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崖依旧西沙情-------南海舰队73大队军官张俊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46:53
张俊殿当年是南海舰队73大队的一名军官,他的回忆文章《岩崖依旧西沙情》发表在2012年第3期的《兵器知识》杂志上。鉴于与南海相关,搬运过来充实一下。



  我是1961年7月高中毕业后,“经保送和个人自愿”入伍进海军通信学校的,从此开始,在部队拼搏了20年,1981以正营职从部队转业到吴桥县。回首往事,最难忘怀的就是在南海舰队73大队的岁月。

  1967年我从海军通信学校四年制雷达声呐指挥六期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海舰队榆林基地猎潜艇第73大队株洲艇(舷号276),任观察通信部门长。当时,73大队是六艘清一色的04型猎潜艇。

  根据1953年中苏双方签订的“六·四”协定,苏方有偿向我提供了6型海军舰艇的制造技术,代号都是66打头,其中6604为猎潜艇,简称04艇。该艇全部采用苏联零部件。73大队的这六艘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在广州黄埔船厂建造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如果在北方建造,建成后过台湾海峡南下有困难,因为那时的台湾海峡被国民党军严密封锁。

  04艇满载排水量320吨,三部主机,三轴推进。最高航速18节,最低8节,12节时续航力3000海里,自持能力7天。前甲板一座85毫米主炮,主炮前左右各有一座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器,后甲板纵列两座单管37毫米副炮,艇尾两座深水炸弹投放架,指挥台前和指挥台后烟囱两边各有一座双联12.7毫米高射机枪,22l雷达、塔米尔11型声呐各一部。低干舷的修长船型、舯部单柱式的桅杆及低矮的蘑菇帽形的上层建筑,是它的识别特征。编制60人,实际上经常超员10多人。就一艘300吨的专业猎潜艇来说,对空对海火力还是不弱的。

  该艇属于苏联“喀朗施塔德”级港口猎潜艇,不适于出远海作战。但由于当时南海舰队的实力最弱(当时北海舰队拥有号称四大金刚、以每艘17吨黄金从苏联购来的四艘“自豪”级火炮鱼雷驱逐舰,担负拱卫京师及东北重工业区的重任。


  东海舰队主力为4艘来件组装的苏联“里加”级护卫舰,性能在当时也属上乘,主要对付国民党海军,而南海舰队只有一艘“南宁”号护卫舰,该舰原为日本“海防7号”舰,排水量才一千多吨,二战后期,在南海被美军潜艇炸掉了半拉“脑袋”(舰首),日军用水泥堵漏后,拖到黄埔岛,解放后经修补,成了南海舰队的旗舰),所以1956年这6艘04型猎潜艇组成的73大队一成军,就成了南海舰队的“宝贝”,也就是海上主要作战兵力,在近20年的时间里,它遂行或承担了南海舰队本应由驱逐舰、护卫舰担当的大部分作战、巡逻、护渔、护航等任务。六艘艇中四艘立有战功,其中有三十多人走上师以上领导岗位,孔照年、刘喜中、胡凯、王克强、陈伟文、栾开军等八人曾任军以上领导职务。周恩来总理、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都曾到榆林视察过这个部队。这六艘艇的命名分别是:“苏州号”、“锦州号”、“株洲号”、“扬州号”、“赣州号”、“泸州号”。73大队1956年3月组建,初期驻泊在湛江麻斜港,1959年3月6日进驻榆林港。1968年6月17日进驻亚龙湾。那时南海的敌情一点也不轻松,不仅要应对来自台、港、澳的国民党匪特的骚扰破坏活动,在美机侵犯我领空的战争挑衅活动几乎天天都有,海南岛、雷州半岛及广西边境和沿海更是美机经常光顾的地方,有时一天要跑好几次警报。舰艇即使在港内靠码头也要保持三级战斗准备,人员不能远离。73大队在航的三四艘艇经常分散在大洲岛、亚龙湾和榆林三地战备待机。“敌机来了打飞机,掉到海里捞飞机”成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因为这是保留证据,揭露美国侵略罪行的主要手段。1968年2月14日(正月十六)下午六点来钟,我们在亚龙湾一号码头正准备开晚饭,大队王崇云政委正在码头接电话,拿着电话筒朝我们喊“先别开饭,有任务,马上走。”紧跟着,他放下电话大声宣布“基地通报,陵水机场海军航空兵在万宁县上空击落击伤美机各一架,美机飞行员跳伞,掉在大洲岛附近。要我大队去大洲岛海域搜索美国飞行员。”一听说打下了美国飞机,大家都很兴奋,赶快把饭菜搬回船上,立即离码头,一出港就遇上了顶头大浪,饭是吃不成了。4个小时后到达指定海区,三艘艇在寒风中搜了一天两夜,什么也没搜着,后来又运民兵上岛搜山仍未果。其实,美军飞行员跳伞发出求救信号,他们的无线电测向定位系统即测出了其降落的位置,美救援飞机早在我们到达前将飞行员救走。可是272艇在大放鸡岛附近那一次就比我们幸运多了,那次不仅捞到了飞机残骸,还捞起了美军飞行员的遗体和他写给妻子的信,信上让她按什么尺寸、做什么样的服装写得一清二楚。实事求是地说,对入侵的飞机能打的少,不能打的占多数。我们说它入侵,必须保证打下来后飞机残骸或飞行员落在我们手里,无把握就不能打。我们巡逻西沙时,常常是一进入公海航行美国飞机就来了,贴着巡逻编队桅杆尖盘旋照相挑衅,我们只能跟踪瞄准哑射,只要他不攻击我舰,就不能装弹射击。因其它原因打不成或无战果的情况也是常有的。1967年春节备战期间,有一天271、272两艇正在亚龙湾,岸上突然响起了高射炮声,只见一架美军飞机从东面越过山头进入港内,大家立即扔下饭碗冲上炮位射击,狡猾的敌机很快降低高度贴着海面向西南口飞去,我们的炮几乎打到船舷的栏杆,还是没打上。1968年夏天,一个星期天的黎明时分,突然一架美军飞机利用雷达盲区,躲过我军的观察哨,超低空进入机场,压着跑道呼啸通场掠过,我军战斗机无法起飞应战,机场周围山上山下的高射炮也都不能射击,因为太低了,怕误伤了自己,只有在机场巡逻的一名哨兵打了一梭子冲锋枪子弹,眼睁睁地看着敌机飞走了。

