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军力远强于北宋,颠峰时期的蒙古军一样能横扫宋太祖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58:09
南宋军事体系远强于北宋,颠峰时期的蒙古军队如果遇到的是宋太祖或萧太后时期的宋辽军队一样能轻松横扫.
颠峰时期的蒙古军队是指13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代整编化的蒙古正规军刚刚经过成吉思汗时代长达十数年的高频度战争锻炼(在东西方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连续重创三个拥兵数十万又有着补充机制的帝国,获得这么大的战绩与锻炼),还没有像第二次西征远征欧洲时的蒙古军队那样因为战争压力的减少和入主中原而带来战斗力的明显滑坡---这种现象在阿骨打至宋金战争时期的金国军队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而13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蒙古这段时间显然没有上个世纪的金国那么大的战争压力,让它到了企图割让河南陕西以求和的地步.


先看北宋的兵种军制:“北宋以十人为数,枪手二、弩手六、弓手二”
“诸处马军每一都枪手,旗头共十三人,其八十余人并系弓箭手;步军每一都刀手八人,枪手一十六人,其七十余人并系弩手”
可见:居然有弩手比例达到步兵的四分之三,而无弓手的时候.如有弓手,投射兵的比例占了军队的80%,但弓手只占20%
众所周知:弩的特性是比火枪更容易训练和形成临战战斗力.然而进一步提高战斗力的空间通常较小.大部分为弩兵,少部分为弓兵只能说明一点:战斗力超过弩的弓手只能有少数人做到.

A:那么是不是北宋前期的弩水平很高,以至于取代了大部分其他兵种?显然不是.北宋前期的单兵多用普通踏张弩,像冷兵器吧扶摇苍穹网友这种弓弩爱好者,也只能做到挽200磅(一石五斗)的踏张弩至70厘米左右的拉距.就算古代弩拉距长一些,除了射速之外的其他性能也不会明显强于现代的追月225A之类的普通重型狩猎弩.
而南宋时期广泛使用神臂弩和克敌弩,拉力可以达到二石五斗,拉距58厘米左右,能以强弓或踏张弩的射速射出类似腰开弩初动能的箭支.

B:是不是弓弩仅仅是北宋前期军队的一种补充,主要还是靠近战格斗?也未必如此: 《武经总要》“凡教为阵,少者在前,长者在后,……长者持弓矢,短者持戈矛"
"相对弓弩训练,从目前所见文献分析,其他武器只是在弓弩训练之余才给予练习,而且这部分内容文献记载比较简单,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颁布“教法格”,“步射执弓、发矢、运手、举足、移步及马射,马上使蕃枪,马上野战格斗,步用标排,皆有法,凡千余言,使人人诵之。”但是语焉不详,无法探知其细。可能都是一些普通的击刺练习,这也应该与阵法训练融合在一起,需要在战阵内发挥各自威力。"《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三期
因此,不论在平时的训练上,还是在阵法的人员安排上,显然更加侧重为远程射击服务而不是近战肉博.


南宋时期,虽然有了更为优秀的弩箭,但弩兵所占比例却相比北宋时期下降了:至南宋时,军兵皆着重甲,以岳飞军为例,三万人中,战兵约两万余。“四分枪手,三分弓手,三分弩手”。骑兵以弓箭为重,弓马娴熟者另配小枪。在其他的一些记载上,长枪兵,弓兵,弩兵在南宋野战部队中也大致相当,各占三分之一.

可见:宋代后期因为军队训练水平和战斗力的提高,在拥有了神臂弩等优良弩箭的前提下弩兵所占比例减少了.南宋弓手考核与训练的一些记载:
淳熙间,诏中垛帘弓箭手一石二斗力十箭,弩手四石力八箭,依格进两秩,各赐钱百缗;弓箭手一石力十箭以上,弩手三石力八箭,各进两秩。诏中外诸军赏格亦如之。

绍熙二年,枢密院言:“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

可见,南宋中期,尽管宋金战争已经高一段落,但因为军事对峙关系部队训练水平还是有很大提升.以155磅的强弓连发10至12箭,这是当代包括深河在内的一些弓弩爱好者网友也难以做到的.

