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坦克技术考辩——评《世界最强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52:54
前几天买了本知兵堂推出的新书《世界最强武器——主战坦克》,大概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虽然内容少点而且都是以前读过的,但是大都有鲜明的观点,对各车型的介绍技战术结合的还算紧密,不过有一点疑惑比较大。就是关于对美国窃取德国坦克技术的疑问:
下文出自豹2一文火控系统部分:
“EMES-15型炮长主瞄准镜是一种瞄准线稳定的双目潜望镜式瞄准镜,放大倍率*12。视场宽5度,目镜上能显示各种重要的火控参数。它由克虏伯-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生产,由美国休斯公司提供专利。热像仪由德国蔡司公司引进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专利特许生产,采用低速并行扫描和光学多路传输,显示部分采用发光二极管。最大可视距离为2500米,同M1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瞄准镜壳体内整合有休斯公司生产的GE628型激光测距仪,采用掺钕石榴石激光器,接收机光轴与瞄准镜轴用光轴合一。最大测距距离9900米,误差正负10米。很明显美国方面也为“豹”2贡献了大量关键技术,指责美方窃取西德坦克技术的说法完全不攻自破。”
事实上自二战以来德国的坦克设计制造技术就是世界第一流的,这点大家都清楚,美国虽然基础工业实力雄厚,但是在坦克设计制造方面在德国人面前还仅仅是个小学生。虽然二战结束后美苏都从德国掳走不少专家和技师(例如上文提到的蔡司公司,美苏各从蔡司抢走一部分人力资源,毛子的泽泥特就是这样来的),但德国的坦克底子是一直都在,在德国研制“豹”1坦克的时候,美国人就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结果新出炉的“豹”1坦克在各方面都比同代的M60高出甚多,于是生出窃取德国坦克设计制造技术的念头,这是毫不奇怪的,1963年,美国以对抗华约强大的装甲力量为借口,,非要和德国签订了联合研制MBT-70(kpz70)坦克的计划,新的坦克主要用来替换M48和M60。既然是合作,就应该是利用双方的技术互补来发展新的坦克,但是在合作协议中,德国负责了18项主要技术,而共同负责的为10个,美国自己只负责6个,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美国想干什么,摆明了是在套人,而且最后产生的技术成功,双方必须共享。(不过德国人也不是傻子,私自备份了公猪坦克)
就此,到76年XM-1推出的时候,基本上发动机(美国人最终没有在柴油机上过关),传动装置,炮长瞄准镜(初热像仪外XM-1都没有独立的车长瞄准镜),夜视设备(蔡司公司的光学器材是地球上拿金钱能买到的最好的产品),火控系统,履带(很关键,美国人学了一些,但是没有全学到手,至今寿命比德国坦克差很远),主要武器(XM-1和豹2AV对比射击中美国人把自己的105否决了)关键部件都是之前窃自德国(和M60几乎不具有技术上的延续性),而只有炮长瞄准镜中的热像仪(其他部件都是德国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激光测距仪以及文中没有提到的FLER-R-12型计算机等几个部件是美国人的专利,如何能说明美国人为“豹”2贡献了大量关键技术?其实是少得不能在少的几项技术。而且在初期型号上,豹2的精度,火力是远胜于M1的(M1系列经过战争的检验等是后话,此处不提)。
可见,文中对美国窃取德国坦克技术的否认太过武断,并不足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 15:24:07编辑过]
前几天买了本知兵堂推出的新书《世界最强武器——主战坦克》,大概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虽然内容少点而且都是以前读过的,但是大都有鲜明的观点,对各车型的介绍技战术结合的还算紧密,不过有一点疑惑比较大。就是关于对美国窃取德国坦克技术的疑问:
下文出自豹2一文火控系统部分:
“EMES-15型炮长主瞄准镜是一种瞄准线稳定的双目潜望镜式瞄准镜,放大倍率*12。视场宽5度,目镜上能显示各种重要的火控参数。它由克虏伯-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生产,由美国休斯公司提供专利。热像仪由德国蔡司公司引进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专利特许生产,采用低速并行扫描和光学多路传输,显示部分采用发光二极管。最大可视距离为2500米,同M1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瞄准镜壳体内整合有休斯公司生产的GE628型激光测距仪,采用掺钕石榴石激光器,接收机光轴与瞄准镜轴用光轴合一。最大测距距离9900米,误差正负10米。很明显美国方面也为“豹”2贡献了大量关键技术,指责美方窃取西德坦克技术的说法完全不攻自破。”
