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好文】从法国坦克看德三动物园的没落和失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22:34


二战中苏联坦克和德国坦克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 历史上两个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国家设计出的坦克也很大程度上思想相悖 德国坦克火力更强 装甲更厚还有更强的作战能力被人津津乐道 但是吨位过大,可靠性低也被人黑的体无完肤 苏联坦克从t34开始则逐渐走上了一条似乎更加光明的道路 其二战末的经典之作t44 t54 和is3及其后续一系列型号更是几乎完美的将坦克的三要素惊人的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无异其向来低效的人工效能以及各种这里那里的小毛病是一直传承到到现在的弊病 长久以来德粉和苏粉互相把住那几个毛病一直进行着无休止的口水战 即使是所谓的干货也就无外乎举证几个战例,摆几个射表,扒扒互相的永远扒不完的机械毛病,但是却很少从整体设计思路和根本设计结构上剖析两系坦克的的优缺点 其实早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实际上就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两个系别的坦克到底有何根本性的差异,那就是——法国 。
本贴摘自naas期刊的法国坦克篇,虽然主讲法国坦克发展历程,但是其中贯穿了非常多的坦克设计基本原理,从而可以更精确分析苏德两系的坦克设计的根本意图和各自局限性 最后阐释了德国坦克设计思路之所以灭亡的原因
补个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4112 ... ;uid=0&pu=usm@0,sz@1320_2002,ta@iphone_1_8.3_2_6.1&bd_page_type=1&baiduid=6E0E522861B2783DA117C4CA1F2F0046&tj=www_normal_1_0_10_title?pn=100&

二战中苏联坦克和德国坦克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 历史上两个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国家设计出的坦克也很大程度上思想相悖 德国坦克火力更强 装甲更厚还有更强的作战能力被人津津乐道 但是吨位过大,可靠性低也被人黑的体无完肤 苏联坦克从t34开始则逐渐走上了一条似乎更加光明的道路 其二战末的经典之作t44 t54 和is3及其后续一系列型号更是几乎完美的将坦克的三要素惊人的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无异其向来低效的人工效能以及各种这里那里的小毛病是一直传承到到现在的弊病 长久以来德粉和苏粉互相把住那几个毛病一直进行着无休止的口水战 即使是所谓的干货也就无外乎举证几个战例,摆几个射表,扒扒互相的永远扒不完的机械毛病,但是却很少从整体设计思路和根本设计结构上剖析两系坦克的的优缺点 其实早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实际上就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两个系别的坦克到底有何根本性的差异,那就是——法国 。
本贴摘自naas期刊的法国坦克篇,虽然主讲法国坦克发展历程,但是其中贯穿了非常多的坦克设计基本原理,从而可以更精确分析苏德两系的坦克设计的根本意图和各自局限性 最后阐释了德国坦克设计思路之所以灭亡的原因
补个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4112 ... ;uid=0&pu=usm@0,sz@1320_2002,ta@iphone_1_8.3_2_6.1&bd_page_type=1&baiduid=6E0E522861B2783DA117C4CA1F2F0046&tj=www_normal_1_0_10_title?pn=100&
首先我们要从战后法国坦克的设计开始讲起 在设计完ARL44之后 法国人意识到这种坦克无非就是战前b1坦克的究极进化版 不但设计思路老旧而且几乎毫无升级潜力 于是乎军方便提出了 141 坦克计划 代号amx-m4 其意图无非就是复制拷贝黑豹模式而设计出一款30t级别的坦克 但是在毫无设计经验的法国工程师手里却设计的令人极不满意:这款安装一门DCA45 90mm火炮 ,hl230引擎(黑豹的)兼具黑豹g型和虎王的特征的坦克, 连德国的经典的双扭杆悬挂系统和五对交错负重轮也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甚至动力舱和散热板片都和黑豹一模一样 照理说这并没什么问题 但是这个法式山寨货却遇到了个最大的麻烦:坦克30t的体重装甲最厚之处仅仅才30mm! 毫无疑问 设计上毫无经验的法国工程师在完全照搬德国坦克时候遇到了大麻烦 自然要推倒重来的新计划重点在与提升整车的性能——车体和炮塔的前装甲升级为80mm,侧面提升到40mm发动机提升为hl230p45 然而这使得整车直接上升到了50t的重量,并且整车防御力才略微达到arl44的标准 很显然,法国人陷入到了一个喜闻乐见的思维里:面多加水,水多加面 。
自然这样的产品根本不可能让军方满意 因为这玩意儿根本超越不了的德国原装的黑豹,更是连arl44都不一定比得过 无奈的法国工程师只得日夜研究 无奈之下只得放弃现成的德国式设计 那么重点来了 到底是什么思路影响了德国坦克?是什么造成了这么大的局限性?
事实上 法国新坦克的要害也是关键:动力和传动系统上的布局也映射出了德国坦克的设计路子:德国坦克对动力系统上的安排别有深意,而法国人的要求和德国人设计坦克的路子却截然不同这不能不引起很大的乱子。amx失败的根源在于动力系统的安排上,具体来说,发动机后置,传动系统前置,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条长长的传动轴传递给变速器,侧减速器和主动轮的布局方式正是二战所有德系坦克的共同布局。其优点是 驾驶舱和动力舱合并,减少了隔舱的数量,有助于减少坦克长度,并且使得操纵装置杆的距离大大缩短,战斗使空间增大,重型炮塔可以安装在坦克中部,从而可以安装身管长度大于自身坦克车体的大威力火炮,在坦克纵向上更平均增加坦克重量,驾驶员舱门可以布置在炮塔下面的装甲板上。可惜,由于法国人经验有限,未能很好地吃透德国人的设计理念,导致amx被这种布局使效能被反噬太多
那么德国车的桎梏到底在哪里?
