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的鱼雷发射装置[打字真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34:20
潜艇的鱼雷发射装置

各国现今海军所拥有的潜艇种类繁多,其所配置的发射装置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自航式发射装置,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水压平稳式发射装置,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

一,自航式发射装置
    自航式发射装置,其工作原理就是把鱼雷装填到一个框架式的圆筒形栅状管中,使其浸没在水中,只要打开鱼雷的扳机使鱼雷发动机工作,螺旋桨产生的推力就使鱼雷自动游出栅状管。此发射方式的鱼雷发射装置的鼻祖,一战前后各国海军潜艇上装备的大都是这种栅状管。通常配置在潜艇耐压壳外面的上层建筑中,有固定式和可转动式两中。这种结果简单的发射装置可保证发射过程无气泡,也不倾差。而且由于它没有向鱼雷提供能量的动力系统,所以很轻巧,使用简单。它的缺点主要是对鱼雷的要求较高,难以进行及时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自航式鱼雷发射装置固有的弱点,一是不能发射无动力的武器,二是不能发射热动力鱼雷(此种鱼雷是在发射离管后按要求延迟启动)三是由于潜艇的结构尺寸限制,发射管不能太长,这使得鱼雷增速不够就出管。这使得发射鱼雷时的潜艇航速受到限制。这种发射方式已经基本淘汰。

二,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
    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简称气动式发射装置。它是在栅状管式结构的自航式鱼雷发射装置之后出现的,为二战期间世界各国海军潜艇广泛采用的一型发射装置。工作原理如下:既把鱼雷(水雷)装填在带有前盖和后盖的密封圆筒形发射管中,在发射前打开前盖,然后根据命令,打开发射开关,使贮存在发射系统的高压空气瓶(又称发射气瓶)中的压缩空气进入发射管里鱼雷的尾部,进入鱼雷尾部的压缩空气膨胀做功,把鱼雷和雷体附近及周围的海水一块挤出发射管。为了保证潜艇的隐蔽性,不允许高压空气泡溢出发射管外而暴露前潜艇在水下的位置。同时要求发射鱼雷(单射或齐射)后的潜艇姿态基本不变,根据这些要求,气动式发射装置通常由鱼雷发射管,空气发射系统,注疏水系统组成。
   气动式发射装置可发射各种类型的鱼雷,也能布放无动力的水雷以及相应结构尺寸的水声干扰器材等。每根发射管和一套与其协同工作的发射系统等便构成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发射装置。通常的中型潜艇艏配置4~8管,艉2~4管。气动式发射装置的最大发射深度为80~100米左右。要在增大,技术难度大大增加。据悉美国的气动发射装置最大发射深度为61米。前苏联在70,80年代建造的常规潜艇上仍使用此发射装置,为克服由于发射能量大引起舱室增压过大艇员无法承受等技术难题,采用遥控遥测等新技术和隔舱发射及控制发射过程中废气排放进舱内的速率等办法,研制出了гс-240型气动无泡式发射装置,配置在1982年建成服役的877型中型常规潜艇上。

三,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即液压式)
    随着核潜艇的出现,潜艇的航速和潜深等性能大大提高,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出现,使得潜艇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对付这些潜艇,反潜和潜艇战成为各海军大国密切关注并抓紧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潜艇水下作战的需求,鱼雷向着高速,远航程,大深度,智能制导和大威力这些目标发展。因而鱼雷发射装置必须与所使用的鱼雷及所配置的潜艇相适应。美国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理,于50年代末期研制出能在水下300~600米深度发射鱼雷的新型鱼雷发射装置——水压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随后不断的予以改进并提供给英国,日本及其其他盟国。1967年服役的美国“鲟鱼”级攻击型核潜艇装备了MK63型,1976年服役的“洛杉矶”级装备了MK67型。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苏联建造的“台风”级等核潜艇上也装备了水压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
    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是在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中增加了一个水压平衡系统,其功用就是让待发射的鱼雷后部也与舷外海水相同,使得在发射过程中当鱼雷向前运动时原来作用在雷头上的海水背压被作用在雷尾的背压抵消,这样一来,在发射过程中所需要的发射能量——压缩空气的压力和容积保持定值,不再随发射深度的增大而增多。这就是所谓的“平衡式发射”,也叫做“平衡发射原理”。
     水压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是又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改进而成的。它的功能与后者相同,其组成和结构形式,则与所使用的武器的性能,结构密切相关,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中。通常该型发射装置大都配置在艏或艏的Ⅱ舱两侧,以便在艏部安放结构尺寸较大的声纳基阵。由于采用了平衡发射的原理,使得所消耗的发射工质的能量基本上保持定值,因而能在航行深度不大于600米的大中型潜艇上配置。该发射装置较好的解决了潜艇在水下大深度发射鱼雷等武器的技术难题。但由于采用了往复活塞式的工作原理,水缸和气缸的结构尺寸就比较庞大,其安装要求比较高。在100米以上的大深度发射时,由于气缸,水缸和发射管分别安装在不同的部位,艇体变形难免要影响发射过程的正常进行。
     