事实上自二战以来德国的坦克设计制造技术就是世界第一流的,这点大家都清楚,美国虽然基础工业实力雄厚,但是在坦克设计制造方面在德国人面前还仅仅是个小学生。虽然二战结束后美苏都从德国掳走不少专家和技师(例如上文提到的蔡司公司,美苏各从蔡司抢走一部分人力资源,毛子的泽泥特就是这样来的),但德国的坦克底子是一直都在,在德国研制“豹”1坦克的时候,美国人就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结果新出炉的“豹”1坦克在各方面都比同代的M60高出甚多,于是生出窃取德国坦克设计制造技术的念头,这是毫不奇怪的,1963年,美国以对抗华约强大的装甲力量为借口,,非要和德国签订了联合研制MBT-70(kpz70)坦克的计划,新的坦克主要用来替换M48和M60。既然是合作,就应该是利用双方的技术互补来发展新的坦克,但是在合作协议中,德国负责了18项主要技术,而共同负责的为10个,美国自己只负责6个,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美国想干什么,摆明了是在套人,而且最后产生的技术成功,双方必须共享。(不过德国人也不是傻子,私自备份了公猪坦克)
就此,到76年XM-1推出的时候,基本上发动机(美国人最终没有在柴油机上过关),传动装置,炮长瞄准镜(初热像仪外XM-1都没有独立的车长瞄准镜),夜视设备(蔡司公司的光学器材是地球上拿金钱能买到的最好的产品),火控系统,履带(很关键,美国人学了一些,但是没有全学到手,至今寿命比德国坦克差很远),主要武器(XM-1和豹2AV对比射击中美国人把自己的105否决了)关键部件都是之前窃自德国(和M60几乎不具有技术上的延续性),而只有炮长瞄准镜中的热像仪(其他部件都是德国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激光测距仪以及文中没有提到的FLER-R-12型计算机等几个部件是美国人的专利,如何能说明美国人为“豹”2贡献了大量关键技术?其实是少得不能在少的几项技术。而且在初期型号上,豹2的精度,火力是远胜于M1的(M1系列经过战争的检验等是后话,此处不提)。
可见,文中对美国窃取德国坦克技术的否认太过武断,并不足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 15:24:07编辑过]
上面行文仓促,写得简单了些,请见谅。
德国毕竟是老牌机械强国,不过到目前来说,美国在M1上的本钱总算是没白下,其综合性能确实已经傲视群雄了,豹II这么多年了,没有质的改进和应用的机会,被超越是迟早的事。
<P><STRONG>很明显美国方面也为“豹”2贡献了大量关键技术,指责美方窃取西德坦克技术的说法完全不攻自破。”</STRONG></P>
<P>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看,这都是不对的。</P>
<P>不要说坦克不仅仅是激光测距机,单说火控系统就不仅仅是个激光测距。不能因为美国人提供了激光测距,就以为美国在坦克制造的各个方面都强于德国。逻辑上根本讲不通。</P>
<P>另外,热像仪的显示部分用的是发光二极管?为什么不用CRT?</P>
光是火控系统中就包括了车长观瞄系统,炮长观瞄系统(独立的炮长辅助瞄准镜),火炮随动系统,火控计算机,操作控制系统,各类传感器,测试自检系统等几大系统,美国人提供的组件不算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1 20:35:38编辑过]
<P>
蔡司公司的光学器材是地球上拿金钱能买到的最好的产品
</P>
<P>蔡司的东西是不错,大家都喜欢,但也不能这么讲。光学器材是很吃加工工艺和制造功夫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水平技师的经验,和这两项比起来设计都还在其次。蔡司也生产天文望远镜,但那些最顶尖的光学产品,比如哈勃天文望远镜的镜片就不是蔡司的作品,只不过打磨出了问题而已。</P>
<P>人们对德国光学工业水平总是有些盲目的迷信,其实《巡航者》上早就对一战时英德双方舰炮观瞄设备有了评价,总体上来说各有千秋,没有本质上的差距。</P>
<P>以上各位老大见笑了!我补充几点。</P>
