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个人对陆军战法的几次改革和信息化条件下旅级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3:37:48
还是抛砖引玉系列,之前对于为什么师改旅,师级单位和旅级单位相互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不太成熟的看法。这次想进一步和大家探讨一下,几次陆军战法的改革和信息化条件下旅级战斗的变化。提出了几个想法,毕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所以还是欢迎大家探讨。
1.陆军战法在历史上的几次改革
还是那句话,军队的战法和不同军兵种在战争中的角色是根据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决定的。就好像是一战到二战再到海湾战争中,空军力量的崛起。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战法和角色的改变。
那么,陆军在战争中角色战法的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谈谈我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在一战中,铁丝网+机枪+火炮+堑壕组成的防御体系让不知道多少人变成了尸体。完善的火力配系和障碍系统,基本上让进攻方在进攻发起的时候首先就要耗费海量的资源去做火力准备,但是结果一般不咋滴。继而发起的进攻往往都无功而返或者经受惨重的伤亡之后,换不来决定性的胜利(一战后期出现了德国风暴突击队,对之前的战法进行了改良,有一定效果)。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进攻方大面积的覆盖射击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对于敌方障碍系统的破坏有限,遍布的弹坑,虽然提供了一些隐蔽场所,但是也给自己部队推进造成了困难。与此相反,防御方通过提前计算射击诸元,标定射界,再加上当时进攻方的步兵在弹坑密布的战场上推进速度非常有限,虽然当时炮兵反应速度慢,但是基于上述手段和进攻方的客观条件,完全有时间和精力,把足够的炮弹扔到进攻方的脑袋上。所以进攻方不论如何努力,在经过这轮弹雨的洗礼之后,基本没机会夺取敌方由机枪固守的堑壕系统了。这也是为什么一战的主要作战形式变成了痛苦漫长的堑壕战。毕竟在大部分情况下,谁进攻谁吃亏。
一战末期出现的坦克出现,改变了这个情况,二战中(甚至一战末期就有这种倾向)就把堑壕战这种形式扔进了垃圾堆。坦克的出现为什么改变了堑壕战这种形式呢?这里要注意的是坦克的出现首先终结了堑壕战,但是闪电战这种新的形式,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所以这里先讨论坦克为什么终结了堑壕战。坦克作为陆战之王,刚一出现在战场,就带来了几个重要的变化。
首先,坦克的机动能力,例如跨越铁丝网等障碍的能力是普通步兵无法比拟的。即便刚刚参战,坦克的可靠性和运动速度还不让人满意,但是相对于步兵来说,坦克的机动能力还是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机动能力能够跨过很多障碍,提高部队前进速度,特别是大大缩短了进攻方暴露在敌方炮火下的时间。要着重指出的是,缩短的时间不仅仅在于前进速度加快带来的简单减少。更重要的是,在当时通信条件不够发达的情况下,炮兵的反应能力远不如现在,从发现目标到开火射击的时间更长,这段时间如果进攻方的动作比较快,可能炮弹打出来,人已经离开那个区域了,简单讲就是当时炮兵反应速度慢的缺点暴漏出来了,要更多的考虑提前量了。面对在障碍区摸爬滚打的步兵,炮兵可以从容瞄准,但是如果进攻方速度再加快,可能防御方的炮火都不太容易覆盖到目标了。
其次,坦克的防御能力能够对抗当时很大一部分火力。坦克的出现带动了反坦克武器的发展。从K型子弹,到平射炮和反坦克枪都发展出来对抗坦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坦克能够对抗战场上大部分的步兵火力,特别是之前可以被称为死神镰刀的机枪火力。
最后,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就是带来的几乎是革命性的火力变化。火炮作为战场上的火力支柱,被称为战争之神。但是在坦克出现之前,现代火炮基本都以间瞄射击为主。这就决定了此类火炮的一个特性,威力大,射程远,精度相对低一些,反应速度慢。但是坦克上面的火炮就不同了。这些火炮以直瞄射击为主,虽然相对威力小一些,射程也近,但是反应快,精度高。最为重要的是,这些火炮直接处于进攻部队自己的掌握之中。这些火炮能够及时的,精确的摧毁敌方的机枪火力点和比较坚固的工事(注意,是比较坚固),直接的支援进攻部队的前进。这在之前的战争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如果说刚开始出现的坦克,因为装甲和机动性还比较简陋,无法对抗一些障碍和反坦克武器,那么这个能够直接伴随步兵冲击的直瞄火炮就是真正的革命。因为这个改变让进攻部队第一次有了自己可以直接指挥和使用的火炮,不必经过漫长的申请过程,省略了复杂的目标指示方法。能够非常及时的消灭敌方火力,掩护部队前进。
二战中,坦克作为突击力量的主体,把自身火力、防御和机动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引领了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出现。其间具体的战役情况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相当熟悉了。
我想多说两句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时候出现了后方间瞄火力与坦克和突击炮所代表的直瞄火力的分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火炮不断发展完善。间瞄火炮的口径发展到105、122、150、152、155甚至更大的口径。但是作为间瞄火炮这个种类,其实仍然保留了一战期间火炮的很多特性。具体说来,间瞄火炮威力大,射程远,弹药种类多,是支援火力的核心。但是间瞄火炮往往机动性差,精度差,反应速度也慢。所以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试射和引导,对于点状目标和速度比较快的目标打击能力比较差。与之相对的,以坦克和突击炮为代表的直瞄炮,精度高,反应快,能够伴随部队冲击,针对敌方装甲目标和工事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直瞄炮威力小,射程近的缺点也不能忽略。所以在一些特殊的战例里面,如柏林战役,往往出现把大威力的榴弹炮当做直瞄炮使用,结合了威力大和精度高这两个优点(但是也混合了二者的缺点)。