   
五,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
    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由法国研制成功,首先装备于64~70年建造的“女神”级常规潜艇上,其型号为1H-55B和ED-65型,配置在艇首和艇尾。此两型发射装置由于发射之后不能装填备用鱼雷等原因,后经过改进而研制成IQ-63A型发射装置,分别装备在72-78年建造的“阿戈斯塔”级常规潜艇和82年服役的“红宝石”级攻击核潜艇上。
    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比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每具发射管自有一冲压器,便于根据作战需要组织齐射,齐射间隔时间不受结构的限制。但该装置通过冲压器把发射推力集中加在鱼雷尾部,这就要求所发射的鱼雷等武器必须能承受所作用的集中载荷。存在不平衡度,就限制了它在水下更大深度上的使用。此外,在发射管后盖上安装一个较长的冲压器不仅使得开关操作不便,而且所需的回转空间位置颇大,对潜艇总体布置和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也很不利。所
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发射装置仅有法国的潜艇使用。
      
六,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
    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是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的改进和发展的产物。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的发射过程是高贮存在发射气瓶中的高压气体进入气缸中膨胀作功,带动与气缸活塞连为一体的水缸活塞运动,利用海水的不可压缩性使鱼雷出管离艇。在发射的过程中,要求流入发射管里的海水量必须与待发射的鱼雷的排水量相同才行。这种发射装置自然比较庞大和笨重,而且安装要求颇高,仅适用于吨位较大的潜艇配置使用。70年代末,英国海军部科学研究中心提出了对潜艇上所使用的往复活塞式水压平衡发射装置的改进要求。经过剑桥咨询公司的可行性研究,由英国史达臣.亨晓公司开发研制了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
    该发射装置的基本运动件是一台空气涡轮泵,它由一个程控发射阀控制。发射过程中,鱼雷(导弹,水雷)通过安装在靠近发射管后部的进水阀泵入到发射管里的海水推出。发射用的海水是由空气涡轮泵从舷外吸进的。舷外的海水的吸入使得水舱的海水增压。在发射时打开所选定的发射管上的进水阀让海水进入相应的发射管中。一台空气涡轮泵式供几个发射管共用。但为了贮备量和提供迅速齐射的能力,在大型潜艇上,通常配置两个独立的空气涡轮泵式发射系统。对于小型潜艇可以只配置一台空气涡轮泵式发射系统。发射过程的能量控制是靠程控发射阀(PFV)来完成。根据发射时间程控发射阀调节由高压空气瓶提供给空气涡轮的气流量。空气涡轮直接驱动海水泵,因而提供给它的空气量直接影响发射回路中水的流量和武器发射速度的分布。
    该装置结构布置比较简便,省掉了结构尺寸庞大和笨重的气缸和水缸等组件,既节省空间,又可直接利用海水的静压力作为水泵的进口压力,这使得在发射过程中作用在鱼雷头部和尾端的海水静压力基本相同,由于作用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其结果就使发射武器所需的能量为定值,与发射深度无关。这就满足了潜艇在最大工作深度范围内的任意航行深度上根据作战需要,按艇长的命令立即发射鱼雷。
    该型发射装置已配置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建造服役的美英最新一代潜艇上。如美国的“俄亥俄”弹道导弹核潜艇,“海狼”攻击型核潜艇,“决心”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是现今已装备海军的世界性能最好的鱼雷发射装置。
     

           终于打完了![em00]
                   有错误不要骂我啊,大家指出补充就是了! [em09]                              
                                           再打一句 打字真TNND的累![em06][em08]潜艇的鱼雷发射装置

各国现今海军所拥有的潜艇种类繁多,其所配置的发射装置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自航式发射装置,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水压平稳式发射装置,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

