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的转型问题:有感于旅级部队建设、 装备更新和战法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59:23


军队是一种高度经验主义的单位,军队上一场战争中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到下一场战争中的战术战法

传统军事强国在上一场战争中的胜利,有时会为他们在下一场战争中埋下失败的种子,而失败的教训却反而显得无比宝贵。在这方面,法国吃亏是比较多的,美国、苏联也吃过这种亏。比如,法国使用马奇诺防线与前沿防御战略、将兵役制度缩减为1年、不集中使用坦克部队等表现,被后人评价为“军事思想落后”,这种看法并不公正。因为法国人深度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国民总动员。而在这场战争中,法国人学到的就是堑壕战、大规模的物质和生命的消耗的总体战。战争结束后,借助战功爬上军方顶层的将军们设计法国未来的战略战术,其结果就是通过前沿防御拒敌于国门之外、选择绥靖政策不参与会引起世界大战的外部战争、选择短服役期的义务兵役制以最大化提高可动员兵力、选择分散配置坦克于步兵部队以应对可能的堑壕战——就法国人而言,这是基于经验的理性选择。还有一个反证就是英法在二战结束后热衷于各类干涉战争,诸如希腊内战、苏伊士运河战争、印支战争,其实就是将绥靖政策逆反成“多米诺骨牌理论”。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他们认为如果不尽快对第三世界进行武装干涉,他们的旧秩序就会被砸的粉碎,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连续倒下一片。

德国人和俄国人在一战的惨败,换来的是旧军官阶层的瓦解、新军官的崛起和军事理论的创新。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图哈切夫斯基、巴顿都只是一战时的年轻将校,却为机械化战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强力支持;戴高乐身处战胜国之中,却饱受排挤压制,他的建立职业军和机械化兵团的主张被抛掷一旁。东线战争异常惨烈,为这两个国家检验新式的机械化运动战争提供了实验室。美军最初学习了法国人的建军思想,倾向于集中控制火力、兵力,打消耗战。但是在二战初期德国军事体系的强大威力之下,美国人也吸收了许多战场上的经验。比如美国空降兵的建设,受到了德国空降兵在克里特岛战役的影响。虽然希特勒不再打算把空降兵投入到如此庞大的战役之中,但是美国人却一直试图为空降兵找到一个独立的舞台。无论是诺曼底还是市场-花园行动,都是如此。但是,美国在二战胜利之后在朝鲜打个灰头土脸,道理很简单,朝鲜的农业经济形态和落后的交通设施不足以支撑战略轰炸和装甲突击行动。越南战争以美军在战术上的胜利和战略上的失败而告终。但这场战争的重要之处在于,它的经验一直影响到了美军今天的作战形态。我们今天在阿富汗、伊拉克看到的一切,其实跟50年前的越南战争并没有本质区别。今天美军在内线建立坚固防御的绿区、在外线钻山洞打圣战者、沿交通线设置支撑点,跟越南时的军事基地+SOG+堡垒村别无二致。

在正规战争方面,美国的重要理论创新是“空地一体战”理论。但是这个理论并没有在欧洲平原战场获得检验,而是在海湾战争拿萨达姆练了手。我们后来评价认为美军赢得顺风顺水,但是美军自己却不这么看。例如,海湾战争中由于C一141运输机的运力严重不足,轻装的82空降师的战备值班旅用了7天、全师用了1个月零两天才全部部署到位。如果不是萨达姆一直到开战前都不相信多国部队真的会动手,换上其他任何一个传统军事强国,都有可能在重装部队赶来前先手消灭82空降师,这样就算最终战败也不至于这么难看。因此,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在自己失败的战略机动问题上思考解决办法。但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那就是把重装部队机动力贫弱的底裤都扒下来了,典型案例就是原定在战争中唱主角的“鹰特遣队”在战争结束都没赶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在1999年宣布抽调两个旅建立“斯特赖克”部队,即SBCT。这个斯特赖克旅装备轮式装甲战斗车辆,比重型部队要轻,可以迅速地实用战略、战术运输机进行远程空运;比步兵部队要重,在空军、海军的火力支援下可以支撑对敌人重装部队的抵抗,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这样,以SBCT为过渡,原计划是在2018年换装FCS系统,实现信息化平台大换血。然而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断了这一进程。美国为了这两场战争投入的经费占据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冷战时期对NASA的投入比重。一大批为了常规战争准备的项目,例如科曼奇直升机、十字军火炮、新一代主战坦克、EFV远征战车都被砍掉,而反地雷伏击车却大行其道。