一方面,通过战斗室下方的传动轴,使得整车高度上升了300-500mm 同时还要保证成员要有1.6-1.7的净高度,因此,amx m4增大了车高,增大了被弹面积,本来就已经很薄的装甲更是薄到可怜,虽然说法国工程师很快发现了使用倾斜装甲可以很好地增强坦克装甲防护能力而又不过多的影响车的构造,但是法国人研究之后终于明白了德国人的苦衷:前置的传动系统由于在车体前方,使得车首部分能安装倾斜装甲板的空间非常有限。由于传动是前置的,早期德国坦克都是垂直装甲板(很好的解释了德国垂直装甲板的今世前生)但黑豹由于为了仿造t34为目的也开始搞成了前置倾斜装甲板。虽说这已经是个很大的进步,但是问题在于传动机构前置,使得前置装甲板已经没有了进一步增大的可能,只能保持在55度至57度之间。然而上万次的战斗实践已经证明了只有超过60度的倾斜装甲才能获得更为可靠的的防护能力。于是,法国人之后的设计中不得不开始向苏系坦克即发动机舱和动力舱合并的设计倾斜。但德国车的弊病法国人还会为此买单
看似威猛但实际上已经陷入设计死胡同的虎王
接下来的amx-m4-3坦克则是向苏式坦克方面做出了很大模仿,即尽量以降低车高,减少被弹面的方法来提高防护能力,同时又以装甲面积的减小而降低车重,又可以提高机动性。这样一来,美英苏三国的方法--传动装置后移势在必行。这样一来好处及其明显,车体装甲板到战斗室之间的距离旋即减少了三分之二,坦克总高度大大降低,而且车手的防弹外形可以采用的更合理达到60度甚至更大。这样一来,m4-3的车高降低了0.4,m,首上装甲板提高到了60度而且并未消减厚度,由于取消了全车传动轴,能量从发动机到传送装置的距离大大的减少,传动效率也提高了。在整车装甲厚度和战斗全重完全没变的情况下最大速度增加了10公里。
另外,将传动装置布局调后,还呆了了其他的好处,比如主动轮和传动在车体后方安全性提高,实验也表明后置主动轮时候滚动阻力要比前置少一半,更易于保证传动装置的风冷散热,由于密封板将后置的动力系统隔开使得能量,废气,噪音被隔离,战斗环境和乘员生存力提高,而且冲动系统也能够更易拆卸,大大的提高了整车维护度。此时 自信满满的法国工程师似乎看到了超级坦克的曙光
感谢分享!
但是接下来的政治局势给了法国人当头棒喝:本来法国人和苏联人关系不错,甚至签署了法苏互助条约这类的东西。这使得法国人的坦克设计一度以德国为假想敌 amx m4一系列即为如此。但是1947年是西方团体和苏联的重大转折之年,全面冷战已经开始,法苏蜜月期戛然而止,国防部的态度更是180度转折;未来的敌人不是德国而是苏联,面对的敌人也不是零星的黑豹虎王而是铺天盖地的t44和其中更为强大强大的is3!本来模糊的141工程突然有了个极其明确的对手:苏联的钢铁洪流!于是法国人立刻绷紧神经,开始对苏联坦克进行全面的调查。结果自然是悲观的:别说is3,就连t3485的升级换代产品t54相比,他们的山寨虎王也是一种很垃圾的半吊子产品,尽管51吨的体重很吓人,火力也尚可,但综合方面却是一败涂地。在法国人看来,这种仅仅以35吨全重,就将100mm火炮 80-120mm的装甲 540马力50km每小时的数据结合起来的坦克实在不可思议。虽然说t54刚开始生产阶段也是一种完全待完善的半成品,火控系统十分简陋,而且是在未来的几年内经过1490项改进后才完全成熟,但法国人毫不知情,他们以自卑的心态再次陷入了加面添水的思路中:首先车首又加强到100mm,车侧加厚40mm 炮塔尺寸放大百分之十五,再加入一门比原先sa47100mm炮更粗壮的sa46120mm坦克炮。然而这种思想绝对不会有好结果:这一次试验车光车体就有了51t之重!补充一句:法国人在战后还是特别怕德国人
面对如此冗重的车身和超重问题,法国人本想利用德国的黑科技即HL295引擎解决(其为德国为其日后的e系列坦克的标准引擎,但是还未造出样机战争便结束了 法国在1945年从德国腓特烈港俘虏了该工程主设计师瑟夫 莫利纳 从而获得大量资料)但是这玩意儿造出来后却给了法国人一瓢冷水:这种应用了燃油直喷和机械涡轮混合增压技术的v型12缸汽油机引擎号称有1200马力,实际上还不到850马力...事实证明德国人吹了牛 1200马力到850马力的落差使得新项目几乎直接别毙掉,但amx m4-4的问题远不止如此 还有一个德国人挖的坑在等他们
查查好车啊
显然法国人已经被逼到了风口浪尖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假想敌坦克的不断进化,法国开始研制更强大的火炮。但火炮身管和口径越长越大,后坐力自然越大,这样一来原来的车身便不可能承担如此之大的能量和火炮。于是底盘重型化也就不可避免的向此发展。而底盘的重型化又使得设计师更要安装更为强大的火炮,结果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设计上的恶性循环,也就彻底揭露出了战后法国坦克和战时德国坦克后期和发展设计必然的宿命,这个最后结果就是技术储备用尽而陷入死胡同(非常好的表述了德国坦克的最后宿命)
但是法国那套战后刚发展起来的自己的那套东西,在欧洲标准化坦克计划实行之后早已脱离原来的轨道
例如法国在AMX30B之前推出的一系列坦克非常有特点,有点苏欧结合的味道,其实应该是豹子一类产品和之前的法国产品的妥协产物
回到火炮的问题上 由于120mm火炮实在过于庞大,使得整车不光严重超重,而且有火炮插入地面的危险,这样严重减低了坦克的通过性,而且整车适配性的为题更是难以解决 这使得amx m4-4方案直接下马。但是法国人对于141工程却是刚性需求 这使得该工程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但是这次法国人明白了德国人难以理喻的偏执:美苏等国都是先造底盘再造火炮,因此这两国的坦克几乎都是从kv t34 m4发展而来,而德国则是先找一门优秀的火炮再设计车体,再按照火炮的性能一路发展底盘和炮塔 而实践证明这种自上而下的德式发展模式注定是死路一条。141工程如果要从德式思维脱身1自然要经历一系列颠覆式变革。