  1971年我国潜艇才进驻南海。而在此前后,渔民报告海南岛周围发现不明潜艇的迹象多起来了。为判明情况,消除隐患,73大队多次出海搜索未果。1971年秋冬之交,又有渔民报告在琼州-海峡东口七洲洋一带发现不明国籍的潜艇,我所在的“株洲号”等两艘猎潜艇和十大队的两艘扫雷舰奉命前去搜索。四条舰艇在大风浪里轮流干了十几天,只听到一次可疑回音,但很快消失了,记录器也没有显示,再搜只有大海的噪声,其它再也没有了,只好作罢收兵。其实,在茫茫的大海里找藏在水下的潜水艇本不是容易事,再加上我们当时装备的“塔米尔-II”型声呐换能器不过0.09平方米,作用距离近,探测范围小,风平浪静时也不过千米左右,在大风浪里几百米都很难说,更不要说从渔民发现——上岸报告——调动舰艇到海区,这一两天里,潜艇是否还在那里等着都是个问号。所以我国海军诞生以来,水面舰艇用声呐发现外国潜艇入侵的事很少。前几年,有人看中了这个冷门,编了个某年某月某目榆林基地两艘037型猎潜艇在七洲洋用声呐探测到一艘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并跟踪迫使其浮出水面的所谓“内幕消息”,并把美国防部长、总统拉上凑热闹,在各种媒体上风传。但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假的。首先,那时榆林基地还没 有037型艇。其次,潜艇在水下潜伏,只要他不伸出潜望镜,是很难发现的。而水面舰艇从潜艇潜伏区通过前,没等你发现它,它旱就听到你来了,他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攻击、离开或继续潜伏不动。当发觉被跟踪探测时,它有很多办法脱离接触,绝不会轻易浮上水面。就七洲洋以东来说,水深面广,凭核潜艇水下的速度在这样开阔的大海里,要想避开水面舰艇也是不难的。再说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跑到这里来有什么意义7话说回来,但凡编故事总是有点影子的。这里的“影子”发生在1971年春天,那天上午我们正在亚龙湾大队部“批陈整风”,突然接到基地通知,在榆林东南方领海线附近发现不明国籍的潜艇,令我大队立即派两条艇前往查明情况。王克强大队长当即决定亲率271、274前往,大队指挥所在274。我听到后迫着跑到码头,把276艇两个声呐兵送上了274。因为以前南海舰队没有自己的潜水艇,声呐兵日常训练,只能听唱片或录音。别说外国的潜艇,就是中国的潜艇也没接触过。很难体会到与真正的敌方潜水艇接触时噪音或回音的声调。我叫声呐兵随274出海,就是叫他们“真刀实枪”地体验一下,为以后反潜积累点经验。结果,在观通站引导下两条艇出了领海线,果然发现一艘美军潜艇,不过不是在水下,而是在水上朝东南航行。连美军水兵穿着短裤在舱面活动用肉眼都看得很清楚,根本不用开声呐。两艇绕着它转了两三圈,画了几张图(艇上没有照相机),然后报告基地后就奉命返航了。据说,当时两艇可能冲得太近了,美潜艇认为受到攻击,便招来了自己航母上的飞机,美机把10大队在临近海区配合“海调”701、702的两艘扫雷舰当成“肇事者”,摆出攻击的架势,在上空盘旋了好大一会儿才商去。那条“内幕消息”就是这样来的吧?

      73大队与西沙群岛是密不可分的。大队1956年3月组建,南越也从这时开始侵占西沙岛屿。1959年2月22日南越海军炮艇侵入西沙,劫走我渔船渔民,3月6日73大队即奉命由湛江麻斜港进驻海南岛榆林港,3月17日即派泸州艇(153号)与南宁号护卫舰(172)编队实施了新中国海军首次西沙巡逻,从此开始直到1974年1月16日第77次巡逻西沙群岛,几乎每次都有73大队的艇参加。由于第77次巡逻中发生了震惊中外的“1·19”海战,1月20日我国成功收复了被南越占据的岛屿,从此之后73大队又成了长期在西沙值班站岗的部队。巡逻西沙到此画上了句号,但是战友们十五年中战风斗浪驱敌卫疆的业绩又怎能忘记呢?西沙海战中,274艇与兄弟部队一起,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打垮了吨位五倍于己、装备精良的南越美式大舰。

  战前越军指挥官何文锷上校本来以为就靠他们两门全自动操作、雷达瞄准的76毫米大炮,就可以很轻松地毁灭271、274艇,最后消灭岛上民兵。他狂言“每条舰都对应一艘中国军舰,四艘舰同时开火,以突然袭击迅速瘫痪所有中国军舰。”可他没有想到,我们的指战员竟然用海上拼刺刀的精神追上跟前迫近打,把他的大舰打垮了。在远离海岸、无岛礁支援依托的情况下,几条小舰艇靠几门人工瞄准的炮,能击沉一艘、重伤三艘有雷达瞄准的大舰,这是一个奇迹。创造这样的奇迹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海指对战区敌我态势掌握得准,不失时机地作出部署,敌变我变,掌握主动。靠什么?海上指挥所魏鸣森副司令说“就靠271陈岚峰(271的雷达班长)那一部雷达掌握战区情况,情况明决心才好下。”1月19日西沙的日出时间应是7点一刻左右,5点50分天还黑着呢,当在20千米外的敌人舰队一动,陈岚峰就发现了,立即报告“金银岛南,敌大型舰两艘,距离125链,航向090,航速12节,广金岛西北大小舰各一艘,距离43链,向我运动。”指挥所马上拉响了战斗警报,各艇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并叫醒了熟睡中的扫雷舰官兵。当敌舰队载着登岛人员到达琛航岛附近时,敌指挥官“惊讶地发现”271、274已在前面等着了。再就是战术运用正确,在近战中,先打什么,后打什么很重要。我曾问过274艇长李福祥,“面对4号、5号两条舰,你们是怎样分配目标的7”他很干脆地说:“先打4号。因为4号有炮瞄雷达的全自动76炮,对我们威胁最大,我们必须先敲掉它。”“然后就是5号的127炮,它虽然射速慢点,也是带炮瞄雷达的,一样能把我们毁了。”李福祥1964年在任272艇枪炮部门长时,曾指挥85炮击沉国民党特务船“大金”]号,深知大炮的威力。而271副长刘恩普、副政委王振起也是枪炮长出身,他们在与敌人对峙、摸清敌人装备情况的同时,制定了“贴近打,先拔牙,后开膛”的战术。靠自己的积极主动扭转了全局的劣势和被动局面,取得了全胜。