对于解放军来说,美军为信息化陆军转型探索出来了一条道路,但是又在反面证明一个军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深陷入某种类型的战争不能自拔,就会干扰其最为关键的新时代军事体系革新的路线。在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美军的教训比比皆是。现在解放军应当着手的,就是努力发展自己的FCS系统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和联合火力战的需求,但是应当汲取美国陆军对于性能--经费过于苛刻要求的教训。他们砍掉的项目,不正是我国所需要的吗?我们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一套统一的规划和路线图之下,分类型发展战斗模块,以此来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

解决战场问题的思路其实没有多大差别,技术路线也终归会回到统一,这就是战场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看到解放军许多新型装备都有美军的影子,这并不奇怪。99A固然先进,而第四代主战坦克更加值得期待;师改旅的进程不可避免,而营级司令部与合成营的建设同样也是必由之路;即便我们未来可能需要打治安战,但可以交给武警来完成,避免对正规陆军建设的影响。无论是走哪条道路,只要人类社会的基本技术框架没有发生变革,终究会回到较为类似的解决方案之上。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持续的投入,更需要对旧时代战场经验的“扬弃”:正如恩格斯所提出的:“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兴起--衰落--再兴起的过程,许多现代技术在古代社会已经出现了背景性因素,但是在反复的发明--失落--再发明过程中往复出现,直到近代以来随着印刷术、造纸术、科学院、科技期刊、报章书籍和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制度的兴起,才较为固定下来。但是我们现有的许多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失去许多旧技术。旧技术的效率不如新技术,而新技术导致了高度的同一性。上世纪60年代大量进行的探索性科研,例如超高速飞机、隐形飞行器、航天飞机、探月工程、大型计算机,直至今天仍然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今天的投资更加稳健,或者说缺乏魄力。军事技术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解决战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趋于一致化。那么未来的战场结局恐怕就要取决于哪个国家能够有足够的资源把技术网络铺展开来,涵盖尽可能广的领域,然后力图打击对手。但是如果双方的实力接近,就只能依靠战略与战术的技艺来赢得胜利了。


军队是一种高度经验主义的单位,军队上一场战争中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到下一场战争中的战术战法

传统军事强国在上一场战争中的胜利,有时会为他们在下一场战争中埋下失败的种子,而失败的教训却反而显得无比宝贵。在这方面,法国吃亏是比较多的,美国、苏联也吃过这种亏。比如,法国使用马奇诺防线与前沿防御战略、将兵役制度缩减为1年、不集中使用坦克部队等表现,被后人评价为“军事思想落后”,这种看法并不公正。因为法国人深度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国民总动员。而在这场战争中,法国人学到的就是堑壕战、大规模的物质和生命的消耗的总体战。战争结束后,借助战功爬上军方顶层的将军们设计法国未来的战略战术,其结果就是通过前沿防御拒敌于国门之外、选择绥靖政策不参与会引起世界大战的外部战争、选择短服役期的义务兵役制以最大化提高可动员兵力、选择分散配置坦克于步兵部队以应对可能的堑壕战——就法国人而言,这是基于经验的理性选择。还有一个反证就是英法在二战结束后热衷于各类干涉战争,诸如希腊内战、苏伊士运河战争、印支战争,其实就是将绥靖政策逆反成“多米诺骨牌理论”。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他们认为如果不尽快对第三世界进行武装干涉,他们的旧秩序就会被砸的粉碎,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连续倒下一片。