<P>1.豹1与M60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不能说谁全面好过谁。德国在研制豹1的时候明显和法国一样受到欧洲核战争可能爆发的影响,认为在核战条件下防护性能是次要的,而优良的机动性可以干扰对方火控系统的瞄准(哪个时候火控系统性能低下对运动目标确实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美国作战环境多样对坦克要求更加全面,M60的防护性能比同期的豹1好。当然M60还是有诸多缺点的,但是它是美国坦克设计师在当时技术条件、设计经验、需求牵引(很急迫的需要一种坦克应对T55的威胁)下将机动性、防护和火力最佳结合的产物。</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1 21:28:50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1 23:53:05编辑过]
<P>还希望各位高人出手指点!</P>
<P>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讨论帖子!</P>
[B]以下是引用[I]kgb1059[/I]在2005-10-31 21:14:00的发言:[/B]当然M60还是有诸多缺点的,但是它是美国坦克设计师在当时技术条件、设计经验、需求牵引(很急迫的需要一种坦克应对T55的威胁)下将机动性、防护和火力最佳结合的产物。

当时美国在M60和M551上非要用能够发射橡树棍的152mm两用炮,而且还要在MBT-70上用,说明它当时确实认为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况且M551虽然火力有非常畸形,采购数量也不多,只装备了82师,但美国好歹也用了不少年啊。我们与其说美国自己搞不出120滑膛炮,还不如果走这段弯路把自己的高膛压滑膛坦克炮研发给严重耽误了。
不要以为德国坦克设计基础就一定雄厚,豹1之前一样有过天马行空的超前设计,只是很快就给毙了。毕竟憋了那么多年搞出来的豹1,而且还有那么多他人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性能在均衡基础上有专长是很正常的。但严格说来,尽管有许多传承之处,豹2和豹1之间的技术跨越也很大。美国当年在豹1原型车开始大规模测试时提出要搞合作,与其说是看中现成的能力,还不如果说是看中发展的潜力。但定位于发展潜力就意味着下一步可能做得更好,也可能做得没什么好,或者至少没那么好,这就是双方合作要冒风险的地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 0:03:21编辑过]
<P>我觉得车辆电子系统和火控观瞄系统方面美国不需要向德国偷师,毕竟电子工业实力放在那里,而且M2/M3的红外热像仪性能比M1的炮长瞄准镜性能还要好。再者M1采用的弹道计算机和豹2初期型也不一样,鉴于MBT-70的教训,其实大家都想在某些地方省点钱,将技术标准降得容易实现些,但具体降哪里和怎么降、降到什么水平,双方的观点并不一致。另外,M1A1的M256是花钱从莱茵金属公司买专利授权生产的,花了钱就不能算偷(呵呵,想起了那句经典的“不付钱就不算嫖了”),这是正常的国际军火贸易。</P>
<P>豹2坦克初样车采用联邦德国的综合坦克火控系统,其中的弹道计算机采用FLER-H型混合式计算机。<FONT color=#ff0000>1976年研制出的豹2坦克样车与美国M1坦克进行对比试验后放弃了综合坦克火控系统而采用类似美国M1坦克的指挥仪式火控系统。</FONT><FONT color=#ff0000>炮长主瞄准镜采用休斯公司研制的瞄准线独立稳定的激光测距瞄准镜,昼夜和激光测距合一的EMES 15型炮长主瞄准镜除热像仪外,其他部分均由休斯公司提供专利,由联邦德国埃尔特罗公司制造。<FONT color=#ff0000>WBG-X型热像仪由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Inc.)研制,联邦德国蔡斯(Zeiss)公司生产。</FONT></FONT><FONT color=#000000>PERI-R17型车长主瞄准镜由蔡斯公司研制生产。</FONT><FONT color=#ff0000>休斯飞机公司提供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FONT><FONT color=#000000>,</FONT><FONT color=#000000>而车长瞄准镜、辅助瞄准镜、稳定和驱动系统采用原始样车的改进型,由联邦德国的公司研制。</FONT><FONT color=#ff0000>休斯公司于1977年选定克虏伯·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特许生产豹2坦克火控系统</FONT>,系统中的激光测距瞄准镜由克虏伯·阿特拉斯公司选定埃尔特罗有限公司(Eltro GmbH)负责特许生产。该火控系统未来的改进包括用CO2激光测距仪代替现用的Nd:YAG激光测距仪,<FONT color=#ff0000>将美国发展的120mm炮弹的弹道数据编入计算机的软件中</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 12:01:34编辑过]