虽说法国人大部分的努力是白费的,但是至少在底盘部分还算成功,真正的问题在于炮塔和火炮这两部分。如何进行取舍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然而在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德国笨重的炮塔并不可取,这种炮塔要求中置车身,用战斗室扩大的代价获得更强的火炮配置和360度旋转角和10度的俯角 但是显然传动一体化后这个方法已经不可行
虽然说设计坦克需要明确确定一系列精确参数并且深入了解坦克的战斗需求和战斗指标,但是此时法国人面对着苏联人的钢铁洪流,装备大口径火炮已经是一个无法舍弃的必须指标。经过来回折腾,法国人明白了德国人还是无法再坦克本身靠谱的情况下设计出一个可以获得足够防护能力的炮塔,并且在任何运动情况下都能发挥其所有战斗功能。在这里中型坦克面对的矛盾远比中型坦克多得多。比如,为了吸收大威力火炮的后坐能量,需要安装大的驻退机和复进机,并且为火炮留下足够大的后退空间,以使得火炮可以在任意状况下装弹,同时还要设计一种机械装置为人辅助装弹以获得足够的射速。实践证明,要满足这一切条件遵循德国炮塔设计的结果,就是一个可以将底盘彻底压垮的怪物。
事实上,在如何把重型大口径火炮安装在炮塔内部的问题上,首先要考虑的耳轴在火炮和摇架上的位置,通常,耳轴靠近火炮的平衡点,因为这可以使得高低机的负荷最小。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则是需要求火炮在各种方向下后座。法国人对火炮的俯仰角度要求较高,这需要提高耳轴使得火炮达到10度以上的俯角,但又不得不使得炮塔变大变重从而被迫重新设计整车。(也是德式坦克的一大设计弊病) 这些条件看似极度苛刻 但是法国人有创造性的头脑开始逐渐闪光
没错 就是这玩意儿


在一度试图将大口径长身管火炮,复杂的复在机制,驻退机构统统塞进德式炮塔的努力一再失败的情况下,法国人却并没有走上德国人的不归路上马刚性炮架设计。
这里非常有必要提一下刚性炮架,这种设计也就是完全取消常规火炮的复杂驻退机构和复进机构,直接将火炮绑在车体的前装甲板上,这种方法在纸面上可以大幅度降低火炮生产工时和成本从而大幅度提高火炮产量,而且还能简化炮塔设计。但是,这种火炮由于直接和战车车体相连,火炮在发射炮弹时候所有的后坐力全部要车体承担,这对于车体的悬挂系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如虎王坦克在发射长88炮时候,车体产生的瞬时加速度居然达到了4.5个g,而现代主战坦克的允许范围不过最大3.5个g 这对于虎王本身就沉荷不堪的悬挂装置更是致命的危险,这自然解释了为什么车组成员经常抱怨每当坦克刹车开炮时候动力装置都有可能损坏。
而苏联式的分装弹药的路子法国人也没打算走。为了使得大口径火炮可以正常工作,弹药最大的一部分就要和整体分开 同时应当注意到,要求的装填长度不一定是从炮尾后部算起,在使用非系紧式炮闩时候,则从弹药室后部量起。其主要优点在于其炮弹要比定装式小很多,有利于降低火炮耳轴的安装位置 也有利于围绕火炮设计出一种造型低矮的炮塔 但弊端自然是装填速度大大下降,即使装上自动装弹机也无助于缓解
那么到底法国人会怎么取舍??

在一度试图将大口径长身管火炮,复杂的复在机制,驻退机构统统塞进德式炮塔的努力一再失败的情况下,法国人却并没有走上德国人的不归路上马刚性炮架设计。
这里非常有必要提一下刚性炮架,这种设计也就是完全取消常规火炮的复杂驻退机构和复进机构,直接将火炮绑在车体的前装甲板上,这种方法在纸面上可以大幅度降低火炮生产工时和成本从而大幅度提高火炮产量,而且还能简化炮塔设计。但是,这种火炮由于直接和战车车体相连,火炮在发射炮弹时候所有的后坐力全部要车体承担,这对于车体的悬挂系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如虎王坦克在发射长88炮时候,车体产生的瞬时加速度居然达到了4.5个g,而现代主战坦克的允许范围不过最大3.5个g 这对于虎王本身就沉荷不堪的悬挂装置更是致命的危险,这自然解释了为什么车组成员经常抱怨每当坦克刹车开炮时候动力装置都有可能损坏。
而苏联式的分装弹药的路子法国人也没打算走。为了使得大口径火炮可以正常工作,弹药最大的一部分就要和整体分开 同时应当注意到,要求的装填长度不一定是从炮尾后部算起,在使用非系紧式炮闩时候,则从弹药室后部量起。其主要优点在于其炮弹要比定装式小很多,有利于降低火炮耳轴的安装位置 也有利于围绕火炮设计出一种造型低矮的炮塔 但弊端自然是装填速度大大下降,即使装上自动装弹机也无助于缓解
那么到底法国人会怎么取舍??


下面一大段主要讲的是法国连发车的故事 跟德系关系不大了
论证了既想要求大口径火炮的顺利安装又想更好的配置和优化整车性能这样的美事非常难以达成的情况下,法国人的思维突然之间跳出了固有的想法中——事实上外置火炮方案一度让法国人着了迷。
不可否认,这样的想法确实极具吸引力,法国工程师在长期的摸索中发现,以德国黑豹坦克为代表的德国传统重型坦克(按照吨位来算黑豹算作重型不为勉强)装甲重量约占车体总重的46%,而常规设计的炮塔重量居然站到装甲总重的75%,安装火炮后的炮塔总重量大约是坦克总重量的30%-35%,这样的结果是底盘和引擎极易不堪重负而发生问题,这使得整个设计不免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但是如果反过来思考,事情则变得很有意思:既然炮塔的大部分装甲是为了保护人员的需要,那么如果干脆拆掉炮塔上那层厚重的外壳,取而代之以安装在旋转平台上的火炮来代替,似乎可以大大的减少炮塔的重量,同时由于成员全部在炮塔以下的车身里,他们的生存能力将显著提高,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下面一大段主要讲的是法国连发车的故事 跟德系关系不大了
论证了既想要求大口径火炮的顺利安装又想更好的配置和优化整车性能这样的美事非常难以达成的情况下,法国人的思维突然之间跳出了固有的想法中——事实上外置火炮方案一度让法国人着了迷。