   海战之后我军乘胜追击,把敌人完全逐出了西沙群岛。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毛主席在战后与海军政委苏振华上将谈话时深有感触地说:“海军要搞好,要使敌人怕,我们海军只有这样大。”毛主席说到这儿向苏振华伸出了小拇指。

  现在各种媒体上对西沙海战有很多议论。有的问是不是筹划已久的收复领土的作战,我认为是也不是。说到是因为早在1972年初就决定在永兴岛建码头和机场,调猎潜艇大队进驻,把永兴岛建成西沙防务的重要基地,同时派遣渔民民兵挤走珊瑚岛越军。可见筹划已久,而且一战收复了被占岛屿,实现了预期目标,能说不是吗?说不是呢,作战的时机不是按我们的计划发起的,组织准备上也就显得匆忙被动,打了个遭遇战。表现在一是开战前永兴岛虽有了码头,但飞机场还没开工,码头设施也不全,既不能供应油水,也不能补充弹药食品,称不上“基地”。当时在西沙我军连一个成建制的统辖机关都没有,驻军更谈不上,一切通信联系还都要通过中共西沙委员会的电台进行。二是战前既没进行战备动员,也没有战备检查,参战舰艇是临时从互无隶属关系的广州、榆林两个基地三个地方凑起来的,出发前没见面,给它们的任务分别是“第77次例行西沙巡逻”、“送水协助巡逻”等,没有明确准备打仗的意思。南海舰队四艘火力强大的65型护卫舰,因机械设备故障没排除,连一艘也出不去。如果早有准备,至少可以抢修出一艘,充当指挥舰吧?也不至于叫海上指挥员挤到猎潜艇狭窄的舵房里去呀。再说如预有准备,参战舰艇应控制人员外出休假。可据我所知,参战舰艇都有休假未归人员,包括主管作战人员,这像有准备的样吗,还有一点,当时我军舰艇上的火炮大部分都发射的高爆弹,而这种弹只适用于杀伤甲板上目标,而能有效击穿军舰吃水线以下侧舷的穿甲弹则准备得很少,所以越军军舰虽然伤痕累累,但只被击沉一艘,如果是预有准备会多带穿甲弹,那越军的4艘船会被都打沉的。用渔民民兵挤走珊瑚岛越军的想法不错,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美军撤出越南时将四 五十艘军舰交给了越军,包括九艘驱逐舰、九艘巡逻舰、七艘远洋扫雷舰、十一艘登陆舰、七艘登陆火力支援舰,其海军远离海岸的作战能力大大超过了南海舰队,特别是1973年他们在南沙抢占岛屿得手后,气焰更加嚣张。他们根本没有把我们派去巡逻的舰艇和岛上民兵看在眼里。南越指挥官说“可以很轻松地消灭”我们这些舰艇和民兵。你想挤走他,他还想消灭你呢。

  最大的问题是上级指挥机关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电报。谁都知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海上打仗更是这样。敌最怕的是他登岛时遭我打击,因他登岛的人员上下军舰时,军舰是不能机动的,成了死靶子,最便于我方瞄准射击。可就因这个电报含糊其辞的双重标准,让海上指挥员眼睁睁地放过了最佳的开火时机,把主动权还给了对方。不然我方的战果会更大,损失更小。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数十万大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与此同时,为了策应掩护地面部队的反击作战,南海舰队组织了一支由161导弹驱逐舰为旗舰,包括导弹护卫舰和65型护卫舰组成的混合舰队,以开战日期命名为“2·17编队”,由榆林基地司令员聂奎聚、副司令员王克强指挥,在北部湾南北机动,另有几艘高速炮艇、鱼雷艇、导弹艇在永兴岛待机,在此之前的2月15日,奉中央军委的命令,还组建了由037型猎潜艇664、665、666和667共4艘艇驻西沙的机关,重点防御越军可能的对我西沙的偷袭。中建岛还派驻了陆军,舰载导弹已加注燃料,可以随时发射。与五年前的西沙之战相比,真正做到了动静结合,严阵以待。这样就在海上对敌形成了强大的威慑。所以,从2月17日开战到3月25日我国政府宣布撤军结束,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北部湾到西沙群岛海域真正是“风平浪静”,也就是说越南海军根本没敢动弹。3月26日后,“2.17编队”解散了,西沙也解除战备,各种战艇陆续撤回原驻地,73大队继续在西沙日常值班。谁知就在这个当口出了敌情,当时我是667艇艇长。4月10日上午九点左右,我们正在永兴岛码头例行检修,忽然,副大队长李义峰来到码头找我,让我们艇马上恢复出航状态,因为越南特务到中建岛了,基地叫我们与665立即去。等王锡纯副司令员带来越语翻译后,就起航,不大工夫,王副司令员到了。我一边招呼部队停止检修,恢复机器设备,一边拉响本艇警报,召回离艇人员。好在667艇还没大拆,很快就恢复了,人员到齐,主机启动,马上各就各位,解缆、离码头冲出港去。转入正常航行后,除值班人员外,全体集合,由政委廖贵达进行战备动员。10点左右接基地电报,侵犯中建岛的三条越特工船已被我俘获,要我艇到达后将24名俘虏押回榆林。王副司令对我说“咱们把俘虏放在后甲板,派人拿枪看住,行吧?”我不加思索地说“可不行,后甲板又是炮又是深水炸弹,周围没有遮拦,要是敌人来了或俘虏闹事,都不好应付,跳到海里一个,我们也不好交代。叫我看,把他们当官的放在会议室,派两个战士在门口看着。其他的人放进前住舱,也是两个战士,拿枪守住舱口就行了。”王副司令说“好,就这么办可给他们弄点什么吃呢?”我笑着说“给点水喝就行了,吃多了啰嗦事也多。”王副司令同意了。政委和徐瑞斌副艇长马上去安排;隹各舱室了。11点多到达晋卿以南,665以全速(037全速28节,最高速度305节)从晋卿门冲出跟上。13点半左右,两艇到达中建岛锚地。