德国人和俄国人在一战的惨败,换来的是旧军官阶层的瓦解、新军官的崛起和军事理论的创新。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图哈切夫斯基、巴顿都只是一战时的年轻将校,却为机械化战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强力支持;戴高乐身处战胜国之中,却饱受排挤压制,他的建立职业军和机械化兵团的主张被抛掷一旁。东线战争异常惨烈,为这两个国家检验新式的机械化运动战争提供了实验室。美军最初学习了法国人的建军思想,倾向于集中控制火力、兵力,打消耗战。但是在二战初期德国军事体系的强大威力之下,美国人也吸收了许多战场上的经验。比如美国空降兵的建设,受到了德国空降兵在克里特岛战役的影响。虽然希特勒不再打算把空降兵投入到如此庞大的战役之中,但是美国人却一直试图为空降兵找到一个独立的舞台。无论是诺曼底还是市场-花园行动,都是如此。但是,美国在二战胜利之后在朝鲜打个灰头土脸,道理很简单,朝鲜的农业经济形态和落后的交通设施不足以支撑战略轰炸和装甲突击行动。越南战争以美军在战术上的胜利和战略上的失败而告终。但这场战争的重要之处在于,它的经验一直影响到了美军今天的作战形态。我们今天在阿富汗、伊拉克看到的一切,其实跟50年前的越南战争并没有本质区别。今天美军在内线建立坚固防御的绿区、在外线钻山洞打圣战者、沿交通线设置支撑点,跟越南时的军事基地+SOG+堡垒村别无二致。

在正规战争方面,美国的重要理论创新是“空地一体战”理论。但是这个理论并没有在欧洲平原战场获得检验,而是在海湾战争拿萨达姆练了手。我们后来评价认为美军赢得顺风顺水,但是美军自己却不这么看。例如,海湾战争中由于C一141运输机的运力严重不足,轻装的82空降师的战备值班旅用了7天、全师用了1个月零两天才全部部署到位。如果不是萨达姆一直到开战前都不相信多国部队真的会动手,换上其他任何一个传统军事强国,都有可能在重装部队赶来前先手消灭82空降师,这样就算最终战败也不至于这么难看。因此,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在自己失败的战略机动问题上思考解决办法。但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那就是把重装部队机动力贫弱的底裤都扒下来了,典型案例就是原定在战争中唱主角的“鹰特遣队”在战争结束都没赶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在1999年宣布抽调两个旅建立“斯特赖克”部队,即SBCT。这个斯特赖克旅装备轮式装甲战斗车辆,比重型部队要轻,可以迅速地实用战略、战术运输机进行远程空运;比步兵部队要重,在空军、海军的火力支援下可以支撑对敌人重装部队的抵抗,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这样,以SBCT为过渡,原计划是在2018年换装FCS系统,实现信息化平台大换血。然而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断了这一进程。美国为了这两场战争投入的经费占据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冷战时期对NASA的投入比重。一大批为了常规战争准备的项目,例如科曼奇直升机、十字军火炮、新一代主战坦克、EFV远征战车都被砍掉,而反地雷伏击车却大行其道。

对于解放军来说,美军为信息化陆军转型探索出来了一条道路,但是又在反面证明一个军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深陷入某种类型的战争不能自拔,就会干扰其最为关键的新时代军事体系革新的路线。在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美军的教训比比皆是。现在解放军应当着手的,就是努力发展自己的FCS系统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和联合火力战的需求,但是应当汲取美国陆军对于性能--经费过于苛刻要求的教训。他们砍掉的项目,不正是我国所需要的吗?我们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一套统一的规划和路线图之下,分类型发展战斗模块,以此来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