一,自航式发射装置
    自航式发射装置,其工作原理就是把鱼雷装填到一个框架式的圆筒形栅状管中,使其浸没在水中,只要打开鱼雷的扳机使鱼雷发动机工作,螺旋桨产生的推力就使鱼雷自动游出栅状管。此发射方式的鱼雷发射装置的鼻祖,一战前后各国海军潜艇上装备的大都是这种栅状管。通常配置在潜艇耐压壳外面的上层建筑中,有固定式和可转动式两中。这种结果简单的发射装置可保证发射过程无气泡,也不倾差。而且由于它没有向鱼雷提供能量的动力系统,所以很轻巧,使用简单。它的缺点主要是对鱼雷的要求较高,难以进行及时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自航式鱼雷发射装置固有的弱点,一是不能发射无动力的武器,二是不能发射热动力鱼雷(此种鱼雷是在发射离管后按要求延迟启动)三是由于潜艇的结构尺寸限制,发射管不能太长,这使得鱼雷增速不够就出管。这使得发射鱼雷时的潜艇航速受到限制。这种发射方式已经基本淘汰。

二,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
    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简称气动式发射装置。它是在栅状管式结构的自航式鱼雷发射装置之后出现的,为二战期间世界各国海军潜艇广泛采用的一型发射装置。工作原理如下:既把鱼雷(水雷)装填在带有前盖和后盖的密封圆筒形发射管中,在发射前打开前盖,然后根据命令,打开发射开关,使贮存在发射系统的高压空气瓶(又称发射气瓶)中的压缩空气进入发射管里鱼雷的尾部,进入鱼雷尾部的压缩空气膨胀做功,把鱼雷和雷体附近及周围的海水一块挤出发射管。为了保证潜艇的隐蔽性,不允许高压空气泡溢出发射管外而暴露前潜艇在水下的位置。同时要求发射鱼雷(单射或齐射)后的潜艇姿态基本不变,根据这些要求,气动式发射装置通常由鱼雷发射管,空气发射系统,注疏水系统组成。
   气动式发射装置可发射各种类型的鱼雷,也能布放无动力的水雷以及相应结构尺寸的水声干扰器材等。每根发射管和一套与其协同工作的发射系统等便构成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发射装置。通常的中型潜艇艏配置4~8管,艉2~4管。气动式发射装置的最大发射深度为80~100米左右。要在增大,技术难度大大增加。据悉美国的气动发射装置最大发射深度为61米。前苏联在70,80年代建造的常规潜艇上仍使用此发射装置,为克服由于发射能量大引起舱室增压过大艇员无法承受等技术难题,采用遥控遥测等新技术和隔舱发射及控制发射过程中废气排放进舱内的速率等办法,研制出了гс-240型气动无泡式发射装置,配置在1982年建成服役的877型中型常规潜艇上。

三,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即液压式)
    随着核潜艇的出现,潜艇的航速和潜深等性能大大提高,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出现,使得潜艇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对付这些潜艇,反潜和潜艇战成为各海军大国密切关注并抓紧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潜艇水下作战的需求,鱼雷向着高速,远航程,大深度,智能制导和大威力这些目标发展。因而鱼雷发射装置必须与所使用的鱼雷及所配置的潜艇相适应。美国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理,于50年代末期研制出能在水下300~600米深度发射鱼雷的新型鱼雷发射装置——水压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随后不断的予以改进并提供给英国,日本及其其他盟国。1967年服役的美国“鲟鱼”级攻击型核潜艇装备了MK63型,1976年服役的“洛杉矶”级装备了MK67型。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苏联建造的“台风”级等核潜艇上也装备了水压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
    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是在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中增加了一个水压平衡系统,其功用就是让待发射的鱼雷后部也与舷外海水相同,使得在发射过程中当鱼雷向前运动时原来作用在雷头上的海水背压被作用在雷尾的背压抵消,这样一来,在发射过程中所需要的发射能量——压缩空气的压力和容积保持定值,不再随发射深度的增大而增多。这就是所谓的“平衡式发射”,也叫做“平衡发射原理”。
     水压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是又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改进而成的。它的功能与后者相同,其组成和结构形式,则与所使用的武器的性能,结构密切相关,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中。通常该型发射装置大都配置在艏或艏的Ⅱ舱两侧,以便在艏部安放结构尺寸较大的声纳基阵。由于采用了平衡发射的原理,使得所消耗的发射工质的能量基本上保持定值,因而能在航行深度不大于600米的大中型潜艇上配置。该发射装置较好的解决了潜艇在水下大深度发射鱼雷等武器的技术难题。但由于采用了往复活塞式的工作原理,水缸和气缸的结构尺寸就比较庞大,其安装要求比较高。在100米以上的大深度发射时,由于气缸,水缸和发射管分别安装在不同的部位,艇体变形难免要影响发射过程的正常进行。
     