不可否认,这样的想法确实极具吸引力,法国工程师在长期的摸索中发现,以德国黑豹坦克为代表的德国传统重型坦克(按照吨位来算黑豹算作重型不为勉强)装甲重量约占车体总重的46%,而常规设计的炮塔重量居然站到装甲总重的75%,安装火炮后的炮塔总重量大约是坦克总重量的30%-35%,这样的结果是底盘和引擎极易不堪重负而发生问题,这使得整个设计不免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但是如果反过来思考,事情则变得很有意思:既然炮塔的大部分装甲是为了保护人员的需要,那么如果干脆拆掉炮塔上那层厚重的外壳,取而代之以安装在旋转平台上的火炮来代替,似乎可以大大的减少炮塔的重量,同时由于成员全部在炮塔以下的车身里,他们的生存能力将显著提高,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不过可惜,外置式火炮在1950年时候还是显得太过超前了。重量的减轻倒是很令人瞩目,但是也有很多问题 特别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主炮暴露在外而成员在车里这个矛盾,这就导致必须使用自动装弹机进行输弹,这样一来必然又会增加装置的复杂性。无论工程师用了多么精密的技术早了多么复杂的装弹机,都不可避免的在实战中暴露这样那样的问题。小毛病暂且不论,光是在战场上的使用和维护就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的大问题。而且这种设计导致了车组在战场环境中很难全方位的观察战场 观测瞄准系统也必须作一个非常大的改进。但是在这方面,随着光导发光技术和不再同火炮连接的的自由瞄准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还是可以解决,完全可以指望把一门100mm以上的火炮装在重约25t的履带式地盘上,从而制造出持平甚至超越is3火力水平的坦克。
但是所有的症结在于外置式火炮的技术还很不成熟,简单的就搬上坦克底盘上肯定是不行的。不过法国工程师很快论证出了外置火炮加上摇摆式炮塔设计的可行性。
虽然作为国力不足而制造的amx13被很勉强的搬上台面,但是其设计却经过实践证明是很成功的。其具备外置式火炮和炮塔式方案的双重优点同时,又有了持久的火力和速度的保证,结果可谓皆大欢喜。这一切使得法国人相信摇摆式炮塔的技术应用于重型坦克上完全是可以成功的。
由于独特的摇摆式炮塔,传统炮塔安装现代化大口径坦克炮的所有关键难题全部迎刃而解。火炮安装于上部炮塔,紧靠炮塔顶部,因此较少了着弹面积,而且火炮俯仰角度所需的空间也减少了。由于火炮瞄准镜和炮塔固定且一起运动,因此两者就不需要复杂的传动装置,大大简化了火控系统 。摇摆式炮塔还有一个优点
就是便于实现炮弹的自动装填,由于将炮塔和火炮合为一体,只要把炮弹放在合理的位置,就可以方便的把炮弹推入炮膛,当然人工是很难完成的,但摇摆式炮塔正好有这个便利:在炮塔下部加装自动装弹机就可以了。显然,一系列的好处让摇摆式炮塔的吸引力一下凸显了出来。
就这样,摇摆式炮塔的设计为法国重型坦克的发展揭开了一个新篇章,这种炮塔和德式底盘的应用使得141计划峰回路转,而军方最开始的30t那个不切实际的方案也被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务实的50t级别重型坦克方案考虑到把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风险过大,法国军方把新的141方案安排给两个厂家竞标——老牌制造商索玛和amx工厂 法国重型坦克的研制进行到了最为白热化的阶段
插一下,做个标记
1950年2月 索玛和amx公司分别提交了新一轮的141方案。其中amx的方案命名为amx 50。 本质上还是amx m4的改进版本,而车体部分则是直接移植了amx m4-3的车体,而引擎则由黑豹发展而来的hl230改成了hl295。一眼看去amx的坦克很容易被认为是虎王坦克的超级改进版本,该车体的悬挂系统正是当年德国陆军武器第六处工程师尼伯坎普的得意之作:扭杆独立悬挂系统和交错负重轮。这种设计可以更均匀地分散重量,提高越野性能,有利于驾驶评委和提高乘员舒适度,大大降低了乘员的战斗疲劳,同时也缓解了机件的震动损坏和火炮后坐力,间接提高火炮精度。也许正因为如此,德国的大部分装甲车辆上都有这种行动装置。amx公司显然很认同这种设计,一直将此奉为圭臬。
虽然说交错负重轮已经够复杂,但是比起同样的德国设计双扭杆悬挂系统来说 这还算是比较简单的。虽然说扭杆悬挂简单实用从而一直用到现在,但是德国特色的双扭杆悬挂则是将交错负重轮的复杂度推向了极致。这点先不加以赘述。
至于amx50炮塔部分,其实就是amx13炮塔的放大版本,以容纳100mm sa47坦克炮。在关键性的装弹问题上,amx50的炮塔巧妙地运用了自身特点——通过两个一大型弹股式弹仓作为尾仓的方式(每个弹仓装有100mm炮弹6发,火炮发射后,炮弹自动从炮尾窗口抛出,当弹仓里的炮弹打光后,车长和炮手可以从车座位边上的弹药架中把备用炮弹推入旋转弹仓中。有意思的是,法国工程师建议两边弹仓各装不同类别的炮弹。但是理论上讲amx50可以做到12连发!)解决了复杂的炮塔座圈配载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自动装弹机的作用,意味着坦克设计和人工机效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前法国不少装甲单位里由于人员过少,发挥不出原本的功效,而战时的通常配置5人乘员组,也由于坦克内构的改变和自动装弹机的发展开始向3-4人发展。本来对于德式坦克的5名成员组取舍不定的法国人,在应用了摇摆式炮塔之后,彻底的抛弃了多余的第五名成员 向着坦克设计的成熟化又迈进了一步 。
尽管amx和索玛两家互为竞争对手,但是两者在141工程的设计上却是惊人的一致:两者在摇摆式炮塔上达成了共识,索玛所制造的样车和amx炮塔-火力部分非常相近,同时对于德国车的模仿也是显而易见。不过两者在思想上还有很大不同:索玛方面认为90mm dca45和100mm sa47再优化的话足以应付苏联坦克,这样还可以增多炮弹数量提高战斗力持久性 所以在车体和火力配置上仅仅可以搭载90-100mm火炮 amx方面则在车体更为强化,保留了120mm火炮的升级空间。
应该说两个厂家的产品都是十分相像的,虽然索玛方面方案似乎更可靠但是升级潜力有限。一段时间都小毛病不断的两个实验性号坦克到底该哪个胜出到1952年还迟迟没有结论。