解决战场问题的思路其实没有多大差别,技术路线也终归会回到统一,这就是战场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看到解放军许多新型装备都有美军的影子,这并不奇怪。99A固然先进,而第四代主战坦克更加值得期待;师改旅的进程不可避免,而营级司令部与合成营的建设同样也是必由之路;即便我们未来可能需要打治安战,但可以交给武警来完成,避免对正规陆军建设的影响。无论是走哪条道路,只要人类社会的基本技术框架没有发生变革,终究会回到较为类似的解决方案之上。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持续的投入,更需要对旧时代战场经验的“扬弃”:正如恩格斯所提出的:“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兴起--衰落--再兴起的过程,许多现代技术在古代社会已经出现了背景性因素,但是在反复的发明--失落--再发明过程中往复出现,直到近代以来随着印刷术、造纸术、科学院、科技期刊、报章书籍和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制度的兴起,才较为固定下来。但是我们现有的许多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失去许多旧技术。旧技术的效率不如新技术,而新技术导致了高度的同一性。上世纪60年代大量进行的探索性科研,例如超高速飞机、隐形飞行器、航天飞机、探月工程、大型计算机,直至今天仍然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今天的投资更加稳健,或者说缺乏魄力。军事技术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解决战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趋于一致化。那么未来的战场结局恐怕就要取决于哪个国家能够有足够的资源把技术网络铺展开来,涵盖尽可能广的领域,然后力图打击对手。但是如果双方的实力接近,就只能依靠战略与战术的技艺来赢得胜利了。
写得非常有深度,赞一个!
战役法疑似战法吧?
美军还是一支以二流国家正规军为主要作战对象的军队。海湾战争的对象要是苏军,肯定头破血流。美军但中国军队已经不是吴下阿蒙,SBCT收拾90 年代萨达姆非常有用,但面对现在的解放军收效有限。反之亦然,解放军对sbct也没啥好办法。解放军的难题也是中国的难题,国力不如,妄图在节点上实施突破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军仍应做好美粉,亦步亦趋,补不足,仗着中国的工业实力量美军也不敢进行军事冒险,最后用时间碾压美军。来自: Android客户端
sszzrr 发表于 2015-10-1 23:42
美军还是一支以二流国家正规军为 主要作战对象的军队。海湾战争的对象要是苏军,肯定头破血流。美军但中国 ...
是的,亦步亦趋最经济了。


信息化合成旅的代价十分高昂。以第四代主战坦克、新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作为班底,大量装备机器人、无人机、无人智能车和单兵战斗系统,那么就必须控制合成旅的总规模。例如,炮兵团可能被缩减为炮兵营,只编入3个155毫米加榴炮连、1个火箭炮连和1个多用途导弹连,前提是空军和陆航作战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而旅属防空营合并入军属防空旅,编为2个中程防空导弹营、2个野战防空导弹营、2个自行高炮营,然后根据战术需要进行编组分配。未来防空作战是网络化的统一防御,因此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分布部署。伴随防空只是作为末端防御的组成部分,可以根据部队的区域位置和威胁程度把高炮、导弹分配下去。

假如编制25个重型合成旅、15个中型合成旅和12个轻步兵旅,总计52个旅级战斗队,就可以满足13个合成军的需求,总体装备费用可以控制在400亿美元以内,相当于50艘052D型驱逐舰的造价。由此可见陆军全面换装的代价之高昂。合成军除了旅级战斗队之外,还需要炮兵、防空和陆航单位,各自编入1个旅。炮兵旅使用新型箱式通用发射模块的火箭炮,每个旅3个营,每个营12门火炮,总计36门。13个炮兵旅需要468门新型火箭炮。陆航旅编入48架武装/侦察直升机、54架运输/通用直升机、10架特种直升机,13个陆航旅需要1400多架直升机。 这样规模的编成,至少还是我国负担的起的。



信息化合成旅的代价十分高昂。以第四代主战坦克、新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作为班底,大量装备机器人、无人机、无人智能车和单兵战斗系统,那么就必须控制合成旅的总规模。例如,炮兵团可能被缩减为炮兵营,只编入3个155毫米加榴炮连、1个火箭炮连和1个多用途导弹连,前提是空军和陆航作战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而旅属防空营合并入军属防空旅,编为2个中程防空导弹营、2个野战防空导弹营、2个自行高炮营,然后根据战术需要进行编组分配。未来防空作战是网络化的统一防御,因此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分布部署。伴随防空只是作为末端防御的组成部分,可以根据部队的区域位置和威胁程度把高炮、导弹分配下去。

假如编制25个重型合成旅、15个中型合成旅和12个轻步兵旅,总计52个旅级战斗队,就可以满足13个合成军的需求,总体装备费用可以控制在400亿美元以内,相当于50艘052D型驱逐舰的造价。由此可见陆军全面换装的代价之高昂。合成军除了旅级战斗队之外,还需要炮兵、防空和陆航单位,各自编入1个旅。炮兵旅使用新型箱式通用发射模块的火箭炮,每个旅3个营,每个营12门火炮,总计36门。13个炮兵旅需要468门新型火箭炮。陆航旅编入48架武装/侦察直升机、54架运输/通用直升机、10架特种直升机,13个陆航旅需要1400多架直升机。 这样规模的编成,至少还是我国负担的起的。

