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256/上甘岭请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47:23
山人256/上甘岭请进,
弹鼓供弹的可靠性是不是高于弹链?
为什么?山人256/上甘岭请进,
弹鼓供弹的可靠性是不是高于弹链?
为什么?
老上,有人找啊.
搬凳子听课了
老伞兵说过:他们在部队的时候都不喜欢那个弹鼓,一碰一个瘪洞,供弹就供不上了.
[B]以下是引用[I]我是狙击手[/I]在2005-10-28 17:59:00的发言:[/B][BR]老伞兵说过:他们在部队的时候都不喜欢那个弹鼓,一碰一个瘪洞,供弹就供不上了.

恩,我们的95轻机的弹鼓,失败啊
沿81/95的弹鼓圆周方向包覆一层带肋条的塑料层,重量增加有限,操作性能基本不变,抗跌碰性能应该有很大的提高(包过前面的边缘,后缘有一定的超出钢件的延伸段,类似花盆状)。
没有用过,没有发言权.还是搬个板凳好了
弹链垂度过大时容易在进弹口卡住,导致供弹不畅,所以当机枪射击时,副手往往高举弹链,以保持供弹顺畅.
[B]以下是引用[I]ahong1663[/I]在2005-10-28 22:26:00的发言:[/B][BR]弹链垂度过大时容易在进弹口卡住,导致供弹不畅,所以当机枪射击时,副手往往高举弹链,以保持供弹顺畅.

增加一块弧形的导向板不就解决了?嫌增加了机枪宽度的话可以做成折叠式的。
[B]以下是引用[I]不知所谓[/I]在2005-10-28 22:48:00的发言:[/B][BR].
增加一块弧形的导向板不就解决了?嫌增加了机枪宽度的话可以做成折叠式的。

没有必要.加弧形导向板影响美观,而且与方形机夹也不好融为一体.如果没有副手,那就用弹箱,因为弹箱是向内打开的,所以可以把弹链与枪拉开一定角度,缓解供弹状况.如果没有弹箱,那就找个空瓶子或一拉罐,用胶带粘在进弹口,可以在进弹时将弹链托起.如果没有一拉罐空瓶子,那就将弹链直接搭在肩上也行.
  未必吧,弹链要是新的还可以,要是旧的话,卡弹率也是非常高的,以前打车载的54高机的时候,经常打着打着就把旧弹链上的实弹震下来了,于是卡弹,排除故障,也挺烦人的,还是弹夹用着好啊。
弹鼓的供弹可靠性要比弹链高~~~因为使用弹链供弹的机枪通常结构比较复杂~~~有进弹机构~拨弹机构等~~~结构一旦复杂起来的话~~~可靠性就要降下来了~~~由于使用弹鼓的机枪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可靠性相对而言也高一点~~~
薄铁皮做的弹鼓在完好情况下可靠性应该还可以,可是实际使用中免不了磕碰,一不小心把表面碰出坑来就完了。
老早对81的弹鼓就有这种反映,不过95的好象也没什么改进。用塑料可能好一点吧?不过可能要很厚才行~[em09]

这是早期装备部队后提出的问题,现在小改进了一下,就是弹鼓盖和子弹错开了一点距离,微小的形变也不会影响到弹鼓正常使用.
[B]以下是引用[I]ahong1663[/I]在2005-10-29 18:16:00的发言:[/B][BR]这是早期装备部队后提出的问题,现在小改进了一下,就是弹鼓盖和子弹错开了一点距离,微小的形变也不会影响到弹鼓正常使用.


问题是,撞击最主要的部位不是弹鼓盖,而是弹鼓侧面。如果弹鼓侧面给撞了,就直接影响拨弹齿和拨弹齿内的弹药的运动,这时你就算是把弹鼓盖和子弹错开再多还是没用。
<P>请问老伞兵,部队装备的95一般配有瞄准镜吗?白光/微光均有吗?</P>
<P>不涉密的话请说说。</P>
<P>出差才回来。</P>
<P>我所了解的情况,国产货,弹鼓的供弹可靠性似乎不如弹链,因为弹鼓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人和检验员非常仔细地做。</P>
据说新加坡那个无敌100的弹鼓质量不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7 21:54:01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我是狙击手[/I]在2005-11-27 21:44:00的发言:[/B][BR]据说新加坡那个无敌100的弹鼓质量不错!!!