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个时候虽然机动力和装甲不断发展,但是作为战争之神的炮兵,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直瞄炮和间瞄炮开始由于自身特点、使用方式和使用者的不同而分开,发展出自己不同的一片天地。这就为之后陆军战法的变化埋下伏笔。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二战之后,一直到今天。科技进步为陆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打下基础。但是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重量不能无限制的增加,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的功率也不是没有天花板。所以坦克和装甲车辆的装甲厚度和机动性都遇到了很大的瓶颈。进步越来越慢,甚至新一代的坦克装甲车辆开始思考——厚重的装甲是否还有意义?
但是另一个方面,陆军火力领域的一次改变悄然来临——结合间瞄火力和直瞄火力二者之长。当然,我不是说发展一种火炮,不但有155加榴炮的功能,还有125坦克炮的功能。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结合二者的优点,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反应快,机动性好,具有比较强的防御能力。这绝对是陆军梦寐以求的火力支柱,也是足以改变陆军战法的一次进步。
那么,如何实现这个进步呢?答案就是——信息化。
2.现代旅级单位的主要作战样式
三军数据链的出现,让陆军的各个兵种的距离空前的拉近,沟通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空前提高;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让目标指示和标定更加快捷简单;激光制导和各种末敏弹的出现,让火力打击的准确性空前的提高。这三个“空前”都为这次陆军战法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陆军作战旅的编制构成我不想多谈,说实话,我没兴趣也没时间去纠结一个旅有几个营,一个连应该有几辆坦克,一个装甲连应该有几挺机枪。我想指出的,是我考虑构思的一个陆军师旅级单位未来作战的主要样式。
不论这个旅级单位有多少营,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及早成立旅属的侦察营。这个侦察营不是以往意义上的侦察营,而是一个装甲战斗营。这个单位的主要战车应该经过改良,配备足够的侦察设备,列装夜视仪、热成像仪、战场监视雷达和无人机等侦察装备。使用经过侦察装备加强改进的,与旅属其他单位相同的步兵战车。同时,侦察营中编制坦克部队1-2个连。个人希望,坦克依履带和轮式旅的不同,装备轻型坦克和轮式坦克。在战斗力上,这个营应该能够依靠自身的侦察装备和通信引导装备,在后方远程火力的支援下,压制假想敌营级单位,能够对抗对方团级单位。而旅属其他单位的角色变成了在遇到侦察营对抗不了的,敌方团级单位之后,上前支援参战的角色。但是在整个战斗过程中,侦察营和旅属其他部队最重要的任务,不是依靠自己的火力和装甲去和对方硬碰硬,而是保持接触,为后方火力打击提供引导和侦察。简单归纳,侦察营作为一只搜索目标和引导后方间瞄火炮打击的武装前观,而整个旅属的其他坦克装甲部队则是在遇到敌方团级以上战斗部队的时候,支援接替侦察营的更强大的“武装前观”。通过前方部队搜索和接触,为后方威力大,射程远,改进之后精度更高的间瞄火力提供支持。
这就相当于以信息化和三军数据链为纽带,在原有坦克装甲部队的躯壳上,安装了原来间瞄火力才有的大威力和远射程,同时保证了火力的反应速度和精确度,充分结合了本来分开的间瞄火炮和以坦克突击炮为代表的直瞄火炮的优势。
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旅级部队的作战模式应该是这样的:旅属武装侦察营在前搜索前进,营属坦克和120迫榴炮在营级战斗队形后方前进,之后是展开作战队形的旅属3个合成营。如果能有集团军属炮兵的155和红箭10加强就更加理想。
通过无人机和战场监视雷达等装备,侦察营先头的装备改进步兵战车的搜索部队发现和定位敌方目标。如果作为敌方侦察部队或小股部队,侦察营完全有能力与之对抗并且消灭对方。在遇到敌方连营级部队时,营属坦克部队前出支援。先头的步兵战车在后退的同时,开始引导后方营属120迫榴炮(末敏弹,射程8公里左右,位于前锋队形2-3公里)对敌方进行打击,如果敌方力量较强,装甲目标多,可以呼唤陆航,空军航空兵,122/155榴弹炮(末敏弹)和可以实现间瞄射击的红箭10(10公里射程,位于前锋队形之后3-5公里)的支援,在坦克部队的支援下,与敌保持接触,使用远程火力和空军航空兵作为主要的打击手段消耗敌方有生力量。
在出现对方团级单位以后,侦察营的在保持接触合引导打击的同时,开始夺占要点,掩护后方三个展开的合成营进行必要的战场机动,继而加入战场。在整个过程中,不论是侦察营,还是其他三个合成营,都应该以保持接触、指示目标和引导打击为第一任务。还是抛砖引玉系列,之前对于为什么师改旅,师级单位和旅级单位相互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不太成熟的看法。这次想进一步和大家探讨一下,几次陆军战法的改革和信息化条件下旅级战斗的变化。提出了几个想法,毕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所以还是欢迎大家探讨。
1.陆军战法在历史上的几次改革
还是那句话,军队的战法和不同军兵种在战争中的角色是根据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决定的。就好像是一战到二战再到海湾战争中,空军力量的崛起。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战法和角色的改变。
那么,陆军在战争中角色战法的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谈谈我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在一战中,铁丝网+机枪+火炮+堑壕组成的防御体系让不知道多少人变成了尸体。完善的火力配系和障碍系统,基本上让进攻方在进攻发起的时候首先就要耗费海量的资源去做火力准备,但是结果一般不咋滴。继而发起的进攻往往都无功而返或者经受惨重的伤亡之后,换不来决定性的胜利(一战后期出现了德国风暴突击队,对之前的战法进行了改良,有一定效果)。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进攻方大面积的覆盖射击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对于敌方障碍系统的破坏有限,遍布的弹坑,虽然提供了一些隐蔽场所,但是也给自己部队推进造成了困难。与此相反,防御方通过提前计算射击诸元,标定射界,再加上当时进攻方的步兵在弹坑密布的战场上推进速度非常有限,虽然当时炮兵反应速度慢,但是基于上述手段和进攻方的客观条件,完全有时间和精力,把足够的炮弹扔到进攻方的脑袋上。所以进攻方不论如何努力,在经过这轮弹雨的洗礼之后,基本没机会夺取敌方由机枪固守的堑壕系统了。这也是为什么一战的主要作战形式变成了痛苦漫长的堑壕战。毕竟在大部分情况下,谁进攻谁吃亏。
