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烨同学《布干维尔之战》中一些数据缺陷的说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08:41
首先说明:我只是一个自掏腰包买书的读者,并不是谁花钱请来黑谁或者是捧谁的。《布干维尔之战》这本书我看完也有大半年了,最近也是凑巧和 @devstack 同学有了交流,在他的要求之下,才写了上述这些东东。下面贴上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的交流意见。首先说明:我只是一个自掏腰包买书的读者,并不是谁花钱请来黑谁或者是捧谁的。《布干维尔之战》这本书我看完也有大半年了,最近也是凑巧和 @devstack 同学有了交流,在他的要求之下,才写了上述这些东东。下面贴上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的交流意见。
首先说明,我对胡烨同学还是很推崇的,特别是他的《蒙达之战》,绝对是堪称精品之作。即使是这部存在重大数据缺陷的《布干维尔之战》,也依然是目前国内同类中文出版物中最详实的一部史料,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有缺陷。先举个例子来说明其中的闪光点:例如日军在布干维尔岛上第二次反攻的伤亡数字,至少从1995年开始,国内长期以来一直都在采用“日军遗尸8000具”这个不知从哪里搞来的数字(百度上也是这个数字),期间唯一看过的不同是2001年的《兵器》上(忘了哪一期)写到“日军在第二次反攻中死亡7000余人”(但同样没有给出数据出处)。而在胡烨同学的这本《布干维尔之战》中第147-148页,非常明确地给利用图表给出了第二次反攻中的日军伤亡数字(战死5400人,其中第六师团战死2398人),更重要的是还给出了该数据的出处——《第八方面军作战记录》,这就非常可信了,绝对是本书中最大的一个亮点,一举解答了在我心头盘桓了20多年(1995年至2015年)的疑问!就冲这一点,自己掏腰包买这本书也不能说不值。而且在本书中胡烨同学对于日军参战的很多佐级军官和尉级军官的行踪交代的非常明确,这同样也是本书的亮点。

但是,即使本书具有如此之多的亮点,我还是不得不对其中的重大缺陷进行吐槽——要知道,我是带着两个大问题来购买并阅读本书的:第一,日军在布干维尔岛上第二次反攻的伤亡数字到底是多少?(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问题胡烨同学在本书的第147-148页用非常出色且漂亮的答案一举消除了从1995年2015年在我心中盘桓了整整20年的疑惑)。第二,在整个布干维尔之战中,包括第六师团在内的全部参战日军的伤亡数字(包括伤死、病死、饿死和失踪)究竟是多少?遗憾的是,对于这个问题,胡烨同学从头至尾都没有给出答案。有的读者可能会说,你用“开战时日军总人数”减去“投降时日军总人数”不就可以了么?毕竟布干维尔已经被严密封锁了,岛上日军很难逃离。对此,我想说:

由于胡烨同学在本书中提供的数据存在大量的缺失,导致读者想从书中自己推论出日军的伤亡数字都变得不可能了(我本人是把《布干维尔之战》这本书前前后后、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几乎是逐字逐句的看了整整三遍,才最终确认这一点)!下面来详细讨论一下:

首先,胡烨同学在本书中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日军参战总兵力,只是在本书第106页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线索,即“在给大本营的电报中,第八方面军告知攻势将于3月上旬展开。当时集结的兵力准备如下(刚方参二电第216号):埃莱巴索塔:30200;吉列塔:3450;塔里纳:10994;合计:44,644人”。问题在于,这44,644人只是被集结起来准备参战的兵力,并不是全岛的兵力。未被集结起来而留守在各个基地和据点里的日军又有多少?全书都没有给出答案!

再往后面看:美军击退了日军两次反攻,第一次“美军猜测(估计)击毙日军550人”,第二次日军战死5400人,其中第六师团战死2398人(第147-148页)。据此推测,在美军撤退、澳军登岛之时,日军的兵力应当在4万人左右。事实上,我的判断和胡烨同学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澳军的判断有错误,(美军撤退、澳军登岛时日军)第17军真实的兵力约达4万”)。这时候可能又会有同学说了,没问题啊,你用这个数字减去日军投降时的残存兵力,不就可以得出澳军作战期间日军的死亡人数了么?再加上之前美军作战时的日军伤亡数字,整个布干维尔之战中日军全部的死亡数字不就出来了么?唉,问题是哪里有这么简单啊?!

