“据点和城市”。

  ⑧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例如台海首战,我主力同时打击敌3个以上的航母集群,怎样选择打击重点?先打掉哪艘航母?这就用到以上原则。从战略角度来看,台湾则是“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守备强固不是说台湾军队守备强固,而是在说完全控制台湾很有难度,对于大陆来说,台湾是一个最强固的目标,而美军航母相比之下则是薄弱的,相对容易处理。

  ⑨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现在当然不是这样了,我们的物质条件工业能力比革命战争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台海战争中,这个军事原则真的不适用了么?

  歼灭敌人包括摧毁敌人和俘虏敌人。在混乱中,出现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例如敌一艘宙斯盾巡洋舰被我俘获。在战役设计上,就应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甚至针对性地以俘获敌大型装备为目的来设计战役。那么在战争准备上,我们就应该培养这样一支精通敌人装备的人员,在出现俘获敌大型装备这种事情的时候,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这些装备为我所用,补充自己。

  ⑩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在台海战争中,我主力分为9-12个作战集团。每个集团的战力配置应以能够独立歼灭敌1个航母集群为标准。而在针对敌1个航母集群进行的战役中,每次则有这样两个甚至三个集团同时参加,一个或者两个集团担任主攻,另一个集团作为战略预备队。这样在战役中可以实现轮战,使我能够充分休息和整训部队,同时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本篇如题,讨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未来中美战争中的运用。这是以假定未来发生中美战争为前提的。现在有些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存在很大的误解,以为就是“人民战争”这么简单。而“人民战争”这些人其实也是有误解的。

  所谓思想就是哲学,例如《论持久战》就是哲学著作,为什么抗日战争必然分为三个阶段?因为其中有其必然规律。哲学就是讲这个规律的,根据哲学就可以推断出来抗日战争必然分为三个阶段。反之,后来果然出现了三个阶段这种现象,从这些现象中也能抽象出来事物发展的规律。

  也就是说,毛泽东军事思想,根本上讲的是军事斗争的规律。只要出现军事斗争这种现象,这个规律必然发生作用,来决定军事斗争的发展进程。那么在中美战争中,这个规律一样要起作用。准确认识这个规律并熟练运用,根据这个规律来作出军事决策,这是保证我们取得最后胜利的最重要的前提。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完整的体系。其中包括战略战术原则,人民战争,军队建设等等。此贴单讨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在台海战争中的运用。

  

  分条说明:

  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在台海战争中,谁是“分散和孤立之敌”?谁是“集中和强大之敌”?错误的认识是美军强大,台军弱小。认真分析一下,其实恰恰相反。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屿,面积很大,即便台湾岛上没有一个军人,完全控制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岛屿也是较困难的事情。所以综合来看。台湾对大陆的牵制是最大、最有力的。而其他的敌人,比如美军航母集群,无论其有多么强大,这样的战术目标也无法与台湾岛相提并论,处理起来相对简单得多,打掉它就可以了。因此,在台海战争中,侵犯台海的外国军力是分散和孤立的,而台湾这个目标相对则是集中和强大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先打外国军力,后打台湾。

  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在台海战争中,台湾是“大城市”,延伸到台海的外国军力,例如美航母集群,则是“小城市”、“中等城市”,台湾周围则是“广大乡村”。那么我们的战略就应该是首先肃清台湾外围,然后才是攻取台湾。

  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从战略角度来看,台湾就是一个“城市和地方”。我们不能以台湾为主要目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敌人的有生力量,即对我们最有威胁的力量。所以解放军海空军在战争初期,应该把全部力量投入到对美作战,而不是对台作战。假如迫于形势不得不在战争爆发时打击台湾,这种打击也应该是一种假象,是一种诱惑美军行动并到达我预定战场的假象。

  最终,解放军攻克台湾,达到了“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的目的,这个胜利,也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需要反复多次”发动对美军的攻击,彻底打败或者打怕了美军,“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台湾。

  从战役角度看,例如我军以佯攻台湾引诱美海军进入我预定战场,随即突然扔掉台湾,对美军发起猛烈攻击。战役进行时,有其他敌人比如台军轰炸我沿海大城市及内陆。我主力空优战机等就应该“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一心一意打既定目标,沿海让它随便炸,决不分心。我主力的主要目的就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④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现在美国为什么害怕与中国打仗?不但因为中国有核武器,还因为中国拥有不容小觑的常规力量。虽然“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海空军的数量和质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中国现在已经可以“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给敌以歼灭性打击”。例如解放军一次集中200架以上的先进战机及20艘以上潜艇,配合庞大辅助机群和水面力量,及施放大量假目标等战术谋略,对敌1个航母集群发动攻击。在同时打击敌两个以上航母集群时,则“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每个战役都应该“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几个大的战役结束,并不断地如此持续作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台湾一旦宣布独立,我们如果立刻大力攻打台湾,这就是在打无把握之仗。这样打并没有把握收复台湾而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美军可能在我登陆期间袭击我海空军,或轰炸我后方集结部队及基地。这样的仗是不能打的。因为没有把握,所以谈不上准备,准备起来没有标准。如果这样打,就是违背了“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

