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关门搞建设,经济走进死胡同(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51:05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82819/140720/8493058.html

连载:《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作者:李岚清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经过“文革”十年浩劫,我国经济已处于千疮百孔、捉襟见肘的地步,人民生活十分困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段经济恢复,195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是4.7%,1978年则下降到1%。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斤,低于1952年的395斤。1976年全国职工(含国有、集体)平均工资为575元,低于1966年的583元。城镇职工工资不但十几年没有上调,实际生活水平反而下降,全国农村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从绝对值来说,1976年(GDP为4704亿元)全国人民工作365天只相当于2007年(GDP为24.7万亿元)工作1周的GDP。1976年全国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只有1965年的一半,亏损企业占1/3。1976年的进出口额仅134亿美元,外汇储备仅5.8亿美元。

  以上这些数字,固然已足以在宏观上描绘当时的经济困境,但还不能具体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实际困难情况,特别是对青年人更是如此。对于我们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那时的情景难以忘却。首先,由于物资的短缺,几乎所有的重要物资都实行限量供应。生产资料是实行计划分配,柴、米、油、盐等生活物资则是凭票证限量购买,各种供应票证达六七十种之多。

  吃饭要粮票 粮票对青年人已经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可是,对我们这些用过几十年粮票的人来说,都有一些难忘的记忆。

  为什么会出现粮票?还得从解放初期说起。那时我在上海念书。当时国民党刚从大陆溃逃台湾,但反攻大陆之心不死,从军事上、经济上采取各种公开和秘密手段,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破坏,并妄言“共产党能打下上海,但治理不了上海,不久他们就会知难而退”。他们所用各种破坏手段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国民党潜伏特务与奸商勾结破坏粮食供应。记得当时由于奸商大量收购囤积本来就十分短缺的粮食,不但使居民购粮十分困难,而且粮价飞涨。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一方面打击奸商,另一方面从各地向上海紧急调粮投放市场,使囤积粮食的奸商顶不住了,不得不跟进抛售。这样总算渡过了这一难关,使我们有了从长计议的时间。

  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急剧扩大了城市和工业对商品粮的需求量。为解决粮食供应紧张的问题,保障人民生活,1953年11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其中规定:在城市,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本购买。1955年又制定实施了《市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粮票作为此项政策的配套措施,于同年11月正式印制使用。粮票种类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只有全国粮票可在全国范围通用。

  粮票的使用,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对保证居民的口粮供应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麻烦。特别是在“文革”中,粮食配给本来就比较紧张,又动员大家“主动”要求减少配给数量,人们生活就更加困难了。例如,对不同职业和岗位的人群,要核定不同定量标准和各种粮食的比例,男性女性还有差别。粮票以地方为主,只能在当地指定的粮店凭户口本发放,如果要到外地出差,还要由单位开介绍信去兑换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定期使用,过期作废,而全国粮票无时间限制,因此居民都想方设法把节省的地方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加以保存。这样全国粮票无形中就变成一种“有价证券”,记得当时一斤全国粮票可以换一个鸡蛋,几斤全国粮票可以换一个当时很时髦的塑料盆等等。

  有一位外国大公司的高层领导就同我讲述过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他曾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由于他喜爱中国文化,课余时间就骑自行车外出请人教他书法。有一次,下课时天色已晚,饥肠辘辘,他骑车回校途经东单,看到一家饭馆,想买几个包子充饥。当他拿出钱要买时,服务员向他要粮票。他说:我是外国人,没有粮票。服务员说,外国人也要粮票。这位外国朋友会说中国话,还继续同他理论说:前几天我在另一家饭馆吃饭,他们就没有向我要粮票。岂知这位服务员很讲原则,用现在的词汇可以叫做坚持“国民待遇”,对他说,他们要不要我管不着,我们这里就是要粮票。正好当时旁边有另一位买包子的人看到他们在“讨价还价”,就慷慨地拿出几两粮票送给他,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据这位朋友说,因为他未见过粮票,感到很新鲜,当时他没有舍得用完,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呢。他还说,虽然已过去很多年了,他仍记得那是一位瘦瘦的中年人,可惜当时没有问他的姓名,否则真应设法感谢他一番呢。他的这段经历对我们来说,当时实在不足为奇,可对一位外国人来说,的确还不失为一件难忘的趣事。


(责任编辑:祝元梅(实习))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82819/140720/8493058.html

连载:《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作者:李岚清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经过“文革”十年浩劫,我国经济已处于千疮百孔、捉襟见肘的地步,人民生活十分困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段经济恢复,195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是4.7%,1978年则下降到1%。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斤,低于1952年的395斤。1976年全国职工(含国有、集体)平均工资为575元,低于1966年的583元。城镇职工工资不但十几年没有上调,实际生活水平反而下降,全国农村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从绝对值来说,1976年(GDP为4704亿元)全国人民工作365天只相当于2007年(GDP为24.7万亿元)工作1周的GDP。1976年全国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只有1965年的一半,亏损企业占1/3。1976年的进出口额仅134亿美元,外汇储备仅5.8亿美元。