  中建岛是西沙群岛西南方的一座孤岛,距永兴岛七八十海里,是西沙离越南岘港最近的岛屿。1975年时还是一片白沙滩,我军派到岛上的人员,搭的帐篷一会儿就被海风刮倒了,因为松散的珊瑚沙根本吃不住扎帐篷的钢钎。好在越战期间,一艘美国的万吨轮搁浅在中建岛礁盘,为登岛人员提供了不错的居住生活环境。1975年后,我们从大陆运去成千吨的建材和预制件,1979年边界开战时,在岛上已建成了一座十几米高的综合楼,即是灯塔,又是对海对空雷达站。可以停泊小型补给船艇的码头已完工,正在开挖港池和航道,准备下期工程。所以越南人千方百计想破坏它。

  等我们俩艇赶到中建岛锚地,越南特工24人已被我陆军看押在“红旗”号货轮的甲板上了,三只越军的小特工船也拴在“红旗”号的船舷边。我们到达之后,随同王副司令前来的越语翻译立即对俘虏进行审问,有关人员向王副司令报告战斗经过和有关情况。原来越军前些日子迫于我“2·17编队”等海上力量的压力,没敢行动。我宣布撤军完毕已经半月后,他们以为我们岛上松懈了,便派出特战队带着炸药、60火箭筒等直奔中建岛来,目标是炸掉大楼。没想到,我在“红旗”号帮助工作的信号兵警惕性非常高,在指挥台上远远看到这几条小船一路纵队快速开来,就知来者不善,立即报告岛上,负责人陈伟文即派一艘登陆艇带陆军出港查看。谁知,登陆艇一出港,小船就掉头分三个方向逃跑,越军船小跑得快,随艇陆军用冲锋枪冲着为首的小船左右各打了一个点射,小船不跑了,其他两艘也不跑了。登陆艇和一艘正在港外的驳船靠上去,把他们——抓回来。等把24个人都绑起来后,登船看吓了一大跳,船上有冲锋枪、炸药包,还有已装弹药的火箭筒,如果我们拖带过程中,他们开火,可就都完了。难怪那些俘虏抱怨说,“我们如果靠拢时炸你们(船艇),就都完了。我们没炸,你们还把我们绑这样紧。”咳!谁叫你们与我们为敌呢7清点交接完缴获的武器,按预定计划安排好俘虏,已是下午四五点钟了,我们即起锚朝榆林急行,665艇带着缴获越军的枪支、火箭筒、炸药包和电台等侵略我国的证据,也和我们一同驶回。到达三亚外港后,前来接应的我军将俘虏眼睛蒙上黑布押到另一条船上,我们才进港休息。

  海上生活是艰苦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只有几百吨的作战舰艇,各种辅助生活设施很简陋。出海每人每天洗脸刷牙淡水两茶缸,官兵一致,海军张学思参谋长随同巡逻西沙也是这样,其它基地、水警区、大队等领导干部也不例外,绝无特殊照顾。南海是热带地区,灼热的阳光下,人总是汗淋淋的,汗干了就一身盐,粘糊糊的特别难受,出海航行起来风浪小的天气,人可在舱面活动,有风吹着还好受点,风浪一大,舱面站不住人,舱里密不透风,晕船呕吐,没一点好气味。又不能洗澡清洁。一个航次下来,不管人身上还是舱室里外,那味道就别提了。所以回到基地,靠上码头,第一件事就是全舰里外大清洁,然后就是个人清洁。我刚到艇上时,水兵灶每天1.2元,西沙海战后涨到1.65元,按当时物价还算可以,一般是三莱一汤。但就我本人的感觉来讲在三大舰队中,南海舰队的伙食是最差的,榆林基地又是南海舰队最差的。

  刚才你问我,当兵二十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说就是那种战友问、上下级之间同甘苦共患难的情谊,那里面决没有金钱物质的成分。我们73大队的官兵,无论是从四野下海的第一代南海水兵,还是陆续入伍的一代又一代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新人,大家在艰难的条件下赤诚相待,团结一致战风斗浪,在生死关头忠实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捍卫祖国海疆和海洋权益的神圣使命。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战友之间的友谊之情。我今年已经七旬,但每当想起那些在南海的岁月和战友,还是辗转反侧夜不成眠。

  讲到这里张老声音有些哽咽,听个歌吧,他起身打开了老旧的双卡录音机,顿时一首生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都非常熟悉的女高音独唱歌曲回荡在简朴的客厅里…西沙…西沙…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故乡……

http://www.nhjd.net/thread-44121-1-1.html

张俊殿当年是南海舰队73大队的一名军官,他的回忆文章《岩崖依旧西沙情》发表在2012年第3期的《兵器知识》杂志上。鉴于与南海相关,搬运过来充实一下。

000805knawgevybqnfzdqa.jpg (32.31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3-12 11:47 上传



  我是1961年7月高中毕业后,“经保送和个人自愿”入伍进海军通信学校的,从此开始,在部队拼搏了20年,1981以正营职从部队转业到吴桥县。回首往事,最难忘怀的就是在南海舰队73大队的岁月。

  1967年我从海军通信学校四年制雷达声呐指挥六期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海舰队榆林基地猎潜艇第73大队株洲艇(舷号276),任观察通信部门长。当时,73大队是六艘清一色的04型猎潜艇。

  根据1953年中苏双方签订的“六·四”协定,苏方有偿向我提供了6型海军舰艇的制造技术,代号都是66打头,其中6604为猎潜艇,简称04艇。该艇全部采用苏联零部件。73大队的这六艘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在广州黄埔船厂建造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如果在北方建造,建成后过台湾海峡南下有困难,因为那时的台湾海峡被国民党军严密封锁。