<P>炮长主瞄准镜方面,M1和豹2至少有如下差别:</P>
<P>1. 稳定方式:M1是高低向稳定,豹2是双向稳定(老美又想省钱!)</P>
<P>2. 目镜类型:M1是单目式,豹2是双目式</P>
<P>3. 热像仪:M1采用的是休斯自己的热像仪,豹2则不是(难道老美要护犊子,保落后?)</P>
<P>4. 显示器:M1采用的是传统的CRT,豹2采用的是发光二极管(又是保守思想,和英国人学的?)</P>
<P>再来谈谈M1的传动系统,用于M1和M1A1的X-1100-3B型传动系统属于阿里逊的X系列传动系统,其他型号还有用于HIMAG“A”试验车的X-1100-1A型、用于M113A3装甲人员输送车和M730小槲树(Chaparal)地对空导弹发射车的X-200-4型、用于英国MCV80步兵战车X-300-4B型、用于瑞典CV90战车的X-300型。看吧,国家越撤越多了,该不会它们也觊觎德国的伦克变速箱技术吧。即使有这种想法,欧洲自家兄弟协调便可,何必劳动美国佬?</P>

<P>该系列是美国底特律柴油机阿里逊公司专门为美国陆军履带式坦克装甲车辆设计的传动装置。研究工作从1962年开始,尽管当时CD系列仍是美国陆军坦克装甲车辆的重要部件,可靠性较好,但已经暴露出不能满足美军对未来装甲战车的机动性要求。注意美国和德国搞MBT是1963年下半年的事,而且美国要搞定的不是单纯一个主战坦克传动系统,而是整个履带式车族!</P>

<P>该系列的第一个型号是X-700型传动装置,计划用于50吨级、588kW(800hp)的履带式装甲车辆。1964年后共研制出7台样机,并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因为后来对主战坦克提出了采用更高功率发动机的要求,该传动装置显然不能满足与这类发动机工作的要求。终于在1972年被迫停止该型号的研制,改为研制主战坦克需要的X-1100型传动装置。</P>
<P><BR>当时,设在诺克斯堡的XM1坦克专项小组以“军需器材要求”文件形式提出研制X-1100型传动装置的指导方针,同时提出以下设计目标:适合配用燃气轮机和柴油机;能够传递956-1103kW(1300-1500马力)的总功率;适合49-58t车辆使用;车辆最大速度64-80km/h;制动减速度4.88-6.1m/s2,具有原位转向能力和无级液压转向性能;有高速倒档;适合更新M60系列坦克的传动装置;有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M60又冒出来了,看出传承了没有?</P>
<P><BR>该传动装置包括3个型号:X-1100-1型,适合与通用汽车(GM)公司的XM1坦克样车的泰莱达因·大陆(Teledyne Continetal)公司的AVCR-1360可变压缩比柴油机匹配使用;X-1100-2,适合与M60系列坦克的泰莱达因·大陆公司的AVDS-1790柴油机匹配使用;X-1100-3型,适合与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的XM1坦克样车的莱卡明(Lycoming)公司的AGT-1500燃气轮机匹配使用。</P>

<P>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是个整体,发动机不一样传动系统的设计也要跟着变。就好比是F1当中的索伯,发动机和底盘用的是上一年法拉利的原版设计,但变速箱就自己搞了,结果一样吗?能一样吗!美国人搞了这么多年汽车这个道理不懂?就算把伦克变速箱原封不动拿来,发动机换了动力输出表现肯定完全走样,整个行动系统还是要做优化设计,否则整辆坦克就无法交车。</P>
[B]以下是引用[I]dark_knight[/I]在2005-10-31 20:49:00的发言:[/B][BR]<P><div class=quote>蔡司公司的光学器材是地球上拿金钱能买到的最好的产品</div></P><P>蔡司的东西是不错,大家都喜欢,但也不能这么讲。光学器材是很吃加工工艺和制造功夫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水平技师的经验,和这两项比起来设计都还在其次。蔡司也生产天文望远镜,但那些最顶尖的光学产品,比如哈勃天文望远镜的镜片就不是蔡司的作品,只不过打磨出了问题而已。</P><P>人们对德国光学工业水平总是有些盲目的迷信,其实《巡航者》上早就对一战时英德双方舰炮观瞄设备有了评价,总体上来说各有千秋,没有本质上的差距。</P>
首先感谢兄弟参与讨论,看来我这块砖头没有白抛啊。呵呵从民用的角度讲,大家是很迷信德国光学器材,没办法,在真正的DSLR纪年到来之前,我们不但要迷信还得膜拜啊。