  而我们如果决定台湾一旦独立,则以佯攻台湾为诱饵,引诱美军行动并歼灭之。确定了这样的战略方针,战备就有了标准。例如根据情报判断台湾宣布独立时,将有3个美航母集群可在1天之内到达战场。那么台海第一次实质性的大规模战役,就以歼灭美军3个航母集群的标准来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而以后的系列战役,也应该“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

  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谈的是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总之一句话,打仗就是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要在气势上先声夺人,首先在气势上全面压倒敌人。军队的精神状态要做到这一点,战略准备战役进攻等也要做到这一点。战略上应该高瞻远瞩,进攻就要气势磅礴杀气腾腾。我们是有条件做到这一点的,敌人却做不到。因为我们的战争目的明确合理,解放军的每个士兵都清楚地知道他为什么来打仗。而台军及美军的战争理由就是站不住脚的,战争目的莫名其妙,士兵们搞不清楚为什么打仗。

  “连续作战”中有战术思想。例如打击敌航母集群,要准备多个攻击梯队。保持进攻的连续性,不给敌以任何喘息逃窜的机会。在各个梯队的兵力配置上,也应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既不使打击力欠缺,也不无谓地浪费战力。

  第一攻击波的规模及打击力度应该远远超出敌人的想象。这样不但会产生辉煌的战果,还能有效摧毁敌人的作战意志。在攻击梯队数目上,也应该远远超出敌人的想象。

  ⑦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我主力攻击力量应该具有高度的机动性,例如在台海战争中,我主力分为9-12个作战集团,集团包括海空军及海军陆战队。每个集团都应具备大跨度快速运动能力,比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黄海运动到南海驰援作战。这就是运动战在台海战争中的表现。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就是说,在以运动战为主的同时,注重对敌舰队攻击战术,由水面水下及空中力量组成的我主力应该善于打阵地攻坚战,确保能够全歼敌作战集团,比如航母集群这样的“据点和城市”。

  ⑧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例如台海首战,我主力同时打击敌3个以上的航母集群,怎样选择打击重点?先打掉哪艘航母?这就用到以上原则。从战略角度来看,台湾则是“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守备强固不是说台湾军队守备强固,而是在说完全控制台湾很有难度,对于大陆来说,台湾是一个最强固的目标,而美军航母相比之下则是薄弱的,相对容易处理。

  ⑨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现在当然不是这样了,我们的物质条件工业能力比革命战争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台海战争中,这个军事原则真的不适用了么?

  歼灭敌人包括摧毁敌人和俘虏敌人。在混乱中,出现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例如敌一艘宙斯盾巡洋舰被我俘获。在战役设计上,就应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甚至针对性地以俘获敌大型装备为目的来设计战役。那么在战争准备上,我们就应该培养这样一支精通敌人装备的人员,在出现俘获敌大型装备这种事情的时候,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这些装备为我所用,补充自己。

  ⑩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在台海战争中,我主力分为9-12个作战集团。每个集团的战力配置应以能够独立歼灭敌1个航母集群为标准。而在针对敌1个航母集群进行的战役中,每次则有这样两个甚至三个集团同时参加,一个或者两个集团担任主攻,另一个集团作为战略预备队。这样在战役中可以实现轮战,使我能够充分休息和整训部队,同时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那么我们就应该先打外国军力,后打台湾。
-----------------------------------

你这是准备打三战,不是统一台湾
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要是那么NB,
怎么当初不把台湾拿下来?
不要陷入教条主义,每个时期的军事斗争的特点都不一样,科索沃战争是直接攻击主要城市,摧毁了民众的抵抗意志,达到了战略目的。
第一点就是胡扯。

应该是打蒋舰不打美舰。
先通知美军来?再打台军?现在是有能力一起打好吗?!
那么我们就应该先打外国军力,后打台湾。
-----------------------------------