368门远程火箭炮肯定是不够的。  考虑解决台湾问题,至少需要1000门远程火箭炮。
斯普鲁恩斯基 发表于 2015-10-1 23:21
战役法疑似战法吧?
战役法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术语,即筹划指挥战役的方法。 用一个概念矩阵来表示就比较清晰了:

战斗—— 战术  ——战术学
战役——战役法——战役学
战争—— 战略  ——战略学

战法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战术、战役法、战略都可以称之为战法。
368门远程火箭炮肯定是不够的。  考虑解决台湾问题,至少需要1000门远程火箭炮。
一万门300远火也解决不了台湾问题。
300火已经两年没有新单位列装了,远火爱好者醒醒吧。
楼主每次都是在引用一大堆高大上的理论之后给出一个奇葩的结论性内容,让我很想知道楼主您到底是怎么个逻辑思维结构。
starolf 发表于 2015-10-2 03:04
一万门300远火也解决不了台湾问题。
300火已经两年没有新单位列装了,远火爱好者醒醒吧。
300mm远火射程不够,我指的是370mm远火,射程350Km,覆盖全台湾。
300mm远火射程不够,我指的是370mm远火,射程350Km,覆盖全台湾。
国内落选拿出去骗钱回本的东西你不用想太多。
指望远火覆盖台湾的都是钱多到没地方烧想给共军捐款几十上百亿的

starolf 发表于 2015-10-2 11:01
国内落选拿出去骗钱回本的东西你不用想太多。
指望远火覆盖台湾的都是钱多到没地方烧想给共军捐款几十上 ...


1000门远火,8000发弹,差不多150亿人民币,为了解放台湾,兔爷还是消费得起的 ,少修一段高铁而已
starolf 发表于 2015-10-2 11:01
国内落选拿出去骗钱回本的东西你不用想太多。
指望远火覆盖台湾的都是钱多到没地方烧想给共军捐款几十上 ...


1000门远火,8000发弹,差不多150亿人民币,为了解放台湾,兔爷还是消费得起的 ,少修一段高铁而已
好有深度,佩服佩服。
1000门远火,8000发弹,差不多150亿人民币,为了解放台湾,兔爷还是消费得起的 ,少修一段高铁而已
原来只有弹要钱,车、人、配套都不要钱?
就8000发弹也想解放台湾?

远火作为跨海支援火力的性价比和效能烂得捡不起来。

最后,您愿意掏这笔钱么?
starolf 发表于 2015-10-2 12:19
原来只有弹要钱,车、人、配套都不要钱?
就8000发弹也想解放台湾?
150亿是全系统价格,已经包括车和配套。

性价比和效能差是哪里的研究结论?
150亿是全系统价格,已经包括车和配套。

性价比和效能差是哪里的研究结论?

痴人说梦,一发弹恐怕就不止200万
如果你对远火的和其他远程打击手段有基本认知的,就不会问这种问题
写的很有道理,其实看清自己的需求和自己能实现的目标,才是最难的。
starolf 发表于 2015-10-2 12:44
痴人说梦,一发弹恐怕就不止200万
如果你对远火的和其他远程打击手段有基本认知的,就不会问这种问题
拿不出研究结论,一切都凭你一张嘴,属于典型拍脑袋决策。
拿不出研究结论,一切都凭你一张嘴,属于典型拍脑袋决策。
呵呵,300火的70公里普通弹,单价75万。你这个射程200公里以上弹,必须上不比东风11差甚至更高级的制导系统才能保证精度,说单价200万都是轻的。

至于效费比。告诉你几个现实:玩火箭炮的祖师爷毛子从始至终都没装备超过龙卷风的什么远火,虽然现在穷得叮当响,却一直在更新短程弹道导弹和升级打击机。
玩远程火力打击玩得最顺手的美军,没装备任何远火,陆军战术导弹、神剑弹、武直、攻击机、多用途打击机、战斧、轰炸机却从来没停过。
最后,你做梦的对象共军,装备了大量的短程导弹又在大量装备武直,却从一开始就把300口径之上的远火给扔垃圾堆里了,现在甚至连300火都停止列装了。