在本书的第202页,胡烨同学提供了这样的数字:“投降时第17军各部还剩如下兵力:第13步兵联队。。。人,第23步兵联队。。。人,第45步兵联队。。。人,第81步兵联队。。。人,第19工兵联队。。。人,佐世保第6特别陆战队。。。。人,吴镇守府第7特别陆战队。。。。人,海军第82警备队。。。人,海军第87警备队和武装日侨队。。。。人,海军第88警备队。。。人,第6野战炮兵联队。。。。人。第17军残存兵力共11,665人”。这时可能又会有同学说没问题啊,你用4万(美军撤退、澳军登岛时的日军兵力)减去11,665(日军投降时的残存兵力),不就可以大致推测和估算出澳军登岛作战期间日军的死亡总数了么(40,000-11,665=28,335)?然而,这样真的可以么?与澳军作战期间日军的死亡数字真的是2.8万人左右么?很遗憾,这不是真的!

同样在第202页,胡烨同学继续给出了数字:“澳大利亚陆军布干维尔作战期间,(日军)第17军共有8,500人战死,9,800人因饥饿和疾病身亡”,也就是说,胡烨同学的结论是“美军撤退、澳军登岛后,日军全部的死亡人数是18,300人(这里必须请大家注意一下了,这里1.83万人这个数字其实是有疑义的,未必就是正确的数据,后面会详细分析的)”!且慢,前面不是已经算过了么,4万(美军撤退、澳军登岛时的日军兵力)减去11,665(日军投降时的残存兵力)=28,335,也就是说澳军登岛作战期间日军的死亡总数应当是2.8万左右。可是胡烨同学自己给出的数字却是“澳大利亚陆军布干维尔作战期间,(日军)第17军死亡合计1.83万”。这其中可有着整整1万人的大缺口呢!这一万日本兵去哪里了?乘船撤出布干维尔岛了(不大可能呀,美军海上封锁挺严的呀)?1945年8月以后没有投降而是潜伏下来继续打游击了(也不大可能,没听说过呀)?这一万日本兵到底去哪里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布干维尔之战期间日军司令部对岛上日军作战序列和编制进行了调整,把大量兵力和编制(约1万人左右)从第17军中剥离了出去(另行组建独立于第17军的新的作战单位),所以日军投降时,这些被剥离出去的兵力和编制虽然依然也还同在布干维尔岛上,但却已经并不属于“第17军残存的投降兵力”了。我自己推断,这个可能性最大。只是,真的是这样么?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啊!就算是这样,这些兵力虽然从编制上被剥离出第17军,甚至可能被用来组建独立于第17军的新的作战单位,但他们毕竟也还在布干维尔岛上啊(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不同,这回美军在海上的封锁很严),他们的伤亡人数又是多少?其中伤死、病死、饿死的比例又是各占多少?从头到尾,胡烨同学并没有给出答案!

现在问题清楚了,胡烨同学洋洋洒洒写了202页的内容,极尽细节之描写,绝对是目前为止国内中文出版物中关于布干维尔之战描写最为详实的一部史料,特别是其中关于日军第二次反攻时伤亡数字的考据,更是一举消除了从1995年2015年在我心中盘桓了整整20年的疑惑。然而,我说胡烨同学,你写了这么多,怎么偏偏就是没写这场战役日军总的死亡数字呢?这可是关于一场战争描写最、最、最、最基础的要求了!更绝的是,由于胡烨同学提供的数据严重不全,导致读者想利用资料自行推算都不可能!如果胡烨同学能看到这篇文章,那么你自己说说,作为一个自掏腰包买您书的忠实读者(那次我一次性买了四本书:两本冬初阳的《阻击日轮》和《长弓射日》,两本胡烨的《蒙达之战》和《布干维尔之战》),我的要求过分么?!我想知道日军总伤亡的数字的要求真的很过分么?

