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及其出路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18:33
如果我国国民经济可以分为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两大板块,那么不难发现,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比,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甚至可以说,我国正在进行的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城市现代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靠城市经济的急剧扩张和膨胀。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一轮发展热潮中,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然而,怎样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如何制定有效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取决于深化对县域经济的认识,尤其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
  第一、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解决好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就有可能陷入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第二、边缘化与山区经济的矛盾县域经济大多数处于区位条件较差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表明,占有区位优势及交通便利的地区总是率先取得经济发展的优势,而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地区经济则往往只能步人后尘、举步维艰。并且,资本、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集中,并且具有固定化和强化地区差距的趋势,导致贫困地区经济不断被边缘化。因此,如何改善区位条件,摆脱边缘化危机,尽快融入发达经济圈和汇入经济发展主流,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战略性问题。
  第三、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我国经历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县域经济来说,仍然以传统的小生产方式为主。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性障碍,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第四、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在工业化阶段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在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无一例外都存在着发展“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如何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第五、特色化与资源经济的矛盾不少地方谈到发展县域经济,往往等同于开发地方特色资源。然而,从长期发展来看,这不一定是深具战略眼光的明智选择。因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这类资源工业的发展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甚至毁掉整个自然及人文历史景观。地处各水系上游的山区乱开滥砍和发展污染性工业,更是危害到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构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重视特色化的资源工业与生态经济之间的矛盾,切忌采取简单的发展特色资源经济的思维定势,不仅需要深思熟虑地统筹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更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发展新思维。
  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出路
  从我国县域经济整体来看,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出路,在于逐步改变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弱势地位。
  其一、国家在制度和政策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条件首先,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县域应该与城市接轨,逐步实现无差别的“国民待遇”。其次,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和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探索农村土地资本化,赋予农民土地经营产权,实现农村土地产权明晰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第三,要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在财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和信贷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上对县域经济倾斜,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刺激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和发展能力。最后,国家在交通、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也需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这既能迅速改善县域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又能直接推动县域经济的起飞。

其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上,县域经济面临着双重的经济追赶:一方面,国内城市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县域经济迫切需要加速推进工业化,追赶较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已经从工业化进入信息化,县域经济发展还得与时俱进,追赶信息化的时代新潮流。从客观现实出发,县域经济在发展战略上,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大战略原则:一是资源经济的比较优势原则。在对资源的理解上不能狭隘和简单化,从思想上要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避免陷入为追求眼前效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资源开发陷阱”。因此,在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时,应注意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落后经济的后发优势原则。三是知识经济的以人为本原则。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逐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科教兴县,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我国国民经济可以分为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两大板块,那么不难发现,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比,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甚至可以说,我国正在进行的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城市现代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靠城市经济的急剧扩张和膨胀。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一轮发展热潮中,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然而,怎样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如何制定有效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取决于深化对县域经济的认识,尤其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
  第一、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解决好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就有可能陷入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第二、边缘化与山区经济的矛盾县域经济大多数处于区位条件较差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表明,占有区位优势及交通便利的地区总是率先取得经济发展的优势,而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地区经济则往往只能步人后尘、举步维艰。并且,资本、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集中,并且具有固定化和强化地区差距的趋势,导致贫困地区经济不断被边缘化。因此,如何改善区位条件,摆脱边缘化危机,尽快融入发达经济圈和汇入经济发展主流,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战略性问题。
  第三、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我国经历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县域经济来说,仍然以传统的小生产方式为主。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性障碍,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第四、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在工业化阶段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在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无一例外都存在着发展“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如何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第五、特色化与资源经济的矛盾不少地方谈到发展县域经济,往往等同于开发地方特色资源。然而,从长期发展来看,这不一定是深具战略眼光的明智选择。因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这类资源工业的发展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甚至毁掉整个自然及人文历史景观。地处各水系上游的山区乱开滥砍和发展污染性工业,更是危害到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构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重视特色化的资源工业与生态经济之间的矛盾,切忌采取简单的发展特色资源经济的思维定势,不仅需要深思熟虑地统筹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更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发展新思维。
  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出路
  从我国县域经济整体来看,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出路,在于逐步改变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弱势地位。
  其一、国家在制度和政策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条件首先,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县域应该与城市接轨,逐步实现无差别的“国民待遇”。其次,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和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探索农村土地资本化,赋予农民土地经营产权,实现农村土地产权明晰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第三,要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在财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和信贷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上对县域经济倾斜,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刺激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和发展能力。最后,国家在交通、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也需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这既能迅速改善县域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又能直接推动县域经济的起飞。

其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上,县域经济面临着双重的经济追赶:一方面,国内城市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县域经济迫切需要加速推进工业化,追赶较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已经从工业化进入信息化,县域经济发展还得与时俱进,追赶信息化的时代新潮流。从客观现实出发,县域经济在发展战略上,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大战略原则:一是资源经济的比较优势原则。在对资源的理解上不能狭隘和简单化,从思想上要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避免陷入为追求眼前效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资源开发陷阱”。因此,在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时,应注意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落后经济的后发优势原则。三是知识经济的以人为本原则。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逐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科教兴县,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