当然,那可不是开式弹鼓,只是装弹麻烦。
[B]以下是引用[I]plr[/I]在2005-11-27 21:48: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是狙击手[/I]在2005-11-27 21:44:00的发言:[/B][BR]据说新加坡那个无敌100的弹鼓质量不错!!!</div>
当然,那可不是开式弹鼓,只是装弹麻烦。

西方的双C型弹鼓似乎也存在装弹麻烦的问题。与提高可靠性相比,装弹麻烦一点也能接受吧,给每个机枪及副手各配一个压弹器就可以了。
如果用高强度塑料做呢?这样就不容易磕出坑来了吧?
[B]以下是引用[I]plr[/I]在2005-11-27 21:45: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hong1663[/I]在2005-10-28 22:26:00的发言:[/B]<br>弹链垂度过大时容易在进弹口卡住,导致供弹不畅,所以当机枪射击时,副手往往高举弹链,以保持供弹顺畅.</div>

乱讲,米尼米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这点悬垂根本不算什么。
国产弹链供弹的机枪,试验要求弹链自然下垂1米还能可靠供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9 22:42:56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plr[/I]在2005-11-29 22:36:00的发言:[/B][BR]56轻也通过这样的测试吗?

同问~
<P>非常抱歉,因为56轻年头太久,俺手头没有56轻的生产和验收技术条件,无法准确回答。</P>
<P>但是,一般的规律是,机枪的射击试验要考虑弹链的供弹阻力,虽然56轻的弹链盒与进弹位置比较近,但是链盒内部的阻力要高于重机枪弹箱,如果让我编写试验规范,应该考虑悬垂长度。</P>
56轻试验时,一米的弹链悬垂长度估计是不够的。至少要两米吧?
[B]以下是引用[I]山人256[/I]在2005-12-4 14:12:00的发言:[/B][BR]<P>非常抱歉,因为56轻年头太久,俺手头没有56轻的生产和验收技术条件,无法准确回答。</P><P>但是,一般的规律是,机枪的射击试验要考虑弹链的供弹阻力,虽然56轻的弹链盒与进弹位置比较近,但是链盒内部的阻力要高于重机枪弹箱,如果让我编写试验规范,应该考虑悬垂长度。</P>

顺便再请教几个问题:
从实战角度而言,轻机枪很少进行抵腰射击,对重机枪而言,也只有高射状态进弹位置比较高,这个“一米”是否恰当?
由此想到,另外,轻重两用机枪定型时是否充分测试了轻机枪状态下的特性?
<P>这就是为了在恶劣环境或出小故障时给可靠性留些余地吧?就像限乘十人的电梯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十个人的重量。</P>
<P>另外,我觉得因为56轻、67通弹盒的结构,一米恐怕还不够呢。</P>
[B]以下是引用[I]plr[/I]在2005-12-4 18:16: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人256[/I]在2005-12-4 14:12:00的发言:[/B][BR]<P>非常抱歉,因为56轻年头太久,俺手头没有56轻的生产和验收技术条件,无法准确回答。</P><P>但是,一般的规律是,机枪的射击试验要考虑弹链的供弹阻力,虽然56轻的弹链盒与进弹位置比较近,但是链盒内部的阻力要高于重机枪弹箱,如果让我编写试验规范,应该考虑悬垂长度。</P></div>
顺便再请教几个问题:
从实战角度而言,轻机枪很少进行抵腰射击,对重机枪而言,也只有高射状态进弹位置比较高,这个“一米”是否恰当?
由此想到,另外,轻重两用机枪定型时是否充分测试了轻机枪状态下的特性?

一般原则是从严考核。
<P>俺对这个不太懂,没有发言权,你们说,我听着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