是因为胡烨同学没有提供日军总伤亡数字的风格么?显然不是,在先出版的《蒙达之战》就做的很好啊。《蒙达之战》的结尾,胡烨同学写到“东南支队从6月30日到10月12日一共战死1725人,战伤死33人,战伤1762人,无人失踪。此外战病死34人,战病711人,非作战伤亡合计745人。其中第13步兵联队。。。。。。伤亡合计862人;第229步兵联队。。。。。。伤亡合计1683人”。这非常好啊,不但提供了总的伤亡数字,而且还明细到各个作战单位。可为什么在后面出版的《布干维尔之战》中反而就做不到了呢?对于掏钱买书的读者来说,这也太敷衍和糊弄了吧?至少也是“不负责”和“不用心”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布干维尔之战远比蒙达之战复杂得多,导致胡烨同学本人也无法搞清该战役中日军确切的伤亡数字,本着对于读者负责的态度,就没写。可是胡烨同学,你不知道没关系,你总得告诉我们读者吧!你如果在书中坦率的说“鉴于布干维尔之战期间日军编制混乱,统计难度极大,导致无法确切得知其伤亡数字,因此只能给出其投降时的残存兵力,非常遗憾,在此向读者朋友们致歉”,那我不但没有怨言,反而会非常、非常钦佩您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荡胸怀,可您什么都不提,反而用这样敷衍和糊弄读者的态度企图“蒙混过关”,这可就太说不过去了!(当然了,像我这样看书如此较真儿,能够把《布干维尔之战》这本书前前后后、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几乎是逐字逐句的看了整整三遍的读者恐怕也确实很少)。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在第202页,胡烨同学继续给出了数字:“澳大利亚陆军布干维尔作战期间,(日军)第17军共有8,500人战死,9,800人因饥饿和疾病身亡(澳大利亚陆军布干维尔作战期间,日军第17军死亡合计1.83万)”的问题了。那么这个数字正确么?我不知道,因为我百度得来的数据是“(整个布干维尔作战期间)日本战死8500人,战病死9800人”。请注意,百度上的这个数字是指“日军在整个布干维尔之战中的全部死亡人数(与美军作战死亡数字+与澳军作战死亡数字)”, 而在本书的第202页,胡烨同学却认为这个数字仅仅是澳军自己的战绩,并不包括之前美军作战时日军的死亡人数。那么,是百度的数据正确,还是胡烨同学的数据正确?抑或两者都不对?我不知道。但我却知道,胡烨同学本应当在书中详细说明日军的伤亡明细(精确以联队为单位即可),就像之前他本人在之前的《蒙达之战》中所做的那样,读者将各个数据加以对比与核证,自然就可以得出结论(当然如果能够像冬初阳同学在《阻击日轮》和《长弓射日》中那样给出详细的附表,那就太精彩了不过了)。遗憾的是,胡烨同学并没有这么做,其结果不但是看完全书不但不知道日军在这场战役中的伤亡总数到底是多少,甚至连澳军的战绩都无法核实了。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仅仅是我的猜测,算不得什么证据),就是胡烨同学在原稿中其实提供了整个布干维尔作战期间日军总的伤亡数字,甚至还提供了日军的伤亡明细(精确每个联队,就像之前他本人在之前的《蒙达之战》中所做的那样),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或许是疏忽、或许是遗漏、或许是为了给出版社省一些稿费),指文图书的工作人员在对这本书及进行出版编辑时把这些数字资料统统给删除掉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那句话,这只是一种猜测、一种可能性而已),那么指文图书的工作人员就太不应当了!本来胡烨同学的这本《布干维尔之战》绝对是国内同类中文出版物中最详实的一部史料,极具参考价值,如果能够拥有上述资料和数据的话,就完全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了。可由于你们的失误,生生使得一部原本非常完美的作品有了不小的漏洞与缺憾,这可就太对不起读者了!