不过,随着苏联is7可能已经投产并且服役的消息传来,法国方面惊出了一身冷汗——is7一直到今天都被认为是苏联坦克里装甲最厚,火力最猛的一个怪物。结果在面对is7随时可能跨过莱茵河的可怕场面的刺激下,1953年初,法国人最后决定放弃升级潜力有限的索玛方案,转而进一步提升amx 50的潜力,并最终定型,以面对越来越重的苏联坦克威胁
1952年11月,先是出现了被称为amx 50 100的amx 50强化方案,装甲厚度平均增加15%,战斗全重升为51.3t,但包括火炮,发动机传送装置一系列的则保留了下来。1953年3月,被称为amx 50 120的坦克又走下生产线,但是和100相比其变化绝不是仅仅将sa46 120mm火炮塞进车身里,而这是一个完全的新型号。首先120mm火炮要比100mm火炮后坐力大87%,体积增大30%,在加上对防护的要求,炮塔正面上半部分装甲增加到了110mm,由于完全把炮塔大型化,为了平衡炮塔重量,amx 50 120重新设计了弹鼓,每个弹仓又原来的6发增大至8发!当然这样的重新填装速度和难度非常大,但也是出于对现实的妥协。
除此之外,大型化炮塔再次使得底盘无法承受,为了适应这些,法国工程师不得不再次对源自虎王黑豹的底盘大动干戈。在增加了一个侧向齿轮箱后,尾仓中的hl295发动机像苏联坦克一样由纵置改为横置,结果发动机舱缩短了650mm,使得战斗室长度增至车体总长度的30%。此外,发动机的横置带来的好处不止如此,由于动力舱长度缩短,炮塔位置得以后移,发动机安装在扭力杆中间,使得整车比100降低200mm高度,并且首上装甲板增厚60mm,在整车防护增加1倍的情况下,战斗全重仅仅增大了12%。
然而,尽管amx 50 120比上一代产品进行了苦心的优化,火力和防护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1953年交付部队的时候,这种重达67.5吨的坦克还是受到了军方的白眼。 还是老问题,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不可靠,毛病多多。于是在军方的要求下120再次被打回重做,要求在火力和防护不变的前提下减轻重量。这样的要求可谓苛刻,但是amx公司已经骑虎难下只得顶住压力。于是,对120的改进又开始了,这一次的最终产品叫做AMX50B。 这辆坦克在火炮和炮塔系统上变化不大,实质则集中在车体和底盘部分。首先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和减少工时,amx50b车体装甲由工艺复杂的交错焊接式轧制装甲板改为鹰嘴式铸造装甲板。另一方面,对重型坦克近10年的摸索下,法国工程师认识到仅仅增大引擎马力只能加大在平坦地面的加速度和速度,对于越野性能却很难提高这必须需要悬挂系统的改良。在原来的基础上amx50b进行了大幅度的悬挂系统改进,比较好的解决了原来悬挂的系统性问题。
尽管经过减重了的amx50b那57吨的身形上面还有着交错负重轮这个德国坦克的影子,但是起码大体来看已经和虎王有完全的不同了。同时,amx50b还做到了德国人当年想做但又做不到的事情:经过10年的努力,法国人制造的hl295终于达到了1200马力的设计水准,使得这个大家伙居然跑出了51km/h的好成绩(不过有些资料称其单位功率为13hp/t 换算下来还是850马力)此时,amx50b的设计最终结果已经非常接近141坦克的真实意图,无论是火力,机动,防护,还是考虑成本,制造工艺和可生产性等因素,全部都代表了法国坦克的最高水平。
当然了,法国人奋起直追的这10年来苏联人也没闲着 在amx50b即将走下图纸的时候,一款被称为T10的重型坦克出现在红军的战斗序列里。该坦克作为斯大林系列坦克的自然延续,吸取了is6不靠谱的电传动技术的教训,以is3为基本原型 同时结合is4和is7重型坦克上已经获得验证的技术。由于技术储备足够,所以研发很顺利。1949年造型比较保守的730工程诞生了。经过测试证明了这还算是比较合格的坦克。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后正式被命名为is10进入红军序列。但是1953年斯大林去世,嗅觉敏锐的科京立刻改名为T10坦克。以此该坦克顺利服役,1954年开始批量生产。
作为法苏两国重型坦克的翘楚之作,两者的对比自然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这也非完全的没有意义,毕竟amx50b的设计针对性是明摆着的。
这场纸面上的擂台赛首先要从火力开始。早期T10装备122mm D25TA,火炮全长6450mm,重2270kg,方向射界360度,高低射界-3度——+17度。辅助武器为位于火炮右侧的12.7mm机枪和一挺dshkm高射机枪。后期T10M换装122mm M62T 火炮长度为54倍径,发射的脱壳穿甲弹初速高达1600m/s,理论上在2000m外可以击穿320mm装甲板。
而amx50b最开始就是把火力放在首位,SA46纸面上确实不落D25T下风。但是实际上又是另一码事:由于SA46是DCA45简单扩膛而来,炮钢很不过关,跟d25t的可承受膛压完全不在一个等级,导致这门炮仅仅理论上可以发射穿甲弹,而且在900m的距离上仅仅可以打穿221mm厚的装甲板。事实上,口径仅仅是一个象征意义,这门跑主要发射破甲能力达330mm的化学能破甲弹....
显然单纯以火炮火力来说,amx50的劣势毫无争议。但是由于采用摇摆式炮塔设计,在火力一方面扳回了不少比分。口径达到122mm的T10如何快速的把炮弹打出去是一个很大的难题,is2 is3就因为半分钟一发的射速饱受诟病。当然为了挽回苏联人不是没做过努力——t10为此安装了电动辅助装弹设备,事实上T10的装弹系统是由is7改进而来:装填前,火炮自动打到3度仰角,装填手打开炮闩,然后将炮弹放在托盘上,推弹杆将炮弹推进炮膛,接着按照如此步骤推送药筒。装填完毕后,炮闩自动关闭,同时托弹盘推倒火炮后座到不了的地方,炮长即可开始发射炮弹。如此一来射速可以加强到3-4发每分钟。不过若是装弹机出现故障,射速又会降低到半分钟一发甚至更低。然而,苏联人的努力在法国人的独门绝技面前显得如此苍白——amx50b理论上可以再75秒的时间内把两个弹鼓的16发炮弹全部打出去!