呵呵,梦可以继续做,然而始终只是做梦。
starolf 发表于 2015-10-2 13:11
呵呵,300火的70公里普通弹,单价75万。你这个射程200公里以上弹,必须上不比东风11差甚至更高级的制导系 ...
原来是找爹党,什么装备都要找到个爹,没爹不舒服斯基。

350km远火是解决台湾问题定制的,别家没有不奇怪。

wpf000 发表于 2015-10-2 15:51
原来是找爹党,什么装备都要找到个爹,没爹不舒服斯基。

350km远火是解决台湾问题定制的,别家没有不 ...
那到目前为止PLA没有装备一型远火是不是意味着台湾问题是不指望解决了?
james_kennedy 发表于 2015-10-2 14:02
那到目前为止PLA没有装备一型远火是不是意味着台湾问题是不指望解决了?
不是。没有远火也能解决问题。但是有利器在手,解决问题能更加顺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wpf000 发表于 2015-10-2 16:07
不是。没有远火也能解决问题。但是有利器在手,解决问题能更加顺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什么远火是利器?和短程弹道导弹相比利在什么地方?
原来是找爹党,什么装备都要找到个爹,没爹不舒服斯基。

350km远火是解决台湾问题定制的,别家没有不 ...
哈哈哈,原来连中文都看不懂了。
对了,再遗憾的告诉乃,300火恰恰就是仿制龙卷风。

至于350公里远火,东风系列笑看畸形儿。
不是。没有远火也能解决问题。但是有利器在手,解决问题能更加顺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共军哪个部队装备了您的350公里远火
starolf 发表于 2015-10-2 14:12
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共军哪个部队装备了您的350公里远火
哪个部队装备350Km打击系统有必要告诉你么,你是谁? 参谋本部?
哪个部队装备350Km打击系统有必要告诉你么,你是谁? 参谋本部?
哈哈哈,继续做梦吧,我错了,不该叫醒你
starolf 发表于 2015-10-2 14:11
哈哈哈,原来连中文都看不懂了。
对了,再遗憾的告诉乃,300火恰恰就是仿制龙卷风。
妄想症么? 东风为什么要笑看350K远火? 东风系列总师告诉你的?
james_kennedy 发表于 2015-10-2 14:11
为什么远火是利器?和短程弹道导弹相比利在什么地方?
都会用。不是什么都能通吃。
妄想症么? 东风为什么要笑看350K远火? 东风系列总师告诉你的?
到底是谁在妄想,不是一目了然么?
wpf000 发表于 2015-10-2 01:37
战役法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术语,即筹划指挥战役的方法。 用一个概念矩阵来表示就比较清晰了:

战斗——  ...
受教了,谢谢。
wpf000 发表于 2015-10-2 01:37
战役法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术语,即筹划指挥战役的方法。 用一个概念矩阵来表示就比较清晰了:

战斗——  ...
真要想驾驭好战役学理论没有点哲学功底是不行的
信息化合成旅的代价十分高昂。以第四代主战坦克、新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作为班底,大量装备机器人、无人机 ...
学美国人把陆军变成空军地面指引部队的做法并不明智。我们的建军目标不是打非对称战争,因此指望着用殴打小朋友的方式以空制地并不明智。
看看昨天的观棋,我军的旅营制改革的路还长呢。。。
学美国人把陆军变成空军地面指引部队的做法并不明智。我们的建军目标不是打非对称战争,因此指望着用殴打 ...
打MD应该不行,不过打周围的小朋友应该行。呵呵
打MD应该不行,不过打周围的小朋友应该行。呵呵
打台湾打日本打菲律宾甚至打朝鲜打越南都绝不能排除美军介入的可能性,打印度对方空军三代机本身就不少。你想说的“小朋友”究竟指的是谁
打MD应该不行,不过打周围的小朋友应该行。呵呵
顺便原文也说了,美国人就是因为过度沉迷于“殴打小朋友”所以把陆军建设走到邪路上了。
改革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这样更加清晰一些。