一战末期出现的坦克出现,改变了这个情况,二战中(甚至一战末期就有这种倾向)就把堑壕战这种形式扔进了垃圾堆。坦克的出现为什么改变了堑壕战这种形式呢?这里要注意的是坦克的出现首先终结了堑壕战,但是闪电战这种新的形式,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所以这里先讨论坦克为什么终结了堑壕战。坦克作为陆战之王,刚一出现在战场,就带来了几个重要的变化。
首先,坦克的机动能力,例如跨越铁丝网等障碍的能力是普通步兵无法比拟的。即便刚刚参战,坦克的可靠性和运动速度还不让人满意,但是相对于步兵来说,坦克的机动能力还是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机动能力能够跨过很多障碍,提高部队前进速度,特别是大大缩短了进攻方暴露在敌方炮火下的时间。要着重指出的是,缩短的时间不仅仅在于前进速度加快带来的简单减少。更重要的是,在当时通信条件不够发达的情况下,炮兵的反应能力远不如现在,从发现目标到开火射击的时间更长,这段时间如果进攻方的动作比较快,可能炮弹打出来,人已经离开那个区域了,简单讲就是当时炮兵反应速度慢的缺点暴漏出来了,要更多的考虑提前量了。面对在障碍区摸爬滚打的步兵,炮兵可以从容瞄准,但是如果进攻方速度再加快,可能防御方的炮火都不太容易覆盖到目标了。
其次,坦克的防御能力能够对抗当时很大一部分火力。坦克的出现带动了反坦克武器的发展。从K型子弹,到平射炮和反坦克枪都发展出来对抗坦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坦克能够对抗战场上大部分的步兵火力,特别是之前可以被称为死神镰刀的机枪火力。
最后,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就是带来的几乎是革命性的火力变化。火炮作为战场上的火力支柱,被称为战争之神。但是在坦克出现之前,现代火炮基本都以间瞄射击为主。这就决定了此类火炮的一个特性,威力大,射程远,精度相对低一些,反应速度慢。但是坦克上面的火炮就不同了。这些火炮以直瞄射击为主,虽然相对威力小一些,射程也近,但是反应快,精度高。最为重要的是,这些火炮直接处于进攻部队自己的掌握之中。这些火炮能够及时的,精确的摧毁敌方的机枪火力点和比较坚固的工事(注意,是比较坚固),直接的支援进攻部队的前进。这在之前的战争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如果说刚开始出现的坦克,因为装甲和机动性还比较简陋,无法对抗一些障碍和反坦克武器,那么这个能够直接伴随步兵冲击的直瞄火炮就是真正的革命。因为这个改变让进攻部队第一次有了自己可以直接指挥和使用的火炮,不必经过漫长的申请过程,省略了复杂的目标指示方法。能够非常及时的消灭敌方火力,掩护部队前进。
二战中,坦克作为突击力量的主体,把自身火力、防御和机动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引领了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出现。其间具体的战役情况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相当熟悉了。
我想多说两句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时候出现了后方间瞄火力与坦克和突击炮所代表的直瞄火力的分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火炮不断发展完善。间瞄火炮的口径发展到105、122、150、152、155甚至更大的口径。但是作为间瞄火炮这个种类,其实仍然保留了一战期间火炮的很多特性。具体说来,间瞄火炮威力大,射程远,弹药种类多,是支援火力的核心。但是间瞄火炮往往机动性差,精度差,反应速度也慢。所以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试射和引导,对于点状目标和速度比较快的目标打击能力比较差。与之相对的,以坦克和突击炮为代表的直瞄炮,精度高,反应快,能够伴随部队冲击,针对敌方装甲目标和工事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直瞄炮威力小,射程近的缺点也不能忽略。所以在一些特殊的战例里面,如柏林战役,往往出现把大威力的榴弹炮当做直瞄炮使用,结合了威力大和精度高这两个优点(但是也混合了二者的缺点)。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个时候虽然机动力和装甲不断发展,但是作为战争之神的炮兵,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直瞄炮和间瞄炮开始由于自身特点、使用方式和使用者的不同而分开,发展出自己不同的一片天地。这就为之后陆军战法的变化埋下伏笔。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二战之后,一直到今天。科技进步为陆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打下基础。但是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重量不能无限制的增加,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的功率也不是没有天花板。所以坦克和装甲车辆的装甲厚度和机动性都遇到了很大的瓶颈。进步越来越慢,甚至新一代的坦克装甲车辆开始思考——厚重的装甲是否还有意义?
但是另一个方面,陆军火力领域的一次改变悄然来临——结合间瞄火力和直瞄火力二者之长。当然,我不是说发展一种火炮,不但有155加榴炮的功能,还有125坦克炮的功能。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结合二者的优点,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反应快,机动性好,具有比较强的防御能力。这绝对是陆军梦寐以求的火力支柱,也是足以改变陆军战法的一次进步。
那么,如何实现这个进步呢?答案就是——信息化。
2.现代旅级单位的主要作战样式
三军数据链的出现,让陆军的各个兵种的距离空前的拉近,沟通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空前提高;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让目标指示和标定更加快捷简单;激光制导和各种末敏弹的出现,让火力打击的准确性空前的提高。这三个“空前”都为这次陆军战法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陆军作战旅的编制构成我不想多谈,说实话,我没兴趣也没时间去纠结一个旅有几个营,一个连应该有几辆坦克,一个装甲连应该有几挺机枪。我想指出的,是我考虑构思的一个陆军师旅级单位未来作战的主要样式。