   
五,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
    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由法国研制成功,首先装备于64~70年建造的“女神”级常规潜艇上,其型号为1H-55B和ED-65型,配置在艇首和艇尾。此两型发射装置由于发射之后不能装填备用鱼雷等原因,后经过改进而研制成IQ-63A型发射装置,分别装备在72-78年建造的“阿戈斯塔”级常规潜艇和82年服役的“红宝石”级攻击核潜艇上。
    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比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每具发射管自有一冲压器,便于根据作战需要组织齐射,齐射间隔时间不受结构的限制。但该装置通过冲压器把发射推力集中加在鱼雷尾部,这就要求所发射的鱼雷等武器必须能承受所作用的集中载荷。存在不平衡度,就限制了它在水下更大深度上的使用。此外,在发射管后盖上安装一个较长的冲压器不仅使得开关操作不便,而且所需的回转空间位置颇大,对潜艇总体布置和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也很不利。所
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发射装置仅有法国的潜艇使用。
      
六,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
    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是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的改进和发展的产物。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的发射过程是高贮存在发射气瓶中的高压气体进入气缸中膨胀作功,带动与气缸活塞连为一体的水缸活塞运动,利用海水的不可压缩性使鱼雷出管离艇。在发射的过程中,要求流入发射管里的海水量必须与待发射的鱼雷的排水量相同才行。这种发射装置自然比较庞大和笨重,而且安装要求颇高,仅适用于吨位较大的潜艇配置使用。70年代末,英国海军部科学研究中心提出了对潜艇上所使用的往复活塞式水压平衡发射装置的改进要求。经过剑桥咨询公司的可行性研究,由英国史达臣.亨晓公司开发研制了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
    该发射装置的基本运动件是一台空气涡轮泵,它由一个程控发射阀控制。发射过程中,鱼雷(导弹,水雷)通过安装在靠近发射管后部的进水阀泵入到发射管里的海水推出。发射用的海水是由空气涡轮泵从舷外吸进的。舷外的海水的吸入使得水舱的海水增压。在发射时打开所选定的发射管上的进水阀让海水进入相应的发射管中。一台空气涡轮泵式供几个发射管共用。但为了贮备量和提供迅速齐射的能力,在大型潜艇上,通常配置两个独立的空气涡轮泵式发射系统。对于小型潜艇可以只配置一台空气涡轮泵式发射系统。发射过程的能量控制是靠程控发射阀(PFV)来完成。根据发射时间程控发射阀调节由高压空气瓶提供给空气涡轮的气流量。空气涡轮直接驱动海水泵,因而提供给它的空气量直接影响发射回路中水的流量和武器发射速度的分布。
    该装置结构布置比较简便,省掉了结构尺寸庞大和笨重的气缸和水缸等组件,既节省空间,又可直接利用海水的静压力作为水泵的进口压力,这使得在发射过程中作用在鱼雷头部和尾端的海水静压力基本相同,由于作用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其结果就使发射武器所需的能量为定值,与发射深度无关。这就满足了潜艇在最大工作深度范围内的任意航行深度上根据作战需要,按艇长的命令立即发射鱼雷。
    该型发射装置已配置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建造服役的美英最新一代潜艇上。如美国的“俄亥俄”弹道导弹核潜艇,“海狼”攻击型核潜艇,“决心”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是现今已装备海军的世界性能最好的鱼雷发射装置。
     

           终于打完了![em00]
                   有错误不要骂我啊,大家指出补充就是了! [em09]                              
                                           再打一句 打字真TNND的累![em06][em08]
好贴,辛苦了!加精华!
好文~拜读中
辛苦呀,很详细!
不易呀,支持
拍拍,写了多长时间呀,
不过真是不错,让我这个小菜鸟知道了很多!
JJZC这样的帖子!
好文,收藏了。
辛苦了兄弟.晚上请你吃饭
好文!

兄弟辛苦了
辛苦!
好文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