  04艇满载排水量320吨,三部主机,三轴推进。最高航速18节,最低8节,12节时续航力3000海里,自持能力7天。前甲板一座85毫米主炮,主炮前左右各有一座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器,后甲板纵列两座单管37毫米副炮,艇尾两座深水炸弹投放架,指挥台前和指挥台后烟囱两边各有一座双联12.7毫米高射机枪,22l雷达、塔米尔11型声呐各一部。低干舷的修长船型、舯部单柱式的桅杆及低矮的蘑菇帽形的上层建筑,是它的识别特征。编制60人,实际上经常超员10多人。就一艘300吨的专业猎潜艇来说,对空对海火力还是不弱的。

  该艇属于苏联“喀朗施塔德”级港口猎潜艇,不适于出远海作战。但由于当时南海舰队的实力最弱(当时北海舰队拥有号称四大金刚、以每艘17吨黄金从苏联购来的四艘“自豪”级火炮鱼雷驱逐舰,担负拱卫京师及东北重工业区的重任。


  东海舰队主力为4艘来件组装的苏联“里加”级护卫舰,性能在当时也属上乘,主要对付国民党海军,而南海舰队只有一艘“南宁”号护卫舰,该舰原为日本“海防7号”舰,排水量才一千多吨,二战后期,在南海被美军潜艇炸掉了半拉“脑袋”(舰首),日军用水泥堵漏后,拖到黄埔岛,解放后经修补,成了南海舰队的旗舰),所以1956年这6艘04型猎潜艇组成的73大队一成军,就成了南海舰队的“宝贝”,也就是海上主要作战兵力,在近20年的时间里,它遂行或承担了南海舰队本应由驱逐舰、护卫舰担当的大部分作战、巡逻、护渔、护航等任务。六艘艇中四艘立有战功,其中有三十多人走上师以上领导岗位,孔照年、刘喜中、胡凯、王克强、陈伟文、栾开军等八人曾任军以上领导职务。周恩来总理、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都曾到榆林视察过这个部队。这六艘艇的命名分别是:“苏州号”、“锦州号”、“株洲号”、“扬州号”、“赣州号”、“泸州号”。73大队1956年3月组建,初期驻泊在湛江麻斜港,1959年3月6日进驻榆林港。1968年6月17日进驻亚龙湾。那时南海的敌情一点也不轻松,不仅要应对来自台、港、澳的国民党匪特的骚扰破坏活动,在美机侵犯我领空的战争挑衅活动几乎天天都有,海南岛、雷州半岛及广西边境和沿海更是美机经常光顾的地方,有时一天要跑好几次警报。舰艇即使在港内靠码头也要保持三级战斗准备,人员不能远离。73大队在航的三四艘艇经常分散在大洲岛、亚龙湾和榆林三地战备待机。“敌机来了打飞机,掉到海里捞飞机”成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因为这是保留证据,揭露美国侵略罪行的主要手段。1968年2月14日(正月十六)下午六点来钟,我们在亚龙湾一号码头正准备开晚饭,大队王崇云政委正在码头接电话,拿着电话筒朝我们喊“先别开饭,有任务,马上走。”紧跟着,他放下电话大声宣布“基地通报,陵水机场海军航空兵在万宁县上空击落击伤美机各一架,美机飞行员跳伞,掉在大洲岛附近。要我大队去大洲岛海域搜索美国飞行员。”一听说打下了美国飞机,大家都很兴奋,赶快把饭菜搬回船上,立即离码头,一出港就遇上了顶头大浪,饭是吃不成了。4个小时后到达指定海区,三艘艇在寒风中搜了一天两夜,什么也没搜着,后来又运民兵上岛搜山仍未果。其实,美军飞行员跳伞发出求救信号,他们的无线电测向定位系统即测出了其降落的位置,美救援飞机早在我们到达前将飞行员救走。可是272艇在大放鸡岛附近那一次就比我们幸运多了,那次不仅捞到了飞机残骸,还捞起了美军飞行员的遗体和他写给妻子的信,信上让她按什么尺寸、做什么样的服装写得一清二楚。实事求是地说,对入侵的飞机能打的少,不能打的占多数。我们说它入侵,必须保证打下来后飞机残骸或飞行员落在我们手里,无把握就不能打。我们巡逻西沙时,常常是一进入公海航行美国飞机就来了,贴着巡逻编队桅杆尖盘旋照相挑衅,我们只能跟踪瞄准哑射,只要他不攻击我舰,就不能装弹射击。因其它原因打不成或无战果的情况也是常有的。1967年春节备战期间,有一天271、272两艇正在亚龙湾,岸上突然响起了高射炮声,只见一架美军飞机从东面越过山头进入港内,大家立即扔下饭碗冲上炮位射击,狡猾的敌机很快降低高度贴着海面向西南口飞去,我们的炮几乎打到船舷的栏杆,还是没打上。1968年夏天,一个星期天的黎明时分,突然一架美军飞机利用雷达盲区,躲过我军的观察哨,超低空进入机场,压着跑道呼啸通场掠过,我军战斗机无法起飞应战,机场周围山上山下的高射炮也都不能射击,因为太低了,怕误伤了自己,只有在机场巡逻的一名哨兵打了一梭子冲锋枪子弹,眼睁睁地看着敌机飞走了。