而且在兵种协同上也大为强化了: 南宋初年吴璘创制出一种有些类似古代欧洲罗马军队方阵的阵列,即“叠阵”。根据兵器射程远近,决定各兵种在战阵中位置的先后,打破了以往机械排序方式,将枪、弓、弩、神臂弓梯次配置,分番迭次地打击敌人,叠阵可以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各自发挥不同军械和兵种的威力,并且在实战中效果明显,给予金军大量杀伤,取得多次胜利。此阵可以重复形成连续不断的攻击,雷雨一样的劲弩令敌人在距离己方较远处已经伤亡惨重,近战用长枪又可以扬长避短,有利于步兵攻击骑兵,免使部队陷入肉搏战中。

     而魏胜的“如意战法”,则力图将火器与传统冷兵器相结合,远战以弓弩和火器攻击为主,近战用刀斧枪等兵器,可以说是适应两宋时代军事技术发展新形势下产生的新训练方法。《西北大学学报》




我们再参考:<<宋元战争史>>中,13世纪二三十年代蒙古军队猖狂的强行借道宋境伐金的一些冲突:当年曾重创金军主力的川陕险关仙人关,杀金坪等关口在蒙古军队的攻击下轻易的就被攻占了,7万多野战兵力防御的川北关隘在强弓劲弩的防御下,在主要文武官员以
文天祥式的死节抵抗下很轻松的被正面攻陷.突入宋境的蒙古军队居然把敌境当成自己的后方,横穿四川湖北的崇山峻岭并攻州克县之后紧接着从宋境攻入金国境内又连败金军.

再参考端平入洛之前南宋后期军队相比北宋末年的表现:三峰山之战后穷图末路的金军仍然拥有二十余万兵力,并企图效仿蒙古人主动向宋境进攻,不过在宋军的反攻之下金军在野战中被数量更少的宋军轻易击败,和当年宋金联合灭辽之役形成了鲜明对比.南宋军事体系远强于北宋,颠峰时期的蒙古军队如果遇到的是宋太祖或萧太后时期的宋辽军队一样能轻松横扫.
颠峰时期的蒙古军队是指13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代整编化的蒙古正规军刚刚经过成吉思汗时代长达十数年的高频度战争锻炼(在东西方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连续重创三个拥兵数十万又有着补充机制的帝国,获得这么大的战绩与锻炼),还没有像第二次西征远征欧洲时的蒙古军队那样因为战争压力的减少和入主中原而带来战斗力的明显滑坡---这种现象在阿骨打至宋金战争时期的金国军队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而13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蒙古这段时间显然没有上个世纪的金国那么大的战争压力,让它到了企图割让河南陕西以求和的地步.


先看北宋的兵种军制:“北宋以十人为数,枪手二、弩手六、弓手二”
“诸处马军每一都枪手,旗头共十三人,其八十余人并系弓箭手;步军每一都刀手八人,枪手一十六人,其七十余人并系弩手”
可见:居然有弩手比例达到步兵的四分之三,而无弓手的时候.如有弓手,投射兵的比例占了军队的80%,但弓手只占20%
众所周知:弩的特性是比火枪更容易训练和形成临战战斗力.然而进一步提高战斗力的空间通常较小.大部分为弩兵,少部分为弓兵只能说明一点:战斗力超过弩的弓手只能有少数人做到.

A:那么是不是北宋前期的弩水平很高,以至于取代了大部分其他兵种?显然不是.北宋前期的单兵多用普通踏张弩,像冷兵器吧扶摇苍穹网友这种弓弩爱好者,也只能做到挽200磅(一石五斗)的踏张弩至70厘米左右的拉距.就算古代弩拉距长一些,除了射速之外的其他性能也不会明显强于现代的追月225A之类的普通重型狩猎弩.
而南宋时期广泛使用神臂弩和克敌弩,拉力可以达到二石五斗,拉距58厘米左右,能以强弓或踏张弩的射速射出类似腰开弩初动能的箭支.

B:是不是弓弩仅仅是北宋前期军队的一种补充,主要还是靠近战格斗?也未必如此: 《武经总要》“凡教为阵,少者在前,长者在后,……长者持弓矢,短者持戈矛"
"相对弓弩训练,从目前所见文献分析,其他武器只是在弓弩训练之余才给予练习,而且这部分内容文献记载比较简单,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颁布“教法格”,“步射执弓、发矢、运手、举足、移步及马射,马上使蕃枪,马上野战格斗,步用标排,皆有法,凡千余言,使人人诵之。”但是语焉不详,无法探知其细。可能都是一些普通的击刺练习,这也应该与阵法训练融合在一起,需要在战阵内发挥各自威力。"《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三期
因此,不论在平时的训练上,还是在阵法的人员安排上,显然更加侧重为远程射击服务而不是近战肉博.