不论这个旅级单位有多少营,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及早成立旅属的侦察营。这个侦察营不是以往意义上的侦察营,而是一个装甲战斗营。这个单位的主要战车应该经过改良,配备足够的侦察设备,列装夜视仪、热成像仪、战场监视雷达和无人机等侦察装备。使用经过侦察装备加强改进的,与旅属其他单位相同的步兵战车。同时,侦察营中编制坦克部队1-2个连。个人希望,坦克依履带和轮式旅的不同,装备轻型坦克和轮式坦克。在战斗力上,这个营应该能够依靠自身的侦察装备和通信引导装备,在后方远程火力的支援下,压制假想敌营级单位,能够对抗对方团级单位。而旅属其他单位的角色变成了在遇到侦察营对抗不了的,敌方团级单位之后,上前支援参战的角色。但是在整个战斗过程中,侦察营和旅属其他部队最重要的任务,不是依靠自己的火力和装甲去和对方硬碰硬,而是保持接触,为后方火力打击提供引导和侦察。简单归纳,侦察营作为一只搜索目标和引导后方间瞄火炮打击的武装前观,而整个旅属的其他坦克装甲部队则是在遇到敌方团级以上战斗部队的时候,支援接替侦察营的更强大的“武装前观”。通过前方部队搜索和接触,为后方威力大,射程远,改进之后精度更高的间瞄火力提供支持。
这就相当于以信息化和三军数据链为纽带,在原有坦克装甲部队的躯壳上,安装了原来间瞄火力才有的大威力和远射程,同时保证了火力的反应速度和精确度,充分结合了本来分开的间瞄火炮和以坦克突击炮为代表的直瞄火炮的优势。
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旅级部队的作战模式应该是这样的:旅属武装侦察营在前搜索前进,营属坦克和120迫榴炮在营级战斗队形后方前进,之后是展开作战队形的旅属3个合成营。如果能有集团军属炮兵的155和红箭10加强就更加理想。
通过无人机和战场监视雷达等装备,侦察营先头的装备改进步兵战车的搜索部队发现和定位敌方目标。如果作为敌方侦察部队或小股部队,侦察营完全有能力与之对抗并且消灭对方。在遇到敌方连营级部队时,营属坦克部队前出支援。先头的步兵战车在后退的同时,开始引导后方营属120迫榴炮(末敏弹,射程8公里左右,位于前锋队形2-3公里)对敌方进行打击,如果敌方力量较强,装甲目标多,可以呼唤陆航,空军航空兵,122/155榴弹炮(末敏弹)和可以实现间瞄射击的红箭10(10公里射程,位于前锋队形之后3-5公里)的支援,在坦克部队的支援下,与敌保持接触,使用远程火力和空军航空兵作为主要的打击手段消耗敌方有生力量。
在出现对方团级单位以后,侦察营的在保持接触合引导打击的同时,开始夺占要点,掩护后方三个展开的合成营进行必要的战场机动,继而加入战场。在整个过程中,不论是侦察营,还是其他三个合成营,都应该以保持接触、指示目标和引导打击为第一任务。
3.为了达到这一战法的要求,旅级单位任务划分和各自装备特点
如前所述,旅级部队的战斗编组主要有前方的侦察营,后方的2—3个合成营及旅属和配属的火力打击部队。那么合成营和侦察营在装备上和所担负的任务上有什么不同呢?这个主要从所担负的任务说起。
通过之前的描述,侦察营的首要任务是侦察搜索,引导打击,所以装备的特点首先是拥有更多的侦察观测设备。另外,他们的作战目标和所需要的能力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重创和歼灭对方连排级轻装甲部队;能够使用反坦克导弹消灭对方零星重装甲目标;在后方火力(如前所述)的支援下,能够重创敌方营级轻装甲部队,压制和对抗敌方营级重装甲部队,能够在面对敌方团级单位的时候固守要点,掩护后方部队展开。此外,能够及时将战场信息向上级指挥所(集团军和旅级)汇报,同时为后方合成营加入战场提供战场情报。
根据这些任务要求,侦察营的装备要求为:第一要点就是必须有足够的侦察装备和能够融合进整个体系的通信指挥和数据链系统(太高大上的名词不会,理解这个意思就行);第二,侦察营的装备要拥有比较强的机动性,能够进入一些重装部队不能通过或者不能高速通过的地段,这样才能完成必要的侦察任务,在和敌方优势单位对抗的时候,能够保持接触距离,必要时能够脱离战场;第三,为了达到前述作战要求,装备(特别是坦克和突击车)的火力必须能够对抗敌方轻型和中型装甲目标(重型目标留给后方支援火力和陆航空军单位)。个人构想的装备:装甲猛士、新轻坦、轮式坦克、04系列步战车和120迫榴炮,另外配属无人机和战场监视雷达。
在合成营作战任务方面,几个合成营的主要任务为:在侦察营的情报支援和掩护下,迅速完成战场机动,以比较理想的队形相互配合,在旅级和集团军级等支援火力下,与敌团级单位接战。为达此目的,合成营的装备要求为:在强调通信和数据链的同时,对于侦察能力要求降低;合成营的装甲车辆应该在火力和装甲方面不次于侦察营,机动能力要求适当降低。对于此类的装备构想,个人认为要和侦察营的装备相对应。原则上,合成营和侦察营装备保证前述要求的情况下(合成营火力和装备更强,侦察营机动和侦察搜索能力更强)尽量统一;各个部队按照轮式和履带、高原和平原,丛林和丘陵的不同作战要求,搭配装备;装甲部队侦察营适当编入一定具有快速机动能力,适应范围广的轮式车辆作为补充;
只提几个大的原则:
北方部队以99A、04A、120迫榴炮为主;讲究快速反应的部队以大八轮系列、未来可能有的新六轮;新疆和西藏以高原作战为主的部队以新轻坦和步战为主;西南山地作战的部队装备装甲猛士的比例提高,配属部分中轻型装甲车辆。
4.总结
个人认为已经来到眼前的新一次陆军战法改革,首要的特征就是以信息化为纽带,将各个作战单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战斗力的计算不再是单一一辆坦克的火力防御和机动的比拼,而是考虑每个作战单元在整个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发挥整个体系的最大效用为前提,来考虑对单一作战单元的性能要求。仍然沉溺于坦克对坦克,比拼装甲厚度和穿甲深度的思想,个人认为已经有些过时了。
具体而言,装备于坦克、步战车和轮式坦克的直瞄火炮适当降低了对于毁伤敌方重装甲目标的要求——这就弥补了直瞄火炮威力和射程相对间瞄火炮的不足;不再要求己方装甲部队与对方装甲部队硬碰硬,而是保持一个2公里以上的接触距离,适当降低了对于装甲车辆的防御要求,通过不同的防御组件,使用更加灵活——解决了防御能力上限的死结;后方的间瞄火炮(155、122、火箭炮)获得了前方侦察营和合成营及时的侦察搜索+引导指示功能——更好的发挥了自身威力大,射程远的优势,弥补了反应速度慢的劣势;末敏弹、反坦克导弹、简易制导组件和激光制导炮弹的出现和运用——让后方威力大,射程远的间瞄火炮具有了空前的精度。简单说来:以威力大,射程远的间瞄火炮为主要打击手段;以前方装甲部队作为新一代的前观;通过拉开距离和适当的装甲厚度,解决防御;以合理降低直瞄火炮和装甲厚度为前提,提个机动能力;最终以信息化改革统筹这一切
综上所述,以信息化为纽带的改革,让陆军的各个兵种开始真正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战场上了。