  1971年我国潜艇才进驻南海。而在此前后,渔民报告海南岛周围发现不明潜艇的迹象多起来了。为判明情况,消除隐患,73大队多次出海搜索未果。1971年秋冬之交,又有渔民报告在琼州-海峡东口七洲洋一带发现不明国籍的潜艇,我所在的“株洲号”等两艘猎潜艇和十大队的两艘扫雷舰奉命前去搜索。四条舰艇在大风浪里轮流干了十几天,只听到一次可疑回音,但很快消失了,记录器也没有显示,再搜只有大海的噪声,其它再也没有了,只好作罢收兵。其实,在茫茫的大海里找藏在水下的潜水艇本不是容易事,再加上我们当时装备的“塔米尔-II”型声呐换能器不过0.09平方米,作用距离近,探测范围小,风平浪静时也不过千米左右,在大风浪里几百米都很难说,更不要说从渔民发现——上岸报告——调动舰艇到海区,这一两天里,潜艇是否还在那里等着都是个问号。所以我国海军诞生以来,水面舰艇用声呐发现外国潜艇入侵的事很少。前几年,有人看中了这个冷门,编了个某年某月某目榆林基地两艘037型猎潜艇在七洲洋用声呐探测到一艘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并跟踪迫使其浮出水面的所谓“内幕消息”,并把美国防部长、总统拉上凑热闹,在各种媒体上风传。但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假的。首先,那时榆林基地还没 有037型艇。其次,潜艇在水下潜伏,只要他不伸出潜望镜,是很难发现的。而水面舰艇从潜艇潜伏区通过前,没等你发现它,它旱就听到你来了,他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攻击、离开或继续潜伏不动。当发觉被跟踪探测时,它有很多办法脱离接触,绝不会轻易浮上水面。就七洲洋以东来说,水深面广,凭核潜艇水下的速度在这样开阔的大海里,要想避开水面舰艇也是不难的。再说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跑到这里来有什么意义7话说回来,但凡编故事总是有点影子的。这里的“影子”发生在1971年春天,那天上午我们正在亚龙湾大队部“批陈整风”,突然接到基地通知,在榆林东南方领海线附近发现不明国籍的潜艇,令我大队立即派两条艇前往查明情况。王克强大队长当即决定亲率271、274前往,大队指挥所在274。我听到后迫着跑到码头,把276艇两个声呐兵送上了274。因为以前南海舰队没有自己的潜水艇,声呐兵日常训练,只能听唱片或录音。别说外国的潜艇,就是中国的潜艇也没接触过。很难体会到与真正的敌方潜水艇接触时噪音或回音的声调。我叫声呐兵随274出海,就是叫他们“真刀实枪”地体验一下,为以后反潜积累点经验。结果,在观通站引导下两条艇出了领海线,果然发现一艘美军潜艇,不过不是在水下,而是在水上朝东南航行。连美军水兵穿着短裤在舱面活动用肉眼都看得很清楚,根本不用开声呐。两艇绕着它转了两三圈,画了几张图(艇上没有照相机),然后报告基地后就奉命返航了。据说,当时两艇可能冲得太近了,美潜艇认为受到攻击,便招来了自己航母上的飞机,美机把10大队在临近海区配合“海调”701、702的两艘扫雷舰当成“肇事者”,摆出攻击的架势,在上空盘旋了好大一会儿才商去。那条“内幕消息”就是这样来的吧?

      73大队与西沙群岛是密不可分的。大队1956年3月组建,南越也从这时开始侵占西沙岛屿。1959年2月22日南越海军炮艇侵入西沙,劫走我渔船渔民,3月6日73大队即奉命由湛江麻斜港进驻海南岛榆林港,3月17日即派泸州艇(153号)与南宁号护卫舰(172)编队实施了新中国海军首次西沙巡逻,从此开始直到1974年1月16日第77次巡逻西沙群岛,几乎每次都有73大队的艇参加。由于第77次巡逻中发生了震惊中外的“1·19”海战,1月20日我国成功收复了被南越占据的岛屿,从此之后73大队又成了长期在西沙值班站岗的部队。巡逻西沙到此画上了句号,但是战友们十五年中战风斗浪驱敌卫疆的业绩又怎能忘记呢?西沙海战中,274艇与兄弟部队一起,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打垮了吨位五倍于己、装备精良的南越美式大舰。

  战前越军指挥官何文锷上校本来以为就靠他们两门全自动操作、雷达瞄准的76毫米大炮,就可以很轻松地毁灭271、274艇,最后消灭岛上民兵。他狂言“每条舰都对应一艘中国军舰,四艘舰同时开火,以突然袭击迅速瘫痪所有中国军舰。”可他没有想到,我们的指战员竟然用海上拼刺刀的精神追上跟前迫近打,把他的大舰打垮了。在远离海岸、无岛礁支援依托的情况下,几条小舰艇靠几门人工瞄准的炮,能击沉一艘、重伤三艘有雷达瞄准的大舰,这是一个奇迹。创造这样的奇迹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海指对战区敌我态势掌握得准,不失时机地作出部署,敌变我变,掌握主动。靠什么?海上指挥所魏鸣森副司令说“就靠271陈岚峰(271的雷达班长)那一部雷达掌握战区情况,情况明决心才好下。”1月19日西沙的日出时间应是7点一刻左右,5点50分天还黑着呢,当在20千米外的敌人舰队一动,陈岚峰就发现了,立即报告“金银岛南,敌大型舰两艘,距离125链,航向090,航速12节,广金岛西北大小舰各一艘,距离43链,向我运动。”指挥所马上拉响了战斗警报,各艇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并叫醒了熟睡中的扫雷舰官兵。当敌舰队载着登岛人员到达琛航岛附近时,敌指挥官“惊讶地发现”271、274已在前面等着了。再就是战术运用正确,在近战中,先打什么,后打什么很重要。我曾问过274艇长李福祥,“面对4号、5号两条舰,你们是怎样分配目标的7”他很干脆地说:“先打4号。因为4号有炮瞄雷达的全自动76炮,对我们威胁最大,我们必须先敲掉它。”“然后就是5号的127炮,它虽然射速慢点,也是带炮瞄雷达的,一样能把我们毁了。”李福祥1964年在任272艇枪炮部门长时,曾指挥85炮击沉国民党特务船“大金”]号,深知大炮的威力。而271副长刘恩普、副政委王振起也是枪炮长出身,他们在与敌人对峙、摸清敌人装备情况的同时,制定了“贴近打,先拔牙,后开膛”的战术。靠自己的积极主动扭转了全局的劣势和被动局面,取得了全胜。

   海战之后我军乘胜追击,把敌人完全逐出了西沙群岛。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毛主席在战后与海军政委苏振华上将谈话时深有感触地说:“海军要搞好,要使敌人怕,我们海军只有这样大。”毛主席说到这儿向苏振华伸出了小拇指。