我军的步兵分队与西方不同。科罗廖夫的博客里曾经把中美两军步兵分队做了一个对比,结果是差距很大。在《全世界火力最弱的步兵连队:说说解放军步兵连的独特武器编制》一文里谈到:”建国以来的几十年里,除了短暂时期和个别部队,绝大多数解放军的步兵部队在步兵连的编制内都从没有设过“枪炮排”或“火力排”。……解放军的步兵连,属于纯步兵,没有重机枪,也没有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更不可能有反坦克导弹。解放军的步兵连,最重的武器就是轻机枪和反坦克火箭,这两样都直接编入步兵班。……近两年,某些部队,如海军陆战队和野战军的摩托化部队,在步兵连编入2门60毫米迫击炮,但这并非普遍现象。解放军支援步兵连作战的轻炮兵和重机枪,都编在上级营属机枪连和炮兵连里面。在战时,用于临时加强各连队,通常机枪连和炮兵连的无后坐力炮排打散分配给各个步兵连,重点加强主攻连。迫击炮排则由营长亲自掌握,用于支援主要作战方向。…………在过去我军连骡马化都未实现的状态下,(重火力)不可能下方到步兵连,因为士兵扛不动,这就是我军采用营属机枪连,战时才分解下放的根本原因。“

军事是高度依赖经验主义的群体。在一种旧有制度体系下,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新型编制的好处,否则军队是不会轻易改变过去的习惯做法——即便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近年来,解放军陆军出现了许多新型步兵分队,诸如两栖装甲步兵连、特战连、高机动车突击连,空骑步兵连等等,一系列新战法、新编制的探索也在进行当中。火爆的朱日和演习,也为这种探索提供了检验的舞台。

在机械化、高机动化的基础上,步兵分队确实有条件加强其火力和设备。在步兵连增加一个火力排,编入反坦克导弹、迫击炮、榴弹发射器和重机枪,可以大大增强步兵分队的战斗力。但是,我军的装甲步兵班班长同时又是步战车的车长。班长要在车上指挥战斗,条件允许时再下车战斗。那么,步战车就要和步兵班组建立强大而密切的配合关系。因此,步兵班组势必要装备单兵信息系统,而在火力配备上强调与步战车的配合属性。我军的04式步战车和05式两栖步战车拥有强大的车载火力,因此装甲步兵分队可能就不再需要火力加强了。高机动突击车分队可以在突击车上装载反坦克导弹、榴弹发射器、23毫米链式机关炮等重火力,但是下车作战的步兵需要的重火力还是要更多一些,也许可以编制一个火力排;机降步兵分队主要依靠随身携带的火力作战,需要加强其火力配置,那么可能需要一个火力排。

在步兵分队改革的基础上,合成营的建设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营级单位过去只是上传下达的一个管理机构,设置非常简单,指挥能力也不是很强。作为高级战术分队的指挥员,步兵营长只是一个”大连长“。然而,在未来的战法和编制改革里,传统的五连制步兵营,其机枪连和炮兵连要么消失,要么会被下放为火力排,而营级机构的复杂化也成为另一方发展方向。

现代,我军营指挥所只有营长、教导员、副营长三人,而合成营训练和作战都需要7~8名指挥人员和参谋人员组建班子,才能做到应对自如,也就是说,未来的营长要像”小团长“那样指挥作战。例如,沈阳军区在合成营的试点单位里增加了1名参谋长和作战、侦察、信息、通信等4名参谋人员,增强了营级的组训施训和作战指挥能力。这种模式使得合成营能够在信息化战争中更好担当打击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作用,更加适应可能面对的非接触作战模式。营参谋长和参谋都是从优秀基层军官或旅机关参谋中选拔的,担负军官教学、训练监察、一线指导等多项职能。官兵分训中,他们拿出完备训练计划,统筹安排授课、考核,一举破解了基层军官训练质量不高甚至官兵“素质倒挂”的问题。 平时设作战值班室,战时建独立“中军帐”。营机关的诞生,使合成营逐渐由“接受指令型”向“研究、遂行任务型”转变,真正成为陆军基础作战单元http://lt.cjdby.net/thread-2016102-1-1.html

上述变革的结果就是要编制一个营司令部和直属分队,为营司令部配备指挥信息系统和装甲指挥车、装甲通信车、装备保障车等一系列基础平台。在直属分队里,可以编入通信排、侦察排、工化排、维修排、补给排和卫生排;战斗分队包括坦克连、装甲步兵连和迫榴炮连。在战时也可编入新的支援分队,包括高炮、工兵、维修、补给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