南宋时期,虽然有了更为优秀的弩箭,但弩兵所占比例却相比北宋时期下降了:至南宋时,军兵皆着重甲,以岳飞军为例,三万人中,战兵约两万余。“四分枪手,三分弓手,三分弩手”。骑兵以弓箭为重,弓马娴熟者另配小枪。在其他的一些记载上,长枪兵,弓兵,弩兵在南宋野战部队中也大致相当,各占三分之一.

可见:宋代后期因为军队训练水平和战斗力的提高,在拥有了神臂弩等优良弩箭的前提下弩兵所占比例减少了.南宋弓手考核与训练的一些记载:
淳熙间,诏中垛帘弓箭手一石二斗力十箭,弩手四石力八箭,依格进两秩,各赐钱百缗;弓箭手一石力十箭以上,弩手三石力八箭,各进两秩。诏中外诸军赏格亦如之。

绍熙二年,枢密院言:“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

可见,南宋中期,尽管宋金战争已经高一段落,但因为军事对峙关系部队训练水平还是有很大提升.以155磅的强弓连发10至12箭,这是当代包括深河在内的一些弓弩爱好者网友也难以做到的.

而且在兵种协同上也大为强化了: 南宋初年吴璘创制出一种有些类似古代欧洲罗马军队方阵的阵列,即“叠阵”。根据兵器射程远近,决定各兵种在战阵中位置的先后,打破了以往机械排序方式,将枪、弓、弩、神臂弓梯次配置,分番迭次地打击敌人,叠阵可以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各自发挥不同军械和兵种的威力,并且在实战中效果明显,给予金军大量杀伤,取得多次胜利。此阵可以重复形成连续不断的攻击,雷雨一样的劲弩令敌人在距离己方较远处已经伤亡惨重,近战用长枪又可以扬长避短,有利于步兵攻击骑兵,免使部队陷入肉搏战中。

     而魏胜的“如意战法”,则力图将火器与传统冷兵器相结合,远战以弓弩和火器攻击为主,近战用刀斧枪等兵器,可以说是适应两宋时代军事技术发展新形势下产生的新训练方法。《西北大学学报》




我们再参考:<<宋元战争史>>中,13世纪二三十年代蒙古军队猖狂的强行借道宋境伐金的一些冲突:当年曾重创金军主力的川陕险关仙人关,杀金坪等关口在蒙古军队的攻击下轻易的就被攻占了,7万多野战兵力防御的川北关隘在强弓劲弩的防御下,在主要文武官员以
文天祥式的死节抵抗下很轻松的被正面攻陷.突入宋境的蒙古军队居然把敌境当成自己的后方,横穿四川湖北的崇山峻岭并攻州克县之后紧接着从宋境攻入金国境内又连败金军.

再参考端平入洛之前南宋后期军队相比北宋末年的表现:三峰山之战后穷图末路的金军仍然拥有二十余万兵力,并企图效仿蒙古人主动向宋境进攻,不过在宋军的反攻之下金军在野战中被数量更少的宋军轻易击败,和当年宋金联合灭辽之役形成了鲜明对比.
拿到未必,巅峰对巅峰的话,很可能是平手。
如果对手一样是经过多次战争经验的老手话,双方都很难有必胜的把握。至于分出胜负,就看各自对机遇的把握和运气了。
有时候运气也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独孤女侠的数据。。。。。。。。。。。。。。。。。。
我靠,难道是SC那个?;P
[:a6:]允许捞分吗?
我看文章不错,捞什么分啊?别把sc的那些莫名其妙的烂事搅到超大来。
列兵,处女贴,悲剧了
LZ可否论证一下今天土共要花多久才能横扫外蒙
嘿 在冷兵器吧被教育的不成人形~
跑这里来了~
赫尔姆斯 发表于 2011-3-3 20:29


    求围观地址
楼主的文章倒是写的挺长,就是论据不足,无法令人信服,况且还有好多的常识性错误。
1 楼主说弓手的战斗力大于弩手,这个不知从何说起。在步军中,由于弩的射程呵威力都大于弓,所以弩手的战斗力不是比弓手小,而是相反。在唐代前期的府兵中,弩是不允许士兵私藏的武器,而弓却可以,两者对比,不恰恰说明弩的地位超过弓吗?当然这是对步兵而言,但我们知道南宋基本上以步兵为主。
2 再说叠阵   其实叠阵就是弓弩手列为数排,轮流射击而已,而不是楼主说的设么远射和近战武器梯次配备的说法。
3 感觉楼主对弓弩手的作战方式是错误的,宋代的弓弩手和唐代一样,在射击完之后,是要加入肉搏格斗的,并不是像楼主理解的只单纯的射击。
4 楼主说南宋的重甲水平高于北宋,这也是个错误
回复 10# 灯塔看守