轩辕天行 发表于 2016-1-26 14:10
3.为了达到这一战法的要求,旅级单位任务划分和各自装备特点
如前所述,旅级部队的战斗编组主要有前方的侦 ...


不懂编制,但楼主这么用心的好文章是要顶一下的。
为什么不能把每个战斗营都按楼主设想的侦察营组建?
个人觉得信息化下每个合成营都应该是楼主设想的兼顾侦察营与战斗营的做战单元。陆军部队,尤其是机械化旅的主要任务应该接敌,收集信息,清场。
轩辕天行 发表于 2016-1-26 14:10
3.为了达到这一战法的要求,旅级单位任务划分和各自装备特点
如前所述,旅级部队的战斗编组主要有前方的侦 ...


不懂编制,但楼主这么用心的好文章是要顶一下的。
为什么不能把每个战斗营都按楼主设想的侦察营组建?
个人觉得信息化下每个合成营都应该是楼主设想的兼顾侦察营与战斗营的做战单元。陆军部队,尤其是机械化旅的主要任务应该接敌,收集信息,清场。
  问一句:信息化,要多少带宽?现在的通讯可以保证吗?怎么保证某个节点没有给敌方渗入了?
首先向楼主致敬,多数观点,尤其是最后强调体系对抗观点我极其认同!
但我想说
1 楼主把我方作为优势方考虑,而没有当作旗鼓相当或者劣势方考虑。
2 有许多人把远程火力打击看作信息化战争的标准模式,但是真正实战的打击精度、打击效果和打击成本却考虑的不理想。就算不计成本,那后勤保证规模也将十分的庞大而脆弱,在非线性战场更需要独立作战能力更强的作战营进行掩护和支援。
3 许多人把坦克步战车为主的合成作战营作为存近战肉搏装备,其实合成营也有自身的远程火力(炮连)和中程火力(坦克连),也需要前沿侦察,后续展开的方式,并不是一字排开,
4 还有要是信息化带来了战场透明优势 ,完全没有必要召唤远程火力了,直接作战部队快速机动到敌方的软肋,打击对方的后勤,火力支援系统,或者从侧后袭击对方的直接作战部队。如此效率会比呼叫远程火力更直接有效。
5 多数人的想法还是停留在利用远程火力消灭对方最有威胁的坦克,战车和固定防御点的思想,这才是真正的传统机械化对称战争的思想。
我再次强调,战斗得最佳方式是避实击虚,致人而不至于人。