  现在各种媒体上对西沙海战有很多议论。有的问是不是筹划已久的收复领土的作战,我认为是也不是。说到是因为早在1972年初就决定在永兴岛建码头和机场,调猎潜艇大队进驻,把永兴岛建成西沙防务的重要基地,同时派遣渔民民兵挤走珊瑚岛越军。可见筹划已久,而且一战收复了被占岛屿,实现了预期目标,能说不是吗?说不是呢,作战的时机不是按我们的计划发起的,组织准备上也就显得匆忙被动,打了个遭遇战。表现在一是开战前永兴岛虽有了码头,但飞机场还没开工,码头设施也不全,既不能供应油水,也不能补充弹药食品,称不上“基地”。当时在西沙我军连一个成建制的统辖机关都没有,驻军更谈不上,一切通信联系还都要通过中共西沙委员会的电台进行。二是战前既没进行战备动员,也没有战备检查,参战舰艇是临时从互无隶属关系的广州、榆林两个基地三个地方凑起来的,出发前没见面,给它们的任务分别是“第77次例行西沙巡逻”、“送水协助巡逻”等,没有明确准备打仗的意思。南海舰队四艘火力强大的65型护卫舰,因机械设备故障没排除,连一艘也出不去。如果早有准备,至少可以抢修出一艘,充当指挥舰吧?也不至于叫海上指挥员挤到猎潜艇狭窄的舵房里去呀。再说如预有准备,参战舰艇应控制人员外出休假。可据我所知,参战舰艇都有休假未归人员,包括主管作战人员,这像有准备的样吗,还有一点,当时我军舰艇上的火炮大部分都发射的高爆弹,而这种弹只适用于杀伤甲板上目标,而能有效击穿军舰吃水线以下侧舷的穿甲弹则准备得很少,所以越军军舰虽然伤痕累累,但只被击沉一艘,如果是预有准备会多带穿甲弹,那越军的4艘船会被都打沉的。用渔民民兵挤走珊瑚岛越军的想法不错,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美军撤出越南时将四 五十艘军舰交给了越军,包括九艘驱逐舰、九艘巡逻舰、七艘远洋扫雷舰、十一艘登陆舰、七艘登陆火力支援舰,其海军远离海岸的作战能力大大超过了南海舰队,特别是1973年他们在南沙抢占岛屿得手后,气焰更加嚣张。他们根本没有把我们派去巡逻的舰艇和岛上民兵看在眼里。南越指挥官说“可以很轻松地消灭”我们这些舰艇和民兵。你想挤走他,他还想消灭你呢。

  最大的问题是上级指挥机关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电报。谁都知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海上打仗更是这样。敌最怕的是他登岛时遭我打击,因他登岛的人员上下军舰时,军舰是不能机动的,成了死靶子,最便于我方瞄准射击。可就因这个电报含糊其辞的双重标准,让海上指挥员眼睁睁地放过了最佳的开火时机,把主动权还给了对方。不然我方的战果会更大,损失更小。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数十万大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与此同时,为了策应掩护地面部队的反击作战,南海舰队组织了一支由161导弹驱逐舰为旗舰,包括导弹护卫舰和65型护卫舰组成的混合舰队,以开战日期命名为“2·17编队”,由榆林基地司令员聂奎聚、副司令员王克强指挥,在北部湾南北机动,另有几艘高速炮艇、鱼雷艇、导弹艇在永兴岛待机,在此之前的2月15日,奉中央军委的命令,还组建了由037型猎潜艇664、665、666和667共4艘艇驻西沙的机关,重点防御越军可能的对我西沙的偷袭。中建岛还派驻了陆军,舰载导弹已加注燃料,可以随时发射。与五年前的西沙之战相比,真正做到了动静结合,严阵以待。这样就在海上对敌形成了强大的威慑。所以,从2月17日开战到3月25日我国政府宣布撤军结束,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北部湾到西沙群岛海域真正是“风平浪静”,也就是说越南海军根本没敢动弹。3月26日后,“2.17编队”解散了,西沙也解除战备,各种战艇陆续撤回原驻地,73大队继续在西沙日常值班。谁知就在这个当口出了敌情,当时我是667艇艇长。4月10日上午九点左右,我们正在永兴岛码头例行检修,忽然,副大队长李义峰来到码头找我,让我们艇马上恢复出航状态,因为越南特务到中建岛了,基地叫我们与665立即去。等王锡纯副司令员带来越语翻译后,就起航,不大工夫,王副司令员到了。我一边招呼部队停止检修,恢复机器设备,一边拉响本艇警报,召回离艇人员。好在667艇还没大拆,很快就恢复了,人员到齐,主机启动,马上各就各位,解缆、离码头冲出港去。转入正常航行后,除值班人员外,全体集合,由政委廖贵达进行战备动员。10点左右接基地电报,侵犯中建岛的三条越特工船已被我俘获,要我艇到达后将24名俘虏押回榆林。王副司令对我说“咱们把俘虏放在后甲板,派人拿枪看住,行吧?”我不加思索地说“可不行,后甲板又是炮又是深水炸弹,周围没有遮拦,要是敌人来了或俘虏闹事,都不好应付,跳到海里一个,我们也不好交代。叫我看,把他们当官的放在会议室,派两个战士在门口看着。其他的人放进前住舱,也是两个战士,拿枪守住舱口就行了。”王副司令说“好,就这么办可给他们弄点什么吃呢?”我笑着说“给点水喝就行了,吃多了啰嗦事也多。”王副司令同意了。政委和徐瑞斌副艇长马上去安排;隹各舱室了。11点多到达晋卿以南,665以全速(037全速28节,最高速度305节)从晋卿门冲出跟上。13点半左右,两艇到达中建岛锚地。

  中建岛是西沙群岛西南方的一座孤岛,距永兴岛七八十海里,是西沙离越南岘港最近的岛屿。1975年时还是一片白沙滩,我军派到岛上的人员,搭的帐篷一会儿就被海风刮倒了,因为松散的珊瑚沙根本吃不住扎帐篷的钢钎。好在越战期间,一艘美国的万吨轮搁浅在中建岛礁盘,为登岛人员提供了不错的居住生活环境。1975年后,我们从大陆运去成千吨的建材和预制件,1979年边界开战时,在岛上已建成了一座十几米高的综合楼,即是灯塔,又是对海对空雷达站。可以停泊小型补给船艇的码头已完工,正在开挖港池和航道,准备下期工程。所以越南人千方百计想破坏它。