    兄弟过去随便去那翻几页 都有~包括楼主自己秀的和到别人发的贴里面秀的~
赫尔姆斯 发表于 2011-3-3 20:29
什么不成人形?说话别那么带挑事儿的语气好不?
本来就是各抒己见而已.也没见某些人除了重复自己的观点以外说话有什么逻辑可言
诸如 关于南北战争时代的"洋枪队"与广泛使用冷兵器进攻的太平军间的交战 那个贴子
杀伤力的理论指数,简称TLIS——考虑到了兵器的下列特性:发射速率,每次袭击目标的数量,相对失效率,有效射程(或称射击初速),精确度,可靠性,战场上的机动能力,活动半径以及易损性等等。
说的都这么清楚了有人还认为不是战斗力.

还有顾左右而言它拿其他殖民地战争说事儿的

楼主的文章倒是写的挺长,就是论据不足,无法令人信服,况且还有好多的常识性错误。
1 楼主说弓手的战斗力 ...
月无双 发表于 2011-3-3 20:49


说南宋披甲水平高于北宋,还有主贴里的很多观点不完全是我的意见
参考冷兵器吧类"有谁能科普下宋代步兵战术"那个贴子

弓手和弩手战斗力哪个高这其实还要看水平的,一般而言,弩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只要选择比较有力量的兵源,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可以达到训练了几年的弓箭手的水平.正是因为弩箭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长枪也是如此,才容易被在民间禁止.

而刀剑弓箭发挥出比较高的实战战力则需要相当的水平,一般起事的民众除非在一个地方长期聚集练兵,否则不容易出战斗力.

相比弓,弩的问题在于拉距/射速/精确度这三个方面不如弓;拉距不足,除了影响威力优势系数外带来箭长不够的问题.箭长不够,同样重量的箭就粗短,相对而言能量易衰减.

射速不如弓是说弓手在速射时可以达到10箭每分钟的速度,而弩很难达到这个速度;精确度是说弩的箭羽通常只有两片,影响了它相对于弓的中远距精度.
另外,弓可以打抛射,绕过盾牌攻击对手,另外在肉博兵与对方接战的时候弓手可以比较准确的用曲射支持己方肉博兵打击阵线外的敌群.

当然,这些弓的优势只有在十分优秀的人手里才能体现出来.一般人而言,不易发挥这些优势
楼主的文章倒是写的挺长,就是论据不足,无法令人信服,况且还有好多的常识性错误。
1 楼主说弓手的战斗力 ...
月无双 发表于 2011-3-3 20:49


说南宋披甲水平高于北宋,还有主贴里的很多观点不完全是我的意见
参考冷兵器吧类"有谁能科普下宋代步兵战术"那个贴子

弓手和弩手战斗力哪个高这其实还要看水平的,一般而言,弩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只要选择比较有力量的兵源,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可以达到训练了几年的弓箭手的水平.正是因为弩箭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长枪也是如此,才容易被在民间禁止.

而刀剑弓箭发挥出比较高的实战战力则需要相当的水平,一般起事的民众除非在一个地方长期聚集练兵,否则不容易出战斗力.

相比弓,弩的问题在于拉距/射速/精确度这三个方面不如弓;拉距不足,除了影响威力优势系数外带来箭长不够的问题.箭长不够,同样重量的箭就粗短,相对而言能量易衰减.

射速不如弓是说弓手在速射时可以达到10箭每分钟的速度,而弩很难达到这个速度;精确度是说弩的箭羽通常只有两片,影响了它相对于弓的中远距精度.
另外,弓可以打抛射,绕过盾牌攻击对手,另外在肉博兵与对方接战的时候弓手可以比较准确的用曲射支持己方肉博兵打击阵线外的敌群.