当然,尽管50b有着极其恐怖的射速,但是火力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在防护方面,T10M的装甲极为优良。全车为焊接构成车首120度56度倾角,换算水平厚度260mm。炮塔为铸造钢结构,外形低矮且倾角很大,炮塔前装甲厚度201mm,侧装甲厚度100mm 炮盾防护为230mm。后期的T10m更被加强到了250mm,且加装了三防装置。和T10M相比 由于50b采用了双扭杆悬挂和摇摆式炮塔,车体整高3.35m 较之只有2.46m高的T10m,被弹面积要大很多,而后者龟壳式的防护堪称理想。而50b的车体虽然很理想,但炮塔底座和上部的防护只达到了177mm,相对于T10M的正脸却是漏洞很大
在机动性的比对上50b则是喜忧参半,T10M单位功率为14hp/t,最大速度42km/h 最大行程200km,其速度要比T54低 在和54机动时候经常掉队。反而50b采用的HL295引擎发挥出色,相对于t1042km的速度51km是明显的优势。另外,50b还采用了自动离合器和方向盘转向,操纵性相当好,乘员不易疲劳,而且油量也比T10大得多。不过考虑到车重问题,50b传动系统的可靠性问题要严峻很多。这方面50b其实是在走虎王当年的老路,本应该用于40吨级别的悬挂硬加于50吨以上的车辆必然是毛病百出。整体来说,50b要强于当年的is3,但是距离T10M还有一定差距。大概法国人没有想到苏联人会把坦克设计的那么“艺术” 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了,因为不久之后,所有的重型坦克都会彻彻底底成为历史的尘埃。
法国重型坦克最后的结局
1955年4月,在经历了10年的磨砺后,大功告成的AMX50B终于通过国家验收,并且雄心勃勃的计划像西德出口。此时法国原则上同意了西德的重新武装,并且企图在欧洲确立一个主导地位,AMX50B被认为是取得这些目的实现的重大筹码。然而AMX50B不但没有因此修成正果,反而不久之后命运来了个180度大转折——1956年 AMX50b计划突然被叫停,然后又苟延残喘了2年以后,与1958年被彻底终止。直到今天依然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实际上背后的原因却是复杂而多层次的
首先来讲,在导致AMX50B下马的诸多因素中,已经深度陷入困境的法国国内局势是首位的。宣布AMX50B下马的1956到1958年前后,这段日子对法国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日子——从印度支那,苏伊士运河到阿尔及利亚的一系列挫折,使得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走到了尽头。首先在1949年就开始的印支战争中,由于吞噬了太多的国防经费,很多大型工程都不得不缩水进行——141工程当然不可避免,其设计虽然几度一稿,但是在长时间的拖沓里技术的保鲜性在图板上就已经大大褪色了。然而1954年阿尔及利亚战事又起,1956年法国在阿尔及利亚驻军达到40万,极大地消耗了法国的的科研经费。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种不利状况下,法国军队居然在苏伊士运河又一次挑起战火,结果这直接动摇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根基。在阿尔及利亚战争进入了1958年的时候,法国人民高呼戴高乐回归政治舞台,在戴高乐埋葬第四共和国的过程中,耗资巨大而又陈旧的重型坦克项目自然成为新生的第五共和国必砍的一项 虽然141项目跟戴高乐有着很深层的渊源(ARL44——法国重坦的火苗最开始就是戴高乐提出)但是141工程已经成为了一个臃肿的负荷 于是,在1958年9月,伴随着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开国礼炮,耗资巨大的AMX50B项目正式宣布终结。
对德国的最后一黑
应该看到,虽然AMX-50B的最终结局,政治因素是主因,但是围绕着坦克本身的技术局限依然不可忽略。比如直到最后AMX50B依然有着对德国坦克无条件的模仿,最大的例证便是极具特色的双扭杆系统和交错负重轮。当然交错负重轮有它的好处,比如可以在不增加车长的基础上增加负重轮的数量,从而降低坦克压强,大大提升坦克通过性和推进效率。但是这些给50b带来的好处可能远远不及坏处。除了这样的负重轮太重之外,行走机制的复杂度还有负重轮的间隙度太小,非常容易混入砂石泥土之类的堵塞负重轮运行,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阻碍整个坦克的运行,而且要拆除里侧堵塞的负重轮就必须换下整个外部负重轮非常的麻烦,而且泥土在下雪时会冻冰 如果此时泥土混进负重轮间隙将使得整车无法动弹,这情况在东线已经上演了无数次。而且,双排负重轮1设计限制了负重轮的宽度大大的降低了轮的刚度,白话讲也就是不经打,往往100mm以上的炮弹打在负重轮旁边引爆就很有可能损坏负重轮,而苏联t34则采用了大直径,单排式,双轮缘的设计。不仅耐打,而且炸变形也不会对t34造成太大影响。
反观黑豹则不同了。他只要一个负重轮被炸坏,整车的通过性,舒适性,稳定性,机动性,越野能力这些有了条件会大大的降低。被炸得再狠一点的话则直接变成靶子。所以在战场上遇见 “小迫”的时候t34和m4倒是不怎么紧张,偏偏是装甲更厚更结实的黑豹到处乱窜 生怕被炸坏了负重轮。只要负重轮被炸坏,在战场上直接维修是相当麻烦而又危险的事情。所以之所以黑豹出勤率偏低除了跟发动机时常闹毛病有关之外负重轮也是个大原因。正因为如此,战后没有一个国家还愿意安装双排负重轮,一律改用单排悬挂直到现在。既然黑豹的例子活生生的摆在那里我们有没理由相信,比他更大更重的AMX50b不会上演这场蚂蚁换大象的惨剧(苏联最不缺的就是迫击炮)
当然从技术角度而言,AMX50B面对的最重要的技术困境还是那个特色鲜明的摇摆式炮塔上。摇摆式炮塔在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早期确实是很时髦的一种前卫设计,被认为是解决火炮口径,防护能力,俯仰角度,自动装填一系列大问题的灵丹妙药 各国也不同程度的动过心思。不过需要看见的是,摇摆式炮塔实际上是一种优点和缺点泾渭分明的设计——特别是在重型坦克上,当安装过于沉重的火炮时候,将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支撑上部炮塔的净重,需要在炮塔两边安装坚实的耳轴,耳轴又要用很重的的金属来支撑,而在防御性上考虑,这个部位本不需要那么多装甲,这等于变相消弱了坦克的防御能力。同时,当上部炮塔裙板和下部炮塔裙板后面运动时候,被炮弹击中极易使得整个炮塔别住以致上下无法摆动....
不过 摇摆式炮塔的致命伤还是不止如此,这个独一无二的设计却无法在来到的核战争模式中取得有效的防护。虽然那时候如何运用核武器还在一个需要讨论的框架内,但是大规模运用核武器却是越来越现实的问题。地面部队为了全面适应可能的核大战,已经开始了编制,战术乃至技术上的变革,这对于50B来说自然是个坏消息。基于非核战设计的AMX50B 淘汰于核武时代的命运已经注定。
原来山口丁里面那些奇葩F系车是有缘由的啊,赶紧搬个小马扎好好学习一下!