最后我说一下,我只是一个自掏腰包买书的读者,并不是谁花钱请来黑胡烨同学或者是捧冬初阳同学的。《布干维尔之战》这本书我看完也有大半年了,最近也是凑巧和 @devstack 同学有了交流,在他的要求之下,才写了上述这些东东。但在这里我还是必须要再夸一下冬初阳同学:对于读者来说,作者的文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作者的写作态度是否认真。作者是否认真,其实读者还是看得出来的。别的不说,仅仅是冬初阳同学在《阻击日轮》和《长弓射日》的结尾给出的那几张详细到极致的数据附表,就足够对得起那两本书的价格了!要知道,这种对于原始数据的考证有多么艰难、多么辛苦啊!
快到结尾了,必须再提一下对于胡烨同学与冬初阳同学合著的新作《浴血雨林——英帕尔战役》的希望了。还是那句话,胡烨同学是我喜欢的,冬初阳同学也是我喜欢的,这次俩人合作,一个攻日文资料,一个攻英文资料,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珠联璧合”的。这么多年来,对于英帕尔战役,我一直都有一个疑惑:英帕尔战役中日军的死亡(包括伤死、病死、饿死)和失踪人数到底是多少?关于这个数字,国内有太多的版本!有说8万的,有说6.5万的,有说5万的,还有两个我非常佩服的朋友(都是战史爱好者)告诉我说英帕尔战役中日军的死亡人数分别是2万人左右和1万多人(这两个数字并不包括大量的印度、缅甸仆从伪军的死亡人数)。那么,英帕尔战役中日军的死亡(包括伤死、病死、饿死)和失踪人数到底是多少呢?希望在胡烨同学与冬初阳同学合著的新作《浴血雨林——英帕尔战役》中能给答案,并给出详细的分析和必要的明细(精确到日军每个参战联队最好,若果不能至少也应精确到日军每个参战师团)。2015年9月7日,我得知将于2016年春节前后上市,我就一直在等。前几天得到的消息,说要等到3、4月份才能上市。好吧,没问题,我愿意继续等,但我只是希望我等到的将是像《阻击日轮》、《长弓射日》以及《蒙达之战》那样的精品,而不是像《布干维尔之战》那样虽拥有大量精彩段落与闪光之处、却带有先天重大数据缺陷的缺憾之作。

最后,我希望如果有可能的话,胡烨同学能够找机会告诉我布干维尔之战中参战日军的全部伤亡数字(包括伤死、病死、饿死和失踪),最好能够提供明细(精确到联队即可),毕竟,对于一个将自掏腰包买您的作品、并且将您的同一部作品前前后后、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几乎是逐字逐句的看了整整三遍的热心读者来说,这个要求似乎并不算是太过份。另外如果有其他战史爱好者同好们能够向我提供相应数据和资料、以解在我心头盘桓了20多年的疑问,那兄弟肯定也是感激不尽!再次先行谢过了。