以上情况不考虑我方失去信息能力,甚至基本通信能力,实际作战更不可能是单向透明哦!
因此就战斗旅本身而言,我认为除去侦察营外,独立作战能力更强的合成营至少需要4个,我军实际上是5个或者6个作战营。

最后我想说,我们无论是作战旅还是作战师,都要考虑到最极端的情况进行合理的编制分组,因为我们的对手是体系和装备更加先进的霉菌和战斗意志和装备都不差的日军(或者韩、俄),以及以分散对集中的越军,就算印军也不可掉以轻心。
文成水 发表于 2016-1-26 17:34
不懂编制,但楼主这么用心的好文章是要顶一下的。
为什么不能把每个战斗营都按楼主设想的侦察营组建?
...
如果能这样当然好,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第一个问题就是经费问题,这些侦察探测装备都不是什么便宜货啊。而且目前和之后一个时期,经费还是向海空军倾斜的,所以陆军能分到多少还不好说。所以整个装备还不能那么任性
第二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员。侦察营的人员可不是一般的士兵。这些部队往往都是最先接敌的,很有可能面对伏击或者优势敌军的攻击。所以这些部队的士兵不但要有中等以上甚至优秀的作战素质,而且要求这些部队的指挥员不但能够随机应变,指挥部队,还要及时清楚的判明敌情,为之后的指挥决策提供帮助。再有就是这些部队的士兵不但是战斗员,而且也是这些侦察技术装备的使用者和维护者,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综上,这支部队的人员应该是精锐,甚至是精锐中的精锐,不但能战斗,还要能指挥,能操作先进的技术装备,还要统一在一个战斗营中。这个对人员的要求太高了,不是随便就能组织起来的,能凑一个营就很不错啦
zmic777 发表于 2016-1-27 09:26
问一句:信息化,要多少带宽?现在的通讯可以保证吗?怎么保证某个节点没有给敌方渗入了?
关于带宽和通信的问题,空口无凭,也不能冒着泄密的风险乱说
但是提示一下,最近陆版有一个关于弹药的帖子,如果仔细看看,就能知道个大概了
我不敢说是行家,但是从那个新闻里面还是看到点东西出来的。
至于说某个节点的渗入问题,只要是信息化系统都会有这个风险,但是不能因为有风险,所以我们就不发展信息化了嘛。不能因噎废食。
至于保密的问题,之前也有八股文的照片提供了方法,有心的话可以去找找看。记得之前科罗廖夫的微博还有写过这个问题。
轩辕天行 发表于 2016-1-27 13:12
关于带宽和通信的问题,空口无凭,也不能冒着泄密的风险乱说
但是提示一下,最近陆版有一个关于弹药的帖 ...
  我的意思是一个通讯系统就那么多带宽,你有多少节点要使用?无线通讯都是共享带宽的,不是点对点的。就好像手机上网一样,一个蜂窝小区上网的手机多了,速率就掉了
太克 发表于 2016-1-27 11:27
首先向楼主致敬,多数观点,尤其是最后强调体系对抗观点我极其认同!
但我想说
1 楼主把我方 ...
前面几个观点都很同意,所以说几个不太一样的看法
我军旅级战斗营确实有5、6个,但是如果战时编组合成营,估计就不能单看这个数量了
合成营的要点在于能够因时因地因敌的不同,能够自由组合,所以这个合成营的数量依靠平时编组数量来确定是不太合适的。
至于召唤火力打击的问题,个人认为还是需要的。能够迂回包抄,以己之强击敌之短当然最好。但是在现代战争中,即便是对等,甚至是稍劣的对手都能组成连贯的战线,保证重要地段和主要阵地的通信能力。以合成营规模的偷袭作战可能性不大。所以现在敌后奇袭斩首一般都是通过特战分队进行,而且这个特战分队的斩首作战也不是以往的斩首行动了。而且合成营在体系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后方、陆航和空军火力的前观和引导,还有就是搜索定位地方的侦察兵。贸然实施穿插偷袭,往往会让自己陷于地方的包围之中,蒙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而且,旅级单位的持续作战能力不强。所以能够用自己整体的火力去打击和消耗敌人的话,还是依靠整体的作战能力。
最后就是假想情况的问题,我只能说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这套作战体系,估计整个星球上能和我们打平手的基本没有。能让我们处于劣势的对手,只有一个。但是如果和这个优势对手对战,要考虑的就是海空天电的各种对比和协同,还要加上作战地域,战争规模,开始时间,准备时间等等一系列因素。这些实在不是我能写的内容了。所以我只能写一下这个战术的整体流程和主要思想,至于其他的东西,我就力不胜任了
zmic777 发表于 2016-1-27 13:19
我的意思是一个通讯系统就那么多带宽,你有多少节点要使用?无线通讯都是共享带宽的,不是点对点的。就 ...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不是说了嘛,坛子里就有那个帖子,相关的消息也很多。
仔细研究一下就能看出点东西了。
与其空对空的提问题,不如仔细去看看这些八股文,有时候还是能收获挺多有意思的东西的
个人构想的装备:装甲猛士、新轻坦、轮式坦克、04系列步战车和120迫榴炮,另外配属无人机和战场监视雷达。

。。。。。。
你不觉得太庞杂了?你这个侦查营,有坦克连,步兵战车连,轻装甲步兵连,迫榴炮连,无人机连,仪侦连,至少六个连十多个专业?

取消掉侦察兵的正面对抗能力。

一个飞行侦查连(无人机)

两个装甲侦查连(步战侦查型)

一个步兵侦查连(有猛士装甲车)

一个仪器侦查连

这就够了。

弱的敌人,侦查型步战上的反坦克导弹和机关炮解决。

硬的敌人,呼唤支援战机,旅属火炮压制,后方合成营上来打。

不能养成个侦察兵打硬仗的毛病。美的游骑兵并不完全适合我们。
回帖表示对楼主辛勤劳动的肯定
天刑 发表于 2016-1-27 14:04
个人构想的装备:装甲猛士、新轻坦、轮式坦克、04系列步战车和120迫榴炮,另外配属无人机和战场监视雷达。
...
这个····是我表达有问题
这些装备是一个装备的总和,不同类型的侦察营肯定是选取几种装备就好了,当然不能全部都要啦
比如分装甲旅的侦察营,轻机械化旅的侦察营之类的,选取合适自己部队的装备就好
具体来说,一个装备猛士的连,一个坦克连(根据所属部队的类型,选用轻坦和轮式坦克之一),另外两个装备轮式步战或者04步战的装甲连。无人机、战场监视雷达和其他侦察设备都是配属在猛士连和步战连的车上,不再单独编成一个连。
所以其实和你的想法差不多。这些部队当然不是和对方刚正面,太浪费太可惜了。
这个····是我表达有问题
这些装备是一个装备的总和,不同类型的侦察营肯定是选取几种装备就好了,当 ...
那取消坦克连就好。