重型坦克时代的终结
如果以上这些都是都是AMX50B被淘汰的重大理由 那么新型坦克和新战术思想的革新则给与了以AMX50B为首的重型坦克们的致命一击。
事实上 从设计思路上来看,重型坦克也早已经日落西山 无论是AMX50B 还是美国的M103 苏联的T10,其战术思想都是作为辅助火力,来支援中型坦克突进,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中型坦克火力依然稍逊重型坦克一筹,而重型坦克又不能快速大批量的服役,于是高低搭配成为了各国装甲部队的最好选择。但是随着二战的结束,冷战时期的开始,军工产业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各种新式技术使得小车扛大炮不再是一个笑柄,制造一种火力防御力和机动型完美平衡的战车反而成为了切切实实要达到的目标。苏联的T62,英国的百夫长,美国的M48的出现正式标志着主战坦克时代的到来,这样的坦克具有价格低廉,维护便利和全寿命成本低的优势,全方位超出了重型坦克的性能,这就使得重型坦克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同时也应该看到,法国人自己在研究AMX50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一种无坚不摧的利剑——反坦克导弹。虽然德国人式反坦克导弹的先驱者,但是发扬光大的是法国人。第一种实用的反坦克导弹由法国北方航空公司制造。这种导弹是在德国二战中研制的空空导弹“Ruhrstahl”基础上发展而来。法国人第一种使用的导弹的是ss10,但是ss10还不成熟,射程近飞行速度慢,但是它在反坦克导弹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ss10这个口子打开之后,法国人连续试制成功了ss11,安塔克,ss12等反坦克导弹, 尤其ss11在法国军方服役十几年,后来者安塔克导弹既小又轻,装有导弹的发射箱重31kg,飞行重11kg,最大射程2000m,战斗部较轻仅装有3.6kg炸药,而穿甲能力却能达到508mm,接下来制导技术的出现,使得导弹命中率大大提升,反坦克导弹的操作也更为简单。如此一来,装备着反坦克导弹的amx13坦克无疑要比笨重昂贵的50b划算的太多 而一枚导弹只有一辆坦克的50分之一,及时是50换一也是值得的。这无疑给所有坦克敲响了警钟,而对于重型坦克来说则是最后的丧钟。重型坦克存在的意义已经彻底消失,AMX50B的下马实际上已经预示着重型坦克时代的完全终结,之后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均不约而同的终止了重型坦克的研发和生产,无论是美利坚,英吉利,还是苏联都放弃了这一笨重昂贵的战争机器,无论是最早退出历史舞台的鼠式,E100,还是雄心勃勃但已经无法力挽狂澜的M103,T10,AMX50b 征服者 最后依然无法抵挡历史的车轮,像恐龙一样彻底被淘汰。
而这一切,对于法国人来说可谓是悲喜交加。但是,AMX50B的失败并非毫无意义,他们在坦克研发领域的黑暗中摸索的道路不会停止——开始放下好高骛远的法国人,逐渐听到了高卢雄鸡的报晓。
重型坦克时代的最后四绝唱:AMX50B 征服者 T10 M103
后面哪?转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t10 当年可是上4位数的  虽然在没有制空权的那个时代  几千跟几万都是一堆废铁
法国舅舅必须buff一下
山口丁为何没T-10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 ... 1hHpN66jwt2uRqMzHGa

你说的叉车 为什么后轮转向问题
首先  叉车是前面负责 升降和举重货物  随着货物的重量  叉车长度不很长,同时前面又是重物的负荷   要保证车身以及货物还有驾驶员的安全  不能倾覆否则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
所以遇到转向方面  只能后轮转向    前轮不能转向,前轮的主要作用是要支撑整个车子和货物  例如转向,2个轮子都要朝向一边转动,那么支撑力度就在变化  这时候 后轮负荷比前轮低很多  所以后轮可以保证车子平衡和转向
山口丁为何没T-10
有啊,is8早就改名叫t10了
品天里炎 发表于 2016-1-23 00:33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EcHmqnxTyjAsOV6P5O5zQfAENwo_5DJHqIauVxohOwKDxpeYMWv24G5ttKectM1waSe ...
好像E系列改了动力系统
......
至于德国炮塔与苏联的区别,
俯仰角大些,炮弹多些,人体工学好些
......
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好文值得一看
好文章,对德粉的致命一击。
说明即使有充足的资金和时间,E系列的道路也是走不通的,E50/75/100永远是空中楼阁。
法国的连发
法兰西龙骑兵——AMX30
说起AMX30,我们倒还要从50年代出的美国坦克从头说起。50年代,美国人向法国人提供了大量的美制M46和M47坦克,这些直接扼杀了法国人自己研究中型坦克的想法——在经费拮据的情况下花大价钱研制中型坦克还是直接拿来美国廉价的坦克上面,法国当然选择了后者。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援助会怎样呢?