当然,这些弓的优势只有在十分优秀的人手里才能体现出来.一般人而言,不易发挥这些优势
女王,你居然跑到超大来了。
hanizhuang 发表于 2011-3-3 19:52
黄金家族的传人主要在内蒙,呵呵
当年苏联占领阿富汗用了一周的时间,考虑当代中国军队的投送与机械化水平不如苏军,大概两三周左右吧
女侠独孤雯 发表于 2011-3-3 23:15
你这个理解是错的。在野战中,对大部分士兵而言,弩的有效射击距离是超过弓的,所以步兵射击总是先射弩,后射弓。这个无论唐宋都是如此。李卫公兵法中说150步射弩,到90步时弓才加入射击。所以不存在弓手的战斗力大于弩手的说法。而由于弩的射程更远,所以相对于弓来说是更重要的武器。至于射速问题,由于弓是在更近的距离才加入射击,所以弓也不能比弩多射更多的轮次。至于少数人能再肉搏中用弓杀伤敌人,这个没有普遍性,真正到了白刃的阶段,决定性的力量绝对不是少数人手中的弓。弓只有在骑兵中才能发挥它的射速快,机动性好的特点。在步兵中,还是弩的地位超过弓。
宋太祖时期的宋军 和 宋太宗时 完全是两码事

宋太宗一直不余余力地在阉割宋军的战斗力
derkat77 发表于 2011-3-4 09:11


    从宋太祖到宋太宗,宋军至少被清洗过3遍,第一次是陈桥兵变清洗柴世宗时期的老人,第二次是杯酒释兵权清洗石守信等人,第三次宋太宗继位清洗党进等宋太祖时期的老人。
  从960年-976年,短短16年时间军队居然遭到3次清洗,战斗力可想而知。
估计这里没人能制的住女王
我靠,居然是女王
好怀念SC
围观,女人家就去生孩子去,这不是你呆的地方
这个不见得,巅峰时期,估计都不好对付对方,其实每个帝国崛起的时候,其对手很多都是衰弱时,很少有双方都是强大的时候,按照收益成本来说,当对手强大时,是比较容易达成妥协的,没人喜欢找强手硬碰的。
我靠,那个古代弓箭精确射击还要说嘛?
当年曾重创金军主力的川陕险关仙人关,杀金坪等关口在蒙古军队的攻击下轻易的就被攻占了
-----------------------------------------
当年啊,楼主,你也知道是当年,而不是那时,当年的宋军是那时的宋军吗?这都能拿出来做证据
蒙古……蒙古是地球人类史上的大bug,是外星人给他们的超级金手指
反正宋军的战斗力都不咋的。
不如对比一下大唐的骑兵对巅峰的蒙古军队。
说真话 北宋巅峰时期正是太祖借着大周禁卫军起家横扫南方个小国之后那段时期南宋大将尚存 武风犹在而作为最巅峰的并不是成吉思汗而且元太祖忽必烈时期的大漠铁骑 真的开打双方不是同归于尽就是一方惨胜
初唐的唐军远胜鼎盛时期的蒙古军,武则天时期的唐军不如宋军,玄宗时的唐军和窝阔台时的蒙古军差不多。
灯塔看守 发表于 2011-3-3 20:32


冷兵吧那大仙太多了
cdgk001 发表于 2011-4-25 23:01

     古代中原王朝,只要拥有长城防御带和河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各大马场,那就足以跟任何北方游牧民族抗衡。
关公战秦琼,锵锵里个东。啥叫个巅峰。比旁的高才叫巅峰,宋太祖在蒙古能达巅峰乎,蒙古在太祖能一统神州乎?不据有西夏 金国兵器人口,蒙古能图宋乎?
楼主允许蒙古穿越到北宋,是否能够允许我带领一个团的PLA穿越吗?(实在不行,带一个军的国军穿越也可以)
真那么NB,咋被朱洪武带着一堆泥腿子给赶回去了呢?还被蓝玉问候了下家人。
历史上偶尔勃起一次,然后就被换着人操,也不知道天天吹个什么劲呢。


巅峰时期的蒙古军不是蒙古军了,是各族各军兵种合成军,是打钢铁的,南宋的确强于北宋。不过蒙古军打赢南宋是靠战略,在战术和技术上其实双方差距不大。
南宋是否远强于太祖的北宋不得而知

但是我同意楼主后半句
月无双 发表于 2011-3-4 01:50


感觉这个解释很棒
蒙古人怎么做到战斗力如此之强的
巅峰时期的蒙古铁骑大概只有入关升级后的清军可以战胜。骑兵战术蒙古铁骑已经发挥到了极致,清军赢在火器技术的先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