  等我们俩艇赶到中建岛锚地,越南特工24人已被我陆军看押在“红旗”号货轮的甲板上了,三只越军的小特工船也拴在“红旗”号的船舷边。我们到达之后,随同王副司令前来的越语翻译立即对俘虏进行审问,有关人员向王副司令报告战斗经过和有关情况。原来越军前些日子迫于我“2·17编队”等海上力量的压力,没敢行动。我宣布撤军完毕已经半月后,他们以为我们岛上松懈了,便派出特战队带着炸药、60火箭筒等直奔中建岛来,目标是炸掉大楼。没想到,我在“红旗”号帮助工作的信号兵警惕性非常高,在指挥台上远远看到这几条小船一路纵队快速开来,就知来者不善,立即报告岛上,负责人陈伟文即派一艘登陆艇带陆军出港查看。谁知,登陆艇一出港,小船就掉头分三个方向逃跑,越军船小跑得快,随艇陆军用冲锋枪冲着为首的小船左右各打了一个点射,小船不跑了,其他两艘也不跑了。登陆艇和一艘正在港外的驳船靠上去,把他们——抓回来。等把24个人都绑起来后,登船看吓了一大跳,船上有冲锋枪、炸药包,还有已装弹药的火箭筒,如果我们拖带过程中,他们开火,可就都完了。难怪那些俘虏抱怨说,“我们如果靠拢时炸你们(船艇),就都完了。我们没炸,你们还把我们绑这样紧。”咳!谁叫你们与我们为敌呢7清点交接完缴获的武器,按预定计划安排好俘虏,已是下午四五点钟了,我们即起锚朝榆林急行,665艇带着缴获越军的枪支、火箭筒、炸药包和电台等侵略我国的证据,也和我们一同驶回。到达三亚外港后,前来接应的我军将俘虏眼睛蒙上黑布押到另一条船上,我们才进港休息。

  海上生活是艰苦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只有几百吨的作战舰艇,各种辅助生活设施很简陋。出海每人每天洗脸刷牙淡水两茶缸,官兵一致,海军张学思参谋长随同巡逻西沙也是这样,其它基地、水警区、大队等领导干部也不例外,绝无特殊照顾。南海是热带地区,灼热的阳光下,人总是汗淋淋的,汗干了就一身盐,粘糊糊的特别难受,出海航行起来风浪小的天气,人可在舱面活动,有风吹着还好受点,风浪一大,舱面站不住人,舱里密不透风,晕船呕吐,没一点好气味。又不能洗澡清洁。一个航次下来,不管人身上还是舱室里外,那味道就别提了。所以回到基地,靠上码头,第一件事就是全舰里外大清洁,然后就是个人清洁。我刚到艇上时,水兵灶每天1.2元,西沙海战后涨到1.65元,按当时物价还算可以,一般是三莱一汤。但就我本人的感觉来讲在三大舰队中,南海舰队的伙食是最差的,榆林基地又是南海舰队最差的。

  刚才你问我,当兵二十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说就是那种战友问、上下级之间同甘苦共患难的情谊,那里面决没有金钱物质的成分。我们73大队的官兵,无论是从四野下海的第一代南海水兵,还是陆续入伍的一代又一代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新人,大家在艰难的条件下赤诚相待,团结一致战风斗浪,在生死关头忠实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捍卫祖国海疆和海洋权益的神圣使命。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战友之间的友谊之情。我今年已经七旬,但每当想起那些在南海的岁月和战友,还是辗转反侧夜不成眠。

  讲到这里张老声音有些哽咽,听个歌吧,他起身打开了老旧的双卡录音机,顿时一首生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都非常熟悉的女高音独唱歌曲回荡在简朴的客厅里…西沙…西沙…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故乡……

http://www.nhjd.net/thread-44121-1-1.html

刚才你问我,当兵二十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说就是那种战友问、上下级之间同甘苦共患难的情谊,那里面决没有金钱物质的成分。我们73大队的官兵,无论是从四野下海的第一代南海水兵,还是陆续入伍的一代又一代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新人,大家在艰难的条件下赤诚相待,团结一致战风斗浪,在生死关头忠实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捍卫祖国海疆和海洋权益的神圣使命。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战友之间的友谊之情。我今年已经七旬,但每当想起那些在南海的岁月和战友,还是辗转反侧夜不成眠。

一线艰苦,一线的情谊更深
苏州号,现在能混到什么舰呢
好在越战期间,一艘美国的万吨轮搁浅在中建岛礁盘,为登岛人员提供了不错的居住生活环境。
。。。
还有这事?有知道详情的吗?
四野三纵是去海南了还是改海军了?
原来七八十年代美帝的飞机潜艇经常到三亚附近的海空偷窥,现在估计没那么容易了。
地球联合军司令 发表于 2016-3-12 15:12
好在越战期间,一艘美国的万吨轮搁浅在中建岛礁盘,为登岛人员提供了不错的居住生活环境。
。。。
还有这 ...
记得就是一艘在中建岛礁盘上搁浅的商船,船员被救走了,船就扔下不要了。
驻中建岛的首批官兵,由于岛上条件太差,就临时住在这艘船的舱室里。
记得以前看见过报道,声称从远处看去,这艘船比中建岛本身看上去还要大!
只是过几年后,由于这艘船内腐蚀严重,官兵居住时得多注意,否则会一脚踩空,掉下去受伤
四野三纵是去海南了还是改海军了?
三纵?那不是40军嘛。。。。。
很好,很真实!但有一个错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国政府宣布撤军结束是3月16日,而不是3月25日。
70年代末驻粤岸勤机关的,都分到过一件美国原装皮短大衣,灰常洋气,说是西沙沉船上捞上来的。
侵犯中建岛的越军以前敢抓回来,现在只敢驱逐了。
航母司令 发表于 2016-3-12 21:37
侵犯中建岛的越军以前敢抓回来,现在只敢驱逐了。
以前是敌人,现在不是。这点分别都不懂?
看来陈伟文参加过多次对越的行动啊。
sjzlhs 发表于 2016-3-12 23:23
看来陈伟文参加过多次对越的行动啊。
之前采访他的文章就讲过他在收复西沙里面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