或许AMX50能说明这个问题。美国人自然不可能提供像M103这类的东西,法国人只好花了十年自己搞出一个新颖的AMX50。虽然技术上不比m103或者英国的征服者差多少, 但是很多原因下AMX50都失败了,这也就可以说明法国人自己研制坦克的局限性。
尽管法国一直都需要美国人的输血,但是挑剔的法国人却一直对美国货抱有不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候,大批量的M46M47取代了原来的谢尔曼,但法国人依然对m46m47评价不高。
其实M46是在t42(就是m47 t41即为斗牛犬 t43为m103)未定型之前对m26潘兴的大改版本,属于过渡产品。m26毕竟属于二战时候的应急产物,设计周期短,虽然90mm炮威力上佳,但是传动和发动机系统依旧源自谢尔曼系列,这就使得41t全重的潘兴可靠性不高。所以战后美国人对潘兴在动力系统上做了修补,加装抽烟装置,因此制成了m26e2潘兴,在1948年投产之时改称为m46巴顿。虽然如此但是在1952年法国人首次接收30辆这些车辆之后,抱怨声还是此起彼伏的出现了:问题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油耗很高,可靠性差,战斗行程短,m3a1 90mm火炮无法在有效距离上威胁到T-54的正装甲,而且40吨的重量在印支半岛的亚热带雨林作战中时完全不适应。因此要求美国人还提供更为先进的m47坦克。
但是挑剔的法国人发现即使是m47也不是他们想要的那盘菜。 因为m47在美军序列里同样也只是过渡性装备。即在t42项目的炮塔移植给m46坦克底盘上而成,在综合性能上较之m46有一点提升,但是战斗全重飙升到46t,机动性也下降了,这更加不符合法国人的预期。不光如此,连美国人对m47的评价也很低,以至于没装备几辆就作为军备物资匆匆抛售给盟国。
总而言之,m46m47在法国人眼里就是一坨"美国狗屎", 但是各方面能力都有限的法国人却无法做出任何改变。美国人也以法国要承担更多北约防务作为要挟,塞给法国人一大堆并不符合法国人理念和实际战场需要的坦克。这无疑大大刺激了法国人的自傲心理。随着美法关系逐渐的破裂,恢复自己国家坦克工业的水准成为i一个重点所在。因此,研制一款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符合自己军队装备理念的坦克,这个想法出现在了法国军队高层的脑袋里。
欧洲联合坦克——AMX30的原点
即使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利用新接手的千辆m46m47,法国人在50年代对其装甲力量进行了大规模改装,但无论是政治原因,还是纯军事角度,这些美制坦克全部都只算是过渡产品。毕竟一个考外国武器输血的国家,是无法挺起脊梁骨的。所以在1954年底,法国人一边抵制着更先进的m48巴顿的诱惑,一面在AMX50之后,再度开启了自己国产中型坦克的研发计划。但是长期缺乏经验的设计部门对于要求更加苛刻的中型坦克设计有所顾忌,在amx50上的拖沓也说明法国人需要一个更强的借力才能有效地达成目标。可是,此时的法国能用上谁呢?当然,在欧洲有着大量坦克设计经验,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德国。
然而,为什么法国人一开始就计划拉德国入伙呢?
就政治而言,在二战之后短短十年,法国对德国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联苏防德,附美防德逐渐向法德和解靠近。法国复国之后的目标自然是回复法兰西的'伟大",对世仇德国实施的政策自然是无限度的削弱。当时戴高乐有两个对徳计划,第一套就是永久肢解德国,在政治上,军事上完全摧毁德国,使得德国分裂成若干个联邦州,并且把盛产煤炭的萨尔归并与法国,鲁尔实施国际共管。这个下手甚狠的计划最开始美苏表示支持,但是国际形势剧变,苏联跟美国对着干自然不支持德国的永久分裂,而法国弱小无力支持整个计划。失望的戴高乐提出了第二个计划即连苏防德。二战中德国对苏联的伤害无以计数,斯大林仍记忆犹新,因此在大战之后法国苏联同样视德国为最大威胁。因此法国和苏联在1944年就签署了《互助同盟条约》。但是随着冷战的到来,防御条约自然变成了一纸空文。
然而冷战后发生的第一次柏林危机,捷克斯洛伐克政变,朝鲜战争爆发,这一系列标志着冷战的加剧,同时法国人意识到在德国的潜在威胁下,苏联也成为越加强大的对手。相对于苏联,德国的威胁已经处于了次要位置,冷战的加剧,使得美国人意识到了德国地理上的重要性,同时使得削弱德国已经不可能。更何况德国当时已经被半永久分裂,作为一个大国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这一切都促使法德关系的重新调整。
事实上,法国人虽然表面上对美国马首是瞻,但是却无时无刻不想摆脱美国的阴影,作为一个完全独立而且有影响力的国家立于欧洲之上。于是在对于是世仇同时又是美国重要棋子的德国问题上,法国反而变得越加微妙。具体来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对徳关系调整的出发点是:既然肢解德国有违背美国的意愿,政治上更是逆流而行,对徳无作为又显示不了法国的实力,那么何不另辟蹊径,将德国纳入西欧联盟里来,一方面可以间接约束德国,另一方面法国人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取得在西欧的领导地位,进而在全世界发挥他的影响。同时,拉德国入伙如同挖了美国的墙角,使得法国人在美国人面前有了个大大的筹码,这岂不是一箭三雕顺水推舟的好棋吗?
法国人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在对德态度的重大事件上,法国人一改原先的态度,从坚决反对德国再武装到有限支持。在1950年时候,法国人又提出了以建立欧洲军为核心的西欧防务共同体计划,同时表示德国可以重新武装但是必须置于欧洲军的框架内,而且表示德国不能加入北约。虽然这看似与北约军事组织相似,但出发点却完全不同。英国在德国问题上侧重点是扶,而法国则是制。而且,在美国的推动下,西德加入北大西洋框架下的军事组织只是时间问题。对此法国只得表示苟同,但依然竭力促使一个由法国人主导的欧洲军的框架下来。可想而知,法国人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自然是要好好利用——除了紧紧抓住指挥权之外,法国也希望尽最大可能排除英美的干扰,作为欧洲军计划的一部分,一种在法国主导下,利用西德的工业,技术资源的所谓“欧洲联合坦克"计划也就此出笼——这就是以后AMX30主战坦克的原点。
虽然法国人也铭板了这个道理,但是在采用英制l7坦克炮的问题上法国却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虽说L7性能不俗,但是要欧洲坦克安上一门英国火炮使得法国人极为反感。另外,双方虽然同时强调欧洲联合坦克要注重火力,提高机动性这个大方向上一致,但两国对于坦克的大小,外形轮廓方面仍有争议;法国方面希望这种坦克是一种30吨级别;车型轮廓较为低矮,造价较低的廉价战车,以苏联T54/T55为主要假想敌为作战对象。具体来说,法国人对该车的要求是:战斗全重30t,单位功率22kw(30马力)/t,车宽3.15m,车高2.2m,公里最大速度65km/h,安装风冷多种燃料发动机;而德国人则认为,尽管要突出机动性能,但是坦克的内部空间,仍然要按照满足大部分士兵的身高条件能够充分施展的原则为基础而设计,以便于保持坦克的战斗力(德国人的思维果然完全不同于苏联风格,的确很注重人工机效) 德国人的思路在于,坦克炮塔和战斗室容积应该能够保证方便布置成员,安装大威力武器以及火控系统各个部件,布置足够多的弹药,过小的车体容积难免带来不可避免的障碍导致技术冒进。不过,这样一来欧洲联合坦克就将成为40t级别的战斗车辆,与法国人意见相左(果然改不了老毛病)