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光復真相,才能超越悲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8:32:20
2005.10.25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光復六十周年,當下的台灣彌漫著兩種複雜的心情。一方面是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依舊心繫以「終戰」取代「光復」的定位。另一方面,泛藍的部分人士則以「再光復」的期待形容現在的心情。這二者,有如兩極,卻都不是歷史的真實,都無法反映台灣現在的狀態。

    了解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一九四五年,當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時候,老百姓是懷著多大的喜悅,在歡慶台灣不再是日本人的殖民地。老百姓終於可以抬起頭來,自己當家做主。一九四五年十月,國軍還未到,民眾就已經自己組織起來,準備到基隆碼頭去迎接,為了怕民眾太多,狹窄的港口太擁擠,報紙還再三宣傳,只要心意到了就好了,不必親自去。


    陳儀、葛敬恩等長官到達時,台灣人民是以「父母官」的心情,在看待著他們,所有言行,成為民眾仰慕對象。甚至,連中國大陸接收士兵衣著的殘破,都被視為是戰爭所付出的代價,而得到莫大的同情。

    然而,轉變是從接收官員的貪汙腐敗開始的。「接收」變「劫收」,父母官變官僚,台灣人民的期待愈高,失望愈大。一九四五年底,組織台灣人民協會的謝雪紅、農民組合的簡吉,以及日據時代文化協會的知識分子都失望了,終於決定起來反抗。二二八即是這種憤怒的爆發。它雖然是官逼民反的偶發性暴動,卻能燎起全面暴動,即是這種集體不滿的反映。

    從一九四五到一九四九年,台灣不僅帶著失望的情緒,更且因為捲入中國內戰,而經濟蕭條,失業嚴重,台幣狂貶,農村凋零。[B]然而,台灣的學生運動,卻與大陸的所有學生運動合流,一起反飢餓、反內戰。台灣的社會運動也與大陸合流,左翼運動大興。這一段歷史,即是台灣與大陸因光復而統一起來的現實,並且,恰恰是因為台灣光復這個事實,才有後來國民黨撤退來台,以及現在的兩岸分裂分治。這是無論統獨都難以否定的事實。[/B]

[B]    然而,台灣的荒謬是,為了統獨,所有歷史的真相都扭曲了。民進黨為了台獨,只想強調日本曾統治台灣,卻不願意承認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兩岸曾統一起來的歷史。民進黨所謂的「終戰」,恰恰是被殖民者未曾脫離殖民地心態的「後殖民主義」性格。甚至,民進黨還利用殖民地經驗,將國民政府描述為「外來政權」,另一個殖民者,而渾忘一九四五年的時候,台灣人民是如何歡天喜地的迎接國軍與政府的到來。 [/B]

    國民黨方面則是另一種問題,只願意承認陳儀政府的貪汙腐敗,卻無法面對暴力鎮壓的歷史。二二八成為另一種禁忌,直到現在,國民黨認知到非解決不可,才開始認真對待。但由於國民黨已失去執政地位,怕這一段鎮壓歷史引起民間反感,並未認真面對,反而有一種痛腳怕別人踩的心虛。甚至,在面對民進黨「終戰」的定位時,竟喊出「再光復」的宣傳。彷彿,民進黨的執政,是台灣「再度被殖民」,需要「再光復」一次。這種心態,又豈是正常的政權輪替呢?

    這二者,事實上都違背了歷史真實,更不是台灣人民真正的心聲。在意識形態的對立中,台灣人民的真實歷史,真實感情,反而不見了。

    台南作家吳新榮在一九四五年九月八日曾寫下這樣的日記:「因昨夜飲茶過多,半夜強睡而不眠。所以起來寫信通知黃百祿、楊榮山兩君,說此十二日要去台南看中國軍來進駐之狀況,後寫祖國軍歡迎歌如左記:旗風滿城飛,鼓聲響山村,我祖國軍來,你來何遲遲。五十年來暗天地,今日始見青天,今日始見白日。大眾歡聲高,民族氣概豪,我祖國軍來,你來何堂堂。五十年來為奴隸,今日始得自由,今日始得解放。……」