坦克有效射程近,也没什么空间加装侦查仪器。等他发现敌人,已经是2000米近战撤不下来了。

步战有导弹保持距离,有大量空间加装仪器,可以多来点儿。
文成水 发表于 2016-1-26 17:34
不懂编制,但楼主这么用心的好文章是要顶一下的。
为什么不能把每个战斗营都按楼主设想的侦察营组建?
...
http://lt.cjdby.net/thread-2128692-1-2.html

基于侦察打击一体化概念的合成营与战斗旅
天刑 发表于 2016-1-27 14:47
那取消坦克连就好。

坦克有效射程近,也没什么空间加装侦查仪器。等他发现敌人,已经是2000米近战撤不 ...
这个看个人想法吧,我觉得侦察营跑在最前面,还是有点坦克,在遇到伏击或者其他必要的时候有个能抗比较保险。坦克就是个保镖的角色,主要的还是步战和猛士担纲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6-1-27 14:48
http://lt.cjdby.net/thread-2128692-1-2.html

基于侦察打击一体化概念的合成营与战斗旅
之前就在这个帖子里面回了,这个编制里面210+的坦克和步战
和我们目前的旅级单位差的比较大,恐怕不合适我们现在的情况
http://lt.cjdby.net/thread-2128692-1-2.html

基于侦察打击一体化概念的合成营与战斗旅
这东西别说我军,对美军来说都是未来的将来。

目前阶段我们能把旅属侦查营搞出来就不错了,至于侦查力量进一步合成到战斗营,遥遥无期。
这个看个人想法吧,我觉得侦察营跑在最前面,还是有点坦克,在遇到伏击或者其他必要的时候有个能抗比较保 ...
个人意见吧。主要觉得侦查营已经合成兵种和专业太多了,再把坦克加进去,这个营长真得十项全能,不好选了
轩辕天行 发表于 2016-1-27 13:26
前面几个观点都很同意,所以说几个不太一样的看法
我军旅级战斗营确实有5、6个,但是如果战时编组合成营 ...
关于合成营的编制,我的观点是战时的临时编组比固定的要有好处,我可能说的不清楚,我把合成营和编制营一起说了,我说的5、6个营不是合成营,只是编制营。
另外我说的攻击弱点不是偷袭,而是根据对方防线的薄弱点进攻后的纵深进行。具体点吧,比如陆军远程火力。
第一 直升机的攻击范围和机动性固然比装甲部队有优势,但是它的致命缺点是防御力差,如果和坦克正面对抗,它的性价比不高。其实陆航的打法不是正面进攻,而是突袭或者伏击。
第二 远程炮兵固然有火力和射程优势,但是毕竟是间接攻击,即使有末敏弹,地面装甲部队的防御方法也很多,比如机动、掩体、干扰等。所以整体的打击效果并不一定很好。况且如何判断前沿指示的目标是真还是假的呢? 还有,一旦远程炮兵进行火力打击,则远程炮兵阵地就会暴露,这时候会招到对方空中打击或者火力反击,这个时候炮兵阵地必须要转移,而远程火力的持续性不能保证。
我想说,远程火力打击可以击伤对方,但是不能消灭对方,如果火力打击不及时或者不持续,则对方的损失会很小的。这个时候还要装甲和步兵的一线作战部队接触攻击,在没有时空穿梭技术前,迂回包围侧击还是最有效的战术手段。

我非常赞同的观点是合成营作为侦打一体的观点,只不过用什么方式打应当视情况而定,但合成营自己能迅速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自己解决,当合成营遇到强敌时,可以呼唤远程火力。其实以前的战争我们都是这么做的啊,只是受装备和通信条件限制吗。

轩辕天行 发表于 2016-1-27 14:58
之前就在这个帖子里面回了,这个编制里面210+的坦克和步战
和我们目前的旅级单位差的比较大,恐怕不合适 ...
坦克步战车的数量与现在相比差的不远。真正有差别的,是基层分队的战术技能和车辆的装备性能。
天刑 发表于 2016-1-27 15:09
个人意见吧。主要觉得侦查营已经合成兵种和专业太多了,再把坦克加进去,这个营长真得十项全能,不好选了
确实······
所以前面回复别人的时候我也说过这东西能在旅一级搞一个就好难了
要不······平时不编制,战时配属一个坦克连给侦察营?
确实······
所以前面回复别人的时候我也说过这东西能在旅一级搞一个就好难了
要不······平 ...
那个可以随时加强。

你临时调一个坦克营过去我都没意见。
太克 发表于 2016-1-27 15:46
关于合成营的编制,我的观点是战时的临时编组比固定的要有好处,我可能说的不清楚,我把合成营和编制营一 ...
想依靠远程火力彻底吃掉对方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侦察营后面的几个合成营要有更强的攻坚能力。
远程火力的主要任务是不停的消耗对方,直到把对方打残,为后面合成营之类的单位提供支援。所以我们还是要有99之类能够攻坚的重装备。
攻击薄弱之处,是获得胜利的重要方法。在保持进攻速度和保证自己较小的伤亡以便于纵深攻击的时候,后方火力的支援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毕竟只是依靠前方的火力啃,实在太慢了。
之前我们遇到强敌时,呼唤火力打击确实存在。
但是现在“呼唤”这个词已经不合适了,应该是“引导”。
由呼唤到引导,个人认为,这个是个革命性的变化。
天刑 发表于 2016-1-27 15:08
这东西别说我军,对美军来说都是未来的将来。

目前阶段我们能把旅属侦查营搞出来就不错了,至于侦查力 ...
我们陆军现在感觉还在机械化和信息化的路上补课呢,现在就追着美军未来的想法,确实有点太早了
确实······
所以前面回复别人的时候我也说过这东西能在旅一级搞一个就好难了
要不······平 ...
现有62坦124步的六营制机步旅,可以这样改:

挑出一个最牛的营长,带两个装步连,加装侦查仪器,然后合并旅属侦查连,无人机连,组成新的侦查营。

剩下的62坦104步战,可以编成四个合成营:

两个10坦31步的合成营
两个21坦21步的合成营。

四个营各有一个炮连。

这样六个兵种营部,解决了五个。剩下一个去旅部营就行。

基层干部一个不少。还要加强大量参谋什么的。
天刑 发表于 2016-1-27 16:11
那个可以随时加强。

你临时调一个坦克营过去我都没意见。
也是····
但是一般的坦克不知道能不能跟得上侦察营的节奏啊
我们陆军现在感觉还在机械化和信息化的路上补课呢,现在就追着美军未来的想法,确实有点太早了
那本来就不现实。盲目学美国不考虑现实是不行的。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6-1-27 16:05
坦克步战车的数量与现在相比差的不远。真正有差别的,是基层分队的战术技能和车辆的装备性能。
现在的数量大概在62+124这个级别吧
还是增加了不少的。而且把合成营往侦察营的方向改
不但是经费的问题,估计人才的问题都是捉襟见肘了吧?这个想法和我们现在还是差的有点远啊
也是····
但是一般的坦克不知道能不能跟得上侦察营的节奏啊
临时加强的部队不是跟上节奏的,是啃骨头的。

其实你直接让一个合成营跟后面更好
天刑 发表于 2016-1-27 16:17
现有62坦124步的六营制机步旅,可以这样改:

挑出一个最牛的营长,带两个装步连,加装侦查仪器,然后 ...
如何改倒是其次
关键是这些人才不好找,而且培养选拔和未来侦察营长的提升都要考虑一下
侦察营长的要求有点高啊。
124坦62步的六营制装甲旅,可以这样改:

挑出一个最牛的营长,带两个装步连,加装侦查仪器,然后合并旅属侦查连,无人机连,组成新的侦查营。

剩下的124坦42步战,可以编成四个合成营:

四个31坦10步的合成营(坦克营加强一个装步连)

四个营各有一个炮连。

这样六个兵种营部,解决了五个。剩下一个去旅部营就行。
天刑 发表于 2016-1-27 16:21
临时加强的部队不是跟上节奏的,是啃骨头的。

其实你直接让一个合成营跟后面更好
我是担心侦察营虽然侦查搜索能力强,但是万一有个什么闪失,遇到别人伏击就亏大了
主要是有个关键时刻挡刀的保镖和掩护后方机动展开的肉盾。
至于啃骨头,倒是后面的几个合成营都能帮忙
如何改倒是其次
关键是这些人才不好找,而且培养选拔和未来侦察营长的提升都要考虑一下
侦察营长的要求 ...
多学很多专业。这个营长要求太高,应该是副团级。
天刑 发表于 2016-1-27 16:26
多学很多专业。这个营长要求太高,应该是副团级。
要不····旅参谋长去委屈一下?
我是担心侦察营虽然侦查搜索能力强,但是万一有个什么闪失,遇到别人伏击就亏大了
主要是有个关键时刻挡 ...
有无人机战场雷达大批侦查设备,还能被人伏击的侦查营,还是死了好。
不然全旅早晚给它坑死。

天刑 发表于 2016-1-27 16:27
有无人机战场雷达大批侦查设备,还能被人伏击的侦查营,还是死了好。
不然全旅早晚给它坑死。
以防万一嘛,毕竟这是整个旅的心头肉了吧
能多保险一点还是不错的
要不····旅参谋长去委屈一下?
战时去加强指挥是可以的。平时不要。

这就是人才储备库啊。

旅部出了问题,后方旅炮团负责,前方这个侦查营部就得接替了。

战斗营长选侦查营长,侦查营长升旅参谋长,然后升正负旅长。。。。这个人才晋升渠道就通了。

可以考虑旅里面除了旅部,和炮团部,加上旅部营、侦查营、后勤营三个副团级单位,合成营四个营级单位。

这样可以把四分之三的营级干部升到副团,最大限度保留中下级军官。
天刑 发表于 2016-1-27 16:34
战时去加强指挥是可以的。平时不要。

这就是人才储备库啊。
是啊,如果能走通,确实是一个未来指挥员的储备库啊
但是有个问题,侦察营只有一个,参谋长和正副旅长的位子多
战斗营选侦察营长,侦察营长优先升参谋长和副旅长
战斗营长的路子有点窄,侦察营的路子宽。战斗营长的压力大啊


侦察营:
坦克连、装步连、装侦连、仪侦连、保障连各一。
坦克连、装步连与其他步坦营装备一致。
装侦连使用装甲侦察车,仪侦连使用无人机。
作战时,各连以排为单位混合编组为3个合成侦察连,每连均包含坦克、装步、装侦、仪侦和保障排。
各合成侦察连可以在旅的正面及侧翼展开,根据任务需要和实际条件实施武装渗透、静默侦察或火力侦察。
当然,需要时亦可集中整个侦察营的兵力兵器实施高强度的火力侦察或常规作战。

此外,旅属反坦克连和炮兵连也可以按需配属给侦察营使用。

此种侦察营首先是全旅的眼睛,然后是隐秘的拳头。

侦察营:
坦克连、装步连、装侦连、仪侦连、保障连各一。
坦克连、装步连与其他步坦营装备一致。
装侦连使用装甲侦察车,仪侦连使用无人机。
作战时,各连以排为单位混合编组为3个合成侦察连,每连均包含坦克、装步、装侦、仪侦和保障排。
各合成侦察连可以在旅的正面及侧翼展开,根据任务需要和实际条件实施武装渗透、静默侦察或火力侦察。
当然,需要时亦可集中整个侦察营的兵力兵器实施高强度的火力侦察或常规作战。

此外,旅属反坦克连和炮兵连也可以按需配属给侦察营使用。

此种侦察营首先是全旅的眼睛,然后是隐秘的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