说得很对,光学器材是很考制造工艺的,所以只有德国能达到某些工艺要求,例如一支民用的蔡司“天塞”镜头,研磨的时间长达3年,目前只有历史积累雄厚的德国厂家可以做到,欧洲其他国家一律不行,至于美国,120相机几乎都是德国镜头,135相机则以日本镜头居多(磕打搞的几款DSLR很没出息,居然用上副食的镜头了),80年代以后日本在摄影技术领域一些方面要超过德国,例如数码感光介质(CCD和CMOS),AF系统,数模转化芯片,但是在绝对的光学领域,无论是C还是N的研磨与镀膜工艺都无法与德国传统厂商相比,松下打来卡的标签,索尼出菜丝的牌,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残次品啊。
当然了,如果拿来很哈勃这样的专门科研项目来比的话,那就好比量产车和古董纪念车比,120万的威龙虽然很贵了,但是不少纪念版本的车是超过1000万的。
<P>呵呵,关于美国是否在研发M1的过程中大量借鉴德国的坦克设计制造技术,如果仅仅从最后定型单个的组建拆开来看,是很难看出端倪的,这些有待于更详细的资料,特别是能拿到美德当年合作的一手资料——正如德国双B的V12,技术与制造工艺应该已经达到机械的顶峰,还有本人最喜欢的BMW之L6自然吸气发动机,美国就是造不出来,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美国与德国汽车文化的不同所致……??</P>
<P>兄<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好久没有出评论了,期待ing</FONT></STRONG></P>
[em01]
[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11-1 15:10:00的发言:[/B]说得很对,光学器材是很考制造工艺的,所以只有德国能达到某些工艺要求,例如一支民用的蔡司“天塞”镜头,研磨的时间长达3年,目前只有历史积累雄厚的德国厂家可以做到,欧洲其他国家一律不行,至于美国,120相机几乎都是德国镜头,135相机则以日本镜头居多(磕打搞的几款DSLR很没出息,居然用上副食的镜头了),80年代以后日本在摄影技术领域一些方面要超过德国,例如数码感光介质(CCD和CMOS),AF系统,数模转化芯片,但是在绝对的光学领域,无论是C还是N的研磨与镀膜工艺都无法与德国传统厂商相比,松下打来卡的标签,索尼出菜丝的牌,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残次品啊。

关于日本光学工业是怎么起来的,大家可以去看《战研》的八八舰队幻梦记,里面讲得很清楚,正是由于关东大地震把买回来准备装在新战列和战巡上的光学瞄准系统给弄坏了,才迫使日本走上自行研发的道路。
现在最强的中幅面数码相机还是要数飞思、仙娜、玛米亚这几家,飞思是丹麦的厂家,但是数码后背的成像单元还是美国柯达和加南大达尔萨生产的。美国照相侦察卫星上的CCD像素高达2亿5千万以上级别,那玩意儿小日本是搞不出来的。所以不要看小日本在消费类数码领域闹得挺欢,把柯达搞得灰头土脸,但是真正尖端的技术还得看老美的。毕竟对于厂商来说,一颗军用卫星能赚到的钱,是要卖出无数民用产品才能赶上的啊。
<P>这里面有这样一些问题:到底偷师了没有?是有心故意,还是顺手牵羊?如果偷了,为什么有些技术用了,有些技术没用上?如果偷了,但又在别人技术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发展,走出了自己的道路,那我们又该如何评价。</P>
<P>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觉得M1和豹2是两种差别颇大的坦克,尽管从外表上看似乎差别没那么大。</P>
&lt;P&gt;&lt;STRONG&gt;&lt;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gt;dark_knight老大是强人啊!&lt;/FONT&gt;&lt;/STRONG&gt;&lt;/P&gt; &lt;P&gt;&lt;STRONG&gt;&lt;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gt;M1和豹2令我想起,二战后F86、美海军舰载机NA133与德国航空技术的关系。你看看它们之间是“偷师”吗?&lt;/FONT&gt;&lt;/STRONG&gt;&lt;/P&gt; &lt;P&gt;&lt;STRONG&gt;&lt;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gt;我看不完全是。&lt;/FONT&gt;&lt;/STRONG&gt;&lt;/P&gt;