  以上这些数字,固然已足以在宏观上描绘当时的经济困境,但还不能具体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实际困难情况,特别是对青年人更是如此。对于我们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那时的情景难以忘却。首先,由于物资的短缺,几乎所有的重要物资都实行限量供应。生产资料是实行计划分配,柴、米、油、盐等生活物资则是凭票证限量购买,各种供应票证达六七十种之多。

  吃饭要粮票 粮票对青年人已经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可是,对我们这些用过几十年粮票的人来说,都有一些难忘的记忆。

  为什么会出现粮票?还得从解放初期说起。那时我在上海念书。当时国民党刚从大陆溃逃台湾,但反攻大陆之心不死,从军事上、经济上采取各种公开和秘密手段,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破坏,并妄言“共产党能打下上海,但治理不了上海,不久他们就会知难而退”。他们所用各种破坏手段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国民党潜伏特务与奸商勾结破坏粮食供应。记得当时由于奸商大量收购囤积本来就十分短缺的粮食,不但使居民购粮十分困难,而且粮价飞涨。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一方面打击奸商,另一方面从各地向上海紧急调粮投放市场,使囤积粮食的奸商顶不住了,不得不跟进抛售。这样总算渡过了这一难关,使我们有了从长计议的时间。

  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急剧扩大了城市和工业对商品粮的需求量。为解决粮食供应紧张的问题,保障人民生活,1953年11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其中规定:在城市,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本购买。1955年又制定实施了《市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粮票作为此项政策的配套措施,于同年11月正式印制使用。粮票种类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只有全国粮票可在全国范围通用。

  粮票的使用,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对保证居民的口粮供应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麻烦。特别是在“文革”中,粮食配给本来就比较紧张,又动员大家“主动”要求减少配给数量,人们生活就更加困难了。例如,对不同职业和岗位的人群,要核定不同定量标准和各种粮食的比例,男性女性还有差别。粮票以地方为主,只能在当地指定的粮店凭户口本发放,如果要到外地出差,还要由单位开介绍信去兑换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定期使用,过期作废,而全国粮票无时间限制,因此居民都想方设法把节省的地方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加以保存。这样全国粮票无形中就变成一种“有价证券”,记得当时一斤全国粮票可以换一个鸡蛋,几斤全国粮票可以换一个当时很时髦的塑料盆等等。

  有一位外国大公司的高层领导就同我讲述过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他曾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由于他喜爱中国文化,课余时间就骑自行车外出请人教他书法。有一次,下课时天色已晚,饥肠辘辘,他骑车回校途经东单,看到一家饭馆,想买几个包子充饥。当他拿出钱要买时,服务员向他要粮票。他说:我是外国人,没有粮票。服务员说,外国人也要粮票。这位外国朋友会说中国话,还继续同他理论说:前几天我在另一家饭馆吃饭,他们就没有向我要粮票。岂知这位服务员很讲原则,用现在的词汇可以叫做坚持“国民待遇”,对他说,他们要不要我管不着,我们这里就是要粮票。正好当时旁边有另一位买包子的人看到他们在“讨价还价”,就慷慨地拿出几两粮票送给他,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据这位朋友说,因为他未见过粮票,感到很新鲜,当时他没有舍得用完,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呢。他还说,虽然已过去很多年了,他仍记得那是一位瘦瘦的中年人,可惜当时没有问他的姓名,否则真应设法感谢他一番呢。他的这段经历对我们来说,当时实在不足为奇,可对一位外国人来说,的确还不失为一件难忘的趣事。


(责任编辑:祝元梅(实习))
坚持“国民待遇”

看来老外是这几年惯出来的,80年代老外国内低人一等啊


那时的人真的很傻很天真啊,明明脚底下地皮就是黄金

次轨道 发表于 2016-4-21 15:51
坚持“国民待遇”

看来老外是这几年惯出来的,80年代老外国内低人一等啊


老外有外汇券,有基本只对外国人的华侨商店、涉外商店,大陆人不能买,后来,内地人如果有外汇券,也可以进去买东西。。。

理论上说,饺子铺不应该接待外国人,外国人应该去专门的涉外饭店吃饭。

老外用粮票,是占了贫穷的大陆人的便宜,这是有补贴的。老外应该去价格比较高的地方。

比如朝鲜,一直坚持下来。。。
次轨道 发表于 2016-4-21 15:51
坚持“国民待遇”

看来老外是这几年惯出来的,80年代老外国内低人一等啊


老外有外汇券,有基本只对外国人的华侨商店、涉外商店,大陆人不能买,后来,内地人如果有外汇券,也可以进去买东西。。。

理论上说,饺子铺不应该接待外国人,外国人应该去专门的涉外饭店吃饭。

老外用粮票,是占了贫穷的大陆人的便宜,这是有补贴的。老外应该去价格比较高的地方。

比如朝鲜,一直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