    從光復的心情,到劫收的失望,到鎮壓的痛苦,再轉為反抗的激情,這才是當年的真實。回到真實,台灣才會有超越悲情與仇恨的一天。這是我們面對光復六十周年應有的健康心態。2005.10.25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光復六十周年,當下的台灣彌漫著兩種複雜的心情。一方面是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依舊心繫以「終戰」取代「光復」的定位。另一方面,泛藍的部分人士則以「再光復」的期待形容現在的心情。這二者,有如兩極,卻都不是歷史的真實,都無法反映台灣現在的狀態。

    了解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一九四五年,當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時候,老百姓是懷著多大的喜悅,在歡慶台灣不再是日本人的殖民地。老百姓終於可以抬起頭來,自己當家做主。一九四五年十月,國軍還未到,民眾就已經自己組織起來,準備到基隆碼頭去迎接,為了怕民眾太多,狹窄的港口太擁擠,報紙還再三宣傳,只要心意到了就好了,不必親自去。


    陳儀、葛敬恩等長官到達時,台灣人民是以「父母官」的心情,在看待著他們,所有言行,成為民眾仰慕對象。甚至,連中國大陸接收士兵衣著的殘破,都被視為是戰爭所付出的代價,而得到莫大的同情。

    然而,轉變是從接收官員的貪汙腐敗開始的。「接收」變「劫收」,父母官變官僚,台灣人民的期待愈高,失望愈大。一九四五年底,組織台灣人民協會的謝雪紅、農民組合的簡吉,以及日據時代文化協會的知識分子都失望了,終於決定起來反抗。二二八即是這種憤怒的爆發。它雖然是官逼民反的偶發性暴動,卻能燎起全面暴動,即是這種集體不滿的反映。

    從一九四五到一九四九年,台灣不僅帶著失望的情緒,更且因為捲入中國內戰,而經濟蕭條,失業嚴重,台幣狂貶,農村凋零。[B]然而,台灣的學生運動,卻與大陸的所有學生運動合流,一起反飢餓、反內戰。台灣的社會運動也與大陸合流,左翼運動大興。這一段歷史,即是台灣與大陸因光復而統一起來的現實,並且,恰恰是因為台灣光復這個事實,才有後來國民黨撤退來台,以及現在的兩岸分裂分治。這是無論統獨都難以否定的事實。[/B]

[B]    然而,台灣的荒謬是,為了統獨,所有歷史的真相都扭曲了。民進黨為了台獨,只想強調日本曾統治台灣,卻不願意承認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兩岸曾統一起來的歷史。民進黨所謂的「終戰」,恰恰是被殖民者未曾脫離殖民地心態的「後殖民主義」性格。甚至,民進黨還利用殖民地經驗,將國民政府描述為「外來政權」,另一個殖民者,而渾忘一九四五年的時候,台灣人民是如何歡天喜地的迎接國軍與政府的到來。 [/B]

    國民黨方面則是另一種問題,只願意承認陳儀政府的貪汙腐敗,卻無法面對暴力鎮壓的歷史。二二八成為另一種禁忌,直到現在,國民黨認知到非解決不可,才開始認真對待。但由於國民黨已失去執政地位,怕這一段鎮壓歷史引起民間反感,並未認真面對,反而有一種痛腳怕別人踩的心虛。甚至,在面對民進黨「終戰」的定位時,竟喊出「再光復」的宣傳。彷彿,民進黨的執政,是台灣「再度被殖民」,需要「再光復」一次。這種心態,又豈是正常的政權輪替呢?

    這二者,事實上都違背了歷史真實,更不是台灣人民真正的心聲。在意識形態的對立中,台灣人民的真實歷史,真實感情,反而不見了。

    台南作家吳新榮在一九四五年九月八日曾寫下這樣的日記:「因昨夜飲茶過多,半夜強睡而不眠。所以起來寫信通知黃百祿、楊榮山兩君,說此十二日要去台南看中國軍來進駐之狀況,後寫祖國軍歡迎歌如左記:旗風滿城飛,鼓聲響山村,我祖國軍來,你來何遲遲。五十年來暗天地,今日始見青天,今日始見白日。大眾歡聲高,民族氣概豪,我祖國軍來,你來何堂堂。五十年來為奴隸,今日始得自由,今日始得解放。……」

    從光復的心情,到劫收的失望,到鎮壓的痛苦,再轉為反抗的激情,這才是當年的真實。回到真實,台灣才會有超越悲情與仇恨的一天。這是我們面對光復六十周年應有的健康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