[B]以下是引用[I]dark_knight[/I]在2005-11-1 16:37:00的发言:[/B][BR]&lt;div class=quote&gt;[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11-1 15:10:00的发言:[/B]说得很对,光学器材是很考制造工艺的,所以只有德国能达到某些工艺要求,例如一支民用的蔡司“天塞”镜头,研磨的时间长达3年,目前只有历史积累雄厚的德国厂家可以做到,欧洲其他国家一律不行,至于美国,120相机几乎都是德国镜头,135相机则以日本镜头居多(磕打搞的几款DSLR很没出息,居然用上副食的镜头了),80年代以后日本在摄影技术领域一些方面要超过德国,例如数码感光介质(CCD和CMOS),AF系统,数模转化芯片,但是在绝对的光学领域,无论是C还是N的研磨与镀膜工艺都无法与德国传统厂商相比,松下打来卡的标签,索尼出菜丝的牌,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残次品啊。&lt;/div&gt; 关于日本光学工业是怎么起来的,大家可以去看《战研》的八八舰队幻梦记,里面讲得很清楚,正是由于关东大地震把买回来准备装在新战列和战巡上的光学瞄准系统给弄坏了,才迫使日本走上自行研发的道路。现在最强的中幅面数码相机还是要数飞思、仙娜、玛米亚这几家,飞思是丹麦的厂家,但是数码后背的成像单元还是美国柯达和加南大达尔萨生产的。美国照相侦察卫星上的CCD像素高达2亿5千万以上级别,那玩意儿小日本是搞不出来的。所以不要看小日本在消费类数码领域闹得挺欢,把柯达搞得灰头土脸,但是真正尖端的技术还得看老美的。毕竟对于厂商来说,一颗军用卫星能赚到的钱,是要卖出无数民用产品才能赶上的啊。
现在的中画幅或大画幅数码,一般来说就是传统的120加数码后背,因为4,5千万像素的CCD或者CMOS还是远远赶不传统的120胶片的成像质量的,关于日本光学的发展历程,兄可参见http://www.xitek.com/内的大量资料,从中或可一窥日本的军用光学产品的情况。至于目前的的几款主流中画幅相机,(不知道兄说的是不是645规格的)。例如哈苏(HASSELBLAD)H1,富士(FUJIFILM)GX645AF,宾得(PENTAX)645NII、645N,康太时(CONTAX)645,玛米亚(MAMIYA)645系列(确实是相当多的),勃朗尼卡(BRONICA)ETRSi中,玛米亚产品虽然比较多,还是哈苏H1性能最好。(哎,什么时候能上645啊,没有在135折腾掉一千个胶卷之前,真是不敢上645的)
&lt;P&gt;是否偷师是一个问题。书中的文字逻辑是否严谨是另一个问题。&lt;/P&gt; &lt;P&gt;美国提供了一部分技术,和美国是否偷学人家的本事,是毫无关系的,所以应该明确说明美国的技术来源,而不是用“很明显”三个字。&lt;/P&gt; &lt;P&gt;因为根本不明显。&lt;/P&gt;
看来还是有高人啊,我们意图就是希望能扭转过去一些对主战坦克的不实报道和评价。&lt;br /&gt;
如果倒退15年的话,那么传说又是另外一个版本,那时说M1抄袭豹2的并没有现在那么甚嚣尘上,而说美国挖英国表哥的墙角,讲M1装甲偷了挑战者1的乔巴姆装甲的倒是不少。但故事还横生枝节,20世纪70年代英国和西德也曾提出联合研制未来主战坦克的计划(FMBT),后来也因使用时间而分道扬镳没,于1977年3月取消了联合计划。据说德国就是从这个计划骗到了英国的乔巴姆装甲技术。英国于是从1981年开始单独研制MBT-80坦克的计划,又因为经济问题而被取消,后来则让位给从奇伏坦/伊朗狮发展起来的挑战者1。
这个帖子为什么不加精?
<P>在英德合作的计划中,曾经有德国豹2的底盘+英国维克斯炮塔的组合方案,也就是所谓的Vickers Mk.7,或者叫做“猎人酋长”的概念测试平台。车上装1一门和“酋长”一样的<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120" UnitName="毫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0mm</FONT></st1:chmetcnv>线膛炮,并在豹2的底盘首部安装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吨重的乔巴姆装甲。本来关于Vickers Mk.7 JED上有些资料的,不过现在收费后大家看不到了,可以从下面这个链接看看。虽然是捷克文的,但是总比没有强。</P>
<P><a href="http://www.mainbattletanks.czweb.org/Tanky/vickmk7.htm" target="_blank" >http://www.mainbattletanks.czweb.org/Tanky/vickmk7.htm</A></P>
Vickers Mk.7的资料《坦克装甲车辆》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