好了,言尽于此,继续等待《浴血雨林——英帕尔战役》!(我真的不是在为这本书做广告!)
为什么发不出来,难道是因为文字太多了?!
为什么发不出来,难道是因为文字太多了?!
是否在审核?
如果原始数据不全,作者也无法推算。
关于英帕尔战役,除了楼主提到的令人疑惑的日军损失(伤亡、失踪)人数外,还有参战兵力至少也有2个版本:15万、9.2万。前者在《自我认同感与战争——关于战争期间滇西地区的心理历史研究》(日本人山田正行编著)中可找到,被国内学者余戈引用在《1944松山战役笔记》(2009年8月第1版)中。后者则是百度百科中的数据。此外,英帕尔战役与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的联系、影响,国内一些论点或盲目夸大,或妄自菲薄。希望这本《浴血雨林》能对上述问题给出比较准确客观的回答。
謝謝分享, 《蒙达之战》真的很好, 《布干维尔之战》已買未讀
在读蒙达之战中。
还没有细读~~感谢LZ仔细的分析,也感谢作者的数据考证
有些好奇,这个反攻的数字有很大的价值么?能纠结20年。
感谢各位对《浴血雨林——英帕尔战役》一书的支持,相关数据我已经根据资料尽可能在书中列出,也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推算,但恐怕无法满足各位热心读者的所有要求。这里先谈一下英帕尔战役日军参战总兵力的问题,15万这个数字,很可能是采用了第15军的编制总人数,与战史丛书《英帕尔作战》中给出的第15军补给兵员数量156600人大致相符,但补给兵员中包括部分民间人士,而且第15军的编制总人数不会全部投入英帕尔战役。《伊洛瓦底江作战》一书我手头没有,只是根据我在日本的朋友了解了一些英帕尔战役的重要数据。按照这部史料的记载,第15军到7月底参战总兵力为约9万人。不得不说,百度百科的数据不管出处是哪里,这一次应该更加符合实情。
看到日军的伤亡数字,我的第一反应是去翻阅那本《简明日本战史》:
  四、英帕尔作战
   (日方各师的兵力及发动攻势时携行的火炮、弹药)
年        步兵营        机枪        营属炮        团属炮        团携行炮弹        速射炮        速射炮弹        山炮        山炮弹
第15师        6        12        18        3        3        200        300        10        150
第31师        9        36        18        6        150        6        300        17        150
第33师        9        36        18        6        150        0        0        9        800
   [ 注:炮弹是1门炮携行的炮弹数,仅第33师配属1个坦克团、2个重型野战炮团 ]
   [ 注:钱德拉·博斯指挥下的印度国民军参加了此次战役 ]
   五、英军向英帕尔方向增援的兵力
   3月19日至4月上旬,从第15军抽调3个旅空运到英帕尔;同时,抽调3个旅空运到迪马普尔。
   从印度抽调第33军司令部、英军第2师、第268旅、2个坦克团增援迪马普尔。
   六、日军损失
         参战人数        死 亡        失 踪        后送的伤病员        合 计        残余人数
第15师        约16,000人        7,521人        747人        3703人        11,971人        约3,300人
第31师        16,600人        5,764人        不 详        不 详        不 详        约5,000人
第33师        17,000人        5,855人        405人        不 详        不 详        约2,200人
集团军直辖部队        36,000人        不 详        不 详        不 详        不 详        不 详
合 计        85,600人                                             
   (据斯利姆中将著《胜利与失败》一书记载,日军损失6.5万人)
   装备损失:除6门山炮、3辆坦克、9门重炮外,其余坦克、火炮全部损失。
   (英军损失:死1.5万人、伤2.5万人——据斯利姆著作)
   七、第18师在富昆作战中的损失
   死约3,200人,伤病约1,800人,合计约5,000人
   八、参考文献
   防卫研修所作战史室编《战史丛书》:
     英帕尔作战
     伊洛瓦底会战
     缅甸、荷属东印度方向第3航空军作战
中国教育辜负了钱学森的期待,只从氛围上就能察觉原因:没有雍容和雅,一味惨急刻深。仲尼办学,弦歌不绝,春日郊游。西方办学,彼此探讨,尤重体育。在欧美,很多智商高的孩子十岁左右即自修微积分,有了数学工具,二十岁之前就初步掌握某学科的最新发现,三十岁之前才可以卓有建树。中国学生呢?青少年时期,年复一年地把课本知识背得熟练再熟练,免得上次第一这次第二被父母批评。二十岁一般才上大学,学了点本学科的近代成就。快三十岁了读完博士,终于把本学科的前沿都摸到了。“人过三十日过午”,此际白发渐生,精力衰颓,还要受购置住房、评聘职称等琐事的困扰,想出成绩,下辈子吧,“书到今生读已迟”。作家莫言在议政会上提议“缩短学制”,确有必要,但远远不够。因为高智商学生更需要的是自由时间,去自学,去研究。最近看一个帖子,说美国高中女生在“海藻变燃油”方面取得成果,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泽东同志关于教育的语录,粗看荒诞不经,但比对欧美教育,有的确实大有道理。
真没有想到,居然引来了这么多的高水平回复!太开心了。其实还有很多问题,今后慢慢和各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