应该是以三战的准备打台海吧。中美如此巨大的体量,一旦正面冲突,战争的火候很难控制,按照最坏的情况准备一下也是有必要的。我们不想打三战,但是美国人可能会孤注一掷想打三战。
不能生搬硬套吧
很好的运用,除了第九点: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只有特种部队有可能使用一下缴获的轻武器.
没学好毛泽东军事思想,重新学习。
毛说过要灵活机动 不要食古不化 毛是47年根据当时的情况说的 现在有现在的情况
    写的比较乱,个人所见目标是:依托现实,俄的军事实力强,TG弱。俄以军事力量,尤其是核武库为TG背书,TG以经济支援俄罗斯。台海战争爆发时,俄罗斯为TG背书的核武库是美帝不敢发动核战的重要保证,只能玩有限军事筹码下的常规战,但是要准备美帝要是输急了,战术核弹也会扔的计划。
    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以军事角度去看,TG如同他的后勤保障,决不会允许美帝灭亡中国,但经济上太过强势的TG也让其略有不安,若能适当削弱一些,可能于俄更有利,故台海战争爆发,俄最多只会保证不会打成全面核战,TG与美打成常规消耗战是其乐见的。
    以美帝的立场,TG是他未来的重大竞争对手,在他正式长成前,如果要军事彻底解决TG,俄罗斯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如果不能,台海就只能是有限筹码投入下的有限战争,也即是战术核武加持下的常规战争,其更多的军事筹码要用来应付俄罗斯,以美帝目前自我的判断,其军事优势依然存在,那么军事冒险,进行干预,是必然选项。在这有限的筹码下,赢了就是台湾独立,TG的成长被重挫,被封死在第一岛链,输了则退守第二岛链,重新谋划。
    以TG的立场,问题复杂些。首先,台湾是和统还是武统,这决定了后续的操作。目前看,武统是当下最优解决方案,原因是和统的有利条件基本不存在了,之前,和统的最优时间在太祖时代及总设计师时代,那时的国民精神和干部素质比现在强多了,太祖时代是敢于打倒消灭一切牛鬼蛇神,和统后,大家都穷,走群众路线,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丫台独几个小蹦哒算个屁啊,总设计师时代还有这种精神,加上台湾蒋经国这个布尔什维克,这个也还可以处理,386时代是个转折,92南巡彻底开放,干部腐败开始扩散蔓延,国民一切向钱看成了口号,笑贫不笑娼成了大众观点,96台海危机,中美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让台湾基层民众从此对大陆产生了优越感,从此和统的有利条件不复存在,武统成了必然。
     明确了武统,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了。486时代,问题也简单,实力不够,拖住台湾不独立,就是战略成功,设想2000年左右,台湾在美国支持下真独立,那时还没有9.11,美国人没有掉进阿富汗帝国坟场和伊拉克战争泥潭,我们还没有加入WTO,苏联已解体,在休克疗法下悲鸿一片,情况真的是很困难很困难。
    到了本届领导,实力开始积蓄了一些,可以有选择的选定战术动作了。但还有更大的背景情况,我们正处于承上启下关键阶段,国家实力虽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但崛起尚在起步阶段,国家产业升级尚未完成,后续并不明朗,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还面临被打断的风险,国家老龄化正在迫近,独生子女成了一线士兵,在此背景下,我们的选择该是如何?
    兵者势也,然后求其战。先营造出有利态势,然后再战。台海亦然,先谋求俄罗斯的支持,在台海打一场如上态势下的战争,收回台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付出巨大的流血牺牲后,台湾的大清洗和一场肃反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国际舆论?核弹都扔了,这算什么,此时的台湾人跟畜牲贱民没两样,参考巴黎恐怖袭击,死了几十人,那是闹得沸沸扬扬,非洲恐怖袭击死伤数百,也就听个响的事。重点是战后,谋求一胜非必胜,依然弱势,但有足够话语权的态势。不要成为众矢之的。
    PS:军事上示之以强,如果给俄罗斯造成我们常规军事实力很强的印象,当中美爆发台海战争时,美帝的战争规模可能会上升至超级核战。俄非但不会帮忙控制局势,还很有可能坐山观虎斗,然后趁机背后咬上一口,同时应对美俄两核大国,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如果给人以弱势印象,则会得到俄罗斯的支持,俄说不定还打算发点战争财,但美国人已把目标明确放在TG身上,有可能提前动手,并投入更大的军事筹码,以期一击制胜,在我们准备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仓促应战,损失会很大。因此,军事选择上,虚实结合就成了必然,首先,有个俄罗斯当盾牌自然好,但靠人不如靠己,万一哪天被人卖了咋办,低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实;其次,仅就军事战役上而言,战前被人低估总是先占一着,实力不能暴露太多,这是虚,当然有时候露下狰狞,释放点烟雾是必要的。政治上,没什么好说的,拖延战争的爆发,尽可能的为军事准备争取时间。
应该是以三战的准备打台海吧。中美如此巨大的体量,一旦正面冲突,战争的火候很难控制,按照最坏的情况准 ...
准备归准备